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903A -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1903A
CN117081903A CN202311204992.5A CN202311204992A CN117081903A CN 117081903 A CN117081903 A CN 117081903A CN 202311204992 A CN202311204992 A CN 202311204992A CN 117081903 A CN117081903 A CN 117081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network
configuration
monitoring
configuration comm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049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慧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Cisco Network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2049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19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1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19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0Network management software pa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该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交换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园区网控制器里面,对不同厂商不同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相同命令下发或者监控时,需要通过编写代码的方式,单独对网络产品进行纳管,大大减小了园区网控制器对新网络产品的纳管能力。每一个新系列产品的纳管都需要一定得开发和测试周期,对产品客户来说,需要增加额外的等待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成本。
在现有技术CN202010300886.7中,通过提供统一管理语言命令行窗口对各型号交换机进行管理,通过屏蔽各型号交换机的命令输入差异及显示输出差异,降低运维学习成本,简化网络运维复杂程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只对网络设备的命令进行共有命令统一适配管理,异常匹配机制与设备进行管理,异常监测的监测粒度大,无法做到精确对命令下发结果进行判断,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中只对网络设备的命令进行统一适配管理,并未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统一纳管。因此,对不同厂商不同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相同命令下发或者监控时,只能对同一厂商、同一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共有命令统一适配管理,且未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统一纳管,导致网络产品纳管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如下技术问题:对不同厂商不同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相同命令下发或者监控时,只能对同一厂商、同一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共有命令统一适配管理,且未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统一纳管,导致网络产品纳管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进一步地,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具体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命令配置参数,通过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并对所述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通过所述实际监控项信息,对多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的监控。
进一步地,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其中,所述监控项参数包括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将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与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设备多级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包括多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监控项参数;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配置命令下发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通过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命令参数包括配置命令名称、配置命令内容、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配置异常标识符;通过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生成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包括多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
进一步地,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具体包括:预先设置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分别进行各个监控项的监控项测试,获取采集的每个所述监控项的设备实测监控数据;通过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对所述各个监控项进行监控数据采集,获取展示实测监控数据;以所述设备实测监控数据为目标,将所述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进行转换,以确定监控项计算方式,其中,所述监控项计算方式用于将所述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转换为所述设备实测监控数据。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具体包括:预先设置多种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通过交换机设备,将所述错误配置指令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指令下发测试,以接收所述网络产品反馈的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其中,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包括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将所述网络产品反馈的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与对应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进行绑定,以确定所述配置命令参数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实际配置命令名称;通过所述实际配置命令名称与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匹配配置命令名称进行匹配,以在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确定出与所述匹配配置命令名称对应的匹配配置命令模板;获取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用户输入命令参数;通过所述用户输入命令参数,对所述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的待匹配标识符进行替换,以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
进一步地,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具体包括: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其中,所述监控项包括物理监控项和软件监控项;通过所述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获取所述网络产品对应当前监控项的实际监控数据;按照所述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对所述实际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
