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5931A - 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5931A
CN117075931A CN202310409794.6A CN202310409794A CN117075931A CN 117075931 A CN117075931 A CN 117075931A CN 202310409794 A CN202310409794 A CN 202310409794A CN 117075931 A CN117075931 A CN 117075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ger
contract
intelligent contract
smart contract
preset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09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日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ul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ul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ul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ulun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075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5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4Protecting data integrity, e.g. using checksums, certificates or sign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提案请求,提案请求包括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内容。响应提案请求,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向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发起提案请求的投票。接收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的投票结果。统计投票结果,若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提案请求,并在智能合约上增加第一预设条件;若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不通过提案请求。上述方式,在智能合约运行前,通过添加第一预设条件,使智能合约更好的运用到社会机制或社会环境,及智能合约可以更好的辅助和建设社会。

Description

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所公开实施例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且更具体而言,涉及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区块链技术中,未对智能合约的运行做出限制。但若对智能合约的运行添加限制,则可以将智能合约更好的运用到社会机制或社会环境中,且智能合约可以更好的辅助和建设社会。例如:政府发布了针对某一项目的专款专用的政策,若出现监管不到位等情况,很容易出现钱款挪用,无法将钱款用在指定项目上的现象。但若通过智能合约来执行这一政策,则可避免出现钱款挪用,无法将钱款用在指定项目的现象发生。即:只有属于指定项目的人才可运作此政策对应的智能合约,并获取此政策对应的钱款。因此,智能合约可以辅助政府更加定向和精准的投放货币。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本申请提出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在所述区块链上,该方法包括:接收提案请求,所述提案请求包括所述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内容。响应所述提案请求,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向所述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发起所述提案请求的投票。接收所述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的投票结果。统计所述投票结果,若所述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所述提案请求,并在所述智能合约上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若所述投票结果表明所述投票通过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不通过所述提案请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之前,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响应于满足,则运行所述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响应于不满足,则不运行所述智能合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包括:响应于满足,则所述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响应于不满足,则所述社区成员不发送交易信息。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之前包括: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拥有所述区块链的货币。响应于拥有,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响应于不拥有,所述社区成员不参与所述提案请求的所述投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响应于符合,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响应于不符合,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小于第二预设值。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基础智能合约、中间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所述基础智能合约被所述中间智能合约和所述应用智能合约调用。所述中间智能合约介于所述基础智能合约和所述应用智能合约之间,所述中间智能合约屏蔽所述基础智能合约的细节,辅助所述应用智能合约调用所述中间智能合约。所述应用智能合约是应用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合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智能合约包括:账本系统智能合约、治理系统智能合约、激励系统智能合约、免疫监督系统智能合约、记账系统智能合约、生成控制系统智能合约、修复系统智能合约、冗余备份系统智能合约、消化吸收系统智能合约和质量声誉系统智能合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在第一总账本、第一分账本、第二总账本和第二分账本上。
