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70818B -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70818B
CN117170818B CN202311244318.XA CN202311244318A CN117170818B CN 117170818 B CN117170818 B CN 117170818B CN 202311244318 A CN202311244318 A CN 202311244318A CN 117170818 B CN117170818 B CN 1171708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information
task
request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443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70818A (zh
Inventor
梅一多
王海超
张莉婧
王静宇
王璐
张昆鹏
果春阳
车兆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guancun Smart 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443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708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70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08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70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70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确定与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根据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任务响应时间,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的请求添加位置;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根据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该实施方式与减少了请求等待时长,以及提高了容器的部署速度。

Description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容器化技术的发展,由于容器化技术拥有极强的可拓展性,以及便于迁移等优点,因此得以广泛的使用。目前,现有的容器调度方法在进行容器调度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请求处理与容器部署同步的方式进行容器部署。
然而,当采用上述方式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第一,针对大批量的容器申请请求,采用请求处理与容器部署同步的方式,可能出现处理至请求时缺乏相应的容器资源,从而导致请求等待时间较长。
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器处理装置,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器处理方法,减少了请求等待时长,即提高了请求的响应速度。具体来说,造成请求等待时间较长的原因在于:针对大批量的容器申请请求,采用请求处理与容器部署同步的方式,可能出现处理至容器申请请求时缺乏相应的容器资源,从而导致容器申请请求等待时间较长。实践中,在容器申请过程中,常规的方式是按照容器申请请求的发起时间,按顺序进行请求的处理以及容器的申请和部署。此种方式可能出现:处理至某个已经等待较长时间的容器申请请求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容器资源,导致容器部署失败,此种情况下容器申请请求已经等待较长时间,同时还可能因为重新进行容器申请和部署产生更长的等待时间。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器处理方法,首先,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以此实时地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次,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通过确定待分配容器信息,以此实现容器资源的预分配,以及通过设置容器锁实现容器资源的预占用。实现了预先确定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资源以及锁定。接着,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通过确定请求添加位置,相较于按容器申请请求的发起时间,对容器申请请求进行排序的方式,能够将重要的容器申请请求提前,以此进一步减少针对重要的容器申请请求的容器部署响应时间。进一步,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第一步,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第二步,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第三步,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通过此种方式减少了请求等待时长,以及提高了容器的部署速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容器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容器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参考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容器处理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100。该容器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器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例如,计算设备)可以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可以是上述执行主体实时监测到的容器申请请求。容器申请请求可以是用于申请容器资源的请求。容器资源可以是Pod资源。其中,Pod资源可以表征Kubernetes中的、最小的可部署的计算单元。Pod资源可以表征对至少一个容器资源的封装。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是用于用于控制容器申请请求的处理顺序的请求序列。实践中,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可以是Kafka队列。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可以是未分配和部署相应的容器资源的容器申请请求。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实践中,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可以是请求发起对象在不同时间发起的容器申请请求。任务描述信息可以是用于描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的容器申请任务的信息。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其中,任务重要度信息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申请任务的任务重要度。任务响应时时间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被响应的期望时间。负载需求信息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申请任务的负载需求(例如,Pod资源需求或容器资源需求)。
作为示例,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的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间信息和负载需求信息可以通过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在容器申请任务填写界面进行填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设备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计算设备为硬件时,可以实现成多个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组成的分布式集群,也可以实现成单个服务器或单个终端设备。当计算设备体现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硬件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应该理解,计算设备的数目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
可选的,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可以包括:任务类型和任务等级。其中,任务类型可以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申请任务的类型。任务等级可以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申请任务的任务优先级。实践中,任务类型可以包括:前端页面响应任务、模型应用任务、模型训练任务和数据分析任务。模型应用任务表征预先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的调用任务。例如,模型应用任务可以是基于年龄预测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年龄预测的任务。模型训练任务可以是对未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模型训练的任务。数据分析任务可以是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任务。例如,数据分析任务可以是基于多元线性拟合模型的库存量预测任务。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上述任务等级进行等级映射,以生成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等级映射表,对上述任务等级进行等级映射,以生成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
第二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任务类型为前端页面响应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一确定步骤:
第一子步骤,将预设前端页面响应时间,确定为上述任务响应时间。
其中,上述前端页面响应时间可以是预设的响应时间。例如,上述前端页面响应时间可以是1秒。
第二子步骤,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
其中,上述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可以用于提示请求发起对象补发第一补发请求的请求。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创建于请求发起对象之间的套接字连接,并通过套接字连接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
第三子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上述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一补发请求,对上述第一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前端页面标识。
