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8401B -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8401B
CN117248401B CN202311225614.5A CN202311225614A CN117248401B CN 117248401 B CN117248401 B CN 117248401B CN 202311225614 A CN202311225614 A CN 202311225614A CN 117248401 B CN117248401 B CN 117248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ting
track
holes
slurry
expans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56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48401A (zh
Inventor
万章博
边学成
徐伟昌
陈云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3112256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8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8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8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48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8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7/00Making, maintaining, renewing, or taking-up the ballastway or the track,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E01B27/00 - E01B35/00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2Ballastless track, e.g. concrete slab trackway, or with asphalt lay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00General structure of permanent wa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通过划分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和一般影响区,在对应影响区布设不同类型的注浆孔并插入注浆管,埋入基床表层内的注浆管采用螺纹网孔管,注浆方式为深层高压注浆,先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的方向进行注浆,然后再从远离伸缩缝的位置向伸缩缝的方向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对雨水入渗通道进行塞填并封堵。本发明挤排了病害区基床内的积水和泥浆,填充了底座板底部脱空区域,改善了基床支承情况,恢复了轨道平顺性,确保了修复后病害区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较好地治理了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的翻浆冒泥病害。

Description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适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的修复,修复后的路基长期服役性能优良。
背景技术
基床翻浆冒泥是我国高速铁路常见的路基病害,在有砟和无砟轨道中均有发生,是铁路路基的多年顽疾。有砟轨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针对翻浆冒泥病害的一整套治理方案,而无砟轨道则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兴的轨道结构,其结构形式、基床构造及受荷条件均与有砟轨道不同,有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的治理措施无法直接应用于无砟轨道。无砟轨道路基对基床填料的材料特性、压实程度及细颗粒含量均有较高要求,然而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床填料基本上都是就近取材,填料中细颗粒含量极易超标。无砟轨道底座板为混凝土结构,其自身刚度远大于下卧基床层的支承刚度,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底座板端部的动力响应呈现出鞭梢效应,致使底座板与下覆基床表层之间发生脱离,为雨水侵入基床提供了入渗通道。长时间降雨作用下,雨水侵入基床表层并不断饱和基床表层,底座板鞭梢效应对基床表层形成的连续拍加剧了雨水入渗基床,同时使得基床内细颗粒和侵入的雨水混合形成泥浆,伴随着基床内超孔压的消散,泥浆运移并翻冒至封闭层表面,形成翻浆冒泥。翻浆冒泥病害发生后,基床表层细颗粒丢失,底座板底部出现脱空,列车运行荷载下鞭梢效应加剧。因此,底座板鞭梢效应和翻浆冒泥是相互促进恶化的过程,形成了恶性循环。翻浆冒泥的持续恶化致使大量细颗粒及部分粗颗粒丢失,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域进一步扩展,进而导致轨道结构振动加剧,严重时造成相邻底座板之间出现错台,危及列车运行安全。
对于已经发生过翻浆冒泥的无砟轨道结构而言,基床表层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是导致基床刚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基床刚度降低会进一步促使轨道结构鞭梢效应加剧,进而加速了翻浆冒泥的恶化。由此可知,排出基床表层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提升已弱化的基床表层支承刚度以减缓轨道结构的鞭梢效应,是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修复的关键。然而早期的治理方案主要是是物理防治手段,即通过增强轨道结构表面排水来阻止雨水侵入基床,主要包括在双线间增设纵向排水沟和伸缩缝位置增设橡胶止水棒,采用疏堵结合的方法来阻止雨水侵入基床。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翻浆冒泥病害的发生,但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域并未填充,底座板鞭梢效应仍然存在,翻浆冒泥依然会持续恶化。近年来,化学注浆技术在有砟轨道翻浆冒泥治理中得到了应用,相较于无砟轨道结构,有砟轨道是全开放的结构,雨水侵入基床路径不同,基床受力特性也不一样,因而针对有砟轨道翻浆冒泥的注浆治理技术难以应用于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目前,化学注浆技术也在逐步尝试于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修复当中。
