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7295A -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7295A
CN117087295A CN202311039033.2A CN202311039033A CN117087295A CN 117087295 A CN117087295 A CN 117087295A CN 202311039033 A CN202311039033 A CN 202311039033A CN 117087295 A CN117087295 A CN 117087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b
fibers
nonwoven fabric
composite nonwoven
entang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0390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巴伦·C·勃兰特
简静宜
克丽斯塔·J·康纳斯
达拉斯·伦德
威廉·C·麦克法兰德二世
欧阳华
安德雷·J·斯托布
大卫·特纳
约书亚·帕特里克·威廉姆斯
钱正福
彭中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USA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21/05582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093594A2/en
Publication of CN117087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7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0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features of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028Net structure, e.g. spaced apart filaments bonded at the crossing poi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00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9/00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8Elastic
    • A41D31/185Elastic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24Resistant to mechanical stress, e.g. pierce-proof
    • A41D31/245Resistant to mechanical stress, e.g. pierce-proof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next to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4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4Printing or colouring
    • B32B38/145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22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 B32B5/2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 B32B5/2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 B32B5/265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 B32B5/266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two or more layers which are next to each other and are fibrous, filamentary, formed of particles or foamed one layer being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another layer next to it also being fibrous or filamentary characterised by one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being a non-woven fabric layer next to one or more non-woven fabric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61Polyamid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76Polyeste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fibres
    • B32B2262/0292Polyurethan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2/00Composition or structural features of fibres which form a fibrous or filamentary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2/06Vegetal fibres
    • B32B2262/062Cellulose fibres, e.g. cot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7/00Clot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7/00Clothing
    • B32B2437/02Gloves, sho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7/00Clothing
    • B32B2437/04Caps, helm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本文的各方面涉及一种适用于服装和其他制品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示例方面,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和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当结合到服装制品中时,第一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第二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第一面包括使其适于形成面向外的表面的特征,诸如耐磨性,并且第二面包括使其适于形成面向内的表面的特征,诸如柔软的手感。

Description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10月20日,申请号为202180079005.6,发明名称为“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一种适用于服装和其他制品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缺乏拉伸和回复性能、重量大、缺乏悬垂性、手感粗糙,以及在需要提高隔热性能的一些情况下缺乏隔热性能,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不适用于服装制品。此外,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具有对称面以提供适用于例如清洁行业和个人卫生行业的均匀织物。然而,具有均匀面可能不适用于服装制品,因为面向穿着者皮肤表面的织物表面和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织物表面可能需要不同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涉及以下方面。
项目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面包括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2.根据项目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不存在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项目3.根据项目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
项目4.根据项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在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处粘附在一起。
项目5.根据项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一颜色,并且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项目6.根据项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的大小在从约0.1mm至约1mm的范围内。
项目7.根据项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的相邻粘合位点之间的距离在从约0.5mm至约6mm的范围内。
项目8.根据项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9.根据项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10.根据项目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11.根据项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项目12.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
项目13.根据项目12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不存在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项目14.根据项目1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外的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所述第二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
项目15.根据项目14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密度。
项目16.根据项目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
项目17.一种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所述方法包括:将化学粘合剂以预定图案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以在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上产生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项目18.根据项目17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使用凹版印刷工艺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项目19.根据项目17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使用数字印刷工艺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项目20.根据项目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粘合剂不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
项目2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以及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热粘合结构,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从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延伸。
项目22.根据项目2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并且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一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偏移。
项目23.根据项目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平均深度不同于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平均深度。
项目24.根据项目2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项目25.根据项目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和所述弹性体层的呈膜形式的一部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项目26.根据项目2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相邻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中的纤维长度。
项目27.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以及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热粘合结构,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偏移,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项目28.根据项目27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外的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二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
项目29.根据项目28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的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的密度。
项目30.根据项目27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相对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的偏移的第一平均深度不同于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相对于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偏移的第二平均深度。
项目31.根据项目27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从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延伸。
项目32.根据项目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和所述弹性体层的呈膜形式的一部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项目33.根据项目2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的相邻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中的纤维长度。
项目34.一种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所述方法包括:以第一预定图案形成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热粘合结构,所述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项目35.根据项目34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使用包括压印辊和超声焊头的超声粘合系统形成。
项目36.根据项目35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定位在所述超声粘合系统中,使得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压印辊接触,并且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超声焊头接触。
项目37.根据项目35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定位在所述超声粘合系统中,使得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压印辊接触,并且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超声焊头接触。
项目38.根据项目34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从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延伸。
项目39.根据项目34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一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偏移。
项目40.根据项目39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平均深度不同于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平均深度。
项目4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一旦数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二旦数的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旦数与所述第二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的范围内,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三旦数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四旦数的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三旦数与所述第四旦数的比率在从约0.3:1至约0.7:1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42.根据项目4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43.根据项目41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44.根据项目4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包括第五旦数的第五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包括第六旦数的第六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五旦数与所述第六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的范围内。
项目45.根据项目43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46.根据项目43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47.根据项目43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项目48.根据项目43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49.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二数量的纤维,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纤维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四数量的纤维,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纤维多于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50.根据项目49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51.根据项目49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52.根据项目5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包括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五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包括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六数量的纤维,每cm2的所述第五数量的纤维多于每cm2的所述第六数量的纤维。
项目53.根据项目51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54.根据项目51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55.根据项目51至5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项目56.根据项目51至5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57.一种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一纤维网与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多根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多根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项目58.根据项目57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多根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多根纤维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多根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使得所述第三纤维网变成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59.根据项目58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包括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项目60.根据项目58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项目6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62.根据项目6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项目63.根据项目6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64.根据项目61至6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项目65.根据项目6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缠结。
项目66.根据项目65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67.根据项目65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项目68.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以及弹性体层,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按重量计从约10%至约25%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69.根据项目68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和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
项目70.根据项目6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项目71.根据项目68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72.根据项目7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73.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第一纤维网与第二纤维网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按重量计从约10%至约100%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以及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项目74.根据项目73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不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75.根据项目73至7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硅涂层纤维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76.根据项目73至7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些纤维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使得所述第三纤维网变成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77.根据项目76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78.根据项目76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不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项目79.根据项目76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项目80.根据项目73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项目81.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一个纤维网和弹性体层,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的基重;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在机器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长度的约10%的增长;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宽度的约10%的增长;以及在所述静止长度和所述静止宽度的约10%内的在所述机器方向和所述机器横向方向上的回复性。
项目82.根据项目8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基重为从约150gsm至约190gsm。
项目83.根据项目81至8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至少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和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项目84.根据项目8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85.根据项目83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项目86.根据项目83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项目87.根据项目81至8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
项目88.根据项目81至8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项目89.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一个纤维网和弹性体层,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在机器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长度的约10%的增长;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宽度的约10%的增长;以及在所述静止长度和所述静止宽度的约10%内的在所述机器方向和所述机器横向方向上的回复性。
项目90.根据项目8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在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之间的基重。
项目91.根据项目90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基重为从约150gsm至约190gsm。
项目92.根据项目89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项目93.根据项目89至9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至少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和第二缠结纤维网,并且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项目94.根据项目9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95.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至少第一纤维网与第二纤维网之间;选择缠结参数以生产具有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的基重和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的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以及基于所选择的缠结参数,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
项目96.根据项目95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基于所述所选择的缠结参数,将来自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纤维与来自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来自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
项目97.根据项目96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层、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基重为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
项目98.根据项目95至9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进一步选择所述缠结参数以实现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项目99.根据项目95至9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进一步选择所述缠结参数以实现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
项目100.根据项目95至9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项目101.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102.根据项目10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项目103.根据项目102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104.根据项目102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105.根据项目102至10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106.根据项目101至10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所述第一颜色特性。
