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0861A -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0861A
CN117090861A CN202311297368.4A CN202311297368A CN117090861A CN 117090861 A CN117090861 A CN 117090861A CN 202311297368 A CN202311297368 A CN 202311297368A CN 117090861 A CN117090861 A CN 117090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axial
protection
buffer
roll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973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胜
刘辉
时林
高亚
张海刚
何小宏
李致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ianrui Maglev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ianrui Maglev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ianrui Maglev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Shandong Tianrui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glev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973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908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90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0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涉及磁轴承技术领域,保护装置包括壳体、滚动轴承和至少一个轴向保护组件,其中轴向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与磁轴承的转子固定连接,当转子发生跌落时,第二缓冲件撞击第一缓冲件,由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共同承受转子跌落时的轴向冲击。当转子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时,第二缓冲件将与第一缓冲件接触,由于第二缓冲件与滚动轴承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从而转子不会对滚动轴承产生轴向方向的冲击,起到对滚动轴承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背景技术
磁轴承通过电磁力使转子能够在不与轴承接触的情况下高速旋转,具有磨损小、无需润滑、寿命长等优点,如今已被广泛应用于高速重载磁悬浮设备。
磁轴承通过电磁力驱动,一旦断电,悬浮的转子就会因为失去磁场的支撑而跌落,转子自身重量和转动动能会对其他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
壳体;
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磁轴承的转子贯穿所述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转子的直径;
至少一个轴向保护组件,每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转子的侧壁相连,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第一缓冲件相对设置;
其中,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位于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滚动轴承之间,且所述第二缓冲件与所述滚动轴承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件与第二缓冲件之间具有第二轴向保护间隙,所述第一轴向保护间隙大于所述第二轴向保护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在所述滚动轴承的轴向方向上,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分设于所述滚动轴承的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弹性,未有外力作用状态下,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件具有预设厚度;
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中,任意一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的所述第一轴向保护间隙大于另一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的所述第二轴向保护间隙与所述预设厚度之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呈环形;
其中,在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的高度与所述壳体的内腔的高度相等,且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具有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所述轴向保护组件的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限位部的内圈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冲件呈环形,所述第二缓冲件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部并与所述转子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弹性件和滑动件,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动件均呈环形,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动件均套设于所述转子的外部;
其中,所述弹性件和所述滑动件均与所述转子间隙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波纹状弹簧片,所述波纹状弹簧片具有沿所述转子的轴向方向的凸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子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直径为第一尺寸,所述弹性件的内圈直径为第二尺寸,所述滑动件的内圈直径为第三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和所述第三尺寸。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系统,磁轴承系统包括磁轴承,以及至少一个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
