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7299A -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7299A
CN117137299A CN202311159678.XA CN202311159678A CN117137299A CN 117137299 A CN117137299 A CN 117137299A CN 202311159678 A CN202311159678 A CN 202311159678A CN 117137299 A CN117137299 A CN 117137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core
pillow
section
support section
n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596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屠友志
王进
张鹏
邹玉山
李娟�
任志芳
王美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Kanghao Home Textile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Kanghao Home Textil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Kanghao Home Textil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Kanghao Home Textil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5967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7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7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7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 A47G9/109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adapted to lie on the side and in supine posi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有枕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枕芯控制盒体,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枕芯控制pcb板;红外活体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上油壳,具有上油腔,上油腔中设有助推活塞,助推活塞与驱动装置形成传动连接;下油壳,具有下油腔,下油腔中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上油腔通过油管组件与下油腔连通,且油管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以及控制开关。本发明使用时根据各项监测参数的对比分析,实现高度自动调节,有效矫正睡眠姿态,提升使用者体验,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使用户睡眠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纺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由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颈椎病的发病率愈发增加,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适。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市面上存在多种材质的枕头,例如鹅绒枕、乳胶枕、记忆棉枕等,都是打着健康、舒适、高贴合度等口号,但是其形式单一,不具有智能调节功能。因此已知的每个人的体型不一,因此对于枕头的高度、材质软硬度等需求也各不相同。更进一步的,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睡眠状态也不同,较为常见的有仰卧姿势和侧卧姿势,两者姿势下对于枕头的高度、形态要求又有所不同。一尘不变的枕头结构,对同一用户在不同姿势下使用,也会对颈椎或是头部造成过大的压力,进而对用户造成伤害。
现有技术示例1,参阅专利文献CN114176373B,具体地说是一种护颈椎保健枕头,通过将枕芯设置成气囊可以当需要使用枕头时,可以及时拿出然后打开开关利用电机转动实现对枕芯的充气,随后充气完成后人将颈部放置在乳胶板上,随后可以通过凸轮对颈部进行按摩,使得颈部得以放松,起到保护颈椎的效果。该示例1的结构是通过充气的方式对颈部提升支撑,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且无法做到精准的充气量控制。
现有技术示例2,参与专利文献CN219614260U,公开高度可灵活调节的颈枕,包括防水枕布、左公魔术贴带、左母魔术贴带、右公魔术贴带及右母魔术贴带;左公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下底面左侧;左母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上端面左侧;右公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下底面右侧;右母魔术贴带沿前后方向缝制在防水枕布上端面右侧;当从前往后收卷防水枕布一定圈数时,防水枕布前面被收卷的部分形成颈托部,防水枕布后面非被收卷的部分形成头托部。效果:本申请能灵活调节颈托部高度,以实现可供颈后所在位置高度不同的患者平躺而仰卧于护理床时使用,使得使用适应性强。其调节功能较为单一,依托于用户手动操作,因此不具有智能化。存在的问题时,调节后用户抵靠时人体感觉舒适,但是对于颈部和头部而言,并未达到最佳的压力值,即仍处于不健康的使用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包括有:
枕套,其内设有枕芯组件,且所述的枕芯组件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还包括有:
枕芯控制盒体,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和枕芯控制pcb板,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连接有供电电源或市电;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形成通信连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形成通信连接;
红外活体传感器,其至少有2个并排布在枕套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活体传感器与枕芯控制pcb板形成通信连接;
上油壳,其位于所述的枕芯控制盒体中,且所述的上油壳内具有上油腔,所述的上油腔中设有助推活塞,所述的助推活塞与所述的驱动装置形成传动连接;
下油壳,其位于所述的枕套内,且所述的下油壳内具有下油腔,所述的下油腔中至少设置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所述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所述的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作用于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
