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7808B -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7808B
CN117217808B CN202310902455.1A CN202310902455A CN117217808B CN 117217808 B CN117217808 B CN 117217808B CN 202310902455 A CN202310902455 A CN 202310902455A CN 117217808 B CN117217808 B CN 117217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data
activit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24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7808A (zh
Inventor
蔺文龙
李豪
吴伟勇
周志平
邹德琪
林文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rganic Cloud Compu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rganic Cloud Compu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rganic Cloud Compu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rganic Cloud Compu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24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7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7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7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7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7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包括: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社群数;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用户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开始利用社交网络来推广活动和产品。但目前的活动邀请策划和推广方案往往缺乏对用户行为和兴趣的深入了解,导致传播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准确预测活动邀请的传播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如何确定目标用户和他们所处的社交圈子。传统的方法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属性匹配或随机选择目标用户,无法考虑到用户之间的关系和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此外,用户的兴趣爱好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也是影响活动邀请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很少有研究考虑这些信息。另一个挑战是如何预测目标用户的行为和参与活动的可能性。传统的方法往往只能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来推测用户的行为,这种方法缺乏准确的预测能力。尤其是无法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邀请关联。此外,用户行为在活动周期内往往存在变化,需要考虑活动周期内的变化趋势,以便更好地预测用户的行为。因此为企业提供一种激励目标变化的社交用户活动邀请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主要包括:
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社群数;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评估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根据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并进一步判断圈子中用户的真实度;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根据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有可能提前达到邀请目标;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社群数,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ID,确定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账号信息;通过目标用户账号信息,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列表,粉丝列表和已加入的群组列表;根据好友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根据粉丝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数;根据群组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社群数。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包括: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群体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地理位置;通过爬虫工具,爬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原始数据后,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缺失或无效的数据;根据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计算用户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不同特征的值进行加权组合,得到用户的活跃度评分;通过Z-score方法对计算得到的用户活跃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用户的活跃度归一化;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活跃度数据,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并在测试集上进行模型评估,得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指标;使用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评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评估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ID,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API,获取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发帖内容、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TF-IDF算法,提取用户发帖内容中出现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词汇作为兴趣关键词;获取用户关注的话题列表,使用TF-IDF算法提取话题列表中的高频词汇,确定用户关注的主要话题;使用地理信息处理库,将地理位置信息解析为具体的城市,得到用户所在的城市;得到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开始构建用户的社交圈子特征,包括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和地理位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构建的用户社交圈子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获取到聚类结果后,对每个聚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社交圈子的用户数量、兴趣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关注话题的频率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分布,得到每个社交圈子的群体特征;还包括: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
所述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获取用户的数据对象集合。选择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根据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位置,即重新确定每个聚类的中心。判断聚类中心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重新根据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根据聚类结果分析每个聚类的特征,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并进一步判断圈子中用户的真实度,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所在的社交网络结构和关系强度,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模型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社交网络中的密度;根据目标用户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采用个人特征分析模型确定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相关属性;通过行为分析模型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数据;根据获得的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个人特征、行为数据,输出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结果;还包括: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预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判断用户基本属性数据是否为真实数据,并输出模型评估结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
所述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预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具体包括:
收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他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数据,包括发帖频率、互动数据,并记录活动邀请的传播数据。同时获取社交网络的结构信息,包括用户间的关系强度和连接信息。根据收集的社交网络结构信息,应用图论中的度中心性和聚类系数,描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和社交网络的密度。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行为数据、以及从社交网络分析中得到的位置和密度信息,作为输入特征。根据活动邀请的传播数据,定义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为目标变量。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模型。将整合后的输入特征和定义的目标变量,建立起输入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并优化模型参数。使用测试集数据测试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计算模型的预测精度,包括准确率、召回率。根据模型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修改模型参数和尝试使用其他预测模型。将优化后的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
所述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判断用户基本属性数据是否为真实数据,并输出模型评估结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的基本属性数据,包括社交联系人、兴趣爱好、年龄、地理位置、性别、职业、教育背景、消费能力、时间和活跃度多维度数据。采用生成对抗网络,设计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以随机噪声为输入,生成合成数据,判别器网络负责判断输入数据是真实数据还是由生成器生成的合成数据。将用户基本属性数据作为生成器网络的输入,得到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作为输出。通过训练生成器网络,使生成的合成数据逼真地反映真实数据的统计特征。利用判别器网络对真实数据和生成的合成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判别器网络对于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分类准确性作为输出。通过训练判别器网络,使其能准确地区分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通过比较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的相似度以及判别器网络对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得到损失函数的输出。通过对抗训练,不断迭代更新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的参数,使其逐渐趋近于最优状态。根据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的质量和生成效果进行模型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使用判别器网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包括:
