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84944A - 龙门起吊翻转机 - Google Patents

龙门起吊翻转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84944A
CN117284944A CN202311273070.XA CN202311273070A CN117284944A CN 117284944 A CN117284944 A CN 117284944A CN 202311273070 A CN202311273070 A CN 202311273070A CN 117284944 A CN117284944 A CN 117284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refabricated part
gantry crane
base
prefabr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730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梁黄煜
陈少奕
吴向东
杨怀
黄少雄
刘小飞
李晓明
沈安琪
马强
吉陈飞
曹时丰
张海山
周传飞
朱泽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7307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849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84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849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9/00Cranes comprising trolleys or crabs running on fixed or movable bridges or gant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0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 B66C1/10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attached to lifting or lowering gear of cranes or adapted for connection therewith for transmitting lifting forces to articles or groups of articles by mechanical means
    • B66C1/42Gripping members engaging only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surfaces of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minimising or preventing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e swinging of lo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3/00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13/04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 B66C13/08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s of suspended loads, or preventing cable slack for depositing loads in desired attitudes or pos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15/00Safety ge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龙门起吊翻转机,属于翻转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龙门架、安装于所述龙门架顶架上的升降装置、用于夹持预制构件的夹紧装置以及控制终端;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两组夹紧臂以及与各组所述夹紧臂转动连接的夹紧板;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所述螺杆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夹紧板通过第二电机驱动。本申请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翻转精度,保障了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龙门起吊翻转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翻转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龙门起吊翻转机。
背景技术
新泽西护栏通常用于分隔车道、防止车辆偏离道路、减缓碰撞的影响力,并保护行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同时还具有可见性好、易于安装和维护的特点。新泽西护栏在道路交通管理和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高速公路、桥梁和其他道路工程中。
新泽西护栏生产过程中,在模具内浇筑硬化成型后,需要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专门设置的区域进行养护,现有的新泽西护栏在预制过程中,通常在一侧位置上预设有若干组吊环,以供吊车通过挂接吊环实现新泽西护栏预制构件的脱模、转运以及翻转。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通过吊车进行新泽西护栏的脱模、转运以及翻转,在转运以及翻转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不利于新泽西护栏在翻转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在放置过程中,翻转精度无法得到控制,容易使预制构件与地面发生磕碰,产生崩边掉角的情况,影响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故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龙门起吊翻转机,要解决现有的预制构件脱模转运过程翻转精度难以控制,影响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龙门起吊翻转机,包括龙门架、安装于所述龙门架顶架上的升降装置、用于夹持预制构件的夹紧装置以及控制终端;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两组夹紧臂以及与各组所述夹紧臂转动连接的夹紧板;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所述螺杆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夹紧板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以及竖直插接于所述横梁两端的蜗杆,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侧架上,所述蜗杆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与所述夹紧臂滑动连接的连接杆、安装于所述连接杆下端部的底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水平移动的第四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倾斜面靠近预制构件,所述底座的倾斜面上垫设有橡胶垫,翻转后的预制构件底面与所述橡胶垫抵接。
