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7653A -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7653A
CN117287653A CN202311520316.9A CN202311520316A CN117287653A CN 117287653 A CN117287653 A CN 117287653A CN 202311520316 A CN202311520316 A CN 202311520316A CN 117287653 A CN117287653 A CN 1172876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ing
fixedly connected
optical fiber
movable
dayl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203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关娣
钟如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ngl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ngl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ngl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ngle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203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76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7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76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19/00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employing combinations of electric and 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Replacing or exchang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with 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or vice versa
    • F21S19/005Combining sunlight and electric light sources for indoor illum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9/00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 F21S9/02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F21S9/03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rechargeable by exposure to light
    • F21S9/035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rechargeable by exposure to light the solar unit being integrated within the support for the lighting unit, e.g. within or on a po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2Opt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lens focusing means positioned between opposed fibre en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200/1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of light guides of the optical fibres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F21V2200/1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of light guides of the optical fibres type
    • F21V2200/17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of light guides of the optical fibres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admission of light into the gu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包括固定板、水平调节组件、采光调节机构、主控盒和光纤照明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位于固定板的顶部,采光调节机构位于水平调节组件的顶部,主控盒位于采光调节机构的背面,光纤照明组件位于采光调节机构的背面。本发明通过设置主控盒控制水平调节组件和采光调节机构进行实时智能寻光,白天在应用区域则可以通过光纤照明组件进行光导纤维导光进行绿色、清洁照明,而在晚上可以配合采光调节机构进行有效照明,从而构成光纤照明和LED互补式照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跟踪精度低,装置稳定性和实时跟踪性不足,采光照明差、无法采光互补,光纤聚光接口处温度过高、自保护性差等问题。

Description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寻光感知聚光照明技术领域,具体为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世界各国均提出节约能源的号召并重新聚焦于清洁能源、新能源、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当前照明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的13%,我国政府也果断实施照明节能政策和确立以绿色、自然照明为长足发展目标,自然界的太阳光是天然光源,理应得到更深入、更合理的利用,太阳光照明利用一般以透过玻璃、天窗随机入射室内或通过光伏发电后再转换光照明即光-电-光照明模式为主,均没有达到直接高效利用太阳光舒适健康照明的目的。
