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82846A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82846A
CN117182846A CN202210598224.1A CN202210598224A CN117182846A CN 117182846 A CN117182846 A CN 117182846A CN 202210598224 A CN202210598224 A CN 202210598224A CN 117182846 A CN117182846 A CN 117182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transmission
impact portion
tube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82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祥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Power Tool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Power Too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Power Tool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Power Tool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82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82846A/zh
Priority to DE102023204119.7A priority patent/DE102023204119A1/de
Publication of CN11718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828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1/00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with electromotor or other motor drive
    • B25D11/005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troke of the impulse member or for stopping the impact action when the tool is lifted from the working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31Idling mode of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191Ram catchers for stopping the ram when entering idling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00General details of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Components used in portable percussive tools
    • B25D2250/371Use of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cussive Tools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包括:钻头;夹持装置,其构造为用于选择性地夹持或释放钻头;冲击装置,其包括受驱而冲击钻头的冲击部、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设置在冲击部与动力源之间的传动部;其中,冲击部具有冲击部承载位置及冲击部卸载位置,并且传动部具有传动部承载位置及传动部卸载位置;其中,当冲击部在冲击部卸载位置处时,无论传动部在传动部承载位置还是在传动部卸载位置处,冲击部均与动力源解除耦合;以及复位机构,其用于提供将冲击部保持在冲击部卸载位置的复位力;其中,在钻头传递至冲击部的力小于复位机构提供的复位力时,冲击部被保持在冲击部卸载位置。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工具结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其旨在改善操作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锤及电钻均为十分成熟的电动工具。其中,电锤用于冲击及钻孔,而电钻则主要用于钻孔。为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些电动工具通常会应用不同的钻头,例如:槽柄钻头、圆柄钻头或六角钻头等。其中存在一部分具有相对较小尺寸的钻头,对于这些钻头而言,若在装配过程中或待机过程中其未被完全夹紧,则极可能因误操作而导致钻头受到冲击并被射出,由此诱发安全事故。
CN110394769A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其包括冲击装置和复位装置。其中,冲击部210沿周向设置凸台211,复位机构300抵靠凸台211来向冲击部210施加复位力。也就是说,复位机构300设置在冲击部210周围的腔中。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其旨在提供改善的操作安全性并提高用户体验。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工具,包括:
钻头;
夹持装置,其构造为用于选择性地夹持或释放钻头;
冲击装置,其包括受驱而冲击钻头的冲击部、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设置在冲击部与动力源之间的传动部;其中,冲击部具有冲击部承载位置及冲击部卸载位置,并能够在冲击部承载位置与冲击部卸载位置之间切换;并且传动部具有传动部承载位置及传动部卸载位置,并且能够在传动部承载位置与传动部卸载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当冲击部在冲击部承载位置处且传动部在传动部承载位置处时,冲击部通过传动部与动力源耦合,并能够冲击钻头;当冲击部在冲击部卸载位置处时,无论传动部在传动部承载位置还是在传动部卸载位置处,冲击部均与动力源解除耦合;以及
复位机构,其用于提供将冲击部保持在冲击部卸载位置的复位力;其中,在钻头传递至冲击部的力小于复位机构提供的复位力时,冲击部被保持在冲击部卸载位置。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衬套,其套接在管的外壁处,并且相对于管是可移动的;
第二衬套,其套接到冲击部;
保持环,其套接在管的外壁处并且相对于管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其中,复位机构夹持在保持环与第一衬套之间;以及
多个销,销连接在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之间;
