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81185A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81185A
CN117081185A CN202210507710.8A CN202210507710A CN117081185A CN 117081185 A CN117081185 A CN 117081185A CN 202210507710 A CN202210507710 A CN 202210507710A CN 117081185 A CN117081185 A CN 117081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shold
charging
battery
preset
re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77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77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81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81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81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3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9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 H02J7/00719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所述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用以降低电池鼓包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已成为用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用于供电的电池成为评价电子设备性能的重要因素。电池寿命主要受所处电量状态(或电压状态)和温度的影响。例如,电池长时间处于高电量状态或高温度状态,容易加速电池老化,造成电池鼓包、胀气等问题,使得电池无法继续使用。
在实际的一些场景中,存在电子设备长期处于充电状态,只有较短的时间不处于充电状态的情况。例如,在高功耗场景下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需要将电子设备长时间插电。或者一些测试场景,需要电子设备必须24小时不间断的连接充电器。
当前通用的电池管理技术中,每当电池电量充电至固定的满充门限时停止,以及每当电池电量下降至复充门限时则重新充电。由于在一些技术中,复充门限接近于满充门限,且复充门限为固定值,从而导致上述长期处于充电状态的电子设备的电量快速达到复充门限并频繁复充,造成电池依然长时间处于高电量或高电压状态,同时复充过程中,充电转化效率会产生热量,造成电池温度上升,从而造成加速电池老化失效,出现鼓包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长期处于充电状态时电池容易出现老化、鼓包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所述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
检测所述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所述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电池的当前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包括:
若所述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所述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满充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所述第二复充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所述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所述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获取第二复充次数;所述第二复充次数是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与第一复充次数间的总复充次数;
若所述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将第一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二预设初始值,将所述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值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值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值,确定截止门限;
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且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大于稳定复充门限,且小于截止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一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且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包括:
以第一预设时间为第一周期,周期性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检测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检测所述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若所述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
若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
检测所述电池是否存在异常;
若所述电池存在异常,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所述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电池存在异常。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未存在异常,则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充电门限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
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是预先训练的用以输出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的模型;所述充电门限包括第一充电门限或第二充电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
所述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包括:
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所述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充电模式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
响应于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的操作,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电池单元,用于为所述充电控制装置提供电能;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单元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单元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单元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单元继续充电;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所述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电池、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第一复充门限;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在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这样一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可以先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在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从而可以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即为,随着电池的复充次数的增加,可以调整充电门限,这样相对于常规技术中固定的复充门限及满充门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动态的智能调整复充门限及满充门限,降低了电池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下频繁复充,从而可以延后电池鼓包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电池充电过程具体如下:当电池电压掉到复充电压(如低于满充电压50~100毫伏)时,则需再次进入充电阶段,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当电池电量掉到复充电量(例如低于满充电量的95%)时,则需再次进入充电阶段,对电池进行充电。
例如,以电池电压作为电池复充的判断依据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电池的满充电压为4.4V(伏),复充电压为4.3V。如图1所示,在电子设备插电后,电子设备的电池首次充至电压达到4.4V,则停止充电。每当电池电压从满充电压4.4V掉至固定的复充电压4.3V时,则再次进入充电状态,为电池进行充电,使电池电压恢复至满充电压4.4V。这种充电方式可以避免电池一直处于满电状态,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延长电池寿命。
但是,由于满充电压与复充电压相差较小,当电子设备的运行功耗较大时,电池耗电较快,电池电压会快速从满充电压掉至复充电压,从而造成频繁复充。并且,由于满充电压与复充电压相差较小,在频繁复充过程中,电池一直处于高电压状态。而高电压状态下电池的充电方式一般为恒压充电,恒压充电时的充电转换效率低,产热大,造成电池的温度上升较快,加速电池老化失效,出现鼓包的风险较大。
同样的,以满充电量和复充电量作为充电阶段的结束点和起始点,与上述图1所示的电压方式来完成电池充电的原理相同,也存在上述技术问题,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池电量高于满充电量的85%时,则认为电池处于高电量状态。和/或,电池电压高于满充电压的85%时,则认为电池处于高电压状态。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第一复充门限;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在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这样一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可以先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在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从而可以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即为,随着电池的复充次数的增加,可以调整充电门限,这样相对于常规技术中固定的复充门限及满充门限,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动态的智能调整复充门限及满充门限,降低了电池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下频繁复充,从而可以延后电池鼓包的风险。
应当理解,在第二充电门限小于第一充电门限时,采用调低的第二充电门限来控制复充后,可以在较低电压或电量的状态下实现电池的复充。相对于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状态下频繁复充,在较低电压或电量的状态下实现电池的复充,可以提高复充中的充电转换效率,减少电池发热,从而可以有效延长电池寿命,降低电池鼓包的风险。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次充电是指电子设备与充电电源接通,至电子色板和充电电源断开的过程,成为一次充电。
例如,如图2所示,在8:00手机与电源接通,直至12:00手机与电源断开,相应的,单次充电是指8:00-12:00之间手机与电源接通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与电源接通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接通。例如,通过电源适配器和数据线接通。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无线方式接通。例如,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与电源接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复充,又称恢复充电。复充是指电池的电压由满充电压降低至复充电压,再由复充电压增大至满充电压的过程。或者,电池的电量由满充电量降低至复充电量,再由复充电量增大至满充电量的过程。其中,单次充电的过程可以包括一次或多次复充。
例如,假设用户边玩手机边充电。如图2所示,在8:00手机接通电源,并充电至V11后停止充电。用户在玩手机的过程中,会产生耗能,电池电压从V11逐渐降低至V12。在电池电压降低至V12后,继续充电,当再次充至V11时则停止充电。也就是说,上述电池电压从V11降低至V12,而后从V12增加至V11的过程即为一次复充。
其中,一次复充可以包括两个阶段,掉电阶段和充电阶段(如图1所示的掉电阶段和充电阶段)。以电压为例,掉电阶段是指电池的电压由满充电压降低至复充电压的阶段。充电阶段是指电池的电压由复充电压增大至满充电压的阶段。
例如,如图2所示,单次充电过程中包括N次复充,分别为第1次复充、第2次复充、第3次复充……第N次复充。其中,第1次复充包括图2所示的掉电阶段1和充电阶段1。掉电阶段1是指电池第一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的阶段。充电阶段1是指电池第一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后,再由复充电压V12增大至满充电压V11的阶段。
如图2所示,第2次复充包括掉电阶段2和充电阶段2。掉电阶段2是指电池第二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的阶段。充电阶段2是指电池第二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后,再由复充电压V12增大至满充电压V11的阶段。
如图2所示,第3次复充包括掉电阶段3和充电阶段3。掉电阶段3是指电池第三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的阶段。充电阶段3是指电池第三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后,再由复充电压V12增大至满充电压V11的阶段。
如图2所示,第n次复充包括掉电阶段n和充电阶段n。掉电阶段n是指电池第三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的阶段。充电阶段n是指电池第三次从满充电压V11降低至复充电压V12后,再由复充电压V12增大至满充电压V11的阶段。
