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1507A -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1507A
CN117201507A CN202311477946.2A CN202311477946A CN117201507A CN 117201507 A CN117201507 A CN 117201507A CN 202311477946 A CN202311477946 A CN 202311477946A CN 117201507 A CN117201507 A CN 117201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platform
domain name
internet protocol
protocol addres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79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维亭
陈显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tabra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79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15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1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15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Description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而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或者企业会将数据存储在云端平台中,一旦发生云端平台的数据丢失,将会对用户产生重大影响;但在云端平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多种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地震、火灾、水灾等,导致云端平台故障,从而出现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为了防止数据丢失,对于云端平台的容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如何更好的提高云端平台的容灾能力,已经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更好的提高云端平台的容灾能力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备云平台第一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数据;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访问的第三域名,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全局域名解析;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域名转发,将所述第三域名转发到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检测到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在所述心跳检测信息的反馈信息满足故障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非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执行目标指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未执行所述目标指令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状态信息;
通过心跳机制,对状态信息为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进行心跳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所述装置还用于: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数据;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二切换模块,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在所述心跳检测信息的反馈信息满足故障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非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执行目标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未执行所述目标指令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状态信息;
通过心跳机制,对状态信息为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进行心跳检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接收用户访问的第三域名,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全局域名解析;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域名转发,将所述第三域名转发到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云平台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云平台切换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云平台切换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同时准备主云平台,以及备份有主云平台数据的备云平台,主动对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判断备云平台是否为存活状态,若检测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时,则可以进行主备平台切换,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完成流量的自动转发和切换,整个云平台的切换过程只需要在主备云平台之间进行,减少了云平台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网络卡顿,对于用户的影响,保证了用户的流程网络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访问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流程图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10,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主云平台是指主要的云计算平台,承担着核心的业务功能,并提供服务给用户。主云平台通常在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配置和优化,以保证业务的稳定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备云平台是作为主云平台的备份,在主云平台出现故障或无法正常工作时发挥作用。备云平台与主云平台具备相同或相似的环境和功能,并能够快速切换到备用状态,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和可用性。备云平台通常部署在不同的物理位置或数据中心,以避免单点故障和灾难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云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将主云平台中的数据定期同步到备云平台中,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当主云平台无法正常工作时,备云平台将接管主要的业务功能,并向用户提供服务,直到主云平台恢复正常或采取其他措施。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独立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第三方仲裁区中部署的故障检测模块来定期主动的对处于存活状态的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其具体的检测算法可以是常规的故障检测服务,若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此时为了保证云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主备云平台的切换。
而为了避免切换后的备云平台无法顺利运行,因此也需要进一步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具体可以是通过上述故障检测算法对备云平台进行检测,然后只有在备云平台通过故障检测的情况下,会将备云平台的状态修改为存活状态,开始进行云平台切换。
步骤120,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则认为此时需要进行主备云平台切换,此时可以进行主备云平台的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域名服务(Domain Name Service,DNS)与云平台服务的IP地址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该系统通过域名解析将用户输入的域名转换为与之关联的IP地址,使用户能够访问到相应的网络资源,如网站、应用程序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云平台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用户通过访问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来进行域名解析,第二域名服务对应有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导致的访问卡顿,此时可会将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也设置为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之前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导致的访问卡顿,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和备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均对应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因此,在进行云平台切换的过程中,需要将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这样,当用户发起访问请求时,域名解析系统会将其转发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通过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正常调用备云平台服务,从而使用户能够继续访问系统并获取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这种配置变更通常是在故障转移或灾难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连续性。通过修改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可以快速切换到备用平台,并将用户的请求正确路由到备用平台,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业务中断对终端用户的影响。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在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此时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也对应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所述主云平台在对用户访问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其中,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准备主云平台,以及备份有主云平台数据的备云平台,主动对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判断备云平台是否为存活状态,若检测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时,则可以进行主备平台切换,将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完成流量的自动转发和切换,整个云平台的切换过程只需要在主备云平台之间进行,在用户无感的情况下,进行云平台的切换,保证了用户的流程网络体验。
