CN117299742A -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9742A
CN117299742A CN202311604980.1A CN202311604980A CN117299742A CN 117299742 A CN117299742 A CN 117299742A CN 202311604980 A CN202311604980 A CN 202311604980A CN 117299742 A CN117299742 A CN 11729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lastic
geopolymer
powder
curing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049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9742B (zh
Inventor
董艳辉
叶竞繁
范东伟
赵毅鑫
李叶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116049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9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9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09B3/20Agglomeration, binding or encapsulation of solid waste
    • B09B3/25Agglomeration, binding or encapsulation of solid waste using mineral binders or matrix
    • B09B3/27Binding by sodium silicate, e.g. cement or water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06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mineral polymers, e.g. geopolymers of the Davidovits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2101/00Type of solid waste
    • B09B2101/75Plastic was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017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10Production of cement, e.g. improving or optimising the production methods; Cement grind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包括:准备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的材料:提供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确定制备地聚合物所需的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的配比;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称取不同质量的多份微塑料粉末,与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混合均匀,将多份浆体分别倒入模具中,得到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将每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放入样品瓶中,加入等量的超纯水,进行振荡解吸,使用过滤器取出解吸液,并使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得到浸出微塑料;获得浸出微塑料的质量,计算地聚合物固化不同质量的微塑料的固化效率。本发明能够对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建立一种环境微塑料去除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聚合物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为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本发明在技术分类上属于“砂浆、混凝土或人造石的作用、特性或应用”,其上级分类属于“石灰;氧化镁;矿渣;水泥;其组合物,例如:砂浆、混凝土或类似的建筑材料;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天然石的处理”;或者属于“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各种应用材料;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材料的各种应用”分类。
背景技术
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其中粒径小于1000nm的塑料颗粒可称为纳米塑料。微纳塑料污染遍布水陆空环境,并且通常作为各类污染物的载体对生物健康造成威胁。城市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通常来自于汽车轮胎磨损、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以及专门生产制造微型塑料颗粒的工厂等。纳米塑料的产生还包括微米塑料在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下的进一步风化磨损。微纳塑料可以通过饮用水、摄食以及呼吸作用进入生物体,并且可以通过引起氧化应激、细胞膜细胞器损伤、免疫反应、遗传毒性和其他毒性作用对生物健康造成威胁和损害。同时,由于微纳米塑料的特性——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疏水性强、化学性质稳定等,微纳塑料在环境中通常难以去除。
现有的对环境中微塑料进行去除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它们分别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生物消解作用等降低环境中的微塑料含量。具体地,物理法包括过滤、吸附和人工湿地等方法,化学法包括混凝沉降法和光催化法等等,生物法包括利用真菌、细菌等微生物对微塑料进行水解和消化,包括厌氧法和生物酶法等。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往往操作较为复杂,可处理量小,易产生中间产物,塑料废品去除效率高和去除成本低廉二者不能兼得,因此需要进一步研发新的成本低廉且高效的微塑料去除技术。