进一步地,对所述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具体包括: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中的至少一个产品配置子指令和每个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基于安全外壳协议,建立所述网络产品的连接关系;按照每个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通过所述连接关系,将所述多个产品配置子指令中位于首位的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下发,并通过所述连接关系,接收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通过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确定所述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其中,所述配置下发状态包括下发成功和下发失败;当所述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时,按照所述下发顺序对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逐条下发。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备多级标识,对网络产品的归属情况进行管理,可以准确获取每个网络产品型号对应的系列、厂商,为后续产品统一纳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通过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根据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可以实现无差别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网络产品进行状态监控和配置下发,无需开发人员额外的开发工作,降低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判断粒度为单命令,而非设备,误判概率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
在传统的园区网控制器里面,对不同厂商不同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相同命令下发或者监控时,需要通过编写代码的方式,单独对网络产品进行纳管,大大减小了园区网控制器对新网络产品的纳管能力。每一个新系列产品的纳管都需要一定得开发和测试周期,对产品客户来说,需要增加额外的等待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成本。
在现有技术CN202010300886.7中,通过提供统一管理语言命令行窗口对各型号交换机进行管理,通过屏蔽各型号交换机的命令输入差异及显示输出差异,降低运维学习成本,简化网络运维复杂程度。但是,现有技术中只对网络设备的命令进行共有命令统一适配管理,异常匹配机制与设备进行管理,异常监测的监测粒度大,无法做到精确对命令下发结果进行判断,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此外,现有技术中只对网络设备的命令进行统一适配管理,并未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统一纳管。因此,对不同厂商不同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相同命令下发或者监控时,只能对同一厂商、同一系列的网络产品进行共有命令统一适配管理,且未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功能进行统一纳管,导致网络产品纳管耗费较多的时间成本,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服务器,可以应用于园区网控制器,也可以是任意一种具备数据处理能力的设备。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
其中,该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该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该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网络产品包括交换机设备、服务器和虚拟机等。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客户进行新产品的网络产品纳管时,添加需要纳管的网络设备,园区网控制器通过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获取网络产品的当前设备型号。在预先构建的数据字典资源文件中查找该当前设备型号绑定的设备多级标识,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设备型号标识可以直接使用产品型号,也可以进行自定义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101之前,需要预先构建数据字典,对各个网络产品的设备厂商、设备系列、每个网络产品需要配置的配置命令的命令名称、需要监控的监控点名称进行统一管理,形成数据字典资源文件并存储在主配置库中。通过设备关系管理模块,在数据字典资源文件中,对网络产品的产品型号与其适用的所属系列、厂商进行绑定、解绑。
当使用园区网控制器进行产品统一纳管时,从主配置库导出完整数据字典资源文件,在客户环境的后台导入。通过数据字典资源文件,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以及网络产品的产品型号与其适用的所属系列、厂商,此处的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用于表示每个网络产品对应的设备型号、该网络产品对应的所属设备系列以及对应的设备厂商,设备多级标识用于标识网络产品的型号、系列以及厂商的对应关系。通过设备多级标识,对网络产品的归属情况进行管理,可以准确获取每个网络产品型号对应的系列、厂商,为后续产品统一纳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步骤S102,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
其中,该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
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该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之前,该方法还包括:预先对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其中,该监控项参数包括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将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与该网络产品对应的设备多级标识进行绑定,生成该监控项对应关系,其中,该监控项对应关系包括多种该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监控项参数;预先对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配置命令下发测试,以获取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通过该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其中,该配置命令参数包括配置命令名称、配置命令内容、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配置异常标识符;通过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生成该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其中,该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包括多种该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需要预先构建产品纳管库,此处的产品纳管库包括监控项管理库和命令管理库。在构建监控项管理库时,对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其中,监控项参数包括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监控数据获取密钥。
预先对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具体包括:预先设置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对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分别进行各个监控项的监控项测试,获取采集的每个该监控项的设备实测监控数据;通过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对该各个监控项进行监控数据采集,获取展示实测监控数据;以该设备实测监控数据为目标,将该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进行转换,以确定监控项计算方式,其中,该监控项计算方式用于将该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转换为该设备实测监控数据。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先设置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可以是对象标识符(Object Identifier,OID),此处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可以根据厂商提供的网络产品的产品说明文档获取,也可以在厂商网站中查询,通过管理信息库的形式,对每个网络产品的产品监控项对应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进行管理,此处可以使用MIB browser对管理信息库进行管理。其次,需要确定各个监控项对应的监控项计算方式,通过常规的网络产品监控方式,对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分别进行各个监控项的监控项测试,获取网络产品本身采集到的每个监控项的设备实测监控数据。按照统一纳管方式,通过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使用SNMP协议,对各个监控项进行监控数据采集,获取展示实测监控数据。以设备实测监控数据为目标,将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进行转换,以确定监控项计算方式,此处的监控项计算方式用于将该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转换为该设备实测监控数据。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将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与网络产品对应的设备多级标识进行绑定,生成监控项对应关系,监控项对应关系包括多种该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监控项参数,以构建监控项管理库,在监控项管理库中,对网络产品的监控项、管理信息库(MIB)及其计算方式的绑定、解绑管理。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需要构建命令管理库,对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配置命令下发测试,此处的测试方式通过常规写代码的方式进行配置下发,以获取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此处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是指针对实际下发的指令得到的产品的反馈。
