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9031A -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9031A
CN117119031A CN202311162673.2A CN202311162673A CN117119031A CN 117119031 A CN117119031 A CN 117119031A CN 202311162673 A CN202311162673 A CN 202311162673A CN 117119031 A CN117119031 A CN 117119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target controlled
decision
controlled device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62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成智
阳噹铃
金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62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9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9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9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2Brokering proxy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服务器通过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然后获取根据该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再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这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案中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远程控制并不依赖于用户实现。因为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传输的消息是与目标被控设备有关的消息,因此基于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能够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有依据的自动控制,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相对符合用户期望的自动控制,从而在维护用户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用户的设备控制负担,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例如目前用户已经可以通过个人的便携式终端(如手机或者平板)对远程设备进行控制了,如用户离开家以后可以通过手机向扫地机器人发送启动指令让扫地机器人进行打扫;又如,用户在有用车需求时可以远程控制自己的汽车提前点火以开启空调。设备远程控制的实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过大多数人都处于快节奏、高密度信息轰炸的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忘记要对不在自己眼前的设备进行控制,更何况需要被控制的设备种类多,控制策略也不同,这可能导致设备远程控制功能成为“鸡肋”,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因此,如何降低设备远程控制给用户带来的负担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设备远程控制中的用户负担,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被控设备通过消息中间件同控制设备通信,所述消息中间件被配置为接受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主题订阅,以及在各所述主题上接收消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推送给订阅过所述主题的所述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
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
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以供所述目标被控设备执行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通过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然后获取根据该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再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这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案中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远程控制并不依赖于用户实现。因为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传输的消息是与目标被控设备有关的消息,因此服务器收集这些消息而形成决策基础信息可以作为自动生成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指令的基础,反过来,基于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能够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有依据的自动控制,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相对符合用户期望的自动控制,从而在维护用户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用户的设备控制负担,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所述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收集由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多个基础控制指令,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所述关联控制设备为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设备;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所述设备上报消息中包括所述被控设备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状态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收集的决策基础信息中可以包括关联控制设备在控制主题上向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多个基础控制指令以及被控设备上报的状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多条基础控制指令可以体现关联控制设备侧用户对目标被控关联设备的历史控制,可以表征用户的控制习惯;而被控设备通过设备上报消息上报的状态数据可以体现目标被控设备的所处的状态。根据用户的控制习惯与目标被控设备所处状态中的至少一种进行自动控制指令生成,能够提升自动控制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状态数据及表征所述被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数据。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所述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所述设备上报消息;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所述上报主题上收集由关联被控设备发送的包含所述环境状态数据的所述设备上报消息,所述关联被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处于相同环境中的所述被控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在收集设备上报消息时,可以收集由目标被控设备自己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也可以收集由同该目标被控设备处于相同环境中的关联被控设备所发送的包含环境状态数据的设备上报消息。毫无疑义的是,由目标被控设备自己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自然可以准确体现目标被控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同时,因为关联被控设备与目标被控设备处于相同环境中,因此关联被控设备上报的环境状态数据也基本可以被视作是目标被控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数据,这样可以确保服务器在目标被控设备本身不支持环境状态检测功能的情况下了解目标被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通过有效利用已有资源提升了设备远程控制的准确性。
