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2532A -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2532A
CN117082532A CN202310879007.4A CN202310879007A CN117082532A CN 117082532 A CN117082532 A CN 117082532A CN 202310879007 A CN202310879007 A CN 202310879007A CN 117082532 A CN117082532 A CN 1170825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s
signal
interference detection
interferenc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790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8790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25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25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25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04W16/16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for PBS [Private Base St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干扰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配置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工作执行参数配置NR CRS‑IM信号;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以使终端基于开启信息开启接收NR CRS‑IM信号;以及向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以使终端基于工作执行参数对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接收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NR传输的下行速率,提升DSS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提升5G 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检测方法、一种干扰检测装置、一种网络设备、一种终端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动态频谱共享)实现了4G与5G的动态频谱共享,以在有限频谱资源上满足4G与5G用户各自的流量需求,通过频谱瞬间动态分配,为4G和5G设备提供最佳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邻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CRS(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会对5G NR(New Radio,也被称为新空口)终端的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造成一定干扰,导致NR终端的下行速率陡降,严重影响了5G 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邻区LTE CRS会对5G NR终端的PDSCH造成干扰,影响了5G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所述工作执行参数,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开启信息开启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以及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对所述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包括: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所述NRCRS-IM信号,并将所述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其中,所述指定符号为配置有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符号,所述一组资源元素RE为零功率RE。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并将所述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包括:在沿时域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指定符号上分别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时,对应的多组所述RE在频域方向错开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还包括:将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配置为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并基于所述工作方式生成对应的所述工作执行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方式被配置为所述周期性工作或所述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其中,在所述跳频模式中,处于同一所述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之间相差预设的跳频长度,所述预设的调频长度基于指定数量的所述RE配置,若上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CRS-IM信号处于所述指定符号的底部,则下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跳至所述指定符号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工作方式被配置为所述周期性工作或所述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其中,在所述对称模式中,处于同一所述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沿时域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包括:所述一组资源元素RE包括三个所述RE,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将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和干扰门限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干扰信号所处的所述RE进行定位;基于模三干扰原则确定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干扰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CRS-IM信号,包括:在检测到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确定满足所述干扰检测触发条件;和/或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的小区属于预存的干扰小区名单时,确定满足所述干扰检测触发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干扰检测关闭条件触发关闭所述NR CRS-IM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所述NR