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31491A -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31491A
CN117131491A CN202311402287.6A CN202311402287A CN117131491A CN 117131491 A CN117131491 A CN 117131491A CN 202311402287 A CN202311402287 A CN 202311402287A CN 117131491 A CN117131491 A CN 117131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fingerprint
time point
electronic equipment
un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022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1491B (zh
Inventor
闫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022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31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131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1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131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1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电子设备进行指纹禁用的错误次数阈值m时,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人脸识别成功,若是,则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这样,解锁后的电子设备进入锁屏状态后,因人脸解锁功能仍然正常,用户仍可以通过人脸解锁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设备具有锁屏功能,在使用电子设备时,需要先进行解锁,解锁成功后可以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其中,解锁电子设备时可以采用的认证方式可以包括:密码认证、人脸认证和/或指纹认证等。
但是,一些电子设备中可能出现解锁成功率低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在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电子设备进行指纹禁用的错误次数阈值m时,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人脸识别成功,若是,则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这样,解锁后的电子设备进入锁屏状态后,因人脸解锁功能仍然正常,用户仍可以通过人脸解锁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解锁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时间点,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电子设备亮屏。其中,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在第一时间点之前,电子设备已经在锁屏状态被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且电子设备在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到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之间均未实现解锁。m为电子设备进行指纹禁用的错误次数阈值。第二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三时间点,电子设备基于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电子设备通过人脸实现解锁,第二时间点和第三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四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三时间点和第四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处于亮屏且解锁状态。第五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实现解锁,或,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实现解锁,第四时间点和第五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其中,电子设备中,人脸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指纹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
示例性地,m可以为5。参见图3和图4,第一时间点,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3中的b所示的界面,其在该界面上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4次错误指纹按压。第二时间点,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按压电源键309的操作,电子设备灭屏。第三时间点,电子设备基于第5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电子设备通过人脸实现解锁,电子设备显示图3中的f所示界面。第四时间点,响应于用户按压电源键309的操作,电子设备灭屏,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4中的b所示的界面。第五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实现解锁,或,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实现解锁,电子设备显示图4中的d所示的界面。
这样,电子设备连续m次指纹识别错误,响应于第m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并人脸识别成功,电子设备解锁且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在电子设备再次进入锁屏状态后,用户仍然可以通过人脸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用户还可以通过指纹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可以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还可以减小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后解锁,再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解锁成功率低的发生概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三时间点与第四时间点之间,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应理解,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具有指纹采集的器件。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表示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这样,实现在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进入解锁状态,再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用户仍然可以通过人脸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用户还可以通过指纹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可以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电子设备基于人脸实现解锁的情况下,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一值,在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在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且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这样,通过判断第一标识位的值为第一值且第二标志位的值为第二值,可以确定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m,则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使得电子设备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电子设备的解锁成功率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且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将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三值,第三值用于表示未达到指纹禁用条件。
这样,在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且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三值,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基于第三值,在再次接收到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时,重新开始累计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以便于在电子设备解锁后重新基于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控制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是否禁用。还可以减小电子设备在下一次人脸识别错误但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没有达到m的情况下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发生概率,提高用户体验。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基于第二标志位的第二值进行后续的重复的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的值的更新的发生概率,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计算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六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其中,第六时间点晚于第五时间点,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未禁用。第七时间点,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在第六时间点和第七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被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且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2次错误指纹按压时,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第八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七时间点和第八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九时间点,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基于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电子设备通过人脸未实现解锁,第八时间点和第九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十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十时间点和第十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处于亮屏且解锁状态。