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55023A -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255023A CN117255023A CN202311107143.8A CN202311107143A CN117255023A CN 117255023 A CN117255023 A CN 117255023A CN 202311107143 A CN202311107143 A CN 202311107143A CN 117255023 A CN117255023 A CN 1172550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enterprise
- different
- optical
- constru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1100406673 Arabidopsis thaliana OTU3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306 recur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70 groo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87 methyleth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39 pla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79—Operation or maintenance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6—Network resource allocation, dimensioning or optim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建设5G专网核心网,利用光传送网在多企业建设骨干传输网;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将光传送网链接到5G专网核心网,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并确保网络安全。本发明使得不同地域或城市的分支机构或企业,可以不用重复投资建设5G核心网即可使用5G专网,通过打造好的融合网络,全面实现企业内部的远距离和高效率的网络通信需求,实现全公司的网络高度统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5G技术在能源行业内主要以煤炭领域为应用地带,从国内市场目前已经开展的5G项目来看,多为专网形式,及MEC下沉至客户侧,使得专网数据通过下沉至客户侧的核心网网元UPF实现分离,从而整体保持高效率的数据传输通道,使得数据不出园区,但随着技术和需求业务的不断发展,5G专网的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缺点主要有:频谱资源的紧张和分配的不合理。5G专网需要使用专用或共享的频谱来实现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数的通信,但是频谱资源是有限的,而且不同运营商和地区的频谱规划和管理也不尽相同,这可能导致5G专网的部署和运营面临一定因频谱资源有限,专网和运营商公网公用无法满足专网的需求而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网络建设和运维的成本和复杂度。5G专网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核心网、边缘计算等设备和平台,以满足垂直行业的定制化需求,这会增加网络建设的投入和难度,同时也会带来更高的运维成本和复杂度,目前传统能源行业使用5G专网技术时,则需要使用单位建设核心网、传输网和基站设备,来实现专网的接入需求,如果是大型的能源行业,各单位或部门分布于各个不同的城市,则需要每个需求单位或部分单独建立核心网、传输网和基站设备,使得所属同一能源企业的各单位出现重复建设,面临巨大的重复投资问题。
大型能源行业各单位或分支机构间均采用租赁运营商的数据专线进行组网的方案,这个方案已经使用多年,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缺点:成本较高、灵活性较低、带宽调整和业务开通无法做到即用即调等缺点,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业务发展的空间。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同地域或城市的分支企业,需要重复投资建设5G核心网才能使用5G专网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包括:建设5G专网核心网,利用光传送网在多企业建设骨干传输网;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将光传送网链接到5G专网核心网,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并确保网络安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核心网通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用户面功能UPF以及会话管理功能SMF构建,在构建时需要预留通信接口,当A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11接口进行;当AMF和SMF进行通讯时,通过N2接口进行;当S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4接口进行。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传送网包括,OTU3和同步映射模式,所述OTU3为等级3的光信道帧结构,传输速率为43.0Gbps;所述光传送网还包括ODUk交叉、OCh交叉和OPS交叉三种交叉链接功能,当信号在电层中传输时,使用ODUk交叉对不同速率的信号进行整合和复用;当信号在光层中传输时,使用OCh交叉实现信号长距离光传输;当信号在分组层中传输时,使用OPS交叉对不同信号进行动态交换和调度。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传送网还包括,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动态资源调度,
ot=f(Wo·ht+bo)
其中,ht表示t时刻的隐藏状态;f表示激活函数;Wx表示输入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xt表示t时刻光传送网带宽使用情况,T表示样本时刻总数;Wh表示隐藏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ht-1表示t-1时刻的隐藏状态;σ表示Sigmoid激活函数;\odot表示逐元素相乘;rt-1表示不同信号的流量;m表示信号总数;Wo表示隐藏到输出状态的权重矩阵;ot-1表示t-1的输出;bh表示隐藏状态的偏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循环神经网络包括,所述激活函数f为tanh激活函数,
所述Sigmoid激活函数为,
其中,σ(x)表示经过Sigmoid函数映射后的值,x为输入;
通过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检验网络性能,.
