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00945A -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00945A
CN117200945A CN202311229145.4A CN202311229145A CN117200945A CN 117200945 A CN117200945 A CN 117200945A CN 202311229145 A CN202311229145 A CN 202311229145A CN 117200945 A CN117200945 A CN 117200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transmission
output
sequence number
auxiliar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291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蒙
周峰
金鑫
徐伟杰
马先童
杨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uiyu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291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009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200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00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数据重传技术领域,包括: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若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使得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同时,对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重传进行了有效监测,相比于通过建模方式获取的数据监测模型,降低了重传数据监测所需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重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高速互联网络的数据通信过程中,通常采用重传技术通过重新传输丢失、损坏或延迟到达的数据包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现有的重传机制下,当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损坏时,数据接收方向数据发送方发出重传请求,数据发送方基于重传请求重新发送数据包;同时,当数据发送方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收到数据接收方的反馈信息时,也会触发超时重传。
然而,现有的重传机制,无法根据输入数据有效预测后续的输出数据,同时,为了实现对数据重传的监测,往往需要针对重传功能进行数学建模,并以时钟周期为粒度监测重传,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而且监测方式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数据重传过程无法有效监测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测方法,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所述输出数据包括正常输出数据或重传输出数据;所述正常输出数据由正常传输标识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输出数据由所述重传辅助信息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辅助信息包括重传传输标识和重传序列号。
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发出重传异常提示;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若检测到数据确认请求,删除状态管理队列中与所述数据确认请求匹配的目标待确认数据。
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还包括: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超时重传数据;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在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通过计时器获取所述超时重传数据的本次输出时间戳与前次输出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值,并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预设时间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时钟超时重传数据;通过计数器获取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剩余数量,并根据所述剩余数量和预设数量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数量超时重传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监测装置,包括:
输出序列号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第一检测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第一判断执行模块,用于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第一预测执行模块,用于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监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监测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并在判断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时,确定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使得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同时,对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重传进行了有效监测,相比于通过建模方式获取的数据监测模型,降低了重传数据监测所需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监测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数据监测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数据流向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监测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和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通过数据监测装置实现,该数据监测装置可以配置于被监测对象(即数据传输装置)内部,也可以以独立装置的形式存在;图1是两个数据传输装置(即装置A与装置B)之间的数据传输流程的示意图,装置A作为数据的发送方,装置B作为数据的接收方;在正常传输状态下,装置A根据待传输数据的序列号,通过输出端口以数据报文的形式,按照递增顺序依次发出各个待传输数据,也即依次发出数据报文0(即N0)、数据报文1(即N1),直至发出数据报文n(即Nn)。
装置B通过输入端口获取到数据报文后,通过校验获取到的各个数据报文的序列号是否按照递增顺序排列,校验传输顺序是否准确,并在校验顺序无误后,向装置A反馈当前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数据确认请求,以告知装置A当前数据报文已接收成功,也即装置B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报文的序列号,以数据确认请求的形式,按照递增顺序依次发出各个数据报文的数据确认请求,也即依次发出数据报文0(即N0)的数据确认请求、数据报文1(即N1)的数据确认请求,直至数据报文n(即Nn)的数据确认请求;装置A通过获取到的数据确认请求,确认装置B已接收到该数据报文。
如果装置B检测到接收的数据报文的序列号存在异常,则向装置A反馈数据重传请求,以通知装置A执行重传操作;以图2为例,装置B在获取到数据报文N2之后,并未获取到数据报文N3,而是获取到了其它数据报文或者在预设时间内未获取到数据报文N3,那么显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传输异常,装置B向装置A发出数据重传请求,请求装置A重新发出数据报文N3。
装置A由于自身内部的传输时序,可能会继续按照原递增序列继续传输部分递增顺序下的数据报文,之后再执行重传;图2中,装置A在发出数据报文N5时,接收到装置B反馈的数据重传请求,请求重传数据报文N3,装置A自身内部的传输时序会继续传输数据报文N6和数据报文N7,之后再根据数据重传请求,执行数据报文N3的重传,此后为了确保数据报文的传输准确,继续以数据报文N3作为起点,以序列号递增方式传输后续报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监测装置可以是芯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等电子设备,装置A与装置B可以是同类型的数据传输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传输装置;可选的,对数据监测装置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实施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监测发送方的数据重传流程,预测发送方的输出数据,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监测装置来执行,该数据监测装置可以采用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该数据监测装置可配置于数据传输装置内部或者电子设备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以被监测的数据传输装置为图1和图2中的装置A为例,装置A通过输入接口,获取其它装置或设备发出的输入数据,并将输入数据放入数据传输队列中;其中,数据传输队列用于承载待传输的数据报文,数据传输队列中的各个待传输数据均以序列号递增顺序依次排列;装置A在将一个待传输数据以数据报文的形式发出后,数据监测装置可以将该数据搬运到状态管理队列中,并作为一个待确认数据。状态管理队列用于承载已发出的数据报文,并且记录各数据报文的接收状态,即是否已被接收方接收,状态管理队列中的各个待确认数据同样以序列号递增顺序依次排列;数据监测装置在检测到装置A的输出端口存在输出数据时,启动本次数据监测,首先获取装置A本次的输出数据,并提取当前输出数据的序列号(即输出序列号)。