专利CN113403887A所公布的“一种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整治方法”采用了浅层注浆的方法进行修复,并且修复区域仅仅集中在轨道两侧,轨道中心的病害区域无法覆盖,另外,该方法并未消除底座板鞭梢效应的影响,伸缩缝的密封并不能阻止雨水继续入渗基床;
专利CN109162152B所公布的“高铁无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方法”采用了深层注浆方法进行修复,其注浆顺序为从伸缩缝开始逐渐向两侧进行注浆,然而伸缩缝位置是翻浆冒泥最为严重的区域,该区域富含入渗的雨水,此种注浆顺序会将雨水进一步挤排至未受翻浆冒泥影响的区域,存在促进翻浆冒泥继续恶化的风险;
专利CN116163170A所公布的“面向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的聚氨酯注浆”关注的是具体的注浆过程,但是不同等级病害区域内注浆孔的分布并未作出说明,并且针对底座板侧边与混凝土封闭层的缝隙(注浆管8之外的区域)和伸缩缝并未采取任何有效的封堵措施,雨水仍然可以自由入渗基床,致使修复后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较差;
专利CN114657828A所公布的“用于治理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的高聚物注浆修复方法”中只说明了纵向注浆方向,并未对横断面方向的注浆方向进行说明,同时第一轮注浆所形成的止水帷幕仅预留了伸缩缝位置唯一的排水路径,注浆排水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病害区积水被挤排至未受影响的区域,存在促进翻浆冒泥继续恶化的风险。另外,底座板侧边密封条未嵌入至侧边封闭层内,且密封条的有效尺寸亦未明确,侧边密封的效果难以保证,存在雨水继续入渗的风险,难以保障修复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
显然,早期采用的浅层低压注浆方法中,注浆深度和浆液扩散半径均有限,病害区基床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均未能充分挤排出来,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域亦未能充分填充。现有的深层注浆尚未考虑周全注浆顺序和注浆方向,容易致使病害区积水被挤排至未受影响的区,存在促进翻浆冒泥继续恶化的不利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更加优化和精细化的高聚物注浆方式来治理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该工艺首先划分了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然后采用流动和扩散性能优异的聚氨酯浆材对病害区进行注浆,挤排出病害区基床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注入的聚氨酯浆材有效的填充了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并对病害区的基床进行整体加固,消除了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底座板鞭梢效应的影响。同时采用专用密封胶对伸缩缝进行了封堵,并对底座板侧边缝隙进行了嵌入式注胶封堵,避免雨水再次侵入基床,增强高聚物修复后基床的长期正常服役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轨检车和/或巡检人员反馈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对所述翻浆冒泥病害点开展现场确认,针对确认后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划分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和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其中,以距离翻浆冒泥病害点最近的伸缩缝为中心,将距离所述伸缩缝左右两侧各一块轨道板的距离范围划分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将距离主要影响区外围两块轨道板的距离范围划分为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
2)在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布设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伸缩缝注浆孔和侧边密封注浆孔,在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布设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和侧边密封注浆孔,标记各注浆孔的位置;主要影响区注浆孔分布于轨道板、底座板及侧边封闭层上,伸缩缝注浆孔分布于伸缩缝中,侧边密封孔分布于侧边封闭层上,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分布于底座板上;
3)使用钻机对标记好的注浆孔孔位进行钻孔,其中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及伸缩缝注浆孔均需钻至底座板底面以下0.4 m,侧边密封注浆孔需钻至侧边封闭层底面以下0.1 m。轨道板和底座板上的注浆孔表面需钻设封堵暗孔,暗孔深度0.05 m;
4)钻孔完成后,沿线路纵向,从伸缩缝位置开始向其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沿线路横断面方向,由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