示例性,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汽车、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设备、智能汽车、智能音响、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电视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也可能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电池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该电池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器件提供电能。电子设备连接电源,该电源用于为电子设备内的电池充电。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01、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第一满充门限高于第一复充门限。
应理解,电子设备与电源接通,则单次充电开始。电子设备与电源断开,则单次充电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单次充电过程中,鉴于对电池的保护,并不是一直让电池处于满充的状态,而是在电池的电量充至满充电量时,或者将电池的电压充至满充电压时,电池停止充电。在电池的电量降低至复充电量,或者在电池的电压降低至复充电压时,重新开始充电。也就是说,电子设备的单次充电过程中可以包含一次或多次复充。而每次复充中,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达到复充门限,则进入复充的充电阶段,此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继续充电。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达到满充门限时,则认为电池电量已充满,结束复充的充电阶段。此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其中,满充门限包含电池的满充电量或电池的满充电压。复充门限包含电池的复充电量或复充电压。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设置的不同,电池复充的频率也不同。若将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设置为固定值,则存在电池频繁复充的情况,导致电池处于高电压状态或高电量状态,容易导致电池鼓包。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电池的复充次数及电池的当前状态,实时调整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基于此,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可以先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即为获取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获取的第一满充门限可以理解为初始的满充门限,获取的第一复充门限可以理解为初始的复充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是预先训练的用以输出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的一种机器网络模型。该预设门限输出模型可以是以下任一种神经网络模型:VGG-net、Resnet和Lenet。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训练门限输出模型。例如,通过预先设置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电量、电池的温度及满充门限、复充门限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进而得到门限输出模型。在训练完成门限输出模型后,可以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将获取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作为门限输出模型的输入,输入至门限输出模型。门限输出模型根据输入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并输出计算出的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将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的满充门限作为第一满充门限,将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的复充门限作为第一复充门限,从而可以得到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是指电池的历史使用的状态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厂商与型号,电池的当前电量、电池的最大充电水平、电池的充电状态、电池的充电速率、电池的充电频次、电池的历史使用日期、电池的充放电阈值区间、电池时长与功耗等。
这样,通过参考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温度及电池的电量通过预设门限输出模式输出的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可以与电池的充电状态、电池的时长与功耗等电池的多个状态参数相匹配,使得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设置的更合理,从而可以控制电池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电源的接通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中可以设置两种充电方式,一种是正常充电模式,另一种是可以调整充电门限的智慧充电模式。在正常充电模式的情况下,充电门限可以是固定值,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中,可以根据固定的充电门限进行快速充电,可以提高充电效率。在智慧充电模式中,可以随着充电时长的增加,调整充电门限,以降低复充频率延长电池的寿命。基于此,在电子设备的单次充电过程中,可以检测电池设备的充电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其中,预设时间阈值是预先设置,用以界定电子设备充电时长长或短的时间阈值。当充电时长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认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间较长,此时需要采用可以调整充电门限的智慧充电模式,以降低复充频率,延长电池的寿命。当充电时长小于预设充电阈值,则认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间较短,此时可以采用正常充电模式,以实现电池的快速充电。
由于电子设备与电源接通时开始充电,与电源断开后则充电结束。因此,可以将电子设备与电源的接通时长作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此时,可以在电子设备的单次充电过程中,检测电子设备与电源的接通时长是否达到预设时间阈值。若电子设备与电源的接通时长达到预设时间阈值则说明电子设备充电时间较长,进入可以调整充电门限的智慧充电模式。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例如,预设时间阈值为8h(小时)。此时,电子设备在接入电源后开始充电。电子设备可以记录电子设备接入电源的时长。在接入电源的时长为达到8h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不长,此时电子设备可以直接采用正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即为,可以采用固定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开始充电后,当前电池的电量或电池的电压达到满充门限时,停止为电池充电。当电池的电量或电池的电压降低至复充门限时,重新为电池进行充电。重复上述过程,为电池进行充电。在电子设备与电源接通时长达到8h后,则认为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较长,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采用智慧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即为,可以采用实时调整充电门限的方式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需要先获取第一充电门限。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电量、电池的当前温度,将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电量、电池的当前温度作为预设门限输出模型的输入,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根据接收的输入参数,输出相应的第一充电门限。即为,输出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以便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智慧充电模式,可以调整充电门限,其具体调整方式可参考下述步骤S302-S304,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为智慧充电模式。响应于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的操作,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可以根据充电时长自行进行充电模式的切换。也可以通过用户进行切换。此时,电子设备在检测到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后,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该提示界面中包含有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以提示用户是否将充电模式切换为智能充电。
例如,电子设备为手机,在手机充电时长达到8h小时,如图4中的(a)所示,手机的主界面401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窗口402,该第一提示信息窗口402中显示有第二提示信息“智慧充电”,“智慧充电是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保护模式,切换后在直充场景动态调节充放电,保持电池最佳性能。”,“保持正常充电”及“切换智慧充电”。如此告知用户是否切换智慧充电模式。响应于用户选择切换智慧充电的操作,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进入智慧充电模式。
作为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由于电子设备在通过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时,需要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此时,可以提示用户需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以便得到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的权限。
如上例所示,如图4中的(b)所示,响应于用户选择切换智慧充电的操作,手机显示主界面403,在主界面403中包括第二提示信息窗口404,该第二提示信息窗口404中显示有第三提示信息“智慧充电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为了更优调整充电模式,还需要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取消”,“确定”。如图4中的(c)所示,响应于用户选择“确定”的操作,手机显示主界面405,在主界面405中包括第三提示信息窗口406,该第三提示信息窗口406中显示有第四提示信息“进入智慧充电,双击右上角“智”即可重新切换充电模式”。此时,手机进入智慧充电模式,手机可以获取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电流及电池的当前温度,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根据输入的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电流及电池的当前温度,输出相应的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
当然,用户可以退出智慧充电模式,切换为正常充电模式。此时,如图5中的(a)所示,手机显示主页面由主页面407为智慧充电模式下的界面。如图5中(b)所示,响应于用户选择“智”的操作,手机显示主页面由主页面407切换为主页面401,主界面401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窗口402,该第一提示信息窗口402中显示有第二提示信息“智慧充电”,“智慧充电是一种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保护模式,切换后在直充场景动态调节充放电,保持电池最佳性能。”,“保持正常充电”及“切换智慧充电”。如图5中的(c)所示,响应于用户选择“保持正常充电”的操作,手机显示主页面408,主页面408中包括第四提示信息窗口409,该第四提示信息窗口409中显示有第五提示信息“退出智慧充电,恢复正常充电,当前单次充电时间为X小时”。
步骤S302、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继续充电;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在单次充电过程中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停止充电后继续充电并再次停止充电的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了第一充电门限后,可以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预设第一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即为,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在电池的当前电量等于或大于第一满充门限时,停止为电池充电。在电池的当前电量降低至等于或小于第一复充门限时,重新为电池进行充电。重复循环上述过程,对电池的充电。其中,在电池在单次充电过程中,电池停止充电后重新充电,并再次停止充电的过程即为一次复充。可以在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记录采用该第一充电门限的值时电池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电子设备的采用第一充电门限的当前值,截止当前时刻、已完成的复充的次数。例如,电子设备的采用第一充电门限的当前值,截止当前时刻,第3次复充已结束,则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3次。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电量或电压会随充电的进行而发生变化。并且,随着电池的电量或电压的降低,会触发复充的充电阶段的开始;随着电池电量或电压的增大,会触发复充的充电阶段的结束。因此,电子设备可以在单次充电的过程中,采集电池的电量或电压,根据该电池的电量或电压的变化可统计得到复充次数。具体的,每当电池的电量或电压从一个第一满充门限开始,依次经过掉电阶段和充电阶段,并再次达到第一满充门限时,则复充次数加1。
例如,假设获取的第一满充门限为第一满充电量,其值为4000mAh(毫安时),第一复充门限为第一复充电量,其值为3400mAh。如图6a所示,在单次充电过程中,第一次充至4000mAh后停止充电,此时进入第1次复充。
在第1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1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1。并进入第2次复充。