第十一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第十时间点和第十一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示例性地,参见图5和图6,第六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且电子设备没有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第七时间点,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4次错误指纹按压,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c所示界面。在第六时间点和第七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被连续的3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且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3次错误指纹按压时,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先后显示图6中的b和c所示的界面。第八时间点,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中的c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灭屏,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a所示的界面,第七时间点和第八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九时间点,从第六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基于第5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电子设备通过人脸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依次显示图5中的b、c和d所示的界面,第八时间点和第九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十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十一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
这样,若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说明电子设备可能被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或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不规范。在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且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九时间点与第十时间点之间,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这样,通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电子设备基于人脸未实现解锁的情况下,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四值,在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在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且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这样,通过判断第一标识位的值为第四值且第二标志位的值为第二值,可以确定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且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m,则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十二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其中,第十二时间点晚于第五时间点,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未禁用。第十三时间点,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在第十二时间点和第十三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被连续的m-1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且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2次错误指纹按压时,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第十四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第十三时间点和第十四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第十五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未实现解锁,或,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第十四时间点和第十五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保持灭屏且未实现解锁。
示例性地,参见图6,第十二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第十三时间点,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5次错误指纹按压,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d所示的界面。在第十二时间点和第十三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被连续的4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且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3次错误指纹按压时,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依次显示图6中的b和c所示的界面。第十四时间点,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中的d所示的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灭屏,第十三时间点和第十四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由于电子设备响应于第5次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第5次指纹识别错误,且电子设备判断未进行人脸识别或人脸识别不成功,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到第十五时间点的时长小于定时时长的情况下,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已被禁用,所以在第十五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不能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也不能实现解锁。应理解,从第十二时间点开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3次错误指纹按压时,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说明人脸识别不成功或电子设备未拍摄到人脸而未进行人脸识别。
这样,若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说明电子设备可能被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或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不规范,为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且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或未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下,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十三时间点与第十四时间点之间,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未拍摄到人脸而未进行人脸识别。这样,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电子设备基于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的情况下,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四值,在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在电子设备判断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且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在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且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这样,通过判断第一标识位的值为第四值且第二标志位的值为第二值,可以确定电子设备没有人脸识别成功,且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m,则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第十六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其中,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禁用,第十六时间点晚于第十五时间点。第十七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第十六时间点和第十七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第十八时间点,电子设备接收到正确的密码,电子设备实现解锁,在第十七时间点和第十八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第十九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在第十八时间点和第十九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解锁状态。第二十时间点,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第十九时间点和第二十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示例性地,参见图5和图7,第十六时间点,电子设备灭屏,电子可以显示图5中的a所示的界面。其中,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禁用,第十六时间点晚于第十五时间点。第十七时间点,在电子可以显示图5中的a所示的界面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电源键309,使得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未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b所示的界面,第十八时间点和第十七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在电子设备显示图5中的e所示的界面的情况下,第十八时间点,电子设备接收到正确的密码,电子设备实现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7中的b所示的界面,在第十七时间点和第十八时间点之间,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d所示的界面,在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d所示的界面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上滑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e所示的界面。
