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6612A -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6612A
CN117176612A CN202311419368.7A CN202311419368A CN117176612A CN 117176612 A CN117176612 A CN 117176612A CN 202311419368 A CN202311419368 A CN 202311419368A CN 117176612 A CN117176612 A CN 117176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addresses
pool
network
rea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193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6612B (zh
Inventor
余智星
付玉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193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6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6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6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6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6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利于提升网络质量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方法包括: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在候选IP地址列表中确定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在第一IP地址池中确定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其中,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N个探活模块的数量占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对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Description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实现的各种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与网络越来越密不可分,相应的,对网络质量(比如网络延迟、丢包率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提高用户的体验,需要准确地探测网络质量,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
在相关技术中,网络质量探测是通过对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进行持续的探测实现的,对于海量IP地址网段,如果对每个IP地址均进行探测,则探测效率较低,并且探测成本较高,如果只对部分IP地址进行探测,如何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于及时发现网络链路发生异常是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兼顾网络质量的探测效率以及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包括:
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在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确定可达的IP地址,组成第一IP地址池;
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组成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的数量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对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确定可达的IP地址,组成第一IP地址池;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组成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的数量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探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包括:通信总线、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相互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探测装置可以在待探测网段中选取候选IP地址列表,然后基于选取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能够提升探测效率,降低探测成本。并且,探测装置在可达IP地址池中选取稳定IP地址,然后基于稳定IP地址网络质量探测,能够提升网络质量故障发现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海量IP地址网段中选择可达IP地址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可通IP地址池执行探活任务更新IP地址状态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回收IP地址池执行探活任务更新IP地址状态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的示意性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的示意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为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统一的地址格式,IP地址也简称为网络地址,常见的IP地址分为IPv4(第四版本的IP协议)与IPv6(第六版本的IP协议)两大类,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IP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Internet)互连互通。因此,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Host)都有一个唯一的IP地址。
全球的互联网被分成很多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System,AS)域,每个国家的运营商、机构、甚至公司等都可以申请AS号码,AS号码是有限的,最大数目是65536。
AS是一个互联网的独立王国,这多个独立王国互联起来,就组成了互联网(Internet)。
每个王国有自己独立的国号,以区别于别的王国,这个国号用自治系统号(AutonomousSystem Number,ASN),ASN由两个字节组成,理论上取值范围为1-65535,末尾的1024个ASN是私有自治号,用于王国内部的下属郡国使用,不能外泄。
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置身于AS内,比如中国电信的AS号为4809,那么中国电信的用户就置身于4809的独立王国,如果用户访问的服务器也是在这个AS内,那双向的流量都在王国里。但如果服务器IP位于中国移动AS内,运营商之间会使用边界网关协议(BorderGateway Protocol,BGP)路由协议来交换各自的IP路由表,AS号就是BGP协议用来辨识邻国的一个身份证,同时在交换的路由表信息里,会附上各自的AS号。
如果中国电信通过BGP学习到中国移动的路由信息,就会把用户的访问请求转发给中国移动的边界路由器,如果IP包进入中国移动的地界,接下来就任由中国移动的设备来处理了,假设顺利到达服务器,回程检查客户IP,发现是电信的IP,就会转发到电信的边界路由器,并到达用户。
不光运营商可以拥有AS号,一些大型企业也拥有自己的AS号,一个AS号通常足够使用,但有的运营商也会有多个AS号,用于不同的独立的网络。
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是TCP/IP协议簇的一个子协议,用于在IP主机、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该控制消息可以是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这些控制消息虽然并不传输用户数据,但是对于用户数据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系统构架进行描述。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系统构架的示意性图。如图1 所示,系统构架可以包括质量探测平台110和待探测设备120,该质量探测平台110可以通过多个探活模块对待探测设备120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以确定IP地址是否可达,或者说,IP地址是否可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探测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穿戴式智能设备、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等使用IP地址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探活模块可以部署在国内多个城市/区域,或者,全球多个城市/区域等,具体部署方式可以由待探测设备的位置决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待探测设备的IP地址属于待探测网段,例如,该待探测设备是待探测网段中的用户终端。该待探测网段可以是公共网段,例如运营商网段,也即,该质量探测平台110可以是公网网络质量探测平台,或者,该待探测网段也可以是私有网段,例如企业机房网络模块所使用的网段,也即,该质量探测平台110可以是私网网络质量探测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质量探测平台110可以是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云服务器可以是私有云(Private Cloud)服务器,公有云(Public Cloud)服务器,或者,混合云(Hybrid Cloud)服务器。