其中,前端页面标识表征待响应的前端页面的页面唯一标识。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根据请求协议,对第一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上述前端页面标识。
第四子步骤,将目标前端页面的页面渲染数据量,确定为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其中,上述目标前端页面是上述前端页面标识对应的前端页面。页面渲染数据量表征加载上述前端页面标识对应的前端页面时所需要占用的计算资源的资源量。
第三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任务类型为模型应用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二确定步骤:
第一子步骤,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
其中,上述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是用于提示请求发起对象补发第二补发请求的请求。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创建于请求发起对象之间的套接字连接,并通过套接字连接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
第二子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上述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二补发请求,对上述第二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应用模型文件描述信息。
其中,上述应用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可以包括:应用模型参数文件和应用模型单次执行耗时。其中,上述应用模型参数文件记录有机器学习模型的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上述应用模型单次执行耗时表征应用模型参数文件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单次执行时的消耗时长。
第三子步骤,根据上述应用模型参数文件,确定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执行运行上述模型参数文件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确定为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第四子步骤,将上述应用模型单次执行耗时,确定为上述任务响应时间。
第四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任务类型为模型训练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三确定步骤:
第一子步骤,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模型训练任务询问请求。
其中,上述模型训练任务询问请求是用于提示请求发起对象补发第三补发请求的请求。
第二子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上述模型训练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三补发请求,对上述第三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训练模型文件描述信息。
其中,上述训练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可以包括:训练模型参数文件、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其中,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表征待训练的机器学习模型的模型结构和初始模型参数。
第三子步骤,根据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确定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其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运行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的计算资源,确定为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第四子步骤,根据上述训练样本、上述测试样本和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确定正向传播时长均值。
实践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训练样本,输入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以确定训练阶段时正向传播时长。其次,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上述测试样本,输入上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对应的机器学习模型,以确定测试阶段时正向传播时长。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训练阶段时正向传播时长和测试阶段时正向传播时长的均值,确定为上述正向传播时长均值。
第五子步骤,将上述正向传播时长均值,确定为上述任务响应时间。
第五步,响应于确定上述任务类型为数据分析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四确定步骤:
第一子步骤,向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数据分析任务询问请求。
其中,上述数据分析任务询问请求是用于提示请求发起对象补发第四补发请求的请求。
第二子步骤,响应于接收到上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上述数据分析任务询问请求的第四补发请求,对上述第四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数据分析任务描述信息。
其中,上述数据分析任务描述信息可以包括:待分析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型。其中,数据分析模型可以是用于对上述待分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模型。例如,上述数据分析模型可以是多元线性拟合模型。又如,上述数据分析模型还可以是XGBoost模型。
第三子步骤,确定上述数据分析模型对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耗时和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
其中,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耗时表征数据分析模型对待分析数据进行单轮次数据分析的耗时。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表征数据分析模型对待分析数据进行单轮次数据分析的计算资源占用量。
第四子步骤,将上述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耗时,确定为上述任务响应时间。
第五子步骤,根据上述待分析数据和上述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确定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实践中,首先,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确定待分析数据所需的数据分析轮次。然后,上述执行主体将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和上述数据分析轮次的乘积值,确定为上述负载需求信息。
由于不同的任务类型的容器申请任务往往对应不同的负载需求,因此,本申请通过任务类型对不同的容器申请任务进行划分,并根据相应的任务特点,确定对应的任务重要度、任务响应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以此可以准确地确定不同任务类型的容器申请任务的任务需求。
步骤102,根据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可以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实践中,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可以对应Pod资源,即待分配容器信息可以对应至少一个Pod资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可以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标识表征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Pod资源的资源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表征Pod资源的部署方式。例如,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智能加速节点”。其中,智能加速节点可以是配置有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经网络处理器)资源和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资源的Node节点。又如,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普通节点”。其中,普通节点可以是配置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资源的Node节点。再如,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普通加速节点”。其中,普通加速节点可以是配置有CPU资源和GPU资源的Node节点。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具体的,当容器锁处于锁定状态下,可以实现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Kubernetes调度器,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申请目标容器资源。
其中,目标容器资源是与上述负载需求信息匹配的容器资源,上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至少一个容器。实践中,目标容器资源可以对应至少一个Pod资源。Pod资源中封装有至少一个容器(例如,Docker容器)。具体的,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通过上述Kubernetes调度器,申请上述目标容器资源。
第二步,响应于申请成功,将上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容器中的容器的容器标识,确定为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
第三步,对上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容器中的初始容器锁进行锁状态更新,以及将锁状态更新后的初始容器锁。
其中,初始容器锁可以是用于对容器资源进行锁定的资源锁。未对容器资源占用时,对应的初始资源锁处于未锁定状态。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初始容器锁的锁状态更新为锁定状态,作为锁状态更新后的初始容器锁。
第四步,确定为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锁。
