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5773A -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5773A
CN117135773A CN202210549837.6A CN202210549837A CN117135773A CN 117135773 A CN117135773 A CN 117135773A CN 202210549837 A CN202210549837 A CN 202210549837A CN 117135773 A CN117135773 A CN 1171357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nnection
link device
links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98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昊
尹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Jimi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983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5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57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并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本发明使得响应连接的多链路设备可以根据请求连接的多链路设备在每个链路上的信道信息合理的做出在哪些链路上发送数据给该请求连接的多链路设备的决策,从而避免网络效率低下和数据误包率或丢包率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802.11be系统,也称为极高吞吐量(EHT,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系统,通过一系列系统特性和多种机制增强功能以实现极高的吞吐量。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使用持续增长,对于在许多环境(例如家庭,企业和热点)中提供无线数据服务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视频流量将继续是许多WLAN部署中的主要流量类型。由于出现了4k和8k视频(20Gbps的未压缩速率),这些应用的吞吐量要求正在不断发展。诸如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游戏、远程办公室和云计算之类的新型高吞吐量,低延迟应用程序将会激增(例如,实时游戏的延迟小于5毫秒)。
鉴于这些应用程序的高吞吐量和严格的实时延迟要求,用户期望通过WLAN支持其应用程序时,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高,延迟和抖动更少,电源效率更高。用户期望改进与时敏网络(TSN)的集成,以支持异构以太网和无线LAN上的应用程序。802.11be网络旨在通过进一步提高总吞吐量和降低延迟来确保WLAN的竞争力,同时确保与旧版技术标准向后兼容和共存。在2.4GHz,5GHz和6GHz频段运行的802.11兼容设备。
发明内容
在802.11ax网络中,接入点提供了多频合一的功能,允许终端自由的在网络中选择合适的频段进行数据通信,不用用户手动选择更优的频段来上网,方便了用户的操作。然而,在802.11be网络中,提出了多链路操作特性,在多链路场景下,通常一个物理设备可以包括多个逻辑设备,每个逻辑设备都可以独立的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且每个逻辑设备独立工作在一条链路上。多链路终端可以一次性连接到多个频段,而不再是在多个频段间进行切换,给用户更智能化的体验。然而,由于终端的移动性和不同频段的特性,终端所连接的每条链路不是都具备较好的数据收发条件,接入点有数据发送给终端时,由于终端多条链路都处于连接状态,而不是像802.11ax一个时段只有一条链路是处于连接状态,就可能会导致在某些终端接收信号强度不高或信号质量不好的频段上数据接收失败或者速率较低或者数据误包率或丢包率较高,也导致了网络效率低下。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指示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连接模式用于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启用,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链路对应的门限值,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否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所述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重配置门限值,指示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所述重配置门限值设置所述门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包含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还包含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所述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链路对应的门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如果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的多条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生变化前只有一条第二链路的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且发生变化后第一多链路设备与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当发生变化后第二链路的信号强度最大时,第一多链路设备保持各个链路的连接模式不变,否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和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增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二多链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指示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连接模式用于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启用,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链路对应的门限值,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否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所述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所述的装置、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存储介质和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通过请求连接的多链路设备上报自身的信道信息,如链路的信号强度,使得响应连接的多链路设备可以根据请求连接的多链路设备在每个链路上的信道信息合理的做出在哪些链路上发送数据给该请求连接的多链路设备的决策,从而避免网络效率低下和数据误包率或丢包率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虽然本发明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其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包括多链路终端STA MLD和多链路接入点AP MLD,其中,STA MLD包含两个逻辑终端STA1和STA2,多链路接入点AP MLD包含两个逻辑接入点AP1和AP2,两个逻辑接入点AP1和AP2分别操作在两个不同的链路上,本发明实施例假设AP1操作在2.4GHz链路上,设定链路标识为link1,AP2操作在5GHz链路上,设定链路标识为link2。
应理解,图1仅为通信系统的一个架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通信系统中设备的数量、类型等不作限定,如多链路终端和多链路接入点可包含三个以上的逻辑设备,且多链路终端和多链路接入点中的逻辑设备的数量可不等,而图1中的多链路接入点也可为多链路终端等。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依照本文描述的原理和功能,根据本申请的术语“接入点(AP)”还可以用于描述能够在网络架构内接收和传送无线信号的接入端口或任何其他设备,因此,接入点的使用仅是示例性的。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STA MLD获取到AP MLD操作的链路信息后,即可请求与APMLD建立连接。其中,STA MLD获取AP MLD操作的链路信息的方法可参考相关现有技术,这里示例性地给出一种获取方法:STA MLD读取AP MLD发送的广播消息,获取AP MLD操作的链路信息,例如AP MLD的逻辑接入点操作在link1和link2上的信息,广播消息可以是beacon消息、探测响应消息(probe response消息)或多链路探测响应消息(ML probe response消息)。STA MLD与AP MLD建立连接的方法示意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内容:
201、STA MLD测量获得AP MLD在链路link1和链路link2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STA MLD测量获得链路link1上的信号强度RSSI_1和链路link2上的信号强度RSSI_2,并将测量的各个链路上的信号强度与本地保存的信号强度门限值Th比较,如果RSSI_1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h,则将对应于链路link1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active”,表示建立连接后启用该链路,如果RSSI_1小于门限值Th,则将对应于链路link1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inactive”,表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该链路;同理,如果RSSI_2大于或等于门限值Th,则将对应于链路link2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active”,表示建立连接后启用该链路,如果RSSI_2小于门限值Th,则将对应于链路link2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inactive”,表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该链路。