使用爬虫工具从各社交媒体网站爬取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获取每个用户的社交网络,包括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图和每个用户的发帖内容;采用图分析算法PageRank,计算每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通过对所有用户的中心性得分进行排序,采用阈值方法,确定中心性高的用户;根据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统计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找出包含邀请词汇的发帖或评论内容,并确定被邀请的用户,得到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的次数;采用条件概率,计算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概率;对于每个用户,根据其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判断哪些个体用户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还包括: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所述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创建数据集,每个用户的特征包括他们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目标变量是是否会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若用户在历史数据中曾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目标变量为1,否则为0。将此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最小化预测错误。在训练完成后,先用训练集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准确率和其他评价指标,包括精确率、召回率、F1值。然后,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预测,同样计算精确率、召回率、F1值。通过比较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评价结果,评估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或者欠拟合。如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不佳,通过调整逻辑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当模型的预测性能满足要求后,使用此模型来预测新的用户数据,判断这些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包括:
根据爬虫工具获取目标用户的个人属性和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其中,所述个人属性数据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所述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包括发帖内容和发帖频率;通过用户的个人属性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得到每个群体的特征描述和每个用户的群体标签;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其中,所述影响力用用户的帖子的平均点赞数和评论数来衡量;通过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将用户分为高活跃度用户和低活跃度用户,高影响力用户和低影响力用户;根据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获取激励方案库中的激励方案;将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以及激励方案的属性作为推荐算法的输入,通过协同过滤,给每个用户推荐激励方案;得到每个用户的激励方案推荐列表;还包括:基于协同过滤算法,输出针对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所述基于协同过滤算法,输出针对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历史的激励方案接受记录,建立用户-激励方案的交互矩阵。在这个矩阵中,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每一列代表一个激励方案,每个元素代表该用户对该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通过用户-激励方案的交互矩阵,采用协同过滤算法,计算用户之间和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通过他们对同一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的相似性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被同一用户接受的程度的相似性计算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得到用户相似度矩阵和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根据用户相似度矩阵和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采用协同过滤算法,预测每个用户对每个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通过找到和目标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根据这些相似用户对某一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来预测目标用户对该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得到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通过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确定每个用户最可能接受的激励方案。根据每个用户的推荐激励方案,进行激励推送。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包括:
获取活动的历史数据,包括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活动的参与人数、活动的参与频率,其中,所述活动的参与频率为每天参与人数除以活动持续时间;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消除数据中的随机波动,得到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周期分解,得到数据的周期性分量和趋势性分量;基于周期性分量,确定活动周期的长度;基于趋势性分量,确定活动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利用获取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模拟的结果;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评估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的准确性;重复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直至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当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时,得到最终确定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有可能提前达到邀请目标,包括:
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参与时间;根据确定的周期性和趋势,基于ARIMA模型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参与者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到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然后将预测的参与者行为累加,得到总的参与行为,得到预期时间内的总参与行为数量,判断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邀请目标;还包括:基于ARIMA模型,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
所述基于ARIMA模型,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具体包括:
根据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获取参与者的行为数据。绘制数据的时间序列图,判断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是否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判断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趋势。采用ARIMA模型,通过建立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来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和趋势。使用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ARIMA模型的训练。根据训练后的ARIMA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利用预测结果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包括: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用户的关键特征参数,构建用户行为的预测模型,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通过对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判断,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产生消极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获取并分析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根据用户分类和反馈数据,进行激励方案的设计,包括激励的类型、形式、时间;还包括:基于逻辑回归算法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判断用户对激励方案的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设计激励方案内容。
所述基于逻辑回归算法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判断用户对激励方案的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具体包括: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将用户特征,包括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用逻辑回归算法,将处理后的用户特征数据作为输入,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应,包括接受或拒绝作为输出,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新的用户特征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对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作为用户对激励方案的接受概率。使用逻辑回归模型,将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和用户的其他关键特征,包括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作为输入,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应,包括接受或拒绝作为输出,训练模型。使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新的预测结果和用户特征数据进行判断,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产生消极反馈;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
所述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设计激励方案内容,具体包括:
对于不同年龄的个体用户,提供与其兴趣和需求相关的礼品或特殊待遇。对于职业特定的个体用户,提供与其职业相关的专业学习机会或行业活动邀请。对于对某一特定兴趣或话题感兴趣的群体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活动或信息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属于同一区域的群体用户,组织面对面的线下活动,增强其社交互动和参与感。对于影响力高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个体用户,提供独家资源或特权,增强其对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对于群体用户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用户,设立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活动信息和邀请其他用户参与。对于预测为消极反馈的用户,通过个性化的沟通,确定其消极反馈的激励方案内容,并改进激励方案,提升其参与度和满意度。根据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分析用户的反馈数据,确定用户对不同类型激励的偏好和效果,进而调整激励的类型、形式和时间安排,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获取和分析目标用户的社交网络连接属性和活跃度属性,并结合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预测活动邀请的传播效果。该方法首先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模型确定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和与其他用户之间的关系强度。然后,基于用户属性和活跃度属性训练预测模型,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邀请关联。最后,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以提高活动的传播效果。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更准确地评估用户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并预测活动邀请的传播效果。同时,根据活动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调整激励方案,以提高活动的传播效果。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帮助组织和企业设计更有针对性和效果的活动策划和推广方案,提高活动的传播效果和参与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社群数。
根据目标用户ID,确定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账号信息。通过目标用户账号信息,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列表,粉丝列表和已加入的群组列表。根据好友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根据粉丝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数。根据群组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社群数。例如,目标用户的社交媒体账号是"example_user",根据目标用户账号信息,可以获取到好友列表、粉丝列表、群组列表;根据好友列表,可以得知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根据粉丝列表,可以得知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数,根据群组列表,可以得知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社群数。
步骤102,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职业以及群体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地理位置。通过爬虫工具,爬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得到原始数据后,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缺失或无效的数据。根据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计算用户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不同特征的值进行加权组合,得到用户的活跃度评分。通过Z-score方法对计算得到的用户活跃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用户的活跃度归一化。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活跃度数据,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并在测试集上进行模型评估,得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指标。使用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评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例如,有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来评估用户的活跃度。假设,个体用户信息:用户1,性别:女,年龄:25岁,职业:学生;用户2,性别:男,年龄:30岁,职业:工程师;群体用户信息:群体1,兴趣关键词:旅行、美食,关注话题:旅游、美食,地理位置:上海;群体2,兴趣关键词:科技、编程,关注话题:科技新闻、编程技巧,地理位置:北京;使用爬虫工具获取用户1和用户2在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数据,对爬取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缺失或无效的数据,然后计算用户1和用户2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的平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假设清洗后的数据为,用户1:发帖数量:100,评论数:50,点赞数:80,用户2:发帖数量:200,评论数:30,点赞数:120,则用户1的平均发帖数量为(100+50+80)/3=76.67,中位数为80,标准差为20.82。用户2的平均发帖数量为(200+30+120)/3=116.67,中位数为120,标准差为48.91。通过加权求和的方式,结合用户的特征参数,计算用户的活跃度评分,假设我们设置发帖数量权重为0.4,评论数权重为0.3,点赞数权重为0.3。则用户1的活跃度评分=0.4*76.67+0.3*50+0.3*80=66.67,用户2的活跃度评分=0.4*116.67+0.3*30+0.3*120=82.00;使用Z-score方法对计算得到的活跃度评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将用户1和用户2的活跃度归一化到相同的尺度上。假设平均活跃度为75,标准差为10,则用户1的标准化活跃度=(66.67-75)/10=-0.83,用户2的标准化活跃度=(82.00-75)/10=0.70,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使用训练集数据来训练模型。假设模型的回归方程为,活跃度=0.5*发帖数量+0.3*评论数+0.2*点赞数,使用测试集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估,得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指标。然后使用模型对目标用户的活跃度进行预测。
步骤103,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评估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
根据目标用户ID,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API,获取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发帖内容、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TF-IDF算法,提取用户发帖内容中出现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词汇作为兴趣关键词。获取用户关注的话题列表,使用TF-IDF算法提取话题列表中的高频词汇,确定用户关注的主要话题。使用地理信息处理库,将地理位置信息解析为具体的城市,得到用户所在的城市。得到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开始构建用户的社交圈子特征,包括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和地理位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构建的用户社交圈子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获取到聚类结果后,对每个聚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社交圈子的用户数量、兴趣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关注话题的频率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分布,得到每个社交圈子的群体特征。例如,假设目标用户ID为123456,在社交媒体平台的API中获取到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性别、年龄。此外,通过API还可以获取到该用户发表的帖子内容,如最近10条帖子。假设帖子内容,得到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列表:天气、郊游、电影、星际穿越、花园、鲜花、海边、度假、咖啡、机器学习算法、运动、健身房、演唱会、读书、经济学、旅行、国家;接下来,获取用户关注的话题列表,并使用TF-IDF算法提取话题列表中的高频词汇,确定用户关注的主要话题。假设用户关注的话题列表:电影、音乐、旅行、美食、健身、科技、文学、经济、艺术;通过TF-IDF算法提取高频词汇,确定用户关注的主要话题:电影、旅行、健身、经济,使用地理信息处理库,将地理位置信息解析为具体的城市,得到用户所在的城市。假设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信息为"NewYork,USA"。则构建用户的社交圈子特征,包括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和地理位置。根据以上分析,目标用户的社交圈子特征,兴趣关键词为天气、郊游、电影、星际穿越、花园、鲜花、海边、度假、咖啡、机器学习算法、运动、健身房、演唱会、读书、经济学、旅行、国家,关注话题为电影、旅行、健身、经济,地理位置为NewYork,USA。假设使用K-means算法将用户分为3个社交圈子,得到聚类结果为,社交圈子1:用户A、用户B、用户C,社交圈子2:用户D、用户E,社交圈子3:用户F、用户G、用户H、用户I,对每个聚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社交圈子的用户数量、兴趣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关注话题的频率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分布,得到每个社交圈子的群体特征。假设社交圈子1统计结果中,用户数量为3,兴趣关键词频率分布为旅行(3/3),度假(2/3),电影(2/3),咖啡(1/3),演唱会(1/3),国家(1/3),关注话题频率分布为旅行(3/3),电影(2/3),健身(1/3),经济(1/3),地理位置分布为NewYork,USA;社交圈子2统计结果中,用户数量为2,兴趣关键词频率分布为健身(2/2),运动(1/2),健身房(1/2),音乐(1/2),关注话题频率分布为健身(2/2),音乐(1/2),地理位置分布为NewYork,USA;社交圈子3统计结果中,用户数量为4,兴趣关键词频率分布为旅行(4/4),电影(2/4),经济学(1/4),国家(1/4),关注话题频率分布为旅行(4/4),电影(2/4),经济(1/4),地理位置分布为NewYork,USA;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到每个社交圈子的群体特征。例如,社交圈子1的用户主要关注旅行话题,喜欢度假和电影,大部分用户来自NewYork,USA。
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
