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8940A -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8940A
CN117118940A CN202210530604.1A CN202210530604A CN117118940A CN 117118940 A CN117118940 A CN 117118940A CN 202210530604 A CN202210530604 A CN 202210530604A CN 117118940 A CN117118940 A CN 117118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forwarding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validity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0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文文
吴正
石帅
徐立凡
刘勇
代贝
王元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0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894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94137 priority patent/WO202322191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8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8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消息传输方法包括: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消息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所述方法通过多路径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提高了有效期内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工业设备存在需要远程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控制命令给目标设备执行的场景: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远程交互的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煤矿生产时,地面调度室或井下集控中心会远程实时监控矿山设备运行状态。当集控中心监控人员发现井下有设备异常时,会下发携带消息有效期的控制指令到操作机器,比如下发“急停”命令直接到“采煤机”,命令的有效期是50ms,传输过程中会经过交换机等设备进行路由中转,如果目的端机器收到的时间超过了50ms,则需忽略这个命令消息。现有技术中发起端集控中心会直接发送命令消息到指定目的端操作机器。
由于发起端集控中心和目的端操作机器通常信息交互非常少,如果发起端集控中心和目的端操作机器在发命令消息之前没有建立连接或者建立的连接已长时间未通信断开,则需建立连接再发送消息,将存在建立连接等流程耗时,导致命令消息没有或者超时发送到目的端操作机器,另外,发起端集控中心和目的端操作机器之间还可能因网络、连接或传输等种种原因导致命令消息没有或者超时发送到目的端操作机器。
因此,对于时间敏感类消息的远程传输,如何保证消息传输的及时性,是本申请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能够通过多条路径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提高了有效期内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发起端设备,包括: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消息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包括: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或者,读取收到的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信息包括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目标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根据所述转发信息优先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转发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基于第一连接介质的第一子转发信息和基于第二连接介质的第二子转发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包括: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或者,消息有效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编码。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目的端设备,包括:获取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将所述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者预设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根据预设连接要求获取转发信息,所述预设连接要求包括预设介质要求和/或预设时延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转发信息,或者,在所述目的端设备距离上一次获取转发信息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获取转发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筛选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根据预置的配置文件查找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找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所在局域网内执行主动发现流程发现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发现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包括: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确定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一类型设备,将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用于指示网关设备和节点设备;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遍历出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二类型设备,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指示周边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执行所述消息或者丢弃所述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包括:根据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应用于转发设备,包括: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待转发的目的端设备;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响应于所述消息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获取当前时间;根据所述消息发送时间、所述消息有效时长和所述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所述消息发送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长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获取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发设备包括高优先级传输队列,所述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包括:将所述消息通过所述高优先级传输队列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起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发起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的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目的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发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转发设备执行第三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息传输系统,包括第四方面的发起端设备、第五方面的目的端设备和第六方面的转发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使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者第三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通过多条路径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提高了有效期内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设备远程交互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起端设备发送消息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的端设备获取转发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转发信息的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应用或可能应用的术语进行解释。
