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72301A -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72301A
CN117072301A CN202311121269.0A CN202311121269A CN117072301A CN 117072301 A CN117072301 A CN 117072301A CN 202311121269 A CN202311121269 A CN 202311121269A CN 117072301 A CN117072301 A CN 117072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ling
cooling system
difference
cooling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212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迪
刘向晖
周晓磊
欧阳丹
靖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112126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723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72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723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发动机本体、流量控制阀、散热器、暖风换热器、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本体的第一冷却液出口与暖风换热器的冷却液进口之间,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本体的第二冷却液出口与流量控制阀的冷却液进口之间,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流量控制阀的第二冷却液出口与散热器的冷却液进口之间,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阀电连接。通过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堵塞判断方法,可以提高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发动机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控制冷却液在各冷却回路中适当流通,以便在所有工况下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但可能由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加工制造缺陷、或者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冷却系统出现堵塞,如果不能快速准确的诊断出堵塞故障并判定堵塞的位置,容易引起发动机因工作温度异常而报警,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发动机直接损坏,且造成发动机工作温度异常的情况很多,排查并锁定异常原因的过程十分耗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堵塞判断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冷却器、发动机本体、流量控制阀、散热器、暖风换热器、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暖风换热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暖风换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流量控制阀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电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暖风换热器形成第一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流量控制阀形成第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流量控制阀、所述散热器形成第三冷却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并控制导通的冷却回路上冷却液的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本体包括缸盖水套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之间通过承孔连接;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冷却液进口,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盖水套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冷却液出口。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堵塞判断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在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是否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发生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所述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堵塞判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在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是否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发生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所述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第二方面中所述的堵塞判断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中所述的堵塞判断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包含多个冷却回路,通过在各冷却回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器获取各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并控制流量控制阀调节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分布,从而在堵塞判定时,可以根据各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确定是否堵塞并对堵塞位置进行定位。一方面,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冷却回路的温度进行监控,以便基于冷却系统中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进行堵塞判定,不会受限于单个位置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堵塞误判的情况,提高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各冷却回路的监控到的温度数据,针对不同冷却回路的堵塞情况进行检测判定及定位,利于对冷却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堵塞检测,堵塞检测范围大、准确率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管理模块中球阀开启角度与冷却液流量分配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流程示例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判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堵塞的的流程示例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0,发动机冷却系统;1,冷却器(水泵);2,发动机本体;21,缸盖水套(发动机缸盖);211,加热组件;22,缸体水套(发动机缸体);221,承孔;3,流量控制阀(热管理模块);4,散热器;5,暖风换热器;6,控制器(发动机控制器);7,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水温传感器);8,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水温传感器);9,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水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本公开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公开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公开。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发动机冷却系统1000包括:冷却器1、发动机本体2、流量控制阀3、散热器4、暖风换热器5、控制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三温度传感器9;