根据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获取用户的数据对象集合。选择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根据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位置,即重新确定每个聚类的中心。判断聚类中心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重新根据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根据聚类结果分析每个聚类的特征,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例如,有4个用户和他们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的数据,用户A的兴趣关键词为游戏、电影,关注的主要话题为科技、娱乐,所在地区为北京;用户B的兴趣关键词为音乐、美食,关注的主要话题为音乐、美食,所在地区为上海;用户C的兴趣关键词为旅游、摄影,关注的主要话题为旅游、摄影,所在地区为北京;用户D的兴趣关键词为运动、健身,关注的主要话题为运动、健身,所在地区为上海;假设选择用户A和用户B作为初始聚类中心。首先,计算每个用户与聚类中心的距离,例如用户A与聚类中心1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计算用户A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与聚类中心1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之间的相似度,假设相似度为7。例如用户A与聚类中心2的距离的计算方法为,计算用户A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与聚类中心2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之间的相似度,假设相似度为3。同样地,计算用户B、用户C和用户D与聚类中心的距离。根据距离,将每个用户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用户A距离聚类中心1的距离更近,所以将用户A分配到聚类1。用户B距离聚类中心2的距离更近,所以将用户B分配到聚类2。用户C与聚类中心1的距离更近,所以将用户C分配到聚类1。用户D与聚类中心2的距离更近,所以将用户D分配到聚类2。然后,计算每个聚类的中心位置,即重新确定每个聚类的中心。计算聚类1中所有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的平均值,确定聚类1的聚类中心。计算聚类2中所有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的平均值,确定聚类2的聚类中心。判断聚类中心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则重新根据数据对象与聚类中心的距离,将每个数据对象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类别。假设经过一轮迭代后,聚类中心发生了变化,聚类1的中心位置变为用户A和用户C的平均值,聚类2的中心位置变为用户B和用户D的平均值。根据聚类结果分析每个聚类的特征,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则聚类1的特征,兴趣关键词为游戏、电影,关注的主要话题为科技、娱乐,所在地区为北京。可以判断聚类1的用户是对游戏、电影、科技和娱乐感兴趣并且位于北京的用户群体。聚类2的特征,兴趣关键词为音乐、美食,关注的主要话题为音乐、美食,所在地区为上海。可以判断聚类2的用户是对音乐、美食感兴趣并且位于上海的用户群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将用户进行聚类,并判断他们所在的社交圈子。
步骤104,根据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并进一步判断圈子中用户的真实度。
根据目标用户所在的社交网络结构和关系强度,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模型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社交网络中的密度。根据目标用户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采用个人特征分析模型确定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相关属性。通过行为分析模型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数据。根据获得的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个人特征、行为数据,输出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结果。例如,目标用户是一个年轻的职场女性,在社交网络中有100个朋友,其中50%是女性,50%是男性。她的社交网络的密度可以通过计算她朋友之间的连接关系来确定,假设她的朋友之间有30个互相认识并且保持着联系,那么社交网络的密度为30/100=30%。在个人特征分析模型中,可以通过统计她朋友中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比例来确定活动邀请在她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相关属性,假设她的朋友中有60%是女性,40%是男性,40%是20-30岁,60%是30-40岁,30%是医生,40%是律师,30%是教师。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分析出适合传播的相关属性,例如女性朋友多于男性朋友,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朋友较多,职业为医生的朋友较少。通过行为分析模型,可以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数据。例如,统计她在过去一个月内发布的帖子数量、点赞数量、评论数量,她在过去一个月内发布了10个帖子,获得了100次点赞和50次评论。根据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个人特征和行为数据,可以预测活动邀请在她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例如,根据她的社交网络位置和密度,可以预测她的邀请可能会传播给她的朋友圈子中的30%的人。根据个人特征分析模型得出的相关属性,可以预测她的女性朋友、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朋友和职业为医生的朋友可能会更容易接受邀请。最后,根据行为分析模型的数据,可以预测她的邀请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点赞和评论,从而进一步促进传播效率。
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预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
收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以及他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数据,包括发帖频率、互动数据,并记录活动邀请的传播数据。同时获取社交网络的结构信息,包括用户间的关系强度和连接信息。根据收集的社交网络结构信息,应用图论中的度中心性和聚类系数,描述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和社交网络的密度。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行为数据、以及从社交网络分析中得到的位置和密度信息,作为输入特征。根据活动邀请的传播数据,定义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为目标变量。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模型。将整合后的输入特征和定义的目标变量,建立起输入特征与目标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并优化模型参数。使用测试集数据测试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对比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计算模型的预测精度,包括准确率、召回率。根据模型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包括修改模型参数和尝试使用其他预测模型。将优化后的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例如,收集的目标用户个人信息包括,性别:男,年龄:25岁,职业:工程师;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数据包括,发帖频率为每天平均发帖2次,互动数据为每周平均与其他用户互动3次;社交网络结构信息包括,用户间的关系强度和连接信息,其中用户A与用户B有强连接,用户B与用户C有弱连接。根据收集的社交网络结构信息,计算目标用户的度中心性和聚类系数来描述其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和社交网络的密度,假设目标用户A的度中心性为5,聚类系数为3。这意味着目标用户A在社交网络中与其他用户有较强的连接,并且其所在的社交圈子中用户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行为数据以及社交网络分析中得到的位置和密度信息整合作为输入特征。例如,将性别女编码为0或性别男编码为1,年龄编码为25,职业工程师编码为1,发帖频率编码为2,互动数据编码为3,度中心性编码为5,聚类系数编码为3。这样得到的输入特征向量为[1,25,1,2,3,5,3]。根据活动邀请的传播数据,定义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为目标变量。假设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为8。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模型。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预测模型,并优化模型参数。例如,通过调整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和正则化参数,使用交叉验证选择最优的模型参数。使用测试集数据测试模型的预测能力,并计算模型的预测精度,如准确率和召回率。假设模型预测结果为7,实际结果为8,则准确率为85%,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为7/8,召回率为85%,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比较为7/8。根据模型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最后,使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进行预测。
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判断用户基本属性数据是否为真实数据,并输出模型评估结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
获取用户的基本属性数据,包括社交联系人、兴趣爱好、年龄、地理位置、性别、职业、教育背景、消费能力、时间和活跃度多维度数据。采用生成对抗网络,设计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以随机噪声为输入,生成合成数据,判别器网络负责判断输入数据是真实数据还是由生成器生成的合成数据。将用户基本属性数据作为生成器网络的输入,得到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作为输出。通过训练生成器网络,使生成的合成数据逼真地反映真实数据的统计特征。利用判别器网络对真实数据和生成的合成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判别器网络对于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分类准确性作为输出。通过训练判别器网络,使其能准确地区分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通过比较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的相似度以及判别器网络对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得到损失函数的输出。通过对抗训练,不断迭代更新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的参数,使其逐渐趋近于最优状态。根据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的质量和生成效果进行模型评估,得到评估结果。使用判别器网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例如,使用FacebookAPI或者微信API获取用户的社交联系人、兴趣爱好、年龄、地理位置、性别、职业、教育背景、消费能力、时间和活跃度等多维度数据。采用生成对抗网络,设计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生成器网络使用DCGAN算法,判别器网络使用CNN算法。将用户基本属性数据作为生成器网络的输入,得到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作为输出。定义损失函数,使用WassersteinGAN算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和真实数据的相似度以及判别器网络对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的分类准确性,得到损失函数的输出。通过对抗训练,不断迭代更新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的参数,使用Adam优化器进行参数更新,使其逐渐趋近于最优状态。根据生成器网络生成的合成数据的质量和生成效果进行模型评估,使用FID评估结果作为输出。判断出用户是真实的用户,还是机器人操纵的虚假用户。
