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0253B -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0253B
CN117290253B CN202311575735.2A CN202311575735A CN117290253B CN 117290253 B CN117290253 B CN 117290253B CN 202311575735 A CN202311575735 A CN 202311575735A CN 117290253 B CN117290253 B CN 117290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de
test
test case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757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0253A (zh
Inventor
李康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757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0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0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0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0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0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version control, e.g. updating test cases to a new software ver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4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design, e.g. generating new test c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变更模块,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产品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用户需求快速变化,且用户有时自己无法真实描述出自己的需求,因此需要产品能进行快速的版本更新,快速推出并关注用户的反馈,按用户需求及时修正不断完善产品保证产品方向正确。敏捷开发模式正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软件开发模式。该模式将项目分成了若干个迭代周期,持续性的根据用户反馈和需求优先级频繁发布和迭代产品,从而更加灵活的适应用户的需求和变化,保证产品的正确性。
但是这种频繁发布和快速迭代,会出现开发周期短,需求数量多,从而导致无法快速高效的完成迭代需求测试并保证原有功能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
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可选地,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所述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改动代码模块;
根据所述改动代码模块生成模块更新表。
可选地,所述模块更新表包括所述代码模块的个数以及每个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代码变更标识。
可选地,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构建的矩阵。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和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至少一个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构建的矩阵。
可选地,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初始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的初值进行修正得到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生成目标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生成目标测试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目标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可选地,所述预设修正模型是基于预设修正规则生成的,所述预设修正规则包括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异常状态,且所述模块更新表中的代码变更标识等于1,则所述功能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增大,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则所述功能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保持不变。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包括:
通过将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相乘,得到关联系数。
可选地,所述关联系数是通过以下公式生成的: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关联系数,所述U表示所述模块更新表,所述C表示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所述F表示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和预设随机系数生成测试用例选择系数;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测试用例选取范围,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和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呈正比;
在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中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可选地,所述测试用例是根据功能进行划分的,每个所述测试用例对应重要程度标签,多个所述测试用例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系数中的各个功能系数比例调度对应功能对应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在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中,输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在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中,输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日志信息包括目标测试结果;
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确定所述目标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所述预测测试结果。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标准测试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若否,则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关键标识,对所述日志信息进行全局检索,并将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记录至所述日志信息中。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代码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
关联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测试用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装置的装置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是事实里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获取待测试的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其中,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可以是由开发人员预先编写好的新提交的代码。
步骤102,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
需要说明的是,精准测试是能根据开发修改的代码,精准得到其修改代码的影响范围(影响哪些功能),有针对性的对影响的功能进行测试,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新提交的代码与上一版本代码进行比较。
其中,模块是一类功能的集合,一个大型软件系统是由多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下包含多个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模块更新表包括所述代码模块的个数以及每个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代码变更标识。
通过分析哪些模块进行了改动,即确定改动代码模块,进而得到模块更新表,其中,模块更新表可以表示为U=(u1, u2, …, uN),其中N表示模块的个数,ux(1≤x≤N)为取值0或1的整数,当ux等于0时,表示该模块代码未被修改,当ux等于1时,则表示该模块有代码变更。
步骤103,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进而,根据代码比较模块输出的模块更新表U,模块耦合系数矩阵C,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计算得到最终的关联系数K。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构建的矩阵。
预设耦合系数矩阵C为N×N维矩阵,ci,j(1≤i≤N,1≤j≤N)表示模块i和模块j的耦合程度,当i=j时,ci,j =1(即同一个模块);当模块i和模块j无任何耦合关系时,ci,j =0;当模块i会对模块j产生影响时(如模块j调用了模块i提供的接口),ci,j 为0-1之间的实数,具体数值由研发工程师根据软件设计设定,其中,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2。
(公式2)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和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构建的矩阵。
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为N×M维矩阵(M为功能的个数),fi,j(1≤i≤M,1≤j≤N)表示功能i和模块j的关联程度,其取值为0-1之间的实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由功能与模块关联系数维护模块输出,其中,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3。
(公式3)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初始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的初值进行修正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系统刚研发完成时,可以根据软件设计设定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的初值,在后续的系统迭代过程中,功能与模块关联系数维护根据每次代码提交的测试结果,会不断修正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
步骤104,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根据步骤103中的关联系数确定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具体的,根据关联系数K和随机系数R,计算得到最终的用例选择系数K’。其中R=(r1, r2, …, rM)是为防止历史经验的局限性而引入的一个随机系数,rx(1≤x≤M)为取值0-1的随机实数。则为测试人员设置的随机系数比例,取值0-1。