5)采用4台注浆机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对翻浆冒泥病害区进行同步注浆,注浆方向:对于主要影响区注浆孔,沿线路横断面方向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当注完一排注浆孔后,沿线路纵向从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向伸缩缝方向选定下一排横断面方向的注浆孔,沿着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以此往复,直至注完所有主要影响区注浆孔;对于伸缩缝注浆孔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对于侧边密封孔从伸缩缝向一般影响区方向进行注浆;对于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其注浆方向与主要影响区注浆方向相反,为从伸缩缝方向向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进行注浆;上述注浆顺序依次为: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伸缩缝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侧边密封孔;
6)根据翻浆冒泥病害的程度确定轨道抬升量,并采用水准仪和水平仪对注浆施工过程中轨道的抬升量进行监测;水准仪监测钢轨抬升量,水平仪监测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抬升量,监测点布设于注浆点附近;
7)通过调节扣件系统中锚固螺栓行程及轨下调高垫板厚度,恢复轨道平顺性,确保第二天列车运行安全;
8)封堵雨水入渗通道,包括伸缩缝封堵和底座板与侧边封闭层之间缝隙的封堵;
9)封堵注浆孔,清理所有施工作业产生的垃圾。
进一步地,沿线路纵向方向,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之间、一般影响区注浆孔之间、侧边密封注浆孔之间的间距均为0.63 m,即一个扣件间距,;沿线路纵向方向,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与侧边密封注浆孔两者之间的间距为0.315 m,即半个扣件间距;沿线路横断面方向,轨道板上注浆孔距离轨道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上注浆孔距离底座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两侧注浆孔紧贴底座板侧面,伸缩缝注浆孔沿横断面的分布与主要影响区对应注浆孔相同。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沿线路纵向从底座板伸缩缝开始,采用4台钻机在线路两侧对称位置进行同步钻孔,钻孔顺序:轨道板、底座板及侧边封闭层;钻头直径15 mm,钻孔角度45°,钻孔完成后用直径13 mm的钢筋疏通注浆孔内残余物,确保钻孔深度合格且注浆孔通畅;轨道板和底座板上封堵暗孔的孔径为25 mm。
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当注浆管不能插入至预设深度时,钻机应及时回钻确保注浆管的插入深度;注浆管外径为13 mm,注浆管管壁厚度1.5 mm,注浆管埋入基床表层的部分采用螺纹网孔管,螺纹厚度2 mm,螺纹间距40 mm;当注浆管插入至预设深度后,采用直径为10 mm的钢筋疏通注浆管确保后续注浆通畅;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缝隙采用速凝混凝土进行封堵。
进一步地,注浆开始前需要对注浆材料聚合反应的程度进行测试,待聚合反应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注浆。
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注浆机采用高精度注浆机,注浆机主机分别将聚氨酯A、B组分吸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端部的注浆枪内以高压喷雾的形式进行充分混合,注浆枪内A、B组分的混合压力为5.0 MPa,温度为40℃;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及伸缩缝注浆孔采用高压注浆,注浆过程中最大的注浆压力为3.0 MPa,压力增量为0.01 MPa;侧边密封注浆孔采用低压的方式进行注浆,最大注浆压力为1.0 MPa,压力增量为0.01MPa。
进一步地,注浆初期水准仪和水平仪的采集频率均为2 min/次,注浆后期采集频率为2 min/次,注浆过程中轨道抬升速率为0.01 mm/min;每种监测仪器均安排技术专员进行跟踪,技术专员与注浆人员直接沟通;当轨道抬升速率超限时,应减缓注浆速率;当监测数据超出轨道抬升量限值时,应立刻停止注浆,及时复核轨道抬升数据,根据数据复核结果调整注浆方案;复核后抬升量仍超限,需减缓注浆速率或调整对称位置的注浆速率;抬升量不超限,继续注浆即可,最终以满足轨道抬升量要求。
进一步地,在步骤8)中,轨道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密封支撑片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底座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伸缩缝密封条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底座板侧边缝隙密封包括侧边密封条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轨道板处伸缩缝密封条沿横断面方向设置4%的排水坡,底座板侧边密封条呈45°角。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缝位置轨道板端部壁面进行打磨清灰,并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将密封支撑片塞入到指定位置;对底座板的伸缩缝进行清缝,清缝深度为5 cm,并对底座板壁面进行打磨清灰,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将伸缩缝密封条塞入至指定位置;对底座板侧边缝隙,沿线路纵向采用切割机对封闭层进行切割,切出宽2 cm深5 cm的填充槽,清除填充槽内残余物,将侧边密封条塞入至指定位置。采用注胶枪对所有缝隙进行注胶,注胶过程中无气泡或空洞,注胶后用刮刀匀压并整修嵌缝材料外形,注胶前需张贴美工胶带,上述注胶所用胶料均为高铁轨道嵌缝密封胶。
进一步地,在所述封堵暗孔内采用速凝混凝土对注浆完成后的注浆孔进行封堵,打磨封堵位置保证封堵面平整,然后收拾注浆施工作业垃圾,包括注浆残余物,挤排的积水、泥浆及漏浆、注胶材料,美工胶带及胶材封装带,收整并装袋带走,待收整完毕后准备下道离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基于轨检车巡检和人工巡检按反馈地翻浆冒泥病害点,开展有技术专员随行的翻浆冒泥病害点确认巡检作业,确定并划分了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据此来优化注浆孔的布设,避免了病害区过注浆和欠注浆的不利情况,有效保证了病害区基床刚度的恢复,抑制了翻浆冒泥的继续恶化。