步骤105,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使用爬虫工具从各社交媒体网站爬取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获取每个用户的社交网络,包括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图和每个用户的发帖内容。采用图分析算法PageRank,计算每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通过对所有用户的中心性得分进行排序,采用阈值方法,确定中心性高的用户。根据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统计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找出包含邀请词汇的发帖或评论内容,并确定被邀请的用户,得到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的次数。采用条件概率,计算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概率。对于每个用户,根据其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判断哪些个体用户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例如,从社交媒体网站中爬取到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用户A:发帖5篇,评论10篇,与用户B、C、D有关系,用户B:发帖2篇,评论3篇,与用户A、E有关系,用户C:发帖3篇,评论5篇,与用户A、D、E有关系,用户D:发帖4篇,评论6篇,与用户A、C有关系,用户E:发帖1篇,评论2篇,与用户B、C有关系;首先,根据用户之间的关系,可以画出用户之间的关系图,然后使用PageRank算法计算每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假设PageRank算法的迭代收敛后,得到用户A的中心性得分为4,用户B的中心性得分为2,用户C的中心性得分为15,用户D的中心性得分为15,用户E的中心性得分为1,根据中心性得分的排序,可以确定中心性高的用户为用户A。接下来,统计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假设用户A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为3次,用户B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为1次,用户C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为2次,用户D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为1次,用户E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为0次。然后,计算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概率,例如,用户A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概率为3/5=0.6。基于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构建预测模型来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使用构建的预测模型,对每个用户进行预测,假设预测结果为,用户A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用户B不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用户C不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用户D不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因此,根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判断用户A能够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根据用户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创建数据集,每个用户的特征包括他们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目标变量是是否会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若用户在历史数据中曾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目标变量为1,否则为0。将此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操作。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最小化预测错误。在训练完成后,先用训练集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准确率和其他评价指标,包括精确率、召回率、F1值。然后,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预测,同样计算精确率、召回率、F1值。通过比较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评价结果,评估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或者欠拟合。如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表现不佳,通过调整逻辑回归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当模型的预测性能满足要求后,使用此模型来预测新的用户数据,判断这些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例如,5个用户的特征、目标变量和历史邀请记录:(用户中心性得分,邀请概率,是否带来团体性邀请),(A,0.3,0.75,1),(B,0.4,0.20,0),(C,0.2,0.10,0),(D,0.1,0.05,0),(E,0.5,0.85,1),将此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假设训练集包含前三个用户(A、B、C)的数据,测试集包含后两个用户(D、E)的数据。将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它们在同一尺度上,方便模型训练。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基于随机梯度下降算法,调整模型的参数以最小化预测错误。使用训练集数据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准确率和其他评价指标,包括精确率、召回率、F1值。假设训练集上的评估结果为:预测准确率:90%,精确率:80%,召回率:100%,F1值:89%,使用测试集数据进行预测,同样计算精确率、召回率、F1值。假设测试集上的评估结果为:预测准确率:85%,精确率:75%,召回率:80%,F1值:77%;通过比较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评价结果,评估模型是否存在过拟合或者欠拟合,通过调整逻辑回归模型的参数来优化模型,以提高测试集上的性能。当模型的预测性能满足要求后,使用此模型来预测新的用户数据,例如,对于一个新用户F,其中心性得分为0.25,邀请概率为0.70,使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来预测F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假设预测结果为F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步骤106,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
根据爬虫工具获取目标用户的个人属性和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其中,所述个人属性数据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所述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包括发帖内容和发帖频率。通过用户的个人属性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得到每个群体的特征描述和每个用户的群体标签。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其中,所述影响力用用户的帖子的平均点赞数和评论数来衡量。通过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将用户分为高活跃度用户和低活跃度用户,高影响力用户和低影响力用户。根据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获取激励方案库中的激励方案。将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以及激励方案的属性作为推荐算法的输入,通过协同过滤,给每个用户推荐激励方案。得到每个用户的激励方案推荐列表。例如,使用爬虫工具获取了1000个目标用户的个人属性和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其中,用户A的年龄为25岁,性别为女性,职业为学生,地理位置在北京市。用户A的发帖内容包括旅行、美食和时尚,平均每周发帖3次。假设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将用户分为三个群体,用户群体1包括年轻女性学生,用户群体2包括中年男性职员,用户群体3包括年轻女性职员。用户A被划分到用户群体1,并获得群体标签为1。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假设用户A的帖子平均获得10个点赞和5个评论,将用户A的活跃度定义为每周发帖次数乘以点赞数和评论数的平均值,即3*(10+5)/2=22.5,用户A的影响力为帖子的平均点赞数和评论数的平均值,即(10+5)/2=7.5。通过逻辑回归算法,将用户分为高活跃度和低活跃度用户,高影响力和低影响力用户。假设定义活跃度大于等于20为高活跃度,小于20为低活跃度,定义影响力大于等于10为高影响力,小于10为低影响力,根据这个标准,用户A被划分为高活跃度和高影响力用户。根据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从激励方案库中获取激励方案,假设激励方案库中有以下方案:对于群体标签1的用户,给予旅游折扣券,对于高活跃度用户,提供积分奖励,对于高影响力用户,提供品牌合作机会。用户A满足群体标签1、高活跃度和高影响力的条件,因此可以得到旅游折扣券、积分奖励和品牌合作机会等多个激励方案。最后,根据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以及激励方案的属性,使用协同过滤算法给每个用户推荐激励方案,例如,对于年轻女性学生群体的高活跃度用户,可以推荐旅游折扣券和积分奖励,对于中年男性职员群体的低活跃度用户,可以推荐品牌合作机会。根据用户的个人属性和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可以为每个用户生成激励方案推荐列表。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输出针对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根据用户历史的激励方案接受记录,建立用户-激励方案的交互矩阵。在这个矩阵中,每一行代表一个用户,每一列代表一个激励方案,每个元素代表该用户对该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通过用户-激励方案的交互矩阵,采用协同过滤算法,计算用户之间和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通过他们对同一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的相似性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通过被同一用户接受的程度的相似性计算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得到用户相似度矩阵和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根据用户相似度矩阵和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采用协同过滤算法,预测每个用户对每个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通过找到和目标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然后根据这些相似用户对某一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来预测目标用户对该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得到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通过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确定每个用户最可能接受的激励方案。根据每个用户的推荐激励方案,进行激励推送。例如,假设有5个用户(A、B、C、D、E)和6个激励方案(Plan1、Plan2、Plan3、Plan4、Plan5、Plan6)。根据用户历史的激励方案接受记录,建立用户-激励方案的交互矩阵,用协同过滤算法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和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首先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可以使用余弦相似度来衡量用户之间的相似性。计算用户相似度矩阵,计算激励方案之间的相似度。同样使用余弦相似度计算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通过用户相似度矩阵和激励方案相似度矩阵,再次使用协同过滤算法,预测每个用户对每个激励方案的接受程度。预测A对Plan4的接受程度,得到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最后,根据预测的用户-激励方案接受矩阵,确定每个用户最可能接受的激励方案。假如,对于A,根据预测的接受程度最高的激励方案为Plan1。根据每个用户的推荐激励方案,进行激励推送。
步骤107,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