所述的上油腔通过油管组件与所述的下油腔连通,且所述的油管组件上设有电磁换向阀;
控制开关,其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形成控制连接。
关于上述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均由枕芯主体、硬质支架和活动式支承块组成,所述活动式支承块的上端与枕芯主体连接,所述活动式支承块的下端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连接;
所述的硬质支架中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位于导向槽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上、下运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硬质支架的底部设有测距仪,所述的测距仪正对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且测距仪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形成通信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活动式支撑块包括有圆形中心盘、以及截面呈“凹”字型的枕芯托架,所述的圆形中心盘固定在所述枕芯托架下端的中心处;
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上端均呈弧形状,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下端的截面呈“凸”字型;
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下端插入至对应的枕芯托架中。
优选的,所述的下油腔中设有若干个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一一对应的独立工作腔室;
所述的油管组件包括有大径管段、以及若干个与大径管段连通的小径歧管段,多个小径歧管段与多个独立工作腔室一一对应并连通;
所述的电磁换向阀设置在大径管段与多个小径歧管段的连接处。
关于上述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和电动传动组件,所述的电机通过电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的助推活塞形成传动配合;
所述的电动传动组件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减速齿轮和输出齿轮、连接在输出齿轮上的驱动螺杆、以及套接在驱动螺杆上的活动螺母座,所述的助推活塞与所述的活动螺母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助推活塞、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上均套设有活塞油封。
关于上述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上油壳中还设有补油腔,所述的补油腔与上油腔连通并相对上油腔倾斜设置;
所述补油腔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处设有密封堵头。
本发明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关于上述智能枕头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压靠在智能枕头上,颈部与枕芯颈部支撑区段相对位,头部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相对位;
S2、测距仪监测到未调节时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的高度为H1、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高度为H2;
S3、当多个红外活体传感器同时监测到人体时,判定用户处于仰卧状态;当至多1个红外活体传感器监测到人体时,判定用户处于侧卧状态。
S4、枕芯控制pcb板中,预设有仰卧状态下头部与颈部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
预设有侧卧状态下头部与颈部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2;
S5、控制开关开启第一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启动,通过上油腔中的助推活塞和下油腔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自动升起或下降;
当S3中判定为仰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高度差调整至H3,H3≤H1-H2;
当S3中判定为侧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高度差调整至H3+2,H3+2≤H1-H2;
S6、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监测到第一级调节功能用后的压力值,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为P1,第二压力传感器监测的压力值为P2;
S7、枕芯控制pcb板中,预设有头部与颈部压力差最佳范围为P3~P4;
当P2-P1≤P3,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启动,通过上油腔中的助推活塞和下油腔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上升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下降,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当P4≤P2-P1,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启动,通过上油腔中的助推活塞和下油腔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下降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上升,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进一步的智能枕头的使用方法为:所述的控制开关设有若干个记忆按键;
用户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长按记忆按键5S,以形成对应用户记忆模式,记忆模式中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记忆高度;
用户在后续使用时,连续按下同一个记忆按键2下,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自动调整至用户记忆模式所对应的记忆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用户在使用智能枕头时,根据各项监测参数的对比分析,以对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进行调节,使之能够满足最佳压力值范围和最佳高度差范围中,有效矫正睡眠姿态,提升使用者体验,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使用户睡眠更加舒适。
