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2599A -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2599A
CN117272599A CN202311085643.6A CN202311085643A CN117272599A CN 117272599 A CN117272599 A CN 117272599A CN 202311085643 A CN202311085643 A CN 202311085643A CN 117272599 A CN117272599 A CN 117272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oling
cooling unit
temperatur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856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靖清
邵艳涛
晏梓铭
侯敏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856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2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2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2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6Power analysis or power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本申请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也缩短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冷机组选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液冷工商业储能行业,为了给电池仓提供足够的冷量,通常会选择工商业液冷机组,而在对液冷机组进行选型时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因素、成本因素、装配因素、性能因素、稳定与寿命等因素。
目前市面上大家对液冷机组的选型主要来源于竞品分析及经验值,没有一套完整的选择方法,因产品的不同,使用竞品和经验选出来的液冷机组可能出现系统温度控制不住的风险,这样子再进行改进的话,会增加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机组选型方法主要基于经验与试错,并无一套规范的选型原则,并且时间成本较大、操作麻烦和准确度低的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选择液冷机组的效率,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也缩短时间成本。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公式:Q=(Cm△T/t1)n,计算储能系统的热功率Q,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m为电芯质量、t1为温升时间、△T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公式:Q1=I2R,计算电池包中电芯产生的热功率Q1,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
根据公式:Q2=Cm△T1/t2,计算储能系统内电芯所吸收的热功率Q2,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m为电芯质量、t2为充放电时间、T1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二温度变量;
根据公式:Qi=(Q1-Q2)n,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内产生的总热功率Qi,其中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根据公式:Qr=KA△T2,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外传到柜体内的热功率Qr,其中K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2为柜体外最高温度到柜体内目标温度的差值;
根据公式:Qt=Qi+Qr,计算储能系统产生的总热功率Qt。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和所处地貌,其中所处地貌包括:沙漠、沿海、室内和极寒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对选取的液冷机组进行仿真测试,以确定选取的液冷机组参数是否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其中参数包括:性能、功率、流量和流阻压降。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根据选取机组的负载与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运行环境,确定液冷机组的安装位置;
根据选取液冷机组水管的水平与垂直距离以及水管的直径,选择液冷机组的连接方式。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所述连接方式包括:快插、法兰和焊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装置,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计算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本申请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也缩短时间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附图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也缩短时间成本。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的总思路如下: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101: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当电芯第一实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电芯第一实际温度无限趋近于环境温度,且一般采用环境温度的最低值作为电芯第一实际温度,当电芯第二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电芯第二实际温度同样也无限趋近于环境温度,且一般采用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作为电芯第二实际温度。
S102: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S103: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S104: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冷(热)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为某恒定值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加入)的热量,包括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两部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1: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具体而言,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和所处地貌,其中所处地貌包括:沙漠、沿海、室内和极寒地。基于当前储能系统所处的环境,确定储能系统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的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和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当电芯第一实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电芯第一实际温度无限趋近于环境温度,且一般采用环境温度的最低值作为电芯第一实际温度,当电芯第二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电芯第二实际温度同样也无限趋近于环境温度,且一般采用环境温度的最高值作为电芯第二实际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目的是用于计算储能系统产生的热功率,并计算得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在电芯第一实际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大于等于储能系统的热功率,在电芯第二实际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大于等于储能系统的热功率。
此外,基于环境参数,需要明确环境温度是多少,如温度>55℃,则需要采用高温定制液冷机组;液冷机组的冷负荷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上升会逐渐变小,此时为维持液冷机组的冷负荷需要随外界温度的上升而增大液冷机组的制冷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液冷机组的工作会受环境的影响,例如海拔在4000米以内,制冷量降额≤3%/km。制冷量也会由于外部环境温度的不同制冷量也会有所不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常温环境下,冷负荷和热负荷基本不需要调动,但是在寒冷环境时,需要在常温基础上降低制冷负荷,在酷热环境时,在常温基础上调大冷负荷。
需要说明的储能系统的运行工况为充放电工况,热负荷可以理解为液冷机组的制热量,冷负荷可以理解为液冷机组的制冷量。
步骤S102: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具体而言,根据公式:Q=(Cm△T/t1)n,计算储能系统的热功率Q(W),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J/(kg.℃))、m为电芯质量(KG)、t1为温升时间(s)、△T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其中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方便理解举例说明,假设电芯目标温度为15摄氏度,而电芯第一实际温度为10摄氏度,第一温度变量为5摄氏度,需要说明的是,温升时间t1根据需求自定义,比如要求10分钟达到电芯的目标温度,这个时间就是10分钟(也就是电芯从第一实际温度升到目标温度所用的时间)。