IP,英文为Internet Protocol,直译为网际互连协议,是TCP/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
CAN,英文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直译为控制器域网,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
RS485,英文为Recommended Standard 485,是串行通讯标准,RS485总线是一个定义平衡数字多点系统中的驱动器和接收器的电气特性的标准,该标准由电信行业协会和电子工业联盟定义。
在远程监视、远程控制远端设备的场景中,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发起端设备需要远程发送带有时间有效期的控制命令给目的端设备执行,现有方法是由发起端设备直接发送命令消息到指定目的端设备。
由于发起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通常信息交互非常少,如果发起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在发命令消息之前没有建立连接或者建立的连接已长时间未通信而断开,则需重新建立连接再发送消息,存在建立连接等流程耗时,影响命令消息的及时送达,另外,发起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之间还可能因网络、连接或传输等种种原因导致命令消息没有或者超时发送到目的端设备。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当发起端设备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时,首先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消息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再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在本申请中,通过多条路径同时向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提高了有效期内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是下述实施例中的发起端设备、目的端设备或者转发设备。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10,存储器120,通信接口130。可选的,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总线140。其中,通信接口130、处理器110以及存储器120可以通过总线140相互连接;总线140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4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10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130,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120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140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120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10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10用于执行存储器120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下对发起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发起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消息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起端设备准备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时间敏感类消息时,例如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命令消息时,首先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根据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的信息,就可以将试图发送给目的端设备的消息,同时发送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设备,由于转发设备能够将在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目的端设备,因此可以实现多路径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消息。
示例性的,转发信息中可以包括转发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地址、与目的端设备的连接介质等信息,转发信息可以为设备信息列表等形式,只要发起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信息获取到转发设备的信息即可,本申请对转发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的形式很多,例如,可以是带有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的消息,其中消息发送时间用于指示发起端设备发送所述消息的时间,消息有效时长用于指示从发起端设备发送所述消息后多长的时间范围内所述消息有效,例如,当消息发送时间为A时间,消息有效时长为50ms时,表示消息从A时间开始50ms内到达目的端设备则有效,否则无效;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还可以是带有消息有效时间的消息,消息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即消息在消息有效时间前到达目的端设备,则该消息有效,否则无效;其中,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间可以是时间戳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此外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还可以是别的形式,本申请对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的形式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目的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设备构成了以目的端设备为中心的消息簇群体,当发起端设备试图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时间敏感类消息时,获取以目的端设备为中心的转发信息,即获取了消息簇群体的信息,例如当以目的端设备为中心的消息簇群体包括目的端设备、转发设备A、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时,发起端设备在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消息时会将消息同时发送给目的端设备、转发设备A、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由于转发设备A、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能够向目的端设备转发在有效期内的消息,因此提高了消息在有效期内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可以包括: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或者,读取收到的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发起端设备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的方式可以是从服务器获取,例如中心服务器,即目的端设备已经将自己对应的转发信息发送到了中心服务器,发起端设备可以直接从中心服务器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发起端设备也可以是读取收到的转发信息,即目的端设备已经预先将自己对应的转发信息发送给了可能的发起端设备或者特定类型的设备,在发起端设备发送消息前已经收到了目的端设备发来的转发信息,因此发起端设备可以直接读取之前收到的转发信息而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发起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2: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取了转发信息后就可以根据转发信息将所述消息同时发送给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例如,发起端设备根据转发信息获取到了的三个转发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地址等信息,则可以向目的端设备和三个转发设备同时发送所述消息。