私有云(Private Cloud)是将云基础设施与软硬件资源创建在防火墙内,以供机构或企业内各部门共享数据中心内的资源。 创建私有云,除了硬件资源外,一般还有云设备(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软件。
私有云计算同样包含云硬件、云平台、云服务三个层次。不同的是,云硬件是用户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而非云计算厂商的数据中心。云计算厂商构建数据中心的目的是为千百万用户提供公共云服务,因此需要拥有几十上百万台服务器。私有云计算,对个人来说只服务于亲朋好友,对企业来说只服务于本企业员工以及本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因此个人或企业自己的个人电脑或服务器已经足够用来提供云服务。
公有云(Public Cloud)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 Internet 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公有云的核心属性是共享资源服务。这种云有许多实例,可在当今整个开放的公有网络中提供服务。混合云(Hybrid Cloud)融合了公有云(Public Cloud)和私有云(Private Cloud),是近年来云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私有云主要是面向企业用户,出于安全考虑,企业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同时又希望可以获得公有云的计算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云被越来越多的采用,它将公有云和私有云进行混合和匹配,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
在海量IP地址网段场景下,质量探测平台110如果对每个IP地址均进行探测,则探测效率较低,并且探测成本较高,如果只对部分IP地址进行探测,如何保证探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于及时发现网络链路故障是一个问题。因此,如何兼顾网络质量探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可以在海量IP地址网段中分布式选择部分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选择满足可达性条件的IP地址组成可达IP地址池,进一步对可达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选择满足稳定条件的IP地址组成稳定IP地址池,然后通过对稳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实现对海量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探测。由于稳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属于稳定可达的高质量IP地址,选择这些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标IP地址,有利于提升故障发现准确率。并且,仅对海量IP地址网段的部分IP地址进行探测,有利于提升探测效率,降低探测成本。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以下,从探测装置的角度来描述该方法200,该探测装置例如可以为图1中的质量探测平台,例如,该质量探测平台可以是公网网络质量探测平台,或者,也可以是私网质量探测平台。
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可以包括如下至少部分内容:
S210,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IP地址网段可以是公共网段,例如运营商网段,或者,也可以是私有网段,例如企业机房网络模块所使用的网段。
也即,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能够探测运营商或网络模块的网络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IP地址网段可以包括海量IP地址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候选IP地址列表中包括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部分用户终端的IP地址。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该候选IP地址列表的选取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S210可以包括:
以预设网段为单位,对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目标网段,其中,目标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
从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组成候选IP地址列表。
也就是说,探测装置可以以预设网段为单位,将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打散,得到多个目标网段,进一步在该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在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时,尽量保证所选的IP地址分布在更多的网段中,通过扩大所选的IP地址分布的范围,使得后续网络质量探测能够覆盖到更全的范围,使得故障的发现更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网段可以是/24网段,或者,也可以是/16网段等,本申请并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目标网段,包括:
若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将IP地址网段作为一个目标网段;
若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小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将IP地址网段合并到IP地址网段所属的目标网段;
若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大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将IP地址网段划分为多个目标网段,每个目标网段的大小等于预设网段的大小。
以预设网段为/24网段为例,若IP地址网段为/24网段,则可以将该IP地址网段作为一个/24网段,或者,若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小于/24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即256),则可以将该IP地址网段合并到其所属的/24网段,或者,若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大于/24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即256),则可以将该IP地址网段划分为多个/24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组成候选IP地址列表,包括:
按照预设IP地址间隔,在多个目标网段中均匀选取候选IP地址,组成候选IP地址列表。例如,按照预设IP地址间隔为5或10等,从多个目标网段中均匀选取候选IP地址组成候选IP地址列表。
可选地,该预设IP地址间隔可以是基于网络质量探测的性能、效率等因素设计,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基于预设IP地址间隔选取的IP地址未达到预设数量(例如200等)时,可以降低该IP地址间隔重新选择候选IP地址。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在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分布是广泛且均匀的,进一步地,探测装置基于该候选IP地址列表选取用于网络质量探测的目标IP地址,有利于保证网络质量探测能够覆盖到更全的范围,使得故障的发现更准确。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S220,获取候选IP地址列表中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达可以替换为可通,可达性也可以替换为可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IP地址池也可以称为可通IP地址池,可达IP地址池,该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可以认为是当前可达的IP地址,需要进一步探活和选取以确定是否可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标IP地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S220可以包括:
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或者说,可达性侦测),确定可达的IP地址,进一步将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例如,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每个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在IP地址单次可达的情况下,将该IP地址放入第一IP地址池。
又例如,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每个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在IP地址连续可达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阈值(例如2次)的情况下,将该IP地址放入第一IP地址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可以周期性(例如6小时一次,或者,一天一次等)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确定可达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IP地址可达可以指IP地址可访问、可连通,或者说,使用该IP地址的计算机可以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IP地址的可达性可以指IP地址是否可达,IP地址是否可访问、IP地址是否可连通,使用该IP地址的计算机是否可以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可以使用网络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Message Protocol,ICMP)协议、用户数据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等网络协议对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确定IP地址的可达性,即确定IP地址是否可达,本申请对于具体的探活方式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Ping命令确定IP地址的可达性,例如,使用Ping命令向待探测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等待使用该待探测IP地址的目标计算机的响应,如果接收到该目标计算机的响应,则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可达的,如果没有接收到该目标计算机的响应,则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不可达的。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telnet命令确定IP地址的可达性,例如,使用telnet命令连接到待探测IP地址的一个端口,如果连接成功,正确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可达的,如果连接失败,则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不可达的。
在又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使用Traceroute命令确定IP地址的可达性,例如,使用Traceroute命令探测数据包从待探测IP地址的计算机到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之间的路径,如果Traceroute命令返回数据包经过路径上的中间节点,则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可达的,如果Traceroute命令未返回显示数据包经过路径上的中间节点,或者返回错误信息,则确定该待探测IP地址是不可达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从海量IP地址网段中选择可达IP地址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遍历海量IP地址网段。
S302,对海量IP地址网段中的每个IP地址网段进行打散处理。
例如,按照/24网段打散,得到多个/24网段。
S303,对该多个/24网段中的每个/24网段,按照预设IP地址间隔(例如5或10等),均匀选取IP地址,得到候选IP地址列表。
S304,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每个候选IP地址进行单次可达性侦测。
S305,确定候选IP地址是否可达。
若是,则执行S306,否则,执行S307。
S306,将候选IP地址放入可通IP地址池。
S307,丢弃该候选IP地址,或者说,忽略该候选IP地址。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S230,获取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也可以称为稳定条件,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或称稳定IP地址,或者,稳定可达的IP地址,第二IP地址池也可以称为稳定IP地址池,也即,第二IP地址池用于存储稳定可达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N个探活模块的数量占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若对于一个探活模块而言,一个IP地址稳定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可以认为对于该探活模块而言,该IP地址处于稳定状态,若对于执行探活任务的大部分探活模块而言,该IP地址均处于稳定状态,则可以认为该IP地址满足稳定条件,即该IP地址为稳定IP地址。
当一个IP地址长期稳定可达,并且对于多个探活模块而言均长期稳定可达时,可以认为该IP地址为稳定IP地址,可以加入稳定IP地址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长阈值可以是7天,10天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比例可以是80%,85%,90%等。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S240,对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基于上述方案选取的稳定IP地址在网络环境中是持续可访问的,不会突然出现离线导致访问不同的问题,并且通达质量较高,基于此类IP地址进行探测,那么当探测结果异常时,很可能是网络链路发生异常,大概率不是IP地址本身下线,因此,能准确发现网络链路发生故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探活的执行频率低于探测的执行频率,探活可以认为是探测的前置流程或准备过程。例如,探测装置可以低频地(如一天一次)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一次性探活,确定IP地址当前是否可达,在选取到稳定IP地址之后,探测装置可以对选取的这一小部分高质量的IP地址进行持续的探测,从而达到对海量IP地址网段进行网络质量探测的目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对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根据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例如,探测装置可以周期性(例如6小时一次,8小时一次,12小时两次等)对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探测装置通过对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从而可以确定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稳定性,例如,确定IP地址是否为稳定IP地址,即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个:
在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可达的情况下,将第一IP地址保留在第一IP地址池中,并更新第一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间长度;
在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第一IP地址存在于第二IP地址池中的情况下,将第一IP地址从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第一IP地址存入第三IP地址池;
在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第一IP地址未存在于第二IP地址池中(换言之,第一IP地址不是稳定可达IP地址,也即,第一IP地址不满足稳定条件)的情况下,将第一IP地址从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IP地址池用于保存从第二IP地址池中删除的IP地址,第三IP地址池或称回收IP地址池。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IP地址池、第二IP地址池和第三IP地址池为不同的IP地址池,这三个IP地址池中存储的IP地址可能存在部分重叠,例如,第二IP地址池和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可能会存在部分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在将第一IP地址从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的情况下,则将第一IP地址从第二IP地址池中也删除。
当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时,该第一IP地址已不是可达的IP地址,也就不是稳定可达的IP地址了,因此,可以将第一IP地址从第二IP地址池中删除。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可通IP地址池执行探活任务更新IP地址状态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遍历可通IP地址池。