项目107.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相应的其他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项目108.根据项目107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109.一种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二颜色特性的第三纤维网定位在具有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一纤维网与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纤维网之间;将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弹性体层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一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并且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二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
项目110.根据项目109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项目111.根据项目109至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项目112.根据项目109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项目113.根据项目109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1D的旦数。
项目114.根据项目109至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纤维经纺前染色,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
项目115.根据项目109至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项目116.根据项目109至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不是织后染色的。
项目117.根据项目109至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机械缠结包括针刺。
项目118.根据项目109至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具有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二针脚密度的第二缠结纤维网。
项目119.根据项目118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
项目120.根据项目119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文的各方面的实例,其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生命周期;
图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纤维网(first web of fibers);
图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纤维网;
图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三纤维网;
图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弹性体层;
图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制造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制造过程;
图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7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图1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替代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1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仅描绘有机硅涂层纤维的图9的横截面图;
图1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制造具有绒头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制造过程;
图1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使用图12的制造过程生产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1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3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
图1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3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图1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其中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第二颜色特性;
图1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6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1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6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图;
图1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一面;
图2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9所示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一面;
图2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二面;
图2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1中所示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二面;
图2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在第一时间点的图1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服装物品的面向外的表面;
图2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3的服装物品在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外的表面;
图2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3的服装物品在第一时间点的面向内的表面;
图2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5所示的服装物品在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内的表面;
图2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示例上身衣物;
图2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由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示例下身衣物;
图2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用于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示例凹版印刷系统;
图3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29的示例凹版印刷系统的凹版印刷辊的示例图案;
图3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使用图29的示例凹版印刷系统应用化学粘合剂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3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31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3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31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
图3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的上身衣物的后视图;
图3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的下身衣物的前视图;
图3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在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上形成热粘合位点的示例超声粘合系统;
图3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使用图36的示例超声粘合系统形成热粘合位点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3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描绘了热粘合位点的图37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3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37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
图4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使用图36的示例超声粘合系统形成的两组热粘合位点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4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描绘了两组热粘合位点的图40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42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40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
图43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的上身衣物的后视图;
图44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的下身衣物的前视图;
图45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具有热粘合位点和化学粘合位点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46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描绘了热粘合位点的图45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图47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45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
图48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用于在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上减少毛球形成的示例两步机械缠结工艺的示意图;
图49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48的两步机械缠结工艺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图50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49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以及
图51图示了根据本文的各方面的图49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的主题以满足法定要求。然而,该描述本身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相反,本发明人设想,所要求保护或公开的主题也可以以其他方式结合其他当前或未来技术来体现,以包括不同的步骤或与本文档中描述的步骤类似的步骤的组合。此外,尽管术语“步骤”和/或“框”在本文中可用于表示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元素,但除非且除了明确陈述个别步骤的顺序,否则这些术语不应被解释为暗示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步骤之中或之间的任何特定顺序。
由于缺乏拉伸和回复性能、重量大、缺乏悬垂性、手感粗糙,以及在需要提高隔热性能的一些情况下缺乏隔热性能,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不适用于服装制品。此外,传统的非织造织物通常具有对称的面或侧面,以提供适用于例如清洁行业和个人卫生行业的均匀织物。然而,具有均匀面可能不适用于服装制品,因为面向穿着者皮肤表面的织物表面和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织物表面可能需要不同的性能。
本文的各方面涉及适用于服装和其他制品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生产方法。在示例方面,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和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当形成服装制品时,第一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第二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当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服装制品时,第一缠结纤维网可能具有使其适于暴露于外部环境的特征。例如,形成第一缠结网的纤维可能具有比用于形成第二缠结网的纤维的旦数大约两倍的旦数,使得第一缠结网可以更好地承受磨损力而不使纤维断裂。
当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服装制品时,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特征使其适于形成面向皮肤的表面。例如,形成第二缠结网的纤维可能具有是用于形成第一缠结网的纤维的旦数约一半的旦数,因为第二面可能较少暴露于磨损力。此外,较小的旦数可以产生柔软的手感,使其对于皮肤或接近皮肤接触是舒适的。此外,第二缠结网可以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其也赋予柔软的手感并改善织物的悬垂性(即,使织物不那么硬)。
在进一步的示例方面,第二面可以包括毛圈和/或纤维端部,其在垂直于第二面的表面平面的方向上远离第二面延伸以形成绒头。例如,毛圈和/或纤维端部可以从第二面延伸约1.5mm至约8.1mm。绒头有助于捕获由穿着者加热的空气,从而提高非织造织物的绝热性能。绒头也为穿着者提供了额外的舒适性。
在进一步的方面,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可以包括与第一面和第二面相关联的不同颜色特性。在一个方面,颜色特性可以是在一个面上比在另一个面上更明显的混色效果的形式。不同的颜色特性可以赋予由非织造织物形成的服装物品所需的美感,并且还可以为穿着者提供关于服装物品的哪一侧面向外和哪一侧面向内的视觉标记。不同的颜色特性也可能使服装物品适合正反穿(即,“由内而外”穿着服装物品)。例如,可以通过为形成织物不同层的纤维选择特定颜色和/或通过选择缠结参数,使得有色纤维相比于第二面选择性地移动到第一面或反之亦然而赋予面以不同的颜色特性。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缠结纤维网与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弹性体层赋予复合非织造织物拉伸和回复性能,使其适用于服装制品,诸如上身衣物和下身衣物。弹性体层本身可能缺乏足够的拉伸强度来承受正常的磨损和撕裂。因此,弹性体层通过使用缠结工艺使不同网的纤维延伸穿过弹性体层以产生内聚结构而集成到复合非织造织物中。
在一些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与弹性体层层叠在一起的额外缠结网(例如,第三缠结纤维网、第四缠结纤维网等)。可以选择缠结前的网的重量以实现在缠结后具有最小厚度的轻质复合非织造织物。此外,缠结网的数量、纤维旦数、纤维类型、纤维长度等的选择产生通过在形成织物的纤维之间捕获空气而提供增强的隔热性的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另外,可以调整用于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的不同纤维网的特性和/或纤维网的数量,以实现非织造织物的不同的所需最终特性,包括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每个面的不同的所需最终特征。其结果是一种轻质、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热性能、拉伸和回复性、良好的悬垂性、有趣的视觉美感、良好的耐磨性和柔软的手感,使得复合非织造织物成为制作适合运动服的服装制品的理想选择。
本文设想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可以用各种方式进行整理(finish)。例如,织物可以使用选定的印刷技术印上一个或多个图案、图形、标志等。在一个示例方面,可以在缠结之前将印刷应用于一个或多个纤维网,使得印刷组分在缠结期间集成到非织造织物中。当非织造织物形成服装制品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将织物边缘缝合在一起。例如,织物边缘可以重叠,并且可以使用缠结工艺将来自织物边缘的纤维缠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接缝。
本文的各方面进一步设想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是可回收的,并且在一些方面,织物可以是完全可回收的。因此,在各方面,选择用于形成缠结网的纤维可以包括回收材料,包括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通常称为聚酯纤维。另外,选择用于形成弹性体层的材料也可以是完全可回收的。回收纤维和材料的使用减少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碳足迹。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通过在两个或更多个纤维网之间设置弹性体层而形成。不同网的特性选择,诸如网的数量、纤维旦数、单个网的重量、纤维长度、纤维颜色和纤维涂层,是基于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需的最终性能。一旦弹性体层位于两个或更多个纤维网之间,就进行机械缠结工艺。在一个示例方面,机械缠结工艺是针刺。基于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需的最终性能,选择与针刺工艺相关联的不同参数,诸如针选择、针脚密度、穿透深度、穿透方向、针通过次数等。例如,可以选择参数以生产具有所需厚度、所需拉伸和回复性、所需重量、所需悬垂性或硬度等的非织造织物。
不同网的特性选择与针刺参数结合可能会使非织造织物在洗涤和/或磨损之后产生非对称性。在一些方面,由洗涤和/或磨损产生的非对称性可能是所需的属性。例如,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可以比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更大程度地起球。当非织造织物结合到服装制品中时,这意味着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可以比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更大程度地起球。在示例方面,差异起球可能是由于将有机硅涂层纤维用于部分地形成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网。有机硅涂层可以增加纤维迁移的趋势(即,保持纤维缠结的摩擦力较小),使得纤维端部暴露在第二面上,从而形成毛球。在示例方面,毛球的存在可能是一种合乎需要的美感,并且可以调整与网的选择相关联的因素和/或缠结参数以增加毛球形成的可能性。此外,在由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的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具有更多数量的毛球可有助于提高穿着者的舒适度,类似于穿着旧运动衫时的舒适度。在示例方面,如果毛球的形成不是所需的属性,则复合非织造织物可以经历后加工步骤,诸如熨烫、压延、压花、热粘合和/或在复合非织造织物的表面上涂覆涂层以增加抗起球性。
可以实施额外的制造步骤以实现所得非织造织物的额外所需性能。例如,通常用于制造Dilour地毯的针刺工艺可用于在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而不是第一面上形成绒头。在这方面,在针刺工艺中,刷子与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相邻定位。针用于将纤维和/或纤维毛圈从纤维网推进到刷子中,并将其固定到位,直到完成针刺工艺。当非织造织物从刷子上移除时,由刷子保持的纤维和/或纤维毛圈在垂直于第二面的表面平面的共同方向上取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服装制品”旨在涵盖由穿着者穿着的制品。因此,它们可以包括上身衣物(例如,上衣、t恤、套头衫、连帽衫、夹克、外套等)和下身衣物(例如,裤子、短裤、紧身裤、七分裤、连体紧身衣等)。服装制品还可以包括帽子、手套、袖子(袖套、小腿袖)、鞋类制品(诸如鞋子的鞋面)等。术语“面向内的表面”在涉及服装制品时是指经配置以面向穿着者的身体表面的表面,并且术语“面向外的表面”是指经配置以面向与面向内的表面相对、远离穿着者的身体表面并朝向外部环境的表面。术语“面向最内侧的表面”是指相对于服装制品的其他层最靠近穿着者的身体表面的表面,并且术语“面向最外侧的表面”是指相对于服装制品的其他层离穿着者的身体表面最远的表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织造织物”是指通过机械和/或化学相互作用保持在一起而不呈针织、织造、编织构造或其他结构化构造形式的纤维。在一个具体的方面,非织造织物包括经机械操纵以形成垫状材料的纤维的集合。换言之,非织造织物直接由纤维制成。非织造织物可以包括形成内聚结构的不同纤维网,其中不同纤维网可以具有不同或类似的纤维组成和/或不同的性能。术语“纤维网”是指在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纤维网进行机械缠结处理之前的层。纤维网包括经过梳理和搭接工艺(carding and lapping process)的纤维,该工艺通常在一个或多个沿着xy平面延伸的共同方向上对齐纤维,并达到所需的基重。纤维网还可以经历轻针刺工艺或机械缠结工艺,该工艺将网的纤维缠结到一定程度,使得纤维网形成可被操纵(例如,卷绕到辊上、从辊上展开、堆叠等)的内聚结构。纤维网还可以经过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加工步骤,诸如在与其他纤维网缠结以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之前进行印刷。术语“缠结纤维网”在涉及复合非织造织物时是指与一种或多种其他纤维网机械缠结后的纤维网。因此,缠结纤维网可以包括最初存在于形成层的纤维网中的纤维,以及存在于已经通过缠结工艺移动到缠结纤维网中的其他纤维网中的纤维。
本文设想的机械缠结工艺可以包括使用有倒钩或结构化的针(例如,叉状针)的针缠结(通常称为针刺),或流体缠结。在本文设想的各方面中,可以基于所使用的纤维的小旦数和微调与针刺工艺相关联的不同参数的能力来利用针刺。针刺通常使用倒钩针或尖刺针将一定比例的纤维从大致水平的取向(沿着xy平面延伸的取向)重新定位到大致垂直的取向(z方向取向)。通常参考针刺工艺,经过梳理、搭接和预针刺的纤维网可以与其他梳理、搭接和预针刺的纤维网和其他层(诸如弹性体层)堆叠在一起,并在位于堆叠网构型的相对侧上的底板和剥离板之间通过。固定在针板上的倒钩针穿过堆叠网构型进出,并且在针移入和移出堆叠网构型之后,剥离板从针剥离纤维。可以调整剥离板与底板之间的距离以控制针刺期间的网压缩。当堆叠网构型沿着输送系统在机器方向上移动时,针板重复地与堆叠网构型接合和脱离,从而对堆叠网构型的长度进行针刺。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使用沿着输送系统顺序地定位在不同点处的多个针板,其中当堆叠网构型在机器方向上移动时,不同的针板可以从堆叠网构型的不同面(例如,相对于输送系统的上面和下面)接合堆叠网构型。针板与堆叠网构型的每次接合在本文中称为“工序(pass)”。可以调整与特定针板相关联的参数以实现所得针刺非织造织物的所需特性(例如,基重、厚度等)。不同的参数可以包括针脚密度(SD)和穿透深度(PD),针脚密度是在缠结过程中使用的每cm2的针数(n/cm2),穿透深度是针在从堆叠网构型中拉出之前穿过堆叠网构型的距离。通常还可以调整与针刺工艺相关的参数,诸如底板与剥离板之间的间距以及堆叠网构型的输送速度。
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使用倒钩针(具有沿着针的长度排列的预设数量的倒钩的针),尽管本文设想了其他针类型。当倒钩从堆叠网构型的第一面移动到相对的第二面时,针上的倒钩“捕获”纤维。针穿过堆叠网构型的移动有效地将由倒钩捕获的纤维从第一面附近或第一面处的位置移动或推动到第二面附近或第二面处的位置,并进一步引起与其他纤维的物理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通过例如摩擦将移动的纤维“锁定”到位。本文还设想,这些针可以从第二面朝向第一面穿过堆叠网构型。在示例方面,针上与纤维相互作用的倒钩的数量可以基于针的穿透深度。例如,当穿透深度为第一量时,所有倒钩可以与纤维相互作用,而随着穿透深度减小,可以与纤维相互作用的倒钩少于所有的倒钩。在进一步的示例方面,倒钩的大小可以基于网中使用的纤维的旦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选择倒钩大小,以便与小旦数(例如细)纤维接合,而不是与大旦数纤维接合,以便引起小旦数纤维而不是大旦数纤维的选择性移动。在另一实例中,可以选择倒钩大小,以便与小旦数和大旦数纤维两者接合,从而引起两种纤维移动通过网。
在缠结之后,非织造织物可以包括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这两个面相对于非织造织物的内部面向外并且包括非织造织物的最外面。因此,当观察非织造织物时,第一面和第二面都是完全可见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可以沿着大致平行且彼此偏移的xy平面延伸。例如,第一面可以在第一xy平面中取向,并且第二面可以在第二xy平面中取向,第二xy平面大致平行于第一xy平面并偏移第一xy平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弹性体层”是指在至少一个取向轴线上具有拉伸和回复性能(即,具有弹性回弹性)的层,其包括在单个取向轴线上具有拉伸和回复性的层以及在多个取向轴线上具有拉伸和回复性的层。取向轴线的实例包括长度方向、宽度方向、x方向、y方向和与长度方向、宽度方向、x方向和y方向成角度偏移的任何方向。弹性体层可以由热塑性弹性体形成,诸如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TPU和TPEE的组合等。弹性体层可以包括纺粘层、熔喷层、膜、网等。在示例方面,弹性体层可以包括纺粘TPEE或熔喷TPU。非织造弹性体材料,诸如纺粘TPEE或熔喷TPU,允许比弹性体膜更低的基重。同样,由于网相对于膜的纤维性质,它们通常更透气和通透,并且它们通常比膜更柔韧(即,硬度较低)。这些因素(低基重、透气性和渗透性、柔韧)使得它们成为用于本文描述的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理想选择,尤其是在这些是所需特征的服装方面。
当涉及纤维时,术语旦数或每纤维的旦数是纤维的线性质量密度的测量单位,更具体地,它是每9000米纤维的以克为单位的质量。在一个示例方面,纤维的旦数可以使用ASTM D1577-07测量。纤维的纤度是每10,000米纤维长度中每根纤维的以克为单位的质量。纤维的直径可以基于纤维的旦数和/或纤维的纤度来计算。例如,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以毫米为单位的纤维直径d:d=纤度的平方根除以100。通常,纤维的直径与纤维的旦数直接相关(即,旦数越小,直径越小)。本文设想的纤维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例如,棉、尼龙等)形成,包括通常称为聚酯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纤维可以包括原生PET纤维(未回收的纤维)和回收的PET纤维。回收的PET纤维包括衍生自切碎制品的切碎的PET纤维和再挤出的PET纤维(使用回收的PET碎片再挤出的纤维)。
如本文所用,术语“有机硅涂层纤维”可以指具有连续有机硅涂层的纤维,使得有机硅涂层沿着其长度完全覆盖纤维。在一个实例中,纤维可以形成芯并且有机硅可以形成围绕芯的鞘。在其他示例方面,术语“有机硅涂层纤维”可以指在沿着纤维长度的至少一些区域中具有间歇有机硅涂层的纤维。例如,可以用有机硅涂层喷涂纤维。在这方面,如果特定的纤维网包括按重量计100%的有机硅涂层纤维,则本文设想形成网的纤维可以具有不包括有机硅涂层的区域。本文设想的是,有机硅涂层纤维掺入到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纤维网中。换言之,纤维上的有机硅涂层不是在使用例如有机硅喷涂整理剂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之后被应用于纤维的。
本文所用的术语“颜色”或“颜色特性”在涉及非织造织物时通常是指形成织物的纤维的可观察颜色。这些方面设想颜色可以是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染料、颜料和/或着色剂可以提供给纤维的任何颜色。因此,纤维可以经配置以具有一种颜色,包括但不限于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色、紫色、白色、黑色及其色调。在一个示例方面,可以在形成纤维时赋予纤维颜色(通常称为纺前染色)。在纺前染色中,当纤维被挤出时将颜色添加到纤维中,使得颜色与纤维融为一体,而不是在成型后的步骤(例如,通过织后染色步骤)中添加到纤维中。
与颜色有关的各方面还设想确定一种颜色是否不同于另一种颜色。在这些方面,颜色可以包括数字颜色值,其可以通过使用仪器来确定,这些仪器通过标准化和/或量化可能影响颜色感知的因素来客观地测量和/或计算对象的颜色的颜色值。这种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分光辐射度计、分光光度计等。因此,本文的各方面设想由纤维提供的织物的“颜色”可以包括使用分光辐射度计和/或分光光度计测量和/或计算的数字颜色值。此外,数字颜色值可以与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相关联,该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是提供数字颜色值的颜色表示的特定的颜色组织,并且因此,每个数字颜色值对应于在颜色空间或颜色模型中表示的单一颜色。
在这些方面,如果每种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不同,则可以确定一种颜色不同于另一种颜色。此类确定可以通过以下进行:用分光辐射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和/或计算例如具有第一颜色的第一织物的数字颜色值、用相同的仪器测量和/或计算具有第二颜色的第二织物的数字颜色值(即,如果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则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以及将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与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进行比较。在另一示例中,可以通过用分光辐射度计或分光光度计测量和/或计算织物的第一区域的数字颜色值、用相同的仪器测量和/或计算具有第二颜色的织物的第二区域的数字颜色值,并将第一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与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进行比较来进行该确定。如果数字颜色值不相等,则第一颜色或第一颜色特性不同于第二颜色或第二颜色特性,反之亦然。