而现有太阳能照明装置存在跟踪精度低,且装置稳定性和实时跟踪性不足,同时太阳能聚光光伏照明应用领域所处环境复杂,导致太阳能照明装置在使用中的效果较差,且太阳能照明装置在使用中还会导致光纤聚光接口温度过高,太阳能照明装置自保护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跟踪精度低,装置稳定性和实时跟踪性不足,且采光照明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包括固定板、水平调节组件、采光调节机构、主控盒和光纤照明组件,所述水平调节组件位于固定板的顶部,所述采光调节机构位于水平调节组件的顶部,所述主控盒位于采光调节机构的背面,所述光纤照明组件位于采光调节机构的背面,所述主控盒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信息融合模块,所述主控盒的顶部电性连通有时钟模块,所述光纤照明组件包括光纤安装板,所述光纤安装板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光纤接口器,所述光纤接口器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光纤接口器呈等距离设置,所述光纤安装板顶部的四角均活动安装有光纤调节杆。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部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水平轴,所述水平轴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与连接杆的表面活动安装,所述水平轴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采光调节机构包括采光板,所述采光板的背面与主控盒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采光板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活动槽呈等距离设置,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菲涅尔透镜,所述采光板正面底部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阳光追踪传感器,所述采光板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采光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连接组件。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调节连接组件包括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的输出端与活动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定位杆的正面与采光板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另一端与光纤调节杆的一端活动安装。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光纤接口器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制成,所述光纤接口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帽,所述顶帽的顶部开设有中心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平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所述配重底座的底部与固定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底座的表面与从动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采光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ED灯,所述LED灯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主控盒电性连接,所述采光板选用U额=13V且P额=7.5W的蓄电池型号。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与固定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电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水平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活动柱位于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与防护盒的右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内侧与活动柱的外侧活动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主控盒控制水平调节组件和采光调节机构进行实时智能寻光,白天在应用区域则可以通过光纤照明组件进行光导纤维导光进行绿色、清洁照明,而在晚上可以配合采光调节机构进行有效照明,从而构成光纤照明和LED互补式照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跟踪精度低,装置稳定性和实时跟踪性不足,采光照明差、无法采光互补,光纤聚光接口处温度过高、自保护性差等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水平调节组件,在使用中可以启动电机,使电机输出端带动减速器进行旋转,减速器旋转可以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传动齿轮旋转可以带动从动齿轮进行旋转,从动齿轮旋转可以带动配重底座进行旋转,配重底座旋转可以带动水平轴进行旋转,水平轴在旋转时可以使连接杆通过连接槽对水平轴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活动限位,增强了水平轴在使用调节中的稳定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采光调节机构,采光板在使用中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电量通过蓄电池进行存储,方便在进行照明使用,同时菲涅尔透镜在使用中可以提高太阳能密度和利用PMMA塑料光导纤维传输光线,而阳光追踪传感器可以测试光源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寻光,为了使得经菲涅尔透镜聚焦的高亮光斑与光纤入口端精准对焦,阳光追踪传感器的跟踪误差角度须小于0.3°,阳光追踪传感器其采用四象限粗细调二级定位、实时跟踪工作模式,选择两组一致性良好的光敏二极管(每组4个)为感光元件,位于基准板外侧的一组光敏二极管作为大范围寻找阳光即四象限粗调阳光信号采集组,而位于基准板内侧的一组光敏二极管作为小范围寻找阳光即四象限细调阳光信号采集组,具有跟踪精度较好、工