2)注浆顺序和注浆方向是本发明的重要步骤,主要影响区轨道的平顺性较差,沿线路纵向从主要影响区开始注浆,可以较好地恢复并保证轨道平顺性。沿线路横断面方向从轨道中心开始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可以沿横断面方向将轨道中心位置基床内的积水挤排至轨道侧边未受荷载的位置,同时主要影响区沿横断面的每一排注浆管可以作为一个注浆单元,每个注浆单元都能将轨道中心位置基床内的积水挤排到轨道侧边,沿线路纵向的多个注浆单元可将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全部挤排出来,保证了病害区注浆修复的效果。
3)本申请注浆管埋入基床表层的部分采用螺纹网孔管,螺纹厚度2 mm,螺纹间距40 mm,凸起的螺纹为网孔管和土体之间提供了一定间隙,可加速基床土体内浆液的扩散。
4)雨水入渗通道的封堵是本发明的重要步骤,支撑片、密封条及美工胶带的规范化操作保证了伸缩缝密处密封带4%的排水坡。底座板侧边内嵌式的密封保证了密封胶与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接,底座板侧边密封带呈现45°角(沿横断面方向)有效避免了积水。雨水入渗通道的有效封堵保证了注浆修复后路基的长期服役性能,解决了重复维修的难题,降低了维修成本。
5)本发明针对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形成了以孔隙填充、排水置换、土体挤密和土体固化为核心的高聚物注浆修复精细化施工方法,充分填充了病害区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改善铁路基床的受力情况,降低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鞭梢效应及其引起的底座板对基床的拍打作用,有效遏制了翻浆冒泥病害的继续恶化,恢复了轨道平顺性。
6)本发明针对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形成了一整套完整、可控的标准化注浆作业流程,提高了施工作业的整体效率,减少了人力及物力成本的浪费。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的精准划分,避免了病害区施工作业的盲目性,杜绝了病害区欠注浆或超注浆情况的发生。同时,采用注浆和注胶双重的手段对雨水入渗通道进行了有效封堵,阻绝了雨水对高聚物修复后路基的侵扰,基床重复翻浆的概率降低,保证了修复后路基优异的长期服役性能,极大的降低了铁路运维费用,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流程图;
图2为无砟轨道铁路轨道-路基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3为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划分示意图;
图4为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注浆孔布设图;
图5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注浆管布设横断面示意图;
图6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伸缩缝注浆管布设横断面示意图;
图7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注浆管及侧边封闭层注浆管布设横断面示意图;
图8为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施工示意图;
图9为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区雨水入渗通道封堵示意图;
图中:钢轨及扣件系统1、轨道板2、CA砂浆层3、底座板4、侧边封闭层5、基床表层6、基床底层7、路基土层8、伸缩缝9、翻浆冒泥发生位置10、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11、翻浆冒泥一般影响区12、主要影响区注浆孔13、伸缩缝注浆孔14、一般影响区注浆孔15、侧边密封注浆孔16、纵向注浆方向17、横断面注浆方向18、主要影响区注浆管19、伸缩缝注浆管20、一般影响区注浆管21、侧边密封注浆管22、注浆枪23、注浆机24、聚氨酯浆材A组分25、聚氨酯浆材B组分26、聚氨酯浆材扩散区27、注浆管标记点28、连接卡扣29、密封支撑片30、轨道板伸缩缝密封带31、底座板伸缩缝密封带32、侧边密封带33、伸缩缝嵌缝材料34、伸缩缝密封条35、侧边密封条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自上而下的组成分别为:钢轨及扣件系统1、轨道板2、CA砂浆层3、底座板4、侧边封闭层5、基床表层6、基床底层7及路基土层8。其中,侧边封闭层沿线路横断面方向设有4%的排水坡,相邻底座板之间设有宽2 cm的伸缩缝9,此处为翻浆冒泥最易发生的位置10。为了保证高铁路基的压实度,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中规定基床表层需含有一定比例的细颗粒,由于施工控制和质量把控不严,基床填料中细颗粒的含量往往会超标,并且基床也会出现欠压实的情况,列车动荷载作用下路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由于底座板之间设置了伸缩缝,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底座板的振动呈现出鞭梢效应并路基形成拍打作用,一方面鞭梢效应引起底座板和基床表层之间发生脱离,为雨水侵入基床提供了通道,另一方面底座板的拍打作用加速了雨水入渗基床和基床内泥浆的形成,当泥浆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在下一次列车荷载作用下,基床内泥浆喷涌而出形成翻浆冒泥。翻浆冒泥发生后,基床内细颗粒甚至是部分粗颗粒发生丢失,致使底座板板底发生脱空,进一步加剧鞭梢效应和拍打作用,反过来促进了雨水通道进一步扩展和翻浆冒泥的恶化。显然,翻浆冒泥和底座板鞭梢效应是相互促进恶化的过程,严重危及着列车运行安全。提升已弱化的基床表层支承刚度以减缓轨道结构的鞭梢效应,有效封堵雨水入渗通道以保证修复路基长期服役性能,是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修复的关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该工艺可以有效地修复翻浆冒泥病害并遏制其发展。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
