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17106B -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17106B
CN117217106B CN202310953242.1A CN202310953242A CN117217106B CN 117217106 B CN117217106 B CN 117217106B CN 202310953242 A CN202310953242 A CN 202310953242A CN 117217106 B CN117217106 B CN 117217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target area
simulation model
determining
ini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53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17106A (zh
Inventor
雍锐
周福建
黄国鹏
胡晓东
董恩佳
熊壮
景术
梁天博
李奔
曲鸿雁
姚二冬
王博
杨凯
左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23109532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17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17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7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17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17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并根据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基于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基于目标流体粘度系数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目标流体粘度系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目标节点位移。基于上述方法考虑到了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流体粘度系数的变化对水力压裂及缝内暂堵模拟过程的影响,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水力压裂及缝内暂堵模拟结果。

Description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属于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井大段多簇水力压裂技术已经成为非常规储层增产改造的常见手段,基于水平井大段多簇压裂技术,可以促进多裂缝均匀扩展,同时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对于提高储层改造面积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平井大段多簇水力压裂的同时,可以引入暂堵技术,对某些裂缝进行封堵,以提升压裂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会对上述压裂及暂堵的过程进行模拟实验,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真实地层多裂缝缝内暂堵改造结果。但是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会随着压裂、暂堵不断变化,而现有技术通常将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视为定值,不会对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进行更新,也就无法考虑到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的变化会对压裂、暂堵过程中的裂缝处的射孔摩阻、裂缝排量造成影响,射孔摩阻、裂缝排量会影响最终的模拟实验结果,因此现有技术对于水平井压裂及暂堵模拟过程不够准确。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了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水力压裂及缝内暂堵模拟结果。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
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
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
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包括:
按照如下算式确定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其中,μ*表示目标流体粘度系数,w表示裂缝宽度,kf表示裂缝的渗透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直径:
其中,D表示射孔直径,t表示时间,表示支撑剂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流量系数,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流量系数:
其中,Cd表示射孔流量系数,t表示时间,表示套管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表示射孔流量系数的最大值。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的射孔摩阻以及净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包括:
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裂缝流体压力,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包括:
根据所述裂缝排量确定目标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目标边界条件、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装置,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第一实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第二实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再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进一步,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岩石块体单元的破坏准则示意图;
图3a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应用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之前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示意图;
图3b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应用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之后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多裂缝流量分配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多裂缝注入压力和净压力结果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多裂缝射孔直径随时间演化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多裂缝射孔流量系数随时间演化示意图;
图8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装置一个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水平井大段多簇水力压裂技术已经成为非常规储层增产改造的常见手段,基于水平井大段多簇压裂技术,可以促进多裂缝均匀扩展,同时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对于提高储层改造面积具有重要意义。在水平井大段多簇水力压裂的同时,可以引入暂堵技术,对某些裂缝进行封堵,以提升压裂效果。