第一组账本,包括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一分账本,第一总账本是所述第一分账本的总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是所述第一总账本的分账本。
第二组账本,包括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第二总账本是所述第二分账本的总账本,所述第二分账本是所述第二总账本的分账本,所述第一组账本是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母账本组,所述第二组账本是所述第一组账本的子账本组,所述第一总账本是所述第二总账本的母账本,所述第二总账本是所述第一总账本的子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是所述第二分账本的母账本,所述第二分账本是所述第一分账本的子账本。
其中,所述第一组账本的所述第一总账本与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所述第二总账本通信,所述第一组账本的所述第一分账本与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所述第二分账本通信,所述第一分账本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所述第一总账本,使所述第一总账本更新,所述第二分账本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所述第二总账本,使所述第二总账本更新。
其中,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一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二总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一分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找到所述第一总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上初始的所述智能合约,所述在所述智能合约上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在初始的所述智能合约中添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区块链运行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互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上述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有:在智能合约运行前,通过添加第一预设条件,使智能合约更好的运用到社会机制或社会环境中,及智能合约可以更好的辅助和建设社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区块链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区块链账本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区块链运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此外,本文中的“多”表示两个或者多于两个。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介绍本申请之前,先对本申请目标、方法论或背景做出以下的详细介绍:
智能合约的两大支柱:
智能合约有两大支柱:第一个支柱是法律。申请人所憧憬和要设计的智能合约应当是被法律认可的。智能合约的性质、法律地位、以及设计、运行结果,在不同场景的使用等都必须有相关法律认可,保证其合法性。第二个支柱是区块链。如果智能合约不和区块链合作,数据来源和存储立刻就会有问题。另外,智能合约既然是合同,便需要遵守当地法规,所以智能合约和区块链一样,有国籍概念。
智能合约系统运行在区块链上,与区块链系统形成深度绑定:
·首先,智能合约执行数据来源于区块链。如果智能合约数据来自预言机(Oracle),数据先进入区块链,再从区块链中读出,能合约的输入便可以完全追踪而且不可更改。如果外部数据直接读入智能合约平台,有可能不同数据都可以进入智能合约服务器,造成很难共识,而且智能合约平台很可能不维持数据,输入的数据可能会遗失。
·其次,智能合约的执行要在区块链上完成,得出的结果需要经过区块链的共识机制。
·最后,智能合约的执行结果要存放在区块链上,以保证智能合约的结果完全存在区块链上,不可更改。除此之外,智能合约模板的设计需要遵循下面六个原则:
·第一,基于现有合规流程,在现行法律下,尽可能跟踪真实过程。有可能以后会有新的法律法规,但具体时间未知,因此还应遵循现有法规和流程,避免违法。
·第二,托管机制:在数字代币的情形下并不需要托管机制,但那是灰色路线、地下经济。在合规市场,区块链和智能合约不能担任交易中的托管方。
·第三,数据馈送服务:为智能合约提供链外数据,并保证该服务在智能合约中执行,数据来自预言机。
·第四,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共识并记录在链上。
·第五,违约机制:需要有责任原则,在出现违约的情况时,智能合约可以采取适当行动。
·第六,回滚机制:如果这个交易不能完成,就需要执行回滚机制让系统回到交易前的状况。
法律智能合约&可执行合同—>新的监管机制:
"代码即法律"(Code is Law)这一概念并不是随着智能合约的出现而首次产生,最早出现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时期。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劳伦特·莱斯格教授在其所著的《代码:塑造网络空间中的法律》一书提到,互联网的本质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由,“它的本质就是它的代码,它的代码正在变不能控制为可控制”。网络空间的自由是一种假象,看似自由的背后本质上是代码作为规管者的控制。
后续区块链领域的智能合约发展是根据以太坊的路线,基本上大部分白皮书或论文都在讨论“链上代码”的机制,安全,架构等问题,而深入研究合规的智能合约的论文很少。以太坊的智能合约事实上是一个“链上代码”(chaincode)平台。而申请人想实现的是有法律效力的智能合约,即法律智能合约(Legal Smart Contract)。
为了拥抱真正的智能合约,申请人需要做到:
1.研究智能合约的法律问题,目标是建立一个可执行的法律体系来支持“可执行的合同”。这属于法律范畴,而且会影响到立法,司法和执法。
2.研究如何验证智能合约软件,如何设计,如何同区块链交互。这属于计算机范畴的工作。
ISDA认为智能合约可以由代码自动执行业务,使业务流程更加便利,性能更好。智能合约和区块链可以连接,但是很难和其他技术结合。不是每个合同都需要自动化,有些只需要条款和逻辑。综合来看,ISDA理论就是“合同可以是代码”(contract can be code),法律合同中的操作条款有助于自动化。其他非操作条款,例如,管辖法律条款也可以在机器可读代码中表达,但该部分不会执行。其他条款是主观的或需要解释的。
(1)智能合约的近期发展是保持自然法律语言,但某些操作要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
(2)对于那些可以自动化的操作,例如,付款和交付,可以定义一些合约语言让其更加形式化、更标准化,这样计算机能够更准确读取这些操作语言
