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91867A -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91867A
CN117191867A CN202311219021.8A CN202311219021A CN117191867A CN 117191867 A CN117191867 A CN 117191867A CN 202311219021 A CN202311219021 A CN 202311219021A CN 117191867 A CN117191867 A CN 117191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mixture
new
old
mixture
infrared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90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真
杨炎生
沙川
布海玲
孙海蛟
柳浩�
杨丽英
张伟丁
陈浩南
孙雨
李�根
王浩
于海臣
燕斌
王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daotong Highway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Zhengda Roa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oad New Asphalt Concre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 Bridge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odaotong Highway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Zhengda Roa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oad New Asphalt Concre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 Bridge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odaotong Highway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Zhengda Road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Road New Asphalt Concrete Co ltd, Beijing Municipal Road & Bridge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odaotong Highway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90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91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91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91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沥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从而可以根据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不同的温度均匀性以及新旧沥青融合部分不同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均匀性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且实现对沥青融合效果的非接触性评估。

Description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再生沥青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和实施,加上沥青价格的不断上涨,沥青的再生应用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
旧沥青可以通过融合与新沥青混合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节约原材料资源。因此,对新旧沥青融合效果进行判定可以评估旧沥青再生利用的可行性和效益,而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会直接影响道路施工工艺的控制,如果融合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沥青层的剥离、断裂等,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需要对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进行定量评价。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通常只能提供沥青融合效果的定性分析,难以提供准确的定量评价,这使得对新旧沥青融合效果的细微差异进行精确比较和评估变得困难。
因此,急需发明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
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
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
步骤四,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
步骤五,评定融合效果;根据红外热像的分析结果,定量评价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融合效果。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的热源为电热板和红外热灯中的一种。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升温过程中,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使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均匀升温。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的最高温度<80℃。
优选的,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为4-6min。
优选的,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时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优选的,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达到恒定温度的新旧沥青混合物不同时间段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优选的,上述步骤三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进行红外热像获取时,红外热像仪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垂直拍摄获取。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根据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不同的温度均匀性以及新旧沥青融合部分不同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均匀性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且实现对沥青融合效果的非接触性评估。
2.能够实时获取沥青融合区域的温度信息,并以图像的形式直观显示。这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在实时监控下快速评估沥青融合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
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
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
步骤四,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
步骤五,评定融合效果;根据红外热像的分析结果,定量评价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融合效果。
上述步骤二中的热源为电热板。
上述步骤二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升温过程中,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使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均匀升温。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的最高温度<80℃。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为6min。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时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达到恒定温度的新旧沥青混合物不同时间段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进行红外热像获取时,红外热像仪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垂直拍摄获取;
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平整和均匀性,且需确定测试的环境条件,包括室温、湿度等因素,以便后续对比分析,随后通过电热板对上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均匀升温,且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加热的最高温度<80℃,加热时间为6min,并在新旧沥青混合物均匀升温的过程中,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在其不同温度时以及在其达到恒定温度后的不同时间段的表面进行红外热像获取,并记录,以此进行多次观察并对比不同采集时间段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由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可能会有所不同,多次观察可以增加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随后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根据分析获得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温度均匀性,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表现为温度均匀的区域,没有明显的冷热点或温度差异,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会在融合部分产生温度不均匀的区域,会出现冷热点或温度差异,以及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有相对平滑的温度过渡区域,表现为温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的过渡区域会存在温度不连续或剧烈变化的现象,以此根据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不同的温度均匀性以及新旧沥青融合部分不同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均匀性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
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
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
步骤四,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
步骤五,评定融合效果;根据红外热像的分析结果,定量评价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融合效果。
上述步骤二中的热源为红外热灯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二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升温过程中,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使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均匀升温。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的最高温度<70℃。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为5min。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时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达到恒定温度的新旧沥青混合物不同时间段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进行红外热像获取时,红外热像仪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垂直拍摄获取;