其中,管的壁中设置有多个槽,并且销延伸穿过槽。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第一衬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部,以装设销。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保持环的一侧与复位机构接触,并且保持环的另一侧与弹簧接触,弹簧附接到由大盘齿和脱扣齿构成的脱扣结构。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冲击部设置在管之内的腔中,复位机构设置在管的外壁或内壁处,并且复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选自以下集合:弹簧、压簧、扭簧、橡胶块。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
传动部在管之内的腔中设置在冲击部与动力源之间,并且传动部的端部形成第一锥形部;并且电动工具还包括:
第一限位环,其附接到管的内壁并且包括第一通孔,冲击部和传动部分别定位在第一限位环的两侧处,并且构造为在通孔中可移动的,其中,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锥形区段,第一锥形区段与传动部的第一锥形部在形状上相匹配,以限制传动部的移动范围;
其中,当第一锥形部适配在第一锥形区段中时,传动部位于传动部卸载位置中;当传动部位于传动部承载位置中时,第一锥形部与第一锥形区段分离。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第一限位环还包括限制环,限制环定位在第一锥形区段附近,并且与第一锥形区段配合来卡接第一锥形部。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限位环,其附接到管的内壁并且包括第二通孔,冲击部可移动地延伸穿过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限位环的端部包括第二锥形区段,并且冲击部包括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突起部与第二锥形区段接触,以限制冲击部的移动范围,突起部定位在第二锥形部与第二衬套之间,并且第二锥形部与第二通孔之间存在间隙配合;
其中,当突起部与第二锥形区段接触时,冲击部位于冲击部卸载位置中;当冲击部位于冲击部承载位置中时,突起部与第二锥形区段分离。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第一限位环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缓冲件,其中,缓冲件在轴向方向上夹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
在上述电动工具中,可选地,第一限位环包括引导衬套和缓冲件,其中,引导衬套面朝冲击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部,并且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倒角,缓冲件设置在凹部中,并且由倒角协助限制缓冲件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一个实施例在动力传输切断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2是图1中A1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动力传输耦合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动力传输切断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
图5是图4中A2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图4中A3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在动力传输耦合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第一衬套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第一衬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这些方位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将根据其所处于的位置和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的。
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来说,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能够继续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其他实施例。
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图1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一个实施例在动力传输切断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图2是图1中A1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并且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在动力传输耦合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示出了电动工具的一部分,包括管100、冲击机构10、复位机构20、未示出的钻头、夹持装置、驱动器等。管100又称为壳体,并且可构造为大致沿着轴向方向A延伸。管100的内壁形成腔101,并且管100具有与内壁相对的外壁。
冲击机构10可包括冲击部110、传动部130等。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可定位在腔101中。冲击机构10的部件可构造为大致在轴向方向A上延伸,并且与管100是共轴的。容易理解的是,冲击部110未示出的左端可选择性地联接到未示出的钻头,而传动部130可联接到未示出的驱动器。在一个实施例中,冲击部110可在冲击部卸载位置(如图1所示)和冲击部承载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移动,并且传动部130可在传动部卸载位置(如图1所示)和传动部承载位置(如图3所示)之间移动。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中,冲击部110处于冲击部卸载位置中,并且传动部130处于传动部卸载位置中,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之间以预定距离间隔开。在此状态下,即使传动部130接收来自驱动器的动力,冲击部110也不会受驱发生运动。也即,冲击部110与动力源解除耦合。
在图3所示的状态中,冲击部110处于冲击部承载位置中,并且传动部130处于传动部承载位置中。也即,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是互相接触的。在此情况下,冲击部110可在传动部130的驱动下接收动力,并进而驱动未示出的钻头。也即,冲击部110与未示出的动力源耦合,并能够冲击未示出的钻头。
此外,容易理解的是,只要冲击部110处于冲击部卸载位置(如图1所示)中,则无论传动部130是处于传动部卸载位置中(如图1所示)还是处于传动部承载位置中(如图3所示),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都不会接触。也就是说,冲击部110在冲击部卸载位置中始终与未示出的动力源解除耦合。当冲击部110位于冲击部承载位置且传动部130位于传动部卸载位置中时,冲击部110与传动部130之间也不会接触。或者说,冲击部110与未示出的动力源解除耦合。