(3)所有交易数据放在监管机构的区块链上,确保每一笔交易都有一个统一而且共享的数据,而且不能被篡改
(4)智能合约需要行业标准,确保相关公司和平台之间可以互操作
智能合约架构:
受到现有区块链项目Polkadot,ETH和COSMOS的启发,将区块链划分为底层公链、中间件链和上层应用链的体系化结构。相应的合约体系也会由基础合约(底层合约)、中间件合约、应用层合约组成。每一层合约封装后都对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且屏蔽掉下层信息。
合约系统可以分为并发合约和顺序合约两种。并发合约是指合约之间没有关联,可以并发执行。顺序合约,合约之间有因果关联,需要时序,有先后顺序,只能顺序执行。
基础合约系统:
基础合约系统为年轮链的智能合约系统的底层,它封装好,提供中间层合约和应用合约的调用。基础合约只处理年轮链本身的事务,与底层组件构成一个完整公链。基础合约为链内的系统合约,可以理解为系统合约的系统。比如Filecoin在FVM成熟后把之前的系统合约,移植到FVM平台内,通过FVM智能合约平台运行系统合约。
年轮链就是用基础合约和中间合约构成一个底层公链对上层应用链提供可靠的记账服务。
中间合约系统:
中间合约介于应用合约与基础合约之间。中间合约的性质是屏蔽基础合约的细节,使得应用合约很容易使用基础合约。
中间合约系统的功能:
1.封装基础合约供应用合约调用
2.使应用链与底层链解耦,底层链的变化对于应用链无感。
类似指令集,中间合约就是指令集。底层合约和链的结构的对应关系就像指令集和芯片架构一样。应用层合约就像汇编语言调用指令集一样。
一个具体的中间合约的例子,当应用链A的功能群B的tps大于底层公链的单个共识组极限。当底层链需要响应这个需求时,底层公链就需要通过中间合约来组合多个共识组以供应用链A的功能群B使用。
功能群需要底层公链的共识组b,c,d,e来组合完成。可以看到,这里的共识组b,c,d,e属于同一共识组群的分支,进行聚合是为了提高tps。
另一个具体的例子,应用链A的功能群B需要底层公链来自不同共识组群的不同功能的共识组来协同完成。比如,应用链的生产日志可能需要记录来自不同功能的共识组群。那么,中间合约需要把这个需求转接到底层公链,通过中间合约重组底层合约使得底层公链生成对应的共识组群C供应用链A的功能群B使用。这是生成控制系统的服务内容,应用链的开发人员不需要知道底层链是如何驱动节点以组成特异共识组群C。应用链只需要提需求和付费。实现细节交给底层公链和中间合约解决。
底层公链来自不同共识组群的共识组2,3,4,5通过中间合约组合成为共识组群1被应用链的功能群调用。
应用合约系统:
应用合约系统,是应用链或者应用Dapp的合约。应用链有完整的合约层,应用链也有完整的系统层,功能群层,共识组层,节点层,亚节点层等。
N阶合约:
智能合约的构建范例:
来自ISDA的借鉴:
在这里,申请人可以借鉴ISDA的一些成果。ISDA聚焦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智能合约,即智能衍生品合约(Smart Derivative Contract,SDC)。针对衍生品交易,ISDA提出了一个智能合约开发框架,包括:(1)确定合同的哪些部分适合自动化;(2)改变法律术语的表述,使其符合技术要求能够自动化;(3)使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述法律术语;(4)开发可实用的智能衍生品合约的模板;(5)验证这模板以确保合同条款的法律效力不变。
作为衍生品交易总协议,ISDA有五个核心主题:
·事件:在ISDA主协议中,是指合同之外发生的情况,可能影响双方履行其交易义务的事情是违约和宽限期的事件示例。银行A和银行B已进行交易,交易条款要求银行B在星期一向银行A付款,银行B无法付款。这可能构成违约事件。ISDA主协议提供了一个本地工作日的宽限期,才可以实际发生拖欠付款的事件。第二天(星期二),银行A向银行B发出未付款通知。星期三是银行B所在辖区的公共假日,商业银行不对一般业务开放。因此,在确定是否已过一个本地日宽限期时,将忽略星期三。第二天(星期四)是当地工作日,因此宽限期适用。在星期五,并且假设尚未纠正付款失败的情况,就会发生违约事件。
·付款和交付:尽管交易的经济条款包含在该交易的确认证据中(确认),但ISDA主协议中有许多规定可能会影响或更改付款和交付的时间和期限,以及交易和付款的方式
·出清轧差: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可能有权终止根据ISDA主协议进行的交易
·争议:ISDA主协议确定了当事方如何解决与其整体贸易关系可能引起的任何争议
·合同订立与法律关系:除了上面概述的核心领域之外,ISDA主协议还包含许多旨在建立双方之间法律上有效和稳固的合同关系的条款。
这样的系统已经超越现在世界大多数机构提出的基于智能合约或区块链的金融交易系统。传统区块链系统重视加密算法和共识机制,传统智能合约系统重视合同模板、代码开发、模型和代码验证和预言机工作,这里提出的系统重视整体金融交易基础设施。在这基础设施上,多个区块链系统和智能合约系统都可以在同一基础设施上运行和交互。例如,一个金融机构出现新事件,该事件要经过基础设施传送到其他单位,包括在这些单位运行的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系统。其他单位也可以是监管单位。而且,同一件事件在这些区块链系统或智能合约系统都代表同样信息,不能被更改。
ISDA主协议理论认为,一件事件是一个可以记录的历史证据,必须经过验证后才能成立。这是预言机的工作,而预言机也使用区块链来保证数据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不可篡改性。预言机对信息来源必须验证,如使用加密技术来验证来源的身份,包括从银行、金融机构、CSD来的信息。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正确性。
当一件事件发生在系统确定后,就会引起智能合约的执行,执行后必定会产生一定结果,而这些结果又需要回到银行、保险、金融机构、交易所和监管单位,以及合同当事人。
整个流程需要实时记录在相关的区块链上,这样才能保证证据的完整性。而每个事件都需要记录,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如某个银行)、时间消息来源依据、事件相关的智能合约身份证、当事人信息。
另外,系统不会是传统事件驱动架构,例如,观察者架构或是Kafka系统架构。传统事件驱动架构以事件为主,参与单位可以选择加入当观察者接受信息。这里会使用区块链,信息需要的单位共享数据。
这里ISDA给了智能合约重要的信息:金融交易合同比一般合同复杂,因为参与单位和信息非常大量;智能合约的工作不只是建立可计算的合同模板,而是建立一个基础设施,这些设施包括区块链、预言机、信息决策系统、智能合约。这信息决策系统接受许多从外面来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才能将信息定位于一些特殊合同的事件上。
来自LSP可执行法律的启发:
LSP(Legal Specification Protocol)工作组是一群研究机构联合的工作团队,研究可执行的法律计算。LSP工作其实就是产生在互联网上可执行的有法律效力的模型或代码。该项目和智能合约具有一致性。
LSP工作组认为协议必须:(1)能够表述相关事件;(2)能够表达协议的计算结果和法律逻辑结构;(3)能够让协议里面的计算机流程可以执行,特别与法律相关的任务上,例如,执行合同,监管合规作业以及法律决策。而这些协议应该可以给法务人员(如律师和法官)以及社会大众能够明白。
合同是LSP的第一个案例,因为合同问题比较小,比立法和监管法规简单。而且合同通常只有几个人或几个单位参与,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1.合同的基本功能:(1)可以行动的大纲;(2)如果条件符合,各方需要承担的任务;(3)如果条件没有符合,各方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或是不采取什么行动,例如,各方不能泄露合同秘密以及在何时完成交易。
