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5316A -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5316A
CN117195316A CN202311056550.0A CN202311056550A CN117195316A CN 117195316 A CN117195316 A CN 117195316A CN 202311056550 A CN202311056550 A CN 202311056550A CN 117195316 A CN117195316 A CN 117195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cloud
cloud hard
data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565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武
骆健
文曦
吴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cun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cu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cun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cun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565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5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5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5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属于云存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应用程序等通过互联网进行交付和管理的计算模式。它提供了弹性、可扩展和按需使用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企业和个人使用和管理计算资源的成本和复杂度。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存储成为了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存储利用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和高速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大容量、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数据存储服务。云硬盘作为云存储的一种形式,成为了许多用户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首选。
然而,云存储涉及到大量的用户数据,其安全性、隐私保护和合规性成为了用户关注的焦点。此外,对数据的高效管理、访问控制、备份与恢复以及监测与审计也是云硬盘管理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资源分配不合理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S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S3: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S4: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包括:
S11:通过注册页面填写相关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邮箱以及手机号码,信息填写完后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完成最终实名认证;
S12:实名认证后用户通过所述手机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并设置相应密码,所述密码为至少九位字母、数字以及特殊字符的组合;
S13:用户登录云平台,并在云平台上选择云硬盘的类型和规格;所述类型和规格包括云硬盘的容量、存储类型、IOPS以及带宽;
S14:规格和类型选则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云硬盘所属的地域以及可用区;
S15:确认所选的选项无误后,反馈给云平台,云平台执行创建命令创建云硬盘;
S16:创建完成后,在云平台的控制台或相关管理界面,查看新创建的云硬盘的基本信息、状态以及属性。
进一步的,所述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
S21:云平台根据用户创建云硬盘时所选的选项,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资源规划;
S2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资源规划,通过自动化资源管理系统,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
S23:云平台对分配给用户的存储资源进行实时监控,所述实时监控包括存储容量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的检测以及负载情况的评估;
S24:若发现存储资源的使用接近饱和或性能不满足要求,云平台会触发资源调整机制;
S25:通过实时监测结果,云平台根据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所述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存储容量的动态调整、存储系统的扩展或迁移以及存储带宽的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包括:
S3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份计划,所述备份计划包括备份的频率、时间点、备份顺序、存储位置以及保留周期;
S3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云硬盘资源,并根据设定的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
S33:所述备份操作过程中,数据通过安全加密协议进行加密保护,并通过通信通道传输至备份目标位置;所述安全加密协议包括SSH以及PGP。
进一步的,所述备份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所述云平台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或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包括:
S41:通过API接口实时获取云硬盘的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
S42:对实时获取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
S43:通过可视化工具或数据分析算法,对记录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性能异常或指标不达标的情况;
S44:根据性能分析结果,识别出云硬盘存在的问题;
S45:根据识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S46:根据优化策略对云硬盘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认证模块: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资源分配模块: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数据备份模块: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优化模块: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通过对称与非对称相结合的方式对云硬盘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本发明有益效果: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提供了灵活的存储资源分配和管理能力;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创建、调整云硬盘的容量和性能规格,实现弹性的存储资源扩展和收缩;云平台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物理设备或存储介质中,实现数据的冗余和容错;即使某个设备或节点出现故障,用户的数据仍然可靠可访问;云平台提供了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安全措施,保护用户的数据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泄露的风险;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通常提供自动备份功能,可定期备份数据,实现快速且可靠的数据恢复。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容灾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S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S3: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S4: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其中,所述读写速度V的计算公式为:V=T*Pi*B*C/L
