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0455A -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0455A
CN117240455A CN202311333671.5A CN202311333671A CN117240455A CN 117240455 A CN117240455 A CN 117240455A CN 202311333671 A CN202311333671 A CN 202311333671A CN 117240455 A CN117240455 A CN 117240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management
node
backup
node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336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光宇
杜江涛
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nyu Boy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nyu B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nyu Boy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nyu Boy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336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0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0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包括: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建立多节点的密钥管理系统,以确保密钥的生成、交换、存储和轮换;主‑备份配置模块:为应对主要密钥管理节点的故障,设置主‑备份配置,确保高可用性;负载均衡模块:为分散密钥管理流量,实施负载均衡,确保所有节点均匀分担负载;备份数据存储模块:确保密钥和配置的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健康监控模块:实施健康监控系统来实时监视密钥管理节点的状态;故障恢复模块:为密钥管理系统建立故障恢复策略,以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本发明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确保密钥管理的高可用性和冗余策略,提高整个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背景技术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一种用于保护网络通信的协议套件,它提供了数据加密、数据完整性验证和身份验证等安全功能。IPsec链路加密是IPsec协议套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加密网络通信中的数据流,从而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IPsec链路加密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挑战,例如:如果IPsec的关键组件或密钥管理系统存在单点故障,整个安全系统可能会受到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包括:
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建立多节点的密钥管理系统,以确保密钥的生成、交换、存储和轮换;
主-备份配置模块:为应对主要密钥管理节点的故障,设置主-备份配置,确保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模块:为分散密钥管理流量,实施负载均衡,确保所有节点均匀分担负载;
备份数据存储模块:确保密钥和配置的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健康监控模块:实施健康监控系统来实时监视密钥管理节点的状态;
故障恢复模块:为密钥管理系统建立故障恢复策略,以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包括:
部署多个密钥管理节点,节点构成一个密钥管理集群;
所有密钥管理节点访问共享的配置数据库,确保配置信息的一致性和冗余。
进一步的:所述主-备份配置模块包括:
在密钥管理集群中指定一个主节点,负责密钥生成和管理,其他节点充当备份节点;
实现自动故障切换机制,以便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能够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
进一步的: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包括:
引入负载均衡器,位于密钥管理集群前面,用于分发请求到可用的节点;
负载均衡器应实施动态健康检查,以监测各节点的可用性,并将请求路由到可用的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包括:
实施定期的密钥和配置备份,以确保即使出现数据丢失,也能够进行恢复;
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避免地理上的灾难性事件影响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健康监控模块包括:
部署监控工具,用于检测密钥管理节点的性能和可用性;
设置警报系统,以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管理员。
进一步的:所述故障恢复模块包括: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如果自动恢复无法解决问题,为管理员手动介入,以解决复杂的故障情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通过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主-备份配置和负载均衡等步骤,本发明实现了高可用性,即使主要密钥管理节点发生故障,备份节点能够自动接管,确保系统持续运行。引入主-备份配置、备份数据存储和远程备份措施,确保了数据的冗余性,即使数据中心或服务器遭受灾害,备份数据仍然可用,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密钥管理流量能够均匀分散到多个节点,降低了单一节点的负载压力,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实现了自动故障切换机制,这意味着系统能够在检测到主要节点故障时迅速切换到备份节点,减少了停机时间。为管理员提供手动切换和干预的选项,以解决复杂的故障情况,这增加了管理员对系统的控制能力。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减小地理上的单点故障风险,这有助于应对自然灾害或地理性故障。建立了健康监控和警报系统,确保管理员能够及时了解系统状态,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多重措施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提高了整个安全系统的可用性和冗余策略,降低了潜在的风险,并确保密钥管理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这些优点使得该方法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同时,能够应对各种故障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包括:
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多节点的密钥管理系统,以确保密钥的生成、交换、存储和轮换具有高可用性。
主-备份配置模块:为了应对主要密钥管理节点的故障,设置主-备份配置,确保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模块:为了分散密钥管理流量,实施负载均衡,确保所有节点均匀分担负载。
备份数据存储模块:确保密钥和配置的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健康监控模块:实施健康监控系统来实时监视密钥管理节点的状态。
故障恢复模块:为密钥管理系统建立故障恢复策略,以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本发明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确保密钥管理的高可用性和冗余策略,提高整个安全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具体的,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包括:
1.1.密钥管理集群:部署多个密钥管理节点,这些节点构成一个密钥管理集群。这些节点应该分布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减小单点故障的风险。
1.1.1多节点部署:在不同的地理位置部署多个密钥管理节点。这些节点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或虚拟机,分布在不同的数据中心或云服务提供商的区域。
1.1.2负载均衡:在密钥管理节点之前引入负载均衡设备,以确保密钥请求在各节点之间均匀分布。负载均衡设备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形式,具备自动健康检查和负载分发功能。
1.1.3同步配置:确保所有节点的配置信息保持同步,以便密钥管理策略和参数的一致性。这可以使用配置同步工具或集中式配置管理平台来实现。
1.2.共享配置数据库:所有密钥管理节点访问共享的配置数据库,确保配置信息的一致性和冗余。这可以使用数据库复制或集群技术来实现。
1.2.1分布式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NoSQL数据库或具有复制和冗余功能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这些数据库系统允许多个节点访问和同步配置信息。
1.2.2数据复制:使用数据库复制技术,确保配置数据库的数据在多个节点之间进行同步。这可以是主从复制、多主复制或集群数据库技术,具体取决于系统需求。
1.2.3备份策略:实施定期的数据库备份策略,以保护配置信息免受数据损坏或删除的风险。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防止地理灾难。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多节点的密钥管理系统,确保密钥的生成、交换、存储和轮换具有高可用性,同时解决单点故障问题。这样,即使某个节点或组件发生故障,系统仍能够继续提供服务,并保持密钥管理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主-备份配置模块包括:
2.1.指定主节点:在密钥管理集群中指定一个主节点,它负责密钥生成和管理。其他节点充当备份节点。
2.1.1优先级设置:为密钥管理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设置不同的优先级。主节点的优先级应设置得较高,以使其成为默认的密钥管理节点。
2.1.2状态监测:实施状态监测机制,以监视主节点的可用性。这可以通过周期性的心跳检查或网络可达性检查来实现。
2.1.3手动切换:为管理员提供手动切换的选项,以便在必要时手动指定备份节点成为主节点。
2.2.自动故障切换:实现自动故障切换机制,以便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能够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
2.2.1监控和检测:设置监控和检测系统,以实时检测主节点的状态。这可以包括检查主节点的响应时间、健康检查结果和负载情况。
2.2.2自动切换脚本:创建自动切换脚本或程序,以侦测主节点故障并触发备份节点接管密钥管理任务。脚本应能够自动更新负载均衡器或路由配置,将新的主节点指定为活动节点。
2.2.3数据同步:确保备份节点具备必要的数据同步机制,以在切换时无缝继承主节点的状态和配置信息。这包括密钥、配置和安全策略等数据的同步。
2.2.4警报和通知:在发生切换时,确保系统能够生成警报和通知管理员,以便监测和记录故障事件。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主-备份配置,以确保在主要密钥管理节点的故障时,备份节点能够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从而实现高可用性和无缝的密钥管理。同时,管理员也可以在必要时手动介入切换过程,以更好地控制系统的行为。
具体的,负载均衡模块包括:
3.1.负载均衡器:引入负载均衡器,位于密钥管理集群前面,用于分发请求到可用的节点。
3.1.1选择适当的负载均衡器:选择一个成熟且适合您的需求的负载均衡器。常见的选择包括硬件负载均衡设备、专业软件负载均衡器(如Nginx、HAProxy)或云服务提供商的负载均衡服务。
3.1.2部署负载均衡器:将负载均衡器部署在密钥管理系统前面,以充当所有传入请求的入口点。
3.1.3配置监听规则:在负载均衡器上配置监听规则,指定它应该监听哪些端口和协议,包括允许传入的IPsec连接请求。
3.1.4负载均衡算法:选择适当的负载均衡算法,例如轮询、最小连接数、IP散列等,以决定请求应该分发到哪个节点。根据系统需求和性能特征进行选择。
3.2.动态健康检查:负载均衡器应实施动态健康检查,以监测各节点的可用性,并将请求路由到可用的节点。
3.2.1定义健康检查:配置负载均衡器以定期执行健康检查。这可以包括向每个密钥管理节点发送请求并检查响应、检查节点的CPU和内存利用率,或检查节点的特定应用程序状态(例如密钥生成服务)。
3.2.2阈值设置:设置健康检查的阈值,以确定何时将某个节点标记为不可用。例如,如果一个节点连续多次未响应,或其性能超出某些限制,可以将其标记为不健康。
3.2.3自动节点删除:一旦负载均衡器识别到节点不健康,它应该自动停止将新请求路由到该节点,并从节点池中删除不健康的节点。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确保密钥管理流量在各个节点之间均匀分散,同时动态健康检查确保了只有可用的节点参与密钥管理任务,有助于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具体的,备份数据存储模块包括:
4.1.定期备份:实施定期的密钥和配置备份,以确保即使出现数据丢失,也能够进行恢复。
4.1.1自动备份计划:设置自动备份计划,以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执行备份操作。通常,夜间或低负载时段是执行备份的最佳时机。
4.1.2完整备份和增量备份:实施备份策略,包括完整备份和增量备份。完整备份将整个系统状态备份,而增量备份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更改的数据。
4.1.3多备份点:保留多个备份点,以便在需要时能够还原到不同的时间点。这可以帮助恢复先前的配置状态。
4.1.4监控和报告:设置备份监控,以确保备份任务正常运行,同时配置报告机制,以通知管理员备份状态。
4.2.远程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避免地理上的灾难性事件影响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4.2.1异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可能在不同的数据中心、云服务区域或离主要数据中心足够远的地点。这有助于防止地理上的单点故障,如自然灾害。