在第2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2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2。并进入第3次复充。
在第n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n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复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充次数为n。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并进入第n+1次复充。
步骤S303、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其中,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其中,第二满充门限高于第二复充门限。
由于若将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设置为固定值,则存在电池频繁复充的情况,导致电池处于高电压状态或高电量状态,容易导致电池鼓包。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电池的当前状态,实时调整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第一预设阈值是界定电子设备采用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复充次数多与少的次数阈值。当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当前电子设备采用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复充次数较多,即为电子设备出现频繁复充,此时,为了防止电池处于高电压状态或高电量状态频繁复充对电池性能造成损害,需要调整充电门限。基于此,在上述步骤S302中记录有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此时可以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与第一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可以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即为获取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以便调整充电门限,降低电子设备的电池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复充的概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定,或者,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应理解,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没有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认为电子设备处于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复充的次数较少,不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害,可以继续使用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
例如,假设第一预设阈值为3,获取的第一满充门限为第一满充电量,其值为4000mAh,第一复充门限为第一复充电量,其值为3400mAh。在单次充电过程中,第一次充至4000mAh后停止充电,此时进入第1次复充。
在第1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1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复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1。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1并未达到3次,则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进入第2次复充。
在第2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2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2。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2并未达到3次,则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进入第3次复充。
在第3次复充中,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4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40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3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3。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3并达到3次,电子设备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即为获取第二复充门限及第二满充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包括: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第二充电门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时,可以重新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将重新获取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作为门限输出模型的输入,重新输入至门限输出模型。门限输出模型根据输入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并输出计算出的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将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的满充门限作为第二满充门限,将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的复充门限作为第二复充门限,从而可以得到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满充门限,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二复充门限,这样可以减少电池一直处于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进行频繁的复充的情况,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降低电池的温度,延长电池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电池的充电效率,通常将第一满充门限设置为接近或等于完全充电容量。第一复充门限接近第一满充门限。例如,电子设备的完全充电容量为4000mAh,则电子设备获取的第一满充门限可以为4000mAh,第一复充门限可以为3400mAh。这样一来,通过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较少时,复充到接近满电量的状态,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较少时,复充到接近满电量的状态,不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大的损害。从而可以在不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大的损害的同时,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将第二充电门限设置为小于第一充电门限,即为将第二满充门限设置为小于第一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设置为小于第一复充门限,则在复充次数达到一定次数时,降低电池的充电门限,从而降低电池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下频繁复充的概率,减少对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结合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即为,在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时,还可以结合电子设备的历史使用频率信息进行获取。例如,每天早上10点-晚上10之间,电子设备被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大,电池掉电较快,此时为了减少复充次数,可以将第二充电门限设置为数值较高的充电门限。而在每天晚上10-第二天早上10点之间,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此时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少,电池掉电较慢,可以将第二充电门限设置为数值较低的充电门限,防止电子设备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下频繁复充,增加鼓包风险。
此时,在训练门限输出模型时,可以结合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电量、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子设备的历史使用频率信息进行训练。
其中,电子设备的历史使用频率信息是表征电子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频率的信息。
步骤S304、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后,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在后续的复充过程中,使用第二充电门限进行复充。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即为将第一满充门限更新为第二满充门限,将第一复充门限更新为第二复充门限。将上述记录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即为,由于第一充电门限的值更新了新的值,因此,需要将根据更新之前的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时记录的复充次数恢复至初始值,以便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充电时,重新记录在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时的复充次数。并在更新完成后,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302,即为电子设备在下一次复充时,根据更新后的第一满充门限及更新后的第一复充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也就是说,在电池进行第n+i次复充时,电池的电量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更新后的第一复充门限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更新后的第一复充门限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更新后的第一满充门限时,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n+i次复充完成。记录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下,电池进行复充的复充次数。其中i为大于0的整数。这样一来,在使用调整后的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可以随着复充次数的增加,逐渐调低充电门限,从而减少电池在高电压或高电量的状态下频繁复充,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鼓包的风险。
如上例所示,在复充次数达到3次时,电子设备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即为获取第二复充门限及第二满充门限。假设,第二满充门限为3400mAh,第二复充门限为3000mAh,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满充门限由4000mAh更新为3400mAh,第一复充门限由3400mAh更新为3000mAh。并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假设第一预设初始值为0,则在将第一满充门限由4000mAh更新为3400mAh,第一复充门限由3400mAh更新为3000mAh后,还需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由3次更新为0。
电子设备在进行第4次复充时,电池的电量由4000mAh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34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4次复充完成,即为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复充的第1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1。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复充次数1并未达到3次,则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进入第5次复充。如图6b所示。
电子设备在进行第5次复充时,电池的电量由3400mAh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34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5次复充完成,即为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复充的第2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2。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复充次数2并未达到3次,则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进入第6次复充。
电子设备在进行第6次复充时,电池的电量由3400mAh开始逐渐降低,当电池的电量降低至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时,则重新为电池充电。而后,电池的电量从第一复充门限3000mAh逐渐增加,直至增加至第一满充门限3400mAh,则停止为电池充电。此时,第6次复充完成,即为利用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复充的第3次复充完成,可以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为3。检测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3次,此时复充次数3达到3次,则电子设备需重新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即为重新获取第二复充门限及第二满充门限。假设重新获取的第二满充门限为3000mAh,第二复充门限为2800mAh,电子设备根据重新获取的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即为将第一满充门限由3400mAh更新为3000mAh,将第一复充门限由3000mAh更新为2800mAh。并将记录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由3次更新为0次。电子设备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继续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电子设备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继续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的过程,与上述第4-6次复充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这样一来,通过上述过程,第一充电门限每增加至第一预设阈值时,则电子设备动态调整一次充电门限,从而可以随着电池的复充次数的增加,动态调整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例如将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调低,可以避免电池处于高电量或高电压的状态下频繁复充,对电池性能造成损耗,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电池鼓包的风险。
