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0149A -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0149A
CN117290149A CN202311590371.5A CN202311590371A CN117290149A CN 117290149 A CN117290149 A CN 117290149A CN 202311590371 A CN202311590371 A CN 202311590371A CN 117290149 A CN117290149 A CN 117290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t
fault
reason
layer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903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凯
张达
刘建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903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0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0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01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Root cause analysis, i.e. error or fault diagno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0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 G06F11/0736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the processing taking place on a specific hardware platform or in a specific software environment in functional embedded systems, i.e.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esigned as a combina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dicated to performing a certain fun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主控模块所在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复位故障数据是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采集得到;确定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故障原因表示引起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利用复位故障数据分析得到主控模块复位故障的原因。

Description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各种电池。一些设备中,与电池相关的模块中包括主控模块,例如,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也可以称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能够实现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等功能,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有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可能出现故障,如复位故障,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仍然欠缺了解,在发生复位故障时难以确定复位故障原因。
发明内容
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能够解决难以确定主控模块复位故障原因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包括: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复位故障数据是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采集得到;确定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故障原因表示引起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
因此,利用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采集得到复位故障数据,能够表征主控模块的状态,从而能够定位主控模块复位故障的相关因素,以及进一步分析复位触发因子以得到进一步细化的复位故障原因,能够利用复位故障数据分析得到主控模块复位故障的原因,以便于用户了解复位故障并对应处理。
其中,软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中的至少一者。
因此,能够分析得到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与复位故障有关,实现软件复位故障原因的定位。
其中,硬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外部监控程序还是电源芯片中的至少一者。
因此,能够分析得到外部监控程序还是电源芯片与复位故障有关,实现硬件复位故障原因的定位。
其中,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包括:从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及对目标复位触发因子进一步分析,能够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深化复位故障原因。
其中,复位故障数据包括主控模块的状态信息;从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响应于相关因素为软件,基于状态信息中的软件复位原因信息,从软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或者响应于相关因素为硬件,基于状态信息中的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从硬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因此,根据相关因素的确定结果,相应地利用状态信息中的软件复位原因信息或者硬件复位原因信息,能够将复位故障原因定位到复位触发因子,实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的具体反映。
其中,软件复位原因信息和硬件复位原因信息是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源芯片寄存器读取得到的。
因此,能够从电源芯片寄存器读取数据以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其中,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包括: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其中,复位故障原因为第一层复位原因或者第一层复位原因下的第二层复位原因。
因此,通过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多层级原因,能够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描述复位故障原因。
其中,第一层复位原因是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第一软件故障标记信息确定,和/或,第二层复位原因是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芯片状态信息确定。
因此,利用复位故障数据能够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实现对复位故障原因的展开。
其中,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为电池管理系统,第二层复位原因是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芯片状态信息分析得到,且是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芯片复位寄存器中读取得到的。
因此,利用芯片复位寄存器中读取得到的复位故障数据能够分析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实现对复位故障原因的进一步展开。
其中,相关因素为软件;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包括: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寄存器解锁失败或结束初始化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分析复位是否与正常复位请求、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或主控模块异常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因此,根据软件复位下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分别进行对应分析,能够实现对复位故障原因的针对性展开。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有关,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于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层复位原因的分析情况,能够确定第一层复位原因或者进一步展开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实现故障的具体定位。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在非法操作寄存器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确定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正常复位请求,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诊断服务请求复位、在线标定完成后请求复位、或下电过程中唤醒复位,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栈溢出或者内核出现严重错误,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主控模块异常,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在调用复位函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一层复位原因的分析情况,能够确定第一层复位原因或者进一步展开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其中,相关因素为硬件;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包括: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确定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与电压有关。