二、通过液压方式实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高度调节,实现无极调距功能,扭矩大且易于控制,更易实现自动化。
三、通过红外活体传感器的设置及使用,能够检测人体并判定睡卧姿态。
四、利用测距仪监测H1、H2后,启动第一级调节功能,以使得头部与颈部高度差调整至H3(仰卧状态下最佳高度差)或H3+2(侧卧状态下最佳高度差)。
五、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压力值P1、P2,通过P1、P2的参数分析对比,启动第二级调节功能,以进一步调整使用高度,并使得二级调节后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的压力值满足P3≤P1-P2≤P4。
六、驱动装置中采用了驱动螺杆与螺母座的配合间隔,两者之间具有位置上的停机自锁的功能,以防止电机不工作时助推活塞产生后退运动,确保高效稳定地使用。
七、采用由大径管段和小径歧管段组合的形式,再通过电磁换向阀的作用,能够使得大径管段(即上油腔)与任意一个或多个小径歧管段(即一一对应独立工作腔室)导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各个支撑区段的独立分区升降控制和联合升降控制的功能。
八、具有补油腔,当液体减少后,用户可拆下密封堵头,向补油腔中注入新的液体,由于补油腔与上油腔相连通,因此能够使得整个油管组件中的液体直接得到补充。在充液完成后,将密封堵头重新装配上,以防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枕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枕芯组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中可调式智能枕头的整体结构简示图。
图6是本发明中驱动装置与助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控制开关的结构简示图。
图8是上油腔和补油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仰卧状态和侧卧状态的对比示意图。
图中:1、枕套;2、枕芯组件;203、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2、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1a、枕芯主体;201b、硬质支架;2011b、导向槽;201c、活动式支承块;2011c、圆形中心盘;2012c、枕芯托架;3、枕芯控制盒体;4、驱动装置;401、电机;402、输入齿轮;403、减速齿轮;404、输出齿轮;405、驱动螺杆;406、活动螺母座;5、枕芯控制pcb板;6、控制开关;601、记忆按键;602、开关按键;701、第一压力传感器;702、第二压力传感器;8、红外活体传感器;9、上油壳;901、上油腔;902、助推活塞;903、补油腔;904、开口;905、密封堵头;10、下油壳;1001、下油腔;1001a、独立工作腔室;1002、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1、油管组件;1101、大径管段;1102、小径歧管段;12、电磁换向阀;13、测距仪;14、颈部;15、头部;16、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9,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包括有:
枕套1,其内设有枕芯组件2,且所述的枕芯组件2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用户使用时,颈部14倚靠在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上,头部15倚靠在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上。还包括有:
枕芯控制盒体3,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4和枕芯控制pcb板5(作为智能枕头的智慧控制中心),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连接有供电电源或市电;控制开关6,其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控制连接,用户即可通过对控制开关6的操作,实现智能枕头的各项功能切换。
第一压力传感器701,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用于检测颈部14抵靠时枕芯组件2上特定区域所受到的压力,能够反应出当前状态下颈部14压力值和舒适度。第二压力传感器702,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头部15抵靠时枕芯组件2上特定区域所受到的压力,能够反应出当前状态下头部15压力值和舒适度。
红外活体传感器8,其至少有2个并排布在枕套1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活体传感器8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用于监测是否有人体16靠近并使用枕头,从而唤醒相关联的零部件;二是多个红外活体传感器8协同监测并对比,以判断使用者处于仰卧状态或是侧卧状态。
上油壳9,其位于所述的枕芯控制盒体3中,且所述的上油壳9内具有上油腔901,所述的上油腔901中设有助推活塞902,所述的助推活塞902与所述的驱动装置4形成传动连接;下油壳10,其位于所述的枕套1内,且所述的下油壳10内具有下油腔1001,所述的下油腔1001中至少设置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所述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作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所述的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作用于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当助推活塞902向前推动时,将油管组件11内的液体向前挤压并作用于至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从而驱动升降活塞组件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向上运动,以将对应的枕芯组件2区段向上顶起,达到上升高度的功能;同理,助推活塞902向后回缩时,能够使得枕芯组件2下降,达到下降高度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油腔901通过油管组件11与所述的下油腔1001连通,且所述的油管组件11上设有电磁换向阀12,用于控制油管组件11内液体的通断和走向。