这样,由于指纹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密码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因此,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密码解锁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用户可以采用密码认证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可以提升用户进行解锁操作以实现电子设备解锁的灵活性,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其中,在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第三标志位设置为第五值,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第四标志位设置为第六值。
这样,通过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且维护第四标志位设置为第六值,可以实现对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同时禁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与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相对应,各方面及对应的可行实施方式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相似,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一种场景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另一种场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部分术语和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1、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例如,一些电子设备为: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如车机)、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或各个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相机、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2、锁屏状态
锁屏状态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锁定的状态。示例性地,当显示屏处于锁定的状态时,显示屏可以黑屏不显示,或者显示屏可以显示息屏(always on display,AOD)界面或亮屏锁屏界面。
其中,显示屏显示息屏界面可以理解为显示屏部分区域显示时间、电量等信息。显示屏显示亮屏锁屏界面可以理解为显示屏被点亮,可以亮屏显示内容但未解锁,不能实现电子设备在解锁时的功能。
显示屏显示息屏界面可以称为电子设备息屏。显示屏显示亮屏锁屏界面可以称为电子设备亮屏。电子设备息屏或显示屏黑屏均可以表示电子设备灭屏。
3、解锁状态
解锁状态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处于解锁的状态。示例性地,当显示屏处于解锁状态时,显示屏可以显示应用程序的界面,以及接收用户触发实现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
4、其他术语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在……时”,可以为在某种情况发生的瞬时,也可以为在某种情况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界面仅作为示例,显示界面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内容。
图1示出了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锁屏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安卓运行时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安卓运行时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一些电子设备具有密码解锁功能、指纹解锁功能和2D人脸解锁功能。从身份认证的可靠性而言,密码解锁的可靠性高于指纹解锁的可靠性,指纹解锁的可靠性高于2D人脸解锁的可靠性。因此,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而言,密码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为1级,指纹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为2级,2D人脸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为3级,1级高于2级,2级高于3级。
在电子设备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电子设备进行指纹禁用的错误次数阈值m时,电子设备可以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出于对电子设备安全管理的考虑,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电子设备可以禁用2D人脸解锁功能。由于密码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高于指纹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因此,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不禁用密码解锁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纹解锁涉及的身份认证可以称为指纹认证或指纹识别,2D人脸解锁功能后续可以简称为人脸解锁功能。2D人脸解锁涉及的身份认证可以称为人脸认证或人脸识别。
在用户使用指纹按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得指纹区域采集的指纹。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所获得的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完成指纹识别。获得的指纹与预设指纹匹配成功表示指纹识别正确,获得的指纹与预设指纹匹配不成功表示指纹识别错误。若指纹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若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保持锁屏状态。
在电子设备黑屏或息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亮屏会触发人脸识别,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可以拍摄人脸图像。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摄像头所拍摄的人脸图像与预设图像进行匹配,以完成人脸识别。拍摄的人脸图像与预设图像匹配成功表示人脸识别成功,拍摄的人脸图像与预设图像匹配不成功表示人脸识别不成功(或人脸识别错误)。若人脸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若人脸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保持锁屏状态。
应理解,实现电子设备亮屏的方式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姿态变化触发亮屏、用户按压电子设备的电源键触发亮屏或用户使用指纹按压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触发亮屏。
在电子设备已连续m-1次指纹识别错误且灭屏的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再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在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第m次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时,电子设备亮屏,亮屏触发人脸识别。在电子设备进行人脸识别且人脸识别成功时,电子设备解锁。在电子设备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可能出现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人脸图像无法实现解锁的情形。
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次时,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由于人脸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指纹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在指纹解锁功能被禁用时,人脸解锁功能也被禁用。由于电子设备执行人脸解锁的动作比电子设备基于第m次指纹识别错误执行指纹解锁功能禁用的动作快,因此,在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第m次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时,电子设备先基于正确的人脸图像实现解锁,后基于第m次指纹识别错误禁用指纹解锁功能。由此,出现在电子设备通过人脸识别解锁,再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电子设备的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均被禁用,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人脸图像无法实现解锁,进而使得电子设备出现解锁成功率低,用户体验感差的情形。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次时,判断电子设备是否人脸识别成功,若是,则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这样,解锁后的电子设备进入锁屏状态后,因人脸解锁功能仍然正常,用户仍可以通过人脸解锁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可以提高用户体验感。