4.2.2加密和安全性:确保备份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适当的加密和安全保护,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4.2.3远程备份计划:设置远程备份计划,以确保备份数据定期传输到远程存储位置,可以与本地备份计划协同工作。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备份策略,确保密钥和配置的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同时,远程备份策略有助于确保备份数据在灾难情况下的可用性。
具体的,健康监控模块包括:
5.1.监控工具:部署监控工具,用于检测密钥管理节点的性能和可用性。
5.1.1选择适当的监控工具:选择监控工具或系统,适应您的系统的需求。常见的监控工具包括Prometheus、Nagios、Zabbix、ELK堆栈(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等。
5.1.2定义监控指标:确定要监视的关键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磁盘空间、网络流量、密钥生成速度、响应时间等。
5.1.3设置阈值:为每个监控指标设置合适的阈值,以便当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触发警报。
5.1.4自定义监控仪表板:创建仪表板,用于实时查看监控数据,以便管理员能够迅速了解系统状态。
5.2.警报系统:设置警报系统,以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管理员。
5.2.1警报规则定义:为监控指标定义警报规则,以指定在何种情况下触发警报。例如,如果CPU利用率超过某个阈值,触发警报。
5.2.2多通道通知:设置多通道通知机制,以确保管理员能够及时接收警报。通知通道可以包括电子邮件、短信、Slack、PagerDuty等。
5.2.3自动事件记录:确保系统记录警报事件和操作日志,以便对故障进行分析和追踪。
5.2.4定期审查和更新规则:定期审查和更新警报规则,以确保它们仍然反映了系统的需求和性能特征。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健康监控系统,以实时监视密钥管理节点的状态,并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管理员。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快速响应潜在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具体的,故障恢复模块包括:
6.1.备份节点接管: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应能够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6.1.1自动切换机制:实现自动切换机制,以侦测主节点的故障。这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健康检查或心跳检测来实现。
6.1.2备份节点准备:确保备份节点已经准备好接管密钥管理任务,包括配置信息的同步和密钥存储的准备。备份节点应在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接管。
6.1.3自动负载均衡更新:如果负载均衡器用于路由请求,确保自动更新负载均衡器的配置,将新的主节点指定为活动节点。
6.2.手动干预:如果自动恢复无法解决问题,为管理员提供手动介入的方法,以解决复杂的故障情况。
6.2.1管理员通知:为管理员提供适当的通知和警报,以使其了解发生了故障。通知可以包括详细的故障信息和建议的行动。
6.2.2故障分析工具:提供工具和资源,以帮助管理员分析故障原因。这可以包括日志、监控数据、追踪工具等。
6.2.3手动切换选项:为管理员提供手动切换的选项,以便他们可以主动触发备份节点接管密钥管理任务。这可能在处理复杂的故障或系统维护时很有用。
6.2.4记录和审计:记录所有故障恢复事件,以进行审计和分析。这有助于改进系统的健康监控和故障恢复策略。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故障恢复策略,以确保密钥管理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自动切换机制和手动介入选项为系统提供了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确保管理员能够在需要时有效地管理系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建立多节点的密钥管理系统,以确保密钥的生成、交换、存储和轮换;
主-备份配置模块:为应对主要密钥管理节点的故障,设置主-备份配置,确保高可用性;
负载均衡模块:为分散密钥管理流量,实施负载均衡,确保所有节点均匀分担负载;
备份数据存储模块:确保密钥和配置的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
健康监控模块:实施健康监控系统来实时监视密钥管理节点的状态;
故障恢复模块:为密钥管理系统建立故障恢复策略,以快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节点密钥管理系统包括:
部署多个密钥管理节点,节点构成一个密钥管理集群;
所有密钥管理节点访问共享的配置数据库,确保配置信息的一致性和冗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备份配置模块包括:
在密钥管理集群中指定一个主节点,负责密钥生成和管理,其他节点充当备份节点;
实现自动故障切换机制,以便在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能够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均衡模块包括:
引入负载均衡器,位于密钥管理集群前面,用于分发请求到可用的节点;
负载均衡器应实施动态健康检查,以监测各节点的可用性,并将请求路由到可用的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包括:
实施定期的密钥和配置备份,以确保即使出现数据丢失,也能够进行恢复;
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避免地理上的灾难性事件影响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监控模块包括:
部署监控工具,用于检测密钥管理节点的性能和可用性;
设置警报系统,以在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管理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恢复模块包括: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时,备份节点自动接管密钥管理任务,确保服务的连续性;
如果自动恢复无法解决问题,为管理员手动介入,以解决复杂的故障情况。
CN202311333671.5A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Pending CN117240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3671.5A CN117240455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33671.5A CN117240455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455A true CN117240455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87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33671.5A Pending CN117240455A (zh) 2023-10-16 2023-10-16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045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716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Mcalister Donald Kent Back-up for key authority point for scaling and high availability for stateful failover