作稳定、安装简单等特点,活动柱可以方便对采光板进行调节寻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爆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左视爆炸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2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菲涅尔透镜折射分光光路图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阳光追踪传感器立体详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阳光追踪传感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水平调节组件;21、固定环;22、连接杆;23、水平轴;24、连接槽;25、从动齿轮;26、传动齿轮;27、减速器;28、电机;3、采光调节机构;31、采光板;32、活动槽;33、菲涅尔透镜;34、阳光追踪传感器;35、蓄电池;36、活动柱;37、调节连接组件;371、固定电机;372、支撑杆;373、定位杆;374、活动杆;375、U型支架;4、主控盒;5、光纤照明组件;51、光纤安装板;52、光纤接口器;53、光纤调节杆;6、信息融合模块;7、时钟模块;8、顶帽;9、中心孔;10、配重底座;11、防护罩;12、LED灯;13、安装架;14、防护盒;15、支撑柱;16、调节槽;17、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包括固定板1、水平调节组件2、采光调节机构3、主控盒4和光纤照明组件5,水平调节组件2位于固定板1的顶部,采光调节机构3位于水平调节组件2的顶部,主控盒4位于采光调节机构3的背面,光纤照明组件5位于采光调节机构3的背面,主控盒4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信息融合模块6,主控盒4的顶部电性连通有时钟模块7,光纤照明组件5包括光纤安装板51,光纤安装板5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光纤接口器52,光纤接口器5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光纤接口器52呈等距离设置,光纤安装板51顶部的四角均活动安装有光纤调节杆53。
参考图4,水平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环21,固定环21的底部与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连接杆2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轴23,水平轴23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24,连接槽24的内部与连接杆22的表面活动安装,水平轴23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25,从动齿轮25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26,传动齿轮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器27,具体为传动齿轮26的顶部与减速器27的一端通过键连接,减速器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水平调节组件2,在使用中可以启动电机28,使电机28输出端带动减速器27进行旋转,减速器27旋转可以带动传动齿轮26进行旋转,传动齿轮26旋转可以带动从动齿轮25进行旋转,从动齿轮25旋转可以带动配重底座10进行旋转,配重底座10旋转可以带动水平轴23进行旋转,水平轴23在旋转时可以使连接杆22通过连接槽24对水平轴23的内部进行稳定的活动限位,增强了水平轴23在使用调节中的稳定性。
参考图2,采光调节机构3包括采光板31,采光板31的背面与主控盒4的正面固定连接,采光板3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32,活动槽32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活动槽32呈等距离设置,活动槽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菲涅尔透镜33,采光板31正面底部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阳光追踪传感器34,该阳光追踪传感器34与主控盒4连接,采光板31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5,采光板3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36,活动柱36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连接组件3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采光调节机构3,采光板31在使用中可以通过太阳能进行发电,并将电量通过蓄电池35进行存储,方便在进行照明使用,同时菲涅尔透镜33在使用中可以提高太阳能密度和利用PMMA塑料光导纤维传输光线,而阳光追踪传感器34可以测试光源的大小,方便进行调节寻光,为了使得经菲涅尔透镜33聚焦的高亮光斑与光纤入口端精准对焦,阳光追踪传感器的跟踪误差角度须小于0.3°,阳光追踪传感器其采用四象限粗细调二级定位、实时跟踪工作模式,选择两组一致性良好的光敏二极管(每组4个)为感光元件,位于基准板外侧的一组光敏二极管作为大范围寻找阳光即四象限粗调阳光信号采集组,而位于基准板内侧的一组光敏二极管作为小范围寻找阳光即四象限细调阳光信号采集组,具有跟踪精度较好、工作稳定、安装简单等特点,活动柱36可以方便对采光板31进行调节寻光。
参考图6,调节连接组件37包括固定电机371,固定电机371的输出端与活动柱36的左侧固定连接,活动柱3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72,支撑杆3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73,定位杆37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74,定位杆373的正面与采光板31的底部活动安装,活动杆37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支架375,U型支架375的另一端与光纤调节杆53的一端活动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调节连接组件37,在使用中可以启动固定电机371,使固定电机371输出端带动活动柱36进行旋转,活动柱36旋转可以带动采光板31的背面进行旋转移动,方便对采光板31的采光角度进行调节,实现竖直方向上零到九十度的调节,同时活动柱36在旋转调节时还会带动支撑杆372和U型支架375进行移动调节,支撑杆372在调节时可以稳定的带动定位杆373进行移动,定位杆373移动可以增强采光板31的底部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带动活动杆374增强U型支架375的移动稳定性,而U型支架375在移动时还可以带动光线调节杆进行移动,以方便使用者改变菲涅尔透镜33聚光后的光斑直径,增强了使用效果。