下面结合部分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结合图2所示的软件架构,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电子设备中可以维护有第一标志位、第二标志位、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电子设备在人脸识别错误或未启动人脸识别时可以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在人脸识别成功时可以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电子设备在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未达到m时可以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在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m时可以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电子设备在禁用人脸解锁功能时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在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时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电子设备在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可以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在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可以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时,应用框架层可以通过摄像头驱动获得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图像。应用框架层可以采用所获得的人脸图像与预设图像进行匹配,以完成人脸识别。应用框架层每完成一次人脸识别,应用框架层可以向应用层中的锁屏应用传输表示人脸识别成功的信息或表示人脸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可以在接收到表示人脸识别错误的信息或未接收到人脸识别的信息时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可以在接收到表示人脸识别成功的信息时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
在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情况下,响应于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应用框架层可以获得指纹区域采集的指纹。应用框架层可以采用所获得的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完成指纹识别。应用框架层每完成一次指纹识别,应用框架层可以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指纹识别成功的信息或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可以对连续接收到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的次数进行累计,在累计的次数没有达到m时可以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在累计的次数达到m时可以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
锁屏应用可以在禁用人脸解锁功能时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可以在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时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
锁屏应用可以在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可以在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
在一些实现中,可能存在如下场景。
第一场景:用户连续m-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后电子设备黑屏或息屏,在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亮屏,亮屏触发人脸识别且人脸识别成功。
第二场景:用户连续m-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后电子设备黑屏或息屏,在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亮屏,亮屏触发人脸识别且人脸识别错误。
第三场景:用户连续m-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后电子设备保持亮屏,在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没有进行人脸识别。
第四场景:用户连续n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n为电子设备永久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指纹识别错误次数阈值。
针对第一场景,响应于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亮屏触发人脸识别且人脸识别成功。应用框架层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人脸识别成功的信息,锁屏应用可以控制显示屏显示系统应用桌面或电子设备上一次黑屏或息屏所中断的应用的应用界面,并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一值。应用框架层还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判断累计的次数达到m,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应理解,显示屏显示系统应用桌面或应用界面,表示电子设备处于解锁状态。其中,系统应用桌面可以参见后续图3中的f所示的界面。
在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时,锁屏应用可以读取第一标志位的值和第二标志位的值。当锁屏应用读取到第一值和第二值时,锁屏应用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在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且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均没有被禁用,电子设备可以基于正确的指纹或正确的人脸实现电子设备的解锁,这样,可以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可以减小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人脸解锁,再进入锁屏状态后,出现基于正确的人脸无法实现解锁,解锁成功率低的发生概率。
可选地,在锁屏应用读取到第一值和第二值时,锁屏应用还可以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这样,锁屏应用可以基于第三值,在再次接收到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时,重新开始累计连续接收到的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的次数,以便于在电子设备解锁后重新基于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控制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是否禁用。还可以减小电子设备在下一次人脸识别错误但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没有达到m的情况下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发生概率,提升用户体验。还可以减少电子设备基于第二标志位的第二值进行重复的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的值的更新的发生概率,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的计算资源。
针对第二场景,响应于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亮屏触发人脸识别且人脸识别错误。应用框架层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人脸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可控制显示屏显示锁屏界面,并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应用框架层还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判断累计的次数达到m,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
在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时,锁屏应用可以读取第一标志位的值和第二标志位的值。当锁屏应用读取到第四值和第二值时,锁屏应用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
这样,若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说明电子设备可能被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或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不规范,为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且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的情况下,通过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的方式,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可选地,锁屏应用可以在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时,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长表示锁屏应用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时长。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可以为30秒。在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时,锁屏应用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锁屏应用还可以维护第一标志位为第四值,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
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短时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后解除禁用,以恢复电子设备解锁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从锁屏应用启动定时器时刻起到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内,若锁屏应用收到应用框架层传输的表示指纹识别成功的信息或表示人脸识别成功的信息,锁屏应用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仍处于锁屏状态。
由于从锁屏应用启动定时器时刻起到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内,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且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电子设备的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均被禁用,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不能实现电子设备的解锁,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人脸也不能实现电子设备的解锁。
可选地,从锁屏应用启动定时器时刻起到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内,若应用框架层获得用户输入的密码,应用框架层采用所获得的密码与预设密码进行匹配,以完成密码认证。若所获得的密码与预设密码匹配成功,则应用框架层可以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密码认证成功的信息。基于表示密码认证成功的信息,锁屏应用可以控制显示屏显示系统应用桌面或应用界面,使得电子设备处于解锁状态,实现电子设备解锁的灵活性,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针对第三场景,响应于用户第m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保持亮屏并进行指纹识别。电子设备第m次指纹识别错误。应用框架层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判断累计的次数达到m,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在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时,若锁屏应用读取到第四值和第二值,则锁屏应用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且启动定时器。