优选的,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杆可伸缩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夹紧臂,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用于使预制构件平滑着力。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若干组挂钩,各组所述挂钩与预制构件中的吊环扣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紧板的翻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紧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根据角度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指令所述连接杆的伸缩滑动,使所述缓冲装置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的下端部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行走的电气系统,地面上预设有轨道,所述行走装置沿所述轨道滑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龙门吊起吊翻转机通过夹紧装置,对预制构件进行夹紧翻转,避免了翻转过程中的晃动,对预制构件的提升高度、翻转角度等通过机械化手段进行严格把控,保障了脱模以及翻转过程的精确度,避免了吊装以及翻转过程中由于晃动而与地面产生磕碰的情况,降低了预制构件在脱模以及翻转过程中的耗损,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2、在夹紧臂降落的过程中,底座先于预制构件到达地面上,橡胶垫起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减少了由于翻转精度的误差而导致预制构件与地面产生磕碰而产生不必要的磨损,保障了预制构件的质量;
3、控制终端调控第四电机,待夹紧板使预制构件完全完成翻转动作后,再启动第四电机,使底座与预制构件的下端面抵接,避免了缓冲装置干扰或阻碍预制构件翻转的情况,提高了吊装以及翻转过程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夹紧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在翻转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放置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1、龙门架;2、升降装置;21、横梁;22、蜗杆;23、第三电机;3、夹紧装置;31、夹紧臂;32、夹紧板;33、第一电机;34、螺杆;35、第二电机;4、缓冲装置;41、连接杆;42、底座;43、第四电机;44、橡胶垫;45、缓冲弹簧;5、挂钩;6、吊环;7、角度传感器;8、距离传感器;9、行走装置;10、电气系统;11、地面;12、轨道;13、预制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实现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6,现有的新泽西护栏在预制过程中,通常在一侧位置上预设有若干组吊环6,以供吊车通过挂接吊环6实现新泽西护栏预制构件13的脱模、转运以及翻转,在转运以及翻转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不利于新泽西护栏在翻转过程中保持稳定,同时,在放置过程中,翻转精度无法得到控制,容易使预制构件13与地面11发生磕碰,产生崩边掉角的情况,影响预制构件13的生产质量。基于此,该龙门起吊翻转机构包括龙门架1、安装于龙门架1顶架上的升降装置2、用于夹持预制构件13的夹紧装置3以及控制终端;夹紧装置3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34、与所螺杆34螺纹连接的两组夹紧臂31以及与各组夹紧臂31转动连接的夹紧板32;螺杆34安装于升降装置2的升降端,螺杆34通过第一电机33驱动,夹紧板32通过第二电机35驱动。
通过升降装置2调整夹紧装置3的竖直高度,使夹紧装置3能够选择合适的高度位置对预制构件13进行夹持,保障了夹取位置的精确度;通过调节第一电机33驱动螺杆34的输出轴,调节两组夹紧臂3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两组夹紧板32之间距离的调节,保障了夹紧板32对预制构件13的夹持力度;通过两组第二电机35输出轴同步转动,实现了夹紧板32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了预制构件13的翻转;升降装置2调节夹紧装置3使夹紧装置3位于合适夹持的高度位置,夹紧板32夹紧预制构件13后提升一定高度,在一定高度位置处停留3秒,判断预制构件13被稳定夹持后,夹紧装置3继续将预制构件13提升,同时夹紧板32对预制构件13进行翻转作业,翻转并稳定在预设角度后,此时,预制构件13完成翻转动作,升降装置2使夹紧装置3下落至预设高度位置,此时,预制构件13刚好稳定放置于地面11上。相对于吊车与吊环6扣接的吊装方式,该龙门吊起吊翻转机通过夹紧装置3,对预制构件13进行夹紧翻转,避免了翻转过程中的晃动,对预制构件13的提升高度、翻转角度等通过机械化手段进行严格把控,保障了脱模以及翻转过程的精确度,避免了吊装以及翻转过程中由于晃动而与地面11产生磕碰的情况,降低了预制构件13在脱模以及翻转过程中的耗损,提高了预制构件13的生产质量。
参照图1、图2及图3,由于在龙门架1中的升降装置2常采用卷扬机配合滑轮组的方式,实现夹紧臂31的升降,在夹紧臂31升降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晃动会导致预制构件13的翻转精度降低,在晃动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减小晃动幅度,晃动过程中放置预制构件13还会导致预制构件13的下端部与地面11发生磕碰,影响预制构件13的质量。基于此,升降装置2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21以及竖直插接于横梁21两端的蜗杆22,蜗杆22安装于龙门架1的侧架上,蜗杆22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通过第三电机23驱动蜗杆22转动的方式,实现了夹紧臂31夹紧预制构件13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相对于卷扬机与滑轮组配合实现夹紧臂31升降的方式,避免了预制构件13在升降过程中出现倾斜或摇摆,保障了夹紧臂3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线性度,提高了预制构件13吊装的稳定性,保障了翻转过程的精确度,保障了预制构件13升降的安全性,提高了预制构件13的翻转质量。