此外,还可以设想,两种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可以与第一颜色和第二颜色的数字颜色值之间的百分比差异相关,并且随着颜色值之间的百分比差异增大,视觉区别将更大。此外,视觉区别可以基于颜色空间或模型中的颜色值的颜色表示之间的比较。例如,当第一颜色具有对应于所表示的颜色为黑色或深蓝色的数字颜色值,而第二颜色具有对应于所表示的颜色为红色或黄色的数字颜色值时,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大于所表示的颜色为红色的第一颜色与所表示的颜色为黄色的第二颜色之间的视觉区别。
如本文所用,术语“起球(pill)”或“起球(pilling)”是指在非织造织物的正面上形成纤维小球或纤维端部。毛球可以远离面的表面平面延伸。通常在正常的洗涤和磨损过程中,由于受力(例如,磨损力)导致纤维端部穿过非织造织物的面迁移并与其他纤维端部缠结在一起,从而形成毛球。织物的抗起球性可以使用标准化测试来测量,诸如随机翻滚和马丁代尔起球测试。本文所用的术语“绒头”通常是指织物的凸起表面或绒毛,其由从织物面在共同方向上延伸的纤维的直立毛圈和/或末端组成。
本文提供了关于缠结前的网和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各种测量。所得复合非织造物的厚度可以使用精密测厚仪测量。例如,为了测量厚度,可以将织物放置在平砧上,并在标准固定负载下将压力脚从上表面压在织物上。精密测厚仪上的刻度盘指示器给出以mm为单位的厚度指示。基重使用ISO3801测试标准测量,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sm)。使用ASTMD4032(2008)测试标准测量通常对应于悬垂性的织物硬度,单位为千克力(Kgf)。使用ASTM2594测试标准测量织物生长和回复性,并以百分比表示。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拉伸”是指在规定张力下以指定距离的增加测量的织物特性,并且通常表示为原始基准距离(即,静止长度或宽度)的百分比。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增长”是指在延伸至规定的张力后,在释放张力的一段时间间隔内指定基准(即,静止长度或宽度)的距离增加,并且通常表示为原始基准距离的百分比。如本文所用的“回复性”是指织物恢复到其原始基准距离(即,其静止长度或宽度)的能力,并且表示为原始基准距离的百分比。通常对应于隔热特征的热阻使用ISO11092测试标准进行测量,单位为RCT(M2*K/W)。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提供的所有测量在标准环境温度和压力(25摄氏度或298.15K和1巴)下测量,其中非织造织物处于静止(未拉伸)状态。
图1是本文设想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生命周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通常表示在缠结之前呈堆叠构型的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第三纤维网114和弹性体层116。在本文中设想,在一些示例方面,一个或多个纤维网可以是可选的。在示例方面,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可以包括回收纤维,具体地是回收的PET纤维。另外,在示例方面,弹性体层116可以由可回收的材料形成。箭头118示意性地表示缠结步骤,其中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中的纤维彼此缠结,使得一根或多根纤维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以形成内聚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箭头122示意性地表示加工步骤,其中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为服装制品124。虽然服装制品124被示为上身衣物,但是本文设想服装制品124可以采取其他形式,诸如下身衣物、鞋面、帽子、手套、袖子等。在服装制品124的使用寿命结束时,设想穿着者可以将服装制品124退回给例如制造商/零售商,其中服装制品124可以如箭头126所示完全回收以形成切碎的纤维和/或再挤出的纤维,其用于形成纤维网,诸如纤维网110、112和114,以及可能的弹性体层,诸如弹性体层116,从而形成自我维持的循环。这种自我维持的循环减少了通常与制作服装制品(包括针织、机织和非织造服装制品)相关联的碳影响。
图2描绘了与其他纤维网缠结之前的第一纤维网110。在示例方面,可以选择与第一纤维网110相关联的特性以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所需的最终特性。如上所述,当与其他纤维网缠结时,本文设想第一纤维网11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服装制品时,可以设想第一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在一些方面形成面向外的表面。因此,与第一纤维网110相关联的所需性能包括例如耐用性和耐磨性以及适度性。在示例方面,第一纤维网110的基重为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从约35gsm至约65gsm、从约40gsm至约60gsm、从约45gsm至约55gsm,或约50gsm。如本文所用,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约”通常是指在指示值的±10%范围内。在第一纤维网110与其他纤维网和/或弹性体层结合之后,针对第一纤维网110的在此范围内的基重提供了具有在所需范围内的基重的所得非织造织物。
第一纤维网110由纤维形成,诸如纤维210(示意性地示出),由于梳理和交叉搭接工艺,其可以大致在共同方向上或两个或更多个共同方向上取向。在示例方面,纤维210可以包括PET纤维(回收的或原生的),尽管本文设想了其他原生的和回收的纤维类型(例如,聚酰胺、棉等)。在一个示例方面,纤维210可以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回收纤维,诸如按重量计100%的回收PET纤维。然而,在其他方面,纤维210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原生纤维,或原生纤维和回收纤维的其他组合。纤维210的短纤维长度可以在从约40mm至约60mm、从约45mm至约55mm或约51mm的范围内。这种纤维长度的使用提供了最佳的缠结。例如,当低于40mm时,纤维可能不具有足够的长度进行缠结,而当高于60mm时,当在缠结过程中从非织造织物中抽出针时,纤维可能实际上未缠结。在示例方面,纤维210可以包括一致的长度,如当纤维由原生挤出的PET或再挤出的PET形成并切割成限定的长度时。在其他方面,纤维210可以包括短纤维长度的变化,如当纤维210衍生自切碎的纤维源时。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纤维210可以包括大于或等于约1.2D,或从约1.2D至约3.5D、从约1.2D至约1.7D、从约1.3D至约1.6D,或约1.5D的旦数。利用该范围内的旦数使得纤维210不易断裂,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的耐用性和耐磨性。此外,在仍然实现第一纤维网110的基重的同时选择在该范围内的旦数提供了第一面的良好、均匀的覆盖,这有助于增强第一面的耐用性特征。在仍然保持第一纤维网110的基重的同时选择大于例如3.5D的旦数可能无法为第一面提供均匀的覆盖。
在示例方面,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可以包括第一颜色特性。在例如形成纤维210使得纤维210被纺前染色时的挤出工艺期间,可以将第一颜色特性赋予纤维210。在一个示例方面,颜色特性可以是白色,尽管本文也设想了其他颜色。使用纺前染色纤维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消除了后加工染色步骤,这进一步有助于减少非织造织物120的碳足迹。例如,本文设想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不是织后染色的。
图3描绘了在与其他纤维网缠结之前的第二纤维网112。在示例方面,可以选择与第二纤维网112相关联的特性以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所需的最终特性。如上所述,当与其他纤维网缠结时,本文设想第二纤维网112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相对的第二面。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为服装制品时,本文设想第二面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并且在一些方面形成面向最内的表面。因此,与第二纤维网112相关联的特性包括例如柔软的手感或感觉。在示例方面,第二纤维网112的基重为从约20gsm至约150gsm、从约35克每平方米(gsm)至约65gsm、从约40gsm至约60gsm、从约45gsm至约55gsm,或约50gsm。在示例方面,第二纤维网112具有与第一纤维网110大致相同的基重。在第二纤维网112与其他纤维网和/或弹性体层结合之后,针对第二纤维网112的在此范围内的基重提供了具有在所需范围内的基重的所得非织造织物。
在示例方面,第二纤维网112可以由两种类型的纤维形成,诸如纤维310(示意性地示出)和纤维312(示意性地示出),由于梳理和交叉搭接工艺,它们可以大致在共同方向上或两个或更多个共同方向上取向。在示例方面,纤维310可以包括PET纤维(回收的或原生的),尽管本文设想了其他原生的和回收的纤维类型(例如,聚酰胺、棉等)。在一个示例方面,纤维310可以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回收纤维,诸如按重量计100%的回收PET纤维。然而,在其他方面,纤维310和/或312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原生纤维,或原生纤维和回收纤维的其他组合。
纤维312以虚线示出以指示它们具有与纤维310不同的特征。例如,纤维312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在将纤维312结合到第二纤维网112中之前,可以用有机硅涂覆纤维312。在示例方面,第二纤维网112可以包括按重量计约10%至约95%的纤维312、按重量计约40%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60%的纤维312、按重量计约45%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55%的纤维312、按重量计约50%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50%的纤维312、按重量计约55%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45%的纤维312,或按重量计约60%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40%的纤维312。在特定方面,第二纤维网112可以包括按重量计约50%的纤维310和按重量计约50%的纤维312。如上所述,本文设想纤维312可以沿着其长度间歇地涂覆有机硅,或纤维312可以具有芯/鞘配置。利用上述范围内的纤维312为由第二纤维网112形成的第二面提供了良好的手感。它还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提供良好的悬垂性。换言之,所得非织造织物120不像在清洁空间和个人卫生空间中使用的传统非织造织物那样硬。此外,利用上述范围内的纤维310和纤维312可以减少缠结本文描述的纤维网所需的针力,因为有机硅涂层纤维在缠结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地移动。当掺入低于上述范围的有机硅涂层纤维时,第二面在穿着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干燥和不舒服。相反,当掺入高于上述范围的有机硅涂层纤维时,第二面可能会感觉光滑,这也可能会让穿着者感到不舒服。此外,使用高于上述范围的有机硅涂层纤维可能会使梳理工艺变得困难,因为梳针可能无法与纤维摩擦接合以获得均匀的梳理网。另外,使用高于上述范围的有机硅涂层纤维也可能无法在纤维之间形成足够的缠结,因为摩擦力由于有机硅而减小,从而影响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结构完整性。
利用有机硅涂层纤维312消除了在后加工步骤中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添加有机硅整理剂的需要。如在织物领域已知的,通常的做法是在后加工步骤中向针织或机织产品添加有机硅软化剂整理剂。通过消除该步骤,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碳足迹进一步减少。
纤维310和312各自的短纤维长度可以在从约40mm至约60mm、从约45mm至约55mm或约51mm的范围内。类似于纤维210,该长度可以提供最佳缠结。在示例方面,纤维310和/或312可以包括一致的长度,如当纤维由原生挤出的PET或再挤出的PET形成并切割成限定的长度时。在其他方面,纤维310和/或312可以包括纤维长度的变化,如当纤维310和/或312衍生自切碎的纤维源时。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纤维310和312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小于或等于约1D的旦数。例如,旦数可以为约0.1D、约0.2D、约0.3D、约0.4D、约0.5D、约0.6D、约0.7D、约0.8D或约0.9D。在示例方面,纤维310和312的旦数可以为从约0.6D至约1D、从约0.7D至约0.9D,或约0.8D。利用该范围内的旦数有助于向由第二纤维网112形成的第二面提供柔软的感觉或手感。此外,在仍然实现第二纤维网112的基重的同时选择在该范围内的旦数提供了对第二面的良好覆盖。
在示例方面,用于形成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中的每一者可以包括可相同或不同的颜色特性。在示例方面,纤维310和312两者包括纤维210的第一颜色特性。类似于纤维210,纤维310和312中的每一者可以进行纺前染色,从而进一步减少对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后加工染色步骤的需要。
图5描绘了弹性体层116。在示例方面,弹性体层116的基重可以为从约20gsm至约150gsm、从约50gsm至约70gsm、从约55gsm至约65gsm,或约60gsm。可以选择弹性体层116的基重以实现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需基重。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了由热塑性弹性体(诸如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TPU和TPEE的组合等)形成弹性体层116。弹性体层可以包括纺粘层、熔喷层、膜、网等。在特定的示例方面,弹性体层116可以包括TPEE纺粘层,而在另一特定方面,弹性体层116可以包括TPU熔喷层。通常,选择弹性体层116以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提供所需的拉伸和回复性能,同时在缠结过程中通常保持结构完整性。弹性体层116也可以选择为具有低基重以保持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低基重、透气性和渗透性,这有助于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的服装物品的舒适特征,并且具有柔韧性以降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硬度。本文设想了弹性体层116具有颜色特性。在示例方面,颜色特性可以是与纤维210、310和312相关联的第一颜色特性,尽管本文设想了不同的颜色特性(例如,第二颜色特性)。
图4描绘了在与其他纤维网缠结之前的可选的第三纤维网114。当结合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时,本文设想了第三纤维网114位于第一纤维网110与第二纤维网112之间。在示例方面,可以选择与第三纤维网114相关联的特性以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所需的最终特性。在示例方面,可以将第三纤维网114结合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以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基重、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厚度、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隔热性能、实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绒头等。如下文进一步解释的,为了赋予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视觉美感,形成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可以具有与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10和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不同的颜色特性。类似于第一纤维网110和第二纤维网112,第三纤维网114的基重为从约20gsm至约150gsm、从约35gsm至约65gsm、从约40gsm至约60gsm、从约45gsm至约55gsm,或约50gsm。在第三纤维网114与其他纤维网和/或弹性体层结合之后,针对第三纤维网110的在此范围内的基重提供了具有在所需范围内的基重的所得非织造织物。
第三纤维网114由诸如纤维410(示意性地示出)的纤维形成,由于梳理和交叉搭接工艺,其可以大致在共同方向上或两个或更多个共同方向上取向。在示例方面,纤维410可以包括PET纤维(回收的或原生的),尽管本文设想了其他原生的和回收的纤维类型(例如,聚酰胺、棉等)。在一个示例方面,纤维410可以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回收纤维,诸如按重量计100%的回收PET纤维。然而,在其他方面,纤维410可以根据需要包括按重量计100%的原生纤维,或原生纤维和回收纤维的其他组合。类似于纤维210、310和312,纤维410的短纤维长度可以在从约40mm至约60mm、从约45mm至约55mm或约51mm的范围内。在示例方面,纤维410可以包括一致的长度,如当纤维由原生挤出的PET或再挤出的PET形成并切割成限定的长度时。在其他方面,纤维410可以包括短纤维长度的变化,如当纤维410衍生自切碎的纤维源时。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纤维410可以包括大于或等于约1.2D、从约1.2D至约3.5D、从约1.3D至约1.6D或约1.5D的旦数。利用该范围内的旦数使得纤维410不易断裂,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耐用性和耐磨性。由于第三纤维网114在使用时位于第一纤维网110与第二纤维网112之间,因此具有柔软的手感不像例如第二纤维网112那样重要。在仍然实现第三纤维网114的基重的同时选择在该范围内的旦数提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整体覆盖率和/或不透明度。
在示例方面,用于形成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可以包括不同于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这在图4中通过使用对角线阴影线进行了描述。本文设想了纤维410经纺前染色,从而进一步减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碳足迹。如下文将更详细解释的,在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缠结期间,纤维410可以更多地向一面移动,而不是向另一面移动,使得与另一面相比,第二颜色特性在一面上的视觉可辨别或可区分程度更高。本文设想的是,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未涂覆有机硅。
图6图示了用于生产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示例制造过程,通常由附图标记600表示。图6中的制造部件的描绘仅是示例性的,且意在传达制造过程600的一般特征。图6描绘了在机器方向上传送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第三纤维网114和弹性体层116的堆叠构型612的输送系统610。在一个示例方面,第三纤维网114如图所示位于第一纤维网110与弹性体层116之间。在另一示例方面,第三纤维网114位于第二纤维网112与弹性体层116之间。如上所述,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中的每一者已经梳理和搭接以实现所需的基重。同样,网110、112和114中的每一者已被轻微针刺以实现内聚结构。由于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中的每一者中的纤维通常处于松散的网状态,因此在针缠结过程中它们可以移动。在示例方面,输送系统610可以以从约2m/min至约2.5m/min、从约2.1m/min至约2.4m/min或约2.3m/min的速率输送堆叠构型612。该速率经由针床提供所需水平的缠结以产生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需最终性能(例如,基重、厚度、增长和回复性)。较慢的速率可能导致缠结增加,从而影响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最终性能,而增加的速率可能导致缠结不足,这也会影响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最终性能。
堆叠构型612通过在附图标记614处表示为第1工序的第一针板。可以选择制造过程600的针板中使用的针以最佳地与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中使用的纤维的特定旦数相互作用。也可以选择它们以包括所需数量的倒钩以实现所需程度的缠结。在示例方面,第1工序614从第一纤维网110在朝向第二纤维网112的方向上进行,并且在功能上具有将纤维210从第一纤维网110移动并缠绕到第三纤维网114中和第二纤维网112中,并且进一步将纤维410从第三纤维网114移动并缠绕到第二纤维网112中的效果。在该方向上进行第1工序614有助于确保在接触弹性体层116之前倒钩布满来自第一纤维网110和可选的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从而减少空倒钩切割弹性体层116并影响由此产生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增长和回复性能的机会。
在示例方面,第1工序614可以具有从约40n/cm2至约60n/cm2、从约45n/cm2至约55n/cm2,或约50n/cm2的针脚密度。第1工序614的穿透深度可以为从约10mm至约14mm、从约11mm至约13mm,或约12mm。在示例方面,这个量的穿透深度通常将接合针的所有倒钩。在一个示例方面,所有倒钩可以包括五个倒钩。该穿透深度确保针完全穿过堆叠构型612,使得纤维网110、112和114中的每一者中的纤维与针接合。换言之,具有如第1工序614描述的穿透深度确保了来自第一纤维网110的至少一些纤维210与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缠结并与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缠结,并且第三纤维网114的至少一些纤维410与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缠结。在示例方面,针脚密度和穿透深度之间存在反比关系。这是为了避免纤维的过度加工和可能的断裂。换言之,当穿透深度与第1工序614一样高时,针脚密度较低,以避免纤维可能断裂。在第1工序614完成之后,由于来自不同纤维网的纤维的z方向移动和缠结,堆叠构型612的厚度可能会减小。堆叠构型612也可由于机器横向牵伸而在机器横向上略微增长。
由附图标记616和618表示的第2工序以交替的方式从堆叠构型612的两侧进行,其在第1工序之后(即,暂时在第1工序之后)进行。换言之,第2工序从第一纤维网110向第二纤维网112(附图标记616)和从第二纤维方向112向第一纤维网110进行。因此,第2工序616用于将纤维210从第一纤维网110移动到第三纤维网114和第二纤维网112中。它还将纤维410从第三纤维网114移动穿过弹性体层116并进入第二纤维网112。第2工序618将纤维310和312移动穿过弹性体层116并进入第三纤维网114和进入第一纤维网110。
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均具有从约40n/cm2至约60n/cm2、从约45n/cm2至约55n/cm2,或约50n/cm2的针脚密度。保持针脚密度相对较低有助于防止弹性体层116的过度加工,并因此有助于保持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增长和回复性能。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的穿透深度为从约6mm至约8mm。在一个示例方面,第2工序616的穿透深度为约6mm,并且第2工序618的穿透深度为约8mm。在另一示例方面,第2工序616的穿透深度为约8mm,并且第2工序618的穿透深度为约6mm。由于第1工序614降低了堆叠构型612的厚度,因此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的穿透深度减小。本文设想,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的穿透深度足以使针完全穿过堆叠构型612。在一个示例方面,当穿透深度为8mm时,本文设想三个针倒钩接合,并且当穿透深度为6mm时,本文预期两个针倒钩接合。在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完成之后,与第1工序614之后的堆叠构型612相比,堆叠构型612的厚度甚至进一步减小,并且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可能略微增长。第2工序216和第2工序618的最终结果是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进一步缠结在一起。
由附图标记620表示的第3工序在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之后进行,并且从第二纤维网112朝向第一纤维网110进行。第3工序620的针脚密度为从约175n/cm2至约225n/cm2、从约180n/cm2至约220n/cm2、从约190n/cm2至约210n/cm2,或约200n/cm2。与诸如第1工序614、第2工序616和第3工序618的具有较低针脚密度的工序相比,第3工序620的较高针脚密度实现了堆叠构型612的更均匀的纹理化或加工。第3工序620的穿透深度为从约1mm至约5mm、从约2mm至约4mm,或约3mm。在示例方面,这接合针的一个倒钩。第3工序620的目的是将存在于第二纤维网112的面上的一些纤维打褶到堆叠构型612中,而不必产生更多的缠结。换言之,第3工序620有助于减少第二纤维网112的面上的毛羽。
由附图标记622表示的第4工序在第3工序620之后进行,并且从第一纤维网110朝向第二纤维网112进行。类似于第3工序620,第4工序622的针脚密度为从约175n/cm2至约225n/cm2、从约180n/cm2至约220n/cm2、从约190n/cm2至约210n/cm2,或约200n/cm2。同样类似于第3工序620,第4工序622的穿透深度为从约1mm至约5mm、从约2mm至约4mm,或约3mm。在示例方面,这接合针的一个倒钩。第4工序622的目的是将存在于第一纤维网110的面上的一些纤维打褶到堆叠构型612中,而不必产生更多的缠结。换言之,第4工序622有助于减少第一纤维网110的面上的毛羽。总之,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总针脚密度为约550,其中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纤维网110形成的第一面上的针脚密度为约300,并且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纤维网112形成的第二面上的针脚密度为约250。550的总针脚密度低于与典型的非织造材料(诸如毡制品)相关联的针脚密度,以便实现更大的蓬松度和更好的手感。此外,具有较低的总针脚密度使得较少的纤维起作用,使得来自不同纤维网110、112和114的纤维不均匀地分布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这至少部分地产生与不同面相关联的非对称特征。由于不同的缠结次数,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一些纤维可能会断裂,使得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一些纤维的短纤维长度可能为从约30mm至约45mm。
在第4工序622之后,在示例方面,缠结过程完成并且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其由虚线624示意性地示出。在第4工序622之后,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能已经在机器方向(即,长度方向)和机器横向(即,宽度方向)上增长。这个概念被称为机器牵伸。例如,由于当针穿过纤维网110、112和114时,其产生填充有纤维的空隙,这可能导致宽度根据针脚密度逐渐增加,因此可能发生在机器横向上的增长。机器方向上的增长通常取决于输送速率和穿透深度。堆叠构型612在缠结过程期间继续移动,因此穿透深度的增加可以导致基于针的停留时间(即,输送速率)的纤维偏转。这在机器方向上拉伸复合非织造织物120。
在进一步的示例方面,与宽度方向(即,机器横向)相比,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长度方向(即,机器方向)上表现出更大的抗拉伸性。换言之,织物120表现出各向异性的拉伸性能。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上文讨论的机器牵伸造成的。例如,在机器方向上的增长可以将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置于张力下,从而在机器方向上产生更大的拉伸阻力。这种各向异性的拉伸性能可能会影响图案件的裁剪和在服装制品上的定位。例如,对于诸如上身衣物的服装制品,与垂直方向(例如,从颈部开口到腰部开口)相比,通常期望在水平方向(例如,从第一袖口到第二袖口)上具有更大的拉伸度。因此,用于上身衣物的图案件将被裁剪和定位,使得织物120的宽度将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且织物120的长度将在垂直方向上延伸。换言之,织物120的机器横向将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而织物120的机器方向将垂直延伸。
在示例方面,在缠结之后,对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进行熨烫。在示例方面,熨烫过程可有助于压平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面向表面延伸的纤维末端,使得纤维末端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面大致成平面。这反过来又可以降低起球的趋势。此外,熨烫过程可以利用辊,并且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张力下缠绕在辊上并被预拉紧时,由制造过程600引起的一些纤维缠结可被松开,这可以改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悬垂性和回复性。在熨烫之后,卷绕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以形成卷绕产品626,其随后可用于形成服装制品。本文还设想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进行加工步骤。例如,可以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输送到制版工位,在制版工位上可以从非织造织物120裁剪出不同的图案形状。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还可以输送到印刷工位,在该工位上对非织造织物120的表面应用各种印刷品。当需要这种属性时,非织造织物120也可以经受压延、压花或不同的涂层以增加抗起球性。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通常,基于为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中的每一者选择的特性(基重、纤维旦数、纤维长度、有机硅涂层、纤维类型等)、为弹性体层116选择的特性(热塑性弹性体的类型、构造(膜、纺粘、熔喷、网等)),以及缠结参数的选择,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包括所需的性能。例如,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具有从约1.8mm至约2.7mm、从约1.9mm至约2.6mm,或从约2mm至约2.5mm的最终厚度。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具有从约40gsm至约450gsm、从约100gsm至约350gsm、从约150gsm至约190gsm或约180gsm的基重。最终基重可能会受结构中使用的层数(纤维网)、由于剥离造成的纤维损失、机器牵伸等的影响。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具有从约50RCT至约95RCT、从约55RCT至约90RCT、从约60RCT至约85RCT,或从约65RCT至约80RCT的热阻。因此,如图所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表现出与典型的针织毛绒相关联的隔热性能,但具有较低的基重和/或厚度。