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冷却器1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一端,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一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另一端与所述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3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流量控制阀3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一端,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4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散热器4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6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9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3电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1、所述发动机本体2与所述暖风换热器5形成第一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1、所述发动机本体2、所述流量控制阀3形成第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1、所述发动机本体2、所述流量控制阀3、所述散热器4形成第三冷却回路。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是应用于车辆,也可适用于车辆之外的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1、发动机本体2、流量控制阀3、散热器4、暖风换热器5等,通过冷却管路将冷却系统中的各器件进行连接,形成冷却液在冷却系统中流通的冷却回路,并利用冷却液在冷却回路中流动,将各器件散发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或转换,以使得发动机本体2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其中,冷却液可以是硅酸盐冷却液、有机冷却液、纯水冷却液、混合冷却液等,具有流通性好、快速散热等特点。
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却器1可以是水泵、增压器等,可以用于对冷却液加压,以使得其在冷却系的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发动机本体2可以是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电力发动机以及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可以是用于提供动力的装置。流量控制阀3可以是热管理模块、节温器等,可以用于控制冷却液在冷却回路中的分布与流通情况,以适配发动机本体2的各类工况。其中,热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电机控制球阀旋转以调节冷却液在冷却回路中的流量分配;节温器可以通过温度控制石蜡融化程度以调节冷却液在冷却回路中的流量分配。例如,当发动机本体2处于冷启动工况下,控制少数冷却回路导通,以便发动机本体2快速升温并正常工作;当发动机本体2处于高负载工况下,尽可能多的导通冷却回路,以便发动机本体2快速降温。
本公开实施例中,散热器4可以是水冷式散热器4、油冷式散热器4等,通常由进液室、出液室及散热芯等三部分构成,可以通过冷却液在散热芯内流动,从而使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暖风换热器5可以是采暖装置,可以用于将冷却系统中的热空气通过热交换的方式散发出去,例如在汽车冷启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暖风换热器5传导至车内,以便在散热的同时为车内供暖。
本公开实施中,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器1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发动机本体2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一端,且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另一端与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以使冷却液流经冷却器1、发动机本体2与暖风换热器5,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7用于监控发动机本体2流向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的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器1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发动机本体2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一端,且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以使冷却液流经冷却器1、发动机本体2、流量控制阀3,形成第二冷却回路。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8用于监控从发动机本体2流向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与冷却器1的冷却液出口连接,发动机本体2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一端,且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另一端与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流量控制阀3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一端,且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另一端与散热器4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散热器4的冷却液出口与冷却器1的冷却液进口连接,以使冷却液流经冷却器1、发动机本体2、流量控制阀3、散热器4,形成第三冷却回路。其中,第三温度传感器9用于监控流量控制阀3流向散热器4的冷却液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6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7、第二温度传感器8、第三温度传感器9以及流量控制阀3电连接,控制器6可以用于获取设置于冷却系统中的各温度传感器传感的冷却液的温度数据,并根据温度数据控制流量控制阀3导通或关断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回路,以判断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堵塞故障发生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控制器6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6(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例如汽车发动机控制器6(Engine Control Unit,ECU),可以控制汽车发动机本体2在工作中,包括流量控制阀3开启角度在内的各类参数。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发动机出口处设置单个水温传感器,从而在堵塞判定时,通过该发动机出口处的水温上升速率来判断冷却系统中特定位置是否发生堵塞。一方面,冷却系统中水温上升速率易受发动机转速、负荷、以及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获取堵塞判定所采用的温升速率阈值,进而导致冷却系统堵塞判断准确率低,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另一方面,仅基于发动机出口处的特定位置的水温进行堵塞判定,即仅能检测一个特定冷却回路是否堵塞,无法覆盖冷却系统中其他冷却回路的堵塞状况,导致堵塞判断范围小、准确性低。