所述磁轴承包括转子,所述保护装置与所述转子的端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保护装置内设置有滚动轴承和轴向保护组件,轴向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与磁轴承的转子固定连接,当转子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时,第二缓冲件将与第一缓冲件接触,由于第二缓冲件与滚动轴承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从而转子不会对滚动轴承产生轴向方向的冲击,起到对滚动轴承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缓冲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轴承系统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轴承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0、保护装置;1、壳体;11、壳盖;12、壳座;13、螺栓;2、限位部;21、台阶面;22、第一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3、滚动轴承;31、滚动轴承内圈;32、滚珠;33、滚动轴承外圈;34、第一径向间隙;35、第二径向间隙;36、第三径向间隙;4、轴向保护组件;41、第一缓冲件;411、弹性件;412、滑动件;42、第二缓冲件;43、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4、第二轴向保护间隙;5、转子;51、推力盘;52、飞轮;61、第一轴向磁轴承;62、第二轴向磁轴承;63、第一径向磁轴承;64、第二径向磁轴承;7、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的磁轴承保护装置,当磁轴承在轴向方向产生较大冲击时,尤其是对于立式磁轴承来说,转子会沿轴向方向(参考图1中所示y方向)撞击保护装置中滚动轴承的内圈,而滚动轴承由于自身的结构导致自身在轴向方向上的抗冲击性能较差,从而滚动轴承极易报废,导致保护装置失效。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保护装置中设置有轴向保护组件,轴向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位于第一缓冲件与滚动轴承之间且与滚动轴承之间具有保护间隙。当转子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时,第二缓冲件将与第一缓冲件接触,由于第二缓冲件与滚动轴承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从而转子不会对滚动轴承产生轴向方向的冲击,起到对滚动轴承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保护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二缓冲件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方向的截面图;图5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轴承系统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磁轴承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护装置10,保护装置10包括壳体1、滚动轴承3和至少一个轴向保护组件4,其中,壳体1内部形成内腔,滚动轴承3和轴向保护组件4均设置于内腔中。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包括壳盖11和壳座12,壳盖11与壳座12共同围合形成内腔,其中壳盖11为中部设有开孔的环形,壳座12为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闭合的圆桶形,壳座12的闭合端为中心设有开孔的圆环形,壳盖11和壳座12的开孔的直径均大于转子5的直径,以避免转子5与壳体1产生摩擦。壳盖11与壳座12可以通过紧固件形成可拆卸连接,紧固件比如螺栓13,例如,壳盖11通过多个螺栓13固定在壳座12的开口端,多个螺栓13可以沿壳盖11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如图1和图2所示,磁轴承的转子5贯穿滚动轴承3,且滚动轴承内圈31直径大于转子5的直径。当转子5处于正常状态时,转子5的轴线与滚动轴承3的轴线重合,当转子5发生故障在径向方向(参考图1中所示x方向)上发生偏移时,转子5可能与滚动轴承内圈31侧壁面产生接触,并带动滚动轴承内圈31跟随转子5旋转,使得滚动轴承3能够承受来自转子5在径向方向(图1中所示x方向)的冲击,以在径向方向上对转子5提供保护。在一个示例中,滚动轴承3比如可以为角接触球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内圈31、滚珠32和滚动轴承外圈33。
如图1和图2所示,保护装置1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轴向保护组件4,轴向保护组件4既可以设置一个(参考图6),也可以设置多个(参考图7)。轴向保护组件4包括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第一缓冲件41与壳体1的内腔相连,第二缓冲件42与转子5的侧壁连接,并且,在转子的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上,第二缓冲件42与第一缓冲件41相对设置,且第一缓冲件41与第二缓冲件42之间存在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后文有详细介绍)。第一缓冲件41与第二缓冲件42相对设置,以保证转子5轴向方向上跌落时,第二缓冲件42能够与第一缓冲件41接触。
由上可以确定,当转子5处于正常状态绕自身轴向方向旋转时,转子5能够带动第二缓冲件42一起旋转,当转子5出现故障导致在轴向方向上出现偏移时,第二缓冲件42也会随转子5一起在轴向方向上偏移,当第二缓冲件42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移超出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时,第一缓冲件41将与第二缓冲件42接触并吸收冲击力,以在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提供保护。
其中,参考图1和图2,在转子5的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上,第二缓冲件42位于第一缓冲件41与滚动轴承3之间,且与滚动轴承3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使得第二缓冲件42不与滚动轴承3接触,也即轴向保护组件4与用于提供径向保护的滚动轴承3为分体结构,互不影响。