需要说明的是,门限值Th可以是各个链路上统一使用相同的值,也可以是不同链路使用不同的值,这时Th可以划分为Th1,用于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比较,和Th2,用于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比较。
此外,如果每条链路的信号强度都小于门限值,例如本实施例中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RSSI_1和link2的信号强度RSSI_2都小于统一或各自的门限值,则将信号强度值最大的链路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active”。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RSSI_1大于或等于门限值,而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RSSI_2小于门限值。
202、STA MLD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Association request消息)给AP MLD,请求与AP MLD建立多链路连接,即在link1和link2上都建立连接,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1和link2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STA MLD和AP MLD均支持三条以上链路,则STA MLD可请求与AP MLD建立三条以上链路的连接,其方法可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中两条链路的情况。
STA MLD可在参数Association mode值为“active”对应的链路(如link1)上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AP MLD,如果有多条链路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值为“active”,则STAMLD可在这些链路中的一条或多条上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示例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多链路信息元Multi link element,该Multi link element包含以下参数:
Common info:多链路设备的公共信息,如STA MLD的能力信息、STA MLD的地址等;
Link info 1: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1的信息;
Link info 2: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2的信息。
其中,Link info 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1;
Association mode: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使启用,本实施例设置为active。
Link info 2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Association mode: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使启用,本实施例设置为inactive。
203、AP MLD发送连接响应消息(如Association response消息)给STA MLD,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本实施例假设AP MLD同意建立连接,则连接响应消息中可包含多链路信息元Multi link element,该Multi link element包含以下参数:
Common info:多链路设备的公共信息,如AP MLD的能力信息、AP MLD的地址等;
Link info 1:同意连接的链路link1的信息,如链路的标识、广播消息间隔时间、系统参数计数等;
Link info 2:同意连接的链路link2的信息,如链路的标识、广播消息间隔时间、系统参数计数等。
此外,在连接响应消息中的Multi link element中还可以包含重配置门限值Th_RSSI,用于指示STA MLD上报信道信息,该值的设置方式包括以下任一种:
1)在Common info中包含门限值Th_RSSI,用于指示所有链路都使用该门限值。
2)分别在Link info 1和Link info 2中设置门限值Th_RSSI_1和Th_RSSI_2,用于分别指示在链路link1上使用的门限值Th_RSSI_1,和在链路link2上使用的门限值Th_RSSI_2。
204、STA MLD接收到AP MLD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后,如果其中包含AP MLD指示的重配置门限值,则使用AP MLD指示的重配置门限值设置本地保存的信号强度门限值,即Th=Th_RSSI,或Th1=Th_RSSI_1,Th2=Th_RSSI_2。
STA MLD与AP MLD建立连接后,STA MLD可在Association mode为active的链路,即link1上发送数据给AP MLD;AP MLD可在Association mode为active的链路,即link1上发送数据给STA MLD,或在link1上广播STA MLD数据缓存指示。且STA MLD持续测量链路link1和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例如从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到小于门限值,或从小于门限值到大于或等于门限值,STA MLD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如ML reconfiguration notification消息)给AP MLD,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并根据更新后的Association mode,在Associationmode为active的链路上发送数据给AP MLD;AP MLD根据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更新链路对应的Association mode,在Association mode为active的链路上发送数据给STA MLD,或在该链路上广播STA MLD数据缓存指示。
示例性地,STA MLD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AP MLD包括:
5.1、如果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变为大于或等于门限值,且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保持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将link2的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active,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AP MLD,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的参数Link info 1。其中,Link info 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Association mode: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本实施例设置为active。
5.2、如果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变为大于或等于门限值,且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变为小于门限值,则将link1的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inactive,将link2的Associationmode设置为active,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AP MLD,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的参数Link info 1和Link info 2。其中,Link info 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1;
Association mode: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本实施例设置为inactive。
Link info 2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Association mode: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本实施例设置为active。
5.3、如果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变为小于门限值,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保持小于门限值,且link1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link2的信号强度,则保持各个链路的Associationmode不变。
5.4、如果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变为小于门限值,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保持小于门限值,且link1的信号强度小于link2的信号强度,则将link1的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inactive,将link2的Association mode设置为active,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APMLD,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的参数Link info 1和Link info 2。其中,Link info 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1;
Association mode: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本实施例设置为inactive。