考虑到在现有技术中,会对上述压裂及暂堵的过程进行模拟实验,将模拟实验的结果作为真实地层多裂缝缝内暂堵改造结果。但是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会随着压裂、暂堵不断变化,而现有技术通常将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视为定值,不会对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进行更新,也就无法考虑到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的变化会对压裂、暂堵过程中的裂缝处的射孔摩阻、裂缝排量造成影响,射孔摩阻、裂缝排量会影响最终的模拟实验结果,因此现有技术对于水平井压裂及暂堵模拟过程不够准确。
针对现有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产生上述问题的具体原因,本申请引入基于射孔参数的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以准确地模拟水平井压裂及暂堵过程。
基于上述思路,本说明书提出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首先,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然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最后,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参阅图1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具体实施时,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S10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区域指的是待进行压裂暂堵的真实地层区域;目标区域中包括:岩石、裂缝;相应的,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具体包括:岩石参数、裂缝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具体包括:
S1:根据岩石参数生成多个岩石块体单元;岩石块体单元包括多个岩石节点;岩石块体单元表征目标区域中的岩石;岩石块体单元之间通过法向弹簧、切向弹簧相连;
S2:组合多个岩石块体单元,得到了块体模型;
S3:根据裂缝参数生成多个接触单元;接触单元表征目标区域中的裂缝;
S4:组合多个接触单元,得到了接触模型;
S5:组合块体模型、接触模型,得到了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也可以称为地质模型。
S102: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压裂模拟实验是指向目标区域模拟模型施加一定的模拟压力(可以通过注入压裂液的方式施加模拟压力),使得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发生形态、结构变化,以模拟目标区域水力压裂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具体包括:
S1: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
S2: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
S3: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
S4: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设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的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例如将开始时刻设定为第1秒,将结束时刻设定为第100秒,则在1-100秒内向目标区域模拟模型施加一定的模拟压力;并且可以将结束时刻作为目标时刻,也可以将结束时刻之前的某时刻(例如第90秒)作为目标时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初始裂缝流体压力:
其中,uf表示初始裂缝渗流速度,Kf表示裂缝基质渗透率,μ表示初始流体粘度系数,pf表示初始裂缝流体压力,qf表示初始流量边界条件(也可以称为裂隙基质的外部流量),Mf表示裂隙基质的Biot模量,t表示时间,表示散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具体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出初始节点位移,其中初始节点具体为岩石节点:
其中,M表示岩石块体单元质量矩阵,u表示初始节点的加速度矩阵,C表示阻尼矩阵,表示初始节点的速度矩阵,K表示刚度矩阵,u表示初始节点位移矩阵,Fe表示岩石块体单元外力矩阵。
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节点位移矩阵中的数值就是初始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岩石块体单元外力矩阵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Fe=Fj+Fb (4)
其中,Fj表示界面弹簧力,当弹簧(法向弹簧或切向弹簧)断裂时,Fj就由界面弹簧力变为了裂缝流体压力,Fb表示边界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筛选出优先封堵优势裂缝或压裂风险段,将优先封堵优势裂缝或压裂风险段作为暂堵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定裂缝宽度阈值,从暂堵位置的多个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大于裂缝宽度阈值的初始节点位移,作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等效粘度法来实现水力压裂缝内暂堵转向的模拟,即通过改变暂堵位置的粘度系数来模拟裂缝暂堵后的不渗透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具体包括:
按照如下算式确定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其中,μ*表示目标流体粘度系数,w表示裂缝宽度,kf表示裂缝的渗透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因为在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各簇裂缝几乎处于相同的深度,且簇间距相对较小,可以忽略井筒内的静水压力和套管摩阻,因此认为井下的流体流动满足压力平衡方程,各簇裂缝在射孔入口(一个裂缝会对应多个射孔)处的流体压力应相等,即每个裂缝的井底压力相等。在实际的水力压裂过程中,由于注入了支撑剂,支撑剂高速通过对射孔造成冲蚀和磨损现象,其射孔直径和射孔流量系数将随时间不断增加,射孔直径和射孔流量系数的增加会影响射孔摩阻,再通过影响射孔摩阻进而影响井底压力以及裂缝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目标时刻模拟注入支撑剂的过程,支撑剂的作用是改变射孔直径和射孔流量系数,进而改变射孔摩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模拟注入支撑剂之后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直径:
其中,D表示射孔直径,t表示时间,表示支撑剂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取值为1.07×10-13(m2·s/Kg)。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流量系数:
其中,Cd表示射孔流量系数,t表示时间,表示套管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表示射孔流量系数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取值为1.08×10-8(m·s/Kg)。
S103: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联立如下公式,确定裂缝排量:
PB=pf,1+pr,1=pf,2+pr,2=…=pf,i+pr,i (9)
其中,Q表示所有裂缝的总排量,i表示裂缝编号,qi表示第i条裂缝的排量,PB表示裂缝的井底压力,pf,i表示第i条裂缝的净压力,pr,i表示第i条裂缝的射孔摩阻,ρ表示压裂液的密度,Cd,i表示第i条裂缝的射孔流量系数,Di表示第i条裂缝的射孔直径,ni表示第i条裂缝对应的射孔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的射孔摩阻以及净压力。具体的,可通过联立公式8至公式10,得到第i条裂缝的射孔摩阻以及净压力。
通过上述实施例,准确地模拟了射孔冲蚀以及流量(即排量)分配的过程,考虑到了注入支撑剂对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的影响,因此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裂缝流量分配结果、井底压力结果、净压力结果、射孔摩阻结果。
S104: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就是基于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再次向目标区域模拟模型施加一定的模拟压力,模拟水力压裂的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具体包括:
S1: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S2:根据所述目标裂缝流体压力,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包括:
S1:根据所述裂缝排量确定目标边界条件;
S2:根据所述目标边界条件、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目标边界条件:
qf′=qi (11)
其中,qf'表示目标边界条件。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利用裂缝排量对边界条件进行更新,将初始流量边界条件更新为目标边界条件,以得到更加准确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其中,uf'表示目标裂缝渗流速度,Kf表示裂缝基质渗透率,μ*表示目标流体粘度系数,pf'表示目标裂缝流体压力,qf'表示目标流量边界条件,Mf表示裂隙基质的Biot模量,t表示时间,▽表示散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基于目标裂缝流体压力,利用公式4求出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目标节点位移之后,还可以检测目标节点位移、裂缝排量、裂缝的射孔摩阻、裂缝的净压力、裂缝的井底压力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不满足预设条件,可以重复上述步骤,再次对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出下一轮次的目标节点位移、裂缝排量、裂缝的射孔摩阻、裂缝的净压力、裂缝的井底压力,直到目标节点位移、裂缝排量、裂缝的射孔摩阻、裂缝的净压力、裂缝的井底压力满足预设条件,压裂结束。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节点位移、裂缝排量、裂缝的射孔摩阻、裂缝的净压力、裂缝的井底压力,确定出针对目标区域的压裂策略与压裂参数,以取得更好的压裂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可以参阅如下步骤,实现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
步骤1: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将天然裂缝作为网格边界对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将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划分为不同的单元(岩石块体单元、接触单元);
步骤2:对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等参数进行初始化设定,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注入压裂液,计算出在初始压裂模拟实验过程中每个刻对应的裂缝流体压力、节点位移、裂缝位置;
步骤3: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的支撑剂的注入条件,若当前时刻满足预设的支撑剂的注入条件,则模拟支撑剂的注入,计算出支撑剂注入之后的射孔直径和射孔流量系数,并根据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及上一时刻各簇裂缝的净压力得到当前的裂缝排量、裂缝的射孔摩阻、裂缝的净压力、裂缝的井底压力;利用裂缝排量更新边界条件,基于更新后的边界条件继续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扩展模拟;
步骤4: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满足预设的暂堵条件,若当前时刻满足预设的暂堵条件,选定暂堵位置、暂堵长度等参数,采用等效粘度法对暂堵位置进行封堵,改变暂堵位置的粘度系数,基于改变后的粘度系数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继续进行压裂液注入,直至压裂结束,从而实现射孔冲蚀作用下多裂缝封内暂堵转向模拟。
基于上述步骤,可以获取各簇裂缝的流量分配结果、井底压力、净压力、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节点位移等参数,从而定量评价射孔冲蚀作用下多裂缝缝内暂堵改造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示,图2展示了岩石块体单元的破坏准则,Tension表示拉伸,Shear表示剪切,Compression表示压缩,Fn表示法向力,Ft表示切向力,Δun表示法向位移,Δut表示切向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1:基于目标节点位移,判断岩石块体单元的破坏类型;其中,破坏类型包括:拉伸破坏、剪切破坏、不发生破坏;
S2:在发生拉伸破坏的情况下,确定拉伸破坏之后的法向应力;
S3:在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下,确定剪切破坏之后的切向应力。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以判断第一岩石块体单元、第二第一岩石块体单元之间是否发生破坏进行示例性说明,第一岩石块体单元、第二岩石块体单元通过切向弹簧、法向弹簧相连。首先,根据第一岩石块体单元的目标节点位移、第二岩石块体单元的目标节点位移,计算二者的法向位移、切向位移;然后,根据法向位移计算接触点处的法向应力,根据切向位移计算接触点处的切向应力;最后,通过法向应力判断是否发生拉伸破坏,通过切向应力判断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法向应力:
其中,Δun表示法向位移,Fn表示法向力,Kn表示法向弹簧的法向刚度,σn1表示第一岩石块体单元在接触点的法向应力,σn2表示第二岩石块体单元在接触点的法向应力,A1表示接触点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法向应力满足如下公式,则确定第一岩石块体单元、第二第一岩石块体单元发生了拉伸破坏:
σni≥T(ni=n1,n2) (15)
其中,T表示抗拉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发生了拉伸破坏,确定拉伸破坏之后的法向应力为:Fn'=0,Fn'表示发生拉伸破坏之后的法向应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如下计算切向应力:
其中,Δut表示切向位移,Ft表示切向力,Kt表示切向弹簧的切向刚度,σt1表示第一岩石块体单元在接触点的切向应力,σt2表示第二岩石块体单元在接触点的切向应力,A1表示接触点的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切向应力满足下述公式至少之一,则确定第一岩石块体单元、第二第一岩石块体单元发生了剪切破坏:
其中,c表示内聚力,表示内摩擦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发生了剪切破坏,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剪切破坏之后的切向应力:
其中,Ft'表示确定发生剪切破坏之后的切向应力。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图3a表示在应用本申请记载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之前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示意图,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包括裂缝1、裂缝2、裂缝3,受应力干扰的影响,3簇裂缝异向扩展,裂缝1和裂缝3向右扩展,而裂缝2受到裂缝1和裂缝3的应力压制,因此裂缝2很难向右扩展。图3b表示在应用本申请记载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之后的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示意图,可以看出受暂堵的影响,裂缝1、裂缝2、裂缝3的宽度逐渐增大,且天然裂缝(天然裂缝指的是围绕裂缝1、裂缝2、裂缝3新生成的细小裂缝)逐渐得到激活,在裂缝3中出现了反向扩展的现象,并在扩展中通过天然裂缝逐渐与裂缝1进行了沟通。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参阅图4所示,图4表示应用本申请记载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多裂缝流量分配结果示意图,在50s时模拟注入支撑剂,改变了射孔直径和射孔流量系数,引起射孔冲蚀,在50s之后射孔冲蚀现象加剧了流量(流量即排量)的不均匀分配,在200s时,计算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基于目标流体粘度系数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各簇裂缝的注入排量(注入排量即裂缝排量)受裂缝净压力的变化被重新分配,Q1表示裂缝1的裂缝排量,Q2表示裂缝2的裂缝排量,Q3表示裂缝3的裂缝排量。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参阅图5所示,图5表示应用本申请记载的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得到的多裂缝注入压力和净压力结果示意图,注入压力就是井底压力,P表示注入压力,P1表示裂缝1的净压力,P2表示裂缝2的净压力,P3表示裂缝3的净压力,在50s时射孔冲蚀作用导致注入压力迅速下降,下降速度逐渐降低,在200s时受缝内暂堵的影响,注入压力开始逐渐增加,并促使裂缝1、裂缝2、裂缝3重新起裂与扩展。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图6表示在射孔冲蚀作用下多裂缝射孔直径随时间演化示意图,D1表示裂缝1的射孔直径,D2表示裂缝2的射孔直径,D3表示裂缝3的射孔直径,在50s时受射孔冲蚀现象的影响射孔直径逐渐增加,且裂缝1和裂缝3的演化规律较为相似。