实践中,例如,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分配给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一个容器锁。又如,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锁状态更新后的初始容器锁作为共享资源锁,分配给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各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
第五步,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负载压力度。
其中,负载压力度表征负载需求信息对应的负载资源的资源量。
第六步,根据在负载压力度映射表,确定上述负载压力度对应的预设容器部署策略信息,作为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
作为示例,当负载压力度位于第一压力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普通节点”。当负载压力度适中时。当负载压力度位于第二压力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普通加速节点”。当负载压力度位于第二压力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可以是“将Pod资源部署在智能加速节点”。
第七步,将上述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确定为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部署策略信息。
步骤103,根据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任务响应时间,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
其中,请求添加位置表征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插入位置。实践中,由于不同的容器申请请求急迫性不同,且需要按照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的顺序按序分配容器资源,因此,本申请通过确定请求添加位置,可以将较急迫的容器申请请求调整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靠前的位置,提高急迫的容器申请请求的处理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执行主体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生成目标任务评分。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进行加权求和,得到上述目标任务评分。
第二步,根据上述目标任务评分,对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评分进行评分遍历,以确定上述请求添加位置。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目标任务评分,与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评分进行比较,以确定上述请求添加位置。
步骤104,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步骤1041,释放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释放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容器锁的锁状态更新外未锁定状态,以实现释放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
步骤1042,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释放成功,上述执行主体可以生成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实践中,上述可以将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资源封装为至少一个Pod资源,作为上述目标容器。
步骤1043,根据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将目标容器对应的至少一个Pod资源,部署在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应的Node节点上。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步,响应于容器部署成功,生成上述目标容器对应的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
其中,上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用于控制上述目标容器的生命周期。实践中,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可以是计时器。
第二步,响应于上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到达生命周期提示时间点,确定上述目标容器是否需要进行生命周期续期。
其中,生命周期提示时间点是用于提示目标容器的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的时间点。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申请任务的任务进度,确定是否对目标容器进行生命周期续期。
第三步,响应于需要,对上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进行容器生命周期续期。
实践中,上述执行主体可以对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续添预设生命周期时长。其中,预设生命周期时长可以是用于生命周期续期的单位时长。
第四步,响应于不需要、且上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到达生命周期结束时间点,释放上述目标容器对应的容器资源。
实践中,生命周期结束时间点可以是目标容器的生命周期的结束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步,响应于监测到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存在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根据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生成融合任务描述信息。
其中,融合任务描述信息可以是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和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的叠加信息。
作为示例,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任务描述信息A。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任务描述信息B。其中,任务描述信息A和任务描述信息B的生成方式参见步骤101在此不再赘述。任务描述信息A可以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A、任务响应时间A和负载需求信息A。任务描述信息B可以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B、任务响应时间B和负载需求信息B。其中,融合任务描述信息可以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C、任务响应时间C和负载需求信息C。其中,任务重要度信息C等于(任务重要度信息A+任务重要度信息B)/2。任务响应时间C等于(任务响应时间A+任务响应时间B)/2。负载需求信息C等于负载需求信息A+负载需求信息B。
第二步,响应于到达第二容器调度时间,根据上述融合任务描述信息进行容器部署。
其中,上述第二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移动至上述目标位置的时间。上述执行主体根据上述融合任务描述信息进行容器部署的方式,可以参见步骤102、步骤103以及步骤1041至步骤1043中的内容,在此不在赘述。
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器处理方法,减少了请求等待时长,即提高了请求的响应速度。具体来说,造成请求等待时间较长的原因在于:针对大批量的容器申请请求,采用请求处理与容器部署同步的方式,可能出现处理至容器申请请求时缺乏相应的容器资源,从而导致容器申请请求等待时间较长。实践中,在容器申请过程中,常规的方式是按照容器申请请求的发起时间,按顺序进行请求的处理以及容器的申请和部署。此种方式可能出现:处理至某个已经等待较长时间的容器申请请求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容器资源,导致容器部署失败,此种情况下容器申请请求已经等待较长时间,同时还可能因为重新进行容器申请和部署产生更长的等待时间。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容器处理方法,首先,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以此实时地确定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次,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通过确定待分配容器信息,以此实现容器资源的预分配,以及通过设置容器锁实现容器资源的预占用。实现了预先确定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容器资源以及锁定。接着,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通过确定请求添加位置,相较于按容器申请请求的发起时间,对容器申请请求进行排序的方式,能够将重要的容器申请请求提前,以此进一步减少针对重要的容器申请请求的容器部署响应时间。进一步,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第一步,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第二步,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第三步,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通过此种方式减少了请求等待时长,以及提高了容器的部署速度。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容器处理装置的一些实施例,这些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那些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容器处理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的容器处理装置2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201、第二确定单元202、第三确定单元203和执行单元204。其中,第一确定单元201,被配置成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第二确定单元202,被配置成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第三确定单元203,被配置成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执行单元204,被配置成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