综上,传统的微塑料去除手段普遍存在效率低下,操作复杂等诸多缺点,并且鉴于微纳塑料的环境危害性和生物危害性,迫切需要研究微塑料污染的新型防治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能够对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有助于建立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环境微塑料去除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或目的之一,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准备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的材料:提供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确定激发剂模数和胶凝材料液固比,根据确定的激发剂模数和胶凝材料液固比确定制备地聚合物所需的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的配比;
步骤S2: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称取不同质量的多份微塑料粉末,分别与一份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的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混合均匀,获得多份浆体,将多份浆体分别倒入模具中,待成型后脱模,得到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
步骤S3:将每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进行称重,分别放入样品瓶中,加入等量的超纯水,将样品瓶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进行振荡解吸,预定时间后,使用过滤器取出解吸液,并使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得到浸出微塑料;
步骤S4:获得每个玻璃纤维滤膜上的浸出微塑料的质量,计算地聚合物固化不同质量的微塑料的固化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液体激发剂为硅酸钠碱激发剂,所述活性硅铝原料选用粉煤灰粉体原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步骤S2中,每一份微塑料粉末与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的混合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在微塑料粉末加入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中后,将混合物倒入水泥净浆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搅拌5-15分钟,然后将搅拌好的多份浆体分别倒入40mm×40mm×40mm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使用的所有微塑料粉末为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
所述分析方法还包括:绘制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并得到荧光强度拟合公式;
在步骤S4中,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带入拟合公式得到每个玻璃纤维滤膜上的浸出微塑料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绘制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的步骤包括:
称取不同质量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设置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后测定各质量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随微塑料粉末质量变化的标准曲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的步骤包括:
将过滤后的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到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测,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图像;使用ImageJ软件对获取的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数据的处理,获得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玻璃纤维滤膜进行分区观测,获取每个区域的荧光图像,在数据处理时进行区域荧光强度的加和,然后使用ImageJ软件对获取的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数据的处理,获得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总荧光强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步骤S2中的多份微塑料粉末为n份微塑料粉末,经搅拌混合均匀后,获得n份浆体,将n份浆体中的每份浆体平分为两份,得到2n份子浆体,分别倒入2n个模具中,得到n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每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包括两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同一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内的两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互作作为对照以控制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步骤S2中还包括制备一组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作为空白对照组;
该组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也被分为两份,得到两份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步骤S2还包括:对装有浆体的模具附上保鲜膜以防水分流失,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养护成型,微波功率设定为250-350w,照射时间为2-5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步骤S3还包括:使用所述玻璃纤维滤膜擦拭样品瓶内壁,获取附着在样品瓶内壁上的浸出微塑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固化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V=(m-m1)/m
其中,V为固化效率,m为加入的微塑料粉末的质量,m1为浸出微塑料的质量。