关于枕芯组件2与各个升降活塞组件之间的优选设置方案为,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均由枕芯主体201a、硬质支架201b和活动式支承块201c组成,所述活动式支承块201c的上端与枕芯主体201a连接,所述活动式支承块201c的下端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连接;所述的硬质支架201b中开设有导向槽2011b,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201c位于导向槽2011b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2011b上、下运动,以使升降运动更加规律、平稳。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式支撑块包括有圆形中心盘2011c、以及截面呈“凹”字型的枕芯托架2012c,所述的圆形中心盘2011c固定在所述枕芯托架2012c下端的中心处;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上端均呈弧形状,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下端的截面呈“凸”字型;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下端插入至对应的枕芯托架2012c中。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形成对枕芯组的全方位限位托举结构,以防止柔性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发生不规则的运动或脱离其工位;另一方面,始终确认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上端面为柔性部分,使得用户有良好的接触体验感。
优选的,所述的助推活塞902、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上均套设有活塞油封,以起到良好的密封防漏作用,确保相对应的活塞能够在使用后回复至初始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实施例一为基础方案,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多项优化配置,参照图3、图8,具体如下:
一、在升降功能使用前后,为了能够达到更精准的高度监测效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测距仪13的零部件配置,具体为:所述硬质支架201b的底部设有测距仪13,所述的测距仪13正对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201c,且测距仪13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
二、枕芯组件2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也可以有其它更多的支撑区段。为了能够对各个支撑区段实现独立分区升降控制,所采用的结构为:所述的下油腔1001中设有若干个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一一对应的独立工作腔室1001a;所述的油管组件11包括有大径管段1101、以及若干个与大径管段1101连通的小径歧管段1102,多个小径歧管段1102与多个独立工作腔室1001a一一对应并连通;所述的电磁换向阀12设置在大径管段1101与多个小径歧管段1102的连接处。
采用由大径管段1101和小径歧管段1102组合的形式,再通过电磁换向阀12的作用,能够使得大径管段1101(即上油腔901)与任意一个或多个小径歧管段1102(即一一对应独立工作腔室1001a)导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各个支撑区段的独立分区升降控制和联合升降控制的功能。
三、使用过程中,油管组件11中的液体因为挥发、泄漏等多方面因素,可能会逐渐减少;并且当减少到一定量后,会对升降功能造成直接且明显的影响,为了能够应对上述可能存在的缺陷,所采用的方式为:所述的上油壳9中还设有补油腔903,所述的补油腔903与上油腔901连通并相对上油腔901倾斜设置;所述补油腔903的上端设有开口904,所述的开口904处设有密封堵头905。当液体减少后,用户可拆下密封堵头905,向补油腔903中注入新的液体,由于补油腔903与上油腔901相连通,因此能够使得整个油管组件11中的液体直接得到补充。在充液完成后,将密封堵头905重新装配上,以防泄漏。
实施例三
市面上驱动装置4的形式多种多样,为了满足本发明的使用及安装空间需求,参照图6,优选采用如下形式:
兼具传动准确、实用性强、扭力大等优点,具体的,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有电机401和电动传动组件,所述的电机401通过电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的助推活塞902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的电动传动组件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402、减速齿轮403和输出齿轮404、连接在输出齿轮404上的驱动螺杆405、以及套接在驱动螺杆405上的活动螺母座406,所述的助推活塞902与所述的活动螺母座406固定连接。通过电机401提供动力源,通过各个齿轮实现传动和减速功能,再通过驱动螺杆405与螺母座的配合,将动力最终传递至助推活塞902。一项重要的优势在于,驱动螺杆405与螺母座之间具有位置上的停机自锁的功能,以防止电机401不工作时助推活塞902产生后退运动,确保高效稳定地使用。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另一项技术方案是关于上述智能枕头的使用方法,参照图1~图9,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压靠在智能枕头上,颈部14与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相对位,头部15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相对位;
S2、测距仪13监测到未调节时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的高度为H1、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为H2;其中,H1和H2均为实测值;
S3、当多个红外活体传感器8同时监测到人体16时,参照图9,判定用户处于仰卧状态;当至多1个红外活体传感器8监测到人体16时,判定用户处于侧卧状态。
S4、枕芯控制pcb板5中,预设有仰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
预设有侧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2;
优选示例,H3为3cm,H4为5cm。因此仰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3~5cm;侧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5~7cm。
S5、控制开关6开启第一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自动升起或下降;
当S3中判定为仰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差调整至H3,H3≤H1-H2;
当S3中判定为侧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差调整至H3+2,H3+2≤H1-H2;
S6、第一压力传感器70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02的监测到第一级调节功能用后的压力值,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701监测的压力值为P1,第二压力传感器702监测的压力值为P2,其中P1、P2均为实测值;
S7、枕芯控制pcb板5中,预设有头部15与颈部14压力差最佳范围为P3~P4;