可以理解的是,该容器处理装置200中记载的诸单元与参考图1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相对应。由此,上文针对方法描述的操作、特征以及产生的有益效果同样适用于容器处理装置200及其中包含的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参考图3,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计算设备)300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3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3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3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3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随机访问存储器3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3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301、只读存储器302以及随机访问存储器303通过总线3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接口305也连接至总线3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3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3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3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308;以及通信装置309。通信装置3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3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3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3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图3中示出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装置,也可以根据需要代表多个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3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308被安装,或者从只读存储器3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3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记载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上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上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根据上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上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上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根据上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上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第三确定单元和执行单元。其中,这些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第三确定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根据上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上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上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9)

1.一种容器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所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所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所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
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其中,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是用于控制容器申请请求的处理顺序的请求序列;
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所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
释放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锁;
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根据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所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生成目标任务评分,其中,所述目标任务评分由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根据所述目标任务评分,对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评分进行评分遍历,以确定所述请求添加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所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容器部署成功,生成所述目标容器对应的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其中,所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目标容器的生命周期;
响应于所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到达生命周期提示时间点,确定所述目标容器是否需要进行生命周期续期;
响应于需要,对所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进行容器生命周期续期;
响应于不需要、且所述容器生命周期控制器到达生命周期结束时间点,释放所述目标容器对应的容器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监测到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存在所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所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生成融合任务描述信息;
响应于到达第二容器调度时间,根据所述融合任务描述信息进行容器部署,其中,所述第二容器调度时间是所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的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包括:任务类型和任务等级;以及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包括:
对所述任务等级进行等级映射,以生成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
响应于确定所述任务类型为前端页面响应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一确定步骤:
将预设前端页面响应时间,确定为所述任务响应时间;
向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所述前端页面响应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一补发请求,对所述第一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前端页面标识;
将目标前端页面的页面渲染数据量,确定为所述负载需求信息,其中,所述目标前端页面是所述前端页面标识对应的前端页面;响应于确定所述任务类型为模型应用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二确定步骤:
向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所述模型应用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二补发请求,对所述第二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应用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其中,所述应用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包括:应用模型参数文件和应用模型单次执行耗时;
根据所述应用模型参数文件,确定所述负载需求信息;
将所述应用模型单次执行耗时,确定为所述任务响应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还包括:
响应于确定所述任务类型为模型训练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三确定步骤:
向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模型训练任务询问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所述模型训练任务询问请求的第三补发请求,对所述第三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训练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其中,所述训练模型文件描述信息包括:训练模型参数文件、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根据所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确定所述负载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训练样本、所述测试样本和所述训练模型参数文件确定正向传播时长均值;
将所述正向传播时长均值,确定为所述任务响应时间;
响应于确定所述任务类型为数据分析任务类型,执行以下第四确定步骤:
向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数据分析任务询问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请求发起对象发送的、针对所述数据分析任务询问请求的第四补发请求,对所述第四补发请求进行请求解析,得到数据分析任务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数据分析任务描述信息包括:待分析数据和数据分析模型;
确定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对应的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耗时和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
将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耗时,确定为所述任务响应时间;
根据所述待分析数据和所述数据分析模型单次执行资源占用量,确定所述负载需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
申请目标容器资源,其中,所述目标容器资源是与所述负载需求信息匹配的容器资源,所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至少一个容器;
响应于申请成功,将所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容器中的容器的容器标识,确定为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