因此,当转子5在轴向方向上出现位移(比如跌落)时,与转子5固定连接的第二缓冲件42撞击第一缓冲件41,使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共同承受轴向冲击,能够有效避免滚动轴承3受到轴向方向上的冲击荷载,从而起到对滚动轴承3的保护作用,延长滚动轴承3的寿命。
本公开实施例中,保护装置内设置有滚动轴承和轴向保护组件,轴向保护组件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二缓冲件与磁轴承的转子固定连接,当转子在轴向方向上产生位移时,第二缓冲件将与第一缓冲件接触,由于第二缓冲件与滚动轴承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从而转子不会对滚动轴承产生轴向方向的冲击,起到对滚动轴承的保护作用,利于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保护装置的使用寿命,以节省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转子5的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之间具有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当转子5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使得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之间不接触,以保证转子5不会受到来自第一缓冲件41的摩擦阻力。
其中,参考图1和图2,在转子5的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上,滚动轴承3与第二缓冲件42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的尺寸小于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的尺寸,也即第二缓冲件42与第一缓冲件41之间的距离更小。当转子5在轴向方向上出现偏移时,第二缓冲件42将会与第一缓冲件41接触并形成缓冲,而第二缓冲件42并不会与滚动轴承3接触,从而起到保护滚动轴承3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护装置10中包括两个轴向保护组件4,在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两个轴向保护组件4分设于滚动轴承3的两侧。当转子5产生沿轴向向上(图1中所示y’方向)上的位移时,位于滚动轴承3的上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能够提供径向保护,当转子5产生沿轴向向下(图1中所示y方向)上的位移时,位于滚动轴承3的下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能够提供径向保护,也即一个保护装置10可以在转子5轴向的两个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和y’方向)上提供保护。
其中,参考图1和2,并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位于上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中的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之间具有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位于下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中的第二缓冲件与滚动轴承3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当转子5产生沿轴向向上的位移时,由于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大于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从而位于下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的第二缓冲件42不会与滚动轴承3接触,从而避免滚动轴承3在轴向方向上受到冲击。当转子5产生沿轴向向下的偏移时,位于上方的轴向保护组件4同样不会与滚动轴承3接触,不再详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轴向保护组件4中的第一缓冲件41具有弹性,当第一缓冲件41不受外力时,第一缓冲件41在转子5轴向方向上具有预设厚度。当第一缓冲件41受到外力(比如受到第二缓冲件42冲击)时,第一缓冲件41在转子5轴向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厚度减小。第一缓冲件41在轴向上能够减小的厚度值介于0和预设厚度之间,第一缓冲件41的最小厚度与预设厚度之差即为第二缓冲件42的极限位移量。
因此,任意一个轴向保护组件4的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设置成大于另一个轴向保护组件4的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与预设厚度之和,以避免转子5在一个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跌落时,第二缓冲件42位移量较大导致撞击到滚动轴承3,也即,避免位于滚动轴承3另一个轴向方向(图1中所示y’方向)一侧的第二缓冲件42撞击到滚动轴承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护装置10中设有环形的限位部2,限位部2的高度(图1中所示y方向)等于壳体1内腔的高度,限位部2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分别与壳体1内腔腔壁连接。限位部2的两端部内侧均为台阶面结构,台阶面21与壳体1内腔腔壁共同形成环形的第一安装槽22,第一安装槽22的侧壁与第一缓冲件41的外侧壁连接,用于将第一缓冲件41限制在特定的位置。限位部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3,第二安装槽23的侧壁与滚动轴承3外圈的外侧壁连接,以将滚动轴承3限制在特定的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限位部2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的第一端面和第二限位件的第二端面分别与壳体1内腔腔壁连接,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面与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面连接,其中第一限位件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限位件的第一端部均为台阶面结构,两个台阶面共同形成环形的第二安装槽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缓冲件42为中心设有开孔的环形,第二缓冲件42通过中心开孔套设并固定在转子5的外周面上,第二缓冲件42例如可以通过热膨胀装配法固定在转子5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缓冲件42的外壁厚度小于内壁厚度,第二缓冲件42朝向滚动轴承3的一面为向内侧凹陷的流线型,可有减小第二缓冲件42的重量,降低材料成本,减小保护装置10的体积。