参照图1、图2及图4,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夹紧板32与预制构件13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滑移,会影响预制构件13的翻转精度,预制构件13未到达预设的翻转角度,容易与底面磕碰而产生损耗。基于此,该龙门起吊翻转机还包括缓冲装置4,缓冲装置4包括连接杆41和底座42,底座42通过连接杆41可伸缩滑动地连接于夹紧臂31,底座42的上端面倾斜设置,底座42的上端面用于使预制构件13平滑着力。作业人员根据预制构件13的规格,提前调节连接杆41的竖直长度,当预制构件13翻转到预设角度并稳定后,升降装置2调节夹紧臂31进行降落作业,此时连接杆41上设置有第四电机43,第四电机43的驱动底座42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夹紧臂31降落的过程中,底座42先于预制构件13到达地面11上,橡胶垫44起缓冲以及保护的作用,底座42的上端面用于使预制构件13平滑着力,减少了由于翻转精度的误差而导致预制构件13与地面11产生磕碰而产生不必要的磨损,保障了预制构件13的质量;当底座42接触地面11后,第四电机43驱动连接杆41向两边水平移动,直至预制构件13完全稳定放置于地面11上。
参照图1及图4,底座42的上端面用于使预制构件13平滑着力,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预制构件13的缓冲作用,减少预制构件13在放置时的崩边掉角情况,在一实施例中,底座42的上端面设置为橡胶垫44,橡胶垫44对预制构件13的放置起缓冲作用。橡胶垫44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柔软性,可以在预制构件13着地过程中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减少外部冲击和震动对预制构件13形态的影响,保护预制构件13的放置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照图1及图4,由于翻转后的预制构件13在放置过程中,其下端部抵接放置于底座42的倾斜端面上,预制构件13通常质量较大,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使橡胶垫44产生塑性形变,使底座42的缓冲效果减弱。基于此,所述底座42内设置有若干组缓冲弹簧45,所述缓冲弹簧45对预制构件13的放置起缓冲作用。当翻转后的预制构件13在放置过程中与橡胶垫44抵接时,缓冲弹簧45的设置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减小了橡胶垫44的形变量,减少了底座42受压后的磨损,延长了底座42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底座42对预制构件13下端部的稳固支撑,实现了预制构件13在放置过程中的有效缓冲,保障了预制构件13的平稳放置,保障了预制构件13的生产质量。
参照图1,由于预制构件13在浇筑过程中,通常预设有吊环6,供后续进行吊装以及转运。基于此,升降装置2上设置有若干组挂钩5,各组挂钩5与预制构件13中的吊环6扣接。在进行预制构件13的夹紧前,先将挂钩5与各组吊环6扣接,将预制构件13从模具中缓慢提升,缓慢提高至预设高度(小于3cm),再通过夹紧装置3对预制构件13进行夹取动作。通过挂钩5钩取预制件过程可以避免预制构件13在模具中夹取时卡壳发生磕碰现象,以保证夹紧装置3在夹取预制构件13时可以顺利无磕碰夹起,避免了预制构件13脱模不顺利而导致崩边掉角,避免了夹紧升降过程对预制构件13的损伤,同时挂钩5钩住预制构件13可以作为在夹紧装置3夹紧预制构件13后的安全保障,预防夹紧装置3滑落失效引发机械事故,确保了预制构件13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会脱落或滑动,保证了翻转以及转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照图1及图4,由于夹紧板32的旋转角度由第二电机35控制,当第二电机35旋转角度未到预设角度或旋转角度超过预设角度,都会导致预制构件13未翻转到适当的角度,在放置的过程中,预制构件13的下端部会与地面11产生磕碰,影响预制构件13的质量。基于此,夹紧板32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7,角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夹紧板32的翻转角度,角度传感器7与控制终端电连接。角度传感器7的测量结果可以与控制终端的程序进行交互,当旋转角度达到预设值,控制终端关闭第二电机35,保障了夹紧板32旋转角度的精确度;当角度传感器7检测的角度的变化出现异常情况,检测数据反馈到控制终端提示作业,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降低事故损耗的成本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实现了旋转角度的自动化监测,保障了预制构件13翻转、转运过程的安全性。
参照图1及图4,由于不同预制构件13的体积不同,进行翻转的高度位置也不同,转运过程所花费的时间也各不相同,需要作业人员在作业前进行参数的预设,此操作较为麻烦。基于此,夹紧板32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8,距离传感器8用于检测夹紧板32与地面11之间的距离,距离传感器8与控制终端电连接。距离传感器8用于检测夹紧板32与地面11之间的距离,用以确定预制构件13的具体位置;距离传感器8的测量结果可以与控制终端的程序进行交互,控制终端通过控制第四电机43的转动角度以及气缸的伸缩量,实现了底座42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保障了翻转后的预制构件13的底部在到达地面11之前始终与底座42的倾斜面抵接,避免了翻转后的预制构件13直接与地面11接触而发生磕碰,从而导致崩边掉角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预制构件13的生产质量,距离传感器8与控制终端电连接实现了自动化控制,增强了底座42移动的精准性以及高效性。
参照图2及图4,为了进一步实现缓冲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减少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杆41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控制终端根据角度传感器7以及距离传感器8的反馈数据,指令连接杆41的伸缩滑动,使缓冲装置对预制构件13的放置起缓冲作用。连接杆41的伸缩通过气缸实现,连接杆41的滑动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实现,连接杆41安装于滑块上,第四电机43驱动丝杆转动,通过将气缸与第四电机43与控制终端电连接,控制终端根据角度传感器7和距离传感器8的反馈信号,指令连接杆41的伸缩滑动,使缓冲装置4对预制构件13的放置起缓冲作用,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提高了该翻转机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预制构件13的翻转效率。
