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20387B -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20387B
CN117220387B CN202311482284.8A CN202311482284A CN117220387B CN 117220387 B CN117220387 B CN 117220387B CN 202311482284 A CN202311482284 A CN 202311482284A CN 117220387 B CN117220387 B CN 117220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trips
grooves
column
charg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822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20387A (zh
Inventor
王帆
陈频
赵子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beidi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beidi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beidi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beidi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822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20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20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0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20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20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磁吸充电板,磁吸充电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第一充电线圈位于第二充电线圈右侧,调节机构包括滑条,两个滑条分别滑动内设在两个第一滑槽中,螺杆两端分别滑动内设在两个滑条中,两个滑条相背离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夹块,两个滑条侧壁上均开设有圆槽,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且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进而达到了便携的作用,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电设备对供电质量、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即时性、特殊场合、特殊地理环境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接触式电能传输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
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1.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为仅可针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功能较为单一,而当需要外出时则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充电器,较为麻烦;
2.大多数人外出游玩时喜欢在车上玩手机,电量消耗较快因此需要在车内充电,但大多无线充电器仅为磁吸固定的方式,当路面较为颠簸时,此时手机易与无线充电器之间发生滑动,甚至可能发生掉落的可能;
3.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一体成型,角度以及高度调节不便,而为了放置稳固,大多人在外出时选择通过吸盘将其固定在车上,但当不同人使用时,由于乘客在车上的座位不同,因此需要反复拆卸充电器,在反复拆卸下吸盘吸力也将随之减弱,易造成放置不稳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为仅可针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功能较为单一,而当需要外出时则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充电器,较为麻烦,且无线充电器大多一体成型,角度以及高度调节不便,而为了放置稳固,大多人在外出时选择通过吸盘将其固定在车上,但当不同人使用时,由于乘客在车上的座位不同,因此需要反复拆卸充电器,在反复拆卸下吸盘吸力也将随之减弱,易造成放置不稳定的情况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包括磁吸充电板,所述磁吸充电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位于第二充电线圈右侧,所述磁吸充电板上端部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所述磁吸充电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条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纹环;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条,两个所述滑条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中,所述螺杆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条中。
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条相背离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夹块,两个所述滑条侧壁上均开设有圆槽,两个所述第一螺纹环分别内设在两个圆槽中;
其中,所述磁吸充电板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两端均开设有燕尾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燕尾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燕尾条,两个所述燕尾条的相对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远离两个燕尾条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燕尾槽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磁吸充电板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下端部开设有环形槽;
其中,所述环形槽内壁中均匀等距开设有插槽,所述固定柱内部滑动安装有内柱。
优选的:所述内柱下端部固定安装有滑柱,所述内柱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环;
其中,所述内柱侧壁上均匀等距固定安装有插块,四个所述插块分别滑动内设在四个插槽中。