这样,若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说明电子设备可能被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或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不规范,为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且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或未进行人脸识别)的情况下,通过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的方式,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针对第四场景,响应于用户第n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进行第n次指纹识别,且第n次指纹识别错误。应用框架层向锁屏应用传输表示指纹识别错误的信息。锁屏应用判断累计的次数达到n,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在锁屏应用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时可以读取第一标志位的值和第二标志位的值。锁屏应用可以在读取到第四值和第二值时,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并维护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且不启动定时器,以实现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永久禁用。n>m。n可以为20。
这样,若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n,说明电子设备可能被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为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n时,永久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可以减少未得到电子设备所属用户的许可的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功能的发生概率,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可选地,若锁屏应用连续接收到的表示人脸识别错误的信息的次数达到k,则锁屏应用可以维护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且不启动定时器,实现人脸解锁功能的永久禁用,进而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k可以为5。由于人脸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指纹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所以,在人脸解锁功能因人脸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k时,只禁用人脸解锁功能,而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可以减少电子设备解锁方式的灵活性降低的发生概率。
示例性地,电子设备维护第二标志位的值和维护第三标志位的值的具体实现可以如下述伪代码所示:
private static boolean 指纹禁用人脸标记;
public static void 设置指纹禁用人脸{
If(主用户&&2D人脸){
设置标记;
}
}
public static boolean 获取指纹禁用人脸状态{
return指纹禁用人脸标记;
}
public void 更新人脸状态{
if(当前人脸状态!=认证成功&&指纹禁用人脸状态为true){
将人脸状态置为停用;
}
}
其中,public static void 设置指纹禁用人脸{If(主用户&&2D人脸){设置标记}}可以表示在锁屏应用基于累计的次数是否达到m的判断结果维护第二标志位的值,也可以表示锁屏应用基于累计的次数是否达到n的判断结果维护第二标志位的值。publicstatic boolean 获取指纹禁用人脸状态{return指纹禁用人脸标记;}可以表示锁屏应用读取第二标志位的值。当前人脸状态!=认证成功可以表示人脸认证不成功(或人脸识别错误)。将人脸状态置为停用可以表示将表示人脸解锁功能的状态设置为停用,例如将第三标志位的值设置为第五值。public void 更新人脸状态{if(当前人脸状态!=认证成功&&指纹禁用人脸状态为true){将人脸状态置为停用;}可以表示锁屏应用若判断所读取的第一标志位的值和第二标志位的值是否满足如下条件:人脸识别成功且指纹错误次数达到m,则锁屏应用设置第三标志位的值为第五值。
上面对多种场景中各场景下的解锁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以m=5为例,结合部分实施例对相关场景进行说明。
针对第一场景,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一种场景图。
电子设备亮屏并处于锁屏状态时,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如图3中的a所示的锁屏界面。如图3中的a所示界面,该界面包括表示指纹区域的标识301、相机控件302、时间“16:43”、表示锁屏状态的标识303和状态栏。
在图3中的a所示的界面上,用户可以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例如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标识301。在用户连续3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连续3次接收到错误指纹且连续3次指纹识别错误,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3中的b所示的界面。如图3中的b所示界面,该界面包括该界面包括标识301、数字键盘304、表示密码输入状态的标识305、提示信息“未识别成功,点击此处重试”和状态栏。
在图3中的b所示的界面上,用户可以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在用户再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再1次接收到错误指纹且再1次指纹识别错误,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3中的c所示的界面,以提示用户使用密码解锁功能实现电子设备的解锁。图3中的c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中的b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键309,用户可以按压电源键309使得电子设备息屏或黑屏。例如,在电子设备显示图3中的c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用户按压电源键309,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3中的d所示的息屏界面。如图3中的d所示的息屏界面,该界面包括标识301、表示系统的标识306、表示电量的标识307、时间“16:43”和日期“7月8日星期六 XX年X月廿一”。
在图3中的d所示的息屏界面上,用户可以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在用户又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亮屏并进行人脸识别。示例性地,如图3中的d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前置摄像头300。在电子设备亮屏并进行人脸识别时,前置摄像头300可以拍摄人脸,电子设备可以获得人脸图像。电子设备将所获得的人脸图像与预设图像进行匹配,以完成人脸识别。
若人脸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3中的e所示的界面。如图3中的e所示界面,该界面包括标识301、相机控件302、时间“16:43”、提示信息“人脸识别成功”、表示解锁状态的标识308和状态栏。
若人脸识别错误,电子设备可以禁用指纹解锁功能。为了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时,电子设备还可以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因人脸识别错误,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场景参见后续图5所示实施例。
在电子设备显示图3中的e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会自动跳转,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如图3中的f所示的表示电子设备处于解锁状态的界面。如图3中的f所示的界面,该界面包括电话应用图标310、相机应用图标311、短信应用图标312、微信应用图标313、笔记应用图标314、今日头条应用图标315、设置应用图标316、日历应用图标317、有道词典应用图标318和状态栏。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连续5次指纹识别错误,响应于该连续5次中的第5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并人脸识别成功,电子设备解锁且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在电子设备再次进入锁屏状态后,用户仍然可以通过人脸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用户还可以通过指纹解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具体可参见后续图4所示实施例。这样,可以减小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后解锁,再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解锁成功率低的发生概率,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提升用户体验。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另一种场景图。
在电子设备处于解锁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4中的a所示的界面。
图4中的a所示的界面可以是电子设备在图3所示的场景下按图3实施例所示的解锁方式解锁后显示的界面。图4中的a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f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电子设备显示图4中的a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电源键309,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4中的b所示的界面。图4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电子设备显示图4中的b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电源键309,电子设备亮屏并启动人脸识别功能。若人脸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4中的c所示的界面。图4中的c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e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在电子设备显示图4中的c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会自动跳转,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如图4中的d所示的界面。图4中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f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电子设备显示图4中的b所示界面上,用户可以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电子设备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4中的d所示的界面。