本发明能够对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建立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环境微塑料去除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获得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获得的地聚合物对不同质量的微塑料的固化效率;
图4为10μg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局部荧光图像;
图5为附着有浸出微塑料的一个玻璃纤维滤膜的局部荧光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修复治理技术,具体涉及到利用地聚合物的吸附、固化特性,在聚合的过程中处理微塑料废物,旨在建立一种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环境微塑料去除技术。地聚合物是一种无定型的、由碱激发Si和Al质材料复合而成的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地聚合物的聚合过程是硅、铝和氧原子形成一个由共享氧原子交替连接的SiO4和 AlO4四面体链的过程,通过矿物的解聚—缩聚产生的聚合硅铝酸盐。在地聚合物聚合的过程中,将微纳塑料废品添加进去,由此形成的地聚合物可以很好的固化微塑料。固化完成后,对固化样品进行淋滤解吸处理,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地聚合物对微塑料颗粒的固化效果,获得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污染去除率。与传统的物理去除方法相比,该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直接利用废物资源进行合成,固化效率可观,可有效实现资源、废物回收二次利用,可有效减缓环境中的微纳塑料污染,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地聚合物是由铝硅酸盐(偏高岭土、高岭土和粉煤灰等)在强碱性条件下被激发溶解,从而缩聚形成的凝胶固化产生的聚铝硅酸盐无机聚合物。其三维立体网状结构基于硅四面体[Si(OH)4]和铝四面体[Al(OH)4 ],通过共用的氧原子来连接。这种材料具有的氧化物三维网络结构在高温下亦能保持网络结构完整,因此地聚合物具有强度高,硬度大、抗化学腐蚀能力强、耐高温、隔热和原料来源广泛等特性,它兼有有机高聚物、陶瓷、水泥的特点,又不同于上述材料。被认为是水泥、石灰等传统固化材料的理想替代品。由于地聚合物的类沸石结构,其在固化/稳定有毒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杂质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本发明利用地聚合物的吸附与固化特性,使之在制备的过程中吸附固化微塑料颗粒,从而达到去除环境中微塑料颗粒的目的。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也是一种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分析方法,包括:
(1)制备地聚合物前驱体的准备工作
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浇注法,浇筑法是在不加压或稍加压的情况下,将液体激发剂与活性硅铝原料混合搅拌成均匀的浆体后注入模具、静置硬化成型。采用该方法,混合后的浆体具有流动性,可按需制备形状不同的样品,对设备和模具的强度要求不高,对制品尺寸限制较小,制品中内应力也低。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配比利用激发剂模数和胶凝材料液固比来确定,激发剂模数是指激发剂中含有的SiO2与当量碱性氧化物Na2O的摩尔数比, 胶凝材料液固比是指经拌合后浆体中含有的水份与全部固溶物的质量比。前期实验室研究成功制备了粉煤灰地聚合物,经大量试验优化,试验采用碱激发剂激发粉煤灰制备地聚合物,当碱激发剂模数为1.5,液固比采用0.3时,地聚合物有较好的微观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能表现。基于此,本发明中使用原料为铝硅酸盐和碱性溶液激发剂,铝硅酸盐在碱激发剂作用下,经过解聚、单体重建以及缩聚过程后形成三维网状无机胶凝材料。确定好胶凝材料的液固比,碱激发剂的模数后,按照配比使用天平称取相应材料。
(2)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
在粉煤灰粉体原料和硅酸钠碱激发剂中加入微塑料进行固化。为方便进行固化效率检测可采用荧光微塑料,但使用荧光微塑料并不是必须的。使用天平分别称取不同质量的荧光微塑料粉末。使不同质量的荧光微塑料粉末、粉煤灰粉体原料和硅酸钠碱激发剂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后,倒入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将容器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混合均匀,此过程可持续5-15分钟。停机后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浆体刮入锅中间,将搅拌好的浆体倒入需要的特制模具中。在该步骤中同时设置一组不加入荧光微塑料粉末的空白对照组以控制背景值,每一份含有不同质量微塑料的浆体准备两份,倒入相同的模具中,互相作为对照以控制误差,随后,附上保鲜膜以防水分流失,在一定的环境中养护成型,随后脱模,即得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
(3)荧光微塑料标准曲线绘制
称取不同质量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设置预定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后测定各质量微塑料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随微塑料质量变化的标准曲线。在该过程中同时测定了背景荧光强度,用于绘制曲线的数据均减去了空白背景荧光值。
(4)浸出微塑料实验
对固化微塑料后的地聚合物样品进行称重,将样品放入预定体积(如,体积为50ml)的样品瓶中,加入一定量(如30ml)的超纯水,将样品瓶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进行振荡解吸,48小时后取出样品瓶,使用针头式过滤器取出解吸液,并使用孔径为0.22微米的玻璃纤维滤膜进行过滤。对于附着样品瓶内壁的浸出微塑料直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擦拭获取。将过滤后的滤膜直接放置到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测,获取每个样品的荧光图像。对于视域面积过大的样品,使用分区观测,获取每个区域的荧光图像,在数据处理时进行区域荧光强度的加和。使用ImageJ软件对获取的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数据的处理,获得每个样品的总荧光强度值。
(5)聚合产物固化效率检测
结合步骤(3)中的荧光强度曲线,获得不同样品的微塑料浸出质量,由此可计算地聚合物对不同质量的微塑料的固化效率。
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固化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V=(m-m1)/m
