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68533A -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68533A
CN117168533A CN202310982197.2A CN202310982197A CN117168533A CN 117168533 A CN117168533 A CN 117168533A CN 202310982197 A CN202310982197 A CN 202310982197A CN 117168533 A CN117168533 A CN 117168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tunnel
data
cable body
voltage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821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玉伟
董盛
田海遥
陈维群
曹吉
刘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ri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ri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ri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ri Electric Power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821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685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68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685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lating To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数据集中单元和监控平台;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数据集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模块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监控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本申请通过监测模块能够实现对高压电缆及隧道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危险预警和异常告警的目的,能够提高对高压电力隧道的监控和感知水平,实现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设备可靠运行是基础。高压电缆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高压电缆建设的持续投入,作为主要敷设方式的电力隧道的运行规模逐年扩大,运维检修的难度日益增大;同时,当前社会对电网的运行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加快建设更为科学、先进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近现代智能电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为加强设备运行监视、早期诊断,提升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升电缆设备监控能力,加强高压电缆监测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以实现高压电缆及隧道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危险预警和异常告警。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数据集中单元和监控平台;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所述数据集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模块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监控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包括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和隧道环境监测单元;
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电缆载流量监测、接地电流监测以及局部放电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进行水位监测以及防外破与防沉降监测,得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包括:
温度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感烟式监测法、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感温电缆温度监测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与光纤光栅测温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
电缆载流量监测子单元,用于根据高压电缆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敷设环境和方式参数对高压电缆载流量进行监测;
接地电流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整流系或电磁系方法对高压电缆的接地电流进行监测;
局部放电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红外检测法、电气检测法、特高频UHF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的局部放电进行监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包括: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水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隧道内积水深度和水位变化,得到水位数据;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三维振动传感器,用于对隧道沿线的振动进行检测,得到振动数据;
至少一个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控主机,与所有所述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测子站,与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中的振动数据判断发生外破和沉降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水位数据判断隧道内水位是否异常。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电子式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钢弦式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光纤光栅式传感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得到环境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环境视频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集中单元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数据集中单元和监控平台;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所述数据集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模块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本申请通过监测模块能够实现对高压电缆及隧道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危险预警和异常告警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对高压电力隧道的监控和感知水平,实现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中测温光纤敷设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隧道环境监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另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10、数据集中单元20和监控平台30。
所述监测模块10可以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具体的,所述监测模块10包括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11和隧道环境监测单元12。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11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电缆载流量监测、接地电流监测以及局部放电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12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进行水位监测以及防外破与防沉降监测,得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电缆故障主要分为电缆本体故障和电缆附件故障两方面。电缆本体故障原因包括外力破坏、绝缘老化、产品质量、施工安装、受潮、自然灾害、交叉互联接线方式错误等。
外力破坏为电缆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占比高达50%以上,长时间运行受到的各种外力损坏、安装工艺不达标造成的损伤、自然环境及运行中的冲击性负荷产生的损坏等,都是致使电缆发生机械损伤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绝缘老化,占比约为27%,当电缆投运时的温度超过其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时,电缆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从而降低了电缆耐压性与绝缘电阻性能。如导线表面有毛刺、绝缘层中有金属杂质等极易导致电缆出现局部放电,并使材料碳化,逐渐伸长的放电碳化通道呈现树枝状分叉,引起耐电强度下降,形成电树枝劣化、水树枝老化及化学树枝老化等。产品质量占比约为12%,故障原因主要包含电缆绝缘屏蔽与金属护套接触不良、电缆外护套材质裂开、绝缘材料性能差等。