获取活动的历史数据,包括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活动的参与人数、活动的参与频率,其中,所述活动的参与频率为每天参与人数除以活动持续时间。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消除数据中的随机波动,得到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周期分解,得到数据的周期性分量和趋势性分量。基于周期性分量,确定活动周期的长度;基于趋势性分量,确定活动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利用获取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模拟的结果。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评估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的准确性。重复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直至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当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时,得到最终确定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例如,假设想分析某个线上活动的参与人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周期长度。首先,收集了该活动过去一年的历史数据。数据中包括每天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每天的参与人数以及参与频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消除随机波动,得到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例如,可以使用移动平均法或指数平滑法进行平滑处理。接下来,使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周期分解。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数据的周期性分量和趋势性分量。根据周期性分量,可以确定活动周期的长度。例如,假设周期性分量表明活动存在一个周期为7天的周期性变化。根据趋势性分量,可以确定活动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趋势。例如,趋势性分量表明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每个周期内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接下来,利用获取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根据周期长度和趋势性分量,生成一个模拟的时间序列数据。例如,在模拟数据中,假设活动的参与人数在每个周期内按照趋势性分量逐渐上升,并呈现出周期性变化。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评估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的准确性。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相符合,可以认为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的估计是准确的。如果模拟结果不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可以重新调整周期长度和趋势性分量的估计,并重复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直至模拟结果满足要求。最终,当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时,得到最终确定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这些结果可以用于未来预测和规划类似活动的参与人数。
步骤108,根据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有可能提前达到邀请目标。
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参与时间。根据确定的周期性和趋势,基于ARIMA模型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参与者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到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然后将预测的参与者行为累加,得到总的参与行为,得到预期时间内的总参与行为数量,判断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邀请目标。例如,有一个在线社交平台希望邀请更多用户参与其推广活动。根据历史数据,平台记录了每个用户参与活动的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现在,平台希望使用ARIMA模型来预测参与者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为,并判断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邀请目标,假设历史数据显示用户A在过去30天内参与了5次活动,活动类型分别为推文分享、点赞、评论、发帖和收藏,活动频率为每周参与一次,参与时间为周末。首先,将用户A的历史行为数据转换为时间序列数据,以便进行模型训练。然后,根据确定的周期性和趋势,可以选择合适的ARIMA模型参数。假设选择了ARIMA(1,1,1)模型,表示有一个自回归项、一个差分项和一个移动平均项。使用用户A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后,得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接下来,将用户A的行为数据输入到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假设预测结果显示用户A在未来30天内有可能参与3次活动。最后,将预测的参与者行为累加,得到总的参与行为。假设每次活动平均能邀请10个新用户加入平台,那么预期时间内的总参与行为数量为3次*10个=30个。通过比较预期时间内的总参与行为数量与邀请目标,可以判断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邀请目标。如果邀请目标是50个新用户,那么根据预测结果,可能无法达到邀请目标。反之,如果邀请目标是20个新用户,那么根据预测结果,有可能达到邀请目标。
基于ARIMA模型,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
根据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获取参与者的行为数据。绘制数据的时间序列图,判断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是否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判断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是否存在明显的趋势。采用ARIMA模型,通过建立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来捕捉时间序列中的周期性和趋势。使用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ARIMA模型的训练。根据训练后的ARIMA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利用预测结果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例如,有一个在线社交平台,想要预测用户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假设用户A在过去12周中的每周活动次数为[10,12,8,14,10,16,18,20,22,24,26,30],首先通过绘制数据的时间序列图判断数据是否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到活动次数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但没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接下来,使用ARIMA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ARIMA模型包括自回归项和移动平均项,用于捕捉时间序列中的趋势和周期性。将历史数据作为训练集,利用ARIMA模型进行训练。假设选择ARIMA(1,0,0)模型,即只考虑1阶自回归项。然后,使用训练后的ARIMA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来进行未来一段时间的预测。假设想要预测未来4周的活动次数。根据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可以预测得到未来4周的活动次数为[32,34,36,38],利用这些预测结果,可以预测参与者未来的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和参与时间。例如,根据预测结果,可以说参与者A未来4周的活动次数将逐渐增加,并可能在第4周达到38次。
步骤109,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用户的关键特征参数,构建用户行为的预测模型,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通过对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判断,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产生消极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获取并分析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根据用户分类和反馈数据,进行激励方案的设计,包括激励的类型、形式、时间。例如,有一个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据,希望根据用户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来预测用户的行为,并设计相应的激励方案。首先,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用户的主要特征,例如,对于用户的活跃度,可以分析用户发布的帖子数量、评论数量、点赞数量。假设用户A发布了100篇帖子、发表了200条评论和收到了500个点赞,则可以将用户A的活跃度特征参数设置为帖子数量100、评论数量200和点赞数量500。对于用户的参与度,分析用户参与社区的频率和深度,例如,用户A每天都登录社交媒体平台并参与讨论,那么可以将用户A的参与度特征参数设置为1,表示用户每天都参与。对于用户的影响力,分析用户的粉丝数量、转发数量、被提及的次数,假设用户A有1000个粉丝,他的帖子被转发了200次,并且被其他用户提及了50次,则可以将用户A的影响力特征参数设置为粉丝数量1000、转发数量200和被提及次数50。然后,使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用户的关键特征参数构建用户行为的预测模型。假设想要预测用户是否会购买某个产品,可以将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度和影响力作为输入特征,将购买行为作为输出标签。通过训练模型,得到每个特征参数的权重,并使用这些权重来预测其他用户的购买行为。接下来,利用逻辑回归模型对用户分类进行反馈预测。假设有两个用户分类:高潜力用户和低潜力用户。根据用户行为预测模型的结果,得到用户A属于高潜力用户,用户B属于低潜力用户。最后,根据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可以进行激励方案的设计。
基于逻辑回归算法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判断用户对激励方案的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将用户特征,包括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用逻辑回归算法,将处理后的用户特征数据作为输入,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应,包括接受或拒绝作为输出,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调整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新的用户特征数据进行预测,得到对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作为用户对激励方案的接受概率。使用逻辑回归模型,将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和用户的其他关键特征,包括活跃度、参与度、影响力作为输入,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应,包括接受或拒绝作为输出,训练模型。使用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对新的预测结果和用户特征数据进行判断,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产生消极反馈;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例如,有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想要预测用户对某个广告激励方案的接受概率。首先,收集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包括他们的活跃度、参与度和影响力。接下来,对这些用户特征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将它们转化为0到1之间的范围。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的活跃度为每天发布3个帖子,而所有用户中最高的活跃度为每天发布10个帖子,那么该用户的活跃度归一化值为3。然后,使用逻辑回归算法训练模型。将归一化后的用户特征数据作为输入,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应接受或者拒绝作为输出。在训练过程中,使用交叉验证的方式调整模型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训练好的逻辑回归模型可以用于预测新的用户特征数据。例如,如果一个新用户的归一化活跃度为4,参与度为6,影响力为8,逻辑回归模型可以给出该用户对激励方案的接受概率为75%。接下来,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用户的其他关键特征和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例如,如果一个用户的逻辑回归模型预测结果为75,活跃度为3,参与度为5,影响力为6,逻辑回归模型可以判断该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会产生消极反馈。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激励方案,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设计激励方案内容。