时间为T,单位容量的读写速度为Pi,每次操作的数据量为B,数据传输的格式影响为C,所述数据格式包括二进制以及十六进制,数据传输量为L。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创建和使用云硬盘;经过身份验证后,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关设置,如容量大小、存储类型等;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先级,动态地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根据实时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资源分配与调度,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通过对性能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如瓶颈和性能限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使用缓存技术、调整存储策略等,以提升云硬盘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用户可以通过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和进行身份验证,方便快捷地使用云硬盘服务,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这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管理和配置云硬盘;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时的使用情况,动态地为用户分配合适的存储资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并保证用户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容量;云平台对云硬盘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进行资源调度;可以使云硬盘的性能和可用性得到有效管理和优化,提供了更稳定和高效的服务;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发生时数据无法恢复,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可以提升云硬盘的读写速度、响应时间和整体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其中,通过上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数据传输的速度,上述公式可以帮助我们预估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从而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数据传输任务;通过公式中的各个参数,可以对系统的读写性能进行评估和比较,以选择最适合的存储解决方案;通过调整单位容量的读写速度、每次操作的数据量和数据传输的格式等参数,可以优化数据传输的速度,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根据公式中的单位容量的读写速度和每次操作的数据量等参数,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利用存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公式中的数据传输量及时间等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数据传输策略,确保数据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包括:
S11:通过注册页面填写相关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邮箱以及手机号码,信息填写完后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完成最终实名认证;
S12:实名认证后用户通过所述手机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并设置相应密码,所述密码为至少九位字母、数字以及特殊字符的组合;
S13:用户登录云平台,并在云平台上选择云硬盘的类型和规格;所述类型和规格包括云硬盘的容量、存储类型、IOPS以及带宽;
S14:规格和类型选则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云硬盘所属的地域以及可用区;所述规格和类型指的是云硬盘的容量和性能规格,例如存储容量、读写速度等。用户在创建云硬盘时,需要根据实际存储需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和类型;所述地域指的是云平台提供的不同地理区域,通常涵盖不同的物理位置和服务器资源。不同地域之间可能具有网络延迟、可用性和性能等差异。用户可以根据数据访问的地理位置、业务需求和法规要求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地域;所述可用区指的是在同一地域中,云平台划分的具有独立故障域和电源网络的子区域。通过选择不同的可用区,用户可以进一步增加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S15:确认所选的选项无误后,反馈给云平台,云平台执行创建命令创建云硬盘;
S16:创建完成后,在云平台的控制台或相关管理界面,查看新创建的云硬盘的基本信息、状态以及属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在注册页面填写相关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用户提供姓名、身份证号、邮箱和手机号码等信息,并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完成最终实名认证;完成实名认证后,用户使用手机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并设置密码。密码要求至少九位,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以确保账号的安全性;用户登录云平台后,在云平台上选择云硬盘的类型和规格。这包括云硬盘的容量、存储类型、IOPS(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数)以及带宽等参数;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选择云硬盘所属的地域和可用区。地域是指数据中心所在的区域,可用区是指数据中心内部的逻辑分区,用于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性。例如“用户是一家国际电商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产品销售服务。用户需要选择云硬盘的地域和可用区,以确保他们的数据可以在全球不同地区进行访问和交付用户首先根据他们的主要市场或客户所在地,选择一个地理离他们目标市场较近的云平台地域,如中国西部地区,接下来,用户需要考虑可用区的选择。可用区通常位于相同地域内,但在电源和网络上具有独立的设置。用户可能选择在us-west-1a和us-west-1b这两个可用区中创建云硬盘。这样,即使某个可用区出现故障,用户的数据仍然可靠可访问,不会导致业务中断。”确认所选的选项无误后,用户反馈给云平台,云平台执行创建命令来创建云硬盘。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选择和配置信息,在相应的地域和可用区创建云硬盘资源;创建完成后,用户可以在云平台的控制台或相关管理界面上查看新创建的云硬盘的基本信息、状态和属性。这包括云硬盘的名称、容量、存储类型、所属地域和可用区等信息,方便用户管理和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实名认证提高了用户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虚假注册和非法操作;通过手机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可以简化用户的登录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并减少账号管理的复杂性;设置强密码要求可以增加账号的安全性,降低被破解或盗用的风险;在云平台上选择云硬盘类型和规格,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和预算进行灵活配置,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存储需求;地域和可用区选择允许用户就近选择数据中心以减少延迟和提高网络性能,并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保障;用户可在创建前确认所选的选项无误,避免因配置错误或误操作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创建完成后,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控制台或管理界面上查看新创建的云硬盘的基本信息、状态和属性,监控和管理云硬盘的使用情况。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