具体地,基于轨检车巡检或人工巡道反馈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开展有专业技术人员随行的翻浆冒泥病害点确认巡检作业,针对确认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划分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和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以一块底座板的长度范围为例进行说明,以翻浆冒泥发生位置10伸缩缝为中心,左右两侧各一块轨道板的范围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11,其他区均为翻浆冒泥一般影响区12,如图3所示;
2)标记病害区注浆孔孔位
具体地,在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布设主要影响区注浆孔13、伸缩缝注浆孔14和侧边密封注浆孔16,在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布设一般影响区注浆孔15和侧边密封注浆孔16。其中,主要影响区注浆孔13分布于轨道板2、底座板4及侧边封闭层5上,伸缩缝注浆孔14分布于伸缩缝处,一般影响区注浆孔15分布于底座板4上,侧边密封孔16分布于侧边封闭层5上,如图4所示。分别用蓝色、红色和黄色颜料笔在轨道板、底座板和侧边封闭层上标记出注浆孔的孔位。
沿线路纵向,主要影响区注浆孔13、一般影响区注浆孔15、侧边密封注浆孔16之间的间距均为0.63 m(一个扣件间距),主要影响区注浆孔13与侧边密封注浆孔16的间距为0.315 m(半个扣件间距);沿线路横断面方向,轨道板上注浆孔距离轨道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上注浆孔距离底座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两侧注浆孔紧贴底座板侧面,伸缩缝注浆孔14沿横断面的分布与主要影响区对应注浆孔相同。
3)钻机钻孔
具体地,使用钻机对标记好的注浆孔孔位进行钻孔,其中主要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及伸缩缝注浆孔均需钻至底座板底面以下0.4 m,侧边密封注浆孔孔位处的钻孔需钻至侧边封闭层底面以下0.1 m。轨道板和底座板上注浆孔表面需钻设封堵暗孔,暗孔深度0.05m。沿线路纵向从底座板伸缩缝开始,采用4台钻机在线路两侧对称位置进行同步钻孔,钻孔顺序:轨道板、底座板及侧边封闭层。钻头直径15 mm,钻孔角度45°,钻孔完成后用直径13mm的钢筋疏通注浆孔内残余物,确保注浆孔深度合格和通畅。轨道板和底座板上封堵暗孔的孔径为25 mm。
4)插入注浆管
具体地,钻孔完成后沿线路纵向,从伸缩缝位置向其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沿线路横断面方向,由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注浆管19、伸缩缝注浆管20、一般影响区注浆管21及侧边密封注浆管22插入基床后的横断面分布图如图5、图6及图7所示。所述注浆管若不能插入至预设深度,钻机应及时回钻确保注浆管的插入深度。注浆管端部设有与注浆枪23相连的连接卡扣29,注浆管外径13 mm,管壁厚度1.5 mm,注浆管埋入基床表层的部分采用螺纹网孔管,螺纹厚度2 mm,螺纹间距40 mm,凸起的螺纹为网孔管和土体之间提供了一定间隙,可加速基床图体内浆液的扩散。注浆管插入预设深度后,采用直径为10 mm的钢筋疏通注浆管确保后续注浆通畅。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缝隙采用速凝混凝土在封堵暗孔内进行封堵,封堵高度为30 mm。
5)注浆施工
具体地,采用4台注浆机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对翻浆冒泥病害区进行同步注浆,注浆方向: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沿线路纵向,从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向伸缩缝进行注浆,如图4中纵向注浆方向17所示,沿线路横断面方向,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如图4及图5中横断面方向注浆方向18所示;伸缩缝位置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如图6中横断面方向注浆方向18所示;一般影响区的注浆方向与主要影响区注浆方向相反,如图4中横断面方向注浆方向所示;侧边密封孔的注浆从伸缩缝开始向一般影响区进行注浆。
注浆开始前需要对注浆材料聚合反应的程度进行测试,待聚合反应良好后再进行注浆,注浆顺序: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一般影响区;侧边密封孔的注浆顺序同样是先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然后再是一般影响区,注浆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挤排出基床表层内的残余积水及泥浆。所述注浆机采用高精度注浆机,注浆机主机24分别将聚氨酯A组分浆材25和聚氨酯B组分浆材26吸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端部的注浆枪23内以高压喷雾的形式进行充分混合,注浆枪内A、B组分的混合压力为5.0 MPa,温度为40℃;主要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及伸缩缝处注浆均采用高压注浆,注浆过程中最大注浆压力为3.0 MPa,压力增量为0.01MPa;底座板侧边的密封注浆采用低压方式进行注浆,最大注浆压力为1.0 MPa,压力增量为0.01 MPa。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施工示意图及浆材扩散区27分布如图8所示。
6)监测轨道抬升
具体地,根据翻浆冒泥病害的程度确定轨道抬升量,并采用电子水准仪和激光水平仪对注浆施工过程中轨道的抬升量进行监测。水准仪监测钢轨抬升量,水平仪监测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抬升量,监测点布设于注浆点附近。所述注浆初期水准仪和水平仪的采集频率均为2 min/次,注浆后期采集频率为2 min/次,注浆过程中轨道抬升速率为0.01 mm/min。每种监测仪器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技术专员与注浆人员需直接沟通。轨道抬升速率超限(不满足抬升量要求),应减缓注浆速率;监测数据超出轨道抬升量限值(不满足抬升量要求),应立刻停止注浆,及时复核轨道抬升数据,根据数据复核结果调整注浆方案。复核后抬升量仍超限,需减缓注浆速率或调整对称位置的注浆速率;抬升量不超限,继续注浆即可,最终以满足轨道抬升量要求。
7)轨道精调以恢复轨道平顺性
具体地,通过精调扣件系统中锚固螺栓的行程及轨下调高垫板的厚度,恢复轨道平顺性,确保第二天列车运行安全。
8)封堵雨水入渗通道