对于不同年龄的个体用户,提供与其兴趣和需求相关的礼品或特殊待遇。对于职业特定的个体用户,提供与其职业相关的专业学习机会或行业活动邀请。对于对某一特定兴趣或话题感兴趣的群体用户,提供定制化的活动或信息资源。对于地理位置属于同一区域的群体用户,组织面对面的线下活动,增强其社交互动和参与感。对于影响力高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个体用户,提供独家资源或特权,增强其对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对于群体用户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用户,设立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活动信息和邀请其他用户参与。对于预测为消极反馈的用户,通过个性化的沟通,确定其消极反馈的激励方案内容,并改进激励方案,提升其参与度和满意度。根据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分析用户的反馈数据,确定用户对不同类型激励的偏好和效果,进而调整激励的类型、形式和时间安排,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对于不同年龄的个体用户,例如对于18-25岁的年轻用户,提供与他们兴趣和需求相关的礼品或特殊待遇,比如给他们送一份包含他们喜欢的音乐或电影相关的礼品,或者提供一次免费的游戏体验机会。对于职业特定的个体用户,例如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群体,提供与他们职业相关的专业学习机会或行业活动邀请,比如邀请他们参加一个医学研讨会或提供一本最新的医学书籍作为学习资源。对于对某一特定兴趣或话题感兴趣的群体用户,例如对于摄影爱好者,提供定制化的活动或信息资源,比如组织一次摄影比赛或提供一份有关摄影技巧的电子书。对于地理位置属于同一区域的群体用户,例如对于某个城市的居民,组织面对面的线下活动,增强其社交互动和参与感,比如组织一次社区聚会或者举办一个当地文化展览。对于影响力高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个体用户,例如对于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达人,提供独家资源或特权,以增强其对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比如提供独家的采访机会或发布活动相关的独家新闻。对于群体用户中具有一定影响力且预测为积极反馈的用户,例如对于一位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设立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活动信息和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比如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积分或奖励。对于预测为消极反馈的用户,例如对于一位不满意的用户,通过个性化的沟通,确定其消极反馈的激励方案内容,并改进激励方案,提升其参与度和满意度,比如提供一次免费的产品试用或提供一次独特的体验机会。根据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例如根据用户的参与率和满意度数据,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进行迭代和优化,比如对不同用户群体的激励方案进行A/B测试,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分析用户的反馈数据,例如分析用户的参与率、转化率和满意度数据,确定用户对不同类型激励的偏好和效果,进而调整激励的类型、形式和时间安排,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比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用户更喜欢折扣券激励而不是礼品券激励,进一步改进激励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和社群数;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和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评估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根据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并进一步判断圈子中用户的真实度;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
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根据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有可能提前达到邀请目标;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社交网络连接属性,获取并处理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关注者数和社群数,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ID,确定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的账号信息;通过目标用户账号信息,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列表,粉丝列表和已加入的群组列表;根据好友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好友数;根据粉丝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关注者数;根据群组列表,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社群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并分析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帖数量、评论数和点赞数数据,得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包括: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性别、年龄和职业以及群体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和地理位置;通过爬虫工具,爬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所有发帖数量、评论数和点赞数数据;得到原始数据后,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重复、缺失或无效的数据;根据清洗后的数据,进行数据描述性分析,计算用户的发帖数量、评论数、点赞数的平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采用加权求和的方式,将不同特征的值进行加权组合,得到用户的活跃度评分;通过Z-score方法对计算得到的用户活跃度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不同用户的活跃度归一化;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活跃度数据,选择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并在测试集上进行模型评估,得到模型的预测准确度和性能指标;使用用户活跃度评估模型评估目标用户的活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评估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ID,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API,获取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发帖内容、关注的话题和所在地理位置信息;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中的TF-IDF算法,提取用户发帖内容中出现频率大于预设阈值的词汇作为兴趣关键词;获取用户关注的话题列表,使用TF-IDF算法提取话题列表中的高频词汇,确定用户关注的主要话题;使用地理信息处理库,将地理位置信息解析为具体的城市,得到用户所在的城市;得到用户的兴趣关键词、关注的主要话题和所在地区,开始构建用户的社交圈子特征,包括兴趣关键词、关注话题和地理位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构建的用户社交圈子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获取到聚类结果后,对每个聚类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每个社交圈子的用户数量、兴趣关键词的频率分布、关注话题的频率分布和地理位置的分布,得到每个社交圈子的群体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目标用户的活跃度和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征,为不同的目标用户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并进一步判断圈子中用户的真实度,包括:
根据目标用户所在的社交网络结构和关系强度,通过社交网络分析模型获取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和社交网络中的密度;根据目标用户的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和职业,采用个人特征分析模型确定活动邀请在其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相关属性;通过行为分析模型获得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数据;根据获得的目标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个人特征和行为数据,输出活动邀请在目标用户所在圈子的传播效率的预测结果;通过生成对抗网络判断用户基本属性数据是否为真实数据,并输出模型评估结果,判断被邀请的用户的真实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用户所在的社交圈子和群体特特征,判断哪个个体用户可以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包括:
使用爬虫工具从各社交媒体网站爬取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获取每个用户的社交网络,包括用户之间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确定用户之间的关系图和每个用户的发帖内容;采用图分析算法PageRank,计算每个用户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通过对所有用户的中心性得分进行排序,采用阈值方法,确定中心性高的用户;根据用户的发帖和评论内容,统计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次数;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找出包含邀请词汇的发帖或评论内容,并确定被邀请的用户,得到每个用户邀请其他用户的次数;采用条件概率,计算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参与活动的概率;对于每个用户,根据其在社交网络中的中心性得分和邀请概率,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预测个体用户是否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根据构建的预测模型,判断哪些个体用户能带来团体性用户的关联邀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不同的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推荐不同的激励方案,包括:
根据爬虫工具获取目标用户的个人属性和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其中,所述个人属性数据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职业和地理位置,所述社交媒体活动数据包括发帖内容和发帖频率;通过用户的个人属性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得到每个群体的特征描述和每个用户的群体标签;根据用户的社交媒体活动数据,计算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其中,所述影响力用用户的帖子的平均点赞数和评论数来衡量;通过用户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将用户分为高活跃度用户和低活跃度用户,高影响力用户和低影响力用户;根据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获取激励方案库中的激励方案;将用户的群体标签、活跃度级别和影响力级别,以及激励方案的属性作为推荐算法的输入,通过协同过滤,给每个用户推荐激励方案;得到每个用户的激励方案推荐列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取活动周期和历史数据的模拟分析,确定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包括:
获取活动的历史数据,包括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活动的参与频率,其中,所述活动的参与频率为每天参与人数除以活动持续时间;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消除数据中的随机波动,得到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傅立叶变换的方法对平滑后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周期分解,得到数据的周期性分量和趋势性分量;基于周期性分量,确定活动周期的长度;基于趋势性分量,确定活动在一个周期内的变化趋势;利用获取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到模拟的结果;通过比较模拟结果与实际数据,评估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的准确性;重复对历史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直至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当模拟结果满足预设的准确性要求时,得到最终确定的活动周期长度和变化趋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活动周期的长短和周期内的变化趋势,预测参与者行为的变化,并判断是否有可能提前达到邀请目标,包括:
根据历史数据,获取参与者的历史行为数据,包括活动类型,活动频率,参与时间;根据确定的周期性和趋势,基于ARIMA模型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参与者历史行为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输入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到预测模型中,得到未来一段时间参与者行为的预测结果;然后将预测的参与者行为累加,得到总的参与行为,得到预期时间内的总参与行为数量,判断是否有可能在预定时间内达到邀请目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参与者行为变化的预测结果,调整针对个体目标用户和群体目标用户的激励方案,包括:
根据个体用户和群体用户的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出用户的主要特征,包括用户的活跃度、参与度和影响力;采用逻辑回归算法,基于用户的关键特征参数,构建用户行为的预测模型,对未来用户行为进行预测;通过对未来用户行为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判断,确定哪些用户可能会对激励方案产生积极反馈,哪些用户可能产生消极反馈,并根据用户对激励方案反馈的判断结果,进行用户分类;获取并分析用户对历史激励方案的反馈数据,根据用户分类和反馈数据,进行激励方案的设计,包括激励的类型、形式和时间。
CN202310902455.1A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Active CN117217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455.1A CN117217808B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2455.1A CN117217808B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7808A CN117217808A (zh) 2023-12-12
CN117217808B true CN117217808B (zh) 2024-04-05

Family

ID=89041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2455.1A Active CN117217808B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78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08436B (zh) * 2024-02-05 2024-04-26 福州掌中云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文学短剧推荐管理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23462A1 (en) * 2012-02-15 2013-08-22 Bottleno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mmending advertisement placement based on cross network online activity analysis
CN104268171A (zh) * 2014-09-11 2015-01-07 东北大学 基于活动相似和社交信任的社交网好友推荐系统及方法
WO2015003480A1 (zh) * 2013-07-11 2015-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WO2017044349A1 (en) * 2015-09-07 2017-03-16 Hamedi Jeh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recommended aspects of future content, actions, or behavior
CN106682770A (zh) * 2016-12-14 2017-05-1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好友圈子的动态微博转发行为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6776959A (zh) * 2016-12-05 2017-05-31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线上线下双重社交关系的活动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8052961A (zh) * 2017-11-28 2018-05-18 淮海工学院 一种活动社交网络用户参加活动推荐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CN109242710A (zh) * 2018-08-16 2019-01-18 北京交通大学 社交网络节点影响力排序方法及系统
US10805102B2 (en) * 2010-05-21 2020-10-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 recommendation system
CN115577288A (zh) * 2022-10-25 2023-01-06 东南大学 面向内容的群体观点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049549A (zh) * 2023-01-04 2023-05-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粒度特征融合的活动推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83610A1 (fr) * 2011-12-05 2013-06-07 Fanrank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a trafic de connexion ameliore
US9196008B2 (en) * 2012-08-13 2015-11-24 Facebook, Inc. Generating guest suggestions for events in a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05102B2 (en) * 2010-05-21 2020-10-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 recommendation system
WO2013123462A1 (en) * 2012-02-15 2013-08-22 Bottlenos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mmending advertisement placement based on cross network online activity analysis
WO2015003480A1 (zh) * 2013-07-11 2015-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4268171A (zh) * 2014-09-11 2015-01-07 东北大学 基于活动相似和社交信任的社交网好友推荐系统及方法
WO2017044349A1 (en) * 2015-09-07 2017-03-16 Hamedi Jeh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recommended aspects of future content, actions, or behavior
CN106776959A (zh) * 2016-12-05 2017-05-31 东北大学 一种基于线上线下双重社交关系的活动推荐系统及方法
CN106682770A (zh) * 2016-12-14 2017-05-17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好友圈子的动态微博转发行为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8052961A (zh) * 2017-11-28 2018-05-18 淮海工学院 一种活动社交网络用户参加活动推荐的多因素决策方法
CN109242710A (zh) * 2018-08-16 2019-01-18 北京交通大学 社交网络节点影响力排序方法及系统
CN115577288A (zh) * 2022-10-25 2023-01-06 东南大学 面向内容的群体观点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6049549A (zh) * 2023-01-04 2023-05-0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多粒度特征融合的活动推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图注意力网络的群组活动推荐算法研究与实现;昝树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信息科技辑(第1期);I138-3506 *
基于社交关系的可信群体推荐;幸荔芸;;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第12期);330-33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7808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rüfer et al. Data science for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Studying demand dynamics for entrepreneurial skills in the Netherlands
Law et al. Human computation
Shmueli et al. Care to com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commenting on news stories
US9208251B2 (en) Computer-based evaluation tool for selecting personalized content for users
US20220067665A1 (en) Three-party recruiting and matching process involving a candidate, referrer, and hiring entity
Lasmar et al. Rsrs: Rideshar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 based on social networks to improve the user’s qoe
Ahn Human computation
CN101770487A (zh) 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的计算方法和系统
CN117217808B (zh) 一种智能的活动邀请裂变能力分析预测方法
Cai et al. A predictive model of the knowledge-sharing intentions of social Q&A community members: a regression tree approach
Whiteley et al. Party activism in the populist radical right: The case of the UK Independence Party
Nguyen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dynamic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the Mekong Delta, Vietnam: an agent-based modeling study
Pettersen et al. The construction of matches in dating platforms
Rodrigues Product Analytics: Applied Data Science Techniques for Actionable Consumer Insights
Guo et al. Contextu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Model Integrated with Drift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Interest
Sapra et al. An analy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human behaviour & observation level on social media using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es
Soutar et al. Looking at behavioral innovativeness: A Rasch analysis
Organisciak et al. Design facets of crowdsourcing
Liu et al. Consumer engagement on social media: an analysis of brand post characteristic combinations
Aggarwal et al. Learning to be creative: A mutually exciting spatial point process model for idea generation in open innovation
Gluhih et al. Recommender system prov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unidentified users of a commerial website
Becatti et al. Collaboration and followership: A stochastic model for activities in social networks
Xiong Player consumption psychology: Constructing user profiles for game developers
Münnich et al. A real-time network-based approach for analysing best–worst data types
Yang Analysis of user behavi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