参考图5,光纤接口器52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制成,光纤接口器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帽8,顶帽8的顶部开设有中心孔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光纤接口器52和顶帽8和中心孔9,光纤接口器52的材质需要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支撑,在使用中聚光接处的光纤入口端温度将骤然上升至85℃左右;尤其在夏季正午时刻,聚焦光斑温度会达到120~130℃,光纤最高耐温70℃,为了有效降低光纤入口端温度,一般聚光照明装置会采取光学玻璃滤光片或红外光过滤器来过滤红外线,但此法使得透光率下降百分之十三,同时考虑到该照明装置采用的菲涅尔菲涅尔透镜33数量较多,大量使用滤光片或红外光过滤器将增加装备生产成本和安装难度,因此使用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质进行散热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在光纤接口器52的顶部设置有顶帽8,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光纤接口器52的散热效果,还可以增强在安装使用中的便捷性,中心孔9可以方便光纤接口器52进行正常的光纤连接使用。
参考图2,水平轴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10,配重底座10的底部与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配重底座10的表面与从动齿轮25的内侧固定连接,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配重底座10和防护罩11,配重底座10在使用中重二十千克,以便固定该水平轴23和增加其抗风能力,增强了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同时防护罩11可以避免电机28的使用受到外界的影响,增强了使用寿命。
参考图2,采光板3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ED灯12,LED灯12与蓄电池3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蓄电池35通过导线与主控盒4电性连接,采光板31选用U额=13V且P额=7.5W的蓄电池型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LED灯12,LED灯12在夜晚使用中利用蓄电池35驱动LED灯12进行有效照明,从而在使用中可以构成光纤照明和LED灯12互补式照明,增强了在照明时的实用性。
参考图3,电机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3,安装架13的底部与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安装,固定电机3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架13和防护盒14,安装架13在使用中可以方便电机28的安装,同时还可以保证电机28在良好的环境下运行,避免电机28在运行总出现倾斜损坏的情况,同时防护盒14可以对固定电机371的外侧进行防护,增强固定电机371的使用安全性,避免在使用中固定电机371的使用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情况。
参考图3,水平轴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5,支撑柱15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6,活动柱36位于支撑柱15的内部,支撑柱15的左侧与防护盒14的右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柱15和调节槽16,支撑柱15在使用中可以对活动柱36的表面进行活动限位,方便活动柱36在有支撑的情况下进行稳定的移动,同时还可以与防护盒14进行固定,方便固定电机371稳定的进行输出调节,调节可以使采光板31与支撑柱15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出现无法稳定移动调节的情况。
参考图6,支撑柱15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7,连接轴17的内侧与活动柱36的外侧活动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连接轴17,连接轴17可以使活动柱36与支撑柱15的内部活动连接,避免活动柱36的旋转与支撑柱15发送碰撞的情况,增强了活动柱36在使用中的调节稳定性,提升了采光板31的寻光稳定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主控盒4将温湿度、风速、时钟模块7等所采集的环境信息通过多信息融合模块6来有效评估当前环境复杂度,在环境复杂度低的条件下,利用阳光追踪传感器34感知太阳光强度并智能寻光,在阳光追踪传感器34将不同时刻太阳定位信息经转换传输给主控盒4后,主控盒4接收阳光追踪传感器34反馈的光强度和光位置信息,控制电机28和固定电机371进行输出调节,在调节中电机28输出端带动减速器27进行旋转,减速器27旋转可以带动传动齿轮26进行旋转,传动齿轮26旋转可以带动从动齿轮25进行旋转,从动齿轮25旋转可以带动配重底座10进行旋转,配重底座10旋转可以带动水平轴23进行旋转,固定电机371在启动后输出端带动活动柱36进行旋转,活动柱36旋转可以带动采光板31的背面进行旋转移动,方便对采光板31的采光角度进行调节,实现竖直方向上零到九十度的调节,在主控盒4的控制下使采光板31始终正对太阳,实现竖直方向上零到九十度水平方向一百八十度范围内自动跟踪阳光目标,该装备白天在应用区域照明模式采用光导纤维导光进行绿色、清洁照明,同时采光板31进行光伏发电并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35内,并为装置供电,夜晚则利用采光板31驱动LED灯12进行有效照明,从而构成光纤照明和LED互补式照明,为保证装备长期稳定工作和有效应对出现的设备故障、损坏等问题,主控盒4控制东南西北四路限位开关对其进行自保护,同时可以使用与装置配套的上位机,来实时远程监测或控制该装备可靠工作,可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实现了自然、绿色、安全照明的效果。