其中,yi表示实际分配的带宽;表示需要分配的带宽;N表示总样本数量。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网络切片是通过FlexE切片技术实现的,具体步骤为:确定不同企业部门的带宽要求和服务质量需求;将高速以太网接口划分为多个低速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客户信道;制定一个FlexE日历,其中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客户信道分配表,时隙中不同客户信道的分配比例能够灵活调整;将不同业务的流量分配给对应的客户信道,确保每个业务都获得所需的带宽;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客户信道在时隙中的占用比例,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网络安全包括,定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不同,当新用户加入系统时,根据新用户的职责需求给新用户分配角色;当用户登录系统并尝试访问资源时,系统会检查用户所属的角色,若角色有相应的权限,系统将允许访问并修改;若角色没有相应的权限,系统会拒绝访问。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收集不同企业的网络需求、5G网络架构和通信接口协议数据;网络构建模块,根据收集的数据建设5G专网核心网和骨干传输网,并与各企业网络链接;网络应用模块,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得不同地域或城市的分支机构或企业,可以不用重复投资建设5G核心网即可使用5G专网,通过打造好的融合网络,全面实现企业内部的远距离和高效率的网络通信需求,实现全公司的网络高度统一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潮流模型母线节点简化建模和分析方法的某公司融合网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的“上、下、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同样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或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包括:
S1:建设5G专网核心网,利用光传送网在多企业建设骨干传输网。
进一步的,AMF和UPF是5G专网核心网的两个重要网元,分别负责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功能。AMF是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它支持具有不同移动性管理需求的UE,这个UE是指用户设备,也就是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比如CPE、手机、平板、笔记本等。不同的UE可能有不同的移动性管理需求,比如一些UE是固定的,一些UE是移动的,一些UE需要在不同的接入网络之间切换等。AMF根据UE的移动性管理需求,为UE提供相应的服务。执行注册、连接、可达性、移动性管理、接入认证、访问授权等任务。UPF是用户面功能,它执行分组路由和转发、策略实施、流量报告、QoS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Service)处理等任务
在构建5G专网核心网时需要预留通信接口,当A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11接口进行;当AMF和SMF进行通讯时,通过N2接口进行;当S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4接口进行。N11接口主要负责用于传输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和策略控制相关的信令,N2接口主要用于传输NAS信令、RRC信令和PDU会话相关的信令等功能,N4接口主要用于传输会话管理、策略控制和用户平面配置相关的信令等功能。
再进一步的,租用电信运营商(ISP)的现有资源,在不同城市的各企业间建设OTN网络作为骨干传输网,实现跨地域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搭建一条或多条高速的专网通道。
OTN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OTN帧结构:OTN定义了一种统一的光信道帧结构,即OTU,用于承载不同速率和格式的客户信号。OTU有四个等级,OTU帧由传输过载、前向纠错和有效载荷三部分组成。本方法中使用的是OTU3等级建设,传输速率为43.0Gbps,OTU3适用于需要高带宽、大容量数据传输的场景,且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以支持不同类型的通信协议和数据格式。如果未来通信需求继续增加,可以通过使用更高等级的OTU单元(如OTU4)来扩展网络的传输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流量。
OTN映射机制:OTN定义了一种通用的映射机制,即通用映射过程(GMP),用于将不同速率和格式的客户信号映射到OTU帧中。GMP支持异步映射、透明映射和位同步映射三种模式,可以适应各种客户信号,本方法使用的是同步映射模式,其主要原因是可以提高传输效率,降低时延和开销,因此在本方法中应用也是最贴合大型区域能源企业的发展需求。
OTN交叉连接能力:OTN支持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交叉连接能力,即ODUk交叉、OCh交叉和OPS交叉。ODUk交叉是在电层实现的,可以对ODUk信号进行grooming和复用;OCh交叉是在光层实现的,可以对OCh信号进行波长路由;OPS交叉是在分组层实现的,可以对OPS信号进行分组交换,从而实现了在OTN层面实现动态调度能力,满足了本方法所指大型区域能源企业的网络资源动态调度的底层传输要求。