S402,对可通IP地址池中的每个IP地址进行可达性侦测,例如进行单次可达性侦测。
S403,确定IP地址是否可达。
若是,则执行S404,否则,执行S405。
S404,将IP地址放回可通IP地址池。
S405,确定IP地址是否为稳定IP地址,即是否满足稳定条件。
若是,则执行S406,否则,执行S407。
S406,将IP地址放入回收IP地址池,将该IP地址从可通IP地址池中删除。
S407,将IP地址从可通IP地址池中删除。
在一些场景中,如果某个网段通过可达性探活选取的IP地址数量较少,那么网络质量探测将无法覆盖到该网段,则该网段将处于无法探测状态,如果出现网络故障则无法及时发现,存在影响业务的高风险。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由于分配了稳定可达的IP地址的设备关机或者网络环境隔离等原因,该IP地址进入离线状态时,会导致该IP地址不可达,此情况下,可以将该稳定可达的IP地址放入回收IP地址池,后续优先对回收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提升了选取稳定可达IP地址的效率,并且解决了一些网段中可用IP地址数量稀少的问题,能够快速补充可用于探测的目标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200还包括:
对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根据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例如,在得到第三IP地址池之后,探测装置还可以对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确定第三IP地址池中可回收的IP地址,放入可通IP地址池。
例如,探测装置可以周期性(例如6小时一次,8小时一次,12小时两次等)对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个:
在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存至所述第一IP地址池;
在回收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
在回收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
在回收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单次不可达,并且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第三IP地址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条件包括或称回收条件,第二时长阈值可以是2天,3天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一个稳定IP地址突然不可达时,可以将该IP地址加入到回收IP地址池,在下一次执行可达性探活时,可以按照回收条件,按照更宽松的条件重新加入稳定IP地址池,提升IP地址选取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连续不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条件包括或称过期条件,满足第三条件的IP地址可以称为获取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长阈值可以是14天,10天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回收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长期不可达时,说明该IP地址已经不是稳定IP地址,因此,可以将该IP地址从回收IP地址池中删除。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回收IP地址池执行探活任务更新IP地址状态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501,遍历回收IP地址池。
S502,对回收IP地址池中的每个IP地址进行可达性侦测,例如进行单次可达性侦测。
S503,确定IP地址是否可达。
若是,则执行S504,否则,执行S507。
S504,确定IP地址是否满足回收条件。
若是,则执行505,否则,执行S506。
S505,将IP地址放入可通IP地址池。即在IP地址可通并且IP地址满足回收条件时,将该IP地址重新放入可通IP地址池。
S506,将IP地址放回回收IP地址池。即,在IP地址可通并且IP地址不满足回收条件时,将IP地址保留在回收IP地址池。
S507,确定IP地址是否为过期IP地址。即IP地址是否满足过期条件。
若是,则执行S508,将IP地址从回收IP地址池中删除。否则,执行S506,将IP地址放回回收IP地址池。
以下,结合图6,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的整体流程。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在海量IP地址网段中选取候选IP地址列表。
例如,将海量IP地址网段按/24网段进行打散处理,得到多个/24网段,进一步在多个/24网段中均匀选取IP地址,组成候选IP地址列表。具体实现参考S210以及图3的详细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S602,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确定可通IP地址池。例如,对该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进行单次可达性侦测,将可达的IP地址放入可通IP地址池。具体实现参考S220以及图3的详细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S603,对可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更新IP地址的状态。例如,周期性地对可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
例如,在IP地址可达的情况下,更新IP地址在可通IP地址池中的存活时间,或者说,持续可达时间。例如,若探测装置每6个小时执行一次探活任务,若可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持续可达时间是24小时,则在本次探活可达时,可以将IP地址的持续可达时间更新为24+6=30小时。
又例如,在IP地址不可达,并且IP地址是稳定IP地址的情况下,将IP地址放入回收IP地址池。
再例如,在IP地址不可达,并且IP地址不是稳定IP地址的情况下,将IP地址从可通IP地址池中删除。
S604,对回收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更新IP地址的状态。例如,周期性地对回收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
例如,在IP地址可达,并且IP地址满足回收条件的情况下,将IP地址放入可通IP地址池。
又例如,在IP地址可达,并且IP地址不满足回收条件的情况下,将IP地址放回回收IP地址池。
再例如,在IP地址不可达,并且IP地址不是过期IP地址的情况下,将IP地址放入回收IP地址池。
另例如,在IP地址不可达,并且IP地址是过期IP地址的情况下,将IP地址从回收IP地址池中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S602、S603和S604是独立的探活任务,本申请对于该S602、S603和S604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定,例如,探测装置可以按照第一周期对候选IP地址列表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探测装置可以按照第二周期对可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以及按照第三周期对对回收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执行可达性侦测,其中,第一周期、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可以相等,或者,也可以不等。
S605,在可通IP地址池中选取稳定IP地址,加入稳定IP地址池。
例如,若对多个探活模块来说,可通IP地址池中的第三IP地址,均处于稳定状态,将该第三IP地址加入稳定IP地址池。其中,对于一个探活模块而言,第三IP地址处于稳定状态可以指对于该探活模块而言,该第三IP地址持续可达的天数达到天数阈值,例如7天,或10天等。
S606,对稳定IP地址池中的稳定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海量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具体实现参考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由于稳定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属于稳定可达的高质量IP地址,选择这些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标IP地址,有利于提升故障发现准确率。
以下,结合表1-表4,说明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进行网络质量探测的效果。
表1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对国内多个省份的大型运营商的网络质量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的一个示例。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将大型运营商的部分用户终端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的端,使用各个城市机房中的探测模块作为探测源,进行质量探测得到的。从表1可以看出,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探测方法能发现完整、充分地发现国内各个省份大型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稳定可达IP地址,从而能够准确探测到各个城市机房出口到各个大型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质量。该探测结果可以是IP地址的不可达率,或者,丢包率等。该探测结果可以是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小时)的探测结果,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当前值,或者,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