通过该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具体包括:预先设置多种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通过交换机设备,将该错误配置指令对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指令下发测试,以接收该网络产品反馈的该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其中,该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包括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将该网络产品反馈的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与对应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进行绑定,以确定该配置命令参数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以网络产品为交换机设备为例对指令下发测试进行说明,预先设置多种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通过交换机设备,将错误配置指令对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分别进行指令下发测试,以接收每个网络产品反馈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此处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包括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将网络产品反馈的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与对应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进行绑定,以确定该配置命令参数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将错误指令、错误指令的错误类型以及对应的下发反馈进行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配置异常标识符之外,还需要进行期望适配符的测试,即将配置命令进行下发,由于一个配置命令存在多条指令,即对应多次指令下发的过程,因此,在进行配置命令下发测试时,还需要获取每条指令对应的期望适配符,即是否进行下一条指令下发的标识符。
通过该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对配置命令进行整合,确定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配置命令参数包括配置命令名称、配置命令内容、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配置异常标识符。通过每种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生成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包括多种该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该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以构建命令管理库,在命令管理库中对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名称、配置命令内容、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配置异常标识符进行管理。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配置命令内容为配置命令的配置命令模板。
通过设置命令管理库和监控项管理库,在新添加网络产品时,可以在命令管理库和监控项管理库中进行信息添加,当已有的网络产品更新时,在对应库中进行信息更新即可,无需对网络产品进行额外的开发层面的产品升级,减少用户等待时间,节省人工开发成本,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即该网络产品对应的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需要监控的监控项以及需要配置的配置命令。
步骤S103,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网络产品对应的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之后,通过园区控制器,使用SNMP协议,根据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也就是说,确定与网络产品有关的监控项参数和匹配配置命令参数,确定其适用的监控项和命令模板内容。
步骤S104,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
其中,该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该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具体包括:获取用户输入的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命令配置参数,通过该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并对该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该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该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通过该实际监控项信息,对多个该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的监控。
通过该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具体包括:获取该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实际配置命令名称;通过该实际配置命令名称与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匹配配置命令名称进行匹配,以在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确定出与该匹配配置命令名称对应的匹配配置命令模板;获取该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用户输入命令参数;通过该用户输入命令参数,对该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的待匹配标识符进行替换,以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每个网络产品的实际命令配置参数,此处的实际命令配置参数是指在进行指令下发时用户输入的业务场景需求的参数。通过园区网控制器,通过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实际配置命令名称,将实际配置命令名称与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匹配配置命令名称进行匹配,以在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确定出与匹配配置命令名称对应的匹配配置命令模板,获取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用户输入命令参数,将用户输入命令参数,添加至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在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包括待匹配标识符和模板固有部分,通过该用户输入命令参数,对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的待匹配标识符进行替换,以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对替换完成的产品配置指令进行检查,防止存在未替换成功导致配置下发失败的情况。替换后的产品配置指令通过SSH与网络设备进行连接,通过配置的标识符将命令逐条发送,最后根据网络设备返回的反馈信息与配置的配置异常标识符进行匹配,如果未匹配成功则说明配置下发成功,反之配置下发失败。
对该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该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具体包括: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中的至少一个产品配置子指令和每个该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基于安全外壳协议,建立该网络产品的连接关系;按照每个该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通过该连接关系,将该多个产品配置子指令中位于首位的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下发,并通过该连接关系,接收该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通过该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该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确定该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其中,该配置下发状态包括下发成功和下发失败;当该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时,按照该下发顺序对该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逐条下发,下发位于第二位的第二产品配置子指令,依次类推完成配置下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无差别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网络产品进行配置下发,包括但不限于VLAN、链路聚合、虚拟路由、配置备份等交换机共有命令,以及不同厂商的网络设备的特性命令的命令下发。配置下发功能可以进行复杂的业务功能配置的下发,进行配置替换,标识符与错误符绑定的粒度为单条命令,而非网络产品,粒度更小,误判概率大大降低。