优选的:四个所述插块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
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远离四个插块的一端均与环形槽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端部中心处开设有中心槽;
其中,所述滑柱滑动内设在中心槽中,所述支架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架内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两组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吸盘;
其中,两个所述横杆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柱,两个所述转柱均螺纹内设在支架中,两个所述转柱上端部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转柱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柱表面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纹环,两个所述转柱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柱,两个所述调节柱侧壁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其中,两组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内设在两组限位槽中,且两个第二螺纹环分别套设在两组限位块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调节柱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盘,两个所述转盘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卡块,两组所述卡块分别插接在两组卡槽中;
其中,两个所述转盘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上均转动套设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均与内柱贴合且位于固定环下方。
(三)有益效果
其一,通过支架、横杆、吸盘、转柱、卡槽、转盘和卡块的设计,当设备居家使用时,此时可将支架放置在桌面上,而当设备出门旅游车内使用时,此时可将转盘上的卡块插入转柱上的卡槽中,然后可转动转盘,在其转动下将带动转柱随之在支架和横杆内部发生转动,此时转柱将向下推动横杆移动,而横杆将带动吸盘随之向下移动,进而将与车体完成吸附安装,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适用于居家以及车内使用,做到了适用于多种环境下使用的有益效果;
其二,通过第一充电线圈、第二充电线圈、第三充电线圈和第二固定条的设计,使用时可使竖向放置的手机贴合第一充电线圈处于一个合适的倾角进行充电,也可将手机横向放置在与第二充电线圈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二固定条将对手机的一侧侧边进行限位,而电子手表可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上进行充电,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充电,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功耗更低,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相较于现有的三合一充电器,体积得到了缩小进而达到了便携使用的效果;
其三,通过磁吸充电板、第一充电线圈、第二充电线圈、第一固定条、第一滑槽、螺杆、第一螺纹环、滑条、夹块、燕尾条和第一压缩弹簧的设计,通过磁吸充电板的设计使得该设备在充电时可对手机和手表进行磁吸,加强其放置的稳定性,且当手机竖向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上时,此时手机底部将与第一固定条接触,此时可在螺杆上转动两个第一螺纹环,在两个第一螺纹环的转动下将向中部滑动,而在两个第一螺纹环的移动下将带动两个滑条随之在两个第一滑槽内部向中滑动,此时两个夹块也将随之滑动进而可对手机的底部两端进行夹持限位,且手机横向放置在第二充电线圈上时,此时可相对拉动两个燕尾条,在两个燕尾条的拉动下将带动两个第一压缩弹簧随之发生拉伸,松开两个燕尾条后两个第一压缩弹簧恢复形变将完成对手机的限位,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其四,通过插块和第一减震弹簧的设计,当插块在滑动下将带动第一减震弹簧随之发生压缩,此时第一减震弹簧将对车辆颠簸产生的力进行抵消,进而有效减震,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相较于传统设备来说,减震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有效避免了手机与设备连接部位出现相对滑动进而造成连接故障的可能;
其五,通过磁吸充电板、环形槽、插槽和插块的设计,当插块由插槽内部滑动至环形槽内部后,此时转动固定柱,此时固定柱将带动磁吸充电板发生转动进行调节,角度调节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插块将再次插入插槽中完成卡接,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完成角度调节,有效规避了常规角度调节时需要反复拆装设备的问题;
其六,通过固定环、第二螺纹环、限位块、转盘、连接柱和连接条的设计,当第二螺纹环向上移动时将带动两个限位块随之向上移动,而限位块将带动转盘滑动连接柱随之向上移动,在连接柱的移动下将带动连接条向上移动,而当连接条与固定环接触后将带动其进行调节,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便于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进行调节,有效解决了现有设备大多一体化、固定化,调节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爆炸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固定条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燕尾条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柱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横杆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调节柱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吸盘连接爆炸结构图。