表1
表2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对国内中小型运营商的网络质量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的一个示例。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将中小型运营商的部分用户终端的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的端,使用各个城市机房中的探测模块作为探测源,进行质量探测得到的。从表2可以看出,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探测方法能发现完整、充分地发现国内中小型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稳定可达IP地址,从而能够准确探测到各个城市机房出口到各个中小型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质量。该探测结果可以是IP地址的不可达率,或者,丢包率等。该探测结果可以是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小时)的探测结果,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当前值,或者,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
表2
表3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对海外AS运营商的网络质量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的一个示例。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将海外AS运营商的部分用户终端的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的端,使用各个城市机房中的探测模块作为探测源,进行质量探测得到的。从表3可以看出,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探测方法能发现完整、充分地发现海外AS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稳定可达IP地址,从而能够准确探测到各个城市机房出口到海外AS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质量。该探测结果可以是IP地址的不可达率,或者,丢包率等。该探测结果可以是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小时)的探测结果,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当前值,或者,也可以是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
表3
表4示出了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对机房网络模块的网络质量进行探测得到的探测结果的一个示例。该探测结果是将机房网络模块的部分用户终端的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的端,使用各个城市机房中的探测模块作为探测源,进行质量探测得到的。从表3可以看出,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探测方法能发现完整、充分地发现各个网络模块的用户终端的稳定可达IP地址,从而能够准确探测到各个城市机房出口到海外AS运营商的用户终端的网络质量,从而探测各个网络模块的运作状况。该探测结果可以是IP地址的不可达率,或者,丢包率等。该探测结果可以是一段时间内(例如一个小时)的探测结果,该探测结果可以是当前值,或者,也可以是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
表4
综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探测装置可以将待探测网段进行打散处理,进一步对打散后的网段进行抽样选取IP地址,然后基于选取的IP地址继续探活,适用于对海量IP地址网段进行网络质量探测的场景,能够提升探测效率,降低探测成本。并且,探测装置可以基于三层IP地址池(即可通IP地址池、回收IP地址池和稳定IP地址池)进行稳定IP地址的选取,使得所选的IP地址为稳定可达的高质量IP地址,基于这类IP地址进行网络质量安探测,能够提供网络质量故障发现的准确率。并且,探测装置还可以对单次不可达的稳定IP地址进行回收,后续优先从回收IP地址池中选取IP地址进行探活,提升了IP地址的寻找效率,解决海量IP地址网段场景下IP地址选取效率较低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能够获得稳定可达,覆盖均匀,数量充足的IP地址,基于选取的IP地址,作为网络质量探测的目标IP地址,有利于提升网络质量故障发现的准确率。
以下介绍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上述的方法实施例。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可选地,该探测装置可以设置在质量探测平台内,或者,该探测装置为质量探测平台。如图7所示,探测装置700可以包括:
选择单元710,用于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第一获取单元720,用于获取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第二获取单元730,用于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探测单元740,用于对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710还用于:
以预设网段为单位,对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目标网段,其中,所述目标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
从所述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组成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710还用于: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作为一个目标网段;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小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合并到所述IP地址网段所属的目标网段;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大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划分为多个目标网段,每个目标网段的大小等于预设网段的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选择单元710还用于:
按照预设IP地址间隔,在所述多个目标网段中均匀选取候选IP地址,组成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700还包括:
第一探活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更新单元还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可达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并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间长度;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一IP地址未存在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换言之,第一IP地址不是稳定可达IP地址,也即,第一IP地址不满足稳定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一IP地址存在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所述第一IP地址存入第三IP地址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IP地址池用于保存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删除的IP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更新单元还用于:在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的情况下,则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也删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探测装置700还包括:
第二探活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更新单元还用于执行下述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所述第二IP地址存入所述第一IP地址池;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第二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连续不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的另一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探测装置800可以包括:通信接口801,存储器802 ,处理器803 和通信总线804。通信接口801,存储器802 ,处理器803 通过通信总线804 实现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801用于探测装置800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存储器802 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803 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802 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执行图2至图6中方法实施例中相应操作。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03具体用于:
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获取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探测装置800可以是电子设备,或者,部署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子设备,或者,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计算机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中的车辆控制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获取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对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包括:
以预设网段为单位,对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目标网段,其中,所述目标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
从所述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组成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预设网段为单位,对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目标网段,包括: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等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作为一个目标网段;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小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合并到所述IP地址网段所属的目标网段;
在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中的一个IP地址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大于一个预设网段可容纳的IP地址数的情况下,将所述IP地址网段划分为多个目标网段,每个目标网段的大小等于预设网段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个目标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组成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包括:
按照预设IP地址间隔,在所述多个目标网段中均匀选取候选IP地址,组成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一IP地址可达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并更新所述第一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间长度;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一IP地址未存在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
在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第一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一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一IP地址存在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所述第一IP地址存入第三IP地址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删除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IP地址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也删除,所述第三IP地址池用于保存从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删除的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对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
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更新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的状态,包括下述至少一个: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并将所述第二IP地址存入所述第一IP地址池;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二IP地址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二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从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删除;
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第二IP地址的可达性探活结果为所述第二IP地址不可达,并且所述第二IP地址不满足第三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IP地址保留在所述第三IP地址池;
其中,所述第二条件包括: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长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时长阈值;
所述第三条件包括:所述第三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连续不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三时长阈值。
10.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单元,用于在待探测的多个网络协议IP地址网段中选择候选IP地址列表;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候选IP地址列表中可达的IP地址,存入第一IP地址池;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满足第一条件的IP地址,存入第二IP地址池,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当使用M个探活模块对所述第一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可达性探活时,对于所述M个探活模块中的N个探活模块,IP地址连续可达的时长达到第一时长阈值,并且所述N个探活模块占所述M个探活模块的比例达到预设比例,其中,M,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探测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IP地址池中的IP地址进行探测,确定所述多个IP地址网段的网络质量。
11.一种网络质量的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419368.7A 2023-10-30 2023-10-30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176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9368.7A CN1171766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19368.7A CN1171766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6612A true CN117176612A (zh) 2023-12-05
CN117176612B CN117176612B (zh) 2024-02-09

Family

ID=88931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19368.7A Active CN117176612B (zh) 2023-10-30 2023-10-30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661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7107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Network conne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4144473A (zh) * 2013-05-09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可用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60021025A1 (en) * 2014-07-18 2016-01-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nd resource predi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vailability