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包含多个冷却回路,通过在各冷却回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控制器6获取各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并控制流量控制阀3调节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分布,从而在堵塞判定时,可以根据各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确定是否堵塞并对堵塞位置进行定位。一方面,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冷却回路的温度进行监控,以便基于冷却系统中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进行堵塞判定,不会受限于单个位置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堵塞误判的情况,提高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各冷却回路的监控到的温度数据,针对不同冷却回路的堵塞情况进行检测判定及定位,利于对冷却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堵塞检测,堵塞检测范围大、准确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6,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3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并控制导通的冷却回路上冷却液的比例。
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器6可以通过控制流量控制阀3的电机功率、电机电流等参数,以控制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从而流量控制阀3可以根据其开度导通或关断第二冷却回路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且流量控制阀3还可以根据其开度调节冷却液在导通的冷却回路中的分配比例。其中,流量控制阀3的开度可以是热管理模块中球阀的开启角度,也可以是节温器中石蜡的融化程度。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管理模块中球阀开启角度与冷却液流量分配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热管理模块中球阀的开启角度R,可以确定冷却液在第二冷却回路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中的分配情况。当热管理模块开启角度R设置为R0时,第二冷却回路和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冷却液流量在两个冷却回路中的分配比例均为0%;当热管理模块开启角度设置为大于R0且小于或等于R1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且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冷却液流量在第二冷却回路中分配0%-100%,在第三冷却回路中分配0%;当热管理模块开启角度设置为大于R1且小于R2时,第二冷却回路与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冷却液流量在第二冷却回路中分配100%-0%,在第三冷却回路中分配0%-100%;当热管理模块开启角度R设置为R2时,第二冷却回路关断且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冷却液流量在第二冷却回路分配0%,在第三冷却回路中分配为100%。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包含如前所述的多个冷却回路,不同的回路用于给发动机本体2中对应的器件降温或散热,以便发动机本体2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下工作。例如,第一冷却回路主要流经暖风换热器5,冷却效率低,适用于在发动机本体2冷启动工况、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开启,以便发动机本体2快速升温至正常温度范围下工作;也适用于作为冷却系统的基础冷却回路,将第一冷却回路设置为常开状态。再例如,第二冷却回路主要流经流量控制阀3,第二冷却回路是一个流量可调且冷却效率适中的冷却回路,适用于发动机本体2低负荷工况、或者是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适中时开启,以便将发动机本体2温度维持在正常温度范围下工作。还例如,第三冷却回路主要流经流量控制阀3、散热器4,第三冷却回路是一个流量可调且冷却效率高的冷却回路,适用于发动机本体2高负荷工况、或者是冷却系统冷却液温度过高时开启,以便将发动机本体2在温度超限等情况下快速降温至正常温度范围下工作。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发动机本体2所处的各类工况,通过控制器6控制流量控制阀3以灵活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分配比例,利于冷却系统及时地适配发动机本体2的各种工况,提高了冷却系统进行发动机冷却的及时性、稳定性;进一步的,也使发动机本体2尽可能多的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减少了因工作温度过高导致的发动机本体2异常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发动机本体2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本体2包括缸盖水套21和缸体水套22,所述缸体水套22与所述缸盖水套21之间通过承孔221连接;
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22的冷却液进口,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盖水套21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发动机本体2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22的冷却液出口。
如前述图1所示,发动机本体2包括设置有缸盖水套21的缸盖,设置有缸体水套22的缸体,缸盖水套21和缸体水套22之间通过承孔221连接。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以在发动机本体2内流通,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液可以由承孔221流向发动机缸盖水套21,发动机缸盖内的冷却液也可以由承孔221流向发动机缸体水套22,实现冷却液在发动机本体2中进行循环。此外,缸盖上还设置有加热组件211,用于为发动机本体2提供热源,辅助发动机本体2快速升温。
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却液通过发动机本体2的冷却液进口(缸体水套22的冷却液进口)流入,可以通过发动机本体2的第一冷却液出口(缸盖水套21的冷却液出口)流向第一温度传感器7;也可以通过发动机本体2的第二冷却液出口(缸体水套22的冷却液出口)流向第二温度传感器8。
本公开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本体2中设置有缸盖水套21和缸体水套22,通过承孔221实现发动机本体2内的冷却液流通,使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温度分布均匀,提升了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本体2进行冷却处理时的精确度;进一步的,也减少了因发动机本体2内温度分布不均导致的如发动机本体2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发动机本体2异常情况的发生,利于提高发动机本体2工作的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方法,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前述第一方面的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第三温度;
S302、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步骤S301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6,分别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第二温度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第三温度,其中,第一温度为第一冷却回路中,发动机本体2流向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温度;第二温度为第二冷却回路和/或第三冷却回路中,发动机本体2流向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温度,第三温度为第三冷却回路中,流量控制器6流向散热器4的冷却液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是以预定采样间隔获取以上温度数据,以便实时进行堵塞判断;也可以是在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获取以上温度数据进行堵塞判断。其中,堵塞判断条件可以是发动机本体2出现异常工况(例如,发动机本体2工作在高负荷工况下);也可以是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温度分布异常(例如,第一冷却回路中冷却液温度异常)。
