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0411B -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0411B
CN117270411B CN202311318956.1A CN202311318956A CN117270411B CN 117270411 B CN117270411 B CN 117270411B CN 202311318956 A CN202311318956 A CN 202311318956A CN 117270411 B CN117270411 B CN 117270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equipment
home management
h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89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70411A (zh
Inventor
焦党辉
朱兆能
苏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izh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895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70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70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0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70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0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居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发送雷达信号并进行回波信号接收;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用户信息采集;确定用户画像;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匹配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确定家居管理策略并进行家居管理控制,解决了智能家具自动化控制的逻辑相对模式化、固定化的设置,用户和控制场景策略适配度低,家居管理便捷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建立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通过匹配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管理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家居管理为用户日常生活带来巨大的便捷,自动家居管理方法通常采用预设的定时器或红外线感应器等技术,来控制家居设备的开关和调节,例如,可以设置定时器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时间,也可以使用红外线感应器来控制灯光和窗帘的开关。
但,自动家居管理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自动化控制,但是缺乏个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无法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偏好进行智能化调节和管理。同时,传统方法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人为干扰的影响,导致控制不够精准和稳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智能家具自动化控制的逻辑相对模式化、固定化的设置,用户和控制场景策略适配度低,家居管理便捷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智能家具自动化控制的逻辑相对模式化、固定化的设置,用户和控制场景策略适配度低,家居管理便捷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家居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送及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状态及定位确定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特征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家居管理控制模块,用于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当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实现了通过建立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通过匹配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中确定家居管理策略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中获得多场景的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系统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信号发送及接收模块100,状态及定位确定模块200,信息采集模块300,特征分析模块400,特征匹配模块500,家居管理控制模块6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智能家具自动化控制的逻辑相对模式化、固定化的设置,用户和控制场景策略适配度低,家居管理便捷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通过建立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通过匹配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家居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0: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
S20: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
步骤S20包括步骤:
S21:对所述回波信号做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变化判别运动信息目标是否存在,从检测到的运动信息中获取目标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强度;
S22:基于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获得累积频域数据,再对所述累积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离散傅里叶变换判别生理信息目标是否存在;
S23:从存在的生理信息中获得目标的呼吸状态,所述呼吸状态包括呼吸平静、呼吸缓慢;
S24:将所述运动信息、生理信息融合,确定所述用户状态;
S25:并基于所述回波信息进行目标位置定位,确定所述用户定位。
具体而言,基于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需要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手段,对家居环境和用户行为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建立用户画像和场景模型,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控制和个性化服务。例如,基于用户画像和场景模型,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定制化服务,如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智能化照明、定制化音乐播放等,实现节能环保和提高用户体验的目标;
所述雷达模块可以用于检测用户的存在和位置;所述回波信号是指雷达信号被用户反弹后返回雷达的信号;所述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是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的数学方法,可以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成分;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是指对一个信号进行多次DFT分析处理,以得到更精细的频域信息,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射雷达信号并进行回波信号接收,再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以确定用户的状态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包括,所述运动信息目标指的是指用户的运动状态信息,例如用户是否存在、用户的目标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强度。利用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变换对所述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获取相关的频率信息,从而分析目标的运动状态,并进一步进行目标检测和跟踪,判断是否存在运动信息目标:不存在即用户不存在;存在即用户存在,获取用户的目标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强度;