在一个具体的场景示例中,图7表示在射孔冲蚀作用下多裂缝射孔流量系数随时间演化示意图,M1表示裂缝1的射孔流量系数,M2表示裂缝2的射孔流量系数,M3表示裂缝3的射孔流量系数,在50s时受射孔冲蚀现象的影响射孔流量系数逐渐增加,且裂缝1和裂缝3的演化规律较为相似。
基于上述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装置的实施例,参阅图8所示,所述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模块:
构建模块801,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第一实验模块802,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计算模块8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第二实验模块804,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实验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实验模块802,具体用于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
其中,D表示射孔直径,t表示时间,表示支撑剂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实验模块802,具体用于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流量系数:
其中,Cd表示射孔流量系数,t表示时间,表示套管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表示射孔流量系数的最大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实验模块804,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根据所述目标裂缝流体压力,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的射孔摩阻以及净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单元、装置或模块等,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缓存(Cache)、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者存储卡(Memory Card)。所述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网络通信单元可以是依照通信协议规定的标准设置的,用于进行网络连接通信的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程序指令具体实现的功能和效果,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对照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指令执行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成上述指令,参阅图9所示,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具体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包括网络通信端口901、处理器902以及存储器903,上述结构通过内部线缆相连,以便各个结构可以进行具体的数据交互。
其中,所述网络通信端口901,具体可以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
所述处理器902,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所述存储器903,具体可以用于存储相应的指令程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络通信端口901可以是与不同的通信协议进行绑定,从而可以发送或接收不同数据的虚拟端口。例如,所述网络通信端口可以是负责进行web数据通信的端口,也可以是负责进行FTP数据通信的端口,还可以是负责进行邮件数据通信的端口。此外,所述网络通信端口还可以是实体的通信接口或者通信芯片。例如,其可以为无线移动网络通信芯片,如GSM、CDMA等;其还可以为Wifi芯片;其还可以为蓝牙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902可以按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例如,处理器可以采取例如微处理器或处理器以及存储可由该(微)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例如软件或固件)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的形式等等。本说明书并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903可以包括多个层次,在数字系统中,只要能保存二进制数据的都可以是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中,一个没有实物形式的具有存储功能的电路也叫存储器,如RAM、FIFO等;在系统中,具有实物形式的存储设备也叫存储器,如内存条、TF卡等。
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客户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类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本质上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本说明书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机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说明书,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说明书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说明书的精神。

Claims (9)

1.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其中,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包括:
按照如下算式确定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其中,μ*表示目标流体粘度系数,w表示裂缝宽度,kf表示裂缝的渗透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直径:
其中,D表示射孔直径,t表示时间,表示支撑剂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流量系数,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射孔流量系数:
其中,Cd表示射孔流量系数,t表示时间,表示套管的机械性能参数,C表示支撑剂浓度,v表示射孔处压裂液的平均速度,/>表示射孔流量系数的最大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的射孔摩阻以及净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包括:
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根据所述目标裂缝流体压力,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裂缝排量、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包括:
根据所述裂缝排量确定目标边界条件;
根据所述目标边界条件、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确定目标裂缝流体压力。
8.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并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目标区域模拟模型;
第一实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暂堵位置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并且确定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射孔直径、射孔流量系数,确定裂缝排量;