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该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具体包括: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对应的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其中,该监控项包括物理监控项和软件监控项;通过该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获取该网络产品对应当前监控项的实际监控数据;按照该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对该实际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
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每个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该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确定每个网络产品对应的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监控项包括物理监控项和软件监控项,例如温度、CPU、风扇等物理监控项,端口等软件监控项;通过该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获取该网络产品对应当前监控项的实际监控数据;按照该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对该实际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通过实际监控项信息,对多个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的监控。可以对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统一对不同的网络设备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控项,包括但不限于温度、CPU、风扇、端口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备多级标识,对网络产品的归属情况进行管理,可以准确获取每个网络产品型号对应的系列、厂商,为后续产品统一纳管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通过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根据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可以实现无差别对不同厂商不同型号的网络产品进行状态监控和配置下发,无需开发人员额外的开发工作,降低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并且判断粒度为单命令,而非设备,误判概率大大降低。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园区控制器包含设备数据字典模块、设备关系管理模块、设备监控项管理模块、设备命令管理模块、部署模块。数据字典模块,主要用于保存园区控制器的一些基础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品类信息、厂商信息、系列信息、监控项名信息、命令名信息;设备关系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规划网络设备型号与品类、厂商、系列的关系,为了后面更好的获取到设备型号所适用的监控项和命令模板信息。设备监控项管理模块,主要是用于绑定设备系列、型号与监控项名称、MIB、计算方式之间的关系,绑定好之后设备可以根据其系列或型号获取到对应监控项可用的MIB信息。设备命令管理模块,主要是用于绑定设备系列或型号与命令名、命令模板、命令标识符、错误符之间的关系,绑定好之后设备可以根据其系列或型号获取到对应命令名可用的命令相关信息;部署模块,主要用于用户添加设备,并对设备进行监控项监控以及对应功能配置的下发操作。
在进行网络产品纳管时,从主配置库导出完整数据字典资源文件,在客户环境的后台导入。根据客户现场网络设备情况,从主配置库导出对应系列关系、监控项关系、命令关系文件,然后再客户环境的后台进行录入。在部署模块添加需要纳管的网络设备,控制器通过SNMP获取当前设备型号,然后确定当前设备所属品类、厂商、系列,从而确定其适用的监控项和命令模板内容。
客户可以执行添加设备的专属监控项,该监控项与设备型号关联,添加一次之后后续同型号可以继续使用。客户对以后的监控项进行监控,监控时控制器拿到当前设备适用的监控项MIB、指标计算方法等信息,通过SNMP定时查询设备该监控项指标的值,通过绑定的当前监控项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转换成便于理解的信息显示在控制器中。
客户选择需要对设备进行下发的配置名,点击即可完成下发。控制器会获取到当前设备型号和类型适用命令模板内容和相关匹配符信息,然后根据用户自己在控制器填写的业务参数,对命令模板进行替换将变参替换为实参。对替换完成的命令进行检查,防止没替换成功。替换后的命令通过SSH与网络设备进行连接,通过配置的标识符将命令逐条发送,最后根据网络设备返回的信息与配置的错误符进行匹配,如果未匹配成功则说明配置下发成功,反之配置下发失败。
上面步骤实现了将不同的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纳管,新网络设备的纳管只需要从主配置库将获取,如果主配置存在则直接导入,主配置不存在则现在主配置库在线录入之后再导出。后面其他客户如果使用到该系列网络产品,可直接从主配置导出,大大缩短了交付工程师的配置时间,节约了开发的人力成本。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设备,如图3所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该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该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该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该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该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该监控项对应关系和该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该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该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该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设备和介质与方法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设备和介质也具有与其对应的方法类似的有益技术效果,由于上面已经对方法的有益技术效果进行了详细说明,因此,这里不再赘述设备和介质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
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具体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命令配置参数,通过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并对所述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通过所述实际监控项信息,对多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的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其中,所述监控项参数包括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监控数据获取密钥;
将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与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设备多级标识进行绑定,生成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其中,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包括多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监控项参数;
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配置命令下发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实测配置命令数据;
通过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命令参数包括配置命令名称、配置命令内容、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配置异常标识符;
通过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生成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其中,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包括多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以及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产品监控项测试,以获取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产品监控项的监控项参数,具体包括:
预先设置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
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分别进行各个监控项的监控项测试,获取采集的每个所述监控项的设备实测监控数据;