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发信息包括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目标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转发信息优先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转发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发信息包括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目标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转发信息优先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转发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转发信息中可能包括通过不同连接介质与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转发设备,例如以太网、CAN总线、RS485等连接介质,其中以太网连接的方式较为快速、稳定和安全,因此在发起端设备向转发设备发送时间敏感类消息时,可以优先发送给通过以太网连接的或者通过以太IP连接的目标转发设备,以确保目标转发设备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的及时性,进而提高目的端设备在有效期内收到所述消息的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基于第一连接介质的第一子转发信息和基于第二连接介质的第二子转发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转发信息可能包括基于不同连接介质的多个子转发信息,或者说包括基于不同连接介质的多个消息簇群体,例如可以包括通过以太网连接的消息簇群体,通过蓝牙连接的消息簇群体等。由于每个子转发信息对应不同的连接介质,例如第一子转发信息包括通过以太网与目的端设备连接的转发设备的信息,第二子转发信息包括通过CAN总线与目的端设备连接的转发设备的信息,那么在根据转发信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转发设备的时候,可以将消息同时发送给多个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以使多个转发设备在收到消息后通过不同的连接介质向目的端设备转发在有效期内的消息,以提高目的端设备在有效期内收到消息的成功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或者,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具有多种形式,例如,所述消息的一种形式可以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消息发送时间用于指示发起端设备发送所述消息的时间信息,消息有效时长用于指示在发起端设备发送所述消息后消息维持有效的时间长度信息;所述消息的另一种形式可以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消息维持有效的最晚时间信息;此外,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还可以包括消息编码,消息编码是发起端设备发送每条消息设置的唯一的代码或者号码,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消息编码能够帮助目的端设备确定收到的所述消息是否是重复消息,从而确定是丢弃还是执行。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起端设备发送消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发起端设备集控中心要发送带有“有效期”的命令消息给目的端设备A前,检索目的端设备A是否存在以目的端设备A为中心的转发信息,也可以称为消息簇群体信息;如果存在消息簇群体信息,则将带有“有效期”的命令消息通过连接介质发送给消息簇群体内的所有设备,所有设备包括了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如果同时存在多个消息簇群体信息,集控中心需将命令消息发送给多个消息簇群体内的所有设备,即包括目的端设备和多个以目的端设备A为中心的消息簇群体内的多个转发设备;如果不存在消息簇群体信息,则执行常规的连接发送流程直接将命令消息发送给目的端设备A。
在图4中,发起端设备即集控中心通过目的端设备A检索消息簇群体,发现了两个消息簇群体:以太IP消息簇群体、蓝牙等其他消息簇群体,其中以太IP消息簇群体包括目的端设备A、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蓝牙等其他消息簇群体包括目的端设备A、转发设备D和转发设备E,因此集控中心在向目的端设备A发送命令消息时,同时将命令消息发送给目的端设备A、转发设备B、转发设备C、转发设备D和转发设备E,以使多个转发设备向目的端设备转发命令消息,可以理解的是,集控中心在向目的端设备A和多个转发设备发送命令消息时,也可以优先将命令消息发送给目的端设备A、以太IP消息簇群体中的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以提高命令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以下对目的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目的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的端设备可以基于连接时延、连接介质等要求与多个转发设备组建一个以目的端设备为中心的消息簇群体,从而生成消息簇群体信息,也叫转发信息,其中连接介质不限于以太IP、CAN、RS485、红外、蓝牙等,每个转发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之间至少都有一条时延短的连接。其中,转发信息中可以包括转发设备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地址、与目的端设备的连接介质、连接时延等信息,转发信息可以是设备信息列表等形式,只要发起端设备可以根据转发信息获取转发设备的信息即可,本申请对转发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不作限定。
步骤202:将所述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者预设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的端设备获得转发信息后,需要将转发信息通知发起端设备,但此时目的端设备与发起端设备还未通信,因此目的端设备并不确定哪个设备是发起端设备,因此可以将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例如可以是网络的中心服务器。由于发起端设备和目的端设备都可以与服务器通信,因此当发起端设备要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消息时,可以从服务器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还有一种方式是目的端设备将转发信息发送给预设设备,其中预设设备可以是预设类型的设备、预设地址的设备或者特定类型的设备,即是可能作为发起端设备的设备,若目的端设备将转发信息以群发或者广播方式发送给网络中所有的预设类型或者特定类型设备,就相当于将转发信息发送给了发起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当目的端设备获得转发信息后,将转发信息发送给中心服务器或者网络中预设设备,就实现了将转发信息通知给发起端设备。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可以包括:根据预设连接要求获取转发信息,所述预设连接要求包括预设介质要求和/或预设时延要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的端设备在获取转发信息时,可以根据预设连接要求确定能够作为转发设备的设备,以获得转发信息。预设连接要求可以包括预设时延要求和/或预设介质要求。例如,当预设连接要求包括预设介质要求和预设时延要求,预设介质要求为以太网,预设时延要求为2ms时,目的端设备通过以太网与网络中的设备建立连接,并测试连接时延,对于连接时延少于2ms的设备,则认为可以作为转发设备,将其信息加入转发信息中,若预设介质要求包括以太网和CAN总线,那么除了确定以太网对应的转发信息,还要确定CAN总线对应的转发信息,即生成了基于两种连接介质的转发信息;当预设连接要求只包括预设时延要求,预设时延要求为2ms时,目的端设备可以通过不同连接介质与网络中的设备建立连接,并测试连接时延,对于连接时延少于2ms的设备,则认为可以作为转发设备,将其信息加入转发信息中。