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5615A -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5615A
CN117095615A CN202311075395.7A CN202311075395A CN117095615A CN 117095615 A CN117095615 A CN 117095615A CN 202311075395 A CN202311075395 A CN 202311075395A CN 117095615 A CN117095615 A CN 117095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ending
display device
bending region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753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毅成
陈毅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0753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56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5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56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位于弯折区两侧的非弯折区;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各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各非弯折区的一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与磁性部,固定部设置于非弯折区的表面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磁性部沿非弯折区至弯折区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部;在展平状态,两个磁性部的磁性相异并位于弯折区的一侧以支撑弯折区。本申请通过将电磁阀控制磁性部磁性,驱动磁性部运动至弯折区的一侧并对弯折区进行支撑,以改善弯折区下方由于没有支撑导致的屏体塌陷、凹痕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柔性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柔性屏的衍生产品例如曲面屏、折叠屏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致力于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现有的折叠屏移动设备有着体积小巧、外观设计美观、便携以及展开后可以作为大屏幕使用等优点,但是目前的折叠屏移动设备在折叠状态时弯折区会经过较长时间的闭合弯折,在从折叠状态到展平状态时,展平状态的屏体存在轻微褶皱的外观问题,影响产品寿命和客户的使用体验,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弯折区褶皱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折叠屏的弯折区经过较长时间的闭合弯折,在展平状态时会带有弯折凹陷的惯性,屏幕展平时下方留有一定空间且缺少支撑结构,因而出现塌陷和凹痕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位于弯折区两侧的非弯折区;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各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各非弯折区的一侧,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与磁性部,固定部设置于非弯折区的表面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磁性部沿非弯折区至弯折区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部;在展平状态,两个磁性部的磁性相异并位于弯折区的一侧以支撑弯折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磁性部沿非弯折区至弯折区的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连接于固定部,在折叠状态,两个磁性部的磁性相同且位于非弯折区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电磁阀,用于在折叠状态转变至弯折状态时控制两个磁性部的磁性相异,以使磁性部能够由非弯折区的一侧移动至弯折区的一侧;电磁阀还用于在弯折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控制两个磁性部的磁性相同,以使磁性部能够由弯折区的一侧移动至非弯折区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在弯折状态,磁性部收纳于第一容纳腔。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和柔性显示面板间隔设置,部分支撑板由第一容纳腔的底壁延伸至弯折区以支撑位于弯折区的磁性部。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导向部,连接部位于第一容纳腔的底壁,在同一支撑板中,在连接部至导向部的方向,导向部沿远离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支撑组件还包括柔性支撑件,柔性支撑件连接两个第一容纳腔的内壁,磁性部可移动地连接于柔性支撑件。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磁性部上有第一通孔,磁性部通过第一通孔套设于柔性支撑件并相对柔性支撑件可移动。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磁性部还包括第二容纳腔,两个磁性部的第二容纳腔的开口相向;各第二容纳腔均设置有缓冲件,且至少部分缓冲件由第二容纳腔的开口露出。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缓冲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件,弹性件固定在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并套设于柔性支撑件;弹性件背离固定部的一侧有抵接件,抵接件上有第二通孔,抵接件通过第二通孔套设于柔性支撑件并相对柔性支撑件可移动,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部分抵接件延伸出第二容纳腔。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如上述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支撑组件。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其弯折区能够实现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之间的转变。其中,支撑组件的固定部能够向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区提供良好的支撑,支撑组件的磁性部与固定部可移动连接。在展平状态下,磁性部可以由柔性显示面板的非弯折区运动至弯折区并对弯折区进行支撑。这样可以有效改善由于弯折区没有支撑导致的塌陷与凹痕,提升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与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中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柔性显示面板;101-弯折区;102-非弯折区;