可选地,若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状态数据,则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结合预存的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所述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中包括多种所述状态数据与控制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则所述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包括:对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进行学习,并基于学习结果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可选地,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所述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自动模式启用指令,所述自动模式启用指令用于指示启用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关联控制设备为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设备;
解析所述自动模式启用指令,并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所述自动控制模式中对应的所述目标被控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联控制设备侧只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自动模式启动指令,就可以让服务器自动对相应的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可以让关联控制设备侧的用户通过“一键”实现各被控设备的远程控制,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负担,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为决策服务器;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之前,还包括:向所述消息中间件订阅与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各所述主题;
所述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所述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包括:在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所述控制主题上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消息中间件,以使所述消息中间件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推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执行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服务器可以为决策服务器,决策服务器通过向消息中间件订阅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就可以实现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在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后,决策服务器可以直接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向消息中间件发送自动控制指令,从而使得消息中间件将该自动控制指令推送给对应的目标被控设备。在该设备远程控制方案中,不需要对消息中间件进行改进,基于现有的通信架构就可以实现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自动控制指令的生成与发送,有利于降低设备远程控制方案实现的成本。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为所述消息中间件;所述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将所述决策基础信息发送给决策服务器,以供所述决策服务器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接收所述决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设备远程控制程序,所述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可供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服务器通过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然后获取根据该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再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这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案中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远程控制并不依赖于用户实现。因为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传输的消息是与目标被控设备有关的消息,因此服务器收集这些消息而形成决策基础信息可以作为自动生成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指令的基础,反过来,基于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能够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有依据的自动控制,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相对符合用户期望的自动控制,从而在维护用户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用户的设备控制负担,提升用户体验。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存储有设备远程控制程序,所述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可供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对设备的远程控制不再依赖于用户手动操作实现,在维护用户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了用户的设备控制负担,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通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基于通信系统实现设备控制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1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1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2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3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3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一种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信系统;20-消息中间件;30-终端设备;4-设备远程控制系统;40-决策服务器;50-服务器;51-处理器;52-存储器;53-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为了降低用户的设备控制负担,向用户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设备远程控制方法进行阐述:
首先,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实现,这里先结合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对设备远程控制方法中终端设备30间的通信机制进行说明:
通信系统1中包括消息中间件20与多个终端设备30,多个终端设备30分别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连接,并向消息中间件20进行主题订阅。消息中间件20可以接收终端设备30发送的消息,然后根据消息所属的主题以及各终端设备30的主题订阅情况对该消息进行推送,例如,如果A订阅了第一主题,那么消息中间件20在接收到第一主题的第一消息后,就会将该第一消息推送给A。如果B、D两个终端设备30仅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了第二主题,那么消息中间件20就不会将不属于第二主题的第一消息发送给B与D,而是会在接收到属于第二主题的第二消息后向B、D推送第二消息。同样地,仅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了第一主题的A也不会从消息中间件20处接收到第二消息。
通信系统1应用于设备控制领域时,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的多个终端设备30可以包括两种角色,一种是“控制设备”,另一种是“被控设备”。控制设备通常是用户的用户终端,例如可以是便携式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AD)、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等。被控终端通常是家用电器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例如扫地机器人、体重计、冰箱、空调、智能音箱、智能饮水机、智能热水器、智能电视等、车载终端等。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设备并不总是可随用户随时移动的终端设备30,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台式电脑、智能电视等也可以作为控制设备,同样地,被控设备也并不总是不能随用户随时移动的终端设备30,例如手机、PAD等也同样可以作为被控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互换的,例如在一些情境下,PAD可以作为控制设备,另一些情景中,其也可能会作为被控设备。
下面结合图2示出的交互流程示意图对基于通信系统1实现的设备控制方案进行介绍:
S202: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分别与消息中间件通信连接,并向消息中间件进行主题订阅。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系统1可以基于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实现通信,消息中间件20可以为MQTT中间件(MQTTBroker),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均可以作为MQTT Broker的MQTT客户端接入MQTT Broker。MQTT协议是一种基于订阅/推送(subscribe/publish)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该协议构建于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上。MQTT最大优点在于,可以以极少的代码和有限的带宽,为远程连接设备提过实时可靠的消息服务,作为一种低开销、低带宽占用的即时通讯协议,使其在物联网、智能家居、小型设备、移动应用、工业自动化等方面,尤其是在低带宽、网络环境不可靠的领域中有较广泛的应用。MQTT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
1.轻量级:具有开销低、报文小的特点,能在有限的能力下实现高效的通信;
2.可靠:支持多种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级、会话感知和持久连接,即使在高延迟或连接不稳定的条件下也能保证消息的可靠传递;
3.安全通信:一方面提供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和安全套接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加密功能,另一方面,还通过用户名/密码凭证或客户端证书提供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以保护网络及其资源的访问;
4.双向通信:发布/订阅模式为设备之间提供了无缝的双向通信方式,无需直接将设备耦合在一起。简化了新设备的集成,同时保证了系统易于扩展;
5.连续、有状态的会话:提供了MQTT客户端与MQTT Broker之间保持有状态会话的能力,这使得系统即使在断开连接后也能记住订阅和未传递的消息。MQTT客户端还可以在建立连接时指定一个保活间隔,这会促使MQTT Broker定期检查连接状态。如果连接中断,MQTT Broker会储存未传递的消息(根据QoS级别确定),并在MQTT客户端重新连接时尝试传递它们。这个特性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降低了因间断性连接而导致数据丢失的风险。
应当明白的是,虽然图2中控制设备与被控设备均在S202中完成与消息中间件20的通信连接,并向消息中间件20进行了主题订阅。但二者间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连接的过程并不一定是同时完成的,可以先后完成。而且,终端设备30也并不是在连接到消息中间件20后就立马需要完成所有的主题订阅,事实上,终端设备30可以根据自己的通信需要被随时向消息中间件20进行主题订阅。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上报主题,而被控设备可以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控制主题。主题是用于标识和分类消息的字符串。主题由一个或多个层级组成,层级之间使用斜杠“/”进行分隔。例如假定一个主题包括N个层级,其基本格式为“限定字段1/限定字段2/限定字段3/…/限定字段N”,MQTT Broker在对待推送消息的主题与各MQTT客户端订阅的主题进行匹配时,从最左的限定字段开始匹配。同时,在MQTT协议中还支持通配符,当某一个限定字段为通配符,那么无论与通配符对应的限定字段是何内容,都认为二者匹配成功。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与“*”中的至少一种作为通配符,其中,“*”可用于匹配一个层级,而“#”可以匹配多个层级。
应当明白的是,“控制主题”与“上报主题”均属于大类主题,其中控制主题是指控制设备向被控设备发送消息的主题,而上报主题则是指被控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消息的主题。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接收到与本设备无关的消息,所以无论是控制设备还是被控设备都会只会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细化的主题,不过因为被控设备订阅的用于与控制设备通信的主题属于控制主题这一大类,控制设备订阅的用于与被控设备通信的主题也属于上报主题这一大类,因此,为了便于介绍,本实施例就不列举细化的控制主题、细化的上报主题,而是直接分别统称为“控制主题”、“上报主题”。
S204:控制设备在控制主题上向消息中间件发送控制指令。
用户在有针对被控设备的控制需求时,其可以在控制设备上进行操作,让控制设备生成控制指令。控制设备生成控制指令后可以在控制主题上向消息中间件20进行指令发送。
S206:消息中间件将该控制指令推送给订阅过该控制主题的被控设备。
消息中间件20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确定该控制指令所属的主题为控制主题,因此其可以将该控制指令向订阅过该控制主题的被控设备。
S208:被控设备执行控制指令并根据执行结果生成响应消息。
被控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对控制指令进行解析并执行,然后根据执行结果生成响应消息,响应消息中可以包含被控设备对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
S210:被控设备在上报主题上将响应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生成响应消息后,被控设备在上报主题上将该响应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
S212:消息中间件将该响应消息推送给订阅过该上报主题的控制设备。
消息中间件20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可以确定该响应消息所属的主题为上报主题,因此其可以将该响应消息向订阅过该上报主题的控制设备。
S214:控制设备根据响应消息确定被控设备的指令执行结果。
控制设备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对响应消息进行解析,从而了解被控设备对控制指令的执行情况。