因此,根据硬件复位下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分别进行对应分析,能够实现对复位故障原因的针对性展开。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或者主控模块时钟故障,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响应于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方式有误或者串行接口通信错误,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根据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将复位故障原因定位到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程序运行速度过慢、中断定时器故障、主控模块时钟故障、重置操作方式有误或者串行接口通信错误,实现复位故障原因的细化。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为安全管理单元的错误监控引脚输出低电压、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或欠压、或者铅酸供电电压过压,并将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因此,根据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将复位故障原因定位到安全管理单元的错误监控引脚输出低电压、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或欠压、或者铅酸供电电压过压,实现复位故障原因的细化。
其中,相关因素是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第二软件故障标记信息确定的。
因此,利用复位故障数据能够分析是软件复位还是硬件复位,以具体反映复位故障原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分析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复位故障数据是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采集得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分析模块用于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故障原因表示引起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任一项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故障定位系统,包括:目标设备、定位设备目标设备包括电池和主控模块;定位设备前述电子设备,用于对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定位。
因此,定位设备可以对目标设备中的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原因定位,能够反映主控模块已发生的故障的原因,便于用户准确了解主控模块已经发生的故障。
其中,目标设备为车辆。
因此,能够反映车辆中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便于用户准确了解主控模块已经发生的复位故障。
其中,定位设备为独立于目标设备,或者集成于目标设备中。
因此,定位设备可以独立于目标设备,或者集成于目标设备,能够灵活适应不同的应用需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项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30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步骤S340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步骤S340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故障定位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越来越多的设备使用电池,配合电池设置的模块包括主控模块,例如电池管理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可能出现故障,但是现有技术中,对主控模块的故障仍然欠缺了解。
本发明人注意到,与主控模块相关的数据可以表征主控模块的状态,但是这些数据往往被忽视。故,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以下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对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准确反映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情况,以便于用户了解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进而及时地应对,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存在运行复位。
其中,主控模块可以是配合电池设置的,例如,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主控模块,具体来说,可以是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芯片。以下以主控模块是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主控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主控模块同理。
其中,主控模块可以与电池一并设置于目标设备中。具体地,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是某一设备的电池管理系统,该设备可以称为目标设备,目标设备上可以设置有电池。示例性地,目标车辆设置有电池以及对应的电池管理系统,获取目标车辆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复位故障数据可以为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存在关联的数据。
其中,主控模块是指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模块(MCU)。复位故障数据可以为与电池管理系统中主控模块发生故障相关的数据,可以用于分析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例如,描述主控模块状态的数据等。复位故障数据是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电池管理系统采集得到的。复位故障数据所包含的数据项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每发生一次复位故障,可以获取得到对应该次复位故障的复位故障数据,以分析该次复位故障的原因。后续的分析步骤可以依据复位故障数据进行。
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可以由上述目标设备执行,也可以由能够与上述目标设备通信连接的其他设备执行。执行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的设备可以称为执行设备,或者也可以简称为设备。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设备为车辆。目标车辆设置有电池以及电池管理系统。执行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目标车辆和服务器之间可以进行通信。服务器能够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对目标车辆上设置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原因定位。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车辆设置有电池以及电池管理系统,并且执行设备集成于目标车辆,执行设备能够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也就是说,可以由目标车辆对其上设置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原因定位。
进一步地,执行设备可以为目标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对应的硬件本身,也就是说可以由目标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对其包含的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原因定位。
步骤S120:确定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
其中,相关因素为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运行复位相关的因素,表示主控模块复位故障关联的因素。示例性地,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当然相关因素也可以根据经验以及实际应用需要而调整。示例性地,步骤S120可以用于确定主控模块本次复位的相关因素是软件或硬件,具体来说,可以是利用复位辅助数据分析确定的。
一些实施例中,复位故障数据可以包括第二软件故障标记信息,该信息可以表征该复位故障的相关因素是软件还是硬件。因此,利用第二软件故障标记信息可确定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
步骤S130: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
在确定本次复位的相关因素之后,可以分析本次复位的相关因素下的各个复位触发因子,从而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故障原因可以表示引起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其中,若确定复位触发因子与本次复位关联,那么可以直接将具有关联的复位触发因子作为复位故障原因,也可以在对具有关联的复位触发因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进一步具体的复位故障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复位触发因子是指,在已经确定的相关因素下触发复位的因素。不同的相关因素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存在不同的。
示例性地,软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中的至少一者。
示例性地,硬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外部监控程序还是电源芯片中的至少一者。
因此,在发生复位故障之后,根据复位故障能够定位导致复位的相关因素,以及进一步还可以分析导致复位的相关因素下的复位触发因子,从而定位到具体的复位故障原因,以充分反映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以便于用户充分了解故障情况,能够针对性进行处理,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参阅图2,图2是图1中步骤S130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而言,可以包括:
步骤S231:从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其中,相关因素是指在先确定的本次复位的相关因素,可以为软件或者硬件。分析本次复位的相关因素下的各个复位触发因子也是基于复位故障数据进行的。分析该相关因素下的各个复位触发因子,能够从中确定与本次复位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其中,复位故障数据包括主控模块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可以包括软件复位原因信息和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一些实施例中,相关因素为软件,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可以包括基于状态信息中的软件复位原因信息,从软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本次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根据软件复位原因信息,从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中选出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一些实施例中,相关因素为硬件,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可以包括基于状态信息中的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从硬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本次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基于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从外部监控程序还是电源芯片中选出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一些实施例中,软件复位原因信息和/或硬件复位原因信息可以是从电池管理系统中与主控芯片关联的芯片寄存器中读取得到。示例性地,可以是从电源芯片寄存器读取得到,当然也可以是其他与主控芯片关联的芯片寄存器。
步骤S232: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
其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是与本次复位故障相关的复位触发因子。对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更进一步的复位故障原因。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以主控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芯片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而言,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310:利用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芯片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电池管理系统存在运行复位。
步骤S320: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为软件或者硬件。
步骤S330:从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步骤S310-步骤S330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做赘述。上述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的步骤可以包括步骤S340-步骤S350。
步骤S340: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分析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可以确定更具体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各个复位触发因子可以对应有更具体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在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之后,可以分析本次故障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之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
步骤S350:基于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直接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多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选出与本次故障的关联的第一层复位原因。进一步地,可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直接作为复位故障原因,或者进一步对第一层复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更为具体的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分析第一层复位原因,从而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下的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二层复位原因进一步进行分析,以得到更为具体的故障原因。具体故障原因的颗粒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首先分析得到复位的相关因素为软件,然后从软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目标复位触发因子A。而后对A进行分析,从A之下的a、b、c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选出与本次故障的关联的第一层复位原因b。可以直接将b作为复位故障原因。也可以对b进一步分析,从b之下的三个可能的第二层原因1、2、3中选出与本次故障的关联的第一层复位原因3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层复位原因可以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第一软件故障标记信息确定。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复位原因可以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芯片状态信息确定。其中,复位故障数据可以包括记录下的本次复位故障相关联的芯片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复位原因。
进一步来说,第二层复位原因可以利用复位故障数据中的芯片状态信息分析得到,且是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芯片复位寄存器中读取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管理系统中可以包括用于存储芯片复位相关信息的芯片复位寄存器,其存储的数据可以包括本次复位故障相关联的芯片的状态信息,可以用于分析复位原因。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可以从主控模块的芯片复位寄存器中读取到芯片状态信息,根据记录的本次复位时芯片状态而确定第二层复位原因。
参阅图4,图4是图3中步骤S340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以下以相关因素为软件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调用复位函数。根据目标复位触发因子而执行以下步骤中的一者:
步骤S441: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其中,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分析复位故障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将关联的第一层原因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看门狗复位,分析复位故障与喂狗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者喂狗操作失败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关联的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也可以在第一层复位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中断定时器故障,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步骤S442: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寄存器解锁失败或结束初始化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其中,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的情况下,分析复位故障与寄存器解锁失败或结束初始化失败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将关联的第一层原因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步骤S443: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分析复位是否与正常复位请求、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或主控芯片异常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其中,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的情况下,分析复位故障与正常复位请求、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或主控芯片异常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将关联的第一层原因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正常复位请求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诊断服务请求复位、在线标定完成后请求复位、或下电过程中唤醒复位,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栈溢出或者内核出现严重错误,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主控模块异常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参阅图5,图5是图3中步骤S340再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以下以相关因素为硬件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外部监控程序还是电源芯片。根据目标复位触发因子而执行以下步骤中的一者:
步骤S541: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分析复位故障是否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其中,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的情况下,分析复位故障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将关联的第一层原因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在一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看门狗复位,分析复位故障与喂狗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者喂狗操作失败这三个可能的第一层原因中的何者关联,关联的作为第一层复位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也可以在第一层复位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析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中断定时器故障或者主控模块时钟故障,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具体的第二层复位原因是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方式有误或者串行接口通信错误,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步骤S542:响应于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确定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与电压有关。
其中,在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的情况下,还可以进一步分析第二层复位原因为安全管理单元的错误监控(ERR)引脚输出低电压、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或欠压、或者铅酸供电电压过压,从而得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复位故障原因。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再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以主控模块为电池管理系统的主控芯片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采用决策树作为数据分析手段来实现上述数据分析过程。
具体地,利用故障数据,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是否存在复位;响应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存在复位,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复位与软件还是硬件相关,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分析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复位与软件还是硬件相关,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复位与软件相关,分析复位与内部监控程序(内部看门狗)、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相关,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并基于第一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响应于确定电池管理系统的运行复位与硬件相关,分析复位与外部监控程序(外部看门狗)还是电源芯片相关,得到第二分析结果,并基于第二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一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内部监控程序相关,分析复位是否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喂狗task未调用)或被中断有关,得到第三分析结果,并基于第三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响应于第一分析结果为复位与非法操作寄存器相关,基于寄存器是否解锁失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响应于第一分析结果为复位与调用复位函数相关,分析复位是否与正常复位请求或者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有关,得到第四分析结果,并基于第四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基于第三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三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CPU Loading)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程序卡死);响应于第三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响应于第三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或未中断均无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基于寄存器是否解锁失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寄存器解锁失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解锁失败;响应于寄存器不存在解锁失败,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结束初始化失败(Endinit失败);基于第四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四分析结果为复位与正常复位请求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诊断服务请求复位、在线标定完成后请求复位、或下电过程中唤醒复位;响应于第四分析结果为复位与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栈溢出(Stack overFlow)或者内核出现严重错误(Kernel Panic);响应第四分析结果为复位与正常复位请求和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均无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主控芯片异常(MCU Exception)。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二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外部监控程序(外部看门狗)相关,分析复位是否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或被中断有关,得到第五分析结果,并基于第五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
进一步地,响应于第二分析结果为复位与电源芯片相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与电压有关。
进一步地,基于第五分析结果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包括:响应于第五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响应于第五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有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或者主控芯片时钟故障;响应于第五分析结果为复位与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或未中断均无关,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方式有误或者串行接口通信错误(SPI通信错误);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与电压有关,包括:确定主控芯片的故障原因为安全管理单元的ERR引脚输出低电压(SMU ErrPin输出低电平)、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或欠压、或者铅酸供电电压过压。
以上实施例仅为示例,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对部分故障原因进行进一步细粒度地分析。一些情况下,部分推定的故障原因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而进行调整。
具体流程可以如下:
(1)根据MCU故障定位模块记录的历史故障信息中的FaultType(第二软件故障标记信息),复位后重新启动查看该变量,当FaultType为SoftReset时可以识别为软件复位异常原因,当FaultType为HardReset可以识别为硬件复位异常;
(2)当识别为软件复位异常原因时:
a)观测FaultM(故障存储)中的SoftResetReasonRaw(电源芯片寄存器INITERR的值,软件复位原因信息)为INTERWDGM RESET识别为内部看门狗复位;
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第一软件故障标记信息)为FEEDDOGNOTUSE喂狗任务未调用;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芯片状态信息)为CPULOADINGERR识别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
02.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TASKERR识别为程序卡死;
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INTDOGNOTUSE识别为中断喂狗未按时执行;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INTTIMERERR(中断计时器故障) ;
i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FEEDDOGOPFAIL识别为喂狗操作失败;
b)寄存器检查的响应部分由调用函数接口实现。在设计时添加了三次确认机制,当连续三次Check错误之后才会执行复位。使用SoftResetReasonRaw(电源芯片寄存器INITERR的值),定位复位原因为RCMERR(寄存器检查错误)复位。
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UNLOCKERR识别为解锁失败;
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ENDINITERR识别为ENDINIT失败;
c)观测FaultM(故障存储)中的SoftResetReasonRaw(电源芯片寄存器INITERR的值)为FUNCTIONUSEERR识别为调用复位函数复位;
i.根据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NORMALRESET识别为正常复位请求复位;
ii.根据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OSERR识别为操作系统监控到严重错误;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STACKERR识别为栈溢出;
02.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INCOREERR识别为内核出现严重错误;
iii.根据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MCUERR识别为主控芯片异常。
(3)当识别为硬件复位异常原因时:
a)观测FaultM(故障存储)中的HwResetReasonRaw(电源芯片寄存器INITERR的值,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为EXWDGM RESET识别为外部看门狗复位;