在步骤S302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直接基于获取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也可以先确定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前述堵塞判断条件,在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定位堵塞位置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依据前述各温度传感器监控的冷却回路中特定位置的温度,将冷却液温度出现异常的位置确定为冷却液的堵塞位置;也可以是依据前述各温度传感器监控的冷却回路中特定位置之间的温度差异,将冷却液温度差异出现异常的位置确定为冷却液的堵塞位置。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发动机出口处设置单个水温传感器,通过该发动机出口处的水温上升速率来判断冷却系统中特定位置是否发生堵塞。一方面,冷却系统中水温上升速率易受发动机转速、负荷、以及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获取堵塞判定所采用的温升速率阈值,进而导致冷却系统堵塞判断准确率低,容易出现误判的情况;另一方面,仅基于发动机出口处的特定位置的水温进行堵塞判定,即仅能检测一个特定冷却回路是否堵塞,无法覆盖冷却系统中其他冷却回路的堵塞状况,导致堵塞判断范围小、准确性低。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在各冷却回路中的温度传感器,获取各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温度数据,并基于温度数据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堵塞。一方面,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冷却回路的温度进行监控,以便基于冷却系统中多个位置的温度数据进行堵塞判定,不会受限于单个位置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堵塞误判的情况,提高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各冷却回路的监控到的温度数据,针对不同冷却回路的堵塞情况进行检测判定及定位,利于对冷却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堵塞检测,堵塞检测范围大、准确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在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先基于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以及第三温度,确定当前冷却系统中冷却液分布状况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有多种,可以是单个温度异常时(例如,单个温度过高大过小),确定满足堵塞判断条件;也可以是两个温度之间差异异常时(例如,温度差异过大或者过小),确定满足堵塞判断条件;还可以是同时出现单个温度异常且两个温度之间差异异常时,确定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控制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根据第一温度或第二温度的值,直接控制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也可以根据第一温度的第二温度的差异值,控制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根据冷却回路的不同导通状态,实现冷却液在发动机本体2中不同的分配情况,进而以适配发动机本体2的各种工作状况。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冷却回路的各类导通状态下,基于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以及第三温度,判断堵塞是否发生并定位堵塞位置;也可以根据先根据上述温度值初步判定最可能出现堵塞的位置,并重新调整冷却系统中可能堵塞的位置对应的冷却回路导通状态后,重新获取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以及第三温度,并根据重新获取的温度数据进一步确定可能堵塞的位置是否发生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不需要实时根据温度数据进行堵塞判断,而是先基于温度数据初步判断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并在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再进一步基于温度数据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以及堵塞发生的位置,可以在堵塞概率大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堵塞判断,利于减少堵塞判断方法的计算量,节约计算机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响应于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其中,第一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发动机本体2第一冷却液出口与第二冷却液出口处的温度差异阈值,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例如在暖机工况下,设置为3℃-6℃的差值,或者设置为1.05%-1.08%的比值;第二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发动机本体2第二冷却液出口处与散热器4入口处的温度差异阈值,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例如在暖机工况下,设置为3℃-6℃的差值,或者设置为1.05%-1.08%的比值;第一预设温度阈值表征发动机本体2在进入暖机工况时,发动机本体2第一冷却液出口处(缸盖水套21出口处)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从冷启动进入到暖机工况时,发动机缸盖水套21处冷却液的温度值,例如50℃-60℃。
发动机本体2启动后,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水温,当|temp1-temp2|<Ts且|temp2-temp3|<ts且temp1<tw0时,即第一水温传感器水温和第二水温传感器水温差值较小,第二水温传感器水温和第三水温传感器水温差值较小,且第一水温传感器水温小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tw0时,进入堵塞判断程序;其中Ts和ts为阈值,通常为3℃——6℃。
需要说明的是,当发动机本体2处于冷启动工况下,发动机缸盖上的加热组件211加热缸盖,以便发动机本体2可以升温至暖机工况(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冷却系统通常仅导通散热效率较低的第一冷却回路,而将第二冷却回路、第三冷却回路关断,以便发动机本体2可以快速升温。在这类情况下,缸盖加热组件211工作会导致发动机本体2与暖风换热器5之间的第一温度较高;第二冷却回路关断,冷却液不能在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流通,导致第二温度较低,从而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较大;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冷却液不能在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流通,导致第三温度较低,从而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较大。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若检测到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较小、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较小,且第一温度较小,则冷却系统极有可能发生堵塞,可以确定为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利用温度数据判断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方式,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发动机冷却系统当前状况,利于提升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其中,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发动机本体2从冷启动进入到暖机工况时,发动机缸盖水套21处冷却液的温度值,例如50℃-60℃。