参见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电池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该电池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器件提供电能。电子设备连接电源,该电源用于为电子设备内的电池充电。本申请实施例与上述图4所述的实施例间的区别为增加了充电门限调整的限制,防止调整后的充电门限过低,对电池造成损害。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701、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2、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3、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其中,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4、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复充次数是电子设备在单次充电过程中根据第一充电门限进行复充的总复充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单次复充过程中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设置的过低,或者在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复充的次数过多,均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耗,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为了防止动态调整充电门限时,调整后的充电门限过低,或者在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复充的次数过多,可以对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及调整后的充电门限进行监测。此时,电子设备需要获取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其中,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即为第一复充次数。第一复充次数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第二预设初始值。例如,第二预设初始值为0,则在电池复充的开始时,可以将第一复充次数的值设置为0。
电子设备随着电池的复充过程,需要更新第一复充次数。此时,可以先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是在步骤S702之前,电子设备已完成的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的总复充次数。即为,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是电子设备根据新获取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之前,已完成的复充次数。而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电子设备根据新获取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复充时的复充次数。因此,可以根据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及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的值。即为,将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与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之和作为新的第一复充次数的值,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的值,使得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记录电子设备根据新获取的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后,已完成的复充次数。这样一来,更新后的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就是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复充过程中,截止当前时间的总复充次数。
步骤S705、检测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需要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进而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702。为了防止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过低,导致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或者,因在调整充满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过多,导致电池在充电过程对电池性能造成损害。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并且检测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阈值是界定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总复充次数多或少的次数阈值。在第一复充次数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认为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总复充次数少,电池不会因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过多,导致电池在充电过程对电池性能造成损害。在第一复充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则认为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总复充次数多,此时电池会因调整充电门限的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过多,导致电池在充电过程对电池性能造成损害。其中,第二预设阈值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预设满充阈值及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是为了防止电池复充结束时,电池的电量或电池的电压不会过低,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是满足电子设备正常使用的最低电压。第一预设满充阈值及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的结果不同,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706a。在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706b-S707。
步骤S706a、若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未等于或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满充门限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说明电子设备可以继续调整第一充电门限,此时,可以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具体可参考步骤S3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706b、若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此时不能继续更新第一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可以确定稳定的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即为确定一个固定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不再继续调整充电门限进行电池的复充。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将当前第一充电门限确定为稳定充电门限,进而采用稳定充电门限对电池继续复充。即为,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电子设备也可以将第二充电门限直接确定为稳定门限,进而采用稳定充电门限对电池继续复充。即为,将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步骤S707、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值及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可参数步骤S302中,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值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值及稳定复充门限值,确定截止门限。
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继续充电,且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大于稳定复充门限,且小于截止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以第一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第一预设电流大于第二预设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延缓将电池的电量或电压充电至稳定满充门限,减少复充次数,可以采用降低充电电流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例如,采用涓流充电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由于涓流充电耗时较长,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电量,可以将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或电压充电至一定的阈值后,再采用涓流充电。基于此,可以根据稳定复充门限及稳定满充门限确定出截止门限。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稳定满充门限与截止门限间的差值和截止门限与稳定复充门限间的差值相等。即为,截止门限时稳定满充门限与稳定复充门限的中间值。电子设备确定出截止门限后,可以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子设备的电池进行充电。即为,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或等于稳定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重新为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采用第一预设充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并且在电池复充的过程中,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截止门限时,均采用第一预设充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而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电池的当前电压增加至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可以采用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第一预设电流大于第二预设电流。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电池的当前电压增加至等于或大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停止为电池充电。这样一来,在确定出稳定复充门限,截止门限及稳定满充门限后,可以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截止门限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第一预设电流大于第二预设电流,使得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在增加至截止门限前,采用电流值较大的第一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可以快速的提升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提高充电效率。而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增加至大于截止门限时,为了延缓将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增加至稳定满充门限的时间,可以减小充电电流。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采用电流值较小的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充电,其充电时间相对于使用第一预设电流为电池充电时,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增加至稳定满充门限的时间增大了,从而可以减少电池的复充次数,进一步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鼓包的风险。
例如,假设确定出稳定满充门限为3000mAh,稳定复充门限为2800mAh,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及稳定复充门限确定截止门限为2900mAh。电子设备根据稳定满充门限、稳定复充门限及截止门限,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中,电子设备在电池的当前电量降低至2800mAh时,重新为电池进行充电。假设第一预设电流为I1,第二预设电流为I2,且I1大于I2。电子设备在电池的当前电量降低至2800mAh时,重新为电池进行充电时,当电池的当前电量等于或大于2800mAh,且不大于2900mAh时,采用第一预设电流I1为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增大至大于2900mAh,且小于3000mAh时,采用第二预设电流I2为电池进行充电。这样,采用第二预设电流I2为电池进行充电相对于采用第一预设电流I1为电池进行充电,可以延长电池充电至3000mAH的充电时间,减少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包括:
若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且在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被用户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大,电池的掉电速度较快。若此时在电池的充电过程中,在截止门限与稳定满充门限之间仍然采用电流值较小的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充电,会导致电子设备的电池电量充电速度小于损耗速度,反而增加了复充次数,且无法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基于此,可以仅在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在截止门限与稳定满充门限之间采用电流值较小的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充电,而在电子设备处于频繁使用的状态时,可以截止门限与稳定满充门限之间仍使用电流值较大的第一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在电池的复充过程中,可以检测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被频繁使用的状态。例如可以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掉电速度,或者检测电子设备的功耗等参数,来确定是否处于被频繁使用的状态。当检测出电子设备未被频繁使用,即为检测出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在电池的复充过程中,当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增加至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可以采用第二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
在检测出电子设备处于被频繁使用时,在电池的复充过程中,当电池的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增加至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可以采用第一预设电流为电池进行充电。
这样一来,可以随着电池复充次数的增加,动态调整充电门限,以逐渐降低充电门限,减少电池处于高电压或电量的状态下复充的可能,进而提高复充中的充电转换效率,减少电池发热,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电池鼓包的风险。并且,通过设置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可以保证复充结束时的电池电量或电池电压不会过低,进而避免严重缩短电池的续航时间。
参见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电池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该电池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器件提供电能。电子设备连接电源,该电源用于为电子设备内的电池充电。本申请实施例与上述图7所述的实施例间的区别为增加了在电池的温度或电压突然提高或者单次充电过程中总复充次数过多时,重新调整充电门限的相关步骤。如图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801、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2、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2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3、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其中,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3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4、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复充次数是电子设备在单次充电过程中根据第一充电门限进行复充的总复充次数。
具体可参考步骤S704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5、检测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具体可参考步骤S705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的结果不同,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806a。在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806b-S807。
步骤S806a、若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具体的可参考步骤S706a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6b、若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具体的可参考步骤S706b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7、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值及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的可参考步骤S707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808、获取第二复充次数。
其中,第二复充次数是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与第一复充次数间的总复充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电子设备由空闲状态切换为使用状态,此时电子设备的功耗较大,若将当前的充电门限仍然设置为稳定充电门限,会导致电池频繁复充,快速增加复充次数,若不调整充电门限,这样会导致电池频繁复充,对电池性能造成一定的损耗,增加鼓包的风险。因此,电子设备需要获取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与第一复充次数间的总复充次数,即为获取第二复充次数,以检测当前的充电门限是否合适。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先获取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及第一复充次数,计算两者之和,将两者之和作为第二复充次数。
当然,电子设备也可以先将第一复充次数作为第二复充次数,更新第二复充次数的值。并在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每完成一次复充,则第二复充次数累加1,从而可以获取截止当前时间,记录的第二复充次数。
步骤S809、检测第二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电池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的当前采用稳定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导致电池的续航能力较低,若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的复充次数增加。因此需要检测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在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而检测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第二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或者检测电池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检测电池的电压是否高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来确定。
其中,第三预设阈值是界定根据当前稳定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充电是否合理的次数阈值。在第二复充次数小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则认为根据当前稳定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充电是合理的,无需重新调整充电门限。在第二复充次数等于或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则认为根据当前稳定充电门限进行电池充电不合理,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其中,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第三预设阈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是界定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温度阈值。当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此时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在电池的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未发生变化,此时无需重新调整充电门限。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是界定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发生变化的电压阈值。当电池的电压高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此时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在电池的电压不高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未发生变化,此时无需重新调整充电门限。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是否变化是指电子设备的当前使用状态,电子设备的当前电压或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二复充次数,将第二复充次数与第三阈值进行比较,获取电池的当前温度,将电池的当前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进行比较,获取电池的当前电压,将电池的当前电压与第一预设电压阈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当前充电门限。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检测结果不同,下面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出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则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此时执行步骤S810。在检测出第二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三预设阈值,且电池的温度未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且电池的当前电压未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则不需要重新调整充电门限,此时执行继续重新执行步骤S807。即为,继续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及稳定复充门限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S810、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将第一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二预设初始值,将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
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第二预设初始值为0,第三预设初始值为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检测出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时,说明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为了防止频繁复充,需要调整充电门限。此时,电子设备需先将第一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二预设初始值,将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以便在新一轮的充电优化过程中,因第一复充次数及第二复充次数未恢复至初始值而造成充电门限调整不准确。在将第一复充次数及第二复充次数均恢复至初始值后,可以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801-步骤S806a。或者重新执行上述步骤S801-步骤S806b。即为,重新启动新一轮的充电门限的优化过程。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电子设备将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之前,先将第二复充次数及稳定充电门限保存至电池历史状态信息中,以便在后续充电门限的优化过程中,提高充电门限的确定准确性。
参见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电池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该电池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各个器件提供电能。电子设备连接电源,该电源用于为电子设备内的电池充电。本申请实施例与上述图8所述的实施例间的区别为仅在预设时间段内复充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才进行充电门限的调整。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901、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1在此不在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时,在训练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时,除根据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温度及电池的电量之外,还可以增加电池健康状态信息对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进行训练。此时,可以根据预先获取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温度、电池的电量、池健康状态信息及对应的充电门限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门限输出模型。
此时,在获取第一充电门限之前,还需先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检测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值来获取。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及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第一充电门限。
即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充电门限时,不仅需要考虑电池的当前电量,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之外,还需要考虑电池健康状态信息,以便更准确的根据电池的当前状态确定出更合理的充电门限。