通过每种网络产品对应的各个监控项的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对所述各个监控项进行监控数据采集,获取展示实测监控数据;
以所述设备实测监控数据为目标,将所述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进行转换,以确定监控项计算方式,其中,所述监控项计算方式用于将所述展示实测监控数据转换为所述设备实测监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确定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配置命令参数,具体包括:
预先设置多种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
通过交换机设备,将所述错误配置指令对每种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对应的网络产品进行指令下发测试,以接收所述网络产品反馈的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其中,所述实测配置命令数据包括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
将所述网络产品反馈的每种错误类型对应的配置异常标识符,与对应错误类型的错误配置指令进行绑定,以确定所述配置命令参数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命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实际配置命令名称;
通过所述实际配置命令名称与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匹配配置命令名称进行匹配,以在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确定出与所述匹配配置命令名称对应的匹配配置命令模板;
获取所述实际命令配置参数中的用户输入命令参数;
通过所述用户输入命令参数,对所述匹配配置命令模板中的待匹配标识符进行替换,以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对每个所述网络产品进行多维度指标监控,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以及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其中,所述监控项包括物理监控项和软件监控项;
通过所述当前监控项对应的当前监控数据获取密钥,获取所述网络产品对应当前监控项的实际监控数据;
按照所述当前监控项计算方式对所述实际监控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实际监控项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产品配置命令进行配置下发,实现多个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命令管理,具体包括:
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产品配置指令中的至少一个产品配置子指令和每个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
基于安全外壳协议,建立所述网络产品的连接关系;
按照每个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的下发顺序,通过所述连接关系,将所述多个产品配置子指令中位于首位的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下发,并通过所述连接关系,接收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
通过所述网络产品的配置反馈标识符、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命令期望适配符和所述匹配配置命令信息中的配置异常标识符,确定所述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其中,所述配置下发状态包括下发成功和下发失败;
当所述第一产品配置子指令的配置下发状态为下发成功时,按照所述下发顺序对所述产品配置子指令进行逐条下发。
9.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
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
确定待纳管的多个网络产品的网络产品信息,其中,所述网络产品信息包括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所述设备多级标识包括设备型号标识、设备系列标识和设备厂商标识;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设备多级标识,在预先构建的产品纳管库中,确定与每个所述网络产品对应的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其中,所述产品纳管对应关系包括监控项对应关系和配置命令对应关系;
通过园区控制器,根据所述监控项对应关系和所述配置命令对应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
通过每个所述网络产品的匹配监控项信息和匹配配置命令信息,对所述多个产品进行多维度统一管理,其中,所述多维度统一管理包括网络产品配置命令管理和网络产品监控项管理。
CN202311204992.5A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70819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4992.5A CN11708190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04992.5A CN11708190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1903A true CN117081903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2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04992.5A Pending CN117081903A (zh) 2023-09-18 2023-09-18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19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259298B2 (en) Machine for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analytical models
US10387798B2 (en) Machine for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odels
US202301988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Gateway Resource, and IOT Control Platform
US8914679B2 (en) Software testing automation framework
CN104932480A (zh) 汽车诊断系统设计方法和装置
CN110855458B (zh) 配置命令生成方法及设备
CN111309734B (zh) 自动生成表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WO200508847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consistency validation
US2015001214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support technical tasks in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CN111130962B (zh) 一种交换机自动化配置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506358B (zh) 更新容器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01722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alyzing control logic
US20180123900A1 (en) Scenario driven, technology agnostic network simulation
US1021652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control logic
CN110888804B (zh) 接口测试方法以及接口测试平台
CN113676366A (zh) 一种电力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工具
US99899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logic
CN117081903A (zh) 一种基于园区网控制器的网络产品纳管方法、设备及介质
US805104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ransfer and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mass data of a technical process or a technical project
US11868110B2 (en) Service operation method for energy management for each tenant in multi-tenant environment, and energy management service supply system
CN109669829A (zh) 一种基于bmc的诊断调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027573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kue et al. Integrating an online configuration checker with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pplication to CIM/WBEM environments
CN112667512A (zh) 数据驱动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Brandt et al. OVIS 3.2 user’s gui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