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表征发动机本体2还处于冷启动阶段,需要进行快速升温,因此可以将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关断,以便发动机本体2可以快速升温并进入至暖机工况。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在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仅导通了第一冷却回路的情况下,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通常表征发动机本体2刚进入暖机工况,在此之前为了发动机本体2快速升温,缸盖上的加热组件211会加热发动机本体2,在这种情况下缸盖上的温度会远高于其他位置,即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温度差异会较大。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本体2刚进入暖机工况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的差异,针对性的对导通的第一冷却回路进行堵塞判断,利于快速得到堵塞判断结果并定位堵塞位置,提升了堵塞判断的效率以及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器1与所述发动机本体2之间是否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于表征发动机本体2与暖机换热器之间的冷却液温度以及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的冷却液温度的差异,在仅导通了第一冷却回路的情况下,若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较小,不符合前述缸盖上的温度会远高于其他位置,说明冷却系统很可能是第一冷却回路中的发动机本体2与冷却器1之间发生了堵塞;若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较大,说明发动机本体2与冷却器1之间发未堵塞,可以进一步检测发动机本体2当前工况并对冷却系统中其他回路进行堵塞判断。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说明冷却系统中第一冷却回路冷却液温度分布异常,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进一步确定冷却器1与发动机本体2之间是否堵塞。其中,第三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在仅导通第一冷却回路的情况下,发动机本体2第一冷却液出口与第二冷却液出口处的温度差异阈值,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冷却系统中第一冷却回路冷却液温度分布正常,可以根据第一温度确定发动机本体2的工况是否发生改变,并在对应的工况下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情况,先初步判断冷却系统可能发生堵塞的位置,再通过控制冷却回路的导通与关断,模拟发动机本体2不同工况下冷却系统中冷却液的分布状况,进一步针对可能堵塞的位置进行判断的方式,提高了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发动机从暖机工况进入到高负荷工况时,发动机缸盖水套21处冷却液的温度阈值,例如90℃-105℃。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是发动机本体2第一冷却液出口(发动机缸盖水套21冷却液出口)与暖风换热器5之间的温度,可以用于表征发动机缸盖温度。并可以利用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判断发动机本体2的当前工况,当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确定发动机本体2处于暖机工况;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确定发动机本体2处于高负荷工况。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本体2在暖机工况下,发动机本体2与暖风换热器5之间的第一温度可能工作在50℃-90℃之间,通常冷却系统通常是逐步导通不同冷却效率的冷却回路,以维持发动机本体2处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例如,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先导通冷却效率适中的第二冷却回路进行冷却;在冷却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继续导通冷却效率高的第三冷却回路优化冷却效果。而发动机本体2在高负荷工况下,通常冷却系统通常即刻导通冷却效率较高的第三冷却回路进行冷却。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发动机本体2处于暖机工况下,可以在第一冷却回路导通的基础上,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模拟暖机工况下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分布情况,根据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冷却回路导通,则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的差异通常较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到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的差异较大,可以确定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发生堵塞;否则可以进一步调整冷却回路的导通状况以检测系统中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发动机本体2处于高负荷工况下,可以在第一冷却回路导通的基础上,控制第三冷却回路导通,以模拟高负荷工况下冷却系统的冷却液分布情况,并根据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冷却回路的导通情况不同,进而容易出现堵塞的位置也有所不同。对此,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利用第一温度确定当前所处的工况,针对不同的工况模拟其对应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况,从而可以在不同工况下对冷却系统中容易出现堵塞的位置进行堵塞判断,利于提高堵塞判断的效率及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堵塞。
本公开实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未堵塞;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堵塞。其中,第四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入口与散热器4的冷却液入口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发动机本体2在高负荷工况下,由于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冷却回路导通,正常情况下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差异通常较小,若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到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差异较大,可以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发生堵塞;否则可以确定冷却系统中无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利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差异特性确定第四预设差异阈值,并依据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的方式简单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发动机本体2与所述流量控制阀3之间发生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所述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可以正常流通,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相对较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对应的第二冷却回路中出现堵塞导致冷却液温度分布异常,并可以确定是第二冷却回路的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发生堵塞。