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90654A -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90654A
CN117090654A CN202311094581.5A CN202311094581A CN117090654A CN 117090654 A CN117090654 A CN 117090654A CN 202311094581 A CN202311094581 A CN 202311094581A CN 117090654 A CN117090654 A CN 117090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ed
cooler
compressor
medium channe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945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玉
李鸿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7090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906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7/00Plants for converting heat or flui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3/00General layout or general methods of operation of complete pl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17/00Using steam or condensate extracted or exhausted from steam engine plant
    • F01K17/06Returning energy of steam, in exchanged form, to process, e.g. use of exhaust steam for drying solid fuel or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5/00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pecial working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lants operating in closed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K25/08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pecial working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lants operating in closed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vapou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Description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力学与热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与电力,是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的两种基本和重要需求;其中,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提供动力与电力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在实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中,采用尽可能简单的技术举措来实现热变功的高效化是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技术人员不懈努力。
现实中,实现高温工业余热的高效动力回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布雷顿循环为工作原理的气体热动循环装置,是进行工业高温热资源动力回收的常用手段。
为提高高温热负荷的动力应用价值,应尽可能提高循环工质吸热过程的平均温度,和降低气体动力装置排放热负荷的温度和数量。现有技术下,循环工质获得高温热负荷所形成的温度越高,膨胀机排放循环工质的温度也随之升高,这也使得采用传统回热技术来降低排放热负荷的难度随之增高;不论对气体动力循环装置本身,还是下接朗肯循环动力装置来说,排放热负荷的温度提高和数量增加都影响着热变功效率的最大化。
本着简单、主动、安全、高效地利用能源获得动力的基本原则,本发明给出了流程合理,结构简单,实现高温热资源深度利用,降低热负荷排放温度与数量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2.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3.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和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和回热器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4.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和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和回热器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5.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和回热器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6.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低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压缩机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与高温膨胀机连通,高温膨胀机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却器连通,冷却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热源热交换器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和高温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7.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并取代压缩机,增加低温膨胀增速机并取代低温膨胀机,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并取代高温膨胀机,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8.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1-6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并取代压缩机,增加喷管并取代低温膨胀机,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并取代高温膨胀机,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9.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1、3、5、6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将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回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回热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0.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2或第4项所述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将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高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高温膨胀机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1.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1、3、5、6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将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第二路经新增膨胀机与冷却器连通;将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将回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回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新增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2.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2或第4项所述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将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调整为压缩机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回热器与低温膨胀机连通,第二路经新增膨胀机与冷却器连通;将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将高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高温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连通,新增回热器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3.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第11-12项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将新增膨胀机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新增膨胀机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新增回热器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连通调整为新增回热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1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2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3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4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5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6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7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8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9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第10种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图中,1-压缩机,2-低温膨胀机,3-高温膨胀机,4-热源热交换器,5-回热器,6-冷却器,7-第二回热器,A-双能压缩机,B-低温膨胀增速机,C-高温膨胀增速机,D-喷管,E-新增膨胀机,F-新增回热器;其中,跨临界循环时冷却器为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循环工质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低温膨胀机2降压作功,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低温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提供给冷却器6;循环工质流经冷却器6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压缩机1;热源介质通过热源热交换器4提供驱动热负荷,冷却介质通过冷却器6带走低温热负荷,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输出的功提供给压缩机1和外部作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2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然后进入高温膨胀机3继续降压作功;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冷却器6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压缩机1,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3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机1排放的第二路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回热器7吸热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高温膨胀机3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逐步放热降温,之后进入冷却器6放热降温,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4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机1排放的第二路循环工质流经第二回热器7吸热升温,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逐步放热降温,然后进入高温膨胀机3继续降压作功;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冷却器6放热降温,之后进入压缩机1,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5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工质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低温膨胀机2降压作功,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进入第二回热器7吸热升温;第二回热器7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压缩机1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流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逐步放热降温,之后进入冷却器6放热降温,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6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它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工质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低温膨胀机2降压作功,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进入第二回热器7吸热升温;第二回热器7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压缩机1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进入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至一定程度之后流经第二回热器7放热降温,然后进入高温膨胀机3继续降压作功,再之后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7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A并取代压缩机1,增加低温膨胀增速机B并取代低温膨胀机2,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C并取代高温膨胀机3。