对所述目标容器资源对应的至少一个容器中的初始容器锁进行锁状态更新,以及将锁状态更新后的初始容器锁,确定为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锁;
根据所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负载压力度;
根据在负载压力度映射表,确定所述负载压力度对应的预设容器部署策略信息,作为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
将所述目标容器部署策略信息,确定为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部署策略信息。
7.一种容器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监测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且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不存在第二容器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描述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和所述第二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相同的请求发起对象,所述任务描述信息包括:任务重要度信息、任务响应时间和负载需求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负载需求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匹配的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所述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容器标识、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和容器锁,容器锁用于对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对应的容器进行容器资源预占用;
第三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其中,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是用于控制容器申请请求的处理顺序的请求序列;
执行单元,被配置成响应于到达第一容器调度时间,对于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集合中的每个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容器调度时间是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从所述请求添加位置移动至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目标位置的时间,执行以下处理步骤:释放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锁;响应于释放成功,生成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标识对应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根据所述子待分配容器信息包括的容器部署策略信息,对所述目标容器进行容器部署,其中,
所述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容器申请请求在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的请求添加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重要度信息和所述任务响应时间,生成目标任务评分,其中,所述目标任务评分由任务重要度信息和上述任务响应时间进行加权求和得到;
根据所述目标任务评分,对所述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序列中的待调度容器申请请求对应的任务评分进行评分遍历,以确定所述请求添加位置。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1244318.XA 2023-09-25 2023-09-25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7170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4318.XA CN117170818B (zh) 2023-09-25 2023-09-25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44318.XA CN117170818B (zh) 2023-09-25 2023-09-25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0818A CN117170818A (zh) 2023-12-05
CN117170818B true CN117170818B (zh) 2024-04-12

Family

ID=8894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44318.XA Active CN117170818B (zh) 2023-09-25 2023-09-25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708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610A (zh) * 2018-06-15 2018-11-27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92876A (zh) * 2017-03-10 2019-10-29 净睿存储股份有限公司 将数据集和其他受管理对象同步地复制到基于云的存储系统
CN112703457A (zh) * 2018-05-07 2021-04-23 强力物联网投资组合2016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工业物联网进行数据收集、学习和机器信号流传输实现分析和维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15220920A (zh) * 2022-07-27 2022-10-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443637A (zh) * 2020-03-06 2022-12-06 桑纳特斯公司 用于管理车辆数据收集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339688A1 (en) * 2016-05-09 2019-11-07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collection, learning, and streaming of machine signals for analytics and maintenance using the 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
US10908602B2 (en) * 2017-08-02 2021-02-02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sensitive data col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2876A (zh) * 2017-03-10 2019-10-29 净睿存储股份有限公司 将数据集和其他受管理对象同步地复制到基于云的存储系统
CN112703457A (zh) * 2018-05-07 2021-04-23 强力物联网投资组合2016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工业物联网进行数据收集、学习和机器信号流传输实现分析和维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8897610A (zh) * 2018-06-15 2018-11-27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43637A (zh) * 2020-03-06 2022-12-06 桑纳特斯公司 用于管理车辆数据收集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5220920A (zh) * 2022-07-27 2022-10-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70818A (zh)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05442B (zh) 边缘计算平台
CN109523187B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和设备
US950131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blocking tasks
US11429434B2 (en) Elastic execu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workloads using application based profiling
US11095531B2 (en) Service-aware serverless cloud computing system
CN111580974B (zh) Gpu实例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2205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86805A (zh) Gpu资源共享的方法和装置、调度gpu资源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CN113159680B (zh) 库存预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170818B (zh) 容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597035B (zh) 基于多线程的仿真引擎时间推进方法及系统
CN111324470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27436A (zh) 弹窗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134254B (zh) 一种网络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67874B (zh) 自动驾驶软件镜像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4157658B (zh) 镜像仓库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96238B (zh) 服务感知的无服务器云计算系统
CN113761548B (zh) 用于Shuffle过程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6932225B (zh) 微服务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314457B (zh) 设置虚拟私有云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05254B (zh) 用于发送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7130786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5729942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10353A (zh) 应用管控以及消息消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5033251A (zh) 软件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