具体地,对伸缩缝和和底座板与侧边封闭层之间缝隙进行封堵。轨道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密封支撑片30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轨道板伸缩缝密封带31;底座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伸缩缝密封条35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底座板伸缩缝密封带32;底座板侧边缝隙的密封包括侧边密封条36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侧边密封带33。轨道板处伸缩缝的密封带沿横断面方向设置有4%的排水坡,底座板侧边密封带呈45°角,便于排出轨道结构表面的积水。
如图9所示,轨道板伸缩缝密封带31厚0.03 m,密封支撑片是一个楔形体,坡度为4%,施工时需对伸缩缝位置轨道板端部壁面进行打磨清灰,并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将密封支撑片30塞入到指定位置;底座板伸缩缝密封带32厚0.02 m,施工时需对底座板的伸缩缝进行清缝,清除部分伸缩缝嵌缝材料34,清缝深度为5 cm,并对底座板壁面进行打磨清灰,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将伸缩缝密封条35塞入至指定位置;对于底座板侧边密封带33的施工,首先沿线路纵向采用切割机对封闭层进行切割,切出宽2 cm深5 cm的填充槽,清除填充槽内残余物,将侧边密封条36塞入至指定位置。采用注胶枪对缝隙进行注胶,注胶过程中无气泡或空洞,注胶后用刮刀匀压并整修嵌缝材料外形,注胶前需张贴美工胶带,上述注胶所用胶料均为高铁轨道嵌缝密封胶。
9)封堵注浆孔,清理所有施工作业产生的垃圾
具体地,封堵暗孔内采用速凝混凝土对注浆完成后的注浆孔进行封堵,打磨封堵位置保证封堵面平整,然后收拾注浆施工作业垃圾,包括注浆残余物,挤排的积水、泥浆及漏浆、注胶材料,美工胶带及胶材封装带,收整并装袋带走,待收整完毕后准备下道离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注浆顺序为:采用4台注浆机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对翻浆冒泥病害区进行同步注浆,注浆方向:对于主要影响区注浆孔,沿线路横断面方向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当注完一排注浆孔后,沿线路纵向从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向伸缩缝方向选定下一排横断面方向的注浆孔,沿着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以此往复,直至注完所有主要影响区注浆孔;对于伸缩缝注浆孔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对于侧边密封孔从伸缩缝向一般影响区方向进行注浆;对于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其注浆方向与主要影响区注浆方向相反,为从伸缩缝方向向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进行注浆;上述注浆顺序依次为: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伸缩缝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侧边密封孔。
综上所述,本发明划分了翻浆冒泥病害影响区,据此优化了注浆孔的布设,避免了病害区过注浆和欠注浆的不利情况,主要影响区沿横断面所布设的每一排注浆管都可以作为一个注浆单元,每个注浆单元都能将轨道中心位置基床内的积水挤排到轨道侧边,沿线路纵向的多个注浆单元可将翻浆冒泥主要影响区内的残余积水和泥浆全部挤排出来,保证了病害区注浆修复的效果。本发明针对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形成了以孔隙填充、排水置换、土体挤密和土体固化为核心的高聚物注浆修复精细化施工方法,充分填充了病害区底座板底部的脱空区,改善了铁路基床的受力情况,降低列车运行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的鞭梢效应及其引起的底座板对基床的拍打作用,有效遏制了翻浆冒泥病害的继续恶化,恢复了轨道平顺性,保障了列车运行安全。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轨检车和/或巡检人员反馈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对所述翻浆冒泥病害点开展现场确认,针对确认后的翻浆冒泥病害点,划分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和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其中,以距离翻浆冒泥病害点最近的伸缩缝为中心,将距离所述伸缩缝左右两侧各一块轨道板的距离范围划分为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将距离主要影响区外围两块轨道板的距离范围划分为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
2)在翻浆冒泥病害主要影响区布设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伸缩缝注浆孔和侧边密封注浆孔,在翻浆冒泥病害一般影响区布设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和侧边密封注浆孔,标记各注浆孔的位置;主要影响区注浆孔分布于轨道板、底座板及侧边封闭层上,伸缩缝注浆孔分布于伸缩缝中,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分布于底座板上,侧边密封孔分布于侧边封闭层上;
3)使用钻机对标记好的注浆孔孔位进行钻孔,其中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及伸缩缝注浆孔均需钻至底座板底面以下0.4 m,侧边密封注浆孔需钻至侧边封闭层底面以下0.1 m,轨道板和底座板上的注浆孔表面需钻设封堵暗孔,暗孔深度0.05 m;
4)钻孔完成后,沿线路纵向,从伸缩缝位置开始向其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沿线路横断面方向,由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依次插入注浆管;
