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536A -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 Google Patents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9536A
CN117119536A CN202311025468.1A CN202311025468A CN117119536A CN 117119536 A CN117119536 A CN 117119536A CN 202311025468 A CN202311025468 A CN 202311025468A CN 117119536 A CN117119536 A CN 117119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target
time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254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爽
张琪
白晓宇
张智磊
薛正炜
黄永明
尤肖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Security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3110254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95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9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其中一个方面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物理层通信数据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无人驾驶、云计算、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物联网、高清视频、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上述领域也对5G在低延迟、高带宽、海量连接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为毫米波频段具有丰富的频率资源,可以为5G提供更高的带宽\更大的信道容量,同时,毫米波频段还可以采用更高频率的子载波,能够大大降低通信延迟,因此为满足上述各领域的应用要求,5G通信技术开始向毫米波频段发展。
但是毫米波通信要求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具有更低的处理时延和更高的处理效率。相关技术中基站设备和终端设备对物理层通信数据的处理效率比较低,无法满足毫米波通信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升物理层通信数据的处理效率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方法包括:
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
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之前,还包括:
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
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包括:
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包括:
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目标存储单元与目标时隙对应;
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时隙数据量大小为目标存储单元所占的存储空间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包括:
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第二方面,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并行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各第一处理结果为中央处理器对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
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
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
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
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资源映射参数,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包括:
针对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映射参数从各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
对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
将扩展子数据和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
根据各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待调制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调制比特,对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
根据各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
对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
并行处理器,用于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包括多个内核;
目标内核,用于对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目标内核为多个内核中与目标通信信道的信道类型对应的内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其中,
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存储器,并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其中,
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多个存储单元中确定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并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子单元,存储子单元与通信信道对应,其中,
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多个存储子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将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子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其中一个方面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如此,中央处理器针对每个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将处理流程顺序靠前且复杂度较高的处理过程先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给并行处理器,由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这样,利用中央处理器适合处理复杂且灵活的任务但对逻辑运算速度不如并行处理器的特点,将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合理划分,分配给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分别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物理层信道的所有处理流程都设置在中央处理器中工作,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降低通信设备中对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时延,提高通信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构成两级流水线的结构,中央处理器的输出作为并行处理器的输入,数据单向交互,缩短数据处理时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满足毫米波通信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物理层信道处理流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时隙对应的时频域资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各第一处理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各第一处理结果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待调制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终端102通过物理信道与网络设备104进行通信。其中,终端102也可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102可以是各种移动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等,也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也可以是各种物联网设备。