通过预设介质要求和/或预设时延要求的方式获取转发信息,能够保证转发设备转发消息的及时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可以包括: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转发信息,或者,在所述目的端设备距离上一次获取转发信息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获取转发信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目的端设备获取转发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当目的端设备上线入网后,根据当前网络的情况获取更新的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者预设类型的设备,以保证转发信息的准确性;另一种情况是,目的端设备距离上一次获取转发信息的时间已经达到了预设时间,此时网络情况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那么可以让目的端设备获取更新的转发信息再发送到服务器或者预设类型的设备,以确保转发信息的准确性。例如,目的端设备可以一定周期,比如2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根据连接、时延等刷新转发信息,即重新确定转发设备生成更新的转发信息,发送到服务器或者预设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两种触发获取转发信息的方式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触发获取转发信息的操作,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筛选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根据预置的配置文件查找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找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所在局域网内执行主动发现流程发现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发现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目的端设备获取转发信息时,可以首先判断设备中的已有连接对应的设备,优先将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将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目标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此外目的端设备预设有转发设备的数量要求,具体数量要求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例如预设数量要求为3个,若当前加入转发信息中的设备数量少于3个,则再根据预置的配置文件查找目标节点设备或者周边设备建立连接,预置的配置文件中可以包括设备的地址、名称等信息,目的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文件中的信息查找对应的设备,将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如果执行完上述两个流程后,转发信息中的设备仍然少于预设数量要求,最后执行设备局域网内的主动发现流程,与局域网内发现的周边设备建立连接,根据预设连接要求判断连接的时延等参数,将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设备加入转发信息中。若执行了第一个或者前两个流程就已经获得了预设数量要求的转发设备,则不需要执行后面的流程,就已经获得了转发信息;若执行了三个流程后确定的转发设备的数量仍然未满足预设数量要求,也不再继续查找转发设备,将当前确定的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后,就获得了转发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确定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一类型设备,将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用于指示网关设备和节点设备;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遍历出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二类型设备,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指示周边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判断设备中的已有连接对应的设备时,优先将已建立连接的第一类型设备中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设备作为转发设备,第一类型设备可以包括网关设备、中心节点设备和控制台节点设备等,如果第一类型设备少于预设数量要求,则遍历已建立连接的第二类型设备,第二类型设备可以包括周边设备等,将遍历出的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周边设备全部加入到转发设备信息中,再判断转发信息中的设备数量是否满足预设数量要求。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继续执行后面的流程,以获得转发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目的端设备获取转发信息的方法是针对一种连接介质获取转发信息的流程,对于其他连接介质,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获取,这里不再赘述。另外,转发设备的预设数量要求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而获取的转发设备的具体个数依赖于目的端设备执行上述流程发现和识别的能够与目的端设备建立有效低时延连接的转发设备的数量,同时目的端设备还可以根据连接状态等动态调整转发设备的数量。
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的端设备获取转发信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6所示,目的端设备A上线入网后或者距离上一次获取转发信息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开始执行获取转发信息的流程以获取最新的转发信息,首先判断设备中的已有连接对应的设备,通过已有连接确定了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网关设备-转发设备B、确定了中心节点设备-转发设备C,确定了控制台节点设备-转发设备D,以及周边设备-转发设备E,在执行了第一个流程,即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以后就已经获得了4个转发设备,由于预设的转发设备的数量要求是3个设备,因此不需要再执行后面的步骤了。根据确定的4个转发设备生成了消息簇群体信息,即转发信息,将所述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者预设设备-集控中心,实现了目的端设备获取更新的转发信息并通知目的端设备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执行所述消息或者丢弃所述消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发起端设备在向目的端设备发送时间敏感类消息时,会同时向目的端设备和多个转发设备同时发送相同的消息,因此目的端设备可能会同时收到多个相同的消息,因此在收到消息后,需要判断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并根据判断的结果确定是对消息进行过滤还是执行,若是重复消息,则可以直接丢弃,若不是重复消息,则执行所述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可以包括:根据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在收到消息后,获取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将所述特征信息与存储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有相同的特征信息,则说明所述消息是重复消息,可以将所述消息直接丢弃,若没有相同的特征信息,则执行所述消息,并存储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用于对后面收到的消息进行比对。按照此方法,在目的端设备第一次收到消息处理执行后,存储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在后面再收到消息时,根据存储的特征信息判断该消息的特征信息是否已经收到过,若是则说明这个消息是重复消息,则不再处理,将其丢弃。示例性的,当目的端设备收到一个消息时,首先提取消息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判断,若之前未收到过或者之前一定时间内未收到过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消息,就对消息进行执行处理,若已经收到过包含该特征信息的消息了,则认为是重复消息,将其丢弃,采用该方法能够避免目的端设备对重复消息进行反复处理,造成资源浪费或者命令执行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由于发起端设备发送的是时间敏感类消息,所以可以将消息的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消息的特征信息,例如,一种特征信息可以是消息发送时间或者消息有效时间,由于时间敏感类消息不会经常发送,因此根据消息的消息发送时间或者消息有效时间可以判断是不是重复消息;一种特征信息可以是消息编码,每个消息设置有唯一的消息编码,根据消息编码可以确定是不是重复消息;还有一种特征信息可以是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编码,或者,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根据两种信息同时进行判断,能够更加准确的确定消息是不是重复消息。因此,根据消息的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至少一个特征信息就能够确定收到的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从而决定是丢弃还是执行。