S102、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数据重传请求,是由接收方向发送方发出的请求信息,以请求发送方重新传输指定序列号的数据报文;重传辅助信息是由发送方生成的,由需要重传的起始数据报文的序列号(也即重传序列号)以及重传标识组成的信息,可以以“重传标识+重传序列号”的形式表示,重传标识可以用一位表示,例如“1”表示当前数据报文为重传起始数据报文,重传序列号可以用多位表示,例如,“000011”表示重传起始数据报文为N3,由此“1000011”为一个重传辅助信息,其表示重传序列号为3号的数据报文;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重传标识的位数和重传序列号的位数均不作具体限定。
数据监测装置如果检测到装置A中存在数据重传请求,同时检测到装置A中存在重传辅助信息,表示发送方已经对接收方发出的数据重传请求进行了响应,即已生成了相应的重传辅助信息,那么此时需要进一步获取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
S103、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如果当前输出的数据报文是该重传辅助信息标注的数据报文,那么发送方在发出该数据报文的同时,不但会在发送方本地保存该重传辅助信息,还会将重传辅助信息同步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在获取到数据报文的同时,如果还同步获取到重传辅助信息,即可确定当前数据报文为重传数据报文。如果当前输出的数据报文不是该重传辅助信息标注的数据报文,那么发送方在发出该数据报文的同时,只会在发送方本地保存该重传辅助信息,不会将重传辅助信息同步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在获取到数据报文的同时,如果未同步获取到重传辅助信息,即认为当前数据报文为非重传数据报文,也即以递增顺序依次发出的正常数据报文;此外,接收方还可以根据重传辅助信息中的重传序列号,与同步获取到的数据报文进行比对,以校验本次获取到的数据报文的序列号,是否与重传辅助信息中的重传序列号相同。
S104、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如果确定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即表明发送方已根据获取到的数据重传请求,生成匹配的重传辅助信息,并已发出该重传辅助信息,本次发出的输出数据即为上述重传数据报文,也即发送方已执行重传辅助信息以及重传数据报文的发出;例如,图2中装置A在第二次发出数据报文N3的时刻,数据监测装置检测到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即表示数据报文N3已执行重传;此时将发送方本地保存的数据重传请求和重传辅助信息进行删除。
同时,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显然为本次输出的数据报文(例如,数据报文N3),位于起始待确认数据之后的下一个待确认数据(即数据报文N4),即为预测的下一个将输出的数据报文;由此,数据监测装置不但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了后续的输出数据,还可以继续监测预测输出数据与实际输出数据是否匹配。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具体的,如果确定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即表明发送方虽然创建了重传辅助信息,但基于其自身内部的传输时序,此时仍然继续按照数据传输队列中的递增顺序,依次传输数据报文;例如,图2中装置A在第一次发出数据报文N6的时刻,数据监测装置检测到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即表示数据报文N3并未完成重传,此时继续保存发送方本地的数据重传请求和重传辅助信息。
同时,预测发送方会继续根据数据传输队列,按照原有的递增顺序发出输出数据,由于数据传输队列中的数据报文N6已发出,那么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即为数据报文N7,也即预测发送方下一个要输出的数据报文为N7,由此数据监测装置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了后续的输出数据,确保了对发送方发送时序的准确监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数据包括正常输出数据或重传输出数据;所述正常输出数据由正常传输标识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输出数据由所述重传辅助信息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辅助信息包括重传传输标识和重传序列号。
具体的,如图4所示,发送方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出端口,分别发出待传输数据和重传辅助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输入端口分别获取其它装置发送的输入数据,以及获取接收方反馈的数据确认请求或者数据重传请求;此外,发送方还可以通过同一个输出端口,执行数据报文和重传辅助信息的发出。例如,如果待传输数据为重传数据,那么将重传辅助信息与待传输数据进行拼接,即以“重传辅助信息+待传输数据”的形式发出,以上述技术方案为例,重传辅助信息为“1000011”,那么本次发出的数据报文,实际上相当于在待传输数据的前端配置了重传辅助信息。
同样的,如果待传输数据为正常传输数据,为了确保数据位数的一致性,可以将正常传输标识与待传输数据进行拼接,即以“正常传输标识+待传输数据”的形式发出,正常传输标识全为0位,位数与重传辅助信息的位数相同,即正常传输标识可以为“0000000”,那么本次发出的数据报文,实际上相当于在待传输数据的前端配置了正常传输标识;接收方在获取到数据报文时,根据数据报文前端的标识信息,即可确定本次获取到的是正常传输数据,还是重传数据,以此减少了发送方的输出端口占用,提高了发送方的数据传输效率。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发出重传异常提示;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若检测到数据确认请求,删除状态管理队列中与所述数据确认请求匹配的目标待确认数据。
具体的,如果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但是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表示发送方并未响应接收方发出的数据重传请求,由于发送方未创建重传辅助信息,因此也无法执行后续的数据重传,此时向发送方或者运维人员发出重传异常提示,并根据数据重传请求,标注存在重传异常的数据报文的序列号;以此实现对数据重传请求未响应现象的及时检测,确保了数据重传的正常执行,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如果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表明发送方和接收方均为正常传输状态,此时没有需要重传的数据报文,因此,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即可,也即预测发送方会发出数据传输队列中的下一个待传输数据;以此实现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
如果检测到接收方反馈的数据确认请求,根据数据确认请求确定已被接收方正常接收的数据报文,并在状态管理队列中将对应的待确认数据进行删除,由此实现了数据报文的接收状态管理,进一步确保了数据传输的有序执行。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并在判断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时,确定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使得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同时,对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重传进行了有效监测,相比于通过建模方式获取的数据监测模型,降低了重传数据监测所需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但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S202、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超时重传数据。
如果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但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表示接收方并未发出相关的重传请求,但发送方基于内部的超时机制确定存在输出数据发出后,较长时间未获取到接收方发出的数据确认请求,由此确定发送方内部存在超时重传数据,即由于超时需要进行重传的数据;发送方基于该重传辅助信息,可能已将超时重传数据发出,也可能未将超时重传数据发出。