网络设备104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102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为“BTS”),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为“NB”),还可以是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为“eNB”或“eNodeB”),还可以是5G NR(5th Generation New Radio,第五代新无线电)系统中的基站(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简称为“gNB”),本申请对于终端102和网络设备104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104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例进行说明。该网络设备104中还包括并行处理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的网络设备104为例说明该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102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了便于描述,网络设备104和终端102在本申请中统称为通信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
其中,在5G通信系统中,时隙(slot)是指用于对物理资源(例如无线信道)进行时间划分的单位。5G采用的是复用多址技术,例如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其中时间是被划分为一系列相等的时隙。具体而言,在5G中,时隙用于划分下行链路(从基站到用户设备)和上行链路(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时间资源。每个时隙持续时间很短,通常为十几微秒到一毫秒,取决于系统设计和配置。通过合理的时隙分配和调度算法,5G通信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资源,提供高速数据传输、低延迟和多用户同时通信的能力。
目标时隙为通信设备与终端之间的通信过程中的任意一个时隙,也可以理解成中央处理器当前处理时间对应的时隙。一个时隙对应多个通信信道的数据。
其中,初始通信数据为通信设备中待进行物理层信道处理的数据,也是中央处理器与通信设备中的协议层处理装置通信或者与核心网通信,接收到的高层配置信息和信息净负荷payload。示例性的,高层配置信息包括当前时隙各个通信信道的配置参数,比如时域资源配置参数、频域资源配置参数、调制方式参数、RNTI参数、子载波间隔等;高层配置信息需要经过参数表解析、参数数据计算等参数计算处理过程才能得到物理层实际使用的参数;中央处理器对高层配置信息进行参数计算处理,得到包括信道编码参数、速率匹配参数、加扰参数、资源映射参数和调制参数的信道参数。
初始通信数据中的payload可以认为是负载信息的主要部分,不同通信信道会对其对应的payload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用于编码的负载信息。如,PBCH会在payload中加上部分配置信息,PDSCH会给payload添加CRC校验值等。
初始通信数据经过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之外,还要执行一系列信道数据处理才能得到天线单元用于生成的空口信号的数据。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流程按照处理顺序划分,可以划分为参数计算、负载信息生成、信道编码、速率匹配、数据加扰、资源映射与调制、逆傅里叶变换、添加循环前缀和加窗、相位补偿、数据组包和空口信号生成等11个子过程;其中,空口信号生成的子过程一般是通由有源天线单元完成的。
其中,天线发射的信号需要满足5G标准规定的时域和频域资源结构,并不针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信道,可以理解为天线是以时隙为单位发射空口信号的。请参考图4,按照5G标准,使用资源网格来描述一个时隙的时频资源。如图4所示,时域上,以符号为单位,一个时隙共14个符号;频域上,以子载波为单位,共有N个子载波;一个通信信道可以占用时隙的部分时频资源,图4中是一种可能的各通信信道在一个时隙中资源占用的示意图。
在5G通信技术领域中,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物理层信道数据处理时,将通信信道分成为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参考信号等四个类型,其中参考信号为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号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本申请的实施例以这种划分方式来说明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过程。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通信信道分为PDCCH、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DSCH和CSI-RS,其中,PBCH用于传输SSB,包括PSS(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号)和SSS(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次同步信号)来执行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
步骤204,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流程既有复杂任务又有大量逻辑运算。其中,参数计算过程需要从基站高层获取实时配置的各种信道参数,需要复杂而灵活的内存管理;然后根据配置计算出各个信道的具体参数,需要完成复杂的协议解析,因此参数计算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复杂任务。负载信息的生成也是根据实时配置完成的,也需要复杂的协议解析,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复杂任务。而信道编码、速率匹配、数据加扰、调制、逆傅里叶变换、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相位补偿和数据组包处理,都需要大量的逻辑运算,且处理过程相对固定,没有灵活多变的情形。
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央处理器是基于指令集来完成要求的指令;指令处理过程可以简单分为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访存取数、结果写回;中央处理器具有复杂的硬件结构,开发者通过高级计算机语言(如C++等)可以容易地实现复杂任务(如网络注册、用户管理等);因此,中央处理器适合复杂而灵活的任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逻辑运算量将上述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流程划分成两部分,按照数据处理过程的特点,将部分数据处理过程划分给中央处理器,部分数据处理过程划分给并行处理器,其中,根据复杂度较高的数据处理过程在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流程中靠前的特点,使用中央处理器针对每个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
步骤206,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
并行处理器拥有大量的逻辑运算资源,可以快速完成加法、异或等逻辑运算,示例性的,并行处理器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或者是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从硬件结构和处理特点来看,中央处理器适合复杂而灵活的任务,而对于逻辑运算等简单任务,中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不如并行处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并行处理器拥有大量的逻辑运算资源,可以快速处理逻辑运算的特点,中央处理器将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给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以提高整体物理层信道处理过程的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针对每个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参数计算到资源映射的数据处理过程,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给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并行进行调制、逆傅里叶变换、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相位补偿和数据组包处理的过程,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发送数据。其中,并行处理器还用于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天线单元对该待发送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空口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资源映射参数是根据高层的实时配置信息计算的,处理过程复杂,将参数计算到资源映射的数据处理过程全部放在中央处理器中进行,以保证资源映射参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给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并行执行从信道编码到数据组包处理的数据处理过程,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发送数据。