S21:云平台根据用户创建云硬盘时所选的选项,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资源规划;
S2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资源规划,通过自动化资源管理系统,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
S23:云平台对分配给用户的存储资源进行实时监控,所述实时监控包括存储容量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的检测以及负载情况的评估;
S24:若发现存储资源的使用接近饱和或性能不满足要求,云平台会触发资源调整机制;
S25:通过实时监测结果,云平台根据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所述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存储容量的动态调整、存储系统的扩展或迁移以及存储带宽的增加;云平台通过智能的资源调度算法来保证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性能的优化。
其中,具体的资源调度机制包括:
容量扩展:如果用户的存储容量接近上限,云平台可以通过自动扩展存储容量的功能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可以通过增加云硬盘的大小或添加额外的云硬盘来实现。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需求,在存储资源接近饱和之前自动执行容量扩展操作。
资源迁移:如果某个可用区或物理服务器的负载过高或出现故障,云平台可以通过资源迁移将用户的云硬盘从一个可用区或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个可用区或物理服务器。这样可以平衡整个云平台的负载,并确保用户的存储资源在性能和可靠性上得到保障。
负载均衡:云平台可以利用负载均衡的技术,将用户的云硬盘均匀地分配到多个可用区或物理服务器上。通过动态监测和调整资源分配,确保各个节点之间的负载均衡,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
性能优化: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进行性能调优。例如,通过调整存储系统、优化存储访问路径或加速存储缓存等手段,提升云硬盘的读写性能和响应时间。
增加冗余:为了提高存储的可靠性和容错性,云平台可以通过增加冗余副本的方式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在不同的物理设备或存储介质上保存数据的多个副本,以防止单点故障和数据丢失。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根据用户创建云硬盘时的选项和需求,云平台进行资源规划。这包括根据容量、存储类型、IOPS和带宽等要求,评估和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云平台通过自动化资源管理系统来动态地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该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和当前资源情况,自动调整和分配存储容量、存储系统和存储带宽,以满足用户的实时需求;在分配给用户的存储资源中,云平台对其进行实时监控。这包括监测存储容量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的检测(如读写速度、响应时间等)以及负载情况的评估;如果发现存储资源的使用接近饱和或性能不满足要求,云平台会触发资源调整机制。根据监测结果,云平台会根据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的资源分配与调度;资源分配与调度的方法包括存储容量的动态调整、存储系统的扩展或迁移以及存储带宽的增加。云平台会根据智能的资源调度算法,优化存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性能,以提供高效的存储服务。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根据用户创建云硬盘时的选项和需求进行资源规划,可以确保用户得到满足其实际需求的存储资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通过自动化资源管理系统,云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和资源规划,动态地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同时满足用户对存储容量和性能的实时需求;云平台对分配给用户的存储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包括存储容量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的检测以及负载情况的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储资源的使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旦发现存储资源接近饱和或性能不满足要求,云平台会触发资源调整机制;可以保证存储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并避免由于资源瓶颈而导致的系统延迟或服务中断;通过实时监测结果,云平台根据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的资源分配与调度。这包括存储容量的动态调整、存储系统的扩展或迁移以及存储带宽的增加。通过智能的资源调度算法,可以实现存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性能的优化。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包括:
S3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份计划,所述备份计划包括备份的频率、时间点、备份顺序、存储位置以及保留周期;所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份计划,具体包括:对于关键数据和敏感信息,备份计划应更频繁和全面。重要性和敏感性更高的数据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备份,并保留更多的备份副本;如果数据经常发生变动,可能需要更频繁的备份以确保数据的最新版本得以保留;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的重要性,使用者需要根据所需恢复时间和数据损失的容忍度来设定合理的备份频率和备份保留周期;根据可用的存储空间和预算限制,制定合理的备份策略,确保备份数据可以在所需时间内得到保留。例如一个金融机构可能需要每天备份其核心交易数据库,以确保最新的交易数据得以保留,并且恢复点目标(RPO)为24小时。对于交易数据以外的市场报告和其他非实时数据,备份计划可以每周备份一次,以节约存储资源和成本;还例如一个电子商务公司,其商品和订单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地变动。为了确保最新数据的可恢复性,他们可以每天执行一次全量备份,并保留过去一周的备份副本。这样可以保证在意外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快速恢复到最新的可用备份。
S32:云平台根据用户的云硬盘资源,并根据设定的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
S33:所述备份操作过程中,数据通过安全加密协议进行加密保护,并通过通信通道传输至备份目标位置;所述安全加密协议包括SSH以及PGP。