步骤S902、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可参考步骤S302在此不在赘述。
步骤S903、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一周期,周期性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检测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在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就会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即为,在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行第一充电门限更新的条件是仅考虑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更新第一充电门限的条件可以是在规定时间内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预设阈值。这样,可以避免充电门限的频繁调整导致门限过低使得电池续航时间过短的问题。基于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第一预设时间为一个周期进行复充次数的检测。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一周期,周期性的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检测获取的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即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每个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其中,第一预设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假设第一预设时间为1小时,则电子设备周期性检测每小时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假设,第一预设阈值为2,则电子设备可以监测每个小时内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2次。在监测当前周期的1小时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2次时,可以先获取当前周期的1小时内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复充次数。将获取的电池的复充次数与第一预设阈值2进行比较,以检测当前周期的1小时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充电门限的调整方式与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对充电门限调整的方式不同,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第一预设阈值与上述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第一预设阈值可以取不同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预设阈值是界定是否更新第一充电门限的次数阈值。因此,电子设备根据检测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的检测结果不同,则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到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需要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则执行下述步骤S904。在检测到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说明当前的第一充电门限设置合理,则可以不更新第一充电门限,继续使用当前第一充电门限为电池进行充电。此时,电子设备需要重新执行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即为,电子设备需重新执行步骤S902。这样,可以增加充电门限调整的时长,避免充电门限过低导致电池续航时间严重缩水问题,保证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获取每个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时,例如获取当前周期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时,可以先保存步骤S902中已记录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然后根据上一周期中保存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以及当前周期中保存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可以计算出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其中,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可以是当前周期中保存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与上一周期中保存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之差。
步骤S904、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则说明需要调整第一充电门限,此时,可以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其中,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可参考上述步骤S901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的过程及步骤S303,在此不在赘述。
步骤S905、电子设备检测第二充电门限中的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二充电门限中的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具体可参考步骤S705在此不在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的结果不同,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出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906a。在检测出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时,则执行下述步骤S906b-S907。
步骤S906a、若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具体可参考步骤S706a在此不在赘述。
步骤S906b、若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具体可参考步骤S706b在此不在赘述。
步骤S907、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值及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当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具体的可参考步骤S707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908、检测电池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电子设备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出现异常后继续为电池充电,导致电池损坏。由于电池在出现异常时,通常会引起电池的温度或电压的变化。因此,可以实时检测电池的温度是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电池的电压是否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是界定电池是否出现温度异常的温度阈值。在电池的温度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则认为电池出现温度异常,需要停止充电。在电池的温度不超过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时,则认为电池并不存在温度异常。
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是界定电池是否出现电压异常的电压阈值。在电池的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则认为电池出现电压异常,需要停止充电。在电池的电压不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则认为电池并不存在电压异常。
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及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步骤S909、若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停止充电;检测电池是否存在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认为电池可能在异常,此时电子设备停止为电池充电。由于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可能是外部环境引起的,例如电子设备处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也有可能是电池异常引起的,例如电池出现鼓包异常,引起了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的电压高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因此,电子设备在停止为电池充电后,可以检测电池是否异常。例如检测电池是否出现鼓包等。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的结果不同,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到电池存在异常时,执行步骤S910a。在检测到电池不存在异常时,执行步骤S910b。
步骤S910a、若电池存在异常,则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电池存在异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电池出现异常时,可以向用户反馈电池异常信息,以便用户及时更换电池。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显示提示界面向用户反馈。在显示提示界面中显示第一提示信息,该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电池存在异常。
步骤S910b、若电池未存在异常,则电子设备在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
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单次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复充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若未检测出电池出现异常,说明电池是可以正常工作的。此时,电子设备可以等待电池的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以下,且在电池的电压降低值第二预设电压阈值以下后,在继续为电池进行充电。即为,电子设备检测到在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S901-S906a。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步骤S9101-步骤S907与步骤S908-S910a或步骤S908-S910b可以同时执行,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检测电池是否出现异常。
步骤S911、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获取电池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检测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充电门限随着复充次数的增多,通常是每次更新后的第一充电门限,小于更新前的第一充电门限。即为,通常充电门限是逐渐降低的。这样会导致,电子设备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电子设备的使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样会导致当前的充电门限不再适合环境变化后的电子设备对电池充电的需求。例如,电子设备的第一充电门限经多次调整后,当前的第一充电门限值较低,导致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间较短。当电子设备由空闲状态切换至使用状态时,当前第一充电门限无法满足电子设备高续航能力的需求,此时,在当前第一充电门限的基础上仅通过调整第一充电门限已不能满足当前电子设备对电池充电的要求,需要重新根据当前的电池状态获取充电门限。基于此,电子设备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检测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池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
其中,第四预设阈值是界定电子设备环境是否变化的次数阈值。在检测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池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环境发生变化,需要重新根据当前电池的状态获取充电门限。在检测到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电池复充次数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则认为电子设备的环境未发生变化,无需重新获取充电门限,仅需继续调整第一充电门限即可。
第四预设阈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间为一个周期进行复充次数的检测。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的获取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检测获取的当前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即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每个第二预设时间内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经验设置,或者,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而得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例如,假设第二预设时间为24小时,则电子设备周期性检测每24小时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四预设阈值。假设,第四预设阈值为40,则电子设备可以监测每个24小时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40次。在监测当前周期的24小时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40次时,可以先获取当前周期的24小时内电池的复充次数。将获取的电池的复充次数与第二预设阈值40进行比较,以检测当前周期的24小时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电子设备获取当前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电池的复充次数时,可以根据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已保存的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计算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根据检测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的检测结果不同,下述执行的步骤不同。在检测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即为,检测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S901-步骤S906a。