从图3和图4可知,在电子设备解锁后灭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均正常。
针对第二场景,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在电子设备连续4次指纹识别错误且电子设备灭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a所示的界面。图5中的a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5中的a所示界面上,用户又1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亮屏并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错误,电子设备仍处于锁屏状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b所示的界面。如图5中的b所示界面,该界面包括标识301、相机控件302、时间“16:43”、提示信息“人脸识别错误”、标识303和状态栏。
在电子设备显示图5中的b所示界面上的提示信息“人脸识别错误”消失后,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如图5中的c所示界面上的提示信息“指纹已禁用,请30秒后重试”。在电子设备显示图5中的c所示界面上的提示信息“指纹已禁用,请30秒后重试”消失后,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d所示界面上的提示信息“上滑解锁”。图5中的b、c和d所示界面之间的区别在于提示信息各不相同。
在图5中的d所示界面上,用户可以进行上滑操作,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e所示的密码界面。图5中的e所示的界面与图3中的b所示界面的区别在于,在图5中的e所示的界面上包括提示信息“人脸和指纹已禁用,请输入密码解锁”,不包括提示信息“未识别成功,点击此处重试”。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连续5次指纹识别错误,响应于该连续5次中的第5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并人脸识别错误,由于电子设备连续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5次,所以电子设备保持锁屏状态且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5中的c、d或e所示的界面,可以减少在身份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功能被异常使用的发生概率,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在电子设备没有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且电子设备灭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a所示界面。图6中的a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4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中的a所示的界面上,若用户连续3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电子设备亮屏并显示图6中的b所示的界面。图6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5中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电子设备显示图6中的b所示界面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显示的界面可以发生自动跳转,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c所示的界面。图6中的c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6中的c所示的界面上,若用户又连续2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d所示的界面。图6中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5中的e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连续5次指纹识别错误,且从该连续5次中的第1次指纹识别错误到第5次指纹识别错误期间,电子设备未进行人脸识别或电子设备没有获得前置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图像。在第5次指纹识别错误时,由于指纹识错误的次数达到5次时,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6中的d所示的界面。
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密码解锁功能没有被禁用,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密码认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具体可参见图7。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的又一种场景图。
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7中的a所示的界面。图7中的a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6中的d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图7中的a所示的界面上,用户可以对数字键盘304进行触摸操作,以输入解锁密码。响应于用户输入解锁密码的操作,电子设备可以获得用户输入的密码,电子设备采用所获得的密码与预设密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电子设备可以显示图7中的b所示的界面。图7中的b所示界面的内容可以参见图3中的f所示界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由于指纹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密码解锁功能的安全认证级别,因此,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密码解锁功能处于正常状态,用户可以采用密码认证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还可以提升用户进行解锁操作以实现电子设备解锁的灵活性,提升用户体验感。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m=5,n=20为例,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S801、响应于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获得按压指纹。
按压指纹为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时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所采集的指纹。
电子设备获得按压指纹后,可以按S802或S811所示进行指纹识别。
S802、在电子设备黑屏或息屏(on no match black)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采用按压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完成指纹识别。
若指纹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803。应理解,指纹识别成功表示身份认证成功。指纹识别错误表示身份认证不成功。
若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保持黑屏或息屏。
若电子设备连续3次获得按压指纹,且连续3次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804。
S803、电子设备采用按压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完成指纹识别。若指纹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解锁进入系统应用桌面。电子设备解锁进入系统应用桌面,例如电子设备显示图3中的f所示的界面。
S804、电子设备亮屏。
在电子设备亮屏的情况下,若电子设备又连续2次获得按压指纹,且连续2次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805。
S805、响应于第5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判断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5次,且未进行人脸识别,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06。
S806、电子设备设置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
例如,电子设备设置第二标志位为是(true),以实现在电子设备中有设置指纹禁用人脸(set finger forbidden face)。
S807、在设置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时,电子设备读取第一标志位的值和第二标志位的值。在读取到第四值和第二值时,电子设备设置第三标志位为第五值且设置第四标志位为第六值,并启动定时器,定时时长为30秒。第五值和第六值也可以是true。
这样,可以实现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同步禁用。
S808、在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时,电子设备设置第三标志位为第七值且设置第四标志位为第八值,还可以设置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
可选地,在定时器达到定时时长时,电子设备可以清除第五值和第六值,还可以设置第二标志位为第三值或清除第二值,以解除对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禁用,恢复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处于正常状态。例如使得电子设备中有m state cleaner。
S809、若电子设备判断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20次,则电子设备永久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
在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用户只能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对电子设备进行解锁。若电子设备接收到正确的密码,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步骤S810。
S810、电子设备解锁进入系统应用桌面。
S811、在电子设备亮屏(on no match white)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采用按压指纹与预设指纹进行匹配,以完成指纹识别。
若指纹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803。
若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保持亮屏。
若电子设备连续3次获得按压指纹,且连续3次指纹识别错误,则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812。
S812、电子设备显示密码界面。
密码界面例如图3中的b所示的界面。
在电子设备显示密码界面的情况下,响应于用户使用错误指纹又1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又1次指纹识别错误。在电子设备连续4次指纹识别错误的情况下,用户可以按压电源键。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3。