所述备份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所述云平台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或地理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实际情况,云平台制定备份计划,包括备份的频率、时间点、备份顺序、存储位置以及保留周期。;云平台根据用户的云硬盘资源和设定的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在备份过程中,云平台会按照设定的备份频率和时间点,自动进行备份操作,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备份操作过程中,用户数据通过安全加密协议进行加密保护。其中使用的安全加密协议包括SSH(Secure Shell)和PGP(Pretty GoodPrivacy),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云平台会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或地理位置,以提供冗余备份和灾难恢复的能力。这样即使某个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出现故障,其他备份仍然可用,并且可以通过数据的多地备份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制定备份计划、使用安全加密协议以及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可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数据经过加密保护和安全传输,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篡改,从而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可以提供冗余备份和灾难恢复的能力。即使某个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出现故障,备份数据仍然可用,能够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硬件故障等情况,并迅速恢复数据以保证业务连续性;备份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包括备份频率、时间点、备份顺序、存储位置以及保留周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业务要求来设定备份策略,灵活调整备份频率和存储位置,以满足不同数据的保护需求;通过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或地理位置上,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即使发生存储设备故障或地理位置问题,备份数据仍然可用,减少因单一点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风险。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包括:
S41:通过API接口实时获取云硬盘的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
S42:对实时获取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
S43:通过可视化工具或数据分析算法,对记录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性能异常或指标不达标的情况;例如读写速度下降或者响应时间延迟。
其中,响应时间Xt的计算公式为:Xt=(St+Nt+Yt+Dt+Rt)/N
St表示数据处理时间,Nt表示内存访问时间,Yt表示通信延迟时间,Dt表示线程等待时间,Rt表示处理的任务数量,即同时进行处理的任务个数。
S44:根据性能分析结果,识别出云硬盘存在的问题;所述问题包括性能瓶颈以及资源利用不均衡等;如性能瓶颈、资源利用不均衡等。分析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硬件故障、配置问题或者应用程序的不合理使用。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调整云硬盘的配置、迁移数据到性能更好的存储设备或优化应用程序。
S45:根据识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调整存储系统或虚拟机配置,进行存储迁移等。
S46:根据优化策略对云硬盘进行调整和优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通过API接口实时获取云硬盘的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API接口可以与云硬盘管理系统进行通信,获取实时的性能指标数据;将实时获取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可以使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方式进行保存。记录的性能数据可以包括时间戳、云硬盘ID、读写速度、响应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通过可视化工具或数据分析算法,对记录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用图表、报表等方式展示性能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和异常检测。通过设定阈值或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性能异常或指标不达标的情况,比如读写速度下降或响应时间延迟;根据性能分析结果,识别出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如性能瓶颈或资源利用不均衡。分析问题的原因可能包括硬件故障、配置问题或应用程序的不合理使用。根据问题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调整云硬盘的配置、迁移数据到性能更好的存储设备或优化应用程序;根据识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可以进行存储系统或虚拟机配置调整、存储迁移等操作,以解决性能问题。优化策略可能涉及硬件设备的升级、资源的重新分配或软件的调整;根据优化策略对云硬盘进行调整和优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操作,如修改云硬盘的存储容量或类型、调整虚拟机配置或应用程序参数等,以改善云硬盘的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通过实时获取云硬盘的性能数据,可以及时了解云硬盘的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帮助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通过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识别出性能异常或指标不达标的情况,如读写速度下降或响应时间延迟,从而及时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根据性能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识别问题可能涉及的方面,如硬件故障、配置问题或应用程序的不合理使用,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根据问题识别的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如调整云硬盘的配置、迁移数据到性能更好的存储设备或优化应用程序,以提升云硬盘的性能和稳定性;通过优化策略的实施,可以缓解性能瓶颈、优化资源利用,提高云硬盘的性能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上述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估算系统或任务的响应时间。通过将各个物理量加总并除以任务数量,得到平均的响应时间,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对公式中各个物理量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针对不同环节提升系统的性能。例如,减少数据处理时间、内存访问时间、通信延迟时间和线程等待时间,或者增加处理任务的并行度,都有助于降低响应时间;通过分别调整和优化数据处理时间、内存访问时间、通信延迟时间和线程等待时间等参数,可以找到最佳的系统配置和调度策略,以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响应时间;公式中的任务数量参数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规划系统资源。了解处理的任务数量对响应时间的影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配足够的资源,以确保系统能够在负载下保持较低的响应时间;通过在公式中不同物理量的数值调整和对比,可以较为直观地判断系统性能瓶颈所在。