其中,V为固化效率,m为加入的微塑料粉末的质量,m1为浸出微塑料的质量。m可经过简单换算获得,当每份桨叶被全部倒入模具中时,m即为加入的微塑料粉末的质量;当每份桨叶被平分为两份时,则m为加入的微塑料粉末的质量/2;如果桨叶并没有全部倒入模具中,则进行适当换算。
下面以粉煤灰为铝硅酸盐、硅酸钠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聚合物并固化微塑料为例,描述更为具体的实验步骤:
s1:准备制备地聚合物所需材料
设定胶凝材料液固比为0.3,激发剂模数为1.5,使用天平称取50g粉煤灰粉体原料,加入38g硅酸钠碱激发剂溶液。称取质量分别为10mg、50mg、100mg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
s2:进行地聚合物的制备(该步骤同时固化微塑料)
将粉煤灰粉体原料、硅酸钠碱激发剂溶液和0mg、10mg、50mg、100mg的荧光微塑料分别混合均匀后(即,有一组不加入微塑料粉末,有n=3组加入微塑料粉末),倒入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将容器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混合均匀,此过程持续10分钟,停机后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浆体刮入锅中间,将搅拌好的浆体倒入40mm×40mm×40mm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每一份含有不同质量微塑料的浆体准备两份,倒入相同的模具中,互相作为对照以控制误差。对装有浆体的模具附上保鲜膜以防水分流失,随后放入微波炉中快速养护成型,微波功率设定为300w,照射时间为3分钟,成型后脱模,即得四组不同微塑料含量的地聚合物样品,每组两个条件相同的样品,共8个样品。
s3:进行固化后地聚合物样品的浸出实验
分别将样品放入体积为50ml的样品瓶中,加入30ml的超纯水。将样品瓶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进行振荡解吸。48小时后取出样品瓶,使用针头式过滤器取出解吸液,并使用孔径为0.22微米的玻璃纤维滤膜进行过滤。对于附着样品瓶壁的浸出微塑料直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擦拭获取。
s4:绘制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
称取质量分别为10、30、50、90、180μg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设置预定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后测定各质量微塑料的荧光强度,获取不同质量微塑料的荧光图像。使用ImageJ软件处理数据,绘制荧光强度随微塑料质量变化的标准曲线。在该过程中同时测定了背景荧光强度,用于绘制曲线的数据均减去了空白背景荧光值。图2示出了本发明获得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
s5:获取地聚合物样本浸出液的荧光强度。
将s3中获取的过滤后的滤膜直接放置到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测,获取每个样品的荧光图像。对于视域面积过大的样品,使用分区观测,获取每个区域的荧光图像,在数据处理时进行区域荧光强度的加和。使用ImageJ软件对获取的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数据的处理,获得每个样品的总荧光强度值。
s6:计算不同样品的微塑料固化效率。
将s5获得的样品荧光强度与s4获得的标准曲线进行对照,代入拟合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样品浸出液的微塑料含量。进而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出不同样品的固化效率V。
V=(m-m1)/m
V为固化效率,m为加入的微塑料质量,m1为浸出液中的微塑料质量。
为方便检测固化效率,实验使用的微塑料粉末为荧光微塑料,微塑料种类为二苯乙烯,粒径为平均20微米。使用荧光显微镜获取荧光强度时曝光时间为350ms,激发波长为420-485nm,发射波长为515nm。在解吸振荡过程中,水浴温度为25℃,转速为120rpm。
结合图2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取两组实验平均值,发明人发现:加入了100mg微塑料的地聚合物的浸出微塑料质量平均为40.739微克,固化效率为99.9593%。加入50mg微塑料的地聚合物的浸出微塑料质量平均为18.660微克,固化效率为99.9627%。加入10mg微塑料的地聚合物的浸出微塑料质量平均为4.693微克,固化效率为99.9531%,如图3所示,空白组浸出液所含微塑料质量为零。由此可以看出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固化效率,可以有效减少外界环境中的微塑料数量,广泛应用可减缓微塑料的环境污染。
相对于水泥、石灰等,地聚合物在吸附污染杂质方面有着能耗低、强度大、抗渗性好、耐久性好、绿色清洁等优点,这是因为地聚合物是以废物作为前体并可以有效地对微塑料等物质进行吸附。因此,使用这些环境友好的材料对微纳塑料进行固化吸附是一种极好的、非常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减缓环境中的微纳塑料污染,还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特别是通过使用固体废物作为原料生产的地聚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
(1)该技术不需要繁琐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与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比,简便快捷,操作简易。
(2)该技术的微塑料去除效率很高,地聚合物的制备十分快捷,同时固化效果好,微塑料固化后的解吸率/浸出率很低。
(3)该技术成本低廉,绿色环保。地聚合物本身也属于废品资源,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其生产主要以煤系高岭土、粉煤灰、矿物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生产过程中不需要高温煅烧,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少,是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建筑材料。该技术可实现废品资源二次利用,使用本属于固体废料为原料的聚合物减少环境中存在的微塑料污染,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4)传统的微塑料处理方法普遍具有效率高和去除成本低廉不能兼得的缺点,而该技术可以做到,同时也不产生二次产物等废品,对环境不造成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使用平均粒径20微米的二苯乙烯微塑料进行固化测试,但是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技术适用于所有微塑料,包括不同种类的微塑料(PS、PVC、PE、PP、PET、PMMA等等)和不同粒径的微塑料(包括纳米塑料)。对于地聚合物固化其他种类或其他粒径的微塑料和纳米塑料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发明实验步骤中为了便于检测地聚合物对微塑料的固化效率(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微塑料含量方便快捷),选择使用荧光微塑料作为实验材料,但是对于非荧光的微塑料/纳米塑料也具有同样效果,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发明的适用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步骤S1:准备用于制备地聚合物的材料:提供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确定激发剂模数和胶凝材料液固比,根据确定的激发剂模数和胶凝材料液固比确定制备地聚合物所需的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的配比;