OTN保护机制:OTN支持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保护机制,即OCh保护、ODUk保护和OPS保护。OCh保护是在光层实现的,主要有1+1保护、1:1保护和共享保护环网三种方式;ODUk保护是在电层实现的,主要有线性保护、环网保护和子网连接保护三种方式;OPS保护是在分组层实现的,主要有路径保护和环网保护两种方式。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保护机制。
更进一步的,通过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动态资源调度,权重矩阵是随机初始化的,然后根据损失函数关于权重的变化率更新权重矩阵,使损失函数逐渐减小,
ot=f(Wo·ht+bo)
其中,ht表示t时刻的隐藏状态;f表示激活函数;Wx表示输入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xt表示t时刻光传送网带宽使用情况,T表示样本时刻总数;Wh表示隐藏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ht-1表示t-1时刻的隐藏状态;σ表示Sigmoid激活函数;\odot表示逐元素相乘;rt-1表示不同信号的流量;m表示信号总数;Wo表示隐藏到输出状态的权重矩阵;ot-1表示t-1的输出;bh表示隐藏状态的偏置。
在公司的长期运作过程中,每一个公司总部或公司部门的带宽需求量趋于稳定,因此激活函数f为tanh激活函数,
Sigmoid激活函数为,
其中,σ(x)表示经过Sigmoid函数映射后的值,x为输入;
均方误差损失函数的优化目标是最小化实际分配和期望分配之间的差距,从而使资源分配更加接近期望状态,因此可以通过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检验网络性能,
其中,yi表示实际分配的带宽;表示需要分配的带宽;N表示总样本数量。
S2: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
进一步的,在每个企业的总部和分支机构内部部署切片分组网络SPN、智能传输网络STN或IP无线接入网IPRUN设备,连接到OTN网络,构建企业内部的高效、灵活的网络。SPN、STN和IPRAN都是移动承载网络的技术方案,用于实现基站到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传输。
SPN和STN主要是在切片技术上有所不同。SPN采用FlexE技术实现硬切片,在硬切片内部署软切L2VPN/L3VPN承载在SR上。而STN采用SRv6+EVPN技术实现软切片,在软切片内部署硬切片FlexE。SPN的切片技术更加高效,STN的切片技术更加灵活。因此两种制式的承载网络各有优点,采用那种方案,具体要看那个更适合部署本地企业。
利用基于FlexE的切片技术,将企业内部网络划分为多个独立切片,为不同的业务或部门提供个性化、高效安全的网络服务,具体步骤包括:
确定不同企业部门的带宽要求和服务质量需求;将高速以太网接口划分为多个低速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客户信道,FlexE客户信道是指在一个FlexE组内,每个子接口对应的逻辑信道,它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比如0~255);制定一个FlexE日历,其中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客户信道分配表,时隙中不同客户信道的分配比例能够灵活调整;将不同业务的流量分配给对应的客户信道,确保每个业务都获得所需的带宽;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客户信道在时隙中的占用比例,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基于FlexE的切片技术可以使每个业务就获得一个定制化的网络切片,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配置,在本方法中应用最为合适,技术路线也较其他切片技术更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
更进一步的,在每个分支企业的内部署PON局端设备(OLT),并上联至不属于基层分支企业的OTN或SPN、STN或IPRUN等网络设备上,并将做好的切片分配给不同的逻辑业务网络上,将网络接入到办公桌面,实现高速宽带接入。
本发明应用的PON技术包括XG-PON和XGS-PON两种,XG-PON适合那些对于上行速度要求不是特别高,但仍需要较大下行带宽的企业。XG-PON提供10Gbps的下行速度和较低的上行速度,适用于企业内部需要下载大量数据,但上传需求相对较少的场景,例如,企业内部可能需要频繁从互联网下载大文件或数据,但上传速度要求相对较低。
XGS-PON在需要更大带宽和对称上传下载速度的企业内部更有优势。由于XGS-PON提供对称的10Gbps上行和下行速度,适合那些需要高速上传和下载数据的应用,比如需要频繁传输大文件、进行实时视频会议、云服务等的企业。
当企业需要下载大量数据,但上传需求相对较少时,使用XG-PON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当企业需要频繁传输大文件、进行实时视频会议时,使用XGS-PON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
S3:将光传送网链接到5G专网核心网,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并确保网络安全。
进一步的,将OTN网络连接到5G专网核心网,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资源,将不同城市的企业连接到共享的5G专网核心网上,实现全网“一张网”的目标。在5G专网核心网中,根据企业的鉴权信息和访问权限,对接入企业进行认证和授权,确保只有合法的企业可以接入和使用5G专网服务。
网络安全措施,包括鉴权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监控等,确保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利用已建立的集中化的网络管理和监控平台,对整个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