CRS-IM信号的关闭操作,将已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的所述RE调整为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基于所述关闭操作和调整操作,生成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关闭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包括: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资源元素RE在指定符号上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RE进行打孔或速率匹配处理;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处理后的所述RE执行干扰检测操作,以得到所述干扰检测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以基于所述工作方式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所述工作方式包括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基于预设的跳频长度确定相邻的两个资源块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其中,若上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处于所述指定符号的底部,则确定下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跳至所述指定符号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则基于沿时域方向的轴线确定相邻的两个资源块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关闭所述CRS干扰检测功能;将已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的所述RE调整为用于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所述工作执行参数,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开启信息开启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对所述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干扰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的干扰检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干扰检测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干扰检测方案,在确定需要执行干扰检测时,通过配置用于进行干扰检测的NR CRS-IM信号和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并将NR CRS-IM信号和工作执行参数发送至受干扰的终端,由终端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干扰检测结果,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消除或降低邻区LTE CRS干扰,进而有利于提高NR传输的下行速率,提升DSS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以提升5G 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干扰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干扰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本申请涉及到的名词进行解释。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
NR(New Radio,也被称为新空口):5G独立组网,也可以跟4G一起非独立组网,在独立组网时,5G基站连接的是5G核心网,非独立组网时,5G基站和4G基站可以连接4G核心网,也可以连接5G核心网,不论连接的核心网是4G的EPC(Evolved Packet Core,分组核心网)还是5G的5GC(5G Core Network),同一部手机拥有两路空口连接,跟4G基站之间的链路就是“旧空口”,跟5G基站之间的连接就是所谓的“新空口”。
DSS(Dynamic Spectrum Sharing,动态频谱共享):频谱共享指LTE和NR共享同一段频谱,动态频谱共享即指LTE和NR可以动态的共享频谱,而不再是静态的划分频谱了。比如LTE没有用户而NR用户较多时,系统可以多分配资源给NR使用而少分配资源给LTE。
CRS(小区参考信号,Cell Reference Signal):作用包括下行信道质量测量和下行信道估计,在一个RB内,频域上每隔六个子载波一个参考信号,时域上每隔三个符号位一个,具体的位置排列跟CELLID有关,天线端口等于1时的参考信号位置。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携带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一个PDCCH只能有一种格式的DCI,1个下行子帧上可以发送多个PDCCH。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LTE物理下行信道中的一种,是LTE承载主要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通道,所有的用户数据都可以使用,还包括没有在PBCH中传输的系统广播消息和寻呼消息-LTE中没有特定的物理层寻呼信道。
IM(Interference Measurement):干扰评估,其中,CSI-IM是用来给UE估测来自相邻小区干扰的参考信号。服务小区使用与CSI-IM相重叠的ZP CSI-RS,即CSI-IM所在的RE上没有任何功率,这样该RE上UE测量到的信号强度就是来自相邻小区的干扰信号强度。
RE(Resource elements,资源单元):物理层资源的最小粒度,在时域上,最小的资源粒度是一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最小的粒度是一个子载波。
RB(Resource Block,资源快):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一个RB在频域上包含12个子载波(每个15k),时域上包含7个符号,也就是说一个RB在频域上是180k,时域上是0.5ms(一个时隙)。
DSS技术实现4G/5G动态频谱共享,在有限的频谱资源(比如800M载频)上满足4G/5G用户各自流量需求,利用频谱瞬间动态分配,为4G和5G设备提供最佳性能。
示例性地,在应用800M频段的DSS和/或NR网络中,特别当NR终端位于DSS/NR基站的中点、远点时,5G NR终端会受到邻区DSS(LTE部分)/LTE基站CRS干扰而造成下行速率陡降,需要采用LTE CRS干扰检测信号来实时检测邻区LTE CRS干扰大小情况,然后可以采用有效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邻区LTE CRS干扰,从而有效地提升800M DSS系统性能,提升下行频谱效率和用户体验,降低网络建设以及运维优化成本,提升运维优化效率。
在800M DSS的外场测试中发现,邻区LTE CRS会对5G NR终端PDSCH造成一定干扰,干扰大小会随着NR终端位置变化而变化,特别当NR终端处于中远点、远点时,会受到附近DSS或LTE基站LTE CRS对5G NR下行PDSCH的强干扰,造成NR终端下行速率陡降问题,严重影响5G NR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干扰检测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干扰检测方法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干扰检测方法,应用于基站,基站可以为DSS基站或NR基站,干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2,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
其中,NR CRS-IM信号为针对LTE CRS进行干扰检测的信号。
干扰检测触发条件可以为基于对终端的距离的检测操作进行触发的条件,也可以基于对终端是否进入预存的干扰小区的检测操作进行触发的条件。
示例性地,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包括:
在检测到与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确定满足干扰检测触发条件。
和/或在检测到终端进入的小区属于预存的干扰小区名单时,确定满足干扰检测触发条件。
步骤S104,配置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工作执行参数配置NRCRS-IM信号。
其中,工作执行参数为适于使终端执行干扰检测操作的参数。
步骤S106,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以使终端基于开启信息开启接收NR CRS-IM信号。
其中,受干扰的终端也可以理解为满足干扰检测触发条件的终端,即与基站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终端,和/或进入干扰小区的终端。