其中,本实施方式考虑到资源映射前后的处理过程,比如信道编码、速率匹配、数据加扰等均需要大量的逻辑运算,适合放在并行处理器中执行相应的数据处理过程;同时本实施方式考虑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两个处理过程的复杂度较高且根据高层配置情况灵活多变,相对来说后续的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相对固定且逻辑运算量大;本实施方式中将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两个处理过程固定在中央处理器中执行,后续数据处理过程固定在并行处理器中并行处理,虽对于资源映射参数的参数计算过程不能完全达到实时性,但本实施方式降低了整体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时延,提高通信设备的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针对每个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参数计算过程,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给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并行进行负载信息生成、信道编码、速率匹配、数据加扰、资源映射和调制、逆傅里叶变换、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相位补偿和数据组包处理的过程,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发送数据。
上述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如此,中央处理器针对每个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将处理流程顺序靠前且复杂度较高的处理过程先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给并行处理器,由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这样,利用中央处理器适合处理复杂且灵活的任务但对逻辑运算速度不如并行处理器的特点,将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合理划分,分配给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分别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物理层信道的所有处理流程都设置在中央处理器中工作,本申请实施例降低通信设备中对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时延,提高通信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构成两级流水线的结构,中央处理器的输出作为并行处理器的输入,数据单向交互,缩短数据处理时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满足毫米波通信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中,中央处理器包括多个内核。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的过程具体包括:通过目标内核对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目标内核为多个内核中与目标通信信道的信道类型对应的内核。
示例性的,中央处理器包括第一内核、第二内核和第三内核。其中,第一内核用于固定处理SSB和PDCCH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的参数计算处理过程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过程,第二内核固定处理参考信号和PDSCH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的参数计算处理过程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过程。
如此,本实施例中,将中央处理器中的多个内核中每个内核安排处理固定的通信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均衡处理器多个内核的资源占用,降低对中央处理器单个内核的算力要求,提高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的处理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中还包括存储器。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之前,本实施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
示例性的,存储器为DDR(Double Data 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或者闪存颗粒NAND。
中央处理器控制存储器的数据写入和读取。示例性的,中央处理器包括多个内核,其中,第一内核和第二内核用于处理对应的通信信道的初始通信数据,第三内核用于控制存储器的数据写入和读取,即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的过程包括: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可以理解的,中央处理器的当前处理时隙与并行处理器的当前处理时隙并不是同一个时隙,示例性的,中央处理器在处理第N个时隙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时,并行处理器在处理第M个时隙对应的各第一处理结果,M小于N;而天线单元发送数据是以时隙为单位发送的,为了保证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之间的数据处理的时隙连续性,中央处理器不直接将处理完的各第一处理结果直接传输给并行处理器,而是先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存储器中,并以时隙为发送周期控制存储器将相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其中,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会造成不同的发送周期,示例性的,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对应的时隙为125us,则中央处理器以每125us发送一个时隙对应的各第一处理结果至并行处理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
其中,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即每个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一个时隙对应的各第一处理结果。每个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空间大小可以基于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每个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空间对应的大小称为时隙数据量大小。
示例性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可以根据小区带宽、子载波间隔、编码调制方式和天线层数计算出来。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2,在多个存储单元中确定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
示例性的,存储器占用的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为A,每个存储单元的大小为B,则第C个时隙(即目标时隙)对应的存储单元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为(A+C*B)。
示例性的,存储器可以是一种环形缓冲器结构,此时,第C个时隙(即目标时隙)对应的存储单元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为(A+(C mod D)*B),其中D为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数量。
例如,通信设备是基站侧通信设备。基站还包括一套完整的时间同步设备,该时间同步设备与GPS同步,通过GPS提供的时间信息,精确计算出每个时隙的时间;该时间同步设备可以在每个时隙的起始时刻告知基站的通信设备时隙开始以及相应的时隙信息。
步骤604,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
示例性的,按照确定的目标存储单元的起始地址,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写入存储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7,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的过程包括:
步骤702,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
步骤704,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其中时隙数据量大小基于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
示例性的,上述中央处理器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的过程可以利用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内存访问)技术实现。DMA是中央处理器总线架构提供的一种功能,可以使得数据在外设(并行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传输,实现DMA技术需要存储器和外设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中央处理器通过驱动调用等方式来控制DMA的数据传输过程。