在检测到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不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时,则无需重新获取充电门限,此时,可以继续执行当前步骤。即为,继续执行步骤S902-步骤S908。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步骤S911与步骤S908-S910a或步骤S908-S910b间的时序顺序不做限制。可以先执行步骤S911再执行步骤S908-S910a或步骤S908-S910b,也可以先执行步骤S908-S910a或步骤S908-S910b,再执行步骤S912,还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911与步骤S908-S910a或步骤S908-S910b。附图9中仅表示出一种情况。
这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合理的设置充电门限,可以提高充电转换效率,减少电池发热,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电池鼓包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避免充电门限过低导致电池续航时间较短的问题。另外当发生电池鼓包时可以立即停止充电,使电池处于安全可靠的环境下,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鼓包风险。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电池单元1003,用于为充电控制装置提供电能,(图中未标识)。
获取单元1001,用于在电池单元1003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其中,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第一满充门限高于第一复充门限。
处理单元1002,用于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其中,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停止充电,当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继续充电。
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在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其中,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第二满充门限高于第二复充门限。
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并根据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
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检测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若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所述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将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若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第二满充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第二复充门限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及稳定复充门限,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
其中,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停止充电,当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继续充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002,具体用于根据稳定满充门限值及稳定复充门限值,确定截止门限;
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继续充电,且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大于稳定复充门限,且小于截止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以第一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不小于满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停止充电;第一预设电流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处理单元1002,具体用于若充电控制装置处于空闲状态,且在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处理单元1002控制电池单元1003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第二复充次数。
其中,第二复充次数是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与第一复充次数间的总复充次数。
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若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电池单元1003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将第一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二预设初始值,将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
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获取单元1001,具体用于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一周期,周期性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检测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单元1003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检测电池单元1003在当前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其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第一预设时间。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若电池单元1003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
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第二充电门限,更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检测电池单元1003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压是否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若电池单元1003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电子设备控制电池单元1003停止充电;检测电池单元1003是否存在异常;若电池单元1003存在异常,则显示提示界面,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电池单元1003存在异常。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若电池单元1003未存在异常,则在电池单元1003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至更新步骤。
其中,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1003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单元1001,具体用于获取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温度及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
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温度及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充电门限。
其中,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是预先训练的用以输出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的模型;充电门限包括第一充电门限或第二充电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获取单元1001,还用于获取电子设备的电池单元1003健康状态信息。
此时上述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温度及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充电门限包括:
将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温度、电池单元1003的当前电量及电子设备的电池单元1003健康状态信息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充电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还用于在电池单元1003的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触发获取单元1001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处理单元1002,具体用于在电池单元1003的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显示提示界面,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充电模式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
响应于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的操作,触发获取单元1001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嵌入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图3、图7、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101,充电管理模块1102,电源管理模块1103及电池1104。
其中,处理器1101与充电管理模块1102及电源管理模块1103连接。充电管理模块1102及电源管理模块1103还与电源1104连接。
处理器1101,用于在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充电门限,并且根据电池1104的复充次数、电池1104的温度及电池1104的电量调整充电门限,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102的充电逻辑。即为,处理器1101控制充电管理模块1102按照其获取的充电门限或者调整的充电门限对电池1104进行充电。
充电管理模块1102,用于根据充电门限,按照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其中,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1104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充电门限中的满充门限时,控制电池1104停止充电,当电池1104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充电门限中的复充门限时,控制电池1104继续充电。
电源管理模块1103,用于监控复充次数、电池1104的温度、电池1104的电压、电池历史状态信息等参数,并将监测的参数上报至处理器1101。
与上述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200可以包括:一或多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及电池1203。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进行通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示出的服务器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它既可以是总线形结构,也可以是星型结构,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所述电池1203,为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1202及一或多个处理器1201供电。
所述处理器1201,为存储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器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器12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所述存储器1202,用于存储处理器1201的执行指令,存储器12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当存储器12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2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1200能够执行图3、图7、图8或图9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通信单元1204。其中,所述通信单元1204,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所述存储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接收其他设备发是的用户数据或者向其他设备发送用户数据。
具体实现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各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和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Claims (18)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所述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之前,还包括:
获取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及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更新已存储的第一复充次数;