被控设备除了在上报主题上控制设备发送响应消息以外,在一些情景中,还可以通过上报主题将设备上报消息发送给控制设备。例如被控设备可以检测到自己的设备状态与自己所处环境状态的中的至少一种,被控设备根据检测到的状态数据生成设备上报消息,然后在上报主题上将设备上报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以供消息中间件20将设备上报消息推送给订阅过该上报主题的控制设备,进而使得控制设备了解到被控设备侧的情况,并以这些情况作为基础来决策对被控设备的控制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控制方案依赖于用户在控制设备上下发控制操作实现,如果用户忘记则其不能享受到设备远程控制的好处,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企业内,智能终端设备是非常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逐一对各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控制,这显然是巨大的负担。对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服务器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请参见图3示出的流程示意图:
S302:服务器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
应当明白的是,“目标被控设备”属于被控设备,其可以是众多被控设备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几个。在本实施例中将用于管理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设备称为“关联控制设备”。在一些情景中,一个目标被控设备可能只有一个关联被控设备,但在另一些情景中,一个目标被控设备可能会同时受几个关联被控设备的管理。在一些情景中,一个关联控制设备可能仅管理一个目标被控设备,但在更多的情景中,一个关联控制设备会对应至少两个目标被控设备。
决策基础信息是可供服务器侧作出对目标被控设备控制决定的基础,是服务器侧自动生成控制指令的依据。为了便于同关联控制设备侧生成并发送的控制指令进行区分,本实施例中将由服务器侧自动生成并发送的控制指令称为“自动控制指令”,会由关联控制设备侧生成并发送的控制指令称为“基础控制指令”,基础控制指令通常是关联控制设备根据用户的操作生成的,而自动控制指令则是由服务器侧根据决策基础信息自动生成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基础控制指令”与“自动控制指令”仅仅是为了对两种生成方式不同的控制指令进行区分,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二者也可以分别以“第一控制指令”与“第二控制指令”进行指代。
在一些示例中,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可以是该目标被控设备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的控制主题。可以理解的是,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服务器可以收集到关联控制设备向该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为了便于后文区分,这里将由关联控制设备生成并发送的控制指令称为“基础控制指令”。所以,在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收集控制指令形成决策基础信息。考虑到基础控制指令是由关联控制设备侧发送的去,其体现的是关联控制设备侧用户对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历史,为了根据用户的控制历史了解用户的控制习惯,提升自动控制的准确性,服务器可以收集多个基础控制指令形成决策基础信息。
在另一些示例中,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也可以是该目标被控设备的关联控制设备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的上报主题。通过上报主题,被控设备可以通过消息中间件20向关联被控设备发送自己的设备上报消息,在设备上报消息中包含被控设备检测到的状态数据。这里所说的状态数据包括被控设备检测到的设备状态数据与环境状态数据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设备状态数据是体现被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状态等的数据,而环境状态数据则表征的是被控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例如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光照强度等。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企业内支持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30不只一个,那么关联控制设备针对这些终端设备30订阅的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也会有多个,对于一个目标被控设备而言,关联被控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就既包含与该目标被控设备对应的上报主题,也包含与其他被控设备对应的上报主题。
部分示例中,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包括目标被控设备向关联控制设备发送设备上报消息的上报主题,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在该上报主题上收集到的决策基础信息就包括由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是可以体现出目标被控设备的设备状态和环境状态中至少一种的状态数据。
另外部分示例中,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包括关联被控设备向关联控制设备发送设备上报消息的上报主题,所谓“关联被控设备”是指与目标被控设备一样同属于被控设备,而且关联被控设备与目标被控设备处于相同环境下,例如属于同一个家庭,或者更进一步地关联被控设备与目标被控设备均处于一家庭的客厅内,或者同处于一家庭的厨房内。在本实施例中,之所以让服务器收集目标被控设备的关联被控设备发送设备上报消息,主要是因为关联被控设备与目标被控设备同处相同的环境,因此关联被控设备检测到的环境状态数据不仅可以表征关联被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也可以表征目标被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其也可以被视作是目标被控设备对应的环境状态数据。所以,服务器在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收集由关联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是指包含环境状态数据的设备上报消息。如果目标被控设备本身不支持进行环境状态的检测,例如其没有部署温度传感器等,那么服务器可以通过收集该目标被控设备的关联被控设备上报的环境状态数据来了解目标被控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状态。
还有一部分示例中,服务器针对目标被控设备收集的决策基础信息同时包括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和关联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目标被控设备的设备上报消息中包含目标被控设备的设备状态数据,关联被控设备的设备上报消息中包含关联被控设备的环境状态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仅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进行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也即仅收集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的多个基础控制指令来形成决策基础信息。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仅在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进行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也即仅收集目标被控设备的设备状态数据和/或环境状态数据来形成决策基础信息。还有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同时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以及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进行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决策基础信息中同时包括多个基础控制指令以及被控设备检测的状态数据。
下面对服务器进行介绍: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为消息中间件20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消息中间件20不仅需要根据各终端设备30的主题订阅情况对接收到的消息进行推送,还需要对消息进行解析获取消息内容。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可以为独立于消息中间件20的其他服务器,本实施例中将消息中间件20以外的其他服务器称为“决策服务器”,决策服务器可以通过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