合同里面都会表示可能会采取的不同路径,如果条件符合,会有一路径(就是合同方都希望达到的目的路径),不然还有其他路径(例如,因为合同方没有满足合同条件,大家必须取消这次交易)以及相关的行为或是交易。合同里面经常会使用"陈述与保证"(representations and warranties)和"肯定与否定契约"(affirmative and negativecovenants)。
2.合同的技术:
在一般情形下,合同是以自然语言写的,在合同上,表明事件与结果。这是简单的合同,在复杂的合同上,会有异常的路线,表示原来各方预期的路线没有实现,而一个大家原来没有计划的路线就启动了。例如ISDA衍生品交易合同模板。这些流程可以以软件代码形式表述。例如,在亚马逊的一键式订购当用户按键时,代表一个购买合同正在进行,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也是一个这样的例子。
3.自然语言的模糊性:
自然语言在表述时有时会模糊,因为不是每个路径都会被表述,而这些没有表述的路线,合同方都会有自己认为对的解释。有的律师认为这是好事,因为这样律师可以借这些模糊的语言在法庭上辩论。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模糊的代码是不可以的,计算机不能执行模糊的代码。但是,在一些合同里面,就有一些模糊的语言。例如,“找第三方合适的代表来决定路线”,什么是合适的第三方却定义模糊。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智能合约部署在区块链上。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计算等功能的电子设备。需注意的是,若有实质上相同的结果,本申请的方法并不以图1所示的流程顺序为限。
步骤S11:接收提案请求,提案请求包括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内容。
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节点中的一段代码,代码的逻辑定义了合约的规则。智能合约被部署在分享的、复制的账本上,可以维持自己的状态,控制自己的资产和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或者资产进行回应。区块链存储的是状态,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用于状态转换的方式。
因此,区块链系统接收超过预设数量的社区成员提出的提案请求,区块链系统将该提案请求公布在社区成员所处的社区网络中,使所有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皆可从社区网络中查看该提案求的内容,请求内容为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才可运行智能合约,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不运行智能合约。例如:当区块链中进行交易的社区成员所拥有的该区块链货币需超过预设值才可以运行智能合约,互相进行交易。
步骤S12:响应提案请求,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
区块链系统在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中,查询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例如:查询拥有10个以上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
步骤S13:向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发起提案请求的投票。
区块链系统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发起投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具有投票权,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不具有投票权,但可以监督和查看投票的进程和结果。
步骤S14:接收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的投票结果。
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完成投票后,区块链系统接收投票结果。
步骤S15:统计投票结果,若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提案请求,并在智能合约上增加第一预设条件。
区块链系统统计投票结果,若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即所有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中,通过该提案投票的社区成员大于或等于预设值,则通过提案请求。例如:假设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1/2则通过提案请求,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有100个,因为某些原因放弃投票或者未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20个,即只有80个社区成员的投票有效,若大于或等于50个社区成员通过该提案请求,则通过该提案请求,且在智能合约运行前,增加第一预设条件。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才可运行智能合约,进行交易;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不可运行智能合约和进行交易。
步骤S16:若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不通过提案请求。
若投票通过率小于第一预设值,即所有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中,通过该提案投票的社区成员小于预设值,则不通过提案请求。
在此实施例中,在智能合约运行前,通过添加第一预设条件,使智能合约更好的运用到社会机制或社会环境中,及智能合约可以更好的辅助和建设社会。
其中,智能合约的设计过程需遵循合法合规、共识机制、违约机制和回滚机制。
其中,合法合规是指智能合约需遵循现有的法律法规。共识机制是指智能合约执行过程中,重要环节需要通过共识并记录在链上,例如:将智能合约运用在衍生品交易上,在智能合约的两端分别是参与单位和合同当事人或单位,参与单位包括:公证处、银行、交易所、保险公司、监管单位、中央证券托管系统等。当交易时间确定发送后,就会引起智能合约的执行,执行后必定会产生一定结果,这些结果需要回到公证处、银行、交易所、保险公司、监管单位、中央证券托管系统以及合同当事人或单位中。因此,整个流程需要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才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每个事件都需要记录相关信息,例如:事件发生事件、地点、当事人、事件凭证等。
违约机制是指交易过程中,若某交易方出现违约,则可扣除违约的交易方的信誉分,或违约的交易方的押金等。回滚机制是指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被黑客攻击),执行回滚机制让系统回到交易前的状况。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之前,判断社区成员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响应于满足,则运行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判断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响应于不满足,则不运行智能合约。