以下对转发设备进行详细介绍。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2所示的转发设备。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待转发的目的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转发设备收到消息时,可以根据所述消息中的目的端设备信息字段,确定转发的目的端设备的地址等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目的端设备信息,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302: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响应于所述消息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转发设备收到信息后,还可以根据所述消息中的有效期信息字段确定所述消息是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即时间敏感类消息,在转发设备将所述时间敏感类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前,可以根据所述有效期信息字段的内容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有效期内,若在有效期内,就将所述消息转发给目的端设备,若不在有效期内,则将所述消息丢弃,不做转发动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可以包括:获取当前时间;根据所述消息发送时间、所述消息有效时长和所述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时,转发设备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需要获取当前时间,再读取所述消息带的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对当前时间和消息发送时间求差,则得到消息传输的时间,再对消息传输时间与消息有效时长比较大小,若消息传输时间小于消息有效时长,则说明消息还在有效期内,可以将消息立即转发给目的端设备,若消息传输时间大于消息有效时长,则说明消息已经超过有效时长,已经无效了,则直接将所述消息丢弃。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时,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还可以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所述消息发送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长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设备收到所述消息时,可能消息刚好在有效期内,但是由于转发设备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会有时延,当目的端设备收到转发的消息时,消息已经超过有效期,那么转发设备就没有必要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了。因此转发设备可以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读取所述消息带的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对当前时间和消息发送时间求差后再加上转发时延,则得到消息传输时间,再对消息传输时间与消息有效时长比较大小,若消息传输时间小于消息有效时长,则说明消息还在有效期内,可以将消息立即转发给目的端设备,若消息传输时间大于消息有效时长,则说明消息转发到目的端设备时已经超过有效期,已经无效了,则直接将所述消息丢弃,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使转发设备不做无效转发,进一步节约了转发设备的资源。
其中,转发设备获取转发时延的方式较多,一种方式是直接读取,在目的端设备与转发设备建立连接,获取转发信息时,转发设备就已经获取到了连接时延信息,因此转发设备可以直接读取转发时延信息,另一种方式是转发设备可以通过与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获取连接时延信息,此外还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获取连接时延,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可以包括:获取当前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需要说明的是,当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时,转发设备需要获取当前时间,再读取所述消息带的消息有效时间,消息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消息有效的最晚时间,对当前时间与消息有效时间比较大小,若当前时间小于消息有效时间,则说明消息还在有效期内,可以将消息立即转发给目的端设备,若当前时间大于消息有效时间,则说明消息已经超过有效时间,已经无效了,则直接将所述消息丢弃。
进一步的,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转发设备没有必要向目的端设备转发到了目的端设备就刚好超过有效期的消息。因此转发设备可以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读取所述消息带的消息有效时间,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用于指示所述消息有效的最晚时间,将当前时间加上转发延时得到预计送达时间,将预计送达时间与消息有效时间比较大小,若预计送达时间小于消息有效时间,则说明消息送达目的端设备时还在有效期内,可以将消息立即转发给目的端设备,若预计送达时间大于消息有效时间,则说明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时已经超过有效时间,已经无效了,则直接将所述消息丢弃。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使转发设备不做无效转发,进一步节约了转发设备的资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发设备包括高优先级传输队列,所述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可以包括:将所述消息通过所述高优先级传输队列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设备包括多个用于传输消息的具有不同优先级的传输队列,在转发设备转发消息给目的端设备时,可以将所述消息放置到高优先级传输队列中,以使所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输到目的端设备,保证了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及时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转发设备包括基于第一连接介质的第一转发设备和基于第二连接介质的第二转发设备,所述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可以包括:所述第一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所述第二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转发设备可能包括基于不同连接介质与目的端设备连接的多个转发设备,当各转发设备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时,可以基于与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连接介质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不同的转发设备可以并行发送消息,例如多个转发设备可以通过以太IP、蓝牙等多连接路径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此外,每个转发设备可能基于多个连接介质与目的端设备连接,当单个转发设备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时,可以基于多个连接介质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例如,转发设备B可以通过以太IP、蓝牙等多连接路径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转发设备的多路径转发消息的方法提高了有效期内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发设备转发信息的场景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发起端设备在要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时,获取目的端设备A对应的转发信息,确定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设备包括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其中转发设备B能够通过两种连接介质以太IP和蓝牙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转发设备B也能够通过两种连接介质以太IP和蓝牙向目的端设备转发消息。