5)采用4台注浆机对称布设于线路两侧对翻浆冒泥病害区进行同步注浆,注浆方向:对于主要影响区注浆孔,沿线路横断面方向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当注完一排注浆孔后,沿线路纵向从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向伸缩缝方向选定下一排横断面方向的注浆孔,沿着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以此往复,直至注完所有主要影响区注浆孔;所述一排注浆孔是处于同一横断面上的所有注浆孔,初次选择的所述一排注浆孔是主要影响区轨道板的板缝所在的横断面方向的注浆孔;对于伸缩缝注浆孔从轨道中心向轨道两侧进行注浆;对于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其注浆方向与主要影响区注浆方向相反,为从伸缩缝方向向远离伸缩缝的轨道板端部进行注浆;注浆顺序依次为: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伸缩缝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侧边密封孔;
6)根据翻浆冒泥病害的程度确定轨道抬升量,并采用水准仪和水平仪对注浆施工过程中轨道的抬升量进行监测;水准仪监测钢轨抬升量,水平仪监测轨道板和底座板的抬升量,监测点布设于注浆点附近;
7)通过调节扣件系统中锚固螺栓行程及轨下调高垫板厚度,恢复轨道平顺性;
8)封堵雨水入渗通道,包括伸缩缝封堵和底座板与侧边封闭层之间缝隙的封堵;
9)封堵注浆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沿线路纵向方向,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之间、一般影响区注浆孔之间、侧边密封注浆孔之间的间距均为0.63 m,即一个扣件间距;沿线路纵向方向,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与侧边密封注浆孔两者之间的间距为0.315 m,即半个扣件间距;沿线路横断面方向,轨道板上注浆孔距离轨道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上注浆孔距离底座板侧边缘0.15 m,底座板两侧注浆孔紧贴底座板侧面,伸缩缝注浆孔沿横断面的分布与主要影响区对应注浆孔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沿线路纵向从底座板伸缩缝开始,采用4台钻机在线路两侧对称位置进行同步钻孔,钻孔顺序:轨道板、底座板及侧边封闭层;钻头直径15 mm,钻孔角度45°,钻孔完成后用直径13 mm的钢筋疏通注浆孔内残余物,确保钻孔深度合格且注浆孔通畅;轨道板和底座板上封堵暗孔的孔径为25 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当注浆管不能插入至预设深度时,钻机应及时回钻确保注浆管的插入深度;注浆管外径为13 mm,注浆管管壁厚度1.5 mm,注浆管埋入基床表层的部分采用螺纹网孔管,螺纹厚度2 mm,螺纹间距40 mm;当注浆管插入至预设深度后,采用直径为10 mm的钢筋疏通注浆管确保后续注浆通畅;注浆管和注浆孔之间的缝隙采用速凝混凝土进行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注浆开始前需要对注浆材料聚合反应的程度进行测试,待聚合反应符合要求后再进行注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注浆机采用高精度注浆机,注浆机主机分别将聚氨酯A、B组分吸入,然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端部的注浆枪内以高压喷雾的形式进行充分混合,注浆枪内A、B组分的混合压力为5.0 MPa,温度为40℃;主要影响区注浆孔、一般影响区注浆孔及伸缩缝注浆孔采用高压注浆,注浆过程中最大的注浆压力为3.0 MPa,压力增量为0.01 MPa;侧边密封注浆孔采用低压的方式进行注浆,最大注浆压力为1.0 MPa,压力增量为0.01 MPa。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注浆初期水准仪和水平仪的采集频率均为2 min/次,注浆后期采集频率为5 min/次,注浆过程中轨道抬升速率为0.01 mm/min;每种监测仪器均安排技术专员进行跟踪,技术专员与注浆人员直接沟通;当轨道抬升速率超限时,应减缓注浆速率;当监测数据超出轨道抬升量限值时,应立刻停止注浆,及时复核轨道抬升数据,根据数据复核结果调整注浆方案;复核后抬升量仍超限,需减缓注浆速率或调整对称位置的注浆速率;抬升量不超限,继续注浆即可,最终以满足轨道抬升量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轨道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密封支撑片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底座板处伸缩缝密封包括伸缩缝密封条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底座板侧边缝隙密封包括侧边密封条和专用密封胶形成的密封条;轨道板处伸缩缝密封条沿横断面方向设置4%的排水坡,底座板侧边密封条呈45°角。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对伸缩缝位置轨道板端部壁面进行打磨清灰,并均匀涂抹界面剂,然后将密封支撑片塞入到指定位置;对底座板的伸缩缝进行清缝,清缝深度为5 cm,并对底座板壁面进行打磨清灰,涂抹界面剂,然后将伸缩缝密封条塞入至指定位置;对底座板侧边缝隙,沿线路纵向采用切割机对封闭层进行切割,切出宽2 cm深5 cm的填充槽,清除填充槽内残余物,将侧边密封条塞入至指定位置;采用注胶枪对所有缝隙进行注胶,注胶过程中无气泡或空洞,注胶后用刮刀匀压并整修嵌缝材料外形,注胶前张贴胶带,上述注胶所用胶料均为高铁轨道嵌缝密封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封堵暗孔内采用速凝混凝土对注浆完成后的注浆孔进行封堵,打磨封堵位置保证封堵面平整。
CN202311225614.5A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Active CN117248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5614.5A CN117248401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5614.5A CN117248401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8401A CN117248401A (zh) 2023-12-19
CN117248401B true CN117248401B (zh) 2024-03-19

Family