Link info 2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Association mode: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本实施例设置为active。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上述的参数Association mode替换为参数RSSI_on_link,用于指示链路的信号强度。此时,在步骤202中,STA MLD发送连接请求消息(如Associationrequest消息)给AP MLD,请求与AP MLD建立多链路连接,即在link1和link2上都建立连接,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1和link2的信息。示例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多链路信息元Multi link element,该Multi link element包含以下参数:
Common info:多链路设备的公共信息,如STA MLD的能力信息、STA MLD的地址等;
Link info 1: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1的信息;
Link info 2:请求连接的链路link2的信息。
其中,Link info 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1;
RSSI_on_link: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本实施例设置为链路link1的信号强度;
Link info 2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RSSI_on_link: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本实施例设置为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
STA MLD还可以根据在链路link1和链路link2上测量的信号强度(如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与门限值进行比较,如果测量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在Link info1和Link info 2中不包含参数RSSI_on_link,或将其值设置为0,表示不做设置。
可选地,如果参数RSSI_on_link的值小于门限值,则相应的Link info中还可包含Target RSSI,用于指示请求连接的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如本实施例中链路link2上的信号强度小于门限值,则Link info 2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RSSI_on_link: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本实施例设置为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
Target RSSI:请求连接的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本实施例设置为链路link2的目标信号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STA MLD与AP MLD建立连接后,当STA MLD需要发送数据给AP MLD时,如果链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可以在该链路上发送数据,如果链路对应的信号强度小于门限值,则不在该链路上发送数据。当AP MLD需要发送数据给STA MLD时,如果链路对应的STA MLD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可以在该链路上发送数据,如果链路对应的STA MLD的信号强度小于门限值,则不在该链路上发送数据;当AP MLD需要通过广播消息通知STA MLD缓存数据指示时,如果链路对应的STA MLD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则在该链路上广播对STA MLD的缓存数据指示,如果链路对应的STA MLD的信号强度小于门限值,则不在该链路上广播对STA MLD的缓存数据指示。如果连接请求消息中还包含参数Target RSSI,则AP MLD可根据参数RSSI_on_link和Target RSSI的值,增加相应链路对应的发射功率,使该链路的信号强度满足参数Target RSSI的要求,从而AP MLD可在该链路上发送数据给STA MLD或广播对STA MLD的缓存数据指示。
而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例如从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到小于门限值,或从小于门限值到大于或等于门限值,STA MLD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APMLD,消息中包含用于指示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的参数Link info 1。其中,Link info1包含以下参数:
Link ID: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本实施例设置为link2;
RSSI_on_link: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本实施例设置为链路link2的信号强度。
如果多个链路发生变化,则可在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增加Link info n参数,设置与Link info 1相同。
可选地,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从大于或等于门限值变到小于门限值,则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的Link info还可包含参数Target RSSI,用于指示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包括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指示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连接模式用于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启用,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链路对应的门限值,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否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所述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
可选地,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重配置门限值,指示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所述重配置门限值设置所述门限值。
可选地,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包含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还包含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所述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链路对应的门限值。
可选地,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如果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的多条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可选地,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生变化前只有一条第二链路的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且发生变化后第一多链路设备与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当发生变化后第二链路的信号强度最大时,第一多链路设备保持各个链路的连接模式不变,否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还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和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增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二多链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这里的装置以功能模块的形式体现。这里的术语“模块”可以指应用特有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电子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例如共享处理器、专有处理器或组处理器等)和存储器、合并逻辑电路和/或其它支持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组件。上述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的相应步骤的功能;上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装置也可以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例如: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本发明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通信接口303通过总线304互相通信,存储器302中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30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由所述处理器301加载并执行,以控制通信接口303发送信号和/或接收信号。