当发起端设备向目的端设备发送带有消息有效期的命令消息时,通过多路径发送命令消息,即同时向目的端设备A、转发设备B和转发设备C发送命令消息,转发设备B收到命令消息后,确定命令消息对应的目的端设备和命令消息是否还在有效期,若消息还在有效期,则通过多路径转发命令消息,即同时通过以太IP转发和蓝牙转发命令消息给目的端设备,转发设备C收到命令消息后,确定命令消息对应的目的端设备和命令消息是否还在有效期,若消息还在有效期,则通过多路径转发命令消息,即同时通过以太IP转发和蓝牙转发命令消息给目的端设备,目的端设备收到命令消息后,判断是否是重复消息,若是不是重复消息,则执行命令消息,若是重复消息,则丢弃重复消息或者做其他去重处理。通过上述流程,实现了发起端设备通过多路径发送命令消息,以及转发设备通过多路径向目的端设备转发命令消息,提高了有效期内命令消息到达目的端设备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到的发起端设备、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是基于通信场景中的设备的角色进行的称呼,并不是用于限定三种类型的设备。一个电子设备在不同的通信场景中可以作为不同的角色工作,例如,一个电子设备既可以在一个通信场景中作为发起端设备,还可以在另一个通信场景中作为目的端设备,还可以在另一个场景中作为转发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起端设备、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并不是对设备进行限定,只是为了区分不同角色的设备,方便进行技术方案介绍而采用的称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井下作业、海上作业、智能工厂作业、远程作业控制等多设备通信场景,例如可以是,多个工业设备交互的通信场景,多个物联网设备交互的通信场景等等,只要是发起端设备与目的端设备之间存在至少一个可以用于转发的设备,都是可以使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息传输方法的,本申请对所述消息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上述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息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发起端设备、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对于发起端设备、目的端设备和转发设备的介绍可以参考上面实施例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前述的消息传输方法。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起端设备,包括:
获取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消息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
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包括:
从服务器获取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或者,读取收到的所述目的端设备对应的转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信息包括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建立连接的目标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转发信息优先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目标转发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信息包括基于第一连接介质的第一子转发信息和基于第二连接介质的第二子转发信息,所述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和所述转发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转发信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目的端设备、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和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以使所述第一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以及所述第二子转发信息对应的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或者,消息有效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编码。
7.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的端设备,包括:
获取转发信息,所述转发信息包括转发设备的信息,所述转发设备为能够将在有效期内的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的设备;
将所述转发信息发送给服务器或者预设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连接要求获取转发信息,所述预设连接要求包括预设介质要求和/或预设时延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
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接入网络时获取转发信息,或者,在所述目的端设备距离上一次获取转发信息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时获取转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转发信息,包括:
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筛选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
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根据预置的配置文件查找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找出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
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所述目的端设备所在局域网内执行主动发现流程发现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将发现的所述转发设备的信息加入所述转发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筛选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转发设备,包括:
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确定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一类型设备,将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信息加入转发信息,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用于指示网关设备和节点设备;
若所述转发信息中的转发设备数量未达到预设数量要求,则在与所述目的端设备已建立连接的设备中遍历出符合预设连接要求的第二类型设备,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指示周边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
根据所述确定的结果执行所述消息或者丢弃所述消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包括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用于指示消息发送时间、消息有效时间和消息编码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消息的特征信息确定所述消息是否为重复消息。