根据瓶颈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时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认证模块: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资源分配模块: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数据备份模块: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优化模块: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通过对称与非对称相结合的方式对云硬盘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创建和使用云硬盘;经过身份验证后,用户可以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相关设置,如容量大小、存储类型等;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先级,动态地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根据实时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资源分配与调度,以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用性;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这样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和记录,包括读写速度和响应时间等指标。通过对性能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如瓶颈和性能限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如使用缓存技术、调整存储策略等,以提升云硬盘的性能和响应速度。通过数据加密模块;对云硬盘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
上述技术方案的效果为:用户可以通过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和进行身份验证,方便快捷地使用云硬盘服务,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这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使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管理和配置云硬盘;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时的使用情况,动态地为用户分配合适的存储资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并保证用户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容量;云平台对云硬盘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监控,并根据情况进行资源调度;可以使云硬盘的性能和可用性得到有效管理和优化,提供了更稳定和高效的服务;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灾难发生时数据无法恢复,增强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可以提升云硬盘的读写速度、响应时间和整体性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采用对称与非对称相结合的方式,使用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包括:
通过注册页面填写相关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所述身份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邮箱以及手机号码,信息填写完后通过手机号接收验证码完成最终实名认证;
实名认证后用户通过所述手机号作为账号进行注册,并设置相应密码,所述密码为至少九位字母、数字以及特殊字符的组合;
用户登录云平台,并在云平台上选择云硬盘的类型和规格;所述类型和规格包括云硬盘的容量、存储类型、IOPS以及带宽;
规格和类型选则完成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云硬盘所属的地域以及可用区;
确认所选的选项无误后,反馈给云平台,云平台执行创建命令创建云硬盘;
创建完成后,在云平台的控制台或相关管理界面,查看新创建的云硬盘的基本信息、状态以及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
云平台根据用户创建云硬盘时所选的选项,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资源规划;
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以及资源规划,通过自动化资源管理系统,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
云平台对分配给用户的存储资源进行实时监控,所述实时监控包括存储容量的使用情况、性能指标的检测以及负载情况的评估;
若发现存储资源的使用接近饱和或性能不满足要求,云平台会触发资源调整机制;
通过实时监测结果,云平台根据存储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负载情况,进行实时的资源分配与调度;所述资源分配与调度包括存储容量的动态调整、存储系统的扩展或迁移以及存储带宽的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包括: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备份计划,所述备份计划包括备份的频率、时间点、备份顺序、存储位置以及保留周期;
云平台根据用户的云硬盘资源,并根据设定的备份计划进行备份操作;
所述备份操作过程中,数据通过安全加密协议进行加密保护,并通过通信通道传输至备份目标位置;所述安全加密协议包括SSH以及PGP。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存储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所述云平台将备份数据存放在不同的存储设备或地理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包括:
通过API接口实时获取云硬盘的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
对实时获取的性能数据进行记录;
通过可视化工具或数据分析算法,对记录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性能异常或指标不达标的情况;
根据性能分析结果,识别出云硬盘存在的问题;
根据识别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根据优化策略对云硬盘进行调整和优化。
7.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认证模块:用户在云平台上注册账号并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在云平台上创建云硬盘,并根据需求对所述云硬盘进行设置;
资源分配模块:云平台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的为用户分配适当的存储资源,并监控云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根据使用情况以及负载情况进行实时资源分配与调度;
数据备份模块:定期对云硬盘上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地理位置或存储设备上;
优化模块:对云硬盘的性能数据进行监测并记录,所述性能数据包括读写速度以及响应时间,并对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硬盘存在的问题,并对云硬盘进行不断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加密模块,所述数据加密模块通过对称与非对称相结合的方式对云硬盘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云硬盘管理方法。
