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40116A -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0116A
CN117240116A CN202311200818.3A CN202311200818A CN117240116A CN 117240116 A CN117240116 A CN 117240116A CN 202311200818 A CN202311200818 A CN 202311200818A CN 117240116 A CN117240116 A CN 1172401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ontrolling
grid
abnorm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08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金城
姜安营
俞雁飞
李克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081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401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40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01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公开了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根据发生异常的端口数量和端口类型选择对应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户用光伏储能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户用光伏储能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蓄电池、负载等设备,其中光储逆变器主要承担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功能。
当光储逆变器的端口发生异常时,现有的光储逆变器只能将发生故障的单个端口进行屏蔽,确保剩余的端口正常运行,当多个端口异常时,停止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根据发生异常的端口数量和端口类型选择对应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所述光储逆变器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离网端口和母线,所述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端口,包括: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所述光储逆变器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离网端口和母线,所述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端口,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数量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确定异常端口的数量,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异常端口对应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光储逆变器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工作模式下的光储逆变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工作模式下的光储逆变器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工作模式下的光储逆变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根据发生异常的端口数量和端口类型选择对应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的光储逆变器只能针对单个故障端口进行屏蔽处理,确保剩余端口的正常运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多个端口故障的情形下,让光储逆变器正常工作,避免光储逆变器停机,提高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光储逆变器,该光储逆变器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离网端口和母线,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端口,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流程图,具体包括:
201、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都对应有不同的运行条件,因此,检测标准也不同,具体包括:若要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电网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电网端口运行条件,则电网端口运行条件可以是电网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
若要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离网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离网端口运行条件,则离网端口运行条件可以是离网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也可以是逆变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还可以是逆变电流小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值;
若要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储能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储能端口运行条件,储能端口运行条件可以是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值或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值;
若要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储能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光伏端口运行条件,光伏端口运行条件可以是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七预设值或输出电流大于或等于第八预设值。
202、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其中,光储逆变器中包括四个端口,当单个端口故障时,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为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中的任意一种,当两个端口故障时,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为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中的任意两种。
需要说明的是,当三个及以上端口故障时,光储逆变器无法工作。
203、根据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
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判断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若异常端口为电网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储能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光伏端口,则控制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和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离网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异常端口对应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具体包括:
301、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302、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步骤301-302与步骤201-202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303、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三个及以上端口故障时,光储逆变器无法工作。因此,最多只能出现两个异常端口。
304、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和/或第二开关断开,以切断光储逆变器与电网的电气连接;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光储逆变器通过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给储能单元(例如,电池)充电,降低了储能单元进入低容量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电网端口与光伏端口或储能端口之间,串联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只要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中至少一个断开,即完成光储逆变器与电网的断开。例如,如图4所示,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两个开关同时断开。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开关断开,即K1断开或K2断开。
305、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断开,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电网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电网通过电网端口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电网可以通过旁路给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确保在电网正常时离网端口用电的稳定性。
例如,如图5所示,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K1断开,第二开关K2闭合,电网端口与离网端口通过旁路连接。
306、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光伏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端口向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监测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在光伏功率充足时,光储逆变器可以带较大功率负载运行,当光伏功率较弱时,光储逆变器可以带小功率负载运行,提高了光伏组件在电网异常时的自发自用率。
例如,如图6所示,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K1闭合,第二开关K2断开,光伏端口与离网端口通过旁路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两个异常端口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具体包括:
701、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702、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703、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
步骤701-703与步骤301-3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704、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储能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储能单元通过储能端口向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监测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例如,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断开,储能端口与离网端口通过旁路连接。
705、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光伏端口与电网端口连接;控制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端口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增加了光伏组件向电网发电的发电时长,增加了光储逆变器的发电时长,提高了发电量,从而提高发电收益。
例如,如图8所示,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K1闭合,第二开关K2闭合,电网端口与光伏端口通过母线连接。
706、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
具体的,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储能端口与电网端口连接;控制电网通过电网端口向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或,控制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直至储能单元的容量不满足发电要求。例如,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闭合,第二开关闭合,电网端口与储能端口通过母线连接。可以根据实际电价选择对储能单元进行充电还是利用储能单元发电(即放电),提高了储能单元的充电灵活性,降低了充电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两个异常端口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检测模块901,用于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数量类型确定模块902,用于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工作模式确定模块903,用于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工作模式确定模块9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9031,用于当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
第一控制单元9032,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9033,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第三控制单元9034,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控制单元9032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切断所述光储逆变器与电网的电气连接;
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二控制单元9033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电网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电网通过所述电网端口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三控制单元9034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光伏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端口向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监测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所述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工作模式确定模块903还包括:
第四控制单元9035,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单元9036,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单元9037,用于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四控制单元9035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储能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储能端口向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监测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所述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五控制单元9036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光伏端口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