图例说明:11、磁吸充电板;12、第一充电线圈;13、第二充电线圈;14、第三充电线圈;21、第一固定条;22、第一滑槽;23、螺杆;24、第一螺纹环;25、滑条;26、夹块;27、圆槽;31、第二固定条;32、燕尾槽;33、燕尾条;34、第一压缩弹簧;41、固定柱;42、环形槽;43、插槽;44、内柱;45、滑柱;46、固定环;47、插块;48、第一减震弹簧;51、支架;52、中心槽;53、矩形槽;54、第二滑槽;55、横杆;56、吸盘;57、转柱;58、卡槽;59、限位槽;61、第二螺纹环;62、调节柱;63、限位块;64、转盘;65、卡块;66、连接柱;67、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为仅可针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功能较为单一,而当需要外出时则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充电器,较为麻烦,且无线充电器大多一体成型,角度以及高度调节不便,而为了放置稳固,大多人在外出时选择通过吸盘将其固定在车上,但当不同人使用时,由于乘客在车上的座位不同,因此需要反复拆卸充电器,在反复拆卸下吸盘吸力也将随之减弱,易造成放置不稳定的情况,通过第一充电线圈、第二充电线圈、第三充电线圈和第二固定条的设计,使用时可使竖向放置的手机贴合第一充电线圈处于一个合适的倾角进行充电,也可将手机横向放置在与第二充电线圈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二固定条将对手机的一侧侧边进行限位,而电子手表可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上进行充电,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充电,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功耗更低,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相较于现有的三合一充电器,体积得到了缩小进而达到了便携使用的效果,通过磁吸充电板、第一充电线圈、第二充电线圈、第一固定条、第一滑槽、螺杆、第一螺纹环、滑条、夹块、燕尾条和第一压缩弹簧的设计,通过磁吸充电板的设计使得该设备在充电时可对手机和手表进行磁吸,加强其放置的稳定性,且当手机竖向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上时,此时手机底部将与第一固定条接触,此时可在螺杆上转动两个第一螺纹环,在两个第一螺纹环的转动下将向中部滑动,而在两个第一螺纹环的移动下将带动两个滑条随之在两个第一滑槽内部向中滑动,此时两个夹块也将随之滑动进而可对手机的底部两端进行夹持限位,且手机横向放置在第二充电线圈上时,此时可相对拉动两个燕尾条,在两个燕尾条的拉动下将带动两个第一压缩弹簧随之发生拉伸,松开两个燕尾条后两个第一压缩弹簧恢复形变将完成对手机的限位,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大多为仅可针对单一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功能较为单一,而当需要外出时则需要同时携带多个充电器,较为麻烦,且无线充电器大多一体成型,角度以及高度调节不便,而为了放置稳固,大多人在外出时选择通过吸盘将其固定在车上,但当不同人使用时,由于乘客在车上的座位不同,因此需要反复拆卸充电器,在反复拆卸下吸盘吸力也将随之减弱,易造成放置不稳定的情况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包括磁吸充电板11,磁吸充电板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13,第一充电线圈12位于第二充电线圈13右侧,磁吸充电板11上端部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14,磁吸充电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21,第一固定条21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2;
其中,第一固定条21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23,螺杆23两端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纹环24;
两个第一滑槽22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滑条25,两个滑条25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22中,螺杆23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条25中,两个滑条25相背离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夹块26,两个滑条25侧壁上均开设有圆槽27,两个第一螺纹环24分别内设在两个圆槽27中;
磁吸充电板1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31,此时可将手机竖直放置在与第一充电线圈12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一固定条21将对其底部进行限位,使其处于一个合适的倾角进行充电,也可将手机横向放置在与第二充电线圈13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二固定条31将对手机的一侧侧边进行限位,而电子手表可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14上进行充电,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且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进而达到了便携的作用,第二固定条31的两端均开设有燕尾槽32,两个燕尾槽32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燕尾条33,两个燕尾条33的相对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34,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远离两个燕尾条3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燕尾槽32内壁固定连接,磁吸充电板11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41,固定柱41下端部开设有环形槽42,环形槽42内壁中均匀等距开设有插槽43,固定柱41内部滑动安装有内柱44,内柱44下端部固定安装有滑柱45,内柱44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环46,内柱44侧壁上均匀等距固定安装有插块47,四个插块47分别滑动内设在四个插槽43中,四个插块47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48,四个第一减震弹簧48远离四个插块47的一端均与环形槽42内壁相贴合,当车内充电车辆颠簸时,此时磁吸充电板11将带动固定柱41随之在内柱44上发生抖动,在固定柱41的抖动下将带动插块47随之在插槽43内部发生滑动,而插块47在滑动下将带动第一减震弹簧48随之发生压缩,此时第一减震弹簧48将对车辆颠簸产生的力进行抵消,进而有效减震,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当需要对设备安装方向进行调节时,此时可向上抬起磁吸充电板11,在磁吸充电板11的移动下将带动固定柱41随之发生移动,此时插块47将随之在插槽43中向下滑动,当插块47由插槽43内部滑动至环形槽42内部后,此时转动固定柱41,此时固定柱41将带动磁吸充电板11发生转动进行调节,角度调节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插块47将再次插入插槽43中完成卡接,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完成角度调节,有效规避了常规角度调节时需要反复拆装设备的问题。