所述累积频域数据指的是在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中所获得的频域数据的累积结果;所述生理信息目标指的是人体生理信号,如呼吸、心率;基于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获得累积频域数据,再对所述累积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离散傅里叶变换判别生理信息目标是否存在;从存在的生理信息中获得目标的呼吸状态,所述呼吸状态包括呼吸平静、呼吸缓慢;将所述运动信息、生理信息融合,确定所述用户状态,例如,如果目标的运动信息表明其在进行某种活动,而生理信息表明其呼吸平静,则可能判断该目标正在进行某种轻度的运动或活动;利用所述回波信息进行目标位置定位,确定所述用户定位,能够通过回波信号检测和定位用户,并且可以获取用户的生理信息,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用户状态判断和监测。
通过雷达模块发送信号,接收回波信号,再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以确定用户的状态和位置,同时,可以依据用户的行为习惯,进而实现智能化的家居管理,例如自动开关灯、调节温度等,提高家居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提升用户的居住体验。
S30: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
S40: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
步骤S40包括步骤:
S41:通过采集到的声音信息进行用户身份确认,确定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
S42:通过采集到的用户家居设备操作信息进行用户操作特征分析,确定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所述用户设备操作喜好包括操作时间喜好、控制参数喜好;
S43:基于用户身份构建用户画像特征集,将所述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添加至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
S44:基于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的用户画像特征集按照预设画像维度进行组合,获得所述用户画像。
具体而言,当用户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例如在家中活动、看电视或熟睡时,所述家居管理系统将启动智能采集模块,收集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位置、活动、体温、湿度等各种传感器数据;然后,所述家居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以确定用户的偏好、行为习惯、兴趣,并将之作为用户画像,所述用户画像是指对用户进行分析和描述的过程,以了解用户的兴趣、需求、行为和其他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画像可以用于自动化控制,例如调节温度、开关灯光、播放音乐等,以提高居住体验。提高家居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进一步的,所述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包括,通过收集声音信息和来自家庭设备操作的数据来构建用户画像,而后收集的信息将根据预定义的用户配置维度进行规范化和组合,以创建一组用户配置功能,具体的,通过采集到的声音信息进行音色比对进而用户身份确认,确定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
所述用户设备操作喜好包括操作时间喜好、控制参数喜好,所述操作时间喜好示指用户在一天中使用设备的时间偏好,例如喜欢在晚上使用电视,早上使用咖啡机等,所述控制参数喜好是指用户对设备控制参数的偏好,例如喜欢将空调温度调至22度,音响音量调至60等;所述用户家居设备操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灯、空调、自动窗帘;通过采集到的用户家居设备操作信息进行用户操作特征分析,确定用户设备操作喜好;
将所述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用户设备操作喜好作为特征因子进行组合,并将组合所得与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中对应的用户身份进行绑定,进而将所述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添加至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
归一化是指将不同数据范围、单位和数量级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数据集的值调整为通用尺度(通常为0到1),以便进行比较和分析;所述预设画像维度是指事先确定的用户画像维度,例如家庭生活习惯、消费水平、健康状况等,对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的用户画像特征集按照预设画像维度进行组合,获得所述用户画像。通过多种信息采集和处理手段来构建用户画像,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为个性化推荐、定制化服务等应用提供支持。同时,该方案需要采集用户的声音信息和设备操作信息,需要保护用户隐私,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S50: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
S60: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如图2所示,步骤S50包括步骤:
S51:采集目标家庭中所有家居设备,对所述家居设备进行使用特征分析,确定各家居设备特征;
S52:设定设备分类中心点,基于所述设备分类中心点对所述各家居设备特征进行聚类,划分多家居设备集群;
S53:对所述多家居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系分析,确定协同设备、冲突设备并进行标识;
S54:基于标识设定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家居设备组合作为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具体而言,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和偏好等信息,可以建立用户画像,利用用户画像中的数据对家居设备进行特征匹配,并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例如,对于喜欢安静的用户,可以设置晚上的灯光和音乐,以适应用户的生活习惯。同时,需要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便后续的控制操作;
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可以对用户进行分析,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和定位信息等数据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以确定家居管理策略,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是指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所处的环境,制定相应的控制场景策略,包括调整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光线;所述家居管理策略可以包括控制空调的开关、加湿器的开关、照明装置的开关;在确定家居管理策略后,需要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的控制模块,对家居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实现家居管理的智能化,例如调节温度、开关灯光、播放音乐等。利用用户画像进行家居管理,可以提高家居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进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包括,采集目标家庭中所有家居设备,例如,可以采集设备的品牌、型号、功能特点、使用频率等信息,通过对各种家居设备的使用模式、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确定每种设备的特征和使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居管理和控制;
所述设备分类中心点指的是对家庭设备进行分类时,根据设备特征和功能等因素设定的分类中心点,进而更好地对设备进行分类和管理,所述多家居设备集群是指一个家庭或办公室中有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可以互相连接和通信;
将各种家居设备按照其功能和使用特征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设备的特征,确定每个类别的设备的中心点,再将每个设备与其所属的中心点进行比较和匹配,从而将各种设备划分成多个不同的集群,以便更加精细化地进行家居管理和控制,进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个性化的家居管理要求;
所述协同设备指的是可以相互协作实现某个控制场景的设备,例如,灯光和音响可以协同工作实现影院模式;所述冲突设备指的是在某个控制场景下会产生冲突的设备,可能导致某些功能无法实现或者出现异常,例如,同时使用电视和音响时,可能会产生声音和画面不同步的问题;对所述多家居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系分析,确定协同设备、冲突设备并进行标识;