在此实施例中,社区成员所属的区块链系统中有多个智能合约,当交易双方对某一条款或协议达成一致,则会将此条款或协议转化为一段代码,代码的逻辑即合约的规则,且智能合约将会部署在社区成员所处的共识组的账本中。当社区成员要互相进行交易时,社区成员将会向交易对象发送交易信息,交易信息需通过智能合约的验证才可发送,且交易信息需经过交易双方的智能合约验证后,才可执行交易信息对应的交易。因此,社区成员进行交易时,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才可运行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会对交易信息进行验证,交易信息验证通过,才可发送交易信息至交易对象。同理,社区成员进行交易时,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则不可运行智能合约,社区成员也不能向交易对象发送交易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合约判断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包括:响应于满足,则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响应于不满足,则社区成员不发送交易信息。
在此实施例中,社区成员向交易对象发送交易信息,若交易信息通过智能合约的验证,则发送交易信息;若交易信息不通过智能合约的验证,则不发送交易信息。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之前包括:判断社区成员是否拥有区块链的货币。响应于拥有,判断社区成员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响应于不拥有,社区成员不参与提案请求的投票。
在此实施例中,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之前,区块链系统在所有的社区成员中,判断出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再从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中找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若社区成员不拥有该区块链货币,则不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不参与该区块链任何提案的投票,但可以查看和监督投票过程和结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判断社区成员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判断社区成员所拥有的区块链的货币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响应于符合,社区成员所拥有的区块链的货币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响应于不符合,社区成员所拥有的区块链的货币小于第二预设值。
在此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从拥有该区块链货币的社区成员中找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社区成员,若社区成员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社区成员参与该提案投票;若社区成员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社区成员不参与该提案投票,但可以查看和监督投票过程和结果。例如:假设第二预设条件为社区成员拥有该区块链的货币需大于或等于10,则拥有该区块链的货币大于或等于10个的社区成员可以参与投票,拥有该区块链的货币小于10个的社区成员不可以参与投票,但可以查看和监督投票过程和结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合约包括:基础智能合约、中间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基础智能合约被中间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调用。中间智能合约介于基础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之间,中间智能合约屏蔽基础智能合约的细节,辅助应用智能合约调用中间智能合约。应用智能合约是应用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合约。
在此实施例中,区块链分成三类:底层公链、中间链和应用链,应用链在底层公链和中间链之上,中间链在底层公链上。对应这三种链分成基础智能合约、中间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
中间智能合约的作用:封装基础智能合约,使基础智能合约被应用智能合约调用;使应用链与底层链解耦。例如:应用链需要较高的每秒事物处理量,但当前的共识组无法满足其要求。则应用链通过应用智能合约向中间智能合约提出扩容要求,来提高每秒事物处理量。中间智能合约接收到上层应用链的需求后,经过解析,向底层公链发出对应指令。底层公链接收到来自中间智能合约的指令后,重新选择合适的共识组,满足上层应用链对性能的要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础智能合约包括:账本系统智能合约、治理系统智能合约、激励系统智能合约、免疫监督系统智能合约、记账系统智能合约、生成控制系统智能合约、修复系统智能合约、冗余备份系统智能合约、消化吸收系统智能合约和质量声誉系统智能合约等。
在此实施例中,治理系统连结区块链内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激励系统用于激励各层次的参与者,参与者包括:治理集团、用户、节点和投资者。免疫监督系统用于对节点进行监督。质量声誉系统是对节点的工作质量进行评价的系统。记账系统对节点进行统一管理,分配节点参与不同的系统。修复系统用于对区块链的某些失效或故障的组件进行修复。冗余备份系统用于对共识组进行冗余备份。消化吸收系统用于将新节点加入到空缺的共识组。生成控制系统防止区块链性能不足或过载。而智能合约是上述系统的执行者,每个系统都有自己对应的智能合约。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合约部署在第一总账本、第一分账本、第二总账本和第二分账本上。其中,第一组账本包括第一总账本和第一分账本,第一总账本是第一分账本的总账本,第一分账本是第一总账本的分账本。第二组账本包括第二总账本和第二分账本,第二总账本是第二分账本的总账本,第二分账本是第二总账本的分账本,第一组账本是第二组账本的母账本组,第二组账本是第一组账本的子账本组,第一总账本是第二总账本的母账本,第二总账本是第一总账本的子账本,第一分账本是第二分账本的母账本,第二分账本是第一分账本的子账本。第一组账本的第一总账本与第二组账本的第二总账本通信,第一组账本的第一分账本与第二组账本的第二分账本通信,第一分账本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第一总账本,使第一总账本更新,第二分账本。