步骤S2: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称取不同质量的多份微塑料粉末,分别与一份按照上述配比称取的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混合均匀,获得多份浆体,将多份浆体分别倒入模具中,待成型后脱模,得到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
步骤S3:将每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进行称重,分别放入样品瓶中,加入等量的超纯水,将样品瓶封口后放入恒温水浴振荡器中,进行振荡解吸,预定时间后,使用过滤器取出解吸液,并使用玻璃纤维滤膜过滤得到浸出微塑料;
步骤S4:获得每个玻璃纤维滤膜上的浸出微塑料的质量,计算地聚合物固化不同质量的微塑料的固化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激发剂为硅酸钠碱激发剂,所述活性硅铝原料选用粉煤灰粉体原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每一份微塑料粉末与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的混合采用水泥净浆搅拌机,在微塑料粉末加入液体激发剂和活性硅铝原料中后,将混合物倒入水泥净浆搅拌机,启动搅拌机搅拌5-15分钟,然后将搅拌好的多份浆体分别倒入40mm×40mm×40mm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的所有微塑料粉末为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
所述分析方法还包括:绘制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并得到荧光强度拟合公式;
在步骤S4中,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带入拟合公式得到每个玻璃纤维滤膜上的浸出微塑料的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绘制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标准曲线的步骤包括:
称取不同质量的荧光二苯乙烯微塑料粉末,放置在荧光显微镜下,设置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后测定各质量微塑料粉末的荧光强度,绘制荧光强度随微塑料粉末质量变化的标准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的步骤包括:
将过滤后的玻璃纤维滤膜放置到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测,获取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图像;使用ImageJ软件对获取的荧光图像进行荧光强度数据的处理,获得每个玻璃纤维滤膜的荧光强度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中的多份微塑料粉末为n份微塑料粉末,经搅拌混合均匀后,获得n份浆体,将n份浆体中的每份浆体平分为两份,得到2n份子浆体,分别倒入2n个模具中,得到n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每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包括两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同一组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内的两份固化有微塑料的地聚合物互作作为对照以控制误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还包括制备一组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作为空白对照组;
该组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也被分为两份,得到两份不加入微塑料粉末的地聚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2还包括:对装有浆体的模具附上保鲜膜以防水分流失,然后放入微波炉中养护成型,微波功率设定为250-350w,照射时间为2-5分钟。
10.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固化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V=(m-m1)/m
其中,V为固化效率,m为加入的微塑料粉末的质量,m1为浸出微塑料的质量。
CN202311604980.1A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Active CN117299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4980.1A CN1172997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04980.1A CN1172997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9742A true CN117299742A (zh) 2023-12-29
CN117299742B CN117299742B (zh) 2024-02-02

Family

ID=89286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04980.1A Active CN117299742B (zh) 2023-11-28 2023-11-28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974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6328A1 (fr) * 1990-09-04 1992-03-06 Davidovits Joseph Procede d'obtention d'une matrice geopolymere a durcissement rapide pour impregnation de materiaux composites et produits obtenus.