固定柱41下方设置有支架51,当该设备应用于车上时,此时可将支架51安装在车内,然后可将待充电的手机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12、第二充电线圈13上,将手表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14上,通过磁吸充电板11的设计使得该设备在充电时可对手机和手表进行磁吸,加强其放置的稳定性,且当手机竖向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12上时,此时手机底部将与第一固定条21接触,此时可在螺杆23上转动两个第一螺纹环24,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转动下将向中部滑动,而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移动下将带动两个滑条25随之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部向中滑动,此时两个夹块26也将随之滑动进而可对手机的底部两端进行夹持限位,且手机横向放置在第二充电线圈13上时,此时可相对拉动两个燕尾条33,在两个燕尾条33的拉动下将带动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随之发生拉伸,松开两个燕尾条33后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恢复形变将完成对手机的限位,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支架51上端部中心处开设有中心槽52,滑柱45滑动内设在中心槽52中,支架51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53,两个支架51内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54,两组第二滑槽54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横杆55,两个横杆55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吸盘56,两个横杆55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柱57,两个转柱57均螺纹内设在支架51中,两个转柱57上端部均开设有卡槽58,两个转柱57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59,两个转柱57表面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纹环61,两个转柱57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柱62,两个调节柱62侧壁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3,两组限位块63分别滑动内设在两组限位槽59中,且两个第二螺纹环61分别套设在两组限位块63上,两个调节柱62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盘64,两个转盘64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卡块65,两组卡块65分别插接在两组卡槽58中,两个转盘64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66,两个连接柱66上均转动套设有连接条67,两个连接条67均与内柱44贴合且位于固定环46下方,当设备居家使用时,此时可将支架51放置在桌面上,而当设备出门旅游车内使用时,此时可将转盘64上的卡块65插入转柱57上的卡槽58中,然后可转动转盘64,在其转动下将带动转柱57随之在支架51和横杆55内部发生转动,此时转柱57将向下推动横杆55移动,而横杆55将带动吸盘56随之向下移动,进而将与车体完成吸附安装,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适用于任意环境下使用,适用范围更广,而当需要对设备高度进行调节时,此时可向上拉动两个转盘64,两个转盘64将随之带动两个调节柱62发生移动,在两个转盘64的移动下还将带动两个卡块65随之由两个卡槽58中滑出,然后此时可向上转动第二螺纹环61,进而完成对两个限位块63的限位,然后可持续转动第二螺纹环61,当第二螺纹环61向上移动时将带动两个限位块63随之向上移动,而限位块63将带动转盘64滑动连接柱66随之向上移动,在连接柱66的移动下将带动连接条67向上移动,而当连接条67与固定环46接触后将带动其进行调节,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便于根据使用者使用习惯进行调节,可调节至最适合的高度。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通过第一充电线圈12、第二充电线圈13、第三充电线圈14和第二固定条31的设计,使用时可使竖向放置的手机贴合第一充电线圈12处于一个合适的倾角进行充电,也可将手机横向放置在与第二充电线圈13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二固定条31将对手机的一侧侧边进行限位,而电子手表可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14上进行充电,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充电,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功耗更低,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相较于现有的三合一充电器,体积得到了缩小进而达到了便携使用的效果,通过磁吸充电板11、第一充电线圈12、第二充电线圈13、第一固定条21、第一滑槽22、螺杆23、第一螺纹环24、滑条25、夹块26、燕尾条33和第一压缩弹簧34的设计,通过磁吸充电板11的设计使得该设备在充电时可对手机和手表进行磁吸,加强其放置的稳定性,且当手机竖向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12上时,此时手机底部将与第一固定条21接触,此时可在螺杆23上转动两个第一螺纹环24,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转动下将向中部滑动,而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移动下将带动两个滑条25随之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部向中滑动,此时两个夹块26也将随之滑动进而可对手机的底部两端进行夹持限位,且手机横向放置在第二充电线圈13上时,此时可相对拉动两个燕尾条33,在两个燕尾条33的拉动下将带动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随之发生拉伸,松开两个燕尾条33后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恢复形变将完成对手机的限位,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工作原理:
第一步,当设备居家使用时,此时可将支架51放置在桌面上,而当设备出门旅游车内使用时,此时可将转盘64上的卡块65插入转柱57上的卡槽58中,然后可转动转盘64,在其转动下将带动转柱57随之在支架51和横杆55内部发生转动,此时转柱57将向下推动横杆55移动,而横杆55将带动吸盘56随之向下移动,进而将与车体完成吸附安装,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适用于任意环境下使用,适用范围更广;
第二步,此时可将手机竖直放置在与第一充电线圈12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一固定条21将对其底部进行限位,使其处于一个合适的倾角进行充电,也可将手机横向放置在与第二充电线圈13贴合的位置上进行充电,此时第二固定条31将对手机的一侧侧边进行限位,而电子手表可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14上进行充电,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做到三合一,即可分开使用也可同步使用,且互不干扰,且通过设备的独特造型设计,使得该设备还具有较小的体积,进而达到了便携的作用;