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工质进入双能压缩机A升压升温并降速,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低温膨胀增速机B降压作功并增速,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膨胀增速机C降压作功并增速,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低温膨胀增速机B排放的循环工质提供给冷却器6;循环工质流经冷却器6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双能压缩机A;低温膨胀增速机B和高温膨胀增速机C输出的功提供给双能压缩机A和外部作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8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A并取代压缩机1,增加喷管D并取代低温膨胀机2,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C并取代高温膨胀机3。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循环工质进入双能压缩机A升压升温并降速,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喷管D降压增速,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高温膨胀增速机C降压作功并增速,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喷管D排放的循环工质提供给冷却器6;循环工质流经冷却器6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双能压缩机A;高温膨胀增速机C输出的功提供给双能压缩机A和外部作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9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6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回热器5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冷却介质进入压缩机1升压升温至一定程度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进入低温膨胀机2降压作功和对外排放,第二路继续升压升温之后进入热源热交换器4吸热升温;热源热交换器4排放的冷却介质流经高温膨胀机3降压作功,流经回热器5放热降温,之后对外排放;冷却介质通过进出流程带走低温热负荷,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图10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1)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将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第二路经新增膨胀机E与冷却器6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将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新增回热器F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
(2)流程上,与图1所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压缩机1排放的第一路循环工质流经新增回热器F吸热升温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流经回热器5吸热升温之后提供给低温膨胀机2,第二路流经新增膨胀机E降压作功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低温膨胀机2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新增回热器F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高温膨胀机3排放的循环工质流经回热器5和新增回热器F逐步放热降温,之后提供给冷却器6,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具有如下效果和优势:
(1)吸热环节温差不可逆损失小,有利于提升热效率。
(2)显著降低或进一步降低温热负荷排放温度和数量,减少放热过程温差不可逆损失。
(3)显著提升热变功体系的热力学完善度,有利于构建高效率气体-蒸汽联合循环体系。
(4)实现高温热负荷的高效动力利用,提升高温热负荷利用水平和应用价值。
(5)流程合理,结构简单,显著降低气体动力循环装置制造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性。
(6)提供多种具体技术方案,有利于提升能源合理利用水平,有利于扩展气体热动装置的应用范围和价值。

Claims (13)

1.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2.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和冷却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3.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4.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5.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和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6.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主要由压缩机、低温膨胀机、高温膨胀机、热源热交换器、回热器、冷却器和第二回热器所组成;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低温膨胀机(2)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压缩机(1)还有第二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压缩机(1)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热源热交换器(4)与高温膨胀机(3)连通,高温膨胀机(3)还有循环工质通道经第二回热器(7)与自身连通之后高温膨胀机(3)再有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冷却器(6)连通,冷却器(6)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热源热交换器(4)还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却器(6)还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低温膨胀机(2)和高温膨胀机(3)连接压缩机(1)并传输动力,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7.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A)并取代压缩机(1),增加低温膨胀增速机(B)并取代低温膨胀机(2),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C)并取代高温膨胀机(3),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8.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双能压缩机(A)并取代压缩机(1),增加喷管(D)并取代低温膨胀机(2),增加高温膨胀增速机(C)并取代高温膨胀机(3),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9.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3、5、6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6)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回热器(5)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0.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6)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高温膨胀机(3)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高温膨胀机(3)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1.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3、5、6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将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第二路经新增膨胀机(E)与冷却器(6)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将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回热器(5)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新增回热器(F)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2.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增加新增膨胀机和新增回热器,将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调整为压缩机(1)有第一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之后分成两路——第一路经回热器(5)与低温膨胀机(2)连通,第二路经新增膨胀机(E)与冷却器(6)连通;将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低温膨胀机(2)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将高温膨胀机(3)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高温膨胀机(3)有循环工质通道与新增回热器(F)连通,新增回热器(F)还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13.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是在权利要求11-12所述的任一一款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中,取消冷却器(6)及其与外部连通的冷却介质通道,将冷却器(6)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调整为外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压缩机(1)连通,将新增膨胀机(E)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新增膨胀机(E)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将新增回热器(F)有循环工质通道与冷却器(6)连通调整为新增回热器(F)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202311094581.5A 2022-08-19 2023-08-17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Pending CN1170906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43672 2022-08-19
CN2022110436721 2022-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90654A true CN117090654A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74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094581.5A Pending CN117090654A (zh) 2022-08-19 2023-08-17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906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090654A (zh)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072318A (zh) 加热炉型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8327729A (zh) 核能驱动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8327726A (zh) 光热驱动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722255A (zh)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8653897A (zh) 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722258A (zh) 气体-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CN117072315A (zh) 燃料携同核能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072316A (zh) 燃料携同光热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722246A (zh) 联合循环燃气动力装置
CN117005930A (zh) 联合循环气体动力装置
CN117722272A (zh) 燃料携同核能回热式燃气轮机装置
CN117167142A (zh) 燃料携同光热回热式燃气轮机装置
CN117168004A (zh) 回热式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7432494A (zh) 核能携同热能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8836058A (zh) 分流回热式热力循环与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514395A (zh) 核能携同热能热动循环装置
CN117780506A (zh) 能源携同联合循环燃气动力装置
CN117759374A (zh) 光热携同热能回热式热动循环装置
CN117759358A (zh) 双热源驱动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CN118653916A (zh) 回热式燃气轮机装置
CN117146460A (zh) 回热式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17211955A (zh) 回热式燃气轮机装置
CN117760129A (zh) 回热式热泵循环装置
CN117514397A (zh) 气体-蒸汽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