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平整和均匀性,且需确定测试的环境条件,包括室温、湿度等因素,以便后续对比分析,随后通过红外热灯对上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均匀升温,且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加热的最高温度<70℃,加热时间为5min,并在新旧沥青混合物均匀升温的过程中,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在其不同温度时以及在其达到恒定温度后的不同时间段的表面进行红外热像获取,并记录,以此进行多次观察并对比不同采集时间段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由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可能会有所不同,多次观察可以增加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随后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根据分析获得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温度均匀性,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表现为温度均匀的区域,没有明显的冷热点或温度差异,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会在融合部分产生温度不均匀的区域,会出现冷热点或温度差异,以及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有相对平滑的温度过渡区域,表现为温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的过渡区域会存在温度不连续或剧烈变化的现象,以此根据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不同的温度均匀性以及新旧沥青融合部分不同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均匀性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
实施例三: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
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
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
步骤四,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
步骤五,评定融合效果;根据红外热像的分析结果,定量评价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融合效果。
上述步骤二中的热源为电热板和红外热灯中的一种。
上述步骤二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升温过程中,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使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均匀升温。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的最高温度<80℃。
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为4-6min。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时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达到恒定温度的新旧沥青混合物不同时间段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上述步骤三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进行红外热像获取时,红外热像仪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垂直拍摄获取;
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平整和均匀性,且需确定测试的环境条件,包括室温、湿度等因素,以便后续对比分析,随后通过红外热灯对上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使其均匀升温,且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加热的最高温度<60℃,加热时间为4min,并在新旧沥青混合物均匀升温的过程中,通过红外热像仪对在其不同温度时以及在其达到恒定温度后的不同时间段的表面进行红外热像获取,并记录,以此进行多次观察并对比不同采集时间段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由于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间或条件下的红外热像可能会有所不同,多次观察可以增加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随后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根据分析获得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的温度均匀性,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表现为温度均匀的区域,没有明显的冷热点或温度差异,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会在融合部分产生温度不均匀的区域,会出现冷热点或温度差异,以及观察新旧沥青融合部分温度变化的过渡区域,融合度较高的沥青混合物有相对平滑的温度过渡区域,表现为温度逐渐变化的过程,相反,融合度较差的沥青混合物的过渡区域会存在温度不连续或剧烈变化的现象,以此定量评价出新旧沥青的融合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将新旧沥青混合物施工在基材上,保证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平整和均匀性;
步骤二,加热:使用热源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
步骤三,红外热像获取:将红外热像仪对准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以非接触式的方式获取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的红外热像,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记录;
步骤四,红外热像图像分析:利用红外热像仪软件对上述中获得的红外热像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新旧沥青混合物的温度分布图、温度差异信息;
步骤五,评定融合效果;根据红外热像的分析结果,定量评价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融合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的热源为电热板和红外热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进行加热使其升温过程中,对其温度进行控制,使新旧沥青混合物表面均匀升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的最高温度<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二中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加热时间为4-6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新旧沥青混合物在升温过程中不同温度时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三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交接处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时,对达到恒定温度的新旧沥青混合物不同时间段的红外热像进行获取并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三中,在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进行红外热像获取时,红外热像仪对新旧沥青混合物的交接处垂直拍摄获取。
CN202311219021.8A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Pending CN117191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9021.8A CN117191867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9021.8A CN117191867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91867A true CN117191867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983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9021.8A Pending CN117191867A (zh) 2023-09-21 2023-09-21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9186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8613B (zh) 借助激光烧结制造三维物体的方法
US11367171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hollowing of exterior wall finish layer
JP2016048024A (ja) 冷却挙動を決定するための舗装の温度測定システム
US11373264B2 (en) Method and means to analyze thermographic data acquired during 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
Abdel-Qader et al. Segmentation of thermal images f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bridge decks
KR101791305B1 (ko) 열화상 카메라를 이용한 전력설비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CN105333959B (zh) 用于摊铺机的热成像模块
CN108535321A (zh) 一种基于三维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建筑热工性能检测方法
CN109487665A (zh) 用于控制铺设材料的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Zhao et al. Asphalt pavement paving segregation detection method using mor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exture features extract algorithm
CN1311517C (zh) 基板的热处理方法
Yang et al. In-process data fusion for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4792822A (zh)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室内试验模拟方法
Cheng et al. Semi real-time detection of subsurface consolidation defects during concrete curing stage
CN113203743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分析的路基裂缝检测识别及修复方法
JP4206997B2 (ja) 外装改善計画システム
CN117191867A (zh) 一种新旧沥青融合效果定量评价方法
Dabetwar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borne 3D point cloud reconstruction from infrared images
Lu et al. Automatic roller path tracking and mapping for pavement compaction using infrared thermography
Kakillioglu et al. Autonomous heat leakage detection from unmanned aerial vehicle-mounted thermal cameras
Kargah-Ostadi et al.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automated pavement distress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applications
Woldeamanuel et al. Estimation of concrete strength using thermography integrated with deep-learning-based image segmentation: Case studies and economic analysis
Peng et al. Aggregate boundary recognition of asphalt mixture CT images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eng et al. Meta-data for in-situ monitoring of laser powder bed fusion processes
JP2008191087A (ja) タイヤ凹凸形状測定装置、タイヤ凹凸形状判定システム、タイヤ凹凸形状測定方法、およびタイヤ凹凸形状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