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0618B -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0618B
CN117240618B CN202311504554.0A CN202311504554A CN117240618B CN 117240618 B CN117240618 B CN 117240618B CN 202311504554 A CN202311504554 A CN 202311504554A CN 117240618 B CN117240618 B CN 117240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user terminal
address
home cloud
exter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045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40618A (zh
Inventor
陈海锋
李朝霞
杨一帆
周嫣力
于洋
侯赛男
游思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Unicom Cloud Dat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045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0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0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40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家庭云盒子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通过访问密钥,实现了数据及访问的加密,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

Description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服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家庭云盒子,泛指以家庭云主机为核心,通过家庭中的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家庭可以联网的设备,并通过宽带与互联网相连,是一个为家庭而组建的私有云。作为家庭云盒子,重要的是体验,需要降低配置使用的复杂度,让一般小白能够上手就用。目前的家庭云盒子中通常内置一个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模块,通过支持NFC的手机靠近该盒子,完成自动的连接。但是对于没有NFC功能的手机,就无法连接,同时增加NFC模块也提高了产品的成本。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硬件问题,在家庭云盒子上粘贴有二维码,用户终端可通过扫码或者在浏览器输入外网网址的方式,访问家庭云盒子。
然而,现有技术中家庭云盒子的二维码容易泄露,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家庭云盒子,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家庭云盒子的二维码容易泄露,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家庭云盒子,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应用于家庭云盒子,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所述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根据所述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所述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通过所述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所述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所述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所述外网地址与所述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家庭云盒子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通过访问密钥,实现了数据及访问的加密,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
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若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后,首先判断用户终端是否为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请求,如果确定是外网访问请求,那么发起对用户终端的安全性验证,防止外网接入环境下不安全设备的访问,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访问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其中,所述来源地址为所述用户终端在通过所述用户访问地址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设备标识,查询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将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接入环境在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中选择的;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内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不为外网访问请求;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外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在扫描家庭云盒子的二维码或者输入家庭云盒子上的用户访问地址后,可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互联网服务器将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自己的网络接入环境自动选择登录内网地址或外网地址,连接家庭云盒子,因此家庭云盒子可以根据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是内网地址还是外网地址确定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用户终端能够自动化实现家庭云盒子的访问,家庭云盒子可快速定位用户终端的访问请求来源,进而快速作出响应,进一步地提高了家庭云盒子访问的效率。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用户终端是否为之前内网访问后验证安全的设备,准确实现了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在所述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之后,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所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其中,针对同一家庭用户,本申请实施例支持访问密钥共享,用户终端提供访问密钥即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访问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装置,应用于家庭云盒子,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所述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所述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所述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所述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所述外网地址与所述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之后,上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
验证模块,用于若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其中,所述来源地址为所述用户终端在通过所述用户访问地址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设备标识,查询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将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接入环境在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中选择的;
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内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不为外网访问请求;
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外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
可选地,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之后,上述装置还包括:
共享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所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通过家庭云盒子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通过访问密钥,实现了数据及访问的加密,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相关技术中,家庭云盒子上粘贴有二维码或用户访问地址,用户可通过扫码或者浏览器输入用户访问地址访问家庭云盒子,当用户能够在外网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时,一旦该二维码泄露,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二维码访问。家庭云盒子的二维码容易泄露,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家庭云盒子,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家庭云盒子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
可选地,家庭云盒子为了避免安全的攻击,增加一个安全防范机制,即当收到来自内网的报文,则正常接收,如果来自外网的报文(即接收到的报文中的原地址为来自外网),则需要对报文解密后,再处理,解密的密钥为用户的浏览器或者终端应用程序在内网访问的时候由家庭云盒子分配的。通过上述方法,提升了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安全性,保护了客户的隐私,保障了客户的利益,有助于家庭云盒子的应用和发展。
可选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系统架构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家庭云盒子访问系统为家庭云盒子的处理系统或者家庭云盒子。在图1中,上述架构包括数据采集设备101、处理设备102和显示设备103中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家庭云盒子访问系统架构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架构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图1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实现。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数据采集设备101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也可以包括通信接口,数据采集设备101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或者是通信接口与处理设备连接。
处理设备102可以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
显示设备103还可以是触摸显示屏或者终端设备的屏幕,用于在显示的上述内容的同时接收用户指令,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应理解,上述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执行指令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芯片电路实现。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处理设备102,具体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当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可选地,当家庭云盒子在家庭内连接家庭网关上电后,自动获得内网地址,即内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例如内网IP地址为192.168.3.126。
S202: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可选地,家庭云盒子出厂前设置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并在家庭云盒子的外壳粘贴一个二维码,该二维码内含用户访问地址和家庭云盒子设备标识。或者,家庭云盒子外盒粘贴说明,说明中包括用户访问地址和家庭云盒子设备标识。且说明用户访问方法为通过浏览器或者应用程序扫码即可访问。如二维码中包含信息为www.pubcloud.com和设备标识1573600。
可选地,当家庭云盒子在家庭内连接网关上电后,自动连接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并提交设备标识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如下:1573600:192.168.3.126。