ID=89128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5614.5A Active CN117248401B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8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9122A (zh) * 2024-01-15 2024-02-20 浙江大学 一种无砟轨道结构路基不均匀沉降注浆修复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1498A (zh) * 2014-08-12 2014-11-0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用于曲线段沉降无砟轨道抬升修复方法
CN107313306A (zh) * 2017-08-12 2017-11-0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寒冷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伸缩缝的密封结构
CN109162152A (zh) * 2018-10-10 2019-01-08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铁无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方法
CN113403887A (zh) * 2021-06-01 2021-09-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翻浆病害整治方法
CN114657828A (zh) * 2022-05-23 2022-06-24 浙江大学 用于治理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的高聚物注浆修复方法
CN114818998A (zh) * 2022-06-28 2022-07-29 浙江大学 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状态判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45865B2 (en) * 2013-04-19 2015-06-02 SAFEKEY Engineering Technology(Zhengzhou), Ltd. Polymer grouting method for uplifting ballastless track of high-speed rail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1498A (zh) * 2014-08-12 2014-11-05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用于曲线段沉降无砟轨道抬升修复方法
CN107313306A (zh) * 2017-08-12 2017-11-03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寒冷地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面防水层伸缩缝的密封结构
CN109162152A (zh) * 2018-10-10 2019-01-08 上海华峰新材料研发科技有限公司 高铁无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方法
CN113403887A (zh) * 2021-06-01 2021-09-17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无砟轨道翻浆病害整治方法
CN114657828A (zh) * 2022-05-23 2022-06-24 浙江大学 用于治理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的高聚物注浆修复方法
CN114818998A (zh) * 2022-06-28 2022-07-29 浙江大学 一种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状态判别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8401A (zh) 2023-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62152B (zh) 高铁无砟轨道道床翻浆冒泥病害的整治方法
CN117248401B (zh)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病害注浆修复工艺
KR101011502B1 (ko) 콘크리트 궤도의 침하량 급속복구방법
CN111236957B (zh) 机械顶管施工工艺
CN108385455A (zh) 一种现浇道床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维修作业方法
CN106012697A (zh) 无砟轨道路基高聚物注浆抬升方法
CN111119128B (zh) 一种堰塞湖天然堆石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法
CN107059496B (zh) 一种轨道路桥过渡段注浆纠偏抬升方法
CN109371861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涵洞沉降缝渗水处治方法及修复结构
CN104988815A (zh) 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病害处治方法
CN111663385A (zh) 一种天窗期内完成整体道床沉降快速修复施工方法
CN114657828A (zh) 用于治理无砟轨道基床翻浆冒泥的高聚物注浆修复方法
CN109681235A (zh) 一种对围岩较差公路隧道衬砌空腔的修复方法
CN211898541U (zh) 一种用于风井始发端端头加固结构的导墙结构
CN108385456A (zh) 一种现浇道床板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整体更换方法
CN107740355A (zh) 一种圆管涵部位路基施工方法
CN106948282A (zh) 整体式钢波纹管成型涵洞的施工方法
CN111395058A (zh) 一种铁路路基本体开挖回填的支撑施工方法
CN208455387U (zh) 山区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结构
CN116289342A (zh) 一种轨道工程施工工艺
CN111535078B (zh) 一种端刺区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704269A (zh) 一种上软下硬复合地层的顶管法施工方法
CN116163170B (zh) 面向无砟轨道翻浆冒泥病害的聚氨酯注浆修复方法
CN114607391B (zh) 用于地铁隧道松散地层预加固施工方法
CN113638744B (zh) 一种富水软土地层的地连墙接缝缺陷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