根据之前发生的所有故障案例统计显示:涉及外力破坏导致的故障时,电缆附件(含接头和终端)故障占比约为65%;不考虑外力破坏的故障时,电缆附件故障占比约为85%。由此可知,目前电缆线路中电缆附件已成为最大的薄弱环节,所以本系统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虑隧道环境因素对电缆附件的影响。电缆附件故障原因包括外力破坏、产品质量、施工安装、受潮、自然灾害、温度等。
因此,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11具体可以包括:温度监测子单元、电缆载流量监测子单元、接地电流监测子单元和局部放电监测子单元。
温度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感烟式监测法、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感温电缆温度监测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与光纤光栅测温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
地下输电通道温度监测方法可以分为传统监测和现代在线监测两种方式。传统测温法是将热电偶等测温元件安装在电缆的重要部位,如接头、终端等位置,例如:示温蜡片法、引线接头测温法、接触式电信测温法等,用于反映电缆局部的温度信息,传统方法监测温度方式有些需要断电之后检测人员携带仪器进行现场检测,也只能反映局部的电缆温度,实时性差、消耗的人力物力大。现代在线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了感烟式监测法、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感温电缆温度监测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与光纤光栅测温法等,均是完全的在线监测法,所需人工少,实时性强。如图2所示是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中测温光纤敷设示意图。
电缆载流量监测子单元,用于根据高压电缆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敷设环境和方式参数对高压电缆载流量进行监测。可以根据高压电缆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敷设环境和方式参数确定高压电缆的稳定载流量范围,当实际监测到的载流量属于稳定载流量范围时报警。
目前电缆稳态载流量计算方法有2种:一种是IEC-60287标准计算:利用标准中给出的计算公式和步骤直接计算,其计算过程复杂,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另一种是数值计算方法:根据数值计算原理利用计算机对电缆具体敷设工况进行仿真,可以精确地得到整个电缆温度场分布,有利于提高载流量计算的精确度,但其等效模型、网格划分等都没有相应的标准,无法权威地对各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IEC-60287标准中,电缆结构和材料参数相对固定,环境和敷设参数则随着敷设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发生改变。对于土壤直接敷设情况下,具体的可变的计算参数为:敷设环境温度、土壤水分迁移、电缆敷设深度等。以上可变的计算参数都会对稳态载流量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对可变参数进行监测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接地电流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整流系或电磁系方法对高压电缆的接地电流进行监测。
在电缆线路较长时,电缆护套上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当线路不对称、短路故障或外过电压时,会使护层绝缘击穿,在护套两点接地的情况下,在护套中产生环形电流,产生很大的环流损耗,可以采用的监测方法有整流系和电磁系两类。
局部放电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红外检测法、电气检测法、特高频UHF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的局部放电进行监测。
电力电缆在发生局部放电的过程中,伴随着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主要包括电流脉冲、电磁波、超声波、热和光等多种物理现象以及气体电离等化学现象。因此,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出现了电检测法,光检测法、声检测法和红外检测法等非电量检测法。
1)超声波监测法
电缆内部产生局部放电时,放电源处分子间剧烈碰撞,向外发出振动及声波。这种超声纵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通过采集放电产生的超声波信号,达到电缆内部局部放电监测的目的。但是,现场运行环境噪声嘈杂,声波采集的灵敏度首先;同时,振动波要经过多种物质传播,经过不同的介质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各异,且在不同材料的边界处会产生反射,信号模式变得很复杂。要精确测定局部放电定量,需要通过换算和经验识别,过程十分困难。因此,超声波法一般用于现场测试,不适用于在线监测,并且设备使用过程中对测试人员经验要求很高。
2)化学检测法
当电力设备的绝缘发生局部放电时,绝缘材料会发生分解,产生新的生成物,通过检测生成物的组分和浓度,就可以判断是否有局部放电发生。目前,化学检测法在气体及液体绝缘介质中广泛使用,尚不用于固体绝缘介质。和超声波法一样,化学检测法只能定性检测是否有局部放电产生,不能反映放电的类型。
3)红外检测法
红外测量是基于局部放电点的温度升高,利用红外热像仪的热成像原理实现热点测量。目前主要用于人工巡检。
4)电气检测法(脉冲电流法)
脉冲电流法灵敏度较高,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推荐进行局部放电测试一种通用方法。秒冲电流监测主要是利用每一次持续时间约为10ns的局部放电。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非常短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的电磁信号向外传输。此外,每次局部放电时会引起电极间电荷移动,一定数量的电荷通过电介质,引起外部电极的电压变化。利用脉冲电流法可以定量得到局部放电视在放电量。然而,在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下,脉冲电流法的灵敏度较低。因此,脉冲电流法目前主要用于实验室离线检测。
5)特高频UHF法
脉冲电流法中,将试品看作一个集中参数的对地电容,每发生一次局部放电时试品电容两端产生一个瞬时的电压变化,通过耦合电容在检测阻抗中产生一个脉冲电流。特高频法(ultra-highfrequency简称UHF)就是利用局部放电辐射出的超高频电磁波信号进行检测的一种方法。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12,包括:至少一个三维振动传感器121、至少一个采集模块122、隧道综合监控主机123和隧道综合监测子站124,还包括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水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隧道内积水深度和水位变化,得到水位数据。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三维振动传感器121,用于对隧道沿线的振动进行检测,得到振动数据。
电力隧道建于地壳表层下,其结构一般为衬砌结构,经过长时间运营,隧道段与隧道段的接缝处会产生相对位移,这种相对位移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而发生在垂直方向的位移会导致地表沉降,严重时会导致隧道坍塌等重大事故。目前主要的测量方法有电子式传感器、钢弦式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式,因此三维振动传感器可以是电子式传感器、钢弦式传感器或光纤光栅式传感器。
至少一个采集模块122用于采集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例如,每个采集模块对应采集4个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和4个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控主机123与所有所述采集模块122通信连接,可以采用4G或5G等无线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力载波、光纤环网、总线等有线通信方式。隧道综合监控主机123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模块122发送的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测子站124与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中的振动数据判断发生外破和沉降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水位数据判断隧道内水位是否异常。
可选地,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12还可以包括供电模块,用于为采集模块122供电,供电模块可以是太阳能供电系统,也可以是CT取电系统,无源自取电简称CT取电,CT取电系统可以从变电站取电。太阳能供电系统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充放电保护装置。
可选地,所述监测模块10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13,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得到环境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环境视频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集中单元20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30。
所述数据集中单元20接收所述监测模块10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视频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监控平台30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视频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
本申请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能够随时监测和追踪发生在电缆及电缆隧道内的异常情况,及时预报和定位故障类型和故障位置,提升对电缆线路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做到实时感知、先期处置,为设备的状态检修和维护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保证电力通道的安全。