如图5所示,第一缓冲件41包括层叠设置的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均呈环形,并套设于转子5的外周,并且,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的内圈与转子5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弹性件411的一面与壳体1的内腔腔壁相连,弹性件411的另一面与滑动件412相连,滑动件412位于弹性件411与第二缓冲件42之间。弹性件411可以吸收第二缓冲件42的冲击荷载,用于缓解转子5在轴向方向上的冲击,滑动件412与弹性件411可以沿周向相对转动,当旋转的第二缓冲件42撞击第一缓冲件41时,滑动件412在第二缓冲件42的带动下围绕转子5的轴线旋转,以减小第二缓冲件42和第一缓冲件41之间的摩擦。弹性件411例如可以为波纹状弹簧片,波纹状弹簧片设有多个凸起,当弹簧片在轴向方向受到撞击时,凸起将会产生形变以吸收轴向冲击荷载。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转子5的径向方向上,滚动轴承3的内圈直径为第一尺寸,弹性件411的内圈直径为第二尺寸,滑动件412的内圈直径为第三尺寸,第二尺寸和第三尺寸均大于第一尺寸。由此,如图2所示,当滚动轴承3、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均套设于转子5外周时,滚动轴承3与转子5之间第一径向间隙34小于弹性件411与转子5之间的第二径向间隙35,同时也小于滑动件412与转子5之间的第三径向间隙36,因此,当转子5跌落时,在径向方向上会先撞击到滚动轴承3而不会撞击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可保证由滚动轴承3承受转子5的径向冲击,避免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受到径向冲击。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轴承系统,磁轴承系统包括磁轴承,以及至少一个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提供的保护装置10。其中,磁轴承系统包括转子5,保护装置10设置于转子5的端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两个保护装置10分别安装于转子5的两端部。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所示,磁轴承系统可以为立式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磁轴承还包括第一轴向磁轴承61、第二轴向磁轴承62、第一径向磁轴承63和第二径向磁轴承64,转子5的外周上固定有推力盘51和飞轮52。第一轴向磁轴承61和第二轴向磁轴承62分别设置在推力盘51的轴向方向两侧,推力盘51在第一轴向磁轴承61和第二轴向磁轴承62的共同作用下保持轴向悬浮,进而使转子5保持轴向悬浮;第一径向磁轴承63和第二径向磁轴承64设置在转子5的外周上,可使转子5保持径向悬浮并驱动转子5轴向旋转,转子5带动飞轮52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储存在飞轮52中,实现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的储能作用。
当系统发生故障或断电时,第一轴向磁轴承61、第二轴向磁轴承62、第一径向磁轴承63和第二径向磁轴承64失效,转子5失去磁场力的作用,无法保持轴向悬浮和径向悬浮而跌落,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系统中的其他部件,例如第一轴向磁轴承61,受到转子5或推力盘51的冲击而损坏。当转子5的端部连接有保护装置10时,保护装置10可同时在轴向方向和径向方向上承受转子5的撞击,避免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因转子5的撞击而损坏。
转子5上可设置多个保护装置10,每个保护装置10中可包括多个轴向保护组件4。作为示例,如图7所示,转子5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保护装置10,每个保护装置10中均包括两个轴向保护组件4,当转子跌落时,在每个轴向方向上均有两个轴向保护组件4共同承受转子5的轴向冲击,可有效降低转子5跌落对单个轴向保护组件4的冲击作用,提高了保护装置10的可靠性。
在磁轴承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转子5上的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7,用于检测转子5的位置。作为示例,如图6所示,位置传感器7包括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均为圆环形,其中,内环套设并固定在转子5的外周面上,外环套设于内环外周并与内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根据所检测的内环与外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通过位置传感器7判断转子5是否处于预设位置,从而保证在转子工作时,保护装置10中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的大小符合设定要求,使保护装置10在转子5跌落时能够有效发挥保护作用。位置传感器7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以进一步保证转子5位置正确,例如可以在转子5的两端部各设置一个位置传感器7。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10)

1.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滚动轴承(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且所述磁轴承的转子(5)贯穿所述滚动轴承(3),所述滚动轴承(3)的内圈(31)直径大于所述转子(5)的直径;
至少一个轴向保护组件(4),每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包括第一缓冲件(41)和第二缓冲件(42),所述第一缓冲件(41)与所述壳体(1)相连,所述第二缓冲件(42)与所述转子(5)的侧壁相连,在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42)与所述第一缓冲件(41)相对设置;
其中,在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缓冲件(42)位于所述第一缓冲件(41)与所述滚动轴承(3)之间,且所述第二缓冲件(42)与所述滚动轴承(3)之间具有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件(41)与第二缓冲件(42)之间具有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所述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大于所述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10)包括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在所述滚动轴承(3)的轴向方向上,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分设于所述滚动轴承(3)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41)具有弹性,未有外力作用状态下,在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缓冲件(41)具有预设厚度;