2-支撑组件;
201-固定部;2011-第一容纳腔;2012-支撑板;2013-连接部;2014-导向部;
202-磁性部;2021-第二容纳腔;2022-第一通孔;2023-缓冲件;2024-弹性件;2025-抵接件;
203-柔性支撑件;
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申请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在展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本申请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和支撑组件2,显示面板1包括弯折区101和位于弯折区101两侧的非弯折区102;支撑组件2的个数为两个,各支撑组件2分别设置于各非弯折区的一侧,支撑组件2包括固定部201与磁性部202,固定部201设置于非弯折区102的表面以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磁性部202沿非弯折区102至弯折区101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固定部201;在展平状态,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异并位于弯折区101的一侧以支撑弯折区101。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和支撑组件2。柔性显示面板1通过其弯折区101能够实现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之间的转变。其中,支撑组件2的固定部201能够向柔性显示面板1的非弯折区102提供良好的支撑,支撑组件2的磁性部202与固定部201可移动连接。如图2所示,在展平状态下,磁性部202可以由柔性显示面板1的非弯折区102运动至弯折区101并对弯折区101进行支撑。这样可以有效改善由于弯折区101没有支撑导致的塌陷与凹痕,提升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与用户的体验。
显示装置的类型不做限定,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可折叠手机的显示屏,或者显示装置为可折叠平板电脑的显示屏等。
图1中以虚线示出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之间的界限,虚线并不构成对柔性显示面板1结构的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性部202沿非弯折区102至弯折区101的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连接于固定部201,在折叠状态下,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同且位于非弯折区102的一侧。
可选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内折式和外折式,如图3为外折式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也就是说,在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面板1位于支撑组件2的外侧,在折叠状态下用户依然可以观察到柔性显示面板。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折叠状态时,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同,从而产生使两个磁性部202远离弯折区101方向运动的驱动力,使得磁性部202能够从弯折区101运动至非弯折区10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磁阀3用于在折叠状态转变至弯折状态时控制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异,以使磁性部202能够由非弯折区102的一侧移动至弯折区101的一侧;电磁阀3还用于在弯折状态转变至折叠状态时,控制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同,以使磁性部202能够由弯折区101的一侧移动至非弯折区102的一侧。
当显示装置经过长时间的闭合弯折时,在展平状态时弯折区101的屏体下方有一定空间且缺少支撑结构,从而会出现塌陷与凹痕。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电磁阀3,显示装置由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平状态时,可以令电磁阀3控制磁性部202的磁性为相异,两个磁性部202之间会产生靠近弯折区101运动的吸引力,驱动两个磁性部202互相靠近运动,从非弯折区102的一侧移动至弯折区101的一侧,以对弯折区101的屏体进行支撑,从而改善显示装置弯折区101的屏体下方由于缺乏支撑结构导致的塌陷与凹痕,从而提高弯折区101屏体的平整度。
显示装置由展平状态转变为折叠状态时,可以令电磁阀3控制磁性部202的磁性为相同,两个磁性部202之间会产生远离弯折区101运动的排斥力,驱动两个磁性部202相对远离运动,从弯折区101的一侧移动至非弯折区102的一侧,与固定部201一起对非弯折区102的屏体进行支撑。
可选的,电磁阀3位于固定部20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部201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2011,在弯折状态,磁性部202收纳于第一容纳腔2011。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同时,两个磁性部202之间产生排斥力,从而驱动磁性部202从弯折区101的一侧移动至固定部201的第一容纳腔2011中,第一容纳腔2011能够对磁性部202进行收纳,且使得磁性部202与固定部201组成支撑组件2对柔性显示面板1进行支撑。