复位机构20可定位在管100的外壁上,并且通过机械结构定位在冲击部110和管100之间。具体而言,第一衬套210可套接在管100的外壁上,并且构造为相对于管100可移动的。第二衬套220可套接在冲击部110上,并且可相对于冲击部110固定或可相对于冲击部110是可移动的。保持环230可设置在管100的外壁上,并且相对于管100在轴向方向A上固定。多个销240可附接在第一衬套210与第二衬套220之间,以便将第一衬套210和第二衬套220连接成一体。为了容纳销240,管100的周边可设置有对应的多个槽102。各个槽102可构造为沿轴向方向A延伸,并且从管100的外壁延伸到内壁,使得腔101可通过槽102与管100的外部联通。销240的尺寸可构造为适于在槽102中沿着轴向方向A移动。
此外,复位机构20可设置在第一衬套210与保持环23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机构20不限于图示的位置。例如,复位机构可设置在管100的内壁处。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机构20包括弹簧、扭簧、簧片、压簧、弹性体、橡胶体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复位机构20总是处于受压状态,以便向冲击部110施加向左的弹性力。因此,冲击部110总是有向图1中所示的冲击部卸载位置运动的趋势。只有在电动工具操作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冲击部110才有可能克服复位机构20的弹性力而移动到图3所示的冲击部承载位置。换言之,在钻头传递至冲击部110的力小于复位机构20提供的复位力时,冲击部110可被保持在冲击部卸载位置中。
通过将复位机构20设置在管100的外壁处,有可能的是为复位机构20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弹性的复位机构20可制作得更大,并且具有更舒适的安装和维护环境。
保持环230的一侧可与复位机构20接触,并且保持环230的另一侧可与脱扣结构接触。如图1、3、4和7中所示,脱扣结构包括:弹簧30、大盘齿31和脱扣齿32。其中,弹簧30可附接到大盘齿31和脱扣齿32。复位机构20和脱扣结构的此类布置对于电锤来说是有利的布置。
冲击部110可通过一系列机械结构定位在腔101中。例如,冲击部110的右端通过第一限位环140定位,并且冲击部110的左端通过卡簧来定位在第二限位环150处。这样的布置使得轴向尺寸减小。冲击部110可包括在径向方向R上延伸的突起部112,并且突起部112位于第一限位环140与第二限位环150之间。如图1所示,突起部112可选择性地抵靠在第二限位环150上,并且将第二限位环150与第二衬套220间隔开。
第一限位环140可附接到管100的内壁,并且相对于管100固定就位。第一限位环140可包括第一通孔141。冲击部110的右端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通孔141中。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衬套220与第一限位环140间隔开。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第二衬套220定位为邻近第一限位环140。
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环140可包括多个子部件,例如第一部分140a、第二部分140b和缓冲件140c。缓冲件140c可夹在第一部分140a与第二部分140b之间,以便为整个电动工具提供轴向方向A上的缓冲。第一部分140a和第二部分140b可分别限定第一通孔141的一部分,并且布置为在轴向方向A上间隔开。
第一通孔141的内壁上可设置有第一锥形区段142。第一锥形区段142例如可设置在第二部分140b处。对应地,传动部130的端部可构造为具有锥形形状的第一锥形部131。第一锥形区段142与传动部130的第一锥形部131在形状上相匹配,以限制传动部130的移动范围。第一限位环140还可包括限制环143。限制环143可定位在第一锥形区段142附近,并且与第一锥形区段142配合来卡接第一锥形部131。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传动部130的第一锥形部131包括在直径上先扩大再缩小的结构,以在第一锥形部131附接形成颈部形状。限制环143可卡接在颈部形状处,并且与第一锥形区段配合来将整个第一锥形部131限制就位。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制环143可为O形环。在一个实施例中,限制环143可为弹性的。第一锥形区段142限制了传动部130在轴向方向A上的运动,并使得传动部130有可能与冲击部110间隔开。此外,限制环143和第一锥形区段142的限位作用并非永久的。例如,当传动部130受到在轴向方向A上向右的作用力时,第一锥形部131有可能与限制环143和第一锥形区段142分离,例如图3所示。
当第一锥形部131适配在第一锥形区段142中时,传动部130可位于传动部卸载位置中。此外,当传动部130位于传动部承载位置中时,第一锥形部131可与第一锥形区段142分离。
第二限位环150可附接到管100的内壁,并且相对于管100固定就位。第二限位环150可包括第二通孔151。冲击部110可移动地延伸穿过第二通孔151。第二限位环150的端部处可形成第二锥形区段152,并且冲击部110上可成成第二锥形部111。突起部112与第二锥形区段152在形状上相适配。例如,在图1所示的位置中,突起部112与第二锥形区段152接触,并且因此限制冲击部110在轴向方向A上向左的移动位置。在图3所示的位置中,突起部112与第二锥形区段152分离,并且因此冲击部110可相对于第二限位环150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二锥形部111与第二通孔151之间存在间隙配合。
当突起部112与第二锥形区段152接触时,冲击部110可位于冲击部卸载位置中。此外,当冲击部110位于冲击部承载位置中时,突起部112可与第二锥形区段152分离。
在使用中,第一限位环140、第二限位环150与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之间的配合一方面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防止冲击部110发生非期望的反弹。这样的结构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此外,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可选择性地接触或分离。在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接触或耦合时,动力能够传递到冲击部110,并且带动未示出的钻头进行操作。例如,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可完成电动冲击锤的操作。在冲击部110和传动部130分离或解除耦合时,传动部130接收到的动力不能传递到穿基部110,这对于防止电动工具启动时发生非期望的锤击操作是有利的。此外,本申请技术方案还实现了:只要冲击部110位于冲击部卸载位置中,无论传动部130是在传动部卸载位置还是在传动部承载位置中,冲击部110均与传动部130分离或解除耦合。