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12988A -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112988A
CN117112988A CN202311219495.2A CN202311219495A CN117112988A CN 117112988 A CN117112988 A CN 117112988A CN 202311219495 A CN202311219495 A CN 202311219495A CN 117112988 A CN117112988 A CN 1171129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ilure
reliability
power plant
nuclear power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949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云亭
陈跃洋
程英剑
靳东星
高政
梁建源
张清良
胡亮
叶育林
王晓明
张平
蔡维
刘先泽
朱劭璇
王子琪
申家楷
李媛媛
王倩
李立新
张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gn Cangnan Nuclear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gn Cangnan Nuclear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gn Cangnan Nuclear Power Co ltd,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Shenzhen China Guangdong Nuclear Engineeri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gn Cangnan Nuclear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1949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1129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7112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129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6Matrix or vector computation, e.g. matrix-matrix or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 matrix factor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包括: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可靠性代表系统保证满足用户需求功能的能力,电力系统可靠性是对电力系统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和所需数量不间断地向电力用户供应电力和电能能力的度量。电力系统可靠性包括充裕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
充裕性(adequacy)是指电力系统维持连续供给用户总的电力需求和总的电能量的能力,同时考虑到系统元件的计划停运及合理的期望非计划停运。充裕性又称静态可靠性,也就是在静态条件下电力系统满足用户电力和电能能量的能力。
安全性(Security)是指电力系统承受突然发生的扰动,例如突然短路或未预料短路或预料到的失去系统元件的能力。安全性也称动态可靠性,即在动态条件下电力系统经受住突然扰动并不间断地向用户提供电力和电能量的能力。
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依靠核电厂外部联络线的拓扑结构,可快速的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考虑共模故障能更接近实际,为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了一个较为便捷计算可靠性指标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捷、直观,具有较好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不能快速的评估系统的可靠性水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
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系统,包括:
建立拓扑分析图模块,用于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枚举事件链故障集模块,用于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计算可靠性模块,用于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串联等值子模块,用于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两元件并联子模块,用于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故障子模块,用于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从而,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计算速度快,适应性好,可计算各种不同接线形式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指标。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附图,可以更为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三澳核电二期工程与外部电力系统的联络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四条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事件链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的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局限于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详尽地且完全地公开本发明,并且向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对于表示在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术语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的单元/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除非另有说明,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括科技术语)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具有通常的理解含义。另外,可以理解的是,以通常使用的词典限定的术语,应当被理解为与其相关领域的语境具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该被理解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100,参考图1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S101: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S102: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S103: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具体地,考虑共模故障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包括计算中涉及的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整理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次/年)、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小时/次)、计划检修率(次/年)、计划检修时间(小时/次)等。
步骤2: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例如同一路径或同一电压等级等),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全部事件链故障集。
步骤3: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进行可靠性计算,当计算完所有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串并联支路的可靠性计算分析公式如下:
(a)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b)两元件并联: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
(c)二个元件共模故障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λi――元件i的故障率(次/年)
ri――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小时/次)
λim――元件i的计检率(次/年)
rim――元件i的计检平均时间(小时/次)
Ui――为系统不可用率
α――共模故障率系数
β――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
对双重以上故障,按二重故障公式先求出等效元件可靠性参数,再计算二重以上故障的故障率及修复时间。计算中仅考虑同一路径或同一电压等级的两回线路的共模故障(Common mode failure),并且只考虑一回线安排计划检修,不考虑二回线同时计划检修。
此处以浙江三澳核电二期工程与外部电力系统联络线可靠性指标计算为例。
2030年三澳核电二期工程与外部电力系统的联络线共有四回,分别为三澳-温州(三温I、II线)1000kV特高压双回线路,两线路长度均为178km,以及三澳-钱金线(三钱线)和三澳-横阳线(三横线)220kV线路,长度分别为31km和39.2km,参考图2所示。
导致外电网与核电厂间四条联络线因检修与故障重叠全部不可用的事件链参考图3所示,其中考虑了两种情况:1)不考虑各条联络线间的共模故障;2)考虑了线路的共模故障。
从图3可知,在不考虑各条联络线间的共模故障的情况下,四条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事件链共5个(E1-E5),我们统称为事件链EA。考虑线路共模故障的情况下,四回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事件链共5个(E6-E10),我们称之为事件链EB。我们将分别计算事件EA和事件EA+EB的可靠性指标。
架空线:统计得到2017~2021年220kV和1000kV架空线的年平均故障率,以及架空线的故障停运时间、故障停运次数、计划检修(停运)次数、计划停运时间、统计台(百公里)年数等指标如表1所示。按修复时间=故障停运时间/故障停运次数;计检率=计划检修(停运)次数/统计台(百公里)年数;计检平均时间=计划停运时间/计划停运次数可,可分别计算出修复时间、计检率、计检平均时间。
表1 2017~2021年全国220kV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运行可靠性指标
根据上述元件可靠性的全国统计均值数据,计算中的架空线路可靠性参数如表2所示。
表2核电厂联络线可靠性原始参数