两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中,任意一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的所述第一轴向保护间隙(43)大于另一个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的所述第二轴向保护间隙(44)与所述预设厚度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10)还包括限位部(2),所述限位部呈环形;
其中,在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上,所述限位部(2)的高度与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高度相等,且所述限位部(2)的端部具有台阶面(21),所述台阶面(21)与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第一安装槽(22),所述轴向保护组件(4)的所述第一缓冲件(41)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槽(22);和/或,
所述限位部(2)的内圈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3),所述滚动轴承(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件(42)呈环形,所述第二缓冲件(42)套设于所述转子(5)的外部并与所述转子(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41)包括层叠设置的弹性件(411)和滑动件(412),所述弹性件(411)和所述滑动件(412)均呈环形,所述弹性件(411)和所述滑动件(412)均套设于所述转子(5)的外部;
其中,所述弹性件(411)和所述滑动件(412)均与所述转子(5)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11)为波纹状弹簧片,所述波纹状弹簧片具有沿所述转子(5)的轴向方向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5)的径向方向上,所述滚动轴承(3)的内圈直径为第一尺寸,所述弹性件(411)的内圈直径为第二尺寸,所述滑动件(412)的内圈直径为第三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尺寸和所述第三尺寸。
10.一种磁轴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轴承,以及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保护装置(10);
所述磁轴承包括转子(5),所述保护装置(10)与所述转子(5)的端部相连。
CN202311297368.4A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Pending CN1170908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368.4A CN117090861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97368.4A CN117090861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0861A true CN117090861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0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97368.4A Pending CN117090861A (zh) 2023-10-08 2023-10-08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086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3825B2 (en) Auxiliary bearing system with plurality of inertia rings for magnetically supported rotor system
US6727616B1 (en)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quill stabilizer
US8926188B2 (en) Compliant bearing mount
CA2698207C (en) Hybrid touchdown bearing system
CN100587283C (zh) 用于磁悬浮轴承系统的向心推力保护轴承
EP1419567B1 (en) Dual stiffnes bearing damping system
EP3327302B1 (en) Landing bearing assembly and rotary machine equipped with such an assembly
CN103307120B (zh) 一种立式磁悬浮飞轮转子的辅助轴承
US6538354B2 (en) Spindle motor with toroidal sealing plates
CN109654122A (zh) 一种可调节轴承外圈间隙的保护轴承装置
CN113175479A (zh) 一种用于立式磁轴承台架的具有自定心功能的保护轴承
CN110701188A (zh) 一种用于磁轴承的柔性簧片轴向保护轴承
CN111005939A (zh) 一种磁悬浮轴承径向保护系统
CN117090861A (zh) 一种磁轴承的保护装置及磁轴承系统
CN111799927A (zh) 转轴支撑保护结构、磁悬浮轴承支撑系统、电机
CN211209493U (zh) 磁悬浮飞轮储能装置
CN115045909B (zh) 一种抗冲击载荷的箔片动压轴承及轴系
EP0665545A2 (en) Crash stop shock ring for the protection of disk drive motor bearings
CN117052790A (zh)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保护轴承装置
CN111503149A (zh) 一种集成式电磁保护轴承装置
CN113266637A (zh) 一种内圈常分离式保护轴承
CN218829424U (zh) 一种输出端抗超高过载电机
CN110176823B (zh) 高速飞轮在故障态下的防护装置及飞轮储能机组
CN220581514U (zh) 一种保护轴承装置
KR101683674B1 (ko) 비상베어링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이휠 에너지 저장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