在部分示例中,决策服务器作为客户端接入消息中间件20,并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例如,决策服务器和各个终端设备30一样,作为MQTT客户端接入到MQTT Broker,这样当消息中间件20在这些主题上接收到消息时,消息中间件20也可以将该消息推送给决策服务器,使得决策服务器实现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
另外部分示例中,决策服务器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连接,例如当消息中间件20为MQTT Broker时,决策服务器与MQTT Broker采用MQTT以外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由MQTT Broker,也就是消息中间件20辅助决策服务器进行决策基础信息收集。例如,由消息中间件20将其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到的消息转发给决策服务器,在一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与决策服务器通过用户数据报文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通信,消息中间件20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到一个消息,其就通过UDP将该消息转发给决策服务器;另一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也可以先收集多个消息,然后将这些消息打包后通过UDP发送给决策服务器;还有一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接收到消息后,还会对消息进行解析处理,获取到有效信息来形成决策基础信息,随后再将决策基础信息通过UDP发送给决策服务器。
S304:服务器获取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的过程由服务器本身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收集到决策基础信息后,可以由本服务器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例如,如果服务器是决策服务器,那么无论该决策服务器是如何收集到决策基础信息的,在决策基础信息收集完成后,该服务器都可以自己生成自动控制指令;又例如,如果服务器是消息中间件20,那么消息中间件20除了支持基于各终端设备30的主题订阅进行消息推送以外,还需要支持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与自动控制指令的生成。在这些示例中,服务器获取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是通过自己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来实现的。
在本实施例的另外一些示例中,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的过程可以由服务器以外的其他设备完成,例如,如果服务器为消息中间件20,该消息中间件20收集到决策基础信息后,可以将该决策基础信息提供给与之通信连接的其他服务器,如决策服务器,让决策服务器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并将自动控制指令反馈给自己。在这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获取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就是通过向和决策服务器发送决策基础信息并接收决策服务器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来实现的。
下面以服务器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为例来对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的过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无论是消息中间件20还是决策服务器,都可以参照该方案进行自动控制指令生成:
如果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多条基础控制指令,那么服务器可以对这些基础控制指令进行学习,并基于学习结果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例如服务器可以通过基础控制指令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然后利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由于深度学习模型是通过大量的基础控制指令训练出来的,其能够很好地挖掘关联控制设备侧用户的控制习惯与控制规律,所在明确用户的控制习惯与控制规律后,深度学习模型就能够生成接近甚至契合用户习惯或需求的自动控制指令,从而代替用户控制关联控制设备生成的基础控制指令。
如果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目标被控设备的状态数据,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结合预存的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例如,服务器中可以预先存储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该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中包括多种状态数据与控制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第一状态数据对应第一控制策略,第二状态数据对应第二控制策略,第三状态数据对应第三控制策略,等等。服务器从决策基础信息中获取到目标被控设备侧的状态数据后,就可以查询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从而查询到与状态数据对应的控制策略,随后服务器可以根据查询到的控制策略生成自动控制指令。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温度、湿度等测量通过测量得到的状态数据,其数值可能是千变万化的,在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中为每一个状态数据单独设置对应的控制策略是不太现实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中存储的状态数据可以为状态数据的区间范围,一个状态数据的区间范围对应一个控制策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如果决策基础信息中同时包括基础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则服务器可以以基础控制指令与状态数据中的一种来生成初始自动控制指令,然后根据另外一种对初始自动控制指令进行调整与晚上,从而得到最终的自动控制指令。
S306:服务器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供目标被控设备执行自动控制指令。
获取到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后,服务器可以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使得目标被控设备在接收到自动控制指令后执行指令,从而实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自动控制。
如果服务器为决策服务器,则其可以先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由消息中间件20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在一些示例中,决策服务器与各终端设备30一样,以客户端的角色接入消息中间件20,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服务器可以直接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向消息中间件20发送自动控制指令,这样当消息中间件20接收到自动控制指令后,只需要在控制主题上对其进行正常推送即可让目标被控设备接收到自动控制指令。在另一些示例中,决策服务器与消息中间件20之间通过MQTT协议以外的方式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决策服务器可以基于其他通信协议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消息中间件20接收到自动控制指令后,可以再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还有一些示例中,决策服务器也可以直接与目标被控设备通信,二者间建立不基于消息中间件20的通信链路,决策服务器通过该通信链路直接向目标被控设备发送自动控制指令。