S203、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S204、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如果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表明当前输出数据即为该超时重传数据,也即表明发送方已经完成超时数据重传,此时删除发送方本地存储的重传辅助信息;同时,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显然为本次输出的数据报文,位于起始待确认数据之后的下一个待确认数据,即为预测的下一个将输出的数据报文;由此,数据监测装置基于发送方内部的超时重传机制,同样可以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实现后续输出数据的预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具体的,如果确定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即表明发送方虽然创建了重传辅助信息,但基于其自身内部的传输时序,此时仍然继续按照数据传输队列中的递增顺序,依次传输数据报文;此时继续保存发送方本地的数据重传请求和重传辅助信息。同时,预测发送方会继续根据数据传输队列,按照原有的递增顺序发出输出数据,那么数据传输队列中剩余的各个待传输数据的起始待传输数据,即为预测发送方下一个要输出的数据,由此数据监测装置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了后续的输出数据,确保了对发送方发送时序的准确监测。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通过计时器获取所述超时重传数据的本次输出时间戳与前次输出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值,并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预设时间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时钟超时重传数据;通过计数器获取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剩余数量,并根据所述剩余数量和预设数量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数量超时重传数据。
具体的,发送方在发出每个输出数据时,均会通过计时器记录该输出数据的输出时间戳,将本次发出超时重传数据的时间戳(即本次输出时间重),与前次发出该超时重传数据的时间戳(即前次输出时间重)之间的时间差值,与预设时间阈值进行比较,如果该时间差值大于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即表明本次数据重传,是由于该数据在前次发出后,较长时间内并未获取到接收方反馈的数据确认请求,由此对该数据进行重传,也即超时重传数据是基于计时器生成的超时重传数据。
如果发送方发出的输出数据较多,但收到的数据确认请求的数量较少,会使得状态管理队列中的待确认数据的数量不断累积,其原因同样可能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丢失导致的,由此如果判断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数量,大于等于预设数量阈值,即表明本次超时重传数据,是由于状态管理队列中累计了过多的待确认数据导致的,也即生成的超时重传数据是基于计数器生成的超时重传数据。
通过计时器记录的超时重传数据的时间戳信息,以及通过计数器记录的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剩余数量,分别从单一数据项发送超时和多个数据项累计超时的角度,对发送方的超时重传数据进行了监测,进一步获取到准确的超时类型,扩展了数据监测装置对重传数据的监测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超时重传数据,并在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时,确定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使得在不存在数据重传请求的前提下,同样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依次对数据确认请求、数据重传请求,重传辅助信息进行检测,再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执行S302。
S302、判断是否检测到数据确认请求;若是,执行S303;若否,执行S304。
S303、删除状态管理队列中与所述数据确认请求匹配的目标待确认数据;执行S304。
特别的,如果当前获取到多个数据确认请求,可以根据各个数确认请求的接收时间,依次处理各个数据确认请求,即针对每个数据确认请求,均在状态管理队列中,执行一次待确认数据的删除;也可以根据最新获取到的数据确认请求中的序列号,将状态管理队列中位于该序列号之前的全部待确认数据进行删除。
S304、判断是否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和重传辅助信息;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执行S305;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执行S308;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执行S307;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执行S305。
S305、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若否,执行S306;若是,执行S307。
S306、根据状态管理队列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S307、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S308、发出重传异常提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通过依次判断是否存在数据确认请求、是否存在数据重传请求、是否存在重传辅助信息,以及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进而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或者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进一步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
实施例四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提供的一种数据监测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数据监测装置具体包括:
输出序列号获取模块401,用于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第一检测执行模块402,用于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第一判断执行模块403,用于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第一预测执行模块404,用于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并在判断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时,确定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使得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实现了后续输出数据的准确预测,同时,对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数据重传进行了有效监测,相比于通过建模方式获取的数据监测模型,降低了重传数据监测所需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可选的,所述输出数据包括正常输出数据或重传输出数据;所述正常输出数据由正常传输标识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输出数据由所述重传辅助信息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辅助信息包括重传传输标识和重传序列号。
可选的,数据监测装置,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异常提示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发出重传异常提示;
第二预测执行模块,用于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确认数据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数据确认请求,删除状态管理队列中与所述数据确认请求匹配的目标待确认数据。
可选的,数据监测装置,还包括:
第三预测执行模块,用于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可选的,数据监测装置,具体还用于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超时重传数据;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可选的,数据监测装置,具体还用于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可选的,数据监测装置,具体还用于在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之后,通过计时器获取所述超时重传数据的本次输出时间戳与前次输出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值,并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预设时间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时钟超时重传数据;和/或通过计数器获取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剩余数量,并根据所述剩余数量和预设数量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数量超时重传数据。
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监测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测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监测方法。
实施例五
图8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如头盔、眼镜、手表等)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1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如只读存储器(ROM)1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等,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1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1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1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11、ROM 12以及RAM 13通过总线1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5也连接至总线14。