当P2-P1≤P3,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上升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下降,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当P4≤P2-P1,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下降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上升,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每一个使用者自身的体态和睡眠姿势实现自适应调整。具体的,首先根据红外活体传感器8检测人体16并判定睡卧姿态;接着利用测距仪13监测H1、H2后启动第一级调节功能,以使得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调整至H3(仰卧状态下)或H3+2(侧卧状态下);再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到压力值P1、P2,通过P1、P2的参数分析对比,启动第二级调节功能,以进一步调整使用高度,并使得二级调节后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压力值满足P3≤P1-P2≤P4。从而,使得当前用户在使用智能枕头时,根据各项监测参数的对比分析,以对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进行调节,使之能够满足最佳压力值范围和最佳高度差范围中,有效矫正睡眠姿态,提升使用者体验,利于用户身体健康,使用户睡眠更加舒适。
进一步的,由于智能枕头使用情形多样化,同一个智能枕头可以由多人以不同姿态进行使用,因此前次使用后的高度未必能够满足后一次使用的需求,每次调节又较为麻烦,为此增加有记忆结构和功能,具体为:所述的控制开关6设有若干个记忆按键601(优选还包括开关按键602);用户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长按5S记忆按键601,以形成对应用户记忆模式,记忆模式中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记忆高度;用户在后续使用时,连续按2下同一个记忆按键601,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自动调整至用户记忆模式所对应的记忆高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包括有:
枕套(1),其内设有枕芯组件(2),且所述的枕芯组件(2)至少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枕芯控制盒体(3),其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4)和枕芯控制pcb板(5),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连接有供电电源或市电;
第一压力传感器(701),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
第二压力传感器(702),其设置在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中并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
红外活体传感器(8),其至少有2个并排布在枕套(1)的前端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红外活体传感器(8)与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
上油壳(9),其位于所述的枕芯控制盒体(3)中,且所述的上油壳(9)内具有上油腔(901),所述的上油腔(901)中设有助推活塞(902),所述的助推活塞(902)与所述的驱动装置(4)形成传动连接;
下油壳(10),其位于所述的枕套(1)内,且所述的下油壳(10)内具有下油腔(1001),所述的下油腔(1001)中至少设置有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所述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作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所述的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作用于所述的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
所述的上油腔(901)通过油管组件(11)与所述的下油腔(1001)连通,且所述的油管组件(11)上设有电磁换向阀(12);
控制开关(6),其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控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均由枕芯主体(201a)、硬质支架(201b)和活动式支承块(201c)组成,所述活动式支承块(201c)的上端与枕芯主体(201a)连接,所述活动式支承块(201c)的下端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连接;
所述的硬质支架(201b)中开设有导向槽(2011b),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201c)位于导向槽(2011b)中并能够沿着导向槽(2011b)上、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支架(201b)的底部设有测距仪(13),所述的测距仪(13)正对所述的活动式支承块(201c),且测距仪(13)与所述的枕芯控制pcb板(5)形成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式支撑块包括有圆形中心盘(2011c)、以及截面呈“凹”字型的枕芯托架(2012c),所述的圆形中心盘(2011c)固定在所述枕芯托架(2012c)下端的中心处;
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上端均呈弧形状,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下端的截面呈“凸”字型;
所述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下端插入至对应的枕芯托架(2012c)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油腔(1001)中设有若干个与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一一对应的独立工作腔室(1001a);
所述的油管组件(11)包括有大径管段(1101)、以及若干个与大径管段(1101)连通的小径歧管段(1102),多个小径歧管段(1102)与多个独立工作腔室(1001a)一一对应并连通;
所述的电磁换向阀(12)设置在大径管段(1101)与多个小径歧管段(1102)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4)包括有电机(401)和电动传动组件,所述的电机(401)通过电动传动组件与所述的助推活塞(902)形成传动配合;