S813、电子设备灭屏。
可选地,在电子设备连续4次指纹识别错误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也可以在没有接收到用户操作的情况下自动灭屏。
在电子设备灭屏的情况下,用户可以继续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4。
S814、响应于用户第5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并进行人脸识别。
若人脸识别成功,则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5。
在人脸识别完成后,响应于用户第5次使用错误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还判断连续的指纹识别错误的次数达到m,维护第二标志位为第二值,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6,第二值例如true。
S815、电子设备解锁进入系统应用桌面。
S816、电子设备判断人脸识别成功且指纹识别错误次数达到m,电子设备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
例如,电子设备判断人脸状态不为错误(sucuss)且第二标志位为是(true),电子设备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
S817、在电子设备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8。
S818、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使用指纹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获得指纹。电子设备也可以在进行人脸识别时获得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图像。
基于正确的指纹或正确的人脸,电子设备可以执行S810。
本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连续5次指纹识别错误,且从该连续5次中的第1次指纹识别错误到第5次指纹识别错误期间,电子设备未进行人脸识别或电子设备没有获得摄像头拍摄的人脸图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连续的指纹识错误的次数达到5次的判断结果,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禁用时长为30秒。电子设备还可以基于连续的指纹识错误的次数达到20次的判断结果,永久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这样,可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电子设备连续5次指纹识别错误,响应于该连续5次中的第5次按压指纹区域的操作,电子设备亮屏并人脸识别成功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解锁且不禁用指纹解锁功能和人脸解锁功能,在电子设备再次进入锁屏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人脸认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用户还可以通过指纹认证的方式实现对电子设备的解锁,这样,可以减小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后解锁,再从解锁状态进入锁屏状态后解锁成功率低的发生概率,使得电子设备解锁成功率高。
上面已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解锁控制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上述列表排序的方法的装置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和装置可以相互结合和引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相关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具备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具体设备形态等可以参照上述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相关实施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还可以包括任何可以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目标介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目标于承载的任何其它介质或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所需的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而且,任何连接被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本文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光盘,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应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的处理单元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解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时间点,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电子设备亮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锁屏状态,在所述第一时间点之前,所述电子设备已经在锁屏状态被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指纹区域,且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到所述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之间均未实现解锁;所述m为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指纹禁用的错误次数阈值;
第二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所述第一时间点和所述第二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第三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基于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人脸实现解锁,所述第二时间点和所述第三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第四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所述第三时间点和所述第四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屏且解锁状态;
第五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实现解锁,或,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实现解锁,所述第四时间点和所述第五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中,人脸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低于指纹解锁的安全认证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时间点与所述第四时间点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基于人脸实现解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一值,在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人脸识别成功,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不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志位为所述第一值,且所述第二标志位为所述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不禁用所述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标志位为所述第一值,且所述第二标志位为所述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还将所述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三值,所述第三值用于表示未达到指纹禁用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其中,所述第六时间点晚于所述第五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未禁用;
第七时间点,从所述第六时间点开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1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在所述第六时间点和所述第七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被连续的m-2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指纹区域,且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所述第六时间点开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2次错误指纹按压时,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
第八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所述第七时间点和所述第八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第九时间点,从所述第六时间点开始所述电子设备基于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指纹区域实现亮屏,且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人脸未实现解锁,所述第八时间点和所述第九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第十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所述第十时间点和所述第十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亮屏且解锁状态;
第十一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所述第十时间点和所述第十一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九时间点与所述第十时间点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基于人脸未实现解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四值,在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人脸识别不成功,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志位为所述第四值,且所述第二标志位为所述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所述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十二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其中,所述第十二时间点晚于所述第五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未禁用;