CN105589749A (zh) * 2014-12-30 2016-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ip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965066A (zh) * 2018-10-17 2018-12-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传输路径进行探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0311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01204A (zh) * 2022-01-14 2022-04-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接池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387A (zh) * 2022-01-19 2022-04-29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产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60640A (zh) * 2021-06-08 2022-12-09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抗干扰方法和设备
CN115883404A (zh) * 2022-11-25 2023-03-31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资产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7107A1 (en) * 2013-02-20 2014-08-21 Time Warner Cable Enterprises Llc Network connectivity measur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4144473A (zh) * 2013-05-09 2014-11-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可用接入网络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20160021025A1 (en) * 2014-07-18 2016-01-21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nd resource prediction, identification, and availability
CN105589749A (zh) * 2014-12-30 2016-05-18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ip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8965066A (zh) * 2018-10-17 2018-12-0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传输路径进行探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0311A (zh) * 2019-11-29 2020-02-21 广州市百果园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质量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60640A (zh) * 2021-06-08 2022-12-09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抗干扰方法和设备
CN114401204A (zh) * 2022-01-14 2022-04-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链接池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387A (zh) * 2022-01-19 2022-04-29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资产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83404A (zh) * 2022-11-25 2023-03-31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资产探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6612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73936B2 (en) Providing support for responding to location protocol queries within a network node
CN106789526B (zh) 多系统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10154003B2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identifier of terminal in network, management network ele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25021B (zh) 一种跨Kubernetes集群的通信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040030B (zh) 报文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80069787A1 (en) Exposing a subset of hosts on an overlay network to components external to the overlay network without exposing another subset of hosts on the overlay network
CN106921578B (zh) 一种转发表项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US8489695B2 (en) Proxy communications on a social network
US11044184B2 (en) Data packet loss detection
CN109474713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US8255546B2 (en) 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 simple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JP2016218975A (ja) 接続先サーバ指示装置、サービス利用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接続先サーバ指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5208888A (zh) 云实例跨可用区的通信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413224B (zh) 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17176612B (zh) 网络质量的探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94923B (zh) 云实例迁移后的网关更新方法及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225634B (zh) 虚拟网络下的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4978897B (zh) 基于eBPF和应用识别技术的网络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718277B (zh) 基于路由表的报文转发方法与路由表维护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3017167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uting an internet protocol data packet between wireless computer devices connected to a cellular network
Dasu et al. Geotagging IP packets for location-aware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in the presence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AT&T Geotagging IP Packets for Location-Aware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in the Presence of Virtual Network Functions
CN110086702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3759B (zh) 一种负载异常告警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809033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交换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