所述的电动传动组件包括依次啮合的输入齿轮(402)、减速齿轮(403)和输出齿轮(404)、连接在输出齿轮(404)上的驱动螺杆(405)、以及套接在驱动螺杆(405)上的活动螺母座(406),所述的助推活塞(902)与所述的活动螺母座(40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推活塞(902)、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上均套设有活塞油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油壳(9)中还设有补油腔(903),所述的补油腔(903)与上油腔(901)连通并相对上油腔(901)倾斜设置;
所述补油腔(903)的上端设有开口(904),所述的开口(904)处设有密封堵头(905)。
9.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压靠在智能枕头上,颈部(14)与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相对位,头部(15)与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相对位;
S2、测距仪(13)监测到未调节时的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的高度为H1、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为H2;
S3、当多个红外活体传感器(8)同时监测到人体(16)时,判定用户处于仰卧状态;当至多1个红外活体传感器(8)监测到人体(16)时,判定用户处于侧卧状态;
S4、枕芯控制pcb板(5)中,预设有仰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
预设有侧卧状态下头部(15)与颈部(14)高度差最佳范围为(H3~H4)+2;
S5、控制开关(6)开启第一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自动升起或下降;
当S3中判定为仰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差调整至H3,H3≤H1-H2;
当S3中判定为侧卧状态时,将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高度差调整至H3+2,H3+2≤H1-H2;
S6、第一压力传感器(70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702)的监测到第一级调节功能用后的压力值,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701)监测的压力值为P1,第二压力传感器(702)监测的压力值为P2;
S7、枕芯控制pcb板(5)中,预设有头部(15)与颈部(14)压力差最佳范围为P3~P4;
当P2-P1≤P3,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上升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下降,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当P4≤P2-P1,开启第二级调节功能,驱动装置(4)启动,通过上油腔(901)中的助推活塞(902)和下油腔(1001)中的前段升降活塞组件(1002)和/或后段升降活塞组件(1003),以使得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下降和/或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上升,直至P3≤P1-P2≤P4;若在仰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若在侧卧状态下,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需同时满足H1-H2≤H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式智能枕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6)设有若干个记忆按键(601);
用户在第二级调节功能使用后,长按记忆按键(601)5S,以形成对应用户记忆模式,记忆模式中包括有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的记忆高度;
用户在后续使用时,连续按下同一个记忆按键(601)2下,枕芯颈部支撑区段(203)和枕芯头部支撑区段(202)自动调整至用户记忆模式所对应的记忆高度。
CN202311159678.XA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7137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9678.XA CN117137299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59678.XA CN117137299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7299A true CN11713729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905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59678.XA Pending CN117137299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72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661B2 (en) Health-regain device and system thereof
CN207253435U (zh) 一种可调节病人身体受力位置的病床
CN113397780B (zh) 一种智能脊柱矫正机的支撑机构
CN117137299A (zh) 一种可调式智能枕头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45962B (zh) 一种医用智能脊柱矫正机
CN2354541Y (zh) 万能病床
CN206079932U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10407937U (zh) 一种随睡姿的改变而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CN211382344U (zh) 一种中西医结合理疗床
CN210540008U (zh) 一种多功能老人椅
CN106618027B (zh) 带有香薰释放的多功能枕头
CN221204886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枕头
CN113397337B (zh) 一种多功能床
CN215604724U (zh) 一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用可调枕
CN105996638B (zh) 一种多功能枕头
CN220917073U (zh) 一种支撑护颈枕
CN215274022U (zh) 带按摩功能的床
CN220275856U (zh) 一种医疗辅助靠垫
CN206491605U (zh) 一种带有香薰释放的多功能枕头
CN113101495B (zh) 一种智能睡枕助眠系统及其助眠方法
CN213250151U (zh) 一种骨科患者皮肤牵引护理装置
CN112155371B (zh) 一种智能充气床垫的压力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15606644U (zh) 一种智能化家用脊柱侧弯矫正机
CN216364341U (zh) 一种哺乳椅
CN218045773U (zh) 一种敷药用凳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