因此,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区块链系统结构示意图。在此图中,多个第一分账本120组成第一总账本110,第一分账本120是第一总账本110的一部分。总账本和分账本之间是包含关系,分账本包含在总账本中,分账本和总账本之间存在连接或指向关系,所有的分账本与总账本连接,当分账本的交易状态更新,分账本将会生成零知识证明承诺递交至总账本,用于告知总账本状态的变化。其次,所有的分账本之间是平级关系,即分账本之间是相互独立,不相干扰。同时,分账本之间可以相互发生交易,且交易的过程没有总账本的参与,即分账本的之间的交易不需要总账本的信息转发或同意等,但分账本和总账本之间不会产生交易,总账本可以是一个文件,记录多个分账本的交易状态。同理,因此,多个第二分账本220组成第二总账本210,第二分账本220是第二总账本210的一部分。
其中,母账本和子账本是指两个账本之间存在继承关系,子账本继承母账本或对母账本进行延伸和扩展。例如:将商场的纯利润账本定义为第一账本,纯利润账本中包括了商场支出账本和商场收入账本,因此将商场支出和商场收入定义为第二账本,此时纯利润账本与商场支出账本和商场收入账本之间存在母子关系,即纯利润账本是商场支出账本的母账本,纯利润账本也是商场收入账本的母账本,同时,商场支出账本和商场收入账本是纯利润账本的子账本。同时,母账本和子账本之间以母账本为主,子账本间的交互需通过母账本进行。例如:账本A下创建账本B和账本C,账本B和账本C是账本A的子账本,账本A是账本B和账本C的母账本,若账本B和账本C进行交互,则需通过账本A进行,即从账本B到账本A再到账本C。进一步的,账本B下创建账本D,账本D是账本B的子账本,账本B是账本D的母账本,账本C下创建账本E,账本E是账本C的子账本,账本C是账本E的母账本。账本D和账本E进行交互,则需通过账本B、账本A和账本C进行,即从账本D到账本B到账本A到账本C再到账本E。同理,账本D和账本C进行交互,则需通过账本B和账本A进行,即从账本D到账本B到账本A再到账本C。
其中,第一总账本110和第一分账本120通过智能合约链接,第二总账本210和第二分账本220通过智能合约链接,第一总账本110和第二总账本110通过智能合约链接,第一分账本120和第二分账本220通过智能合约链接。第一组账本100的第一总账本110与第二组账本200的第二总账本210通信,第一组账本100的第一分账本120与第二组账本200的第二分账本220通信,第一分账本120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第一总账本110,使第一总账本110更新,第二分账本220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第二总账本210,使第二总账本210更新。即:第一分账本120与第二分账本220进行交易后,第一分账本120将零知识证明递交至第一总账本110,并更新第一总账本110。第二分账本220与第一分账本120进行交易后,第二分账本220将零知识证明递交至第二总账本210,并更新第二总账本210。
因此,找到第一总账本110、第一分账本120、第二总账本210和第二分账本220上初始的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上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在初始的智能合约中添加第一预设条件。区块链系统无需创建新的智能合约,通过调用新的智能合约而取代旧的智能合约,区块链系统只需在初始的智能合约上添加运行智能合约的第一预设条件。
在此实施例中,对账本进行分形处理,即:使用总分结构,将账本分成总账本和子账本,再根据不同的对象来定义不同的分账本。通过账本的分形,满足一个账本中记录多个对象的多个维度的交互的需求。同时,对账本进行分层处理,即:通过母子结构对账本进行连接和划分,使第一组账本是第二组账本的母账本组,第二组账本是第一组账本的子账本组,第一总账本是第二总账本的母账本,第二总账本是第一总账本的子账本,第一分账本是第二分账本的母账本,第二分账本是第一分账本的子账本。其中,每个账本上都部署有智能合约,所以智能合约之间也是分层分形的结构关系。
可选的,智能合约可以分为并发智能合约和顺序智能合约两种。并发智能合约是指合约之间没有关联,可以并发执行。顺序智能合约是指合约之间有因果关联,需要有先后顺序,只能顺序执行。
可选的,区块链系统中,一个社区成员的账户可以有多个智能合约和多个智能合约的数字资产,例如:区块链货币。
可选的,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区块链账本结构示意图。此图中的账本结构的构建方法为:接收第一组账本创建指令,创建第一组账本。接收第二组账本创建指令,在第一组账本下创建至少一第二组账本,其中,第一组账本构成上层账本,第二组账本构成第一组账本的子账本或下层账本。其中,第一组账本和第二组账本能够相互进行零知识证明承诺。
在此实施例中,接收第一组账本创建指令后,创建第一组账本。再次接收第二组账本创建指令,在第一组账本下创建至少一第二组账本,即创建第二组账本数量大于或等于一,随后,再次接收第三组账本创建指令,在第二组账本下创建至少一第三组账本,即创建第三组账本数量大于或等于一,其中,第三组账本创建数量等于第二组账本创建数量,依次类推。其中,第一组账本是第二组账本的上层账本,第二组账本是第一组账本的下层账本,第二组账本是第三组账本的上层账本,第三组账本是第二组账本的下层账本,依次类推,构成年轮形态的区块链。且将第一组账本所在层次定义为第一层L1,将第二组账本所在层次定义为第二层L2,将第三组账本所在层次定义为第三层L3,依次类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区块链运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区块链运行设备60包括相互耦接的存储器61和处理器62,处理器62用于执行存储器61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区块链运行设备6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型计算机或服务器,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而言,处理器6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储器61以实现上述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处理器6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6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6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或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62可以由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71,计算机程序71在被处理器62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上文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倾向于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参考,为了简洁,本文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相关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相关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断开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断开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或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易知,可在保持本申请的教示内容的同时对装置及方法作出诸多修改及变动。因此,以上公开内容应被视为仅受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在所述区块链上,该方法包括:
接收提案请求,所述提案请求包括所述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内容;
响应所述提案请求,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
向所述社区成员中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发起所述提案请求的投票;
接收所述社区成员中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的投票结果;
统计所述投票结果,若所述投票结果表明投票通过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所述提案请求,并在所述智能合约上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若所述投票结果表明所述投票通过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不通过所述提案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的运行需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之前,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响应于满足,则运行所述智能合约,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
响应于不满足,则不运行所述智能合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合约判断所述交易信息是否满足执行条件包括:
响应于满足,则所述社区成员发送交易信息;
响应于不满足,则所述社区成员不发送交易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找社区成员中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所述社区成员之前包括:
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拥有所述区块链的货币;
响应于拥有,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
响应于不拥有,所述社区成员不参与所述提案请求的所述投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是否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响应于符合,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响应于不符合,所述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所述区块链的所述货币小于第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合约包括:基础智能合约、中间智能合约和应用智能合约;
所述基础智能合约被所述中间智能合约和所述应用智能合约调用;
所述中间智能合约介于所述基础智能合约和所述应用智能合约之间,所述中间智能合约屏蔽所述基础智能合约的细节,辅助所述应用智能合约调用所述中间智能合约;
所述应用智能合约是应用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合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础智能合约包括:账本系统智能合约、治理系统智能合约、激励系统智能合约、免疫监督系统智能合约、记账系统智能合约、生成控制系统智能合约、修复系统智能合约、冗余备份系统智能合约、消化吸收系统智能合约和质量声誉系统智能合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合约部署在第一总账本、第一分账本、第二总账本和第二分账本上;
其中,第一组账本,包括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一分账本,第一总账本是所述第一分账本的总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是所述第一总账本的分账本;
第二组账本,包括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第二总账本是所述第二分账本的总账本,所述第二分账本是所述第二总账本的分账本,所述第一组账本是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母账本组,所述第二组账本是所述第一组账本的子账本组,所述第一总账本是所述第二总账本的母账本,所述第二总账本是所述第一总账本的子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是所述第二分账本的母账本,所述第二分账本是所述第一分账本的子账本,所述第一组账本的所述第一总账本与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所述第二总账本通信,所述第一组账本的所述第一分账本与所述第二组账本的所述第二分账本通信,所述第一分账本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所述第一总账本,使所述第一总账本更新,所述第二分账本的交易状态的改变告知所述第二总账本,使所述第二总账本更新;
其中,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一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一总账本和所述第二总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所述第一分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通过所述智能合约链接,找到所述第一总账本、所述第一分账本、所述第二总账本和所述第二分账本上初始的所述智能合约,所述在所述智能合约上增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在初始的所述智能合约中添加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9.一种区块链运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相互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
CN202310409794.6A 2023-03-09 2023-04-13 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759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1483 2023-03-09
CN2023102514831 2023-03-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5931A true CN117075931A (zh) 2023-11-17

Family