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FEEDDOGNOTUSE喂狗任务未调用;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CPULOADINGERR识别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
02.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TASKERR识别为程序卡死;
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INTDOGNOTUSE识别为中断喂狗未按时执行;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INTTIMERERR(中断计时器故障) ;
02.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MCUCLKERR(主控芯片时钟故障) ;
I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FEEDDOGOPFAIL识别为喂狗操作失败;
01.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INTERFACECOMERR为串行接口通信错误;
02.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_SafeTlibErrId(芯片复位寄存器值存储)为FEEDDOGERR喂狗方法不正确;
b)观测FaultM(故障存储)中的HwResetReasonRaw(电源芯片寄存器INITERR的值)为SBCRESET识别为电源芯片导致复位;
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ErrPin识别为安全管理单元错误监控(ERR)引脚输出低电平;
ii.根据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PREGOV/PREGUV,识别为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欠压故障;
iii.根据变量FaultM(故障存储)中的RLMReset(BMS诊断出的本次复位原因)为POWEROV识别为铅酸供电电压过压故障。
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装置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装置7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71、第二确定模块72、分析模块73。第一确定模块71用于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主控模块所在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复位故障数据是在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采集得到;第二确定模块72用于确定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分析模块73用于分析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故障原因表示引起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
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80包括存储器81和处理器82。处理器8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8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8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82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电子设备80中的存储器81用于存储处理器82运行所需的程序指令。处理器82用于执行程序指令以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任一实施例。
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故障定位系统一实施例的框架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故障定位系统90可以包括目标设备91和定位设备92。
其中,目标设备91可以包括电池911和主控模块912。
定位设备92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80,用于对主控模块912进行故障定位。定位设备92可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的实施例。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91可以是车辆,例如,新能源车辆。
一些实施例中,目标设备91可以与定位设备92之间相互独立,或者,定位设备92可以集成于目标设备91中。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框架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0存储有程序指令101,该程序指令10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提供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其中,该程序指令101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0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0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所述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所述复位故障数据是在所述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所述系统进行采集得到;
确定所述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所述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
分析所述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所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所述故障原因表示引起所述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内部监控程序、非法操作寄存器、或调用复位函数中的至少一者;
和/或,所述硬件下的复位触发因子包括外部监控程序或电源芯片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所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从所述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所述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分析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所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故障数据包括所述主控模块的状态信息;所述从所述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所述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包括:
响应于所述相关因素为软件,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中的软件复位原因信息,从所述软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所述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或者
响应于所述相关因素为硬件,基于所述状态信息中的硬件复位原因信息,从所述硬件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中确定与所述复位故障相关的目标复位触发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所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分析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
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所述复位故障原因为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或者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下的第二层复位原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是利用所述复位故障数据中的第一软件故障标记信息确定;
和/或,所述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为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是利用所述复位故障数据中的芯片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芯片状态信息是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芯片复位寄存器中读取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因素为软件;
所述分析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分析所述复位故障是否与所述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
响应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分析所述复位故障是否与寄存器解锁失败或结束初始化失败有关,得到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
响应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分析所述复位是否与正常复位请求、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或主控模块异常有关,得到第一层复位原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内部监控程序;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有关,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内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将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非法操作寄存器;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将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调用复位函数;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正常复位请求,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诊断服务请求复位、在线标定完成后请求复位、或下电过程中唤醒复位,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操作系统监控到的严重错误,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栈溢出或者内核出现严重错误,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主控模块异常,将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因素为硬件;