同时考虑到每个工作日中早晨和傍晚时段阳光微弱,正午时段阳光强烈且诸如传感器背对阳光光线时或光线被乌云遮挡等现象也经常出现,该传感器接收经光学凸菲涅尔透镜33汇聚后的太阳光,可以有效避免早晨和傍晚太阳光线微弱所导致的采光信号较差的问题从而增强传感器早晚工作期间对弱光感应灵敏度,白天正午时刻阳光强度过大使得光敏二极管组进入饱和区,这必会降低传感器阳光细定位精准度,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采取安装螺纹栓方式来有效且低成本调节聚光光斑焦距大小,可间接减少光敏二极管所接收的阳光面积区域从而使得光敏二极管退出饱和区域从而恢复正常感光工作,同时,控制装置具有时钟信号,背对阳光光线时间超过闽值后立即启动自寻找程序,因此该阳光追踪传感器34可在一年四季全天候为照明装置提供精度高的太阳定位信息,为了使得阳光追踪传感器34稳定可靠工作,以特制螺纹栓(具有纹状的螺母)将光学凸菲涅尔透镜与菲涅尔透镜33固定有效连接并固定于阳光追踪传感器34底部基准板。
同时在使用中为确定光焦点精确定位在光纤入射端平面,需要采用自制型菲涅尔透镜33,规格尺寸:螺纹菲涅尔透镜33面积S=100mmx100mm,菲涅尔透镜33半径为50mm,光学焦距广1.5cm,自主设计的菲涅尔透镜33折射分光光路示意图如图7所示,太阳光三个主要辐射区域为紫外光线、可见光线、红外光线,根据光的色散原理,当太阳光经折射率强的菲涅尔透镜33聚焦时,光学元件折射聚焦后可将太阳光中不同波长的各类光线在光轴上形成不同的聚焦焦点,基于光谱波长的不同按照光波从短到长顺序,其各自焦点从左到右依次分别为紫外线焦点、可见光焦点、红外线焦点,波长较短的紫外线焦点距离锥形结构PMMA光纤人射点较远,不能进入光纤,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部分被光纤聚受光区域接口装置的边沿区域所遮挡也无法进入光纤,只有可见光经过光耦合作用有效进入光纤,故利用低成本光学元件就可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分离,使得可见光焦点精确定位。
针对太阳能照明光-电-光模式中太阳能利用效率低的现状,研制了一种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样机,通过菲涅尔透镜33折射分光技术和光纤聚受光区域低温聚光技术克服了太阳长期照射下紫外线辐射会使得光纤加速老化和光纤聚光区温度过高会融化光纤入口端等技术瓶颈,结论表明,该照明装置低成本、可靠实现了高倍聚光条件下自然可见光直接照明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该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通过设置主控盒4控制水平调节组件2和采光调节机构3进行实时智能寻光,而白天在应用区域则可以通过光纤照明组件5进行光导纤维导光进行绿色、清洁照明,而在晚上可以配合采光调节机构3进行有效照明,从而构成光纤照明和 LED 互补式照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跟踪精度低,装置稳定性和实时跟踪性不足,采光照明差、无法采光互补,光纤聚光接口处温度过高、自保护性差等问题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包括固定板(1)、水平调节组件(2)、采光调节机构(3)、主控盒(4)和光纤照明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2)位于固定板(1)的顶部,所述采光调节机构(3)位于水平调节组件(2)的顶部,所述主控盒(4)位于采光调节机构(3)的背面,所述光纤照明组件(5)位于采光调节机构(3)的背面,所述主控盒(4)的左侧电性连接有信息融合模块(6),所述主控盒(4)的顶部电性连通有时钟模块(7),所述光纤照明组件(5)包括光纤安装板(51),所述光纤安装板(51)的正面活动安装有光纤接口器(52),且光纤接口器(52)呈等距离设置,所述光纤安装板(51)顶部的四角均活动安装有光纤调节杆(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组件(2)包括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底部与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轴(23),所述水平轴(23)的底部开设有连接槽(24),所述连接槽(24)的内部与连接杆(22)的表面活动安装,所述水平轴(23)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齿轮(25),所述从动齿轮(25)的右侧啮合有传动齿轮(26),所述传动齿轮(2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速器(27),所述减速器(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调节机构(3)包括采光板(31),所述采光板(31)的背面与主控盒(4)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采光板(31)的正面开设有活动槽(32),活动槽(32)呈等距离设置,所述活动槽(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菲涅尔透镜(33),所述采光板(31)正面底部的左侧活动安装有阳光追踪传感器(34),所述采光板(31)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35),所述采光板(3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柱(36),所述活动柱(36)的左侧设置有调节连接组件(3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连接组件(37)包括固定电机(371),所述固定电机(371)的输出端与活动柱(3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3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72),所述支撑杆(3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73),所述定位杆(37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杆(374),所述定位杆(373)的正面与采光板(31)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活动杆(37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型支架(375),所述U型支架(375)的另一端与光纤调节杆(53)的一端活动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接口器(52)采用导热良好的金属制成,所述光纤接口器(5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顶帽(8),所述顶帽(8)的顶部开设有中心孔(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轴(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底座(10),所述配重底座(10)的底部