ID=8739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4355.9A Pending CN116563020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账本结构构建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28859.1A Pending CN116560682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系统、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09798.4A Pending CN116882793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CN202310409794.6A Pending CN117075931A (zh) 2023-03-09 2023-04-13 智能合约的更新方法、区块链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CN202310437538.8A Pending CN116561757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28858.7A Pending CN116527348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系统、账本间的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09787.6A Pending CN117155950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区块链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44355.9A Pending CN116563020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账本结构构建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28859.1A Pending CN116560682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系统、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09798.4A Pending CN116882793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37538.8A Pending CN116561757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28858.7A Pending CN116527348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系统、账本间的运行方法、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2310409787.6A Pending CN117155950A (zh) 2023-03-09 2023-04-13 区块链、区块链运行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7) CN11656302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3020A (zh) 2023-08-08
CN116882793A (zh) 2023-10-13
CN116560682A (zh) 2023-08-08
CN116561757A (zh) 2023-08-08
CN117155950A (zh) 2023-12-01
CN116527348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ngh et al. Blockchain technology for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CN112235114B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系统
Zeng et al. A consortium blockchain paradigm on hyperledger-based peer-to-peer lending system
CN112685766B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征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99735B (zh) 基于区块链的垂直电商交易平台
Herlihy et al. Cross-chain deals and adversarial commerce
CN11194973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证券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Molina-Jimenez et al. Run-time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of electronic contracts
Xue et al. Hedging against sore loser attacks in cross-chain transactions
US20210319456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customs clearance confirmation information
WO2020001369A1 (zh) 一种交易组、交易组构造方法、存储介质、设备和系统
CN108830697A (zh) 一种业财一体化系统和方法
CN112581290A (zh)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质押融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Townsend Distributed Ledgers: Design and Regulation of Financial Infrastructure and Payment Systems
Ageeva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uditing
Bidabad et al. IT role in fulfillment of Profit & Loss Sharing (PLS) mechanism
CN108711045A (zh) 一种收银系统和收银方法
CN11153901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报关方法及系统
WO2021051888A1 (zh) 账户系统、服务终端、交易管理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08762727A (zh) 一种事件驱动的财务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028078A (zh) 一种将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应用于票据池业务的方法
US10839387B2 (en) Blockchain based action and billing
CN11138311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727735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协作完成任务事件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841384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个人购汇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