由于弹性体层116,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具有最小的增长性能和良好的回复性能。使用ASTMD2594测试标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长度方向(即,机器方向)上的增长可以小于或等于约5%、小于或等于约4%、小于或等于约3%、小于或等于约2%、小于或等于约1%、小于或等于约0.1%,或小于或等于0%。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宽度方向(即,机器横向)上的增长可以小于或等于约10%、小于或等于约9%、小于或等于约8%、小于或等于约7%、小于或等于约6%、小于或等于约5%、小于或等于约4%、小于或等于约3%、小于或等于约2%、小于或等于约1%、小于或等于约0.1%,或小于或等于0%。使用ASTMD2594测试标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回复性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10%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9%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8%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7%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6%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5%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4%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3%内、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2%内,或在其静止长度和宽度的约1%内。与织物120的悬垂性相关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硬度小于或等于约0.4Kgf、小于或等于约0.3Kgf、小于或等于约0.2Kgf、小于或等于约0.1Kgf,或从约0.1Kgf至约0.4Kgf。
在一些示例方面,上述特征(基重、厚度、耐热性、增长和回复性,以及硬度)可以使复合非织造织物120适用于在凉爽至寒冷天气条件下使用的轻质保暖服装制品(例如,套头衫、连帽衫、运动裤等)。在其他方面,上述特征可以使复合非织造织物120适用于需要非对称面的其他制品,诸如鞋类制品的鞋面。
图7和图8图示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面。图7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以及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层。第一面710由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形成。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反过来又包括来自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来自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以及来自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在示例方面,由于缠结参数,第一缠结纤维网712主要包括来自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而纤维310、312和410以较少量存在。因此,本文定义为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1cm x 1cm面积(cm2)的单位面积包括第一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或约1.5旦数的第一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210和纤维410,以及第二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或约0.8D的第二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310和312,其中第一数量的纤维多于第二数量的纤维。换言之,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单位面积的第一旦数与第二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或约1.9:1的范围内。描述这一点的另一种方式是第一缠结纤维网712每cm2具有第一平均旦数。第一平均旦数可以通过每cm2取设定数量的纤维(例如,100根纤维),确定纤维的旦数,并确定平均旦数来确定。在示例方面,每cm2的第一平均旦数可以为从约1.1D至约1.4D。
图7还描绘了形成如图8所示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第二缠结纤维网718包括来自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来自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和来自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在示例方面,由于缠结参数,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主要包括来自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而纤维210和410以较少量存在。因此,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单位面积包括第三旦数为从约0.6至约1D,或约0.8D的第三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310和312,以及第四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或约1.5旦的第四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210和纤维410,其中第三数量的纤维多于第四数量的纤维。换言之,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单位面积的第三旦数与第四旦数的比率在从约0.3:1至约0.7:1或约0.5:1的范围内。描述这一点的另一种方式是第二缠结纤维网718每cm2具有第二平均旦数。每cm2的第二平均旦数可以小于每cm2的第一平均旦数。在示例方面,每cm2的第二平均旦数可以为从约0.9D至约1D。
如图7和图8所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还包括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第三缠结纤维网714包括来自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来自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以及来自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在示例方面,由于缠结参数,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主要包括来自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而纤维310、312和210以较小的量存在。更具体地,因为针在接触第三纤维网114之前穿过第一纤维网110和/或第二纤维网112,所以针倒钩通常布满纤维,并且因此在缠结过程中可能不会有纤维410的大量移动。因此,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单位面积包括第五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或约1.5旦的第五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410和纤维210,以及第六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或约0.8D的第六数量的纤维,诸如纤维310和312,其中第五数量的纤维多于第六数量的纤维。换言之,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单位面积的第五旦数与第六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或约1.9:1的范围内。描述这一点的另一种方式是第三缠结纤维网714每cm2具有第三平均旦数。在示例方面,每cm2的第三平均旦数可以大于每cm2的第二平均旦数。在示例方面,每cm2的第三平均旦数可以为从约1.1D至约1.4D。
图7和图8所示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还包括弹性体层116。在图7和图8所示的构型中,其中弹性体层116位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与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之间,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和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并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纤维缠结,并且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并与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和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纤维缠结。在示例方面,弹性体层116的部分在缠结过程期间不会在z方向上明显移动。换言之,弹性体层116通常沿着xy平面均匀地延伸,并且除了不同的缠结网712、714和718的纤维延伸穿过的孔之外,通常保持为内聚的整体结构。
尽管不同的缠结网712、714和718在图7和图8中被示为不同的层,但本文设想缠结网712、714和718缠结以形成内聚结构。也就是说,在示例方面,纤维网712、714和718中的每一者保留不同层的特征,使得缠结纤维网712、714和718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横截面中明显可见,从而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切割边缘提供独特的美感。
如图7和图8中进一步所示,由第二缠结纤维网718形成的第二面810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312(虚线所示),其数量比由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形成的第一面710上存在的有机硅涂层纤维312更多。换言之,与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单位面积相比,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单位面积包括更多数量的有机硅涂层纤维312。此外,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单位面积相比,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单位面积包括更少数量的有机硅涂层纤维312。在示例方面,本文设想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包括按重量计从约10%至约25%的有机硅涂层纤维312。如前所述,使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为第二面810提供了柔软的手感并降低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硬度(即,增加了悬垂性)。
图9描绘了图7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横截面,并绘示了来自不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如图所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包括形成第一面710的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形成第二面810的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第三缠结纤维网714和弹性体层116。在图9所示的横截面中,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位于第一缠结纤维网712与弹性体层116之间,尽管其他方面设想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位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与弹性体层116之间。如前所述,本文设想缠结纤维网712、714和/或71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可选的。
从左向右移动,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纤维210被示出为与来自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纤维310和/或312缠结,并且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纤维210被示出为与来自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纤维410缠结。来自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纤维410被示出为与来自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纤维310和/或312缠结,并且来自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纤维410被示出为与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纤维210缠结。来自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纤维310和/或312被示为与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纤维210缠结,并且纤维310和/或312被示为与来自第三缠结纤维网714的纤维410缠结。如图所示,纤维210、310、312和410中的一个或多个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图9中的一些纤维被示为变暗,但这仅用于示例性的目的。
图10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另一种横截面。如图10所示,代替弹性体层116位于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之间,弹性体层116位于第一缠结纤维网712与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之间。如图9所述,不同层的纤维被示为缠结在一起并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
图11描绘了图9的横截面,其中仅示出了有机硅涂层纤维312。如图11所示,有机硅涂层纤维312以更大的量存在于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中,但延伸穿过弹性体层116进入第一缠结纤维网712和第三缠结纤维网714中。
图12绘示了用于在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上产生绒头的示例制造工艺,通常由附图标记1200表示。如下所述的制造过程1200的各方面传统上已用于形成例如汽车行业中使用的Dilour地毯。在更传统的Dilour工艺中,针穿过单层纤维网穿孔,并且穿孔的纤维由一组刷子保留。然后将网从刷子上拉出,在网的一侧上形成绒头。本文描述了对这种传统Dilour工艺的改进以制作具有适用于服装制品的特征的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例如,具有拉伸和回复特征的可悬垂、蓬松、柔软的织物)。图12中的制造部件的描绘仅是示例性的,且意在传达制造过程1200的一般特征。制造过程1200的一些特征与制造过程600相同,并且因此,关于这些步骤的公开内容与关于图6描述的公开内容相同。关于图12的公开内容通常集中于制造过程600和制造过程1200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性能。
图12描绘了在机器方向上传送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第三纤维网1214和弹性体层1216的堆叠构型1218的输送系统1209。已对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中的每一者进行梳理和搭接以实现所需的基重。同样,网1210、1212和1214中的每一者已被轻微针刺以实现内聚结构。所示网数量是示例性的,并且设想网的数量可以不同于(少于或多于)所示的数量,由于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中的每一者中的纤维通常处于松散的网状态,因此在针缠结过程中它们可以移动。在示例方面,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可以与制造过程600中使用的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相同,并且弹性体层1216可以与制造过程600中使用的弹性体层116相同。在一些示例方面,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的纤维的短纤维长度可以比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的短纤维长度稍长。例如,短纤维长度可以为从约60mm至约70mm、从约62mm至约68mm,或约64mm。在其他方面,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的纤维可以与用于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相同(例如,相同的纤维类型、旦数、涂层、颜色特性等)。在示例方面,输送速率可以与针对制造过程600所描述的输送速率相同或不同。在示例方面,选择输送速率以实现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需缠结和绒头。
堆叠构型1218通过在附图标记1220处表示为第1工序的第一针板。与第1工序1220相关联的缠结参数可以与第1工序614相同,并且因此,第1工序614的描述与第1工序1220的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类似地,第2工序1222和第2工序1224与制造过程600的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相同,并且因此,第2工序616和第2工序618的描述与第2工序1222和第2工序1224的描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方面,第3工序1226可以不同于制造过程600的第3工序620。例如,在一些方面,如下文进一步解释的,可以完全取消第3工序1226。在其他示例方面,第3工序1226可以具有减小的针脚密度,例如介于约30n/cm2至约175n/cm2之间,或介于从约100n/cm2至约150n/cm2之间。
第4工序1228,也称为Dilour工序,在第3工序1226之后进行,或者如果第3工序1226被取消,第4工序1228在第2工序1222和第2工序1224之后进行。在示例方面,一个或多个专用针可用于第4工序1228。例如,一个或多个针或所有针可以包括叉状尖端,当针穿过堆叠构型1218以形成毛圈时,叉状尖端沿着其长度捕获纤维。第4工序1226从第一纤维网1210朝向第二纤维网1212的方向进行。一组刷子1230邻近第二纤维网1212的一个面定位。如放大图所示,当来自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第三纤维网1214的纤维被针1231推过第二纤维网1212的面时,纤维(诸如纤维1232)的末端,和/或纤维毛圈(诸如毛圈1234)的顶点被推入刷子组1230中,它们在第4工序1228期间被保持在此处。当堆叠构型1218继续在机器方向上移动时,由刷子组1230保持的纤维被从刷子1230上拉出。在从刷子组1230拉出之后,由刷子组1230保持的纤维和纤维毛圈相对于例如第二纤维网1212的表面平面在z方向上具有共同的取向。如关于图15更详细讨论的,由刷子组1230保持的纤维和纤维毛圈的远端从第二纤维网1212的表面延伸预定距离。
为了确保将足够数量的纤维和/或纤维毛圈推入到刷子组1230中,以便在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表面上产生具有均匀覆盖的足够绒头,第4工序1228的针脚密度大于前几道工序的针脚密度。例如,第4工序1228的针脚密度为从约300n/cm2至约1200n/cm2、从约400n/cm2至约800n/cm2、从约500n/cm2至约700n/cm2,或约600n/cm2。在一些示例方面,已经发现,使第一面经受高针脚密度(诸如在第4工序1228中所使用的)可以减少在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上形成毛球。可以调整第4工序1228的穿透深度以产生更长的绒头或更短的绒头。在示例方面,穿透深度可以为从约3mm至约10mm、从约3.5mm至约8mm、从约4mm至约6mm,或约4mm。在第4工序1228之后,可以卷绕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以形成卷绕产品1236,尽管本文中设想了上文关于制造过程600所讨论的其他加工步骤(例如,熨烫、图案切割、印刷、压延、压花、涂覆等)。
在示例方面,由于第4工序1228的针脚密度较高,第4工序1228之前的针脚密度与制造过程600的针脚密度相比降低,以确保弹性体层1216在第4工序1228之前不会过度针刺。过度针刺弹性体层1216可能会影响弹性体层1216的结构完整性,并对所得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增长和回复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制造过程1200的最终结果是具有所需基重、所需蓬松度和在织物的第二面上具有均匀覆盖的绒头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覆盖可以包括纤维末端和纤维毛圈,仅纤维末端或仅纤维毛圈,这取决于针的选择。
图13和图14分别描绘了通过制造过程1200生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的第一面1310和相对的第二面1410。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1312、第二缠结纤维网1314、第三缠结纤维网1316和弹性体层1216。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的不同层的描述通常与结合图7和图8描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层的描述相同,并且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图14,第二面1410包括纤维1412的末端以及从第二面1410延伸预定量的毛圈1414。图14中所示的纤维1412和毛圈1414的数量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第二面1410可以包括所有毛圈1414、纤维1412的所有末端,及其任何组合。纤维1412可以包括来自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或第三纤维网1214的纤维。类似地,毛圈1414可以由第一纤维网1210、第二纤维网1212和/或第三纤维网1214的纤维形成。因此,纤维1412的旦数可以为从约0.6D至约1D,或约0.8D。或者,纤维1412的旦数可以为从约1.3D至约3.5D,或约1.5D。类似地,形成毛圈1414的纤维的旦数可以为从约0.6D至约1D,或约0.8D。或者,形成毛圈1414的纤维的旦数可以为从约1.3D至约3.5D,或约1.5D。
图15是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的横截面,并且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1312、第二缠结纤维网1314、第三缠结纤维网1316和弹性体层1216。在示例方面,第一缠结纤维网1312、第二缠结纤维网1314和第三缠结纤维网1316中的每一者在各自的xy平面中延伸,这些平面大致平行并且彼此偏移。如图所示,纤维1412和纤维毛圈1414在z方向上远离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的第二面1410延伸。更具体地,形成第二缠结纤维网1314的纤维的至少一部分具有从弹性体层1216延伸到相应纤维的远端的纵向长度,其中如附图标记1510所示的相应纤维的远端(为了示例性目的而变暗)在z方向上远离第二面1410延伸预定量。相应纤维的远端可以包括诸如具有纤维1412的末端或诸如毛圈1414的毛圈的顶点。在示例方面,预定量可以为从约1.5mm至约8.1mm、从约3.5mm至约6.5mm、从约3mm至约6mm,或约4mm。
回到示例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层的纤维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其赋予非织造织物120独特的美感,如图16至图18所示。图16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并且图17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如前所述,在示例方面,本文设想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具有第一颜色特性,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并且弹性体层116可以具有第一颜色特性或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例如,第二颜色特性)。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在制造过程600期间,至少部分地基于堆叠构型612中的网的顺序和缠结参数,第三缠结纤维网114的纤维410被不均等地推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暗点表示由纤维410赋予的第二颜色特性(由数字1610表示),而空白区域表示由纤维210、310、312和410赋予的第一颜色特性(由数字1612表示)。在示例方面,当第三纤维网1214位于第一纤维网1210与弹性体层1216之间时,与第二面810相比,第二颜色特性1610在第一面710上的视觉可辨别或可区分程度更高。换言之,在示例方面,与第二面810相比,具有第二颜色特性1610的纤维410在第一面710上每单位面积可以包括更多数量的纤维。本文设想,由于弹性体层116具有第一颜色特性1612,第二面810上的第一颜色特性1612可被增强(或在视觉上更容易感知),因为弹性体层在第二面810上的一些区域中可见。由纤维410赋予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的整体外观是类似混色效应,类似混色效应在第一面710上更为明显。在示例方面,当第三纤维网1214位于第二纤维网1212与弹性体层1216之间时,类热混色效应在第二面810上可能更为明显。
图16和图17中所示的第一颜色特性1612和第二颜色特性1610的图案化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该图案化可以不同于所示的图案化。例如,制造过程600产生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纤维的随机缠结,使得图案在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上是可变的。此外,可以通过改变形成织物120的不同层的纤维的颜色特性、改变缠结参数、改变梳理网在缠结之前的堆叠顺序等来调整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面710和810的整体颜色特性。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图18描绘了图16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具有第二颜色特性1610的纤维410被推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使得在相对的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上视觉感知第二颜色特性1610。如图18中进一步所示,在示例方面,与第二面810相比,更多的纤维410可被推到第一面710,使得与第二面810相比,第二颜色特性1610在第一面710上的视觉可辨别程度更高。当将织物结合到服装制品中时,在相对表面上具有不同颜色特性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可能是有用的。例如,不同的颜色特性可以为穿着者提供关于服装制品的哪一侧面向外或面向内的视觉标记。在另一示例中,不同的颜色特性可以使得服装制品能够以两种不同的构型(正侧向外和内侧向外)穿着,其中不同的视觉外观与每种构型相关联。
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响应于洗涤和磨损而在第一面710上表现出与第二面810相比不同的抗起球性。在一些示例方面,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之间不同的起球阻力可以是产生所需美感和手感的所需特性。可以调整与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第三纤维网114相关联的特性,与纤维网110、112和114的堆叠顺序相关联的特性,以及缠结参数,以设计对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上起球的不同阻力。通常,与第二面810相比,第一面710更抗起球。换言之,与第一面710相比,第二面810可以响应于洗涤和磨损而每cm2产生更多的毛球。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之间的抗起球性的不同可能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例如,在第二面810上存在更多数量的有机硅涂层纤维312增加了纤维末端迁移出第二面810并与其他纤维末端缠结在一起以形成远离第二面810延伸的毛球的可能性。另外,第二面810具有比第一面710更低的针脚密度(250对300),当与第一面710相比时,这可以产生较小程度的缠结。因为纤维可能较少缠结,所以纤维端部迁移出第二面810的可能性可能会增加。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第4工序622从第一面710朝向第二面810进行。该工序可以将一些纤维端部推出通过第二面810,以在此处缠结形成毛球。
在图19至图21中图示了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之间随时间的差异起球。图19图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一面710。在示例方面,第一时间点可以紧接在形成非织造织物120之后。所示第一面710未描绘形成第一面710的纤维,以更好地图示毛球。在示例方面,第一面710可以不包括任何毛球(如图所示),或者它可以包括每cm2的第一数量的毛球。图21图示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第一时间点的第二面810。还示出了第二面810,但未描绘形成第二面810的纤维,以更好地图示毛球。在示例方面,第二面810可以不包括任何毛球(如图所示),或者它可以包括每cm2的第二数量的毛球。
图20图示了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的第一面710。第二时间点可以在一次或多次洗涤之后或在一定量的磨损或使用之后。在第二时间点,第一面710包括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诸如毛球2010,其中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第一数量的毛球。图22图示了在第二时间点的第二面810。在第二时间点,第二面810包括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诸如毛球2210,其中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第二数量的毛球。另外,在第二时间点,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
当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结合到服装制品中时,本文设想第一面710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在示例方面,可以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第二面810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并且在示例方面,可以形成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因此,在示例方面,第二面810的较大起球率(或较小起球阻力)可能导致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与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相比每cm2具有更多数量的毛球,这与毛球可优先形成在暴露于更大磨损的区域(例如,肘部区域)中的面向外的表面上的典型服装制品有些相反。
图23至图26图示了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和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之间随时间的差异起球。图23图示了在第一时间点的服装制品2300的面向外的表面2310,其中服装制品2300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使得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面向外的表面2310。在示例方面,第一时间点可以紧接在形成服装制品2300之后。所示面向外的表面2310未描绘形成面向外的表面2310的纤维,以更好地图示毛球。在示例方面,面向外的表面2310可以不包括任何毛球(如图所示),或者它可以包括每cm2的第一数量的毛球。图25图示了在第一时间点的服装制品2300的面向内的表面2510,其中面向内的表面2510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形成。还示出了面向内的表面2510,但未描绘形成面向内的表面2510的纤维,以更好地图示毛球。在示例方面,面向内的表面2510可以不包括任何毛球(如图所示),或者它可以包括每cm2的第二数量的毛球。