步骤S108,向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以使终端基于工作执行参数对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步骤S110,接收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其中,干扰小区为其它的DSS基站或LTE基站覆盖的小区。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需要执行干扰检测时,通过配置用于进行干扰检测的NRCRS-IM信号和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并将NR CRS-IM信号和工作执行参数发送至受干扰的终端,由终端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干扰检测结果,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消除或降低邻区LTE CRS干扰,进而有利于提高NR传输的下行速率,提升DSS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以提升5G 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示例性地,在DSS/NR系统中设计一种全新的针对LTE CRS干扰的检测信号,即NRCRS-IM信号,并发送给受干扰的NR终端,NR终端检测DSS基站或NR基站发送的NR CRS-IM信号并上报给DSS基站或NR基站,DSS基站或NR基站判断出NR终端受到邻区CRS干扰轻重情况,为后续是否采取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功能提供了判断依据,辅助达到消除或降低LTECRS干扰的目的,有利于提高800M NR下行速率,提升800M DSS/NR网络性能、组网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提高800MDSS/NR设备建设、运维和优化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NR CRS-IM信号,并将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工作执行参数,其中,指定符号为配置有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符号,一组资源元素RE为零功率RE。
另外,符号为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符号,一个时隙内包括14个OFDM符号。
如图2所示,一个时隙slot在时域方向包括14个OFDM符号,在频域方向包括多个子载波,也可以理解为在频域方向,每个OFDM符号包括多个资源元素RE。
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配置NR CRS-IM信号的RB结构。
如图2所示,符号0和符号1用于配置LTE PDCCH信道302,符号2用于配置NR PDCCH信道304,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的RE配置有CRS信号308,用于发送小区参考信号CRS,在配置有CRS信号308的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至少一个上,配置NR CRS-IM信号310,其它RE则用于配置NR PDSCH信道306。
示例性地,当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被触发时,DSS/NR基站开启NR CRS-IM信号,指定符号为配置有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符号,由于当受到邻区LTE CRS干扰时,LTE CRS干扰会出现在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上。
示例性地,在一个RB中,在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的每个符号上均配置一组RE为NR CRS-IM信号,如图4所示。
或仅在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任意或规定的一个符号上配置一组RE为NRCRS-IM信号,如图2所示。
或在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任意或规定的两个符号上配置一组RE为NRCRS-IM信号,如图3所示。
或在符号4、符号7、符号8和符号11中任意或规定的三个符号上配置一组RE为NRCRS-IM信号(图中未示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NR CRS-IM信号,并将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工作执行参数,包括:
在沿时域方向排布的多个指定符号上分别配置NR CRS-IM信号时,对应的多组RE在频域方向错开设置。
示意性地,针对一组配置为NR CRS-IM信号的RE,连续三个RE(捕捉到四周邻区LTECRS模三错开配置情况),前后两个符号上的NR CRS-IM信号在频域方向错开3个RE,如图4中的310A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还包括:将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配置为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并基于工作方式生成对应的工作执行参数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NR CRS-IM信号配置为周期、半持续或非周期性工作方式,以满足不同工况的干扰检测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工作方式被配置为周期性工作或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其中,在跳频模式中,处于同一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之间相差预设的跳频长度,预设的调频长度基于指定数量的RE配置,若上一RB中的NR CRS-IM信号处于指定符号的底部,则下一RB中的NR CRS-IM信号跳至指定符号的顶部。
如图5所示,如果采用跳频模式动态调整NR CRS-IM信号的位置,与图4相比,在符号4、符号7和符号8中,NR CRS-IM信号310B相对于NR CRS-IM信号310A均下移6个RE,在符号4中,NR CRS-IM信号310A处于底部时,则基于跳频操作循环到顶部,就NR CRS-IM信号310B。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工作方式被配置为周期性工作或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其中,在对称模式中,处于同一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沿时域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如图6所示,如果采用对称模式动态调整NR CRS-IM信号的位置,与图4相比,在符号4,7,8,11上的CRS-IM信号(连续三个RE)按照水平对称,上、下CRS-IM信号所占的3个RE位置互相颠倒。
示意性地,可以开启或关闭对NR CRS-IM信号的位置进行动态调整的跳频模式,或者还可以开启或关闭对NR CRS-IM信号的位置进行动态调整对称模式。
通过在配置有CRS信号的符号上配置NR CRS-IM,结合工作方式、调整模式的配置,有利于节省RE资源同时提高LTE CRS干扰检测的准确性。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DSS/NR系统中设计一种全新的针对LTE CRS干扰的检测信号,即NR CRS-IM信号,周期、半持续或非周期发送NR CRS-IM信号(新增),NR终端检测DSS(或NR)基站发送的NR CRS-IM信号并上报给DSS(或NR)基站,DSS(或NR)基站判断出NR终端受到邻区CRS干扰轻重情况,为后续是否采取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功能提供了判断依据,辅助达到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的目的,有利于提高800M NR下行速率,提升800MDSS/NR网络性能、组网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提高800M DSS/NR设备建设、运维和优化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包括:一组资源元素RE包括三个RE,响应于接收到的干扰检测结果,将干扰检测结果和干扰门限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对干扰信号所处的RE进行定位;基于模三干扰原则确定发送干扰信号的干扰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其中,在5G NR中,协议规定一共有1008个唯一的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Identifier,PCI),模三干扰原则指模三干扰的计算就是用小区的PCI除以3,看余数是0、1、2,如果两个PCI余数相同,表明CRS在RB内的位置相同,即产生干扰。
示意性地,当开启NR CRS-IM信号时,其所对应的每组RE为零功率RE,用于LTE CRS干扰检测,并通知NR终端开启NR CRS-IM信号接收和LTE CRS干扰检测,DSS/NR基站等收到NR终端上报LTE CRS干扰检测结果后,跟预设的干扰门限比较,从而判断是否收到LTE CRS干扰,并根据连续三个RE中LTE CRS干扰信号大小排序,通过LTE CRS模三干扰原则,从而基于PCI判断出由哪个干扰小区发送的LTE CRS干扰信号,精确定位干扰源,为后续采取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手段提供了依据,通过精确定位LTE干扰小区,辅助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提高800M DSS(或NR)系统整体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基于干扰检测关闭条件触发关闭NR CRS-IM信号。