(公式4)
其中,上述公式4中,K’为测试用例选择系数,为预先设置的随机系数比例,取值0-1,/>为预设的随机系数,K为关联系数。
测试用例精准选择模块最终会根据测试用例选择系数得到本次测试的测试用例选取范围,测试用例选择系数中的某项值越大,则该功能所对应测试用例的选取比例越大,反之选取比例越小。
步骤105,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用例选择系数K’为输入,自动按K’中各个功能系数比例调度并执行对应功能对应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另外,调度过程中也可自行设置是否优先选择SMOKE用例。
具体的,上述步骤可以参照图7所示,将新提交的开发代码提交至代码比较模块,进而生成模块更新表,将模块更新表输入至关联系数分析模块实现确定关联系数,进而通过测试永烈精准选择模块以及自动化测试与分析模块实现测试用例精准选择与自动化测试。
另外,在实现代码自动化测试过程中,会对功能与关联系数维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步骤202,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改动代码模块;
步骤203,根据所述改动代码模块生成模块更新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通过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的比较,分析哪些模块进行了改动,即确定改动代码模块,进而得到模块更新表,其中,模块更新表可以表示为U=(u1, u2, …, uN),其中N表示模块的个数,ux(1≤x≤N)为取值0或1的整数,当ux等于0时,表示该模块代码未被修改,当ux等于1时,则表示该模块有代码变更。
步骤204,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步骤205,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步骤206,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4-206参照前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
步骤302,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
步骤303,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步骤304,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1-304参照前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5,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生成目标测试结果。
步骤306,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目标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目标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修正模型是基于预设修正规则生成的,所述预设修正规则包括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异常状态,且所述模块更新表中的代码变更标识等于1,则所述功能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增大,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则所述功能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保持不变。
具体的,在后续的系统迭代过程中,功能与模块关联系数维护根据每次代码提交的测试结果,会不断修正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修正原则为,若测试结果中,功能x出现问题,且模块更新表U中的uy等于1(y模块变更),则fx,y的值增大(即x功能与y模块关联系数增大),否则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F中fx,y保持不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代码测试方法的步骤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
步骤402,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401-402参照前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3,通过将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相乘,得到关联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关联系数是通过以下公式生成的:
(公式1)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关联系数,所述U表示所述模块更新表,所述C表示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所述F表示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步骤404,根据所述关联系数和预设随机系数生成测试用例选择系数;
步骤405,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具体的,根据关联系数K和随机系数R,计算得到最终的用例选择系数K’。其中R=(r1, r2, …, rM)是为防止历史经验的局限性而引入的一个随机系数,rx(1≤x≤M)为取值0-1的随机实数。则为测试人员设置的随机系数比例,取值0-1。
(公式4)
其中,上述公式4中,K’为测试用例选择系数,为预先设置的随机系数比例,取值0-1,/>为预设的随机系数,K为关联系数。
进一步地,步骤405,即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测试用例选取范围,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和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呈正比;
在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中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用例精准选择模块最终会根据测试用例选择系数得到本次测试的测试用例选取范围,测试用例选择系数中的某项值越大,则该功能所对应测试用例的选取比例越大,反之选取比例越小。
进一步地,步骤405,还可以包括:所述测试用例是根据功能进行划分的,每个所述测试用例对应重要程度标签,多个所述测试用例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系数中的各个功能系数比例调度对应功能对应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用例系数K’为输入,自动按K’中各个功能系数比例调度并执行对应功能对应的自动化测试用例,调度过程中也可自行设置是否优先选择SMOKE用例。
其中,每个所述测试用例对应重要程度标签,例如,SMOKE、BASE、NEGATIVE。
步骤406,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步骤407,在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中,输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信息。
步骤408,所述日志信息包括目标测试结果;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确定所述目标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所述预测测试结果。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标准测试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若否,则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的关键标识,对所述日志信息进行全局检索,并将所述测试用例相关日志记录到所述日志信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例执行过程中自动分析日志,与测试用例预期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最终的测试结果,对于执行错误的用例,按请求中的关键标识,全局检索系统日志,将该用例相关日志记录到log中,方便问题的快速跟踪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方法,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生成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
关联系数确定模块503,用于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测试用例确定模块504,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模块505,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码测试装置,通过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代码变更,获取变更模块,并根据算法计算关联系数矩阵,精准确认影响的具体功能,自动选取测试用例,触发相关功能的自动化代码执行相关功能用例;通过关联矩阵算法能精准获取到代码变更的影响范围,调用最少的测试用例,获得最大的测试覆盖率,提升执行效率,方便开发人员在迭代期间开发新需求过程中自测,提前快速识别提交的代码对关联模块是否有影响,保证关联模块及原有功能的稳定性,提升产品质量;通过自动触发、自动执行、自动分析方式提升了开发和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解放人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调优、深层bug挖掘等工作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和通信总线604,其中,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通过通信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执行存储器6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历史开发代码提交记录生成模块更新表;
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代码测试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代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
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所述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改动代码模块;
根据所述改动代码模块生成模块更新表;
所述模块更新表包括所述代码模块的个数以及每个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代码变更标识;
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构建的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和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至少一个功能之间的关联程度构建的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初始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的初值进行修正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生成目标测试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生成目标测试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目标测试结果和预设修正模型对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进行修正处理,得到修正后的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修正模型是基于预设修正规则生成的,所述预设修正规则包括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异常状态,且所述模块更新表中的代码变更标识等于1,则所述功能与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增大,若所述测试结果中功能处于正常状态,则所述功能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联系数保持不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包括:
通过将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相乘,得到关联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系数是通过以下公式生成的:
其中,所述K表示所述关联系数,所述U表示所述模块更新表,所述C表示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所述F表示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关联系数和预设随机系数生成测试用例选择系数;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测试用例选取范围,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和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呈正比;
在所述测试用例选取范围中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用例是根据功能进行划分的,每个所述测试用例对应重要程度标签,多个所述测试用例之间相互独立,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选择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用例系数中的各个功能系数比例调度对应功能对应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在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中,输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根据所述测试用例执行自动化测试中,输出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日志信息包括目标测试结果;
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确定所述目标测试结果是否满足所述预测测试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目标测试结果和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预测测试结果进行比对处理,得到标准测试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若否,则根据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关键标识,对所述日志信息进行全局检索,并将所述测试用例对应的日志记录至所述日志信息中。
15.一种代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发代码提交记录,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包括多个代码模块;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
关联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模块更新表、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以及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确定关联系数,其中,所述功能模块关联系数矩阵是基于待测试软件确定的;
测试用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关联系数确定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对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测试;
所述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模块更新表包括:
根据所述开发代码提交记录和预先获取的历史版本生成改动代码模块;
根据所述改动代码模块生成模块更新表;
所述模块更新表包括所述代码模块的个数以及每个所述代码模块对应的代码变更标识;
所述预设模块耦合系数矩阵是基于所述代码模块之间的耦合程度构建的矩阵。
1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代码测试方法。
1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代码测试方法。
CN202311575735.2A 2023-11-23 2023-11-23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290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5735.2A CN1172902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75735.2A CN1172902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0253A CN117290253A (zh) 2023-12-26
CN117290253B true CN117290253B (zh) 2024-03-01

Family

ID=8923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75735.2A Active CN117290253B (zh) 2023-11-23 2023-11-23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02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9321A (zh) * 2019-07-08 2019-11-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筛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2516A (zh) * 2020-06-24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138634A (zh) * 2021-11-15 2022-03-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的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9003A (zh) * 2022-01-25 2022-05-2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基于映射关系的回归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22065A (zh) * 2022-09-07 2022-12-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代码覆盖率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89321A (zh) * 2019-07-08 2019-11-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筛选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2516A (zh) * 2020-06-24 2020-10-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代码测试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4138634A (zh) * 2021-11-15 2022-03-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测试用例的选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9003A (zh) * 2022-01-25 2022-05-2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基于映射关系的回归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22065A (zh) * 2022-09-07 2022-12-0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代码覆盖率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0253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6916B (zh) 基于页面对象流验证在回归测试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
US771208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intermittent errors in a distributed cod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CN109783346B (zh) 基于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382070B (zh) 兼容性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879776A (zh) 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783800B (zh) 一种测试用例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11158730B (zh) 系统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7511A (zh) 代码测试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6178848A (ja) 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実行可能な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ベース・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索引テーブルをアップデートする方法
CN117290253B (zh) 代码测试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3382A1 (en) Graph-based method for inductive bug localization
CN111736848A (zh) 包冲突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79501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42370B (zh) 一种测试用例查询方法及装置
US20190114252A1 (en) Code coverage testing utilizing test-to-file maps
CN115757123B (zh) 一种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Braunisch et al. Maturity Evaluation of SDKs for I4. 0 Digital Twins
US11934800B2 (en) Generating metadata to facilitate code generation
CN117234765B (zh) 一种国产操作系统内核性能下降补丁自动二分定位方法
US20220245050A1 (en) Prioritizing software bug mitigation for software on multiple systems
US20210304070A1 (en) Machine learning model ope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8013084A (zh) 一种基于递归算法的业务列表分级改造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149705A (zh) 配置信息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67884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55690A (zh) 基于程序化脚本的项目开发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