图24图示了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外的表面2310。第二时间点可以在一次或多次洗涤之后或在一定量的磨损之后。在第二时间点,面向外的表面2310包括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诸如毛球2410,其中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第一数量的毛球。图26图示了在第二时间点的面向内的表面2510。在第二时间点,面向内的表面2510包括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诸如毛球2610,其中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第二数量的毛球。另外,在第二时间点,每cm2的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存在于面向外的表面2310上的每cm2的第三数量的毛球。
在其他示例方面,可能需要减少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或第二面810上形成的毛球的数量,以实现不同的美感和/或不同的手感。在这一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经受多个后加工步骤,这些步骤增加了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上的抗起球性。示例后加工步骤可以包括压延(热或冷)、压花、用诸如油基聚氨酯等涂层处理第一面710和/或第二面810等。任何和所有方面及其任何变化被设想在本文的各方面内。
图27图示了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形成的示例服装制品2700。服装制品2700的形式为具有短袖的上身衣物,尽管本文也可设想其他构型,诸如夹克、连帽衫、长袖衬衫、无袖衬衫、背心等。服装制品2700包括面向外的表面2710和面向内的表面(不可见)。如图所示,面向外的表面2710是服装制品的面向最外侧的表面。在示例方面,面向内的表面是服装制品2700的面向最内侧的表面。关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第一面710形成服装制品2700的面向外的表面2710,并且第二面810形成面向内的表面。关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第一面1310形成服装制品2700的面向外的表面2710,并且第二面1410形成面向内的表面。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被定向为使得织物120和/或1300的宽度方向(即,机器横向)被定向为在第一袖口2712和第二袖口2714之间延伸,并且织物120和/或1300的长度方向(即,机器方向)被定向为在服装制品2700的颈部开口2716和腰部开口2718之间延伸。这反映了织物120和/或1300的宽度方向比织物120和/或1300的长度方向具有更小的拉伸阻力。如果对于服装制品2700的不同部分需要不同的拉伸特征,则可以切换该取向。
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形成服装制品2700赋予面向外的表面2710和面向内的表面不同的性能。例如,与例如纤维310和312相比,由于存在更多数量的纤维210,面向外的表面2710可以具有更大的耐磨性。由于纤维410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之间的不均匀运动,面向外的表面2710也可以具有与面向内的表面不同的颜色特性。例如,与例如面向外的表面2710相比,由于有机硅涂层纤维312的量更大,服装制品2700的面向内的表面可以具有更柔软的手感。同样,柔软的手感可能是由于主要形成服装制品2700的面向内的表面的纤维310和312的旦数较小。
图28描绘了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或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形成的另一示例服装制品2800。服装制品2800呈下身衣物的形式。尽管被示为裤子,但本文设想服装制品2800可以是短裤、七分裤、紧身裤等的形式。服装制品2800包括面向外的表面2810和面向内的表面(不可见)。如图所示,面向外的表面2810是服装制品的面向最外侧的表面。在示例方面,面向内的表面是服装制品2800的面向最内侧的表面。关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第一面710形成服装制品2800的面向外的表面2810,并且第二面810形成面向内的表面。关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300,第一面1310形成服装制品2800的面向外的表面2810,并且第二面1410形成面向内的表面。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被定向为使得织物120和/或1300的宽度方向(即,机器横向)被定向为在第一横向侧2812和第二横向侧2814之间延伸,并且织物120和/或1300的长度方向(即,机器方向)被定向为在服装制品2800的腰部开口2816和腿部开口2818之间延伸。这反映了织物120和/或1300的宽度方向比织物120和/或1300的长度方向具有更小的拉伸阻力。如果对于服装制品2800的不同部分需要不同的拉伸特征,则可以切换该取向。
类似于服装制品2700,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的非对称饰面赋予服装制品2800的面向外的表面2810和面向内的表面不同的所需特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和/或1300可用于其中需要面向外的表面与面向内的表面上的不同特征的其他服装制品中。这种服装制品可以包括例如鞋类制品的鞋面。
如上所述,可能需要减少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和/或第二面810上形成的毛球的数量,以实现不同的美感和/或不同的手感。在这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经受预成型步骤和/或一个或多个后加工步骤,以增加第一面710和/或第二面810上的抗起球性。
图29图示了适于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以减少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上形成毛球的示例凹版印刷系统2900。在示例方面,在将网110、112和/或114结合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之前,可以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一个或多个纤维网,诸如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或第三纤维网114。在这方面,化学粘合剂可以仅应用于构成单个网的纤维上,诸如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和/或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在其他示例方面,可以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成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各个纤维网110、112和/或114已经堆叠并彼此缠结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在这一方面,由于纤维110、310和312和/或410已经彼此缠结,因此当将化学粘合剂应用于例如第一面710上时,化学粘合剂可以将例如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纤维210、纤维310和312和/或纤维410中的一根或多根粘结在一起。
如本文所用,术语“化学粘合”是指使用化学粘合剂(例如,粘合剂材料),用于将纤维固定在一起。化学粘合剂在纤维交叉处将纤维连接在一起并形成纤维粘合效果。在一个示例方面,化学粘合剂可以形成粘附膜,在例如纤维交叉点处将纤维粘合在一起。由于纤维粘附在一起,纤维的末端不易迁移和起球,并且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的整体抗起球性提高。合适的化学粘合剂包括那些由聚合物组成的粘合剂,并且可以包括乙烯基聚合物和共聚物、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共聚物、橡胶和合成橡胶,以及天然粘合剂,诸如淀粉。化学粘合剂可以以水性分散体、油基分散体、泡沫分散体等形式应用。在示例方面,可以在应用化学粘合剂之前将基底涂层或底漆应用于复合非织造织物。在一个示例方面,化学粘合剂可以包括油基聚氨酯粘合剂。如本文所用,术语“化学粘合位点”是指化学键的位置,并且还指在化学粘合位点处应用于复合非织造织物上的化学粘合剂本身。图29中描绘的部件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传达与凹版印刷系统2900相关联的一般概念。系统2900可以包括额外的部件或更少的部件,并且这些部件可以具有与所示不同的构型。
凹版印刷系统2900包括适于在第一方向2912上旋转的凹版印刷辊2910。凹版印刷辊2910具有雕刻图案2914。在示例方面,凹版印刷辊2910供应有化学粘合剂2916。例如,凹版印刷辊2910可以部分地浸没在装有化学粘合剂2916的托盘2918中。当凹版印刷辊2910在第一方向2912上旋转时,化学粘合剂2916填充雕刻图案2914。在示例方面,在凹版印刷辊2910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接触之前,从凹版印刷辊2910上刮掉过量的化学粘合剂2916,以去除多余的化学粘合剂2916。在示例方面,可以选择化学粘合剂2916在应用之前的粘度,以在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例如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之后实现渗透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的所需水平。例如,化学粘合剂2916在其为油基聚氨酯形式时在从约28摄氏度至约33摄氏度的应用温度和从约50%至约80%的相对湿度下的粘度范围可以为从约960毫帕·秒(mPa.s)至约1020mPa.s、从约970mPa.s至约1010mPa.s,或从约980mPa.s至约1000mPa.s。
凹版印刷系统2900还包括在与第一方向2912相反的第二方向2922上旋转的压印辊2920。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位于压印辊2920与凹版印刷辊2910之间,使得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与凹版印刷辊2910接触,并且第二面810与压印辊2920接触。凹版印刷辊2910和压印辊2920可以各自适于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施加一定量的压力和热量。例如,由凹版印刷辊2910和压印辊2920中的每一者施加的压力可以在从约20kg至约60kg、从约25kg至约55kg,或从约30kg至约50kg的范围内。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了凹版印刷辊2910和压印辊2920可以施加不同量的压力。例如,凹版印刷辊2910可以施加30kg的压力,并且压印辊2920可以施加50kg的压力。在另一实例中,凹版印刷辊2910可以施加50kg的压力,并且压印辊2920可以施加30kg的压力。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机器方向上前进时,化学粘合剂2916从雕刻图案2914转移到第一面710。压印辊2920施加力以确保整个第一面710与凹版印刷辊2910接触,使得以对应于雕刻图案2914的图案将化学粘合剂2916的均匀覆盖应用于第一面710。
尽管凹版印刷系统2900被描绘为仅将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第一面710,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化学粘合剂2916也可以应用于第二面810。例如,在将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第一面710之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再次运行通过凹版印刷系统2900,使得第二面810与凹版印刷辊2910接触,而第一面710与压印辊2920接触。此外,或替代地,附加的凹版印刷系统可以串联对齐以接触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面710和810。
在示例方面,化学粘合剂2916可以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在示例方面,二氧化硅的使用减少了应用化学粘合剂2916的纤维之间的摩擦,这将使纤维在暴露于磨损或外部摩擦时更不可能起球(即,它们相对于彼此更容易滑动)。如上所述,化学粘合剂2916用作粘附剂,帮助将纤维在其应用的区域固定在一起。由于纤维粘附在一起,纤维的末端不易于起球,并且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的整体抗起球性提高。例如,在马丁代尔起球测试中,抗起球性可以是约2、2.5或更大。如前所述,在示例方面,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结合到衣物中时,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衣物的面向外的表面。因此,化学粘合剂2916的应用有助于增加衣物的面向外的表面的抗起球性,其比例如由第二面810形成的衣物的面向内的表面更易于磨损。
图30描绘了包括雕刻图案2914的凹版印刷辊2910的一部分。雕刻图案2914描绘为凹陷孔(诸如孔3010)的规则图案,其中孔3010具有类似的大小。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将雕刻图案2914配置成包括与连续图案(例如,从彼此延伸的连续线或形状)相反的彼此分离且不同的离散形状。在示例方面,孔3010可以具有不同的深度。例如,较深的孔可以将较大量的化学粘合剂2916转移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即,较厚的涂层),而较浅的孔可以将较少量的化学粘合剂2916转移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即,较薄的涂层)。图30中描绘的雕刻图案2914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的是,本文可以使用其他图案,包括不规则或有机图案。此外,每个孔3010的大小可以相对于彼此变化,以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实现所需的图案。在示例方面,当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第二面810时,可以使用不同的雕刻图案。例如,为了保持由小旦数纤维310和312以及在第二面810上使用有机硅涂层纤维312所赋予的手感,雕刻图案可以包括彼此间隔更远的较小孔。
在示例方面,可以选择雕刻图案2914,使得每个孔3010的平均大小3012及其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的对应化学粘合位点在从约0.1mm至约1mm的范围内。如本文所用,术语“大小”当涉及化学粘合位点时通常是指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例如,如果化学粘合位点具有圆形形状,则化学粘合位点的大小通常等于Πr2。此外,相邻孔3010之间的距离3014和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的对应化学粘合位点的范围为从约0.5mm至约6mm、从约1mm至约5mm,或约1.1mm至约4mm。如本文所用,术语“距离”通常是从第一化学粘合位点的中心到第二化学粘合位点的中心测量的。在示例方面,可以基于例如形成第一面710的纤维(例如,纤维210、310、312,以及当使用410时)和/或形成第二面810的纤维(例如,纤维210、310、312,以及当使用410时)的平均短纤维长度选择孔3010的大小3012和/或相邻孔3010之间的距离3014。如前所述,纤维210、310和312的短纤维长度可以在从约40mm至约60mm、从约45mm至约55mm或约51mm的范围内。在该实例中,相邻孔3010之间的大小3012和/或距离3014可以小于约60mm、小于约55mm,或小于约51mm。这确保了单个纤维长度的不同部分由化学粘合剂2916固定。
通过将雕刻图案2914配置成包括具有所述大小和间隔的离散形状,实现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所得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所需量的表面积。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所得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通过保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悬垂性、手感以及增长和回复特性的需要来平衡。例如,如果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超过阈值,则尽管抗起球性增加,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悬垂性以及增长和回复特性由于化学粘合剂2916的粘合特性而降低。此外,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手感可以变得更像橡胶,这可能会降低其用于服装的可取性。相反,如果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低于阈值,则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的抗起球性可能低于所需。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化学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的量可以介于约10%至约70%之间,或介于约40%至约60%之间,以产生2或更大的抗起球性,同时仍保持所需的悬垂性、手感以及增长和回复特性。
使用凹版印刷系统(诸如凹版印刷系统2900)仅仅是将液体形式的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的一种示例方式。其他应用方法可以包括喷涂化学粘合剂2916,和/或以泡沫或粉末形式应用化学粘合剂2916。在这些示例方面,可以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需要化学粘合剂2916的区域中使用掩模。额外的应用方法包括将化学粘合剂2916数字印刷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在需要化学粘合剂2916的区域应用的一些方面,数字印刷可能是合乎需要的。例如,计算机程序可用于指示数字印刷机以所需的图案印刷化学粘合剂2916,图案包括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区域中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密度大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区域中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密度的图案。如关于粘合位点所用的,术语“密度”是指每cm2的离散粘合位点的数量。下面将根据图34和图35进一步描述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
图31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通过凹版印刷系统2900或本文描述的其他应用方法加工之后的示例性示意图。例如,图31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其具有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110,其图案大致对应于例如凹版印刷辊2910的雕刻图案2914。如上所述,相邻化学粘合位点3110之间的大小和间距通常对应于凹版印刷辊2910的孔3010的大小3012和凹版印刷辊2910的相邻孔3010之间的距离3014。在一个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可以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并且化学粘合位点3110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在这个方面,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110的第二颜色特性与第一面710的第一颜色特性相结合可以提供有趣的视觉美感。
图31还描绘了化学粘合位点3110中的一者的放大图。化学粘合剂2916用作在交叉点处将纤维彼此化学粘合的粘附剂。例如,化学粘合剂2916可以化学粘合由于缠结而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纤维210、纤维310和312和/或纤维410中的一根或多根。这减少或消除了纤维的末端远离第一面710延伸并与其他纤维端部缠结以形成毛球的趋势。为了不同地描述这一点,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3110表示化学粘合纤维的隔离或离散区域,而第一面710的剩余部分包括彼此未化学粘合的纤维。
图32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示例性示意图。在示例方面,化学粘合位点3110可能不存在于第二面810中。换言之,第二面810可能不包括任何化学粘合位点3110。如前所述,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结合到衣物中时,第二面810形成所得衣物的面向内的表面。在示例方面,由于当穿着所得衣物时面向内的表面通常是不可见的,从审美角度来看,毛球的存在或不存在可能不是那么重要,并且因此,化学粘合剂2916可能不被应用于第二面810以降低材料成本。同样,通过不将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第二面810,由小旦数纤维310和312以及通过使用有机硅涂层纤维312赋予的柔软手感得以保留。然而,本文的各方面设想化学粘合剂2916可以应用于第二面810,以在需要时增加抗起球性。在这方面,与第一面710相比,由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110占据的第二面810的表面积可以减小。换言之,由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110占据的第二面810的表面积可以小于由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110占据的第一面710的表面积。这样做是为了确保通过使用有机硅涂层纤维312以及小旦数纤维310和312所赋予的柔软手感得以相对保持。
图33描绘了具有化学粘合位点3110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在一个示例方面且如图33所示,化学粘合位点3110处的化学粘合剂2916被描绘为位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的顶部。在示例方面,化学粘合剂2916可以具有介于约0.1mm至约0.2mm之间的应用厚度3310,以实现纤维的所需化学粘合程度。此外,在一些示例方面,应用厚度3310可以使化学粘合剂2916在化学粘合位点3110处从第一面710向外延伸以形成微凹状结构。可以基于例如凹版印刷辊2910的孔3010的深度(即,更深的孔等于增加的厚度)调整化学粘合剂2916的应用厚度3310。在示例方面,可以调整凹版印刷辊2910和压印辊2920的温度和由凹版印刷辊2910和压印辊2920施加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压力量以及与化学粘合剂2916相关联的参数,诸如施加温度和粘度,以实现化学粘合剂2916相对于第一面710或多或少地渗透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厚度中。例如,增加的压力和降低的粘度可能与化学粘合剂2916相对更大的渗透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相关联,而降低的温度和增加的粘度可能与化学粘合剂2916相对减小地渗透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相关联。可以基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悬垂性、手感和增长和回复特性调整化学粘合剂2916的渗透水平,其中更大的渗透性可能与降低的悬垂性和降低的生长和回复特性相关联,但增加了抗起球性。在示例方面,由于弹性体层116的材料特性(例如,纺粘或熔喷),化学粘合剂2916在应用于第一面710时可能不延伸超过弹性体层116。换言之,当化学粘合剂2916应用于第一面710时,它不会渗透到第二缠结纤维网718中。
图34和图35图示了化学粘合剂2916的区域应用。化学粘合剂2916的区域应用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数字印刷机可用于根据计算机程序应用化学粘合剂2916,该计算机程序可以指定应用较大密度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和应用较小密度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也可以使用喷雾、泡沫或粉末应用进行区域应用,其中复合非织造织物的不同部分被掩蔽以产生具有较大密度和较小密度化学粘合位点的区域。另外,凹版印刷辊(诸如凹版印刷辊2910)可经配置以在凹版印刷辊的一部分处具有较大的孔密度,而在凹版印刷辊的另一部分处具有较小的孔密度。在另一实例中,化学粘合剂2916的区域应用可以通过裁剪和缝合的方法实现,其中与第二复合非织造织物相比,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可以包括更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可以从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和第二复合非织造织物中的每一者裁剪图案,并且可以由图案形成衣物。在这方面,来自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图案可以位于衣物上经受相对较高磨损率的区域。
图34描绘了示例上身衣物3400的后视图,其具有后躯干部分3410、前躯干部分(图34中未示出),它们一起限定了颈部开口3412和腰部开口3414。上身衣物3400还包括第一袖子3416和相对的第二袖子3418。虽然描述为长袖上身衣物,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上身衣物3400可以包括其他形式,诸如套头衫、连帽衫、夹克/外套、背心、短袖上身衣物等。上身衣物3400可以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上身衣物3400的面向外的表面3401,并且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形成上身衣物3400的面向内的表面。
上身衣物3400包括位于至少面向外的表面3401上的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415。化学粘合位点的描绘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化学粘合位点的数量、化学粘合位点的大小和化学粘合位点之间的间隔是示例性的。在示例方面,化学粘合位点3415可以不存在于上身衣物3400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在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415可以应用于上身衣物3400的通常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例如,对于上身衣物3400,通常可能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包括例如肘部区域、衣领区域、腰带区域和袖口区域。在一些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应用区域可以基于设计上身衣物3400的特定运动。在跑步运动的一个实例中,可以沿着躯干部分的侧面和在腋下部分应用更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因为这些区域在跑步时可能由于穿着者的手臂运动而经受相对较高的磨损量。
在图34所示的实例中,与例如后躯干部分3410、前躯干部分以及第一袖子3416和第二袖子3418的其他部分(如方框3424所示)相比,肘部区域3420如方框3422所示具有更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415。上身衣物3400上的化学粘合位点3415的密度差异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上身衣物3400的其他部分可以包括基于上述磨损图案的相对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415。
图35描绘了示例下身衣物3500的前视图,其具有一起限定腰部开口3512的前躯干部分3510和后躯干部分(图35中未示出)。下身衣物3500还包括具有第一腿部开口3516的第一腿部部分3514和具有第二腿部开口3520的第二腿部部分3518。尽管被描绘为长裤,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下身衣物3500可以包括其他形式,诸如短裤、紧身裤、七分裤等。下身衣物3500可以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下身衣物3500的面向外的表面3501,而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形成下身衣物3500的面向内的表面。
下身衣物3500包括位于至少面向外的表面3501上的多个化学粘合位点3515。化学粘合位点的描绘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化学粘合位点的数量、化学粘合位点的大小和化学粘合位点之间的间隔是示例性的。在示例方面,化学粘合位点3515可能不存在于下身衣物3500的面向内的表面上。在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515可以应用于下身衣物3500的通常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一些示例位置包括膝部区域、腰部开口区域、腿箍区域和/或臀部部分。类似于上身衣物3400,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应用区域可以基于设计下身衣物3500的特定运动。例如,在跑步运动或骑自行车的情况下,可以沿着下身衣物3500的大腿内侧部分应用更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因为这些区域在跑步和/或骑自行车时可能由于穿着者的腿部运动而经受相对较高的磨损量。
在图35所示的实例中,与例如前躯干部分3510、后躯干部分以及第一腿部部分3514和第二腿部部分3518的其他部分(如方框3526所示)相比,膝部区域3522如由方框3524所示可以具有更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515。下身衣物3500上的化学粘合位点3515的密度差异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下身衣物3500的其他部分可以包括基于上述磨损图案的相对较大密度的化学粘合位点3515。
图36图示了适于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形成离散热粘合以减少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上形成毛球的示例超声粘合系统3600。虽然本文描述了超声粘合系统,但是各方面设想了形成热粘合的其他方式,诸如直接施加热(例如,加热的空气)和/或压力。在示例方面,在将网110、112和/或114结合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中之前,可以将热粘合工艺应用于一个或多个纤维网,诸如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和/或第三纤维网114。在这方面,单个网的热粘合将仅包括构成单个网的纤维,诸如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第二纤维网112的纤维310和312,和/或第三纤维网114的纤维410。在其他示例方面,热粘合工艺可以应用于成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各个网110、112和/或114已经堆叠并彼此缠结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在这方面,由于纤维110、310和312,和/或410已经彼此缠结,热粘合将例如纤维210、纤维310和312,和/或纤维410中的一根或多根粘合在一起。
如本文所用,术语“热粘合”是指可以包括局部加热纤维以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纤维的过程。这允许聚合物链松弛和扩散或聚合物流动两个交叉纤维之间的纤维-纤维界面。随后纤维的冷却使它们重新固化并捕获扩散穿过纤维-纤维界面的聚合物链段。热粘合捕获纤维的末端,并使纤维端部不易于与其他纤维端部相互作用而形成毛球。如本文所用,术语“热粘合位点”是指复合非织造织物上热粘合的位置,并且术语“热粘合结构”是指由再固化纤维和/或材料形成的实际结构,并且通常包括来自用于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同纤维网的纤维和材料。本文所用的术语“膜形式”也指由再固化纤维和/或材料形成的结构。图36中描绘的部件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传达与超声粘合系统3600相关联的一般概念。系统3600可以包括额外的部件或更少的部件,并且这些部件可以具有与所示不同的构型。