鉴权和访问控制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定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不同,当新用户加入系统时,根据新用户的职责需求给新用户分配角色;当用户登录系统并尝试访问资源时,系统会检查用户所属的角色,若角色有相应的权限,系统将允许访问并修改;若角色没有相应的权限,系统会拒绝访问。
数据加密为128位密钥长度高级加密标准(AES),通过安全的密钥交换协议生成一个128为的密钥,发送者使用共享的密钥和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接收者必须用共享的密钥和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还原为明文,以确保文件信息在非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也不容易被窃取。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区域性的融合网络构建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收集不同企业的网络需求、5G网络架构和通信接口协议数据;网络构建模块,根据收集的数据建设5G专网核心网和骨干传输网,并与各企业网络链接;网络应用模块,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实现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
本实施例提出的存储介质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属于同一发明构思,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上述实施例,并且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实施例2
参照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
如图2所示,公司本部建立不同功能的专网,通过租用运营商的OTN组网架构与多地各分公司相连,分公司通过SPN等架构网络为多个场站提供网络功能,实现基站到核心网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为分公司提供内网、外网、运维管理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实现了全网“一张网”的目标,满足大型能源企业的高速、高效、安全的通信需求,并在网络组网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方案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租用资源,降低了实施的风险和成本,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方法利用OTN网络作为骨干网,解决大型能源企业跨地域、远距离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实现数据在不同城市之间的快速交换和共享,通过5G专网核心网的共享,不同城市的企业分支机构可以共享一套5G专网核心网,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
同时节省网络建设成本,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资源,避免了大型能源企业自行建设全网的高昂成本,降低了网络建设投入,和自行运维所带来的技术壁垒。
使用SPN、STN、IPRUN等技术中的网络切片功能,实现企业内部网络的个性化配置和管理,为不同的业务或部门提供独立、灵活的网络服务。通过PON接入网,实现企业内部办公室的高速宽带接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设5G专网核心网,利用光传送网在多企业建设骨干传输网;
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
将光传送网链接到5G专网核心网,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并确保网络安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通过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用户面功能UPF以及会话管理功能SMF构建,在构建时需要预留通信接口,当A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11接口进行;
当AMF和SMF进行通讯时,通过N2接口进行;
当SMF和UPF进行通讯时,通过N4接口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网包括,OTU3和同步映射模式,所述OTU3为等级3的光信道帧结构,传输速率为43.0Gbps;
所述光传送网还包括ODUk交叉、OCh交叉和OPS交叉三种交叉链接功能,当信号在电层中传输时,使用ODUk交叉对不同速率的信号进行整合和复用;
当信号在光层中传输时,使用OCh交叉实现信号长距离光传输;
当信号在分组层中传输时,使用OPS交叉对不同信号进行动态交换和调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送网还包括,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动态资源调度,
ot=f(Wo·ht+bo)
其中,ht表示t时刻的隐藏状态;f表示激活函数;Wx表示输入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xt表示t时刻光传送网带宽使用情况,T表示样本时刻总数;Wh表示隐藏到隐藏状态的权重矩阵;ht-1表示t-1时刻的隐藏状态;σ表示Sigmoid激活函数;\odot表示逐元素相乘;rt-1表示不同信号的流量;m表示信号总数;Wo表示隐藏到输出状态的权重矩阵;ot-1表示t-1的输出;bh表示隐藏状态的偏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神经网络包括,所述激活函数f为tanh激活函数,
所述Sigmoid激活函数为,
其中,σ(x)表示经过Sigmoid函数映射后的值,x为输入;
通过均方误差损失函数检验网络性能,.