可选地,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之后,由于此时用户的访问请求已经默认优先由备云平台对应的第一域名服务来进行域名解析,而此时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影响主备云平台的访问,可以进一步对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这样的修改,备云平台继续域名解析的过程中若发生网络抖动时,可以进一步将其转发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从而使得用户的请求就能够被正确地路由到备云平台,并继续获取服务。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在进行修改之前,需要确保备云平台的域名服务已经配置完成并正常工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完成主备切换后,进一步将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从而使得在网络抖动时,可以将访问请求由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转发给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保证访问的流畅性。
可选地,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抖动通常以网络延迟的变化来衡量,即传输数据包的往返时间的变化。正常的网络延迟是有一定波动范围的,但当网络抖动较大时,数据包的传输时延会出现明显的不稳定性,甚至可能导致延迟、数据错误和性能下降等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备云平台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若不处理则可能出现网络卡顿等问题,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此时会由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继续对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通过域名解析处理,然后通过该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这样可以使不同设备之间在互联网上准确地找到对方,并向其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生网络抖动时,也可以通过将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通过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继续正常调用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从而避免网络卡顿。
可选地,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数据;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主云平台是指主要的云计算平台,承担着核心的业务功能,并提供服务给用户。主云平台通常在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充分的配置和优化,以保证业务的稳定运行,因此,在主云平台若恢复为可以正常工作的存活状态时,此时依然更偏向于将数据迁移回主云平台进行处理。
并且,由于备云平台在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并不会主动将数据同步给主云平台,因此为了保证备主云平台的顺利切换,还需要将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增量数据同步给主云平台。具体地,可以是将备数据库中数据基于mysqldump命令全部导出并导入至主环境,然后基于otter配置主到备增量数据同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数据同步后,可以进一步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同时,由于此时已经完成备主切换,此时还需要进一步将备云平台的状态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进行备主云平台切换,同时将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有效保证切换后的数据有效同步,保证云平台的正常访问。
可选地,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备云平台经检测也是非存活状态,则说明此时主平台和备平台均无法进行服务,停止切换,并且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故障预警信息用于告警,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故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备云平台和主云平台均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能够有效避免无效的切换,并及时预警,更快的帮助发现问题。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流程图之二,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0,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独立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第三方仲裁区中部署的故障检测模块来定期主动的对处于存活状态的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其具体的检测算法可以是常规的故障检测服务,若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此时为了保证云平台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主备云平台的切换。
而为了避免切换后的主云平台无法顺利运行,因此也需要进一步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具体可以是通过上述故障检测算法对主云平台进行检测,然后只有在主云平台通过故障检测的情况下,会将主云平台的状态修改为存活状态,开始进行备主云平台切换。
步骤220,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则认为此时需要进行备主云平台切换,此时可以进行备主云平台的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备云平台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用户通过访问备云平台的域名地址来获取服务,而此时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导致的访问卡顿,此时可将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设置为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第二互网联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之前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导致的访问卡顿,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域名服务对应的均为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第二互网联协议地址。
因此,在进行云平台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这样,当用户发起访问请求时,域名解析系统会将其转发到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从而使用户能够继续访问系统并获取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这种配置变更通常是在故障转移或灾难恢复的情况下进行,以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连续性。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在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此时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所述备云平台在对用户访问的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主动对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判断备云平台是否为存活状态,若检测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时,则可以进行主备平台切换,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完成流量的自动转发和切换,整个云平台的切换过程只需要在主备云平台之间进行,用户不会感知到云平台的切换过程,保证了用户的流程网络体验。
可选地,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完成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之后,由于此时用户的访问请求已经默认优先由主云平台对应的第二域名服务来进行域名解析,而此时为了避免网络抖动影响主备云平台的访问,可以进一步对备云平台的域名服务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通过修改,主云平台继续域名解析的过程中若发生网络抖动时,可以进一步将其转发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通过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继续获取主云平台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完成主备切换后,进一步将将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从而使得在网络抖动时,可以将访问请求由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转发给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保证访问的流畅性。
可选地,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云平台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若不处理则可能出现网络卡顿等问题,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将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此时会由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继续对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该第二域名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这样可以使不同设备之间在互联网上准确地找到对方,并向其发送和接收网络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生网络抖动时,也可以通过将第二域名转发给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从而避免网络卡顿。
可选地,在检测到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所述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主云平台经过故障检测也存在故障,此时主云平台也会处于非存活状态,此时应该生成用于故障预警信息,用于提示运维认为主备云平台均存在故障,无法正常运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主云平台经过故障检测也存在故障,生成故障预警信息,能迅速帮助运维人员发现故障,从而提高故障的解决效率。
可选地,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在所述心跳检测信息的反馈信息满足故障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非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可以在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之外的第三方仲裁区中部署,主备故障检测服务通过心跳机制,定时向主备云平台的用户认证服务发送心跳检测,当心跳检测信息满足了故障条件后,就认为该云平台发生故障,触发主备切换流程,完成主备容灾的自动切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心跳机制具体可以是通过发送一个响应请求到目标服务器,并等待一个预设时间后确认是否收到响应,以判断服务器的状态和可用性。