一实施例中,在0.5P充放电的工况下,要达到生命周期的质保的话,电芯的温度最高温要控制在35℃以内,可以理解的是,35℃为目标温度,根据电芯实际温度,可以确定温度变量,即第一温度变量。
可选的,运行工况标准来源于客户的需求,储能系统一般的运行工况为0.5C或者1C进行充放电,两种工况下的发热功率不同,发热功率的大小取决于产品性能,例如280Ah电芯0.5C工况下,发热功率为13W,1C工况下发热功率为48.28W。
一实施例中,根据客户所提供的工况及工况中所提及的目标温度来确定,这些目标温度都来自于客户的指定,而在电芯发热功率的基础上进行液冷机组的选型,从而把温度控制在客户指定的温度以内,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给定目标温度为35℃选取机组的时候不能与用户给定的目标温度相差太大(βQ(β一般取1.2-1.5)),应满足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选取,其中β为安全系数。
步骤S103: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具体而言,根据公式:Q1=I2R,计算电池包中电芯产生的热功率Q1(W),其中I为电流(A)、R为电阻(Ω);
根据公式:Q2=Cm△T1/t2,计算储能系统内电芯所吸收的热功率Q2(W),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J/(kg.℃))、m为电芯质量(KG)、t2为充放电时间(s)、△T1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二温度变量(℃);
根据公式:Qi=(Q1-Q2)n,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内产生的总热功率Qi(W),其中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根据公式:Qr=KA△T2,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外传到柜体内的热功率Qr(W),其中K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2为柜体外最高温度到柜体内目标温度的差值(℃);
根据公式:Qt=Qi+Qr,计算储能系统产生的总热功率Qt(W)。
可以理解的是,Qt储能系统发热的总热功率=(Q1电芯产生的热功率-Q2电芯自身吸收的热功率)n+Qr外部环境传输到柜体内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换热面积的目:用传热系数*换热面积*内外温差=从外界传到柜体内的热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储能系统的结构形式可以是电柜,还可以是集装箱,此处柜体表示为电柜的柜体或集装箱的箱体。
还需说明的是,Qt是储能系统总的热功率,要选一个和Qt一样功率或者比Qt大的液冷机组,即βQt(β一般取1.2-1.5)。可以理解为Qt就是液冷机组需要提供的冷负荷。
步骤S104: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具体而言,为安全考虑,避免其他因素导致的误差,当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大于等于βQt,且热负荷大于等于βQ时,确定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和热负荷满足需求,并选取与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相匹配的液冷机组规格和型号。
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型号的液冷机组有不同的制冷与加热能力,根据所计算出来的制热量与制冷量要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选择满足需求的液冷机组。可以理解的是对市面上的液冷机组供应商寻找满足(略大也可以)冷负荷和热负荷的液冷机组,然后根据供应商提供的PQ曲线图及所处环境对液冷机组的影响(温度影响,海拔影响等)来判断是否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或者按照的需求进行液冷机组的定制。(PQ曲线图主要是为了确定液冷机组所提供的压力与流量是否可以满足储能系统额需求)。
一实施例中,对选取的液冷机组进行仿真测试,以确定选取的液冷机组参数是否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其中参数包括:性能、功率、流量和流阻压降。需要说明的是,仿真主要是针对液冷机组所提供的一个压力,流量是否可以满足整个储能系统需求。
一实施例中,根据选取机组的负载与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运行环境,确定液冷机组的安装位置;
根据选取液冷机组水管的水平与垂直距离以及水管的直径,选择液冷机组的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液冷机组的种类比较多,有内置一体式的,有壁挂式的,要确定是否可以在有效空间内把液冷机组放在集装箱或者电柜里,其中需要确定液冷机组与集装箱或者电柜的连接方式,以及进出水口与冷却管路的连接方式,其中连接方式包括快插、法兰和焊接。
具体的,型号与规格的选型应基于热负荷和冷负荷,以及储能系统的结构和设计要求进行评估,考虑机组的制冷功率,循环水流量,水泵扬程,以及其他参数,确保每个参数都符合储能系统的使用要求。
具体的,确定安装位置时,应考虑因素包括机组的负载与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运行环境的特点,在选择连接方式时,需要考虑水管的水平与垂直距离,以及水管的直径,这些都会影响调节系统的效果。
可选的,考虑价格、寿命、保修期、噪音、供电电压等因素,优化所选机型的型号和规格。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同时解决了冷负荷及热负荷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参照图2,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装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201:其用于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计算模块202: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公式:Q=(Cm△T/t1)n,计算储能系统的热功率Q(W),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J/(kg.℃))、m为电芯质量(KG)、t1为温升时间(s)、△T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根据公式:Q1=I2R,计算电池包中电芯产生的热功率Q1(W),其中I为电流(A)、R为电阻(Ω);
根据公式:Q2=Cm△T1/t2,计算储能系统内电芯所吸收的热功率Q2(W),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J/(kg.℃))、m为电芯质量(KG)、t2为充放电时间(s)、△T1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二温度变量(℃);
根据公式:Qi=(Q1-Q2)n,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内产生的总热功率Qi(W),其中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根据公式:Qr=KA△T2,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外传到柜体内的热功率Qr(W),其中K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2为柜体外最高温度到柜体内目标温度的差值;
根据公式:Qt=Qi+Qr,计算计算储能系统产生的总热功率Qt(W)。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和所处地貌,其中所处地貌包括:沙漠、沿海、室内和极寒地。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测试模块,其用于对选取的液冷机组进行仿真测试,以确定选取的液冷机组参数是否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其中参数包括:性能、功率、流量和流阻压降。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选取机组的负载与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运行环境,确定液冷机组的安装位置;
根据选取液冷机组水管的水平与垂直距离以及水管的直径,选择液冷机组的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选取的液冷机组的连接方式,其中所述连接方式包括:快插、法兰和焊接。
下面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300。图3显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3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3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3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320和处理单元310)的总线3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实施例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存储单元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3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3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323。
存储单元3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25的程序/实用工具324,这样的程序模块32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3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360通过总线330与电子设备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4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4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和热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本申请提高了液冷机组选型的效率与准确性,同时也缩短时间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包括:
根据公式:Q=(Cm△T/t 1)n,计算储能系统的热功率Q,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m为电芯质量、t 1为温升时间、△T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包括:
根据公式:Q1=I2R,计算电池包中电芯产生的热功率Q1,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
根据公式:Q2=Cm△T1/t2,计算储能系统内电芯所吸收的热功率Q2,其中C为电芯比热容、m为电芯质量、t2为充放电时间、△T1为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二温度变量;
根据公式:Qi=(Q1-Q2)n,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内产生的总热功率Qi,其中n为储能系统中电芯的数量;
根据公式:Qr=KA△T2,计算储能系统柜体外传到柜体内的热功率Qr,其中K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T2为柜体外最高温度到柜体内目标温度的差值;
根据公式:Qt=Qi+Qr,计算储能系统产生的总热功率Q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环境参数包括;环境温度、湿度、海拔高度和所处地貌,其中所处地貌包括:沙漠、沿海、室内和极寒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选取的液冷机组进行仿真测试,以确定选取的液冷机组参数是否满足储能系统的需求,其中参数包括:性能、功率、流量和流阻压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之后,包括:
根据选取机组的负载与容量、储能系统的设计与布局以及运行环境,确定液冷机组的安装位置;
根据选取液冷机组水管的水平与垂直距离以及水管的直径,选择液冷机组的连接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方式包括:快插、法兰和焊接。
8.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其用于基于储能系统当前所处的环境参数,确定所处环境下储能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电池包中电芯的第一温度变量和第二温度变量,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一实际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温度变量为电芯目标温度与电芯第二实际温度的差值;
计算模块,其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热负荷;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温度变量,计算液冷机组的冷负荷;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液冷机组的热负荷和冷负荷,确定液冷机组的选型规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085643.6A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72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5643.6A CN1172725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85643.6A CN1172725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2599A true CN117272599A (zh) 2023-12-22

Family

ID=8920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85643.6A Pending CN117272599A (zh) 2023-08-25 2023-08-25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25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1775A (zh) * 2024-01-18 2024-02-23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预冷时间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91775A (zh) * 2024-01-18 2024-02-23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预冷时间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91775B (zh) * 2024-01-18 2024-04-09 中宏科创新能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预冷时间的计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3503B2 (en)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with online configurable system identification
Li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the simulation module of the water-cooled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system under cooling operation
CN117272599A (zh) 一种储能系统液冷机组选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18902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engineering review of energy consumption by equipment
US10895387B2 (en) Hybrid heat pump water heaters
CN110068105B (zh) 用于预测瞬态事件对数据中心的影响的方法和系统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ynamics, quality and impacts of using variable-speed pumps in buildings for frequency regulation of smart power grids
Zhang et al.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cheduling: Utilizing building‐level thermal inertia for short‐term thermal energy storage in district heat system
Sebzali et al. Comparison of energy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s of chilled water thermal storage and conventi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Shen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quasi-steady-state heat pump water heater model having stratified water tank and wrapped-tank condenser
US20230417438A1 (en) Bi-level optimization scheduling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demand response
Li et al. Probabilistic optimal design concerning uncertainties and on-site adaptive commissioning of air-conditioning water pump systems in buildings
US20190285315A1 (en) Condensation Reduction in Water Heaters
US20180238572A1 (en) Modeling and controll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AU2020205648A1 (en) Integrated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ies for appliances
Hu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implified energy performance models of variable-speed air conditioners using likelihood ratio test method
JP2020183856A (ja) 機械学習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機械学習方法
CN112434853B (zh) 供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38477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仿真方法
Leverenez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eciprocating chiller model for hourly energy analysis programs
Kong et 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opti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in heating systems
CN115437260B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US12013152B1 (en) Low-emissions heating, cooling and hot water system
Yang et al. Regu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by ice storage air‐conditioning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microgrids
JP2015183927A (ja) 太陽蓄熱制御装置、太陽蓄熱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