其中,干扰检测关闭条件可以是基于对终端的距离的检测操作进行触发的条件,也可以基于对终端是否退出预存的干扰小区的检测操作进行触发的条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NR CRS-IM信号的关闭操作,将已配置为NR CRS-IM信号的RE调整为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基于关闭操作和调整操作,生成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并向终端发送关闭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当关闭NR CRS-IM信号时,其所对应的每组RE(连续三个RE)释放给NR PDSCH所用,用于下行NR PDSCH业务传输,并通知NR终端关闭NR CRS-IM信号接收和LTECRS干扰检测。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干扰检测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S702,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
步骤S704,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步骤S706,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基站。
在该实施例中,在确定需要执行干扰检测时,通过接收基站配置的用于干扰检测的NR CRS-IM信号,由终端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并接收终端发送的干扰检测结果,可以基于接收到的干扰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消除或降低邻区LTE CRS干扰,进而有利于提高NR传输的下行速率,提升DSS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以提升5G NR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包括:工作执行参数包括用于配置NR CRS-IM信号的资源元素RE在指定符号上的位置信息,基于位置信息对RE进行打孔或速率匹配处理;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处理后的RE执行干扰检测操作,以得到干扰检测结果。
示意性地,当终端接收到DSS/NR基站发送的开启NR CRS-IM信号接收功能时,对NR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进行打孔或速率匹配(Rate Matching),不用于NR PDSCH业务传输,而是用于LTE CRS干扰检测,并将NR 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上检测到的LTE CRS干扰检测结果上报给DSS/NR基站。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基于工作执行参数确定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以基于工作方式接收NR CRS-IM信号,工作方式包括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基于对应的工作方式,进行周期性干扰检测、半持续性干扰检测或非周期性干扰检测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若基于工作执行参数确定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基于预设的跳频长度确定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其中,若上一RB中的NR CRS-IM信号处于指定符号的底部,则确定下一RB中的NR CRS-IM信号跳至指定符号的顶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若基于工作执行参数确定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则基于沿时域方向的轴线确定相邻的两个RB中的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关闭CRS干扰检测功能;将已配置为NR CRS-IM信号的RE调整为用于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
示例性地,当接收到DSS/NR基站发送的关闭NR CRS-IM信号接收时,对NR 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不再用于LTE CRS干扰检测,而是用于NR PDSCH业务传输。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干扰检测方法,基站具体为DSS/NR基站,终端具体为NR终端,在DSS/NR基站和NR UE完成开机流程,包括初始化和参数配置之后,具体还包括:
步骤S802,基站检测到终端工况满足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NR CRS-IM信号。
步骤S804,基站选择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所处的RE位置以及NR CRS-IM信号的动态配置模式,生成工作执行参数。
其中,动态配置模式包括跳频模式或对称模式等。
步骤S806,基站向UE发送NR CRS-IM信号开启信息,并发送CRS-IM的工作执行参数。
步骤S808,UE接收后配置NR CRS-IM信号工作方式、RE位置和动态配置模式。
步骤S810,基站基于工作执行参数发送NR CRS-IM信号。
步骤S812,UE对NR 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进行打孔或速率匹配的方式准备进行LTE CRS干扰检测。
步骤S814,UE对NR CRS-IM信号进行接收、并对LTE CRS干扰进行检测。
步骤S816,UE向基站上报LTE CRS干扰检测结果。
步骤S818,基站根据LTE CRS干扰检测结果,并基于LTE CRS模三原则判断和定位LTE干扰小区,以配置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的手段。
如图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干扰检测关闭方法,基站具体为DSS/NR基站,终端具体为NR终端,在DSS/NR基站和NR UE开机流程,包括初始化和参数配置之后,具体还包括:
步骤S902,基站干扰检测关闭条件触发关闭NR CRS-IM信号。
步骤S904,基站将NR 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配置为用于NR PDSCH业务发送。
步骤S906,基站向UE发送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
步骤S908,UE接收后关闭NR CRS-IM信号接收和关闭LTE CRS干扰检测。
步骤S910,UE将NR CRS-IM信号所对应的RE用于NR PDSCH业务接收。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DSS/NR系统中设计一种全新的针对LTE CRS干扰的检测信号,实时判断出NR终端受到邻区LTE CRS干扰轻重情况,为后续采取何种消除或降低LTECRS干扰措施提供了有利依据,起到辅助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800M DSS(或NR)重耕设备的完备性、普适性和灵活性,提高了接入网性能,并且对DSS/NR基站和NR终端改动较少,实现复杂度低。