可选地,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周期具体可以是指一个预先设定的周期,例如每3秒为一个周期,或者每10秒为一个周期。
在更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开启一个定时器,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在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后,可以进一步等待该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的应答回复。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具体可以是预先设定一个的时间段,例如15秒或者20秒等。
如果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时候,则说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出现了故障或异常,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对应将原本为存活状态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修改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执行目标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周期也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周期,例如以45秒为一个重复循环的周期。
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之外的第三方仲裁区中部署,主备故障检测服务通过心跳机制,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在接受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后,设置一个定时任务,以定期调用目标服务的API接口或执行相关命令。如果接口或命令执行失败,则说明此时存活状态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存在故障。此时会将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状态信息;
通过心跳机制,对状态信息为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者所述备云平台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心跳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心跳机制的监控对象仅仅是存活状态的主云平台或者所述备云平台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在进行主备状态切换后,会重新根据主云平台或者备云平台的存活状态确定对应的监控对象。
例如,在修改备环境为存活状态,主环境为非存活状态的时候,可以将故障检测服务的对象修改为主云平台IP。
又例如,修改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备云平台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故障检测服务、配置补偿服务的检测中心修改为备云平台I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部署在主备云平台之外的监测模块,可以有效实现对于主备云平台的主动检测,有效判断主备云平台的存活状态,进而及时的进行云平台切换,保证数据访问的稳定性。
可选地,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访问处理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用户进行访问时,首先进行全局域名解析,全局域名解析服务器中会预先配置有域名转发策略,该域名转发策略中会进一步包括主云平台NodeLocalDNS服务IP地址和备云平台的NodeLocalDNS服务IP地址。
初始化主备云平NodeLocalDNS的域名与IP的对应关系,此时的IP对应的云平台主环境的IP地址。当流量从全局域名解析转发到主NodeLocalDNS服务或者备NodeLocalDNS服务的时候,NodeLocalDNS服务将流量均转发到对应的主云平台IP上。
第三方仲裁区,部署故障检测模块服务,故障检测服务通过心跳机制,定时检查云平台用户认证服务,在达到个故障触发条件后,触发自动切换流程。
故障检测服务可支持多种检测参数配置,比如:心跳频率、重试次数、超时阈值等,当每次请求超过超时阈值后就认为该次请求失败,当请求超过重试次数后就认为服务不正常,初步认定主云平台故障。并发出告警,并触发主备自动切换流程。
根据目前云平台的标签与存活状态,故障检测服务会自动配置检查对象,比如:现在是备云平台存活,那检测对象就会配置成备云平台的服务地址。
如果发现云平台发生故障,触发故障切换流程:
障主备切换时首先检测备云平台是否可用,检测算法类似于故障检测服务,当检测备云平台具备切换条件后,才会触发切换,否则停止切换,并告警通知运维人员处理。
如果是主云平台切换为备云平台的时候:
首先获取备云平台的IP地址,修改主备环境的NodeLocalDNS服务的域名与IP的对应配置,将IP改为备中心IP,修改备环境为存活状态,主环境为非存活状态,将故障检测服务、配置补偿服务的检测中心修改为主中心IP。
如果是备云平台切换为主云平台的时候:
首先将备数据库中数据基于mysqldump命令全部导出并导入至主环境,然后基于otter配置主到备数据增量同步;获取主环境IP,调用容灾模块接口分别在主备环境的NodeLocalDNS服务配置域名对应IP为主环境IP;主环境置为存活状态、备环境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故障检测服务、配置补偿服务的检测中心修改为备中心IP。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用户访问域名的时候,全局域名解析服务会根据域名转发,首先将请求转发到主云平台的NodeLocalDNS服务上,如果主云平台的NodeLocalDNS服务不通,或者为非存活状态,转发到备云平台的NodeLocalDNS服务上,实现了流量切换。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云平台切换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云平台切换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4所示,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410用于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一切换模块420用于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数据;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云平台切换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5所示,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510用于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二切换模块520用于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在所述心跳检测信息的反馈信息满足故障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非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执行目标指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在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未执行所述目标指令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获取所述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状态信息;
通过心跳机制,对状态信息为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进行心跳检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用于:
接收用户访问的第三域名,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全局域名解析;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域名转发,将所述第三域名转发到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同时准备主云平台,以及备份有主云平台数据的备云平台,主动对于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判断备云平台是否为存活状态,若检测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时,则可以进行主备平台切换,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完成流量的自动转发和切换,整个云平台的切换过程只需要在主备云平台之间进行,减少了云平台切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网络卡顿,对于用户的影响,保证了用户的流程网络体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云平台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或,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或,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云平台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或,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0)

1.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一域名转发给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
所述主云平台的第二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一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由非存活状态切换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的增量数据同步到所述主云平台;所述增量数据为所述备云平台在所述主云平台处于非存活状态期间处理的数据;
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备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用户访问的第三域名,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全局域名解析;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域名转发,将所述第三域名转发到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在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三域名进行域名解析后,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7.一种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域名服务在对用户访问的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的过程中发生网络抖动时,将所述第二域名转发给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
所述备云平台的第一域名服务对所述第二域名进行域名解析,通过所述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进行数据访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主云平台为非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停止主备云平台的切换,并生成故障预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