对协同设备和冲突设备进行标识,基于标识设定各集群,制定适当的约束条件,以确保协同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冲突设备能够被处理,利用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家居设备组合作为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频率、时间、地点等信息,分析出用户的生活习惯和偏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对家居设备的特征分析和聚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设备之间的关系和协同作用,为家庭智能化提供基础,同时,通过对冲突设备的标识和解决,可以避免在实际使用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提高家庭智能化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如图3所示,步骤S54包括步骤:
S541:根据所述用户画像确定用户时间划分特征;
S542:基于所述用户时间划分特征,确定多时间场景;
S543:基于所述多时间场景分别对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多场景的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具体而言,根据用户的习惯、喜好、行为等因素,将用户一天中的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一天中的早晨、上午、下午、傍晚、晚上等时间段。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内可能会有哪些需求和行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和符合期望的服务和产品;
所述用户时间划分特征是指对照用户的时间使用习惯和行为,将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时间段,例如上班时间、睡眠时间、娱乐时间等;根据所述时间划分特征,将用户的家庭生活场景分为多个不同的场景。例如,早上起床、晚上休息、看电影、健身等场景。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和行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控制服务和策略;
根据不同的时间场景,对用户的家居设备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了解不同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服务。然后,通过匹配家居设备的特征和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更加符合期望的控制场景策略。例如,在健身场景下,可能需要打开音响和关闭空调,而在看电影场景下则需要关闭灯光和调节音响音量;
通过根据用户画像确定用户时间划分特征、确定多时间场景和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可以更加精准和智能地控制家居设备,提高用户的家居体验和安全性。同时,这些技术手段也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家庭设备,从而提高家庭智能化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S451: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家庭位置关系,构建家庭关系网,并设定家庭关系权限;
S452: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包括时间周期禁忌、家居设备禁忌、设备连接内容禁忌;
S453: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的映射关系;
S454:判断所述家居管理策略是否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发生冲突,当存在时,对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所述家庭关系网是指在系统中建立一个家庭关系网,将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权限进行管理;所述家庭关系权限是指根据家庭关系网,设定不同的家庭关系权限,例如父母为管理员、孩子为普通用户等;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家庭位置关系,构建家庭关系网,例如,某些设备或场景可能只能由为管理员控制,而普通用户则没有这个权限;
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包括时间周期禁忌(例如某个时间段禁止使用某个设备)、家居设备禁忌(例如某个设备只能被特定成员使用)、设备连接内容禁忌等;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为对照不同的权限进行家居设备控制管理提供基础;
所述映射关系指的是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的映射关系,从而对用户进行智能化的家庭设备控制;所述冲突修正指的是通过判断家居管理策略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当存在冲突时,对家居管理策略进行修正,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热水器的儿童安全锁仅有管理员可以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家庭设备控制和管理,提高家庭智能化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保障家庭设备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S4551: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设定家居设备强制要求,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用于对权限制约用户强制开启对应的家居设备;
S4552:建立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与权限制约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映射关系;
S4553:当所述家居管理策略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时,将强制要求家居设备加入所述家居管理策略中。
具体而言,所述家庭关系权限是指在家庭中,不同的家庭成员所拥有的权限和控制权不同。例如,父母可能拥有对孩子的控制权,而孩子则可能只能拥有有限的控制权。所述权限制约用户是指在家庭中,拥有控制权的家庭成员,上位的权限会影响到其他家庭成员的控制权。例如,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权很大,那么孩子的控制权就会受到限制;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指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限制,强制要求其开启或关闭家居设备。例如,如果孩子离开房间时忘记关闭灯光,父母可以通过家居设备强制要求,强制关闭房间的灯光,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设定家居设备强制要求;
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与权限制约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映射关系是指家庭成员的身份信息与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所述家居管理策略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时,将强制要求家居设备加入所述家居管理策略中,强制要求其开启或关闭家居设备;实现家庭智能化的设备控制和管理,提高家庭智能化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同时,通过对权限制约用户的强制要求,保障家庭设备的安全性,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控制权平衡,避免家居设备控制冲突。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当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实现了通过建立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管理,提高家居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通过匹配用户画像和控制场景策略,可以实现个性化服务和定制化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家庭位置关系,构建家庭关系网,并设定家庭关系权限;基于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包括时间周期禁忌、家居设备禁忌、设备连接内容禁忌;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的映射关系;判断家居管理策略是否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发生冲突,当存在时,对家居管理策略进行修正。实现智能化的家庭设备控制和管理,提高家庭智能化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同时保障家庭设备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信号发送及接收模块100,用于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