通过针对LTE CRS干扰检测配置NR CRS-IM信号,可以实时检测LTE CRS干扰轻重情况,定位LTE干扰小区,辅助消除或降低LTE CRS干扰,提高800M DSS(或NR)系统整体性能,通过动态开启或关闭NR CRS-IM信号,兼顾性能和效率,提高系统适应性、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通过灵活选择和配置NR CRS-IM信号工作方式、RE位置、跳频和对称模式,节省RE资源同时提高LTE CRS干扰检测的准确度。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干扰检测装置1000。图10所示的干扰检测装置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干扰检测装置1000以硬件模块的形式表现。干扰检测装置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发模块1002,用于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CRS-IM信号;配置模块1004,用于配置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工作执行参数配置NR CRS-IM信号;第一发送模块1006,用于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以使终端基于开启信息开启接收NR CRS-IM信号;第二发送模块1008,用于向终端发送NR CRS-IM信号,以使终端基于工作执行参数对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第一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干扰检测装置1100。图11所示的干扰检测装置11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干扰检测装置1100以硬件模块的形式表现。干扰检测装置11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二接收模块110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执行模块1104,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基于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第三发送模块1106,用于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基站。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200。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图12显示的电子设备12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2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2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220和处理单元1210)的总线12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2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2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S102至步骤S110所描述的方案。
存储单元12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2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2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2203。
存储单元12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2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2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2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2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7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260通过总线1230与电子设备12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21)

1.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包括:
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
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
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所述工作执行参数,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开启信息开启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以及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对所述NR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包括:
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并将所述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工作执行参数,
其中,所述指定符号为配置有小区参考信号CRS的符号,所述一组资源元素RE为零功率R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一个资源块RB的至少一个指定符号上将沿频域方向连续排布的一组资源元素RE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并将所述RE的位置信息确定为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包括:
在沿时域方向排布的多个所述指定符号上分别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时,对应的多组所述RE在频域方向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还包括:
将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配置为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并基于所述工作方式生成对应的所述工作执行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方式被配置为所述周期性工作或所述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
其中,在所述跳频模式中,处于同一所述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CRS-IM信号之间相差预设的跳频长度,所述预设的调频长度基于指定数量的所述RE配置,并且若上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处于所述指定符号的底部,则下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跳至所述指定符号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作方式被配置为所述周期性工作或所述半持续性工作时,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
其中,在所述对称模式中,处于同一所述指定符号的相邻的两个所述RB中的所述NRCRS-IM信号沿时域方向的轴线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包括:
所述一组资源元素RE包括三个所述RE,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将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和干扰门限进行比较;
基于比较结果对干扰信号所处的所述RE进行定位;
基于模三干扰原则确定发送所述干扰信号的干扰小区的物理小区标识PCI。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包括:
在检测到与所述终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确定满足所述干扰检测触发条件;和/或
在检测到所述终端进入的小区属于预存的干扰小区名单时,确定满足所述干扰检测触发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基于干扰检测关闭条件触发关闭所述NR CRS-IM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NR CRS-IM信号的关闭操作,将已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的所述RE调整为用于传输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
基于所述关闭操作和调整操作,生成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关闭信息。
11.一种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包括:
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包括用于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资源元素RE在指定符号上的位置信息,基于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RE进行打孔或速率匹配处理;
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处理后的所述RE执行干扰检测操作,以得到所述干扰检测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