在目标时隙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中央处理器可以根据目标时隙是通信设备对应的第几个时隙,按照前述实施例中的计算方式(A+(C mod D)*B)计算得到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又示例性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将存储目标时隙对应的各第一处理结果时计算得到的目标单元起始地址记录下来,在目标时隙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直接读取之前的记录数据。
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的过程,示例性的,可以将起始地址和时隙数据量大小作为驱动DMA控制器的驱动函数中的调用参数,控制存储器将以起始地址开始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例如DMA等技术控制存储器在目标时隙对应的数据发送时刻将目标时隙对应的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给并行处理器,避免了中央处理器从存储器中读取数据再传输至并行处理器的造成的时延,提高通信设备的数据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子单元,各存储子单元与各通信信道对应。
示例性的,每个存储子单元的大小是预先设置的。每个通信信道在一个时隙内的数据量有理论上的最大值,这个是可以根据小区建立时的配置计算出来的,对应的存储子单元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基于该理论最大值确定。示例性的,一个存储子单元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等于该理论最大值,又示例性的,一个存储子单元对应的存储空间的大小是一个大于该理论最大值的固定值。所有的存储子单元加起来构成一个存储单元,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大小(即前述实施方式中的隙数据量大小)也可以是一个预设的固定值。
请参考图8,本实施方式中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的过程包括:
步骤802,在多个存储子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目标通信信道是各通信信道中的任一个通信信道。
步骤804,将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子单元。
示例性的,在目标存储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所占用存储器的存储空间的起始地址,将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按照相应的起始地址存储到存储器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处理器在存储各第一处理结果时,按照通信信道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分别存储至相应的存储子单元,如此,在控制存储器发送各第一处理结果时,可以控制存储器按照通信信道直接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发送到并行处理器中各个通信信道对应的处理模块中,保证数据处理的连续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网络设备104中的并行处理器为例进行说明,该网络设备104还包括中央处理器。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2,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其中,各第一处理结果为中央处理器对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
步骤904,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
对应于前述应用于中央处理器中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执行相应后续的数据处理流程,直至得到待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
示例性的,第一处理结果是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的,则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并行进行信道编码处理、速率匹配处理、数据加扰处理、资源映射与调制处理、快速逆傅里叶变换处理、加循环前缀与加窗、相位补偿和数据组包处理,得到组包后数据作为目标通信数据。
又示例性的,第一处理结果是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参数计算处理、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的,则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并行进行速率匹配处理、数据加扰处理、资源映射与调制处理、快速逆傅里叶变换处理、加循环前缀与加窗、相位补偿和数据组包处理,得到组包后数据作为目标通信数据。
步骤906,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天线单元对目标通信数据进行数模转换,生成空口信号。示例性的,天线单元为有源天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的并行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各第一处理结果为中央处理器对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如此,利用并行处理器拥有大量逻辑运算资源,能够快速处理逻辑运算任务的特点,结合通信设备中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大量逻辑运算的特点,由并行处理器获取经由中央处理器对初始通信数据将处理流程顺序靠前且复杂度较高的处理过程先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一处理结果,由并行处理器对后续处理过程进行并行加速处理,相较于相关技术中将物理层信道的所有处理流程都设置在中央处理器中工作,本申请实施例降低通信设备中对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时延,提高通信设备的处理效率;同时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构成两级流水线的结构,中央处理器的输出作为并行处理器的输入,数据单向交互,缩短数据处理时延,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能够满足毫米波通信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图9所示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如何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的过程。如图10所示,该过程包括:
步骤1002,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
其中,第一并行处理包括在时序上位于资源映射处理之前的数据处理过程。
示例性的,第一并行处理包括信道编码处理、速率匹配处理和数据加扰处理。
步骤1004,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
步骤1006,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其中,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其中,相关技术中会采用先调制再资源映射的处理方法。示例性的,调制处理会将每个RE(Resource Element,资源粒子)的待调制数据调制成32bit的复数数据。其中,不同的调制方式相对应的待调制数据比特不同,如BPSK调制方式对应1bit待调制数据、QPSK调制方式对应2bit待调制数据、16QAM调制对应4bit待调制数据、64QAM调制对应6bit待调制数据、256QAM调制对应8bit待调制数据。资源映射处理指的是将数据按照5G标准要求的资源映射方式分配到RE上。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种先资源映射再调制的处理流程。示例性的,使用12bit数据来表示一个RE对应的经过资源映射后待调制数据大小,其中高4bit代表该RE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对应的调制方式,低8bit代表经过资源映射后该RE对应的待调制的实际数据。
如此,假设共有N个RE需要调制和资源映射;对于先调制后映射的处理方式,需要(32*N)bits的存储空间来存储调制后的数据,再进行资源映射;对于先资源映射后调制的处理方式,需要(12*N)bits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映射后的数据,再进行调制;因此先资源映射后调制所需的存储空间是先调制后资源映射的37.5%。假设数据调制和资源映射模块每次同时处理M个RE。对于先调制后资源映射的处理方式,数据带宽是32*M bps;对于先资源映射后调制的处理方式,数据带宽是12*M bps;因此,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先资源映射后调制的数据带宽是先调制后资源映射的数据带宽的37.5%。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中,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的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能够降低资源映射处理过程时的数据带宽和资源占用,提高物理层信道的数据处理过程的处理速度,降低处理时延,提高处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信道编码参数、速率匹配参数、加扰参数和负载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的过程包括:按照信道编码参数对负载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编码后数据;按照速率匹配参数对编码后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处理,得到匹配后数据;按照加扰参数对匹配后数据进行数据加扰处理,得到待映射数据。其中,并行处理器对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匹配后数据进行加扰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待映射数据,提高传输数据的恢复能力和保密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处理结果还包括资源映射参数。请参考图1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是如何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的过程。如图11所示,该过程包括:
步骤1102,针对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映射参数从各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
示例性的,每个通信信道在完成信道编码处理、速度匹配处理和数据加扰处理后,得到的待映射数据先存储在并行处理器的存储单元中,其中,每个通信信道都有各自对应的一块连续的存储区域。资源映射参数和RE一一对应的,例如,每个RE都对应32bit的资源映射参数,总共N个RE就对应32N bit的资源映射参数,其中32N bit的资源映射参数是按照RE顺序依次排列的。资源映射参数用于指示当前RE需要从哪一个信道对应的待映射数据中读取哪几个bit以及对应的调制比特。
步骤1104,对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
步骤1106,将扩展子数据和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
针对整个目标时隙来说,每个RE是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需要承载的数据,示例性的,按照RE的索引顺序,依次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的指示从并行处理器的存储单元中去读取需要承载的数据,其中,一个RE读取的待映射的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称为映射子数据;将映射子数据扩展到预设长度(示例性的,8bit),得到扩展子数据;将扩展子数据与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子数据。
步骤1108,根据各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待调制数据。
按照RE的索引顺序,执行所有RE的资源映射处理,得到该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
示例性的,PDCCH信道的部分待映射数据为00011110(B),最左边为最高位bit7,最右边为最低为bit0;该待映射数据的调制方式为QPSK。根据资源映射参数,RE0需要承载PDCCH信道的bit1和bit0,则从存储单元中读出相应的映射子数据为10(B);RE1需要承载PDCCH信道的bit3和bit2,则从存储单元中读出相应的映射子数据为11(B);RE2需要承载PDCCH信道的bit5和bit4,则从存储单元中读出相应的映射子数据为01(B);RE3需要承载PDCCH信道的bit7和bit6,则从存储单元中读出相应的映射子数据为00(B);同时,用4bit值0010(B)代表QPSK调制。其中,0、1、2和3是各RE的粒子索引。
针对每个RE承载的映射子数据,首先将其扩展到8位的(扩展方法不限,这里以高位补零为示例),RE0承载的数据10(B)扩展为00000010(B);然后将调制方式和扩展后的数据拼接成12bit的映射结果,即得到拼接子数据;RE0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为001000000010(B),其余同理,得到48bit的待调制数据。
相应的,在针对目标时隙进行数据调制处理时,按照RE的粒子索引顺序依次对拼接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的过程,包括:针对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调制比特,对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对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以RE0为例,示例性的给出数据调制处理的过程:从待调制数据中第一个RE对应的拼接子数据001000000010(B)的高4bit可以确定调制方式为QPSK,从待调制数据中第一个RE对应的拼接子数据001000000010(B)的低8bit可以确定待调制数据为10,根据5G标准,其调制结果为1/√2(-1+j);然后将该复数做定点化处理,分别用16bit的定点数表示实部和虚部;假设定点数格式为Q1.14,则实部(-1/√2)的定点数表示为D2BF(H),虚部1/√2的定点数表示为2D41(H);最后将实部和虚部组合成32bit调制结果,例如用高16bit表示虚部,低16bit表示实部,则RE0对应的调制子数据为2D41D2BF(H)。
在资源映射处理和数据调制处理过程之后,并行处理器以符号为单位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处理,将一个符号上N个子载波的频域数据转换为时域数据,再进行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用于通信设备中,如图12所示,该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4、并行处理器1206和天线单元1208。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1,中央处理器1202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
步骤1302,针对各通信信道,中央处理器1202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其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信道编码参数、速率匹配参数、加扰参数、资源映射参数、调制参数和负载信息。
步骤1303,中央处理器1202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1204。
可选的,中央处理器1202包括多个内核;通过目标内核对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目标内核为多个内核中与目标通信信道的信道类型对应的内核。
可选的,存储器1204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包括:在多个存储单元中确定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
可选的,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子单元,存储子单元各通信信道对应,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包括:在多个存储子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将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子单元。
步骤1304,中央处理器1202控制存储器1204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可选的,控制存储器1204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包括: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1204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时隙数据量大小基于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
步骤1305,并行处理器1206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步骤1306,并行处理器1206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
步骤1307,并行处理器1206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
可选的,第一处理结果包括资源映射参数,并行处理器1206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的过程,包括:针对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映射参数从各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对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将扩展子数据和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待调制数据。
步骤1308,并行处理器1206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可选的,并行处理器1206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的过程,包括:针对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调制比特,对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对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步骤1309,并行处理器1206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1208。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通信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通信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信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该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1402、中央处理模块1404和数据传输模块1406,其中:
数据获取模块1402,用于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
中央处理模块1404,用于针对各通信信道,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数据传输模块1406,用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以使并行处理器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模块1406还用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模块1406具体用于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数据传输模块1406具体用于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目标存储单元与目标时隙对应;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时隙数据量大小基于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模块1404具体用于对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通信数据处理装置,设置于通信设备中的并行处理器,通信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器,该装置包括:结果获取模块1502和并行处理模块1504,其中:
结果获取模块1502,用于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各第一处理结果为中央处理器对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
并行处理模块1504,用于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并行处理模块1504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资源映射参数;并行处理模块1504具体用于针对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映射参数从各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对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将扩展子数据和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待调制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并行处理模块1504具体用于针对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调制比特,对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对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上述通信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其中,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每个通信信道,对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并行处理器;并行处理器用于对各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将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包括多个内核;其中,目标内核用于对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目标内核为多个内核中与目标通信信道的信道类型对应的内核。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其中,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存储器,并控制存储器将各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并行处理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其中,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多个存储单元中确定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并将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子单元,存储子单元与通信信道对应,其中,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多个存储子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将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目标存储子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根据起始地址,控制存储器从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并行处理器,时隙数据量大小基于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并行处理器具体用于针对每个第一处理结果,根据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对各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待映射数据分别对应的调制比特;按照各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处理结果包括资源映射参数;并行处理器具体用于针对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映射参数从各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资源映射参数确定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对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将扩展子数据和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待调制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并行处理器具体用于针对每个资源粒子,根据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调制比特,对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根据各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得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对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目标通信数据,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nput/Output,简称I/O)和通信接口。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通信设备中的中央处理器,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并行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
针对所述各通信信道,对所述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并行处理器,以使所述并行处理器对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且用于传输至天线单元的目标通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并行处理器之前,还包括:
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
所述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并行处理器,包括:
控制所述存储器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并行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所述控制所述存储器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并行处理器,包括:
获取目标存储单元在所述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与所述目标时隙对应;
根据所述起始地址,控制所述存储器从所述起始地址读取预设的时隙数据量大小对应的数据传输至所述并行处理器,所述时隙数据量大小基于所述通信设备在一个时隙中处理的通信数据的大小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包括:
对所述初始通信数据进行信道参数计算处理和负载信息生成处理,得到所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
5.一种通信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通信设备中的并行处理器,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为所述中央处理器对所述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所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的;
对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