应理解,设备300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STA MLD或AP MLD,或者,上述实施例中的STA MLD或AP MLD的功能可以集成在设备300中,设备30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STA MLD或AP MLD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可选地,该存储器3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3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302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该处理器301可以用于执行存储器301中存储的指令,并且该处理器301执行该指令时,该处理器301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一个模块或者组件可以划分为多个模块或组件,或者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指示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连接模式用于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启用,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链路对应的门限值,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否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所述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还包含重配置门限值,指示第一多链路设备根据所述重配置门限值设置所述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包含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还包含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所述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小于第一链路对应的门限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如果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的多条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生变化前只有一条第二链路的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且发生变化后第一多链路设备与第二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均小于各自的门限值,则当发生变化后第二链路的信号强度最大时,第一多链路设备保持各个链路的连接模式不变,否则,第一多链路设备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将发生变化后信号强度最大的链路之外的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并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第一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二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门限值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连接模式时,第二多链路设备在连接模式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的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第二多链路设备根据第一链路的信号强度和第一链路的目标信号强度增加第一链路对应的发射功率;
第二多链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上与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0.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测量获得第二多链路设备在多条链路上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请求与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建立多链路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消息中包含至少两组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所述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息包含请求连接的链路的标识和请求连接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指示所述第二多链路设备在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与所述第一多链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连接模式用于指示建立连接后是否启用,如果链路的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该链路对应的门限值,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启用,否则,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将该链路的连接模式设置为指示建立连接后不启用;
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接收第二多链路设备发送的连接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响应消息中指示是否同意建立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当链路的信号强度与门限值的比较发生变化时,通过第一多链路设备发送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给第二多链路设备,所述链路重配置通知消息中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所述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息包含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标识和需要重配置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或连接模式。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49837.6A 2022-05-20 2022-05-20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1357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837.6A CN117135773A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837.6A CN117135773A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5773A true CN117135773A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55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9837.6A Pending CN117135773A (zh) 2022-05-20 2022-05-20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57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7738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824697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for receiving a PDCCH
JP2023046393A (ja) タスクとリンクマッピング構成をネゴシエート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40056796A1 (en) Non-simultaneous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apability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4760719B (zh) 发现和连接到软接入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22614B (zh) 控制多链路设备发送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65901B (zh) 多链路设备连接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28294A (zh) 包括优先级流量的链路协商
CN108293189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7135773A (zh)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26001B (zh) 传输软接入设备系统参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377125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71641A (zh) 动态链路切换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RU2801165C1 (ru) Способ зондирования многокана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вязи
CN117320001A (zh) 多链路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5694545A (zh) 控制数据收发模式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4891A (zh) 控制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760716B (zh) 重配置链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5768A (zh) 多链路设备建立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65887A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9620B (zh) 多链路信息传输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19351A (zh) 多链路协同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33986A (zh) 多链路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24704A1 (zh) 通信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6233776A (zh) 多链路终端建立直连链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