CN202311056550.0A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Pending CN117195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6550.0A CN117195316A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56550.0A CN117195316A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5316A true CN11719531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56550.0A Pending CN117195316A (zh) 2023-08-21 2023-08-21 一种基于云技术的云硬盘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5316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5286A (zh) * 2014-08-03 2014-10-29 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基础设施智能云化管理系统
CN10471724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云存储系统中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7404523A (zh) * 2017-07-21 2017-11-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云平台自适应资源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0980297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Open Stack云平台的云硬盘动态调度方法、装置以及电子系统
CN208940009U (zh) * 2018-11-26 2019-06-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账户管理的云盘系统
CN112579351A (zh) * 2020-11-16 2021-03-30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硬盘备份系统
CN112667166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云硬盘动态QoS设置方法及工具
CN114328779A (zh) * 2021-12-23 2022-04-12 王玉成 基于云计算高效检索浏览的地理信息云盘
CN115714817A (zh) * 2022-11-03 2023-02-24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反馈加权云存储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24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对云存储系统中存储资源的动态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4125286A (zh) * 2014-08-03 2014-10-29 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基础设施智能云化管理系统
CN107404523A (zh) * 2017-07-21 2017-11-2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云平台自适应资源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09802976A (zh) * 2017-11-16 2019-05-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Open Stack云平台的云硬盘动态调度方法、装置以及电子系统
CN208940009U (zh) * 2018-11-26 2019-06-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账户管理的云盘系统
CN112579351A (zh) * 2020-11-16 2021-03-30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云硬盘备份系统
CN112667166A (zh) * 2020-12-30 2021-04-16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云硬盘动态QoS设置方法及工具
CN114328779A (zh) * 2021-12-23 2022-04-12 王玉成 基于云计算高效检索浏览的地理信息云盘
CN115714817A (zh) * 2022-11-03 2023-02-24 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反馈加权云存储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7006B2 (en) Multi-RPO data protection
US20180189367A1 (en) Data stream ingestion and persistence techniques
US9276959B2 (en) Client-configurable security options for data streams
US9794135B2 (en) Managed service for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consumption of large-scale data streams
RU2604519C2 (ru) Меж-облач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и устранение неполадок
EP2710461B1 (en) Cross-cloud computing for capacit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recovery
CN101118521B (zh) 跨越多个逻辑分区分布虚拟输入/输出操作的系统和方法
US10684878B1 (en)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
CN1894930B (zh) 用于进行基于网格的数据存储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US200401534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data storage capacity
US10944581B2 (en) Increasing processing capacity of processor cores during initial program load processing
Alshammari et al. Disaster recovery in single-cloud and multi-cloud environments: Issues and challenges
EP3280094B1 (en) Disaster recover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327767B2 (en) Increasing resources for partition to compensate for input/output (I/O) recovery event
US20060200469A1 (en) Global session identifiers in a multi-node system
CN108319618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数据分布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Jammal et al. CHASE: Component high availability-aware scheduler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1414241A (zh) 批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don et al. MinCopysets: Derandomizing replication in cloud storage
EP2650793A1 (en) Virtual data center system
Jonathan et al. Ensuring reliability in geo-distributed edge cloud
US11843665B2 (en) Analytics based cloud brokering of data protection oper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US10884818B2 (en) Increasing processing capacity of virtual machines
KR100915533B1 (ko) 미복귀 대기 리소스 이용량 결정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Díaz-Sánchez et al. An exact placement approach for optimizing cost and recovery time under faulty multi-cloud environ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