超声粘合系统3600可以包括具有压印图案3612的压印辊3610。在示例方面,压印图案3612可以包括远离压印辊3610延伸的多个离散突起。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可以选择突起的大小和相邻突起之间的间隔以提供所需的热粘合图案。虽然突起被描绘为具有矩形形状,但这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了其他形状(例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压印辊3610经配置以在第一方向3614上旋转。
超声粘合系统3600还包括超声焊极或超声焊头3616。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位于压印辊3610与超声焊头3616之间,使得在一个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与压印辊3610接触,而第二面810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与压印辊3610接触,而第一面710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
当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机器方向上前进时,压印辊3610基于压印图案3612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离散区域施加压力。换言之,在对应于形成压印图案3612的突起的区域中对复合非织造织物120施加压力。在示例方面,施加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压力可以在约2kg/cm2至约4.6kg/cm2之间。该压力使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离散区域与超声焊头3616牢固地接触,超声焊头3616传递超声波振动以将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纤维加热至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状态,从而形成多个热粘合位点3618(下面进一步描述)。低于这些值的压力可能导致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不充分,并且由此产生的热粘合可能被削弱。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纤维210、310和312以及纤维410(当使用时)可以一起熔融或软化并且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具有膜形式。另外,弹性体层116的一部分可以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与纤维210、纤维310和312以及纤维410(当使用时)一起熔融或软化。由于纤维210、310和312以及纤维410(当使用时)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熔融或软化在一起,因此可用于起球的纤维端部减少,并且因此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上的抗起球性增加。
通过将压印图案3612配置成包括具有特定大小和间隔的离散形状,实现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所得热粘合位点占据的所需量的表面积。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所得热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通过保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悬垂性、增长和回复特性的需要来平衡。例如,如果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热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超过阈值,则尽管抗起球性增加,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悬垂性以及增长和回复特性降低。相反,如果由热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低于阈值,则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的抗起球性可能低于所需。在示例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由热粘合位点占据的表面积的量可以介于约5%至约50%之间、介于约5%至约30%之间,或介于约6%至约25%之间,以实现2或更大的抗起球性。
图37描绘了在通过超声粘合系统3600加工之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的示例性示意图。在该实例中,第一面710定位成与压印辊3610接触,而第二面810定位成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包括多个热粘合位点3618。每个热粘合位点3618包括热粘合结构(下面进一步描述),其在朝向第二面8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面710偏移。换言之,热粘合结构位于第一面710与第二面810之间。因此,第一面710保持大致平滑的平面构型,从舒适和审美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合乎需求的。在示例方面,相邻热粘合位点3618之间的距离3710可以小于或等于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纤维(例如,纤维210、纤维310和312,和/或纤维410)的平均纤维长度。例如,间距可以小于或等于约60mm、小于约55mm,或小于约51mm。在示例方面,热粘合位点3618的大小可以在约.75mm至约4mm之间、在约1mm至约3.5mm之间,或在约1mm至约3mm之间。相邻热粘合位点3618之间的距离3710可以在约3mm至约7mm之间,或在约4mm至6mm之间。
图38描绘了在通过超声粘合系统3600加工之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示例性示意图。第二面810还包括多个热粘合位点3618。与热粘合位点3618相关联的热粘合结构在朝向第一面7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面810进一步偏移。因此,热粘合结构位于第一面710与第二面810之间。类似于第一面710,第二面810保持大致平滑的平面构型,这至少从舒适的角度来看是合乎需求的,因为第二面810形成所得衣物的面向内的表面。
关于图37和图38所示的热粘合图案,热粘合的主要方向是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机器方向。这基于压印图案3612,其包括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形状,并且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机器方向上对齐这些形状的长轴。在示例方面,在机器方向上对齐热粘合的主要方向有助于保持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机器横向上的拉伸和回复性能。换言之,如上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机器方向上的拉伸和回复性可能小于机器横向上的,这是由于每层纤维的总体取向以及在针刺过程中施加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纤维上的应变或张力。因此,在机器方向上对齐热粘合的主要方向有助于限制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机器横向上的热粘合效果,并保持织物120在机器横向上的拉伸和回复性。
图39描绘了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截取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横截面。热粘合位点3618包括热粘合结构3910,其在朝向第二面8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面710偏移,并且在朝向第一面7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面810进一步偏移。热粘合结构3910的双向偏移可能是由于形成压印辊3610的压印图案3612的突起的压力和深度以及由超声焊头3616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引起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有层的熔融的组合。热粘合结构3910是至少由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和再固化的纤维210形成的内聚结构。热粘合结构3910还可以包括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和再固化的纤维310和312,并且当使用时,还可以包括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和再固化的纤维410。另外,热粘合结构3910可以包括来自弹性体层116的熔融、部分熔融和/或软化和再固化的材料,包括纤维。换言之,纤维210、310和312、纤维410(当使用时)和/或来自弹性体层116的部分在热粘合结构3910处为膜形式。如图所示,在示例方面,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纤维210从热粘合结构3910延伸。图39还描绘了来自从热粘合结构3910延伸的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纤维310和312。另外,来自第三缠结纤维网714(当使用时)的纤维410从热粘合结构3910延伸。在一些示例方面,纤维210、310、312和410以及弹性体层116的熔融可以使得形成孔或针孔,其形成允许空气和水蒸气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流到第一面710,同时基本上防止液体(例如,沉淀)从第一面710流到第二面810的流体连通路径。
在一些示例方面,热粘合结构3910相对于第一面710偏移第一平均深度3912,并且进一步相对于第二面810偏移第二平均深度3914,其中第一平均深度3912可以大于第二平均深度3914。换言之,热粘合结构3910相对于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两者以及相对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中心平面3915偏移,其中中心平面3915位于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之间的大约一半处。在图37至图39所示的示例方面,热粘合结构3910位于中心平面3915与第二面810之间。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了第一平均深度3912小于第二平均深度3914。在这方面,热粘合结构3910将位于中心平面3915与第一面710之间。
如图39所示,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在对应于热粘合结构3910的位置处较薄。其功能结果是,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不包括热粘合位点3618的区域相比,织物120的渗透性和/或透气性可以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增加。织物120在热粘合位点3618处的渗透性和/或透气性可以通过上述孔来增强。在热粘合位点3618附近的渗透性和/或透气性的增加可以是所得服装制品的理想特性,其允许由穿着者产生的湿气或汗液转化为蒸气以通过孔消散。
图40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的示例性示意图,其中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包括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和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在示例方面,第一多个热粘合位点4010可以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形成,其中第一面710定位成与压印辊3610接触,而第二面810定位成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第二多个热粘合位点4012可以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形成,其中第二面810定位成与具有不同于压印辊3610的图案的压印辊接触,而第一面710定位成与超声焊头3616接触。
在示例方面,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以第一图案排列,并且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以不同于第一图案的第二图案排列。例如,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可以与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不同且分开,使得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不与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重叠或仅部分重叠。此外,如图40所示,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了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的形状可以不同于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的形状(矩形对圆形),尽管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了第一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0和第二多个离散热粘合位点4012中的每一者的形状是相同的(例如,两个矩形或两个圆形)。
图41描绘了图40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示例性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面810还包括第一多个热粘合位点4010和第二多个热粘合位点4012。图42描绘了通过热粘合位点4010和热粘合位点4012截取的横截面。热粘合位点4010包括第一热粘合结构4210,其在朝向第二面8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面710偏移第一深度4212。热粘合位点4012包括第二热粘合结构4215,其在朝向第二面8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一面710偏移第二深度4214。在示例方面,第一深度4212大于第二深度4214。
从第二面810的角度来看,第一热粘合结构4210在朝向第一面7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面810偏移第三深度4216。第二热粘合结构4215在朝向第一面710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面810偏移第四深度4218。在示例方面,第三深度4216小于第一深度4212且第四深度4218大于第二深度4214。另外,第四深度4218大于第三深度4216。
将热粘合位点施加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两面可以起到增加第一面710和第二面810的抗起球性的作用。例如,当第一面710抵靠压印辊3610定位时产生的热粘合位点4010可有助于从第一热粘合结构4210中的第一缠结纤维网712捕获更大比例的纤维,并且当第二面810抵靠压印辊定位时产生的热粘合位点4012可有助于从第二热粘合结构4215中的第二缠结纤维网718捕获更大比例的纤维,其结果是来自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的较小比例的纤维可用于起球并且来自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的较小比例的纤维可用于起球。
图43和图44图示了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例如,诸如压印辊3610的压印辊可经配置以在压印辊的一部分处具有较大密度的突起,而在压印辊的另一部分处具有较小密度的突起。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也可以通过超声波、热和/或压力的区域应用来实现。热粘合位点的区域应用也可以使用裁剪-缝合方法实现,其中与第二复合非织造织物相比,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可以包括更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可以从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和第二复合非织造织物中的每一者裁剪图案,并且可以由图案形成衣物。在这方面,来自第一复合非织造织物的图案可以位于衣物上经受相对较高磨损率的区域。区域应用可以基于例如易受中度至高度磨损的衣物区域的图。
图43描绘了示例上身衣物4300的后视图,其具有后躯干部分4310、前躯干部分(图43中未示出),它们一起限定了颈部开口4312和腰部开口4314。上身衣物4300还包括第一袖子4316和相对的第二袖子4318。虽然描述为长袖上身衣物,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上身衣物4300可以包括其他形式,诸如套头衫、连帽衫、夹克/外套、背心、短袖上身衣物等。上身衣物4300可以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上身衣物4300的面向外的表面4301,并且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形成上身衣物4300的面向内的表面。
上身衣物4300包括位于至少面向外的表面4301上的多个热粘合位点4315。热粘合位点的描绘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热粘合位点的数量、热粘合位点的大小和热粘合位点之间的间隔是示例性的。在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315可以应用于上身衣物4300的通常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例如,对于上身衣物4300,通常可能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包括例如肘部区域、衣领区域、腰带区域和袖口区域。在一些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的应用区域可以基于设计上身衣物4300的特定运动。在跑步运动的一个实例中,可以沿着躯干部分的侧面和在腋下部分应用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因为这些区域在跑步时可能由于穿着者的手臂运动而经受相对较高的磨损量。
在图43所示的实例中,与例如后躯干部分4310、前躯干部分以及第一袖子4316和第二袖子4318的其他部分(如方框4344所示)相比,肘部区域4320如方框4322所示具有更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315。上身衣物4300上的热粘合位点4315的密度差异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上身衣物4300的其他部分可以包括基于上述磨损图案的相对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315。
图44描绘了示例下身衣物4400的前视图,其具有一起限定腰部开口4412的前躯干部分4410和后躯干部分(图44中未示出)。下身衣物4400还包括具有第一腿部开口4416的第一腿部部分4414和具有第二腿部开口4420的第二腿部部分4418。尽管被描绘为长裤,但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下身衣物4400可以包括其他形式,诸如短裤、紧身裤、七分裤等。下身衣物4400可以由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形成下身衣物4400的面向外的表面4401,而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形成下身衣物4400的面向内的表面。
下身衣物4400包括位于至少面向外的表面4401上的多个热粘合位点4415。热粘合位点的描绘在本质上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必按比例绘制。例如,热粘合位点的数量、热粘合位点的大小和热粘合位点之间的间隔是示例性的。在示例方面,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415可以应用于下身衣物4400的通常经受较高磨损率的区域。一些示例位置包括膝部区域、腿箍区域、腰部开口区域和/或臀部部分。类似于上身衣物4300,较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的应用区域可以基于设计下身衣物4400的特定运动。例如,在跑步运动或骑自行车的情况下,可以沿着下身衣物4400的大腿内侧部分应用更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因为这些区域在跑步和/或骑自行车时可能由于穿着者的腿部运动而经受相对较高的磨损量。
在图44所示的实例中,与例如前躯干部分4410、后躯干部分以及第一腿部部分4414和第二腿部部分4418的其他部分(如方框4426所示)相比,膝部区域4422如方框4424所示可以具有更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415。下身衣物4400上的热粘合位点4415的密度差异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下身衣物4400的其他部分可以包括基于上述磨损图案的相对更大密度的热粘合位点4415。
在示例方面,通过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产生的热粘合位点可以与通过例如凹版印刷系统2900产生的化学粘合位点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抗起球性。在这方面,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首先使用凹版印刷系统2900进行处理,并且然后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进行处理。在这方面,通过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产生的至少一些热粘合位点可以位于与通过使用凹版印刷系统2900产生的化学粘合位点相同的位置或接近相同的位置(例如,可以部分重叠)。在示例方面,热粘合可有助于使化学粘合剂在化学粘合位点热固化,从而提高化学粘合位点的耐用性和寿命,尤其是在重复洗涤和磨损之后。相反,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首先使用超声粘合系统3600进行处理,并且然后使用凹版印刷系统2900进行处理。
在示例方面,凹版印刷辊2910的雕刻图案2914和压印辊3610的压印图案3612可经配置以使得复合非织造织物120上的所得化学粘合位点和热粘合位点是不同的并且彼此分离并且不重叠。这有利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所需量的表面积以包括化学粘合位点和热粘合位点,同时使化学粘合剂2916的使用最小化并降低凹版印刷系统2900和超声粘合系统3600的能量消耗。
图45描绘了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的示例性示意图。多个热粘合位点4510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第一位置处,并且多个化学粘合位点4512存在于第一面710上的第二位置处。在示例方面,第二位置不同于第一位置。在另一示例方面,第一位置不与第二位置重叠,如图45所示。热粘合位点4510可以具有类似于热粘合位点3618的特征,并且化学粘合位点4512可以具有类似于化学粘合位点3110的特征。所描绘的热粘合位点4510和化学粘合位点4512的图案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文设想热粘合位点4510和化学粘合位点4512可以具有不同的图案。
图46描绘了图45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示例性示意图。第二面810包括热粘合位点4510。在示例方面,第二面810可以不包括任何化学粘合位点,诸如化学粘合位点4512。图47描绘了通过热粘合位点4510和化学粘合位点4512截取的示例横截面。如图所示,热粘合位点4510包括位于第一面710与第二面810之间的热粘合结构4710。化学粘合位点4512被示为存在于第一面710上而不存在于第二面810上。如上所述,热粘合位点4510和化学粘合位点4512的使用增加了至少第一面710的抗起球性。本文的各方面还设想了通过将第二面810抵靠超声粘合系统3600的压印辊3610定位、在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上形成化学粘合位点,及其组合来形成热粘合位点。这在需要增加第二面810的抗起球性时可能是有用的。
图48描绘了用于进一步减少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上的起球的示例过程4800的示意图。过程4800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与上述化学粘合过程和上述热粘合过程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使用。如上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可以包括形成为内聚结构的不同纤维网,诸如网110、112和114,其中不同的网可以具有不同或类似的纤维组成和/或不同的特性。术语“纤维网”是指在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纤维网进行机械缠结处理之前的层。网包括经过梳理和搭接工艺的纤维,该工艺通常在沿着xy平面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共同方向上对齐纤维,并达到所需的基重。纤维网还可以经历轻针刺工艺或机械缠结工艺,该工艺将纤维网的纤维缠结到一定程度,使得纤维网形成可被操纵的内聚结构(例如,卷绕到辊上、从辊上展开、堆叠等)。例如,网112和114可以各自具有约50n/cm2的针脚密度。本文的各方面设想了增加至少第一纤维网110的针脚密度以增加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至少第一面710的抗起球性,如下所述。
在步骤4810,第一纤维网110经历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其在从第一纤维网110的第一面4812到相对的第二面4814的方向上单向执行。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的针脚密度可以大于50n/cm2、约75n/cm2、约100n/cm2或约200n/cm2。在一个实例中,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之后的第一纤维网110的针脚密度可以为第二纤维网112的针脚密度的至少两倍,并且当使用时,为第三纤维网114的针脚密度的至少两倍。在示例方面,第一纤维网110不经历在从第二面4814朝向第一面4812的方向上进行的机械缠结工序。
步骤4818描绘了经过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之后的第一纤维网110。由于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在从第一面4812朝向第二面4814的方向上单向进行,因此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被缠结针推动,使得纤维210(包括纤维210的末端4820)从第一纤维网110的第二面4814向外延伸。换言之,纤维201在远离第一纤维网110的第一面4812的方向上延伸。
在步骤4822,第一纤维网110与第二纤维网112,可选的第三纤维网114和弹性体层116堆叠。在该实例中,第一纤维网110被堆叠成使得第二面4814面向外并远离例如弹性体层116和第三纤维网114(当使用时)。因此,纤维210的末端4820在堆叠构型中在远离弹性体层116和第三纤维网114(当使用时)的方向上延伸。
在步骤4824,对第一纤维网110、第二纤维网112、第三纤维网114(当使用时)和弹性体层116的堆叠构型执行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在从第一纤维网110朝向第二纤维网112的方向上执行,并且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有效地将纤维210的末端4920推回到至少第一纤维网110中以形成例如毛圈结构。步骤4824可以包括诸如关于图7描述的额外缠结工序,包括在从第二纤维网112朝向第一纤维网110的方向上进行的机械缠结工序。
步骤4828描绘了经过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之后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其中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712、第二缠结纤维网718、第三缠结纤维网714(当使用时)和弹性体层116。如图所示,第一纤维网110的第二面4814形成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也称为第一面向表面),并且包括多个毛圈4830,这些毛圈代表纤维210,其末端4820在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之后被推回到第一纤维网110中。因为纤维末端4820不从第一面710向外延伸,并且因此不能与其他纤维末端相互作用以形成毛球,因此至少第一面710的抗起球性增加到2或更大。
步骤4832描绘了形成上身衣物4834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其中多个毛圈4830从上身衣物4834的面向外的表面延伸。本文的各方面设想过程4800可经配置以产生多个毛圈4830的区域分布,其中较大密度的毛圈4830被定位在衣物的易于增加磨损的区域处,类似于关于图34至图35和图43至图44所描述的。例如,第一机械缠结工序4816和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可定位于第一纤维网110的离散区域和/或步骤4824所示的堆叠构型,以在离散区域形成毛圈4830。
图49描绘了在经历工艺4800之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一面710的示例性示意图。第一面710包括代表纤维210的多个毛圈4830,其末端4820在第二机械缠结工序4826之后被推回到第一纤维网110中。第一面710还包括纤维末端,诸如纤维末端4820。纤维末端可以包括形成第一纤维网110的纤维210的末端,并且还可以包括来自其他网(例如,网112和网114)的纤维的末端,其在机械缠结过程之后被推过第一面710。
图50描绘了在经历工艺4800之后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第二面810的示例性示意图。第二面810包括纤维末端5010以及一些毛圈5012。纤维末端5010和毛圈5012可以包括纤维210、纤维310和312,以及纤维410(当使用时)。在示例方面,第一面710可以包括相对较大密度的毛圈(例如,每cm2更多的毛圈),诸如框4910所示的毛圈4830,并且第二面810可以包括相对较小密度的毛圈,诸如毛圈5012。为了不同地描述这一点,第一面710可以包括相对较小密度的纤维末端,诸如末端4820,而第二面810可以包括相对较大密度的纤维末端,诸如末端5010。
图51描绘了图49的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横截面。如图所示,第一面710上的毛圈4830和末端4820在远离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中心平面5110的方向上远离第一面710延伸。类似地,末端5010和毛圈5012在远离复合非织造织物120的中心平面5110的方向上远离第二面810延伸。与第二面810相比,第一面710包括相对较大数量的毛圈,诸如毛圈4830,使得第一面710具有增加的抗起球性。
以下条款表示本文所设想的概念的示例方面。以下条款中的任一项可以以多个从属方式组合以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其他条款。此外,可以组合从属条款(明确依赖于先前条款的条款)的任何组合,同时保持在本文所设想的方面的范围内。以下条款是实例而非限制。
条款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一旦数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二旦数的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旦数与所述第二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的范围内,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三旦数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第四旦数的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三旦数与所述第四旦数的比率在从约0.3:1至约0.7:1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3.根据条款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4.根据条款3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包括第五旦数的第五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包括第六旦数的第六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五旦数与所述第六旦数的比率在从约1.5:1至约2:1的范围内。