S203:根据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可选地,第一报文中包括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内网地址以及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
S204:通过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互联网服务器,以使互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外网地址与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其中,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可选地,互联网服务器自动从来自家庭云网关的第一报文中提取源IP地址和源端口号,比如202.112.200.111:10223,并将该地址与1573600映射,作为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
S205: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可选地,家庭用户必须在内网首先访问该家庭云盒子,如果后续需要外网接入访问(点击),则以userID的身份提出一个一个访问密钥申请,那么,家庭云盒子自动生成一个访问密钥Key,回复给用户保存在浏览器或者应用程序中。
S206:将访问密钥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通过访问密钥、用户访问地址、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家庭云盒子首先通过家庭云网关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与互联网服务器的通信连接,确定能够通过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互联网服务器包括访问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用户终端可以通过家庭云盒子上粘贴的二维码或者用户访问地址信息访问互联网服务器,获取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及外网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的安全访问,家庭云盒子在用户终端内网接入环境下,为用户终端分配访问密钥,用户终端借助访问密钥实现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对家庭云盒子的安全访问,通过访问密钥,实现了数据及访问的加密,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数据安全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通过访问密钥对通过外网访问的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进而保证了家庭云盒子访问的安全性,相应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方法包括:
S301:当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S302: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S303:根据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S304:通过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互联网服务器,以使互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外网地址与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
其中,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S305: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S306:将访问密钥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通过访问密钥、用户访问地址、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其中,步骤S301-S306的实现方式与步骤S201-S206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作赘述。
S307: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
可选地,判断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包括:
获取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其中,来源地址为用户终端在通过用户访问地址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互联网服务器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设备标识,查询设备标识对应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将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网络接入环境在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中选择的;若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内网地址,则确定访问请求不为外网访问请求;若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外网地址,则确定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的用户终端在扫描家庭云盒子的二维码或者输入家庭云盒子上的用户访问地址后,可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互联网服务器将家庭云盒子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自己的网络接入环境自动选择登录内网地址或外网地址,连接家庭云盒子,因此家庭云盒子可以根据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是内网地址还是外网地址确定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用户终端能够自动化实现家庭云盒子的访问,家庭云盒子可快速定位用户终端的访问请求来源,进而快速作出响应,进一步地提高了家庭云盒子访问的效率。
S308:若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获取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其中,第二报文包括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
可选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若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则确定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根据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能够准确且快速地确定用户终端是否为之前内网访问后验证安全的设备,准确实现了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在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之后,还包括: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若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其中,针对同一家庭用户,本申请实施例支持访问密钥共享,用户终端提供访问密钥即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访问效率,进一步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基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示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终端在外网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时,家庭云盒子验证过程如下:
当家庭用户在外网要访问该家庭云盒子的时候,打开浏览器或者应用程序扫家庭云盒子上的二维码,自动从二维码中提取网址信息www.pubcloud.com,并连接到互联网服务器,并提交设备标识信息1573600给互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根据设备标识和IP地址的映射关系,查询到1573600对应的IP地址内网地址为192.168.3.226,外网地址为202.112.200.111:10223,返回给用户的浏览器或或者应用程序,浏览器和应用程序如果在外网,则自动跳转到访问该外网地址202.112.200.111:10223。
后续所有发送给该外网地址的报文,都采用Key加密,并提供userID。家庭云盒子通过该地址收到报文后,提取userID信息,然后找到对应的Key,对所有接收的报文进行解密,解密后的报文再进行正常的处理。这样如果是攻击者,则无法获得该Key进行报文的加密,就会攻击失败。如果所有的家庭用户公用一个Key,那么家庭用户在外网访问家庭云盒子,也可以不提供UserID,而直接采用Key加密即可。
这里,本申请实施例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后,首先判断用户终端是否为在外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请求,如果确定是外网访问请求,那么发起对用户终端的安全性验证,防止外网接入环境下不安全设备的访问,提高了家庭云盒子的访问安全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家庭云盒子,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包括:获取模块401、连接模块402、第一生成模块403、第一发送模块404、第二生成模块405和第二发送模块406。这里的家庭云盒子访问装置可以是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或者是实现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获取模块401、连接模块402、第一生成模块403、第一发送模块404、第二生成模块405和第二发送模块406的划分只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物理上两者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当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互联网服务器,以使互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外网地址与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其中,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访问密钥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通过访问密钥、用户访问地址、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
可选地,在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访问密钥发送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通过访问密钥、用户访问地址、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家庭云盒子之后,上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
验证模块,用于若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其中,来源地址为用户终端在通过用户访问地址与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互联网服务器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设备标识,查询设备标识对应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将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根据网络接入环境在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中选择的;
若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内网地址,则确定访问请求不为外网访问请求;
若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外网地址,则确定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
可选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第二报文包括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身份标识号和访问密钥,则确定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可选地,在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之后,上述装置还包括:
共享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可选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的结构示意图,该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可以为家庭云盒子,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家庭云盒子功能的服务器或者终端设备。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平板电脑(Portable Android Device,简称PAD)、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简称PMP)、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5示出的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简称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5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 ,简称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5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508;以及通信装置509。通信装置509可以允许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5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5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508被安装,或者从ROM 5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5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执行时,使得该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 ,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家庭云盒子,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所述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根据所述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所述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通过所述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所述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所述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所述外网地址与所述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在所述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
若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所述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在所述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所述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包括: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包括:
获取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其中,所述来源地址为所述用户终端在通过所述用户访问地址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建立连接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设备标识,查询所述设备标识对应的内网地址和外网地址,将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根据网络接入环境在所述内网地址和所述外网地址中选择的;
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内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不为外网访问请求;
若所述访问请求的来源地址为所述外网地址,则确定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
3.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家庭云盒子,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家庭云盒子与家庭云网关建立连接后,获取所述家庭云网关的内网地址;
连接模块,用于根据家庭云盒子的用户访问地址,连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对应的互联网服务器;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家庭云盒子的设备标识与所述内网地址的映射关系生成第一报文;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家庭云网关发送第一报文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以使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报文的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根据所述源网际互连协议地址和源端口号确定所述家庭云盒子的外网地址,将所述外网地址与所述设备标识建立映射关系,其中,所述外网地址用于用户终端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在内网接入环境下发送的外网访问密钥申请,生成访问密钥;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密钥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通过所述访问密钥、所述用户访问地址、所述外网地址在外网接入环境下访问所述家庭云盒子;
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问请求,判断所述访问请求是否为外网访问请求;
验证模块,用于若所述访问请求为外网访问请求,则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外网地址发送的第二报文,其中,所述第二报文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身份标识号和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所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身份标识号和所述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共享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发送的家庭共享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建立家庭共享用户,并将所述用户终端的访问密钥确定为家庭共享访问密钥;
相应地,所述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和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对所述用户终端进行安全性验证;
所述验证模块还具体用于:
若所述预设访问密钥存储库中包括所述家庭共享访问密钥,则确定所述用户终端访问安全。
4.一种家庭云盒子访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
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
CN202311504554.0A 2023-11-13 2023-11-13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240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4554.0A CN117240618B (zh) 2023-11-13 2023-11-13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04554.0A CN117240618B (zh) 2023-11-13 2023-11-13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618A CN117240618A (zh) 2023-12-15
CN117240618B true CN117240618B (zh) 2024-03-01

Family

ID=8909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04554.0A Active CN117240618B (zh) 2023-11-13 2023-11-13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06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6055A (zh) * 2014-09-23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访问设备、目标设备及管理服务器
CN113285949A (zh) * 2021-05-21 2021-08-2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网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7206A (zh) * 2021-06-30 2021-09-0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3965395A (zh) * 2021-10-28 2022-01-21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安全访问内网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668402A (zh) * 2023-06-29 2023-08-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云盒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6227A (zh) * 2021-07-09 2021-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6055A (zh) * 2014-09-23 2016-04-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方法、访问设备、目标设备及管理服务器
CN113285949A (zh) * 2021-05-21 2021-08-20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外网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7206A (zh) * 2021-06-30 2021-09-0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3965395A (zh) * 2021-10-28 2022-01-21 绿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安全访问内网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6668402A (zh) * 2023-06-29 2023-08-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智能云盒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618A (zh) 2023-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0912B2 (en) Methods, media, apparatuses and computing devices of user data authorization based on blockchain
CN108632253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客户数据安全访问方法及装置
US9125059B2 (en) Password-free, token-based wireless access
US20140173692A1 (en) Bring your own device system using a mobile accessory device
US11658963B2 (en)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validation
CN107528830B (zh) 账号登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4897503B2 (ja) アカウントリンキングシステム、アカウントリンキング方法、連携サーバ装置
US20220245005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for inter-mini program platform discovery
CN103036852B (zh) 一种实现网络登录的方法以及装置
US10666793B1 (en) Secure call center communications
CN111400760B (zh) web应用访问数据库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1555884A (zh) 用于位置感知双因素认证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34811B (zh) 一种文件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801299B (zh) 元宇宙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87657B (zh) 云存储安全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40618B (zh) 家庭云盒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4558B (zh) 云网端一体化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6140A (zh) 访问内容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A2991067A1 (en) Providing 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via device notifications
CN116132125B (zh) 云服务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81831A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7395084B (zh) 云存储资源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8148B (zh) 交互方法及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261659B (zh) 终端和服务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7240617B (zh) 公有云存储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