将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第一处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第一并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对应的待映射数据;
对各所述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所述待调制数据中包括各所述待映射数据对应的调制比特;
按照各所述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所述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所述第二并行处理至少包括数据调制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包括资源映射参数,所述对各所述待映射数据进行资源映射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待调制数据,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多个资源粒子中的每个资源粒子,根据所述资源映射参数从各所述待映射数据中获取与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映射子数据,并根据所述资源映射参数确定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比特;
对所述映射子数据进行扩展处理,得到预设长度的扩展子数据;
将所述扩展子数据和所述调制比特进行拼接处理,得到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
根据各所述资源粒子的索引顺序和各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得到所述待调制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各所述调制比特指示的调制方式,对所述待调制数据进行第二并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通信数据,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资源粒子,根据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拼接子数据中的所述调制比特,对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扩展子数据进行数据调制处理,得到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调制子数据;
根据各所述资源粒子对应的所述调制子数据,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调制后数据;
对所述调制后数据进行符号级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通信数据,所述符号级处理包括逆傅里叶变换处理、添加循环前缀与加窗处理、相位补偿处理和数据组包处理。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并行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通信设备在目标时隙中与各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针对所述各通信信道,对所述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各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输出至所述并行处理器;
所述并行处理器,用于对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进行并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通信数据,将所述目标通信数据传输至天线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多个内核;
目标内核,用于对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初始通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第一处理结果,所述目标内核为所述多个内核中与所述目标通信信道的信道类型对应的内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其中,
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存储器,并控制所述存储器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并行处理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包括多个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时隙对应,其中,
所述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存储单元中确定所述目标时隙对应的目标存储单元,并将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多个存储子单元,所述存储子单元与所述通信信道对应,其中,
所述中央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多个存储子单元中确定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目标存储子单元,将所述目标通信信道对应的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子单元。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1025468.1A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Pending CN1171195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5468.1A CN117119536A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25468.1A CN117119536A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536A true CN117119536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5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25468.1A Pending CN117119536A (zh) 2023-08-14 2023-08-14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953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44722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via multi-beam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side device
CN111770572B (zh)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43615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JP2013543685A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ユーザ機器
KR102352674B1 (ko) 시퀀스 기반의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TWI733934B (zh) 通訊方法、終端和網路設備
JP7319363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1066320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KR20190125538A (ko)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US11212789B2 (en)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2739600A (zh) 用于减少lte dl执行中的等待时间的方法
WO2016134528A1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228596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CN111934836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A3103307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242738A1 (zh) 发送调制符号的方法、接收调制符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WO201820191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6621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7119536A (zh) 通信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KR20130007455A (ko) Lte 하향 링크에서 pdcch의 reg 매핑의 복잡도를 줄이는 방법
CN114651502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0652368B2 (en) Parameter encod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22100114A1 (zh) 一种极化编码方法和装置
WO2024113249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268114A1 (zh) 一种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表格确定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