如果服务器是消息中间件20,则其在获取到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后,可以直接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可以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目标被控设备推送自动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中,消息中间件20与目标被控设备之间也可以建立基于MQTT协议以外的通信协议的通信链路,以专门实现自动控制指令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目标被控设备解析并执行自动控制指令后,还可以根据执行结果生成对应的响应消息,然后将响应消息发送给服务器,例如若服务器是消息中间件20,那么目标被控设备就直接将响应消息发送给消息中间件。另一些示例中,服务器为决策服务器,目标被控设备可以通过消息中间件20将响应消息发送给决策服务器,或者也可以直接将响应消息发送给决策服务器。
在服务器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目标被控设备对自动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后,其可以将对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情况通知给关联控制设备,以使得关联控制设备可以了解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情况,例如让关联控制设备侧的用户知晓家里客厅的空调已经打开了,或者是扫地机器人已经开始打扫了。一些示例中,目标被控设备也可以直接将子集对自动控制指令的执行结果携带于消息中上报给关联控制设备,这样不仅关联控制设备能够了解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情况,服务器通过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进行消息收集,也能获知这一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情况下,用户没有通过关联控制设备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并不一定是由于用户忘记控制或者懒得控制,也可能是用户不需要,例如,假定用户会在每天晚上6点20分以后打开客厅的空调,在7点打开客厅的电视。但是当用户家庭出游之后,家里的空调、电视等并不需要如同往常一样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再通过自动控制指令控制这些家电工作就是不合适的。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用户可以在需要服务器自动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控制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自动模式启用指令,自动模式启用指令用于指示启用对目标被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模式,这样服务器才会进入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自动控制工作模式中。因此,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服务器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之前,需要先接收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自动模式启用指令,然后服务器解析自动模式启用指令,并根据解析结果确定自动控制模式中对应的目标被控设备。例如,在一种示例中,用户可以在自动模式启用指令向服务器指定需要其进行自动管理的被控设备包括哪些,对于用户没有指定的被控设备,就不会作为服务器的目标被控设备。
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前述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优点与细节更清楚,下面结合几个示例对该设备远程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介绍:
示例1:
请参见图4示出的一种设备远程控制系统4的示意图以及图5示出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假定服务器为决策服务器40,该决策服务器40与各终端设备30一样作为客户端(如MQTT客户端)接入到消息中间件20(如MQTT Broker)。
S502:决策服务器接入消息中间件后向消息中间件订阅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主题。
决策服务器40与各终端设备30在与消息中间件20建立通信连接之后,会向消息中间件20进行主题订阅,对于终端设备30中的被控设备而言,其会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控制主题;对于终端设备30中的控制设备而言,其会向消息中间件20订阅上报主题;而决策服务器40向消息中间件20的主题订阅与目标被控设备(假定为用户家中的空调)有关,在本实施例中,决策服务器40会向消息中间件20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主题,例如包括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关联控制设备(假定为用户的手机)订阅过的上报主题。
S504:决策服务器接收消息中间件推送的消息,进行决策基础信息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决策服务器40可以从在控制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中收集到由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基础控制指令,从上报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中收集到目标被控设备侧的状态数据。
S506:决策服务器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
对于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的过程,请参见前述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508:决策服务器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向消息中间件发送自动控制指令。
决策服务器40在控制主题上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后,消息中间件20会将自动控制指令按照其所属的主题推送给目标被控设备。目标被控设备接收到自动控制指令后,进行指令解析与指令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示例1提供的这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案并不需要对消息中间件20进行改进,消息中间件20只需要支持主题订阅与消息推送即可,这样可以减小设备远程控制方案的实现对通信架构的改动,降低实现成本。
示例2:
假定服务器为消息中间件20,请参见图6示出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S602:消息中间件与各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并接受各终端设备的主题订阅,以及按照主题订阅向各终端设备推送接收到的消息。
对于该过程的实现,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604:消息中间件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决策基础信息。
消息中间件20从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后,除了按照该消息所属的主题对其进行推送以外,消息中间件20还可以对该消息进行解析,以进行决策基础信息收集,例如,对于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消息中间件20对其进行解析可以获取到基础控制指令,对于在关联控制设备订阅过的上报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消息中间件20对其进行解析可以收集到目标被控设备侧的状态数据。
S606:消息中间件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
消息中间件20通过对收集到的多条基础控制指令进行学习,或者根据决策基础信息中的状态数据查询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可以生成对应的自动控制指令。
S608:消息中间件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20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之后,可以直接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供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指令解析与指令执行,实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
示例3:
请参见图7示出的一种设备远程控制系统4的示意图以及图8示出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假定服务器为消息中间件20,消息中间件20与决策服务器40通信连接,但决策服务器40同消息中间件20的通信连接方式与各终端设备30同消息中间件20的通信连接方式不一样,在图7中采用不同的箭头示意了通信连接方式的不同,例如假定消息中间件20与和决策服务器40之间通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TCP/IP)通信,而各个终端设备30通过MQTT协议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
S802:消息中间件与各终端设备通信连接并接受各终端设备的主题订阅,以及按照主题订阅向各终端设备推送接收到的消息。
对于该过程的实现,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与消息中间件20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30中包括目标被控设备,也包括关联控制设备。
S804:消息中间件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决策基础信息。
消息中间件20从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后,除了按照该消息所属的主题对其进行推送以外,消息中间件20还可以对该消息进行解析,以进行决策基础信息收集,例如,对于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消息中间件20对其进行解析可以获取到基础控制指令,对于在关联控制设备订阅过的上报主题上接收到的消息,消息中间件20对其进行解析可以收集到目标被控设备侧的状态数据。
S806:消息中间件将决策基础信息发送给决策服务器。
消息中间件20收集到决策基础信息后,并不进行自动控制指令的生成,而是将该决策基础信息通过TCP/IP链接发送给决策服务器40。
S808:决策服务器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
决策服务器40来进行自动控制指令的生成,这样消息中间件20就不需要对基础控制指令进行学习,也不需要存储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了,这样可以降低消息中间件20的处理负担与存储负担。
S810:决策服务器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
决策服务器40可以通过TCP/IP链接将自己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
S812:消息中间件将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消息中间件20从决策服务器40处获取到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以供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指令解析与指令执行,实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
除了上述三个示例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以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也可以由关联控制设备来进行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然后在没有用户操控的基础上,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自动控制指令,然后在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控制主题上将该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消息中间件20,让消息中间件20将自动控制指令推送给目标被控设备,从而实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自动控制。
还有一些示例中,可以由目标被控设备来进行决策基础信息的收集,然后根据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控制策略,然后按照该控制策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控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由服务器来远程实现对目标被控设备的自动控制,由关联控制设备或者目标被控设备进行的自动控制不需要对现有系统架构进行改动,只不过这样对终端设备30侧的处理性能、存储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目前无论是用户的便携式终端还是用户家里的家电设备基本都不支持如此高的性能需求,该方案会显著增加设备自动控制的实现成本。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50,如图9所示,服务器5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
其中,处理器51与存储器52通过通信总线53实现通信连接。其中,存储器5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数据。存储器5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前述任意一示例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数据,例如存储实现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所涉及的数据,例如前述状态映射关系表等。
处理器5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51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2内的数据,执行本申请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例如处理器51执行存储器52中存储的设备远程控制程序,以实现前述任意一项示例中提供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处理器51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51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51加载并执行设备远程控制程序,该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可供处理器51执行,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任意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的流程。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包括:
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被控设备通过消息中间件同控制设备通信,所述消息中间件被配置为接受至少两个终端设备的主题订阅,以及在各所述主题上接收消息并将接收到的所述消息推送给订阅过所述主题的所述终端设备;所述至少两个终端设备包括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被控设备;
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
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以供所述目标被控设备执行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所述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订阅的控制主题上收集由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多个基础控制指令,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所述关联控制设备为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设备;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所述设备上报消息中包括所述被控设备检测得到的状态数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状态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所述被控设备的设备状态数据及表征所述被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的环境状态数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被控设备发送的设备上报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所述上报主题上收集由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发送的所述设备上报消息;