第十三时间点,从所述第十二时间点开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在所述第十二时间点和所述第十三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被连续的m-1次错误指纹按压所述指纹区域,且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从所述第十二时间点开始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纹区域被第m-2次错误指纹按压时,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未实现解锁;
第十四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所述第十三时间点和所述第十四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
第十五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未实现解锁,或,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所述第十四时间点和所述第十五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保持灭屏且未实现解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三时间点与所述第十四时间点之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一标志位和第二标志位,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标志位设置为第四值,在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标志位设置为第二值;
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判断所述电子设备未启动人脸识别,且所述指纹区域得到连续的m次错误指纹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志位为所述第四值,且所述第二标志位为所述第二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禁用所述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十六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其中,所述电子设备的人脸解锁功能和指纹解锁功能均禁用,所述第十六时间点晚于所述第十五时间点;
第十七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所述第十六时间点和所述第十七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第十八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正确的密码,所述电子设备实现解锁,在所述第十七时间点和所述第十八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未实现解锁;
第十九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灭屏,在所述第十八时间点和所述第十九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保持亮屏且解锁状态;
第二十时间点,所述电子设备亮屏,且基于正确的人脸或正确的指纹未实现解锁,所述第十九时间点和所述第二十时间点之间,所述电子设备未实现解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维护有第三标志位和第四标志位;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禁用人脸解锁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三标志位设置为第五值,在所述电子设备禁用指纹解锁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第四标志位设置为第六值。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402287.6A 2023-10-27 2023-10-27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7131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2287.6A CN117131491B (zh) 2023-10-27 2023-10-27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02287.6A CN117131491B (zh) 2023-10-27 2023-10-27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1491A true CN117131491A (zh) 2023-11-28
CN117131491B CN117131491B (zh) 2024-04-02

Family

ID=88853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02287.6A Active CN117131491B (zh) 2023-10-27 2023-10-27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3149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0879A (zh) * 2016-07-25 2016-12-0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09372A (zh) * 2017-09-07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62194A (zh) * 2017-11-22 2018-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89141A (zh) * 2017-12-27 2018-07-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锁屏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443021A (zh) * 2019-08-12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解锁按键进行人脸解锁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444042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14995676A (zh) * 2021-12-29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指纹防误触方法、图形界面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0879A (zh) * 2016-07-25 2016-12-07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验证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7609372A (zh) * 2017-09-07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62194A (zh) * 2017-11-22 2018-03-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289141A (zh) * 2017-12-27 2018-07-1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锁屏解锁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443021A (zh) * 2019-08-12 2019-1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解锁按键进行人脸解锁的方法、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14444042A (zh) * 2020-10-30 2022-05-0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解锁方法和装置
CN114995676A (zh) * 2021-12-29 2022-09-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指纹防误触方法、图形界面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1491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60681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활성화 시에 특정 동작이 수행되도록 하기 위한 방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기록 매체
EP31335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US9800995B2 (en)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functionality and user interface for multiple connected mobile devices
CN104899490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1240482B (zh) 一种特效展示方法及装置
US10425813B2 (en) 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earable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1901896A (zh) 信息分享方法、信息分享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367286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protecting information
EP3407256A1 (en) Recognizing biological feature
EP32610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age processing
EP4280646A1 (en) In-vehicle infotainment product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860016A (zh) 近场通信nfc的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643818B (zh) 功能开启方法及装置
CN110855833A (zh) 终端找回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145771B (zh) 应用程序解锁方法、装置及终端
EP34072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loss of card or device associated with account number or stolen of account number
KR20160058375A (ko) 단말 내장형 보안 요소와의 안전한 통신
CN117131491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19574B (zh) 生物特征的验证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97474A (zh) 文件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28148A (zh) 一种界面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408304B (zh) 账户安全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3194198B (zh) 消息处理方法、消息处理装置
CN115543500B (zh) 一种窗口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18165341A1 (en) Contact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and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