JP2006022337A (ja) * 1997-11-04 2006-01-26 Jfe Steel Kk プラスチックの処理方法および該処理方法で得られる固体燃料、鉱石用還元剤
CN110357462A (zh) * 2019-07-29 2019-10-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矿渣基干粉地聚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10933A (zh) * 2019-09-20 2019-11-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超高强地质聚合物基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390661A (zh) * 2020-11-24 2021-02-23 河海大学 轻质固化废弃土及废弃土回填料的轻量化处理固化方法
CN113474302A (zh) * 2019-02-18 2021-10-01 凯米拉公司 监测和任选地控制从包含微塑料的水中去除微塑料的方法
CN114772991A (zh) * 2022-05-25 2022-07-22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垃圾焚烧底灰和废弃塑料制备重力储能块的方法
CN116106355A (zh) * 2023-04-13 2023-05-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用低场nmr弛豫法检测微塑料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方法
CN116768544A (zh) * 2023-06-20 2023-09-19 郑州大学 一种地聚合物固化废弃泥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66328A1 (fr) * 1990-09-04 1992-03-06 Davidovits Joseph Procede d'obtention d'une matrice geopolymere a durcissement rapide pour impregnation de materiaux composites et produits obtenus.
JP2006022337A (ja) * 1997-11-04 2006-01-26 Jfe Steel Kk プラスチックの処理方法および該処理方法で得られる固体燃料、鉱石用還元剤
CN113474302A (zh) * 2019-02-18 2021-10-01 凯米拉公司 监测和任选地控制从包含微塑料的水中去除微塑料的方法
US20220135452A1 (en) * 2019-02-18 2022-05-05 Kemira Oyj Method of monitoring and optionally controlling removal of microplastics from microplastic containing waters
CN110357462A (zh) * 2019-07-29 2019-10-22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矿渣基干粉地聚物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10933A (zh) * 2019-09-20 2019-11-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超高强地质聚合物基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2390661A (zh) * 2020-11-24 2021-02-23 河海大学 轻质固化废弃土及废弃土回填料的轻量化处理固化方法
CN114772991A (zh) * 2022-05-25 2022-07-22 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垃圾焚烧底灰和废弃塑料制备重力储能块的方法
CN116106355A (zh) * 2023-04-13 2023-05-1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用低场nmr弛豫法检测微塑料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的方法
CN116768544A (zh) * 2023-06-20 2023-09-19 郑州大学 一种地聚合物固化废弃泥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韩石磊,张付申: "《废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 》", 《中国环境科学》/废弃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处理方法与发展趋势, no. 8, pages 146 - 15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9742B (zh) 2024-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2928B (zh) 一种以再生细骨料为载体的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37067B (zh) 一种赤泥和粉煤灰地质聚合物材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3449A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2926B (zh) 一种无机聚合物淤泥固化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075A (zh) 一种水泥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方法
CN113735515A (zh) 一种基于粉煤灰+赤泥的地聚物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5678A (zh) 一种建筑废弃物环保再生砖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2585B (zh) 粉煤灰‑废弃玻璃粉无机聚合物淤泥固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09711A (zh) 一种由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复合混凝剂的方法
CN117299742B (zh) 一种基于地聚合物固化微塑料的方法
CN112209676A (zh) 一种抗冻抗泛碱赤泥免烧砖及制备方法
CN108863116A (zh) 干化污泥残渣与粒化高炉矿渣共混制备地质聚合物及污泥中重金属的高效固定方法
CN109503040B (zh) 一种石墨烯滤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Synthesis of tailing slurry-based geopolymers for the highly efficient immo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s: Behavior and mechanism
CN112979227A (zh) 废弃钢渣与废弃橡胶细集料混凝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29987A (zh) 一种渣土墙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6428B (zh) 层布式水泥与mswi底灰碱激发双胶凝体系材料制备方法
CN115180887A (zh) 一种利用磷酸基地质聚合物固定重金属的方法
CN112225495B (zh) 一种利用模板法高效制备多孔地质聚合物膜的方法
CN114751664A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30452B (zh) 油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321948A (zh) 一种利用乌兰茶晶石制备陶瓷过滤膜的方法
CN115557735A (zh) 一种多孔飞灰基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417626A (zh) 一种利用地质聚合物固化/稳定化处置垃圾渗滤液浓缩液的方法
CN110981302B (zh) 一种微波辅助粉煤灰基地聚物固化铅碱渣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