根据图2三澳核电二期工程与外部电力系统的联络线示意图并基于核电厂联络线可靠性原始参数,利用如下串并联计算公式:
串联事件:
二重故障事件:
λPP=λ1λ2(r1+r2) (3)
一个元件故障与另一个元件检修重叠:
λpm=λ1mλ2r1m (5)
二个元件共模故障:
λ12=α*Max(λ12) (7)
r12=β*Max(r1,r2) (8)
λPP=λ1λ2(r1+r2)+λ12 (9)
对于同一路径线路,α取为0.1,β取为0.15。
对双重以上故障,按二重故障公式先求出等效元件可靠性参数,再计算二重以上故障的故障率及修复时间。计算中仅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例如同一路径或同一电压等级的两回线路)的共模故障(Common mode failure),并且只考虑一回线安排计划检修,不考虑二回线同时计划检修。
按上述公式可计算出核电厂四回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各种事件链的可靠性指标,目标年的核电厂四回联络线全部不可用可靠性指标如表3、表4所示:
表3核电厂四回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可靠性指标
表4核电厂四回联络线全部不可用的可靠性指标
通过故障树分析法,枚举了浙江三澳核电厂所有联络线计检和故障的组合失效模式,并考虑了线路共模失效的影响,应用相关的线路统计可靠性数据,得到了1000kV联络线和220kV备用电源线全部不可用的可靠性指标。
从而,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计算速度快,适应性好,可计算各种不同接线形式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指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从而,基于网络拓扑分析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概念清晰,计算简单,计算速度快,适应性好,可计算各种不同接线形式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指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系统400,参考图4所示,该系统400包括:
建立拓扑分析图模块410,用于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枚举事件链故障集模块420,用于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计算可靠性模块430,用于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串联等值子模块,用于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两元件并联子模块,用于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故障子模块,用于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可选地,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系统400与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100相对应,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包括:
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6.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拓扑分析图模块,用于根据计算需求搭建数据,建立可靠性评估计算所需的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确定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基于所述需求搭建数据,整理可靠性参数;
枚举事件链故障集模块,用于根据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关系建立连集矩阵,考虑相关元件的共模故障因素,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枚举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全部失去所包含的事件链故障集;
计算可靠性模块,用于基于核电厂外部联络线拓扑分析图,根据元件串并联关系,计算可靠性,当计算完事件链组合后,汇总得到全部联络线失去外部电源的最终可靠性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串联等值子模块,用于串联等值计算公式:
其中,λi为元件i的故障率,ri为元件i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s为元件串联后系统的故障概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两元件并联子模块,用于两元件并联计算公式:
λP=λ1λ2(r1+r2)当λiri<<1时
UP=λPrP≈λ1λ2r1r2
其中,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率,r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为元件并联后系统总的故障概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计算可靠性模块,包括:
计算故障子模块,用于二个元件共模故障计算公式:
λ12=α*Max(λ12)
r12=β*Max(r1,r2)
λPP=λ1λ2(r1+r2)+λ12
其中,α为共模故障率系数,β为共模故障修复时间系数,λ1为元件1的故障率,r1为元件1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2为元件2的故障率,r2为元件2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λ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率,r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的故障平均修复时间,UPP为二个元件共模故障总的故障概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搭建数据包括计算中涉及的参数,包括站点、线路、开关等参数;所述可靠性参数包括:元件的故障率、故障平均修复时间、计划检修率、计划检修时间。
CN202311219495.2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71129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9495.2A CN11711298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9495.2A CN11711298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12988A true CN117112988A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03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9495.2A Pending CN117112988A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129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14788A (zh) 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02931726A (zh) 一种主配网一体化保供电系统
CN109949178B (zh)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中压配网停电事件判断及补全方法
CN107844891A (zh) 一种判断电网网架结构变化并计算调度风险值的方法
CN103559580A (zh) 一种配电网分析系统和方法
CN109064071A (zh) 一种基于保护失效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CN111784141A (zh) 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amyab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ybrid method to assess grid-related LOOP scenarios for an NPP
Qiu Risk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catastrophic failures and hidden failure monitoring & control system
Merrill et al. Nipping blackouts in the bud: Introducing a novel cascading failure network
CN117112988A (zh) 一种核电厂外部联络线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Sykes et al. IEEE/PES PSRC report on design and testing of selected system integrity protection schemes
CN105512834A (zh) 一种风电场升压站电气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Lei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odern substations considering cyber link failures
Nighot Incorporating substation and switching station related outages in composite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
CN110460037B (zh) 双射式电缆配电网接线方式的线-变-表拓扑异常辨识方法
CN114722628A (zh) 一种基于psa模型及建模软件的配置风险评价方法
CN112736925A (zh) 一种配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
Bozchalui et al. Composite system reliability evaluation incorporating protection system failures
Hu et al. Resilience-constrained economic dispatch for cascading failures prevention
Audomvongseree et al. Risk based TRM evaluation by probabilistic approach
Yu Fault tree analysis an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auxiliary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an HVDC plant
CN109149560A (zh) 一种处理区域备自投系统动作引起过负荷的方法
Adhikari et al. Reliability assessment of special protection system at Kolar HVDC station
Abdul-Wahhab et 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Al_Mansour 11kV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Baghdad C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