这样的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图4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动力传输切断时的局部横截面视图,并且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在动力传输耦合时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而言,图4至图7涉及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另一个实施例,并且图5是图4中A2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图4中A3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4至图7中所示的电动工具具有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些特征。此外,图4至图7中的第一限位环140具有不同的结构。在图4至图7中,第一限位环140包括引导衬套140d和缓冲件140c。引导衬套140d面朝冲击部110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部,缓冲件140c设置在凹部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管1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倒角103,并且倒角103与凹部一起限制缓冲件140c的位置,使得缓冲件140c不会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第一锥形区段142例如可设置在引导衬套140d。在一个实施例中,引导衬套140d对应于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部分140b,并且在第二衬套220与突起部112之间设置有衬套140e(参见图4和图7),衬套140e可对应于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部分140a。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衬套220与突起部112之间并没有设置衬套。
图8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第一衬套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第一衬套21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部211。凹部211可用于安装销240。凹部211可围绕第一衬套210的环形大致均匀地分布。凹部211的数量可选择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或更多。凹部211可从第一衬套210的内壁开始凹入,并且并不延伸穿过第一衬套210的整个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部211可包括在第一衬套210一端处的开口。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圆周方向上,开口的尺寸可小于凹部211的尺寸,这使得销240在安装就位之后即使受到冲击也不易脱落。此外,凹部211的形状也可为销240和其他部件提供活动空间,防止电动工具启动时发生非期望的反弹。
图9是本申请的电动工具的第一衬套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凹部211处还包括从凹部211'延伸到第一衬套210'的外周的孔或槽212。孔212可从第一衬套210'的一端处开始延伸。孔212的作用在于减少凹部211'附近的应力集中,从而改善了第一衬套210'的机械性能,并且有利于安装和拆卸。
本申请的电动工具可为任何合适类型的,包括但不限于电锤等。
本申请的电动工具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可靠、易于实施等优点。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电动工具的操作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改善。
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申请,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选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申请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含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由本申请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钻头;
夹持装置,其构造为用于选择性地夹持或释放所述钻头;
冲击装置(10),其包括受驱而冲击钻头的冲击部(110)、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源以及设置在所述冲击部(110)与所述动力源之间的传动部(130);其中,所述冲击部(110)具有冲击部承载位置及冲击部卸载位置,并能够在所述冲击部承载位置与所述冲击部卸载位置之间切换;并且所述传动部(130)具有传动部承载位置及传动部卸载位置,并且能够在所述传动部承载位置与所述传动部卸载位置之间切换;并且其中,当所述冲击部(110)在所述冲击部承载位置处且所述传动部(130)在所述传动部承载位置处时,所述冲击部(110)通过所述传动部(130)与所述动力源耦合,并能够冲击钻头;当所述冲击部(110)在所述冲击部卸载位置处时,无论所述传动部(130)在所述传动部承载位置还是在传动部卸载位置处,所述冲击部(110)均与所述动力源解除耦合;以及
复位机构(20),其用于提供将所述冲击部(110)保持在所述冲击部卸载位置的复位力;其中,在钻头传递至所述冲击部(110)的力小于所述复位机构(20)提供的复位力时,所述冲击部(110)被保持在所述冲击部卸载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衬套(210),其套接在所述管(100)的外壁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管(100)是可移动的;
第二衬套(220),其套接到所述冲击部(110);
保持环(230),其套接在所述管(100)的外壁处并且相对于所述管(100)在轴向方向上固定,其中,所述复位机构(20)夹持在所述保持环(230)与所述第一衬套(210)之间;以及
多个销(240),所述销连接在所述第一衬套(210)和所述第二衬套(220)之间;
其中,所述管(100)的壁中设置有多个槽(102),并且所述销(240)延伸穿过所述槽(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21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部(211),以装设所述销(24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环(230)的一侧与所述复位机构(20)接触,并且所述保持环(230)的另一侧与脱扣结构接触,所述脱扣结构包括:弹簧(30)、大盘齿(31)和脱扣齿(32),其中,所述弹簧(30)附接到所述大盘齿(31)和所述脱扣齿(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部(110)设置在管(100)之内的腔(101)中,所述复位机构(20)设置在管(100)的外壁或内壁处,并且所述复位机构(20)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选自以下集合:弹簧、压簧、扭簧、橡胶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130)在管(100)之内的腔(101)中设置在所述冲击部(110)与所述动力源之间,并且所述传动部(130)的端部形成第一锥形部(131);并且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