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方式,以基于所述工作方式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所述工作方式包括周期性工作、半持续性工作或非周期性工作中的任意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跳频模式配置,基于预设的跳频长度确定相邻的两个资源块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
其中,若上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处于所述指定符号的底部,则确定下一所述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跳至所述指定符号的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确定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对称模式配置,则基于沿时域方向的轴线确定相邻的两个资源块RB中的所述NR CRS-IM信号的位置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的NR CRS-IM信号关闭信息,关闭所述CRS干扰检测功能;
将已配置为所述NR CRS-IM信号的所述RE调整为用于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业务。
17.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基于干扰检测触发条件触发开启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的工作执行参数,以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配置所述NR CRS-IM信号;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受干扰的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所述工作执行参数,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开启信息开启接收所述NR CRS-IM信号;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NR CRS-IM信号,以使所述终端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对所述NR CRS-IM信号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上报的干扰检测结果,以基于所述干扰检测结果对干扰小区进行定位。
18.一种干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小区参考信号干扰评估NR CRS-IM信号的开启信息和工作执行参数,开启小区参考信号CRS干扰检测功能;
执行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的所述NR CRS-IM信号,基于所述工作执行参数执行干扰检测操作;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将干扰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基站。
19.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干扰检测方法。
2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干扰检测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扰检测方法。
CN202310879007.4A 2023-07-17 2023-07-17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Pending CN1170825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007.4A CN117082532A (zh) 2023-07-17 2023-07-17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79007.4A CN117082532A (zh) 2023-07-17 2023-07-17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2532A true CN117082532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5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79007.4A Pending CN117082532A (zh) 2023-07-17 2023-07-17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253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400585A1 (en) Wake-up signal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ake-up signa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US1054178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ignaling in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CN110048748B (zh) 基于网络上行链路测量的操作的方法和系统
US90555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condary bandwidth detection and allocation
KR101035804B1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장치 내에서의 수신 품질 결정 방법 및 시그널링 방법
EP3494648B1 (en) 5g beam group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N108112030B (zh) 信息上报的触发方法和装置、信号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EP3076737A1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2826285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of interference channel measurement in radio network
CN108282291B (zh) 一种dci传输方法、ue和网络侧设备
JP2013509748A (ja) 位置決定基準信号送信方法、位置決定基準信号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受信方法及びデータ受信装置
JP7065978B2 (ja) Nrセル品質導出に関連する曖昧さの解決
WO2018128039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US20180324017A1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physical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JP2021517752A (ja) 同期信号ブロックのための関連区間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572913B (zh) 一种数据测量方法及通信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WO2018084126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11052814B (zh) 客户端设备、网络接入节点及其方法
CN110876189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2564751B (zh) 一种信道传输方法以及通信设备
CN109982371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异频测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7082532A (zh) 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检测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和介质
US1181150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WO2018128038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EP4340511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