第二实验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暂堵压裂模拟实验,根据所述目标流体粘度系数、所述裂缝排量确定暂堵压裂模拟实验后的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目标节点位移;
其中,所述第一实验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流量边界条件、初始流体粘度系数,对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进行初始压裂模拟实验,确定初始压裂模拟实验中目标时刻对应的初始裂缝流体压力;根据所述初始裂缝流体压力确定目标区域模拟模型的初始节点位移;从所述目标区域模拟模型中确定出暂堵位置,并从所述初始节点位移中提取出暂堵位置的裂缝宽度;根据所述裂缝宽度,计算所述目标时刻的暂堵位置对应的目标流体粘度系数。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953242.1A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7217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3242.1A CN117217106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53242.1A CN117217106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7106A CN117217106A (zh) 2023-12-12
CN117217106B true CN117217106B (zh) 2024-06-11

Family

ID=89050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53242.1A Active CN117217106B (zh) 2023-07-31 2023-07-31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1710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2420A (zh) * 2022-03-18 2022-06-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模拟方法及设备
CN115324560A (zh) * 2021-04-26 2022-11-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地应力场模拟确定压裂诱发油气套管变形位置的方法
CN116415519A (zh) * 2023-03-09 2023-07-11 同济大学 页岩气藏多簇水力裂缝同步竞争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2864B (zh) * 2019-03-22 2020-02-04 成都理工大学 非常规双重介质储层体积压裂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24560A (zh) * 2021-04-26 2022-11-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利用地应力场模拟确定压裂诱发油气套管变形位置的方法
CN114662420A (zh) * 2022-03-18 2022-06-2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缝内暂堵转向压裂模拟方法及设备
CN116415519A (zh) * 2023-03-09 2023-07-11 同济大学 页岩气藏多簇水力裂缝同步竞争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17106A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5576B (zh) 页岩水力压裂三维全耦合离散裂缝网络模拟方法及系统
US101321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and design of pulse fracturing networks
US20160203239A1 (en) Method and analysis for holistic casing design for planning and real-time
Sesetty et al. Simul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natural fractures
US20170169137A1 (en) Optimizing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design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3d) 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
Shahri et al. Advanced geomechanical analysis of wellbore strengthening for depleted reservoir drilling applications
US11119248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fractured volume in a reservoir domain by injecting a high pressure fluid
McClure The potential effect of network complexity on recovery of injected fluid follow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US10408029B2 (en) Optimiz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a subterranean formation
Anusarn et al. Fracture hits analysis for parent-child well development
WO2016080981A1 (en) Reduc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uncertainty
Briner et al. Impact of perforation tunnel orientation and length in horizontal wellbores on fracture initiation pressure in maximum tensile stress criterion model for tight gas fields in the Sultanate of Oman
CN113221347B (zh) 一种井壁稳定性钻井优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217106B (zh) 一种缝内暂堵后地质模型节点位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9670753B2 (en) Optimized acidizing of production and injection wells
EP2855838B1 (en) System, method &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simulat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rupture disks in downhole environments
EP3071786B1 (en) Optimized acidizing of a production well near aquifer
CN108733895B (zh) 套管参数和水泥环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723435A (zh) 确定页岩气藏水平井重复压裂前现地应力场的方法及设备
US2022011344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processes
Baumann et al. Perforating Gunshock Load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in 2014
Sesetty et al. Modeling dense-arrays of hydraulic fracture clusters: Fracture complexity, net pressure and model calibration
Safari et al. 3d coupled poroelastic analysis of multiple hydraulic fractures
CN109726450A (zh) 确定页岩气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时机的方法及设备
Akash et al. Lattice simulations of hydraulic fracture reorientation from perfor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