本申请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将前端监测模块采集电缆运行信息,随后送往数据集中单元进行数理化处理和特征分析。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光纤信号统一送达具备电网安全接入平台能力的监控平台,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控制,实现数据可视化,便于远程操作和控制。可以在监控平台利用分析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当电缆设备出现异常时,该系统快速采集、处理故障数据,同时完成在线计算、存储、统计、报警、分析报表和数据远传等功能。
本申请提供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数据集中单元和监控平台;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所述数据集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模块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本申请通过监测模块能够实现对高压电缆及隧道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危险预警和异常告警的目的,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提高对高压电力隧道的监控和感知水平,实现状态检修,减少停电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虚拟机的创建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逐级通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数据集中单元和监控平台;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以及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所述数据集中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模块发送的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所述监控平台,用于根据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和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判断所述高压电缆本体和所在隧道是否异常,并输出判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包括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和隧道环境监测单元;
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用于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电缆载流量监测、接地电流监测以及局部放电监测,得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电缆本体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进行水位监测以及防外破与防沉降监测,得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并将所述隧道环境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集中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缆本体监测单元,包括:
温度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感烟式监测法、数字温度传感器测温法、感温电缆温度监测法、分布式光纤测温法与光纤光栅测温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本体进行温度监测;
电缆载流量监测子单元,用于根据高压电缆的结构参数、材料参数、敷设环境和方式参数对高压电缆载流量进行监测;
接地电流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整流系或电磁系方法对高压电缆的接地电流进行监测;
局部放电监测子单元,用于采用超声波检测法、化学检测法、红外检测法、电气检测法、特高频UHF法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对高压电缆的局部放电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环境监测单元,包括: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水位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隧道内积水深度和水位变化,得到水位数据;
在隧道沿线布置的至少一个三维振动传感器,用于对隧道沿线的振动进行检测,得到振动数据;
至少一个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控主机,与所有所述采集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采集模块发送的所有水位传感器的水位数据以及所有三维振动传感器的振动数据;
隧道综合监测子站,与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通信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隧道综合监控主机中的振动数据判断发生外破和沉降的位置,以及根据所述水位数据判断隧道内水位是否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电子式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钢弦式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振动传感器为光纤光栅式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还包括:视频监控单元,用于对所述高压电缆所在隧道环境进行视频监控,得到环境视频数据,并将所述环境视频数据通过所述数据集中单元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CN202310982197.2A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Pending CN1171685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2197.2A CN117168533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82197.2A CN117168533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68533A true CN117168533A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36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82197.2A Pending CN117168533A (zh) 2023-08-07 2023-08-07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6853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power equipment: review and prospective
CN102313852B (zh) 光纤智能传感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Hu et al. Inspection and monitoring technologies of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remote sensing
CN111856224A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的局部放电多源融合检测系统和方法
Long et al. Online monitoring of substation grounding grid conditions using touch and step voltage sensors
Song et al. Online multi-parameter sensing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technology for power cables: A review
CN103869206A (zh) 一种高频脉冲逆散射成像的接地网状态检测系统
Li et al. Review of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defect inspection methods for composited cable terminals
CN108008237A (zh) 一种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自动可视化观测系统及方法
CN204214974U (zh) 高压电力电缆终端在线监测装置
CN101865817B (zh) 用于埋地金属腐蚀探测的传感器与探测方法
CN105203866A (zh) 高压xlpe电缆一种在线故障诊断新方法
CN111426342A (zh) 一种高压环网柜的状态诊断装置及方法
CN212808481U (zh) 一种gil电弧超声故障定位在线监测装置
CN207866359U (zh) 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振动状态监测装置
CN207636665U (zh) 一种泄露电流采集装置
CN116930684A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海底高压电缆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387817B (zh) 一种基于注入电流式多场耦合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及装置
CN207964994U (zh) 变电站接地网健康状态检测装置
CN117168533A (zh) 一种高压电力隧道在线监测系统
CN212622907U (zh) 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物联网监测装置
Yao et al. Transmission line insulator fault detection based on ultrasonic technology
Yamagiwa et al. Development of preventive maintenance system for highly reliable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Misak et al. A novel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vered conductor faults
S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1500 V ethylene–propylene–rubber DC feeder cable of Shanghai urban rail trans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