US20080307054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Kavitha Kamarthy Dynamic key management server discovery
US20110055559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Jun Li Data retention management
US20120096269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Certes Networks, Inc. Dynamically scalable virtual gateway appliance
CN104184675A (zh) * 2014-09-12 2014-12-0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IPSec VPN设备集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9141814B1 (en) * 2014-06-03 2015-09-22 Zettaset, Inc. Methods and computer systems with provisions for high availability of cryptographic keys
US20180052901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Quintessencelabs Pty Ltd. Fault-tolerant key management system
CN116016529A (zh) * 2022-12-27 2023-04-25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Sec VPN设备负载均衡管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716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Mcalister Donald Kent Back-up for key authority point for scaling and high availability for stateful failover
US20080307054A1 (en) * 2007-06-05 2008-12-11 Kavitha Kamarthy Dynamic key management server discovery
US20110055559A1 (en) * 2009-08-27 2011-03-03 Jun Li Data retention management
US20120096269A1 (en) * 2010-10-14 2012-04-19 Certes Networks, Inc. Dynamically scalable virtual gateway appliance
US9141814B1 (en) * 2014-06-03 2015-09-22 Zettaset, Inc. Methods and computer systems with provisions for high availability of cryptographic keys
CN104184675A (zh) * 2014-09-12 2014-12-0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IPSec VPN设备集群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20180052901A1 (en) * 2016-08-16 2018-02-22 Quintessencelabs Pty Ltd. Fault-tolerant key management system
CN116016529A (zh) * 2022-12-27 2023-04-25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Sec VPN设备负载均衡管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勇;汤晓霞;: "网络安全系统在税务行业的实施和应用", 计算机系统应用, no. 02, 5 February 2007 (2007-02-05) *
张云鹤: "高可用IPSec虚拟专用网研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91541B1 (ko) 네트웍 환경에서의 컨텐츠 동기화 시스템 및 동기화 방법
EP155019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ication monitoring and automatic disaster recovery for high-availability
EP242416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shared computers
KR100575497B1 (ko) 내고장성 컴퓨터 시스템
US7076696B1 (en) Providing failover assurance in a device
EP3210367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aster recovery of cloud applications
CN112181660A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集群的高可用方法
US20020188870A1 (en) Intrusion tolerant server system
Alshammari et al. Disaster recovery in single-cloud and multi-cloud environments: Issues and challenges
WO2017107827A1 (zh) 一种环境隔离方法及设备
CN111988347B (zh) 跳板机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跳板机系统
US8370897B1 (en) Configurable redundant security device failover
CN107682166B (zh) 基于大数据的安全运维服务平台远程数据采集的实现方法
CN117240455A (zh) 一种基于IPsec链路加密方法的加密系统
CN111367711A (zh) 一种基于超融合数据安全容灾方法
CN114328033A (zh) 保持高可用设备组业务配置一致性的方法及装置
US1023712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high availability support at a bypass switch
CN103929320A (zh) 一种针对it系统灾难恢复的集成平台
WO2012149744A1 (zh) 主备管理软件的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13890850A (zh) 路由容灾系统及方法
JPH07319836A (ja) 障害監視方式
US748412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ult protec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related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8101834A (zh) 一种分布式多活呼叫中心、业务保障方法及系统
JP2014052859A (ja) 監視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JP2007115089A (ja) 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