检测所述第一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所述第二满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所述第二复充门限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复充阈值;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电池的当前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包括:
若所述第一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满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且所述第二复充门限未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复充次数达到第二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第二满充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满充阈值,或者所述第二复充门限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复充阈值,则将当前第一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当前第一复充门限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或者,将所述第二满充门限确定为稳定满充门限,将所述第二复充门限值确定为稳定复充门限;
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二复充次数;所述第二复充次数是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的复充次数与第一复充次数间的总复充次数;
若所述第二复充次数达到第三预设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一预设电压阈值,则将第一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二预设初始值,将所述第二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三预设初始值,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值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值,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包括:
根据所述稳定满充门限值及所述稳定复充门限值,确定截止门限;
按照第二预设充电规则,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稳定复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继续充电,且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大于稳定复充门限,且小于截止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一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所述第一预设电流大于所述第二预设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包括:
若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空闲状态,且在所述电池的当前电流或当前电压大于截止门限,且小于稳定满充门限时,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以第二预设电流进行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包括:
以第一预设时间为第一周期,周期性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检测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是否达到第一预设阈值;
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获取第二充电门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当前第一周期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未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第二预设时间为第二周期,周期性获取所述电池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检测所述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是否大于第四预设阈值;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若所述电池在当前第二周期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复充次数大于第四预设阈值,则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并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所述电池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是否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
若所述电池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或者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超过第二预设电压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电池停止充电;
检测所述电池是否存在异常;
若所述电池存在异常,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所述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电池存在异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电池未存在异常,则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电池的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所述电池的当前电压小于第二预设电压阈值时,重新执行步骤获取第一充电门限,至更新步骤;其中,所述更新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充电门限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
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是预先训练的用以输出满充门限及复充门限的网络模型;所述充电门限包括第一充电门限或第二充电门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
所述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及电池的当前电量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包括:
将所述电池历史使用状态信息、电池的当前温度、电池的当前电量及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健康状态信息输入至预设门限输出模型,所述预设门限输出模型输出所述充电门限。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单次充电过程中,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时长大于预设时间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显示提示界面,所述提示界面中包括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将充电模式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
响应于切换为智慧充电模式的操作,获取第一充电门限。
16.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单元,用于为所述充电控制装置提供电能;
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电池单元的单次充电过程中,获取第一充电门限,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包括第一满充门限及第一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一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一复充门限;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所述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包括:在电池单元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小于第一满充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单元停止充电,当所述电池单元的当前电量或当前电压不大于第一复充门限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电池单元继续充电;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达到第一预设阈值时,获取第二充电门限,所述第二充电门限包括第二满充门限及第二复充门限;其中,所述第二满充门限高于所述第二复充门限;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充电门限,更新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将所述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更新为第一预设初始值,重新执行步骤根据所述第一充电门限,按照第一预设充电规则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记录第一充电门限对应的复充次数。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包括电池、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07710.8A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81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710.8A CN117081185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7710.8A CN117081185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81185A true CN117081185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1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7710.8A Pending CN117081185A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811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6524A (zh) * 2023-12-29 2024-02-06 深圳市芯科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电池零伏自动充电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26524A (zh) * 2023-12-29 2024-02-06 深圳市芯科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电池零伏自动充电方法
CN117526524B (zh) * 2023-12-29 2024-03-22 深圳市芯科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电池零伏自动充电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24958B2 (en)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US9300157B2 (en) Context aware battery charging
CN106877435B (zh) 一种终端的充电方法及终端
JP648655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充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US72026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ging a battery to a point less than initial maximum capacity
TW200531397A (en) Battery pack, battery protec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battery protec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0531398A (en) Battery pack, battery protec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artup control method of the battery protec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13725937B (zh)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927590A (zh) 电池剩余电量估算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73049A (zh) 供电装置、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858938B (zh) 电量计算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1925933B1 (ko) 이차전지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2448444B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3808B (zh) 充电停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048679B2 (en) Maximized battery capacity charge based on equilibrium charging
CN117081185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6526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9256825B (zh) 充电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1082487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JP4178141B2 (ja) 充電装置及び充電方法
CN110875610A (zh) 电子设备供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7215266A1 (zh) 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JP2015025686A (ja) 二次電池パックの管理方法および電源管理システム、電子機器
CN109149676B (zh) 一种控制充电电流的方法及装置
KR101671906B1 (ko) 배터리를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