在所述关联控制设备订阅的所述上报主题上收集由关联被控设备发送的包含所述环境状态数据的所述设备上报消息,所述关联被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处于相同环境中的所述被控设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状态数据,则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状态数据,结合预存的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所述状态控制映射关系表中包括多种所述状态数据与控制策略之间的映射关系;
若所述决策基础信息中包括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则所述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包括:对所述多个基础控制指令进行学习,并基于学习结果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所述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关联控制设备发送的自动模式启用指令,所述自动模式启用指令用于指示启用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进行自动控制的自动控制模式,所述关联控制设备为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控制设备;
解析所述自动模式启用指令,并根据解析结果确定所述自动控制模式中对应的所述目标被控设备。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决策服务器;所述在与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主题上收集针对所述目标被控设备的决策基础信息之前,还包括:向所述消息中间件订阅与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关联的各所述主题;
所述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包括: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所述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包括:在所述目标被控设备订阅过的所述控制主题上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消息中间件,以使所述消息中间件将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推送给所述目标被控设备。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为所述消息中间件;所述获取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的自动控制指令包括以下任意一种:
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将所述决策基础信息发送给决策服务器,以供所述决策服务器根据所述决策基础信息生成所述自动控制指令;接收所述决策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自动控制指令。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的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设备远程控制程序,所述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可供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存储有设备远程控制程序,所述设备远程控制程序可供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方法。
CN202311162673.2A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119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2673.2A CN117119031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62673.2A CN117119031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9031A true CN117119031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798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62673.2A Pending CN117119031A (zh) 2023-09-08 2023-09-08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90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0833B2 (ja) 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IoT)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イベント辞書を自動的に生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5471686B (zh)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97356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management in a home network using a virtual client
KR100605177B1 (ko) 홈 네트워크 관리 시스템의 커넥션 핸들링 장치
CN111163181B (zh) 一种轻量级智慧农业异构物联网管理系统
EP30736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utual access of smart devices
US20050216569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internetworking, respective networks and interface component
US20050021714A1 (en) Home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operative work ser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656210B (zh) 工业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主系统
WO2017106450A1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enabling context-awareness in coap
CN105409188A (zh) 用于将针对用户设备的互联网协议(ip)地址、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位置进行关联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04166A (zh) 机器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客户端、服务器以及游戏系统
CN112804338A (zh) 一种Web前端与物联网设备远程通信的方法
EP1478128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eparate networks
CN1143019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充电桩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2598637B (zh) 通信系统
CN108322557B (zh) 一种应用设备发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Vastardis et al. A user behaviour-driven smart-home gateway for energy management
CN117119031A (zh)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852180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user setting information registered in server
WO2023045676A1 (zh) 任务处理方法及网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8145698B1 (en) Self organizing peer-to-peer system, method, and/or apparatus
CN113347579B (zh) 一种列车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Klauck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smart objects into the internet using XMPP and mDNS/DNS-SD
KR100988725B1 (ko) 공용 로봇을 위한 p2p 방식의 로봇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