14.一种消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转发设备,包括:
收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确定所述消息待转发的目的端设备;
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响应于所述消息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根据所述消息发送时间、所述消息有效时长和所述当前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发送时间和消息有效时长,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所述消息发送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长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消息有效期的消息包括消息有效时间,所述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和转发时延,所述转发时延用于指示所述转发设备向所述目的端设备转发所述消息所需的时间;
根据所述当前时间、所述转发时延和所述消息有效时间确定所述消息是否在所述消息有效期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高优先级传输队列,所述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包括:
将所述消息通过所述高优先级传输队列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设备包括基于第一连接介质的第一转发设备和基于第二连接介质的第二转发设备,所述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所述第二转发设备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介质将所述消息转发给所述目的端设备。
21.一种发起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发起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目的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目的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7-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转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转发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4.一种消息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发起端设备、权利要求22所述的目的端设备和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发设备。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30604.1A 2022-05-16 2022-05-16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1189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604.1A CN117118940A (zh) 2022-05-16 2022-05-16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PCT/CN2023/094137 WO2023221911A1 (zh) 2022-05-16 2023-05-15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604.1A CN117118940A (zh) 2022-05-16 2022-05-16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8940A true CN117118940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0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604.1A Pending CN117118940A (zh) 2022-05-16 2022-05-16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8940A (zh)
WO (1) WO202322191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0720B2 (ja) * 2008-04-02 2010-09-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通信端末、プロキシ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CN101304381B (zh) * 2008-07-03 2011-08-3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P2p网络中文件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729230A (zh) * 2009-11-30 2010-06-0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用于容延网络的多路传送路由方法
CN101742554A (zh) * 2010-01-15 2010-06-16 南京邮电大学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路径传输机制的拥塞控制方法
CN110505600B (zh) * 2018-05-18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21911A1 (zh) 2023-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17264B (zh) 一种链路故障检测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411260B (zh) 一种IPv6网络中数据报文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2039796B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160285820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message, switch, and controller
KR20150093822A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7143743A1 (zh) 一种异构协议互通方法及控制器
CN107645389B (zh) 一种网络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2788060A (zh) 数据包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7547505B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737940A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3410637B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gateway, and controller
CN110392416B (zh) 一种安卓系统的网络选择方法
KR20220068081A (ko) 통신 방식 가변형 원격 모니터링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7118940A (zh) 消息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和存储介质
US20120083220A1 (e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CN115277504B (zh) 一种网络流量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257563B (zh) 一种远距离低功耗网络系统及组网方法
CN111757275B (zh) 设备连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0493141B (zh) 一种路由转发传输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7269A (zh)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014458A (zh) 网络连接方法和网络连接装置
CN117880372B (zh) Fttr系统的设备访问控制方法、网关设备及网关分布式系统
CN108632898B (zh) 一种通信设备以及封包传送的方法
US994212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nodes
JP4571547B2 (ja)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子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