与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配重底座(10)的表面与从动齿轮(25)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光板(3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LED灯(12),所述LED灯(12)与蓄电池(3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35)通过导线与主控盒(4)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3),所述安装架(13)的底部与固定环(21)的顶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电机(37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盒(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轴(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6),所述活动柱(36)位于支撑柱(15)的内部,所述支撑柱(15)的左侧与防护盒(14)的右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5)内壁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7),所述连接轴(17)的内侧与活动柱(36)的外侧活动安装。
CN202311520316.9A 2023-11-15 2023-11-15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Pending CN1172876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0316.9A CN117287653A (zh) 2023-11-15 2023-11-15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20316.9A CN117287653A (zh) 2023-11-15 2023-11-15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7653A true CN117287653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53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20316.9A Pending CN117287653A (zh) 2023-11-15 2023-11-15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765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2246A (zh) * 2008-03-26 2009-07-15 宋记锋 太阳光光纤照明装置及太阳跟踪方法
CN101592309A (zh) * 2009-03-31 2009-12-02 上海友度科贸有限公司 太阳光导入采光装置
CN103032810A (zh) * 2012-12-20 2013-04-10 广西大学 智能式太阳能光纤激光混合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12130U (zh) * 2017-09-07 2018-10-26 天津城建大学 高效跟踪式太阳能集热及采光照明一体化装置
CN108729691A (zh) * 2018-05-29 2018-11-02 王志峰 一种主动采光系统及方法
CN116182097A (zh) * 2023-03-15 2023-05-30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2246A (zh) * 2008-03-26 2009-07-15 宋记锋 太阳光光纤照明装置及太阳跟踪方法
CN101592309A (zh) * 2009-03-31 2009-12-02 上海友度科贸有限公司 太阳光导入采光装置
CN103032810A (zh) * 2012-12-20 2013-04-10 广西大学 智能式太阳能光纤激光混合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12130U (zh) * 2017-09-07 2018-10-26 天津城建大学 高效跟踪式太阳能集热及采光照明一体化装置
CN108729691A (zh) * 2018-05-29 2018-11-02 王志峰 一种主动采光系统及方法
CN116182097A (zh) * 2023-03-15 2023-05-30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74477B (zh) 一种阳光智能入户系统
CN101251641B (zh) 透射式太阳能聚光器
CN201652151U (zh) 阳光照明系统
CN107102652B (zh) 用于污水处理的太阳能发电板自动跟踪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4005711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照明装置
CN104061525A (zh) 一种太阳能照明装置
CN201360011Y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光谱利用装置
CN2926790Y (zh) 太阳光导入采光照明系统
CN204313212U (zh) 一种太阳光光纤照明装置
CN105222076A (zh) 一种太阳能追踪传光照明装置
US20120017888A1 (en) Solar Energy Device
US9897271B2 (en) Wall-mounted sun tracking and light guiding apparatus
Wang et al. An optical fiber daylighting system with large Fresnel lens
CN10179510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2188424U (zh) 反光镜式阳光导向器
CN201867653U (zh) 一种阳光智能入户装置
CN117287653A (zh) 可寻光感知的双轴太阳能聚光照明装置
CN116317899A (zh) 一种带光学透镜和光敏的高效太阳能聚能装置
CN102588870A (zh) 一种太阳光导入采光装置
CN116182097A (zh) 一种基于光导纤维的太阳能采光发电系统及使用方法
CN216868380U (zh) 自然光照明系统
CN210637964U (zh) 一种太阳能复合利用装置
CN201593749U (zh) 阳光自动追踪凹凸曲面反光镜传输照明装置
CN202048493U (zh) 棱镜式阳光导向器
CN102537816A (zh) 棱镜式阳光导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