参照图1、图5及图6,由于龙门架1上未安装行走装置9,导致该翻转装置只能在原地实现翻转功能,或者需要人工移动龙门架1实现该翻转装置的转运功能,作业范围较小,不利于各个功能区域的独立划分,且人工难以实现运动轨迹的精准控制。基于此,龙门架1的下端部安装有行走装置9,龙门架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行走装置9行走的电气系统10,地面11上预设有轨道12,行走装置9沿轨道12滑移。行走装置9的设置使得龙门架1在一个较大的作业范围内进行搬运和定位,实现了更广泛的工作区域的覆盖,实现了更大批量的预制构件13的运转,实现了将预制构件13从脱模区转运到养护区,实现了预制构件13的模块化生产,提高了各组模块之间的独立性以及专门性,同时,通过控制电气系统10实现行走装置9快速移动到需要作业的位置,减少了操作人员的移动时间,提高了龙门架1的移动效率;轨道12的设置,使该翻转装置沿一定的运动轨迹移动,实现了该翻转装置运动轨迹的精准控制,同时保障了各个功能区内的作业互不干扰,保障了预制构件13的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龙门架、安装于所述龙门架顶架上的升降装置、用于夹持预制构件的夹紧装置以及控制终端;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两组夹紧臂以及与各组所述夹紧臂转动连接的夹紧板;所述螺杆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端,所述螺杆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夹紧板通过第二电机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以及竖直插接于所述横梁两端的蜗杆,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侧架上,所述蜗杆通过第三电机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杆和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杆可伸缩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夹紧臂,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倾斜设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用于使预制构件平滑着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为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若干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有若干组挂钩,各组所述挂钩与预制构件中的吊环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紧板的翻转角度,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板上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夹紧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控制终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终端根据角度传感器以及距离传感器的反馈数据,指令所述连接杆的伸缩滑动,使所述缓冲装置对预制构件的放置起缓冲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龙门起吊翻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的下端部安装有行走装置,所述龙门架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行走的电气系统,地面上预设有轨道,所述行走装置沿所述轨道滑移。
CN202311273070.XA 2023-09-28 2023-09-28 龙门起吊翻转机 Pending CN1172849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3070.XA CN117284944A (zh) 2023-09-28 2023-09-28 龙门起吊翻转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73070.XA CN117284944A (zh) 2023-09-28 2023-09-28 龙门起吊翻转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84944A true CN117284944A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4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73070.XA Pending CN117284944A (zh) 2023-09-28 2023-09-28 龙门起吊翻转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849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2426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江苏龙腾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闸门翻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2426A (zh) * 2024-02-02 2024-03-12 江苏龙腾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闸门翻转装置
CN117682426B (zh) * 2024-02-02 2024-05-07 江苏龙腾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闸门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84944A (zh) 龙门起吊翻转机
CN108975176B (zh) 一种建筑材料提升装置及其提升方法
CN109113320B (zh) 一种电梯井内施工作业方法
CN111910937B (zh) 一种带伸缩臂的砌墙机器人及其砌墙方法
CN110562715A (zh) 一种轨道板自动翻转设备
CN211735086U (zh) 一种预制箱梁吊装定位装置
CN110644374B (zh) 混凝土内腔多功能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KR102019014B1 (ko) 구조물 이송장치
CN210712392U (zh) 一种无砟轨道板快速精调装置
CN213059907U (zh) 一种管桩生产用桥式起重机
CN113715133A (zh) 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振动台及预制构件生产线
CN212497788U (zh) 建筑模具安装机器人
CN103182733A (zh) 抹光机
CN210682310U (zh) 一种轨道板自动翻转设备
CN112627534A (zh) 一种混凝土浇筑振捣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7498457U (zh) 一种预制板吊装单边双吊点平衡吊梁
CN213171304U (zh) 一种预应力千斤顶移动安装设备
CN112027966B (zh) 一种预应力千斤顶移动安装设备
CN111910936B (zh) 一种双臂砌墙机器人及其砌墙方法
CN109113321B (zh) 一种自动调平操作平台
CN109403707A (zh) 一种v形构架吊装施工辅助设备及施工方法
CN218708840U (zh) 一种可调节的升降平台
CN219505024U (zh) 一种双向移动龙门架翻转复合摇振一体装置
CN219505025U (zh) 一种四向移动龙门架翻转复合摇振一体装置
CN218931482U (zh)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的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