控制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端口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六控制单元9037具体用于: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储能端口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
控制电网通过所述电网端口向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
或,控制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的容量不满足发电要求。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工作模式确定模块903还包括:
判断控制单元9038,用于当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判断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电网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储能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光伏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和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离网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两个异常端口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10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010和存储器10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033或数据1032的存储介质10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020和存储介质10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0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100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10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030通信,在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1000上执行存储介质10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0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0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0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031,例如Windows 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示出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步骤具体包括:
检测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根据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储逆变器中各个端口的运行状态,基于不满足运行条件的异常端口对应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调整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效率。
上述根据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包括: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和/或第二开关断开,以切断光储逆变器与电网的电气连接;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断开,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电网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电网通过电网端口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光伏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端口向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监测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上述在确定两个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之后,还包括: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若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储能端口通过旁路与离网端口连接;控制储能单元通过储能端口向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监测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光伏端口与电网端口连接;控制光伏组件通过光伏端口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上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控制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包括:控制第一开关闭合,控制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储能端口与电网端口连接;控制电网通过电网端口向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或,控制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直至储能单元的容量不满足发电要求。
上述根据异常端口的数量确定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还包括:当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判断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若异常端口为电网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储能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光伏端口,则控制与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和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若异常端口为离网端口,则控制与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向与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所述光储逆变器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离网端口和母线,所述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两个时,确定两个异常端口各自对应的端口类型;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电网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储能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一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或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切断所述光储逆变器与电网的电气连接;
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电网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电网通过所述电网端口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三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光伏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端口向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监测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所述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两个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电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储能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
若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包括光伏端口和离网端口,则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四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断开,以使得所述储能端口通过旁路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
控制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储能端口向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监测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当所述负载功率大于阈值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报警或发送报警提示信息,以提示降低所述离网端口的负载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五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光伏端口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
控制光伏组件通过所述光伏端口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还包括设置在母线上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控制所述光储逆变器进入第六工作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控制所述第二开关闭合,以使得所述储能端口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
控制电网通过所述电网端口向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充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为满充状态,
或,控制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直至所述储能单元的容量不满足发电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当所述异常端口的数量为一个时,判断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类型;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电网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储能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和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光伏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储能端口连接的储能单元和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同时为与所述离网端口连接的负载供电;
若所述异常端口为离网端口,则控制与所述光伏端口连接的光伏组件向与所述电网端口连接的电网发电。
11.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所述光储逆变器包括光伏端口、储能端口、电网端口、离网端口和母线,所述母线用于连接各个端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光储逆变器中的各个端口是否满足对应的运行条件;
数量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所述异常端口为不满足对应运行条件的端口;
工作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异常端口的端口数量及端口类型确定所述光储逆变器的工作模式。
12.一种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以使得所述光储逆变器的控制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202311200818.3A 2023-09-15 2023-09-15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401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0818.3A CN117240116A (zh) 2023-09-15 2023-09-15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0818.3A CN117240116A (zh) 2023-09-15 2023-09-15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0116A true CN117240116A (zh) 2023-12-15

Family

ID=89094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0818.3A Pending CN117240116A (zh) 2023-09-15 2023-09-15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4011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45735B2 (ja) バッテリーシステム及びエネルギー保存システム
CN108683202B (zh) 储能系统
EP3264550B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for parallel direct current power supplies and device thereof
US9829529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KR102415123B1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KR20150102778A (ko) 배터리 팩,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장치, 및 배터리 팩의 관리 방법
US10958086B2 (en) Battery system
CN105223517A (zh) 一种蓄电池组在线均衡监测方法
CN108418250B (zh) 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
US20230420948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N110994633B (zh) 一种链式svg链节模块旁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536187B1 (ko) 태양광 발전의 분산형 에너지 저장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CN105556784A (zh) 蓄电池系统
JP2015027143A (ja) 発電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117240116A (zh) 光储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6050763A (ja) 電力負荷平準化システム
CN201332285Y (zh) 高频在线式智能型不间断电源设备
CN109245286A (zh) 一种无变压器的应急电源
CN111262336A (zh) 一种柔性不间断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EP4293867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grounding structur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219717944U (zh) 叠光控制系统
US11916511B1 (en) Solar-battery integrated DC system
CN219871725U (zh) 用于检测电池状态的装置及电池保护装置
CN214255734U (zh) 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光储变频系统
CN218677284U (zh) 电池管理电路及储能集装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