条款5.根据条款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6.根据条款3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7.根据条款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8.根据条款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9.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二数量的纤维,所述第一数量的纤维多于所述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具有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四数量的纤维,所述第三数量的纤维多于所述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10.根据条款9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1.根据条款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包括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五数量的纤维和每cm2包括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六数量的纤维,所述第五数量的纤维多于所述第六数量的纤维。
条款13.根据条款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14.根据条款1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15.根据条款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16.根据条款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7.一种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第一纤维网与旦数为从约0.6D至约1D的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多根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多根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条款18.根据条款17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多根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多根纤维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多根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使得所述第三纤维网变成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19.根据条款18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包括旦数为从约1.2D至约3.5D的纤维。
条款20.根据条款18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2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22.根据条款2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3.根据条款2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24.根据条款2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条款25.根据条款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纤维缠结。
条款26.根据条款25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27.根据条款26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的有机硅涂层纤维的数量。
条款28.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以及弹性体层,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按重量计从约10%至约25%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29.根据条款28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缠结纤维网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和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
条款30.根据条款2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条款31.根据条款29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32.根据条款3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33.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第一纤维网与第二纤维网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按重量计从约10%至约95%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以及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条款34.根据条款33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不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35.根据条款33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硅涂层纤维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36.根据条款33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些纤维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使得所述第三纤维网变成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37.根据条款36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38.根据条款36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不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39.根据条款36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条款40.根据条款33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条款41.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面包括由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多个毛圈,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毛圈中的每个毛圈的顶点远离所述第二面延伸预定距离。
条款42.根据条款4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毛圈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
条款43.根据条款41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从约1.5mm至约8.1mm。
条款44.根据条款4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预定距离为从约4mm至约6mm。
条款45.根据条款41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46.根据条款41至4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形成所述多个毛圈的所述纤维的旦数为从约0.6D至约3.5D。
条款47.根据条款41至4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具有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的基重。
条款48.根据条款41至4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
条款49.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具有从所述弹性体层延伸至相应纤维的远端的纵向长度,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在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50.根据条款49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包括末端或毛圈的顶点之一。
条款51.根据条款49至5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远离所述第二面延伸约1.5mm至约8.1mm。
条款52.根据条款49至5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从所述弹性体层延伸至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的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3.5D的旦数。
条款53.根据条款49至5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具有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的基重。
条款54.根据条款49至5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
条款55.一种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第一纤维网与第二纤维网之间;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网,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以及将所述第二缠结网的至少一部分纤维定向为具有从所述弹性体层延伸至相应纤维的远端的纵向长度,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在远离所述第二缠结网的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56.根据条款55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包括末端或毛圈的顶点之一。
条款57.根据条款55至5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远离所述第二缠结网的所述面延伸约1.5mm至约8.1mm。
条款58.根据条款55至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弹性体层延伸至所述相应纤维的所述远端的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3.5D的旦数。
条款59.根据条款55至5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具有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的基重。
条款60.根据条款55至5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
条款61.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一个纤维网和弹性体层,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的基重;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在机器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长度的约10%的增长;在机器横向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宽度的约10%的增长;以及在所述静止长度和所述静止宽度的约10%内的在所述机器方向和所述机器横向方向上的回复性。
条款62.根据条款6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基重为从约150gsm至约190gsm。
条款63.根据条款61至6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至少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条款64.根据条款6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65.根据条款63至6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
条款66.根据条款63至6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67.根据条款61至6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
条款68.根据条款61至6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条款69.一种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一个纤维网和弹性体层,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在机器方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长度的约10%的增长;在机器横向上小于或等于静止宽度的约10%的增长;以及在所述静止长度和所述静止宽度的约10%内的在所述机器方向和所述机器横向方向上的回复性。
条款70.根据条款6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在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之间的基重。
条款71.根据条款69至7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基重为从约150gsm至约190gsm。
条款72.根据条款69至7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具有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条款73.根据条款69至7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至少包括第一缠结纤维网、第二缠结纤维网,并且其中所述弹性体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
条款74.根据条款7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纤维网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75.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弹性体层定位在至少第一纤维网与第二纤维网之间;选择缠结参数以生产具有从约4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250gsm的基重和从约55RCT至约90RCT的热阻的复合非织造织物;以及基于所选择的缠结参数,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
条款76.根据条款75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前将第三纤维网定位在所述至少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基于所述所选择的缠结参数,将来自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纤维与来自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和来自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机械地缠结。
条款77.根据条款76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层、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基重为从约20克每平方米(gsm)至约150gsm。
条款78.根据条款75至7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进一步选择所述缠结参数以实现从约0.1Kgf至约0.4Kgf的硬度。
条款79.根据条款75至7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进一步选择所述缠结参数以实现从约1.5mm至约3mm的厚度。
条款80.根据条款75至7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中的至少一些纤维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81.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82.根据条款8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83.根据条款82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84.根据条款82至8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85.根据条款82至8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86.根据条款81至8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
条款87.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相应的其他缠结纤维网的所述纤维缠结。
条款88.根据条款87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89.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二颜色特性的第三纤维网定位在具有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一纤维网与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纤维网之间;将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或所述第二颜色特性之一的弹性体层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一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并且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二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
条款90.根据条款89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91.根据条款89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条款92.根据条款89至9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条款93.根据条款89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1D的旦数。
条款94.根据条款89至9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纤维经纺前染色,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三纤维网的所述纤维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
条款95.根据条款89至9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所述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条款96.根据条款89至9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未经织后染色。
条款97.根据条款89至9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机械缠结包括针刺。
条款98.根据条款89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
条款99.根据条款98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或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
条款100.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第一面具有比所述第二面更大的针脚密度,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在第一时间点:所述第一面每cm2具有第一数量的毛球;所述第二面每cm2具有第二数量的毛球;在晚于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二时间点:所述第一面每cm2具有第三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毛球;以及所述第二面每cm2具有第四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
条款101.根据条款100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
条款102.根据条款100至10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
条款103.根据条款102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
条款104.根据条款100至10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105.一种服装物品,包括:形成所述服装物品的至少一部分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面向内的表面,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具有比所述面向内的表面更大的针脚密度,其中:在第一时间点:所述面向外的表面每cm2具有第一数量的毛球;所述面向内的表面每cm2具有第二数量的毛球;在晚于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二时间点:所述面向外的表面每cm2具有第三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毛球;以及所述面向内的表面每cm2具有第四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
条款106.根据条款105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面向外的表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
条款107.根据条款106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具有第一针脚密度。
条款108.根据条款105至107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面向外的表面是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最外侧的表面。
条款109.根据条款105至108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
条款110.根据条款107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二针脚密度。
条款111.根据条款105至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是所述服装物品的面向最内侧的表面。
条款112.根据条款106至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
条款113.根据条款105至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服装物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114.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具有第一针脚密度;以及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二针脚密度,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包括有机硅涂层纤维。
条款115.根据条款114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
条款116.根据条款115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17.根据条款115至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第二缠结纤维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18.根据条款114至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在第一时间点:所述第一面每cm2具有第一数量的毛球;所述第二面每cm2具有第二数量的毛球;在晚于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二时间点:所述第一面每cm2具有第三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毛球;以及所述第二面每cm2具有第四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毛球,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毛球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毛球。
条款119.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每cm2具有第一平均旦数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每cm2具有小于每cm2的所述第一平均旦数的第二平均旦数的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
条款120.根据条款119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一平均旦数为从约1.1D至约1.4D。
条款121.根据条款119至12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二平均旦数为从约0.9D至约1D。
条款122.根据条款119至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一旦数的第一数量的纤维和每cm2第二旦数的第二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一旦数与所述第二旦数的比率为从约1.5:1至约2:1。
条款123.根据条款122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纤维多于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纤维。
条款124.根据条款122至12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一数量的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并且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二数量的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1D的旦数。
条款125.根据条款122至12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第三旦数的第三数量的纤维和每cm2第四旦数的第四数量的纤维,其中所述第三旦数与所述第四旦数的比率在从约0.3:1至约0.7:1的范围内。
条款126.根据条款125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纤维多于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纤维。
条款127.根据条款125至12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三数量的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1D的旦数,并且其中每cm2的所述第四数量的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条款128.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每cm2具有第一平均旦数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每cm2具有小于所述第一平均旦数的第二平均旦数的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
条款129.根据条款128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一平均旦数为从约1.1D至约1.4D。
条款130.根据条款128至12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每cm2的所述第二平均旦数为从约0.9D至约1D。
条款131.根据条款128至130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每cm2具有大于每cm2的所述第二平均旦数的第三平均旦数。
条款132.根据条款128至131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条款133.一种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包括:由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所述服装制品,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形成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具有第一组特性,形成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组特性的第二组特性,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形成所述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并且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形成所述服装制品的面向内的表面。
条款134.根据条款133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特性和所述第二组特性包括纤维旦数、颜色和涂层中的一个或多个。
条款135.根据条款134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所述涂层包括有机硅涂层。
条款136.根据条款133至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137.根据条款133至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138.根据条款133至1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139.根据条款138所述的制造服装制品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组特性和所述第二组特性的第三组特性。
条款140.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面包括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41.根据条款140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不存在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42.根据条款140至14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