所述分析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下的第一层复位原因,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分析所述复位故障是否与所述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被中断或重置操作失败有关,得到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
响应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确定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与电压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外部监控程序;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未调用,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央处理器加载过高或者程序运行速度过慢,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任务被中断,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中断定时器故障或者主控模块时钟故障,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响应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为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失败,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所述外部监控程序的重置操作方式有误或者串行接口通信错误,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复位触发因子为电源芯片;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层复位原因,得到所述复位故障原因,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为安全管理单元的错误监控引脚输出低电压、电源输出引脚过压或欠压、或者铅酸供电电压过压,并将所述第二层复位原因作为所述复位故障原因。
14.一种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利用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数据,确定所述主控模块所在的系统存在运行复位,其中,所述复位故障数据是在所述主控模块发生复位故障的情况下对所述系统进行采集得到;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系统的运行复位的相关因素,所述相关因素为软件或硬件;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相关因素下的各复位触发因子,以确定所述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原因,其中,所述故障原因表示引起所述主控模块本次复位故障的硬件器件或者软件模块。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
16.一种故障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设备,包括电池和主控模块;
定位设备,所述定位设备为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用于对所述主控模块进行复位故障定位。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
CN202311590371.5A 2023-11-27 2023-11-27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Pending CN117290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0371.5A CN117290149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90371.5A CN117290149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0149A true CN117290149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48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90371.5A Pending CN117290149A (zh) 2023-11-27 2023-11-27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01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115A (zh) * 2007-06-1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cpu复位原因的方法
CN107786897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Iptv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408350A (zh) * 2018-10-16 2019-03-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记录单板复位原因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设备
CN111209131A (zh) * 2019-12-30 2020-05-2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航天软件分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确定异构系统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US20220138032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Analysis of deep-level cause of fault of storag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5115A (zh) * 2007-06-15 2008-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cpu复位原因的方法
CN107786897A (zh) * 2016-08-31 2018-03-09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Iptv系统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408350A (zh) * 2018-10-16 2019-03-01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记录单板复位原因的方法、控制器及存储设备
CN111209131A (zh) * 2019-12-30 2020-05-2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航天软件分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确定异构系统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US20220138032A1 (en) * 2020-10-30 2022-05-05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Analysis of deep-level cause of fault of storage management
CN114528132A (zh) * 2020-10-30 2022-05-24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存储系统故障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72085B2 (en) Adaptive fault diagnosis
CN109586952B (zh) 服务器扩容方法、装置
US20120239981A1 (en) Method To Detect Firmware / Software Errors For Hardware Monitoring
CN111274059B (zh) 一种从设备的软件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328102B (zh) 设备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37351B (zh) 用于诊断无线通信设备中的电源故障的方法
CN109409087A (zh) 防提权检测方法及设备
WO2018233170A1 (zh) 日志记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6708B (zh) 一种用于Linux操作系统的故障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220129338A1 (en) Chip Fault Diagnosis Method, Chip Fault Diagnosis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06155826B (zh) 用于在总线结构中检测及处理错误的方法和系统
CN113672306B (zh) 服务器组件自检异常恢复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7290149A (zh) 主控模块的复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CN115756935A (zh) 嵌入式软件系统的异常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1726853B2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114327981A (zh) 一种功能安全机制的安全校验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176971A (zh) 一种单板自检方法及装置
CN117289144B (zh) 一种故障定位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CN107179911A (zh) 一种重启管理引擎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42596A (zh) 一种设备指标的分布式监控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6776169A (zh) 一种测试服务器的psu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20496B (zh) Bios与bmc之间ipmi命令交互次数异常检测方法、系统及状态机
CN112068935A (zh) kubernetes程序部署监控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4625106B (zh) 车辆诊断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90151A (zh) 电源模块的故障原因确定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