状态及定位确定模块200,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
信息采集模块300,用于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
特征分析模块400,用于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
特征匹配模块50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
家居管理控制模块600,用于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状态及定位确定模块20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对所述回波信号做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变化判别运动信息目标是否存在,从检测到的运动信息中获取目标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强度;
基于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获得累积频域数据,再对所述累积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离散傅里叶变换判别生理信息目标是否存在;
从存在的生理信息中获得目标的呼吸状态,所述呼吸状态包括呼吸平静、呼吸缓慢;
将所述运动信息、生理信息融合,确定所述用户状态;
并基于所述回波信息进行目标位置定位,确定所述用户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分析模块40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采集到的声音信息进行用户身份确认,确定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
通过采集到的用户家居设备操作信息进行用户操作特征分析,确定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所述用户设备操作喜好包括操作时间喜好、控制参数喜好;
基于用户身份构建用户画像特征集,将所述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添加至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
基于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的用户画像特征集按照预设画像维度进行组合,获得所述用户画像。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匹配模块50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采集目标家庭中所有家居设备,对所述家居设备进行使用特征分析,确定各家居设备特征;
设定设备分类中心点,基于所述设备分类中心点对所述各家居设备特征进行聚类,划分多家居设备集群;
对所述多家居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系分析,确定协同设备、冲突设备并进行标识;
基于标识设定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家居设备组合作为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匹配模块5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画像确定用户时间划分特征;
基于所述用户时间划分特征,确定多时间场景;
基于所述多时间场景分别对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多场景的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分析模块4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家庭位置关系,构建家庭关系网,并设定家庭关系权限;
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包括时间周期禁忌、家居设备禁忌、设备连接内容禁忌;
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的映射关系;
判断所述家居管理策略是否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发生冲突,当存在时,对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所述特征分析模块400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设定家居设备强制要求,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用于对权限制约用户强制开启对应的家居设备;
建立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与权限制约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家居管理策略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时,将强制要求家居设备加入所述家居管理策略中。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

1.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家居管理系统,包括:
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
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
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
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
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
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其中,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包括:
采集目标家庭中所有家居设备,对所述家居设备进行使用特征分析,确定各家居设备特征;
设定设备分类中心点,基于所述设备分类中心点对所述各家居设备特征进行聚类,划分多家居设备集群;
对所述多家居设备集群进行设备关系分析,确定协同设备、冲突设备并进行标识;
基于标识设定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基于所述各集群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家居设备组合作为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其中,利用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家居设备组合作为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画像确定用户时间划分特征;
基于所述用户时间划分特征,确定多时间场景;
基于所述多时间场景分别对用户画像进行多家居设备集群中家居设备特征匹配,获得多场景的用户控制场景策略;
其中,还包括: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家庭位置关系,构建家庭关系网,并设定家庭关系权限;
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包括时间周期禁忌、家居设备禁忌、设备连接内容禁忌;
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的映射关系;
判断所述家居管理策略是否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禁忌发生冲突,当存在时,对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修正;
基于所述家庭关系权限,对权限制约用户设定家居设备强制要求,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用于对权限制约用户强制开启对应的家居设备;
建立所述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与权限制约用户的用户身份信息的映射关系;
当所述家居管理策略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家居设备强制要求中的用户身份信息一致时,将强制要求家居设备加入所述家居管理策略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包括:
对所述回波信号做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变化判别运动信息目标是否存在,从检测到的运动信息中获取目标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强度;
基于第一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获得累积频域数据,再对所述累积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离散傅里叶变换判别生理信息目标是否存在;
从存在的生理信息中获得目标的呼吸状态,所述呼吸状态包括呼吸平静、呼吸缓慢;
将所述运动信息、生理信息融合,确定所述用户状态;
并基于所述回波信号进行目标位置定位,确定所述用户定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包括:
通过采集到的声音信息进行用户身份确认,确定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