第三步,当该设备应用于车上时,此时可将支架51安装在车内,然后可将待充电的手机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12、第二充电线圈13上,将手表放置在第三充电线圈14上,通过磁吸充电板11的设计使得该设备在充电时可对手机和手表进行磁吸,加强其放置的稳定性,且当手机竖向放置在第一充电线圈12上时,此时手机底部将与第一固定条21接触,此时可在螺杆23上转动两个第一螺纹环24,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转动下将向中部滑动,而在两个第一螺纹环24的移动下将带动两个滑条25随之在两个第一滑槽22内部向中滑动,此时两个夹块26也将随之滑动进而可对手机的底部两端进行夹持限位,且手机横向放置在第二充电线圈13上时,此时可相对拉动两个燕尾条33,在两个燕尾条33的拉动下将带动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随之发生拉伸,松开两个燕尾条33后两个第一压缩弹簧34恢复形变将完成对手机的限位,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手机的放置更加稳定,在颠簸的路面上也可始终与线圈保持贴合的状态,不易发生错位和脱离的现象;
第四步,当车内充电车辆颠簸时,此时磁吸充电板11将带动固定柱41随之在内柱44上发生抖动,在固定柱41的抖动下将带动插块47随之在插槽43内部发生滑动,而插块47在滑动下将带动第一减震弹簧48随之发生压缩,此时第一减震弹簧48将对车辆颠簸产生的力进行抵消,进而有效减震,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
第五步,当需要对设备安装方向进行调节时,此时可向上抬起磁吸充电板11,在磁吸充电板11的移动下将带动固定柱41随之发生移动,此时插块47将随之在插槽43中向下滑动,当插块47由插槽43内部滑动至环形槽42内部后,此时转动固定柱41,此时固定柱41将带动磁吸充电板11发生转动进行调节,角度调节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插块47将再次插入插槽43中完成卡接,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可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完成角度调节,有效规避了常规角度调节时需要反复拆装设备的问题;
第六步,而当需要对设备高度进行调节时,此时可向上拉动两个转盘64,两个转盘64将随之带动两个调节柱62发生移动,在两个转盘64的移动下还将带动两个卡块65随之由两个卡槽58中滑出,然后此时可向上转动第二螺纹环61,进而完成对两个限位块63的限位,然后可持续转动第二螺纹环61,当第二螺纹环61向上移动时将带动两个限位块63随之向上移动,而限位块63将带动转盘64滑动连接柱66随之向上移动,在连接柱66的移动下将带动连接条67向上移动,而当连接条67与固定环46接触后将带动其进行调节,使得该设备在使用时便于根据使用者使用习惯进行调节,可调节至最适合的高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包括磁吸充电板(11),所述磁吸充电板(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充电线圈(12)和第二充电线圈(13),所述第一充电线圈(12)位于第二充电线圈(13)右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充电板(11)下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41),所述固定柱(41)下方设置有支架(51),两个所述支架(51)内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第二滑槽(54),两组所述第二滑槽(54)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横杆(55),两个所述横杆(55)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柱(57),两个所述转柱(57)均螺纹内设在支架(51)中,两个所述转柱(57)表面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纹环(61),两个所述转柱(57)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柱(62),两个所述调节柱(62)侧壁上均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63),两组所述限位块(63)分别滑动内设在两组限位槽(59)中,且两个第二螺纹环(61)分别套设在两组限位块(63)上,两个所述调节柱(62)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转盘(64),两个所述转盘(64)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卡块(65),两组所述卡块(65)分别插接在两组卡槽(58)中,两个所述转盘(64)上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66),两个所述连接柱(66)上均转动套设有连接条(67),两个所述连接条(67)均与内柱(44)贴合且位于固定环(46)下方,所述磁吸充电板(11)上端部设置有第三充电线圈(14),所述磁吸充电板(1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条(21),所述第一固定条(21)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2);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条(21)内部贯穿固定安装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两端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纹环(24);
两个所述第一滑槽(22)内部均滑动安装有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条(25),两个所述滑条(25)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第一滑槽(22)中,所述螺杆(23)两端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条(25)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条(25)相背离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夹块(26),两个所述滑条(25)侧壁上均开设有圆槽(27),两个所述第一螺纹环(24)分别内设在两个圆槽(27)中;
其中,所述磁吸充电板(11)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条(31),所述第二固定条(31)的两端均开设有燕尾槽(3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燕尾槽(32)内部均滑动安装有燕尾条(33),两个所述燕尾条(33)的相对端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34);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4)远离两个燕尾条(3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燕尾槽(32)内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41)下端部开设有环形槽(42);