电子设备1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15,包括:输入单元1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1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1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1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19允许电子设备1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处理器1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处理器1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处理器1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数据监测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监测方法可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和/或通信单元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异构硬件加速器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并由处理器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数据监测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数据监测方法。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计算机程序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计算机程序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计算机程序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备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异构硬件加速器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异构硬件加速器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异构硬件加速器。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区块链网络和互联网。
计算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又称为云计算服务器或云主机,是云计算服务体系中的一项主机产品,以解决了传统物理主机与VPS服务中,存在的管理难度大,业务扩展性弱的缺陷。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发明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数据包括正常输出数据或重传输出数据;所述正常输出数据由正常传输标识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输出数据由所述重传辅助信息与待传输数据拼接生成;所述重传辅助信息包括重传传输标识和重传序列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发出重传异常提示;
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未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若检测到数据确认请求,删除状态管理队列中与所述数据确认请求匹配的目标待确认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
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之后,还包括:
若未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超时重传数据;
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之后,还包括:
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不同,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未重传完成,并根据数据传输队列中的起始待传输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超时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之后,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
通过计时器获取所述超时重传数据的本次输出时间戳与前次输出时间戳之间的时间差值,并根据所述时间差值和预设时间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时钟超时重传数据;
通过计数器获取状态管理队列中待确认数据的剩余数量,并根据所述剩余数量和预设数量阈值,判断所述超时重传数据是否为数量超时重传数据。
8.一种数据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出序列号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检测到输出数据,获取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
第一检测执行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数据重传请求,且检测到重传辅助信息,确定存在请求重传数据;
第一判断执行模块,用于判断重传辅助信息的重传序列号,是否与当前输出数据的输出序列号相同;
第一预测执行模块,用于若重传序列号与输出序列号相同,确定所述请求重传数据已执行重传,并根据状态管理队列中的起始待确认数据预测后续输出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监测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监测方法。
CN202311229145.4A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2009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9145.4A CN117200945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29145.4A CN117200945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00945A true CN117200945A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29145.4A Pending CN117200945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009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28132A (zh) 外部数据源的状态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409543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176990A (zh) 一种视频流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03646B2 (en) Centralized database system
CN117200945A (zh) 一种数据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65734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450176A (zh) 版本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1688B (zh) 节点更新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934378A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319379A (zh) 一种单向的文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061072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33881A (zh) 一种带宽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63209B (zh) 基于tcp网络的性能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86216A (zh) 应用层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785264A (zh) 一种服务器运维的接口配置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6450411A (zh) 一种复制延迟状态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20092A (zh) 协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68673A (zh) 一种录像机的进程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762600A (zh) 执行任务的方法、相关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7785403A (zh) 设备的心跳任务执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71577A (zh) 卡顿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81572A (zh) 一种服务可用性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56261A (zh) Plc交互方法、系统、上位机、设备及介质
CN1157570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997857A (zh) 基于LoRaWAN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