通过采集到的用户家居设备操作信息进行用户操作特征分析,确定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所述用户设备操作喜好包括操作时间喜好、控制参数喜好;
基于用户身份构建用户画像特征集,将所述用户年龄信息、家庭位置关系、用户设备操作喜好添加至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
基于所述用户画像特征集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归一化处理的用户画像特征集按照预设画像维度进行组合,获得所述用户画像。
4.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包括:
信号发送及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雷达模块发送雷达信号,基于雷达信号进行回波信号接收;
状态及定位确定模块,用于对回波信号进行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确定用户状态及用户定位,其中,所述复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为至少两次离散傅里叶分析处理;
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状态满足预设要求时,启动家居管理系统中智能采集模块进行用户信息采集;
特征分析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用户信息进行用户特征分析,确定用户画像;
特征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画像进行家居设备特征匹配,构建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并建立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控制场景策略映射关系;
家居管理控制模块,用于获得用户身份信息,并基于所述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定位进行用户控制场景策略匹配分析,确定家居管理策略,通过家居管理系统中控制模块按照所述家居管理策略进行家居管理控制。
CN202311318956.1A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270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8956.1A CN117270411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8956.1A CN117270411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0411A CN117270411A (zh) 2023-12-22
CN117270411B true CN117270411B (zh) 2024-05-03

Family

ID=89212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8956.1A Active CN117270411B (zh) 2023-10-12 2023-10-12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704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5969A (zh) * 2019-10-17 2020-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8939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5729A (zh) * 2020-05-15 2020-09-15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25579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江苏兰馨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26428A (zh) * 2023-02-23 2023-03-2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400610A (zh) * 2023-04-18 2023-07-0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5969A (zh) * 2019-10-17 2020-03-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8939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5729A (zh) * 2020-05-15 2020-09-15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625579A (zh) * 2021-08-06 2021-11-09 江苏兰馨园林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具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826428A (zh) * 2023-02-23 2023-03-21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6400610A (zh) * 2023-04-18 2023-07-07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0411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5349B2 (en) Controlling connected devices using a relationship graph
US11237530B2 (en) Smart-home automation system that suggests or automatically implements selected household policies based on sensed observations
US105718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gramming and controlling devices with sensor data and learning
US11243502B2 (e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al controller
US10601604B2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mart hub devices
US9872088B2 (e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household activities in the smart home according to a household policy
US9524635B2 (en) Smart-home household policy implementations for facilitating occupant progress toward a goal
WO2016064562A2 (en) Adaptive threshold manipulation for movement detecting sensors
EP3266189B1 (en) Gene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ousehold policies for the smart home
US10605470B1 (en) Controlling connected devices using an optimization function
KR20160030883A (ko) 거주지를 위한 인텔리전트 시스템 및 그 작동 방법
CN107422703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158258A (zh) 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和系统
CN112394647A (zh) 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0411B (zh) 一种结合用户画像和监测的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919666B (zh)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
CN1765149A (zh) 音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henaru et al. IoT gateway for personalized user comfort management in smart home applications
KR101862141B1 (ko) 홈 프로파일을 이용한 홈 자동화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홈 자동화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게이트웨이 장치
KR102465304B1 (ko) Ai 스위치와 ai 생활 정보기를 활용한 상황 기반 인공지능 스마트 홈 시스템
CN112524766B (zh) 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17222079A (zh) 一种基于家庭网络的照明控制系统
CN115077009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CN117872790A (zh) 一种智能家居物联网控制系统
CN116382110A (zh) 设备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