其中,所述环形槽(42)内壁中均匀等距开设有插槽(43),所述固定柱(41)内部滑动安装有内柱(4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44)下端部固定安装有滑柱(45),所述内柱(44)表面固定套设有固定环(46);
其中,所述内柱(44)侧壁上均匀等距固定安装有插块(47),四个所述插块(47)分别滑动内设在四个插槽(43)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插块(47)下端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减震弹簧(48);
其中,四个所述第一减震弹簧(48)远离四个插块(47)的一端均与环形槽(42)内壁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1)上端部中心处开设有中心槽(52);
其中,所述滑柱(45)滑动内设在中心槽(52)中,所述支架(51)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矩形槽(5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横杆(55)下端部均对称固定安装有吸盘(56);
其中,两个所述转柱(57)上端部均开设有卡槽(58),两个所述转柱(57)侧壁上均贯穿开设有限位槽(59)。
CN202311482284.8A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117220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2284.8A CN117220387B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82284.8A CN117220387B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0387A CN117220387A (zh) 2023-12-12
CN117220387B true CN117220387B (zh) 2024-03-12

Family

ID=8904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82284.8A Active CN117220387B (zh) 2023-11-09 2023-11-09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2038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60213U (zh) * 2020-05-21 2020-11-03 尹永祥 一种摩托车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13279201U (zh) * 2020-09-08 2021-05-25 徐乃辉 一种多用途无线充电器
CN214045144U (zh) * 2020-12-30 2021-08-24 廖益峰 三合一多功能充电器
KR102530280B1 (ko) * 2022-05-02 2023-05-10 (주)이쏘코퍼레이션 무선 충전기
CN219067908U (zh) * 2023-01-10 2023-05-23 将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无线充电器
CN219535723U (zh) * 2023-02-27 2023-08-15 西安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860213U (zh) * 2020-05-21 2020-11-03 尹永祥 一种摩托车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13279201U (zh) * 2020-09-08 2021-05-25 徐乃辉 一种多用途无线充电器
CN214045144U (zh) * 2020-12-30 2021-08-24 廖益峰 三合一多功能充电器
KR102530280B1 (ko) * 2022-05-02 2023-05-10 (주)이쏘코퍼레이션 무선 충전기
CN219067908U (zh) * 2023-01-10 2023-05-23 将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无线充电器
CN219535723U (zh) * 2023-02-27 2023-08-15 西安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20387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20387B (zh) 一种低功耗的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CN113364100A (zh) 一种磁吸固定多角度支架多合一无线充电器
CN206479163U (zh) 一种水准仪的调准架
CN116094188A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型多功能无线充电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3213139U (zh)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座安装结构
CN21733564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磁吸手机支架
CN212047413U (zh) 一种变压器维修用转运装置
CN210041392U (zh) 一种带支架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10577857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10725191U (zh) 一种可调节的音响安装支架
CN210807585U (zh) 一种新型智能升降话筒
CN218161857U (zh) 磁吸无线充支架
CN219893025U (zh) 三合一无线充电器
CN220273362U (zh) 一种可调角度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1859658U (zh) 一种充电高度可调的无线充电器
CN216046727U (zh) 智能设备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999053U (zh) 一种无线充电板可调节的无线充电座
CN212277991U (zh) 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
CN210629761U (zh) 一种户外便携式蓝牙音箱
CN22034208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17010405U (zh) 一种无线充电设备支架
CN21677438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磁吸式无线充电器
CN213305036U (zh) 一种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CN215186091U (zh) 一种可平可立的无线充电器
CN217057463U (zh) 一种可实现磁悬浮无线充电的智能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