在所述心跳检测信息的反馈信息满足故障条件的情况下,判定非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处于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进行应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一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未收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对于所述第一心跳检测信息的应答信息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心跳机制,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发送心跳检测信息,包括:
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用于请求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执行目标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第二预设周期,定期向处于存活状态下的主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或备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互联网协议地址发送第二心跳检测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未执行所述目标指令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
将所述主云平台或所述备云平台由存活状态切换为非存活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7-10任一项所述的云平台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主云平台和备云平台的状态信息;
通过心跳机制,对状态信息为存活状态下的所述主云平台或备云平台进行心跳检测。
17.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主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备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备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将所述备云平台中第一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18.一种云平台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备云平台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主云平台进行故障检测;
第二切换模块,在所述主云平台为存活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主云平台中第二域名服务对应的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修改为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并将所述备云平台设置为非存活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主云平台中主云平台服务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二互联网协议地址为所述备云平台中备云平台服务的互网联协议地址。
1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云平台切换方法。
2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云平台切换方法。
CN202311477946.2A 2023-11-08 2023-11-08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015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7946.2A CN11720150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7946.2A CN11720150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1507A true CN117201507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9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7946.2A Pending CN117201507A (zh) 2023-11-08 2023-11-08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15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488A (zh) * 2023-12-26 2024-01-30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理平台切换的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4064A (zh) * 2017-03-20 2017-07-14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监控云平台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US20190082026A1 (en) * 2016-07-08 2019-03-1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terface inv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cloud
CN110890980A (zh) * 2019-11-15 2020-03-17 深圳明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终端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CN114584459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实现容器云平台主备高可用的方法
CN114598555A (zh) * 2022-05-09 2022-06-07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平台可切换的播报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6996369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化管理服务器及其主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82026A1 (en) * 2016-07-08 2019-03-1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Interface inv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cloud
CN106954064A (zh) * 2017-03-20 2017-07-14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监控云平台的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890980A (zh) * 2019-11-15 2020-03-17 深圳明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备终端切换方法、装置、服务器和系统
CN114584459A (zh) * 2022-03-07 2022-06-03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实现容器云平台主备高可用的方法
CN114598555A (zh) * 2022-05-09 2022-06-07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平台可切换的播报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6996369A (zh) * 2023-09-26 2023-11-03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容器化管理服务器及其主备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78488A (zh) * 2023-12-26 2024-01-30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理平台切换的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7478488B (zh) * 2023-12-26 2024-03-19 苏州元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管理平台切换的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0550B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a replacement network device in a high-availability cluster
US201302389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igh availability to computer applications
CN107508694B (zh) 一种集群内的节点管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US9270558B2 (en) Method, local gateway, and system for local voice survivability
CN117201507A (zh) 云平台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2174893A1 (zh) 一种iptv系统中基于双中心容灾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385107A (zh) 一种服务器的主备切换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00120134A1 (en) Synchronizing link and event detection mechanisms with a secure session associated with the link
JP2004171370A (ja) 冗長構成における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間のアドレス制御方式および方法
CN110932876A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1052092B (zh) 集群系统、集群系统控制方法、服务器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程序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787918B (zh) 一种基于服务路由树的数据中心寻址与主备切换方法
US20230199534A1 (en) Service producer health-check
CN110351122B (zh) 容灾方法、装置、系统与电子设备
JP7064132B2 (ja) 障害監視システム及び障害監視方法
CN111953808A (zh) 一种双机双活架构的数据传输切换方法及架构构建系统
US20080151892A1 (en) Method, Copum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assive Automated Provisioning
CN111399978A (zh)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故障迁移系统及迁移方法
CN114840495A (zh) 一种数据库集群防脑裂的方法、存储介质与设备
EP281554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handling of ims node blacklisting
CN114301763A (zh) 分布式集群故障的处理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5628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switchover timers tuning on network systems or next generation emergency systems
CN113157493A (zh) 基于检票系统的备份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1934909A (zh) 主备机ip资源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0793446B1 (ko) 이중화 통신 시스템의 페일 오버 및 원복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