可选的,在展平状态时,两个磁性部202位于第一容纳腔2011时,两个磁性部202之间的距离的具体取值在此不做限定,用户可以根据两个磁性部202所具有的磁场强度或者显示装置内预留的尺寸空间等进行设定,只要两个磁性部202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能够驱使两个磁性部202在弯折区101的一侧与非弯折区102的一侧往复运动即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板2012,支撑板2012和柔性显示面板1间隔设置,部分支撑板2012由第一容纳腔2011的底壁延伸至弯折区101以支撑位于弯折区101的磁性部202。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2012用于在磁性部202运动至弯折区101时对磁性部202进行支撑和限位,使两个磁性部202紧贴弯折区101的屏体,从而改善位于弯折区101的屏体没有支撑而产生的塌陷与凹痕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板2012包括连接部2013及导向部2014,连接部2013位于第一容纳腔2011的底壁,在同一支撑板2012中,在连接部2013至导向部2014的方向,导向部2014沿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方向倾斜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板2012具有导向部2014,且导向部2014沿远离柔性显示面板1的方向倾斜设置可以改善磁性部202移动至弯折区101的过程中产生卡顿,从而使磁性部202可以移动至弯折区101以对其进行支撑,减小弯折区101屏体的褶皱。
可选的,导向部2014可以为导轨、导槽,限位部可以为凸起、滑轮等可以与导向部2014配合的组件,以使磁性部202在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之间往复运动时可以在预设的运动轨迹内而不发生偏移,从而可以使磁性部202运动至弯折区101的一侧对柔性显示面板1的屏体进行支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还包括柔性支撑件203,柔性支撑件203连接两个第一容纳腔2011的内壁,磁性部202可移动地连接于柔性支撑件203。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柔性支撑件203用于对磁性部202进行导向、限位的作用,使磁性部202在弯折区101与非弯折区102之间往复运动时不脱离预设的运动轨迹,同时由于柔性支撑件203是柔性的,在显示装置处于弯折状态时,不会与柔性显示面板1的屏体产生运动轨迹干涉,以使磁性部202在弯折区101和非弯折区102之间往复运动时可以沿预设的运动轨迹移动,从而可以使磁性部202准确运动至弯折区101的一侧对柔性显示面板1进行支撑。
可选的,固定部201上有通孔,柔性支撑件203可以穿过该通孔与位于固定部201的电磁阀3相连,从而通过柔性支撑件203控制两个磁性部202的磁性相同或相异,以提供磁性部203在弯折区101的一侧与非弯折区102的一侧往复运动的驱动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性部202上有第一通孔2022,磁性部202通过第一通孔2022套设于柔性支撑件203并相对柔性支撑件203可移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性部202上有可以使柔性支撑件203穿过的第一通孔2022,柔性支撑件203穿过第一通孔2022并与第一容纳腔2011的内壁相连,形成两个磁性部202在弯折区的一侧101至非弯折区102的一侧往复运动的轨道,使磁性部202在预设的运动轨迹上移动而不发生偏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磁性部202还包括第二容纳腔2021,两个磁性部202的第二容纳腔2021的开口相向;各第二容纳腔2021均设置有缓冲件2023,且至少部分缓冲件2023由第二容纳腔2021的开口露出。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容纳腔2021用于收纳缓冲件2023,两个磁性部202磁性相异向弯折区101的一侧运动时,两个磁性部202会发生碰撞,会使磁性部202容易损坏,通过缓冲件2023可以对磁性部202起减震、缓冲的作用,以改善磁性部202发生碰撞的损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缓冲件2023包括弹性件2024和抵接件2025,弹性件2024固定在第二容纳腔2021的内壁上并套设于柔性支撑件203;弹性件2024背离固定部201的一侧有抵接件2025,抵接件2025上有第二通孔,抵接件2025通过第二通孔套设于柔性支撑件203并相对柔性支撑件203可移动,弹性件2024在自然状态还未发生碰撞时,至少部分抵接件2025延伸出第二容纳腔2021。
可选的,弹性件2024可以为弹簧等张紧机构,只要有弹性或者可以起到缓冲减震效果的部件均可。
可选的,抵接件2025可以为柔性垫片、橡皮垫、橡胶垫、海绵垫等可以起到缓冲减震效果的零件均可。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缓冲件2023的抵接件2025在弹性件2024自然状态下部分延伸出第二容纳腔2021,因此,如图2所示,在两个磁性部202磁性相异向弯折区101的一侧运动时,由于缓冲件2023的存在,两个抵接件2025会首先相撞,然后产生作用力挤压弹性件2024变形,从而缓和两个磁性部202相撞产生的冲击,对磁性部202起减震、缓冲的作用。并且缓冲件2023套设在柔性支撑件203上,仅用一根柔性支撑件203就完成了对磁性部202和缓冲件2023的限位、导向作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折叠屏,该移动终端中折叠屏的折叠寿命长,且弯折区101不易出现褶皱凹陷等功能性不良问题,客户使用体验好。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1和支撑组件2。柔性显示面板1通过其弯折区101能够实现显示装置在折叠状态至展平状态之间的转变。支撑组件2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其中,固定部201用于支撑柔性显示面板1的非弯折区102,磁性部202可以运动至柔性显示面板1的弯折区101以进行支撑,从而改善弯折区101的塌陷与凹痕。
可选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折叠手表等穿戴类显示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和位于所述弯折区两侧的非弯折区;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个数为两个,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设置于各所述非弯折区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部与磁性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非弯折区的表面以支撑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磁性部沿所述非弯折区至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在所述展平状态,两个所述磁性部的磁性相异并位于所述弯折区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