条款143.根据条款140至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在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处粘附在一起。
条款144.根据条款140至14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包括第一颜色,并且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的第二颜色。
条款145.根据条款140至14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的大小在从约0.1mm至约1mm的范围内。
条款146.根据条款140至14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的相邻粘合位点之间的距离在从约0.5mm至约6mm的范围内。
条款147.根据条款140至14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48.根据条款140至14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149.根据条款148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150.根据条款140至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条款151.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一位置处的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
条款152.根据条款151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内的表面不存在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53.根据条款151至15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外的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所述第二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
条款154.根据条款153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位置处的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的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二位置处的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粘合位点的密度。
条款155.根据条款151至15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
条款156.一种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所述方法包括:将化学粘合剂以预定图案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以在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上产生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57.根据条款156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使用凹版印刷工艺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条款158.根据条款156至15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使用数字印刷工艺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条款159.根据条款156至158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粘合剂不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
条款160.根据条款156至159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粘合剂在组成上包括聚氨酯粘合剂的油基分散体、含有二氧化硅的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粘合剂,及其组合。
条款161.根据条款156至160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以从约0.1mm至约0.2mm的厚度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条款162.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以及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热粘合结构,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从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延伸。
条款163.根据条款162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并且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一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偏移。
条款164.根据条款16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一平均深度不同于所述偏移相对于所述第二面的第二平均深度。
条款165.根据条款162至16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66.根据条款162至16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和所述弹性体层的呈膜形式的一部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条款167.根据条款162至16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相邻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之间的距离小于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中的纤维长度。
条款168.根据条款162至16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上的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69.根据条款168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不存在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70.根据条款168至16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来自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在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处粘附在一起。
条款171.根据条款168至17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位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上的第一位置处,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位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上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二位置。
条款172.根据条款171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分开且不同。
条款173.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热粘合结构,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第一深度,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以及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二热粘合结构,所述第二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第二深度,所述第二深度不同于所述第一深度,所述第二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74.根据条款173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布置在多个第一位置处,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布置在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多个第二位置处。
条款175.根据条款173至17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朝向所述第一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偏移第三深度,所述第三深度不同于所述第一深度。
条款176.根据条款173至17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在所述第一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偏移第四深度,所述第四深度不同于所述第二深度。
条款177.根据条款175至17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深度不同于所述第四深度。
条款178.根据条款173至17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还包括来自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79.根据条款173至17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还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80.根据条款173至17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条款181.根据条款173至18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和所述第二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所述弹性体层的呈膜形式的一部分。
条款182.一种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相对的面向内的表面的非织造服装制品,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外的表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面向内的表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缠结;以及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第一热粘合结构,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面向内的表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面向外的表面偏移,所述第一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83.根据条款182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面向外的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非织造服装制品上的第二位置处的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第二位置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
条款184.根据条款183所述的非织造服装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的密度不同于所述第二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的密度。
条款185.一种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相对的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来自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所述方法包括:以第一预定图案形成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中的每一者包括热粘合结构,所述热粘合结构在朝向所述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面偏移,所述热粘合结构中的每一者包括来自至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呈膜形式的纤维。
条款186.根据条款185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使用包括压印辊和超声焊头的超声粘合系统形成。
条款187.根据条款186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定位在所述超声粘合系统中,使得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压印辊接触,并且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超声焊头接触。
条款188.根据条款186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定位在所述超声粘合系统中,使得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压印辊接触,并且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超声焊头接触。
条款189.根据条款185至188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将化学粘合剂以第二预定图案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以在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上产生多个离散的化学粘合位点。
条款190.根据条款189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预定图案不同于所述第一预定图案。
条款191.根据条款189至190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化学粘合剂不应用于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二面。
条款192.根据条款189至191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之前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条款193.根据条款189至191中任一项所述的整理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多个离散的热粘合位点之后应用所述化学粘合剂。
条款194.一种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机械缠结步骤中,在从第一纤维网的第一面向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相对的第二面延伸的方向上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多根纤维;在所述第一机械缠结步骤之后,将弹性体层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和第二纤维网之间,使得所述弹性体层邻近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第一面定位;以及在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中,机械地缠结所述第一纤维网的多根纤维和所述第二纤维网的多根纤维,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第二缠结纤维网,其中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
条款195.根据条款194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第二面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
条款196.根据条款195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还包括由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形成服装制品,其中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第一面形成所述服装制品的面向外的表面。
条款197.根据条款194至19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前所述第一纤维网的针脚密度大于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前所述第二纤维网的针脚密度。
条款198.根据条款194至19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前所述第一纤维网的所述针脚密度是在所述第二机械缠结步骤之前所述第二纤维网的所述针脚密度的至少两倍。
条款199.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密度的纤维末端;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二面具有第二密度的纤维末端,所述第一密度的纤维末端小于所述第二密度的纤维末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00.根据条款199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纤维末端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上和在远离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201.根据条款199至200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纤维末端在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和在远离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202.根据条款199至201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密度的纤维毛圈,并且所述第二面具有第二密度的纤维毛圈,所述第一密度的纤维毛圈大于所述第二密度的纤维毛圈。
条款203.根据条款199至202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04.根据条款199至20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条款205.根据条款204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06.根据条款199至20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熔喷层或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纺粘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条款207.一种具有第一面和相对的第二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一面的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第二面的第二缠结纤维网,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具有较低密度的纤维末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条款208.根据条款207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纤维末端在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上和在远离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209.根据条款207至208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二面的所述纤维末端在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向上和在远离所述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所述中心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条款210.根据条款207至209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面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包括更大密度的纤维毛圈。
本公开的各方面已被描述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不偏离其范围的替代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开发实现上述改进的替代手段。
应当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是有用的,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使用,并且被设想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并非各个图中列出的所有步骤都需要按照所描述的特定顺序执行。

Claims (37)

1.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所述第一颜色特性。
7.一种服装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上身衣物、下身衣物、帽子、手套、袖子和鞋类制品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用于所述鞋类制品的鞋面。
10.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弹性体层,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和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相应的其他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12.一种服装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上身衣物、下身衣物、帽子、手套、袖子和鞋类制品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用于所述鞋类制品的鞋面。
15.一种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包括:将具有第二颜色特性的第三纤维网定位在具有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一纤维网与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纤维网之间;将弹性体层定位在所述第一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纤维网之间;以及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一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一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并且将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第二数量的纤维与所述第二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机械地缠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具有从约1.2D至约3.5D的旦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具有从约0.6D至约1D的旦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纤维经纺前染色,使得所述第一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所述第二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三纤维网的纤维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纤维网、所述第二纤维网和所述第三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纤维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不是织后染色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机械缠结包括针刺。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纤维网变成具有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一缠结纤维网,并且所述第二纤维网变成具有小于所述第一针脚密度的第二针脚密度的第二缠结纤维网。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一面,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至少部分地形成所述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第二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在机械缠结步骤之后,所述第一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并且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
27.根据权利要求15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所述第一颜色特性。
28.一种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包括:至少部分地由第一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具有第一颜色特性和不同于所述第一颜色特性的第二颜色特性;至少部分地由第二缠结纤维网形成的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特性和所述第二颜色特性,其中与相对的面相比,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中的一者上存在更多数量的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特性的每单位面积的纤维;以及邻近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一者或多者定位的弹性体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之间的第三缠结纤维网。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与所述弹性体层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延伸穿过所述弹性体层并与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三缠结纤维网的至少一些纤维与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的纤维缠结。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弹性体层包括所述第一颜色特性。
34.根据权利要求28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缠结纤维网和所述第二缠结纤维网中的每一者的纤维包括原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切碎制品的PET纤维和再挤出的PET纤维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35.一种服装制品,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上身衣物、下身衣物、帽子、手套、袖子和鞋类制品中的至少一种。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服装制品,其中所述服装制品包括用于所述鞋类制品的鞋面。
CN202311039033.2A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70872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108,042 2020-10-30
US63/125,720 2020-12-15
US202163218070P 2021-07-02 2021-07-02
US63/218,070 2021-07-02
PCT/US2021/055822 WO2022093594A2 (en) 2020-10-30 2021-10-20 Asymmetric faced composite nonwoven texti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2180079005.6A CN116669940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005.6A Division CN116669940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7295A true CN117087295A (zh) 2023-11-21

Family

ID=8772111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005.6A Pending CN116669940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038896.8A Pending CN117087294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038389.4A Pending CN117087293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039033.2A Pending CN117087295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79005.6A Pending CN116669940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038896.8A Pending CN117087294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202311038389.4A Pending CN117087293A (zh) 2020-10-30 2021-10-20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666994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7293A (zh) 2023-11-21
CN117087294A (zh) 2023-11-21
CN116669940A (zh) 202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22343B (zh) 具有有机硅涂层纤维的可回收的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
WO2022093594A2 (en) Asymmetric faced composite nonwoven texti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7087295A (zh) 非对称饰面的复合非织造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US12005691B2 (en) Recyclable, asymmetrical-faced composite nonwoven textile having varied denier
TWI835401B (zh) 具有不同旦數的可回收的非對稱飾面的複合非織造織物及製造非對稱飾面的複合非織造織物的方法
TWI839655B (zh) 服裝製品及製造服裝製品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