其中,yi表示实际分配的带宽;表示需要分配的带宽;N表示总样本数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切片是通过FlexE切片技术实现的,具体步骤为:
确定不同企业部门的带宽要求和服务质量需求;
将高速以太网接口划分为多个低速子接口,每个子接口对应一个客户信道;
制定一个FlexE日历,其中每个时隙对应一个客户信道分配表,时隙中不同客户信道的分配比例能够灵活调整;
将不同业务的流量分配给对应的客户信道,确保每个业务都获得所需的带宽;
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客户信道在时隙中的占用比例,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安全包括,定义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在系统中的操作权限不同,当新用户加入系统时,根据新用户的职责需求给新用户分配角色;
当用户登录系统并尝试访问资源时,系统会检查用户所属的角色,若角色有相应的权限,系统将允许访问并修改;若角色没有相应的权限,系统会拒绝访问。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的基于区域性的融合网络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收集不同企业的网络需求、5G网络架构和通信接口协议数据;
网络构建模块,根据收集的数据建设5G专网核心网和骨干传输网,并与各企业网络链接;
网络应用模块,通过网络切片为不同企业部门提供个性化网络服务,利用无源光网络技术将光纤传输到用户桌面,实现多企业核心网共享。
9.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07143.8A CN117255023A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07143.8A CN117255023A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55023A true CN117255023A (zh) | 2023-12-19 |
Family
ID=89134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07143.8A Pending CN117255023A (zh) | 2023-08-30 | 2023-08-30 |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255023A (zh) |
-
2023
- 2023-08-30 CN CN202311107143.8A patent/CN117255023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Gomes et al. | Boosting 5G through Ethernet: How evolved fronthaul can take next-generation mobile to the next level | |
Kumar et al. | Communication networking: an analytical approach | |
Bojic et al. | Advanced wireless and optical technologies for small-cell mobile backhaul with dynamic software-defined management | |
Huang et al. | 5G-oriented optical underlay network slicing technology and challenges | |
Udalcovs et al. |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of digital vs. analog radio-over-fiber architectures for 5G fronthauling | |
WO2012083311A1 (en) | A digital subcarrier optical network utilizing digital subcarrier cross-connects with increased energy efficiency | |
Checko |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architecture. Towards 5G mobile networks | |
Wei et al. | PONIARD: a programmable optical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ture Internet | |
Haddaji et al. | Towards end-to-end integrated optical packet network: Empirical analysis | |
Das et al. | PON virtualisation with EAST-WEST communications for low-latency converged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MEC) | |
Ghazisaidi et al. |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EPON and WiMAX for future Fiber-Wireless (FiWi) networks | |
Tayq | Fronthaul integration and monitoring in 5G networks | |
CN117255023A (zh) | 一种基于区域性多企业的融合网络构建方法及系统 | |
Yu et al. | Midhaul transmission using edge data centers with split PHY processing and wavelength reassignment for 5G wireless networks | |
CN213661660U (zh) | 一种多规约多业务公网安全接入区系统 | |
Zeng et al. | China Telecom’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of Business-Enterprise Full-Optical Networking | |
Ghazisaidi et al. | Fiber-wireless (fiwi) networks: A comparative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epon and wimax | |
Zhang et al. | Efficient polling cycle adaptiv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for low-latency 5G fronthaul | |
Lin et al. | Optical-to-wireless-integration cost modeling | |
Yan et al. | Sdn Multi Network Element Routing Optimization Strategy In 5g Scenario | |
Wei et al. | Research SPN technology of 5G transmission network | |
Selmanović et al. |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Roslyakov | Promising optical technologies for implementing F5G advanced networks | |
Wong et al. | Grid reconfigurable optical-wireless architecture for large scale municipal mesh access network | |
Aissa et al. | Towards seamless Fiber-Wireless (FiWi) access networks: Convergence and challeng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