第一限位环(140),其附接到所述管(100)的内壁并且包括第一通孔(141),所述冲击部(110)和所述传动部(130)分别定位在所述第一限位环(140)的两侧处,并且构造为在所述通孔(141)中可移动的,其中,所述第一通孔(14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锥形区段(142),所述第一锥形区段(142)与所述传动部(130)的所述第一锥形部(131)在形状上相匹配,以限制所述传动部(130)的移动范围;
其中,当所述第一锥形部(131)适配在所述第一锥形区段(142)中时,所述传动部(130)位于所述传动部卸载位置中;当所述传动部(130)位于所述传动部承载位置中时,所述第一锥形部(131)与所述第一锥形区段(142)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40)还包括限制环(143),所述限制环(143)定位在所述第一锥形区段(142)附近,并且与所述第一锥形区段(142)配合来卡接所述第一锥形部(13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限位环(150),其附接到所述管(100)的内壁并且包括第二通孔(151),所述冲击部(110)可移动地延伸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51),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环(150)的端部包括第二锥形区段(152),并且所述冲击部(110)包括在径向方向上延伸的突起部(112),所述突起部(112)与所述第二锥形区段(152)接触,以限制所述冲击部(110)的移动范围,所述突起部(112)定位在第二锥形部(111)与所述第二衬套(220)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锥形部(111)与所述第二通孔(151)之间存在间隙配合;
其中,当所述突起部(112)与所述第二锥形区段(152)接触时,所述冲击部(110)位于所述冲击部卸载位置中;当所述冲击部(110)位于所述冲击部承载位置中时,所述突起部(112)与所述第二锥形区段(152)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40)包括:第一部分(140a)、第二部分(140b)和缓冲件(140c),其中,所述缓冲件(140c)在轴向方向上夹在所述第一部分(140a)和所述第二部分(140b)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环(140)包括引导衬套(140d)和缓冲件(140c),其中,所述引导衬套(140d)面朝所述冲击部(110)的一侧上设置有凹部,并且所述管(100)的内壁上设置有倒角(103),所述缓冲件(140c)设置在所述凹部中,并且由所述倒角(103)协助限制所述缓冲件(140c)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CN202210598224.1A 2022-05-30 2022-05-30 电动工具 Pending CN1171828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8224.1A CN117182846A (zh) 2022-05-30 2022-05-30 电动工具
DE102023204119.7A DE102023204119A1 (de) 2022-05-30 2023-05-04 Gebiet der erfindung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8224.1A CN117182846A (zh) 2022-05-30 2022-05-30 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82846A true CN117182846A (zh) 2023-12-08

Family

ID=8869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8224.1A Pending CN117182846A (zh) 2022-05-30 2022-05-30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82846A (zh)
DE (1) DE10202320411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4769B (zh) 2018-04-24 2022-03-01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3204119A1 (de) 2023-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52070B1 (en) Rotary hammer
US5996708A (en) Percussion tool
EP2103389B1 (en) Impact tool
US8695724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RU2520242C2 (ru) Ударный инструмент
US8991517B2 (en) Reaction force cushioning mechanism for an impact tool
US20030094292A1 (en) Hammer drill
EP1733850A1 (en) Shock absorber for the holding assembly of a reciprocating tool
RU2507060C2 (ru) Приводной инструмент
US20010013683A1 (en) Tool-bit holding device in percussion tool
EP1795307A2 (en) Power impact tool adapter
US20100038104A1 (en) Hand held machine tool
US20080245220A1 (en) Percussion Mechanism and at Least Percussively-Operated Hand Machine Tool With a Percussion Mechanism
JP2009226536A (ja) 打撃工具
US6820700B2 (en) Chuck for a percussion tool
US9789598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CN117182846A (zh) 电动工具
US6155356A (en) Percussion tool
US7357194B2 (en) Percussion power tool
CN114450128A (zh) 冲击机构布置
WO2021021858A1 (en) Vacuum bit assembly with replaceable drill bit
CN105798849B (zh) 手持式电动工具
CN110394769B (zh) 电动工具
EP1053081B1 (en) Hammer
CN111823194A (zh) 冲击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