弯折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沿所述非弯折区至所述弯折区的方向可往复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在所述折叠状态,两个所述磁性部的磁性相同且位于所述非弯折区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用于在所述折叠状态转变至所述弯折状态时控制两个所述磁性部的磁性相异,以使所述磁性部能够由所述非弯折区的一侧移动至所述弯折区的一侧;所述电磁阀还用于在所述弯折状态转变至所述折叠状态时,控制两个所述磁性部的磁性相同,以使所述磁性部能够由所述弯折区的一侧移动至所述非弯折区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在所述弯折状态,所述磁性部收纳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柔性显示面板间隔设置,部分所述支撑板由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壁延伸至所述弯折区以支撑位于所述弯折区的所述磁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连接部及导向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所述底壁,在同一所述支撑板中,在所述连接部至所述导向部的方向,所述导向部沿远离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支撑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壁,所述磁性部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柔性支撑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磁性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套设于所述柔性支撑件并相对所述柔性支撑件可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部还包括第二容纳腔,两个所述磁性部的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相向,各所述第二容纳腔均设置有所述缓冲件,且至少部分所述缓冲件由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开口露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弹性件和抵接件,所述弹性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并套设于所述柔性支撑件;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固定部的一侧有所述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上有第二通孔,所述抵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套设于所述柔性支撑件并相对所述柔性支撑件可移动,所述弹性件在自然状态下,至少部分抵接件延伸出所述第二容纳腔。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311075395.7A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Pending CN1170956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5395.7A CN117095615A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075395.7A CN117095615A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5615A true CN117095615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7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75395.7A Pending CN117095615A (zh) 2023-08-24 2023-08-24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561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3470B (zh) 滑动模块和具有该滑动模块的移动终端
CN113280033B (zh) 铰链、铰链组件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11343310B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090149B (zh) 铰链结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0589331C (zh) 用于打开和关闭便携式电话的滑动机构
CN113282136A (zh) 铰链结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CN212838936U (zh) 铰链、铰链组件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JP2011139017A (ja) スライド式電子装置
CN112599009B (zh) 电子设备
KR20200012697A (ko) 슬라이딩 레일 및 모바일 단말기
CN117095615A (zh) 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KR200414034Y1 (ko) 슬라이드폰 조립체
KR100844434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 힌지 모듈
KR100669990B1 (ko) 슬림형 슬라이드 모듈용 탄성스프링
KR10075126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 방식 개폐장치
CN115035800B (zh) 电子设备
CN220798321U (zh) 一种设备支架
KR200376816Y1 (ko) 슬라이드형 휴대폰 모듈
CN110189949A (zh) 按键结构
CN220325645U (zh) 可折叠设备
KR200382516Y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 방식 개폐장치
CN117173993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0411611Y1 (ko) 슬림형 슬라이드 모듈용 탄성스프링
KR100967232B1 (ko) 휴대 단말기용 스윙식 힌지 장치
CN202197469U (zh) 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板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