其中,第五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情况下,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的温度差异阈值,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未堵塞第二冷却回路中冷却液可正常流通,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冷却回路中多个特定位置的温度差异,依次确定冷却系统中各冷却回路是否堵塞,若当前冷却回路中未检测到堵塞,则调整冷却回路中的导通状况继续检测下一个冷却回路是否堵塞,有针对性的逐步判断冷却系统中各处是否发生堵塞,减少了堵塞判断部分位置被遗漏的情况,提高了发动机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3与所述散热器4之间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未堵塞;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堵塞。其中,第六预设差异阈值表征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流量控制阀3的冷却液入口与散热器4的冷却液入口之间的温度差异,可以是温度的差值,也可以是温度的比值。
如前所述,发动机本体2在暖机工况下,若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未堵塞,则调整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进一步判断流量控制器6与散热器4之间冷却回路之间是否堵塞,正常情况下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差异通常较小,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较小,可以确定冷却系统中无堵塞;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较大,则可以确定冷却系统中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利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状态下,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的温差特性确定第六预设差异阈值,并依据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的方式简单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其中,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发动机本体2进入到高负荷工况时,发动机缸盖水套21处冷却液的温度阈值,例如90℃-105℃。
本公开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第一温度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若第一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且小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表征发动机本体2处于暖机工况,在第一冷却回路导通的情况下,可以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判断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是否堵塞,若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差异较大,确定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堵塞;若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之间差异较小,则进一步导通第三冷却回路,并根据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在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堵塞,在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差异较小的情况下,确定冷却系统无堵塞。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通常表征发动机本体2属于热启动,或者是在暖机工况下因负载变化导致进入高负荷工况,使得发动机本体2附近冷却液温度过高,若不能及时调整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以快速降温,容易出现发动机本体2温度过高报警,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引起发动机本体2故障或损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发动机本体2附近冷却液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发动机冷却系统直接开启冷却效率较高的第三冷却回路,并快速判断这类情况下有针对性的检测最容易影响冷却效率的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是否堵塞,简化了堵塞判断的步骤,提高了堵塞判断效率,并增加了冷却系统的安全性。
下面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如前述图1所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包括:水泵1、发动机缸体22、发动机缸盖21、热管理模块3、散热器4、暖风换热器5、发动机控制器6、第一水温传感器7、第二水温传感器8、第三水温传感器9。其中,第一水温传感器监控从发动机缸盖21流向暖风换热器5的冷却液温度;第二水温传感器8监控从发动机缸体22流向热管理模块3的冷却液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9监控从热管理模块流3流向散热器5的冷却液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包含:冷却液旁通回路(第一冷却回路)、冷却液小循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第三冷却回路)。其中,冷却液旁通回路的流通路径为水泵1→缸体22→缸盖21→暖风换热器5→水泵1;冷却液小循环的流通路径为水泵1→缸体22→缸盖21→热管理模块3→水泵1;冷却液大循环的流通路径为水泵1→缸体22→缸盖21→热管理模块3→散热器4→水泵1。
本公开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可以先执行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程序,以确定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并在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执行堵塞判断程序。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流程示例图,如图4所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401、发动机启动;
在该实施例中,ECU检测发动机启动的方式,可以是ECU检测到发动机的启动指令;也可以是ECU接收到其他控制器6发送的发动机的启动指令。
S402、读取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采用水作为冷却液,ECU在发动机启动后,可以读取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第一水温传感器7的第一水温,第二水温传感器8的第二水温,第三水温传感器9的第三水温。
S403、是否满足|第一水温-第二水温|<第一温差阈值,且|第二水温-第三水温|<第二温差阈值,且第一水温<暖机第一阶段温度的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405;若否,执行步骤S403;
在该实施例中,ECU根据获取的各水温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判断,若第一水温传感器7的第一水温和第二水温传感器8的第二水温差值小于第一温差阈值,且第二水温传感器8的第二水温和第三水温传感器9的第三水温差值小于第二温差阈值,且第一水温传感器7的第一水温小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冷启动进入暖机工况温度,例如50℃)时,表征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满足堵塞判断条件,执行S404以执行堵塞判断程序;否则,执行S402以持续检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其中,第一温差阈值和第二温差阈值通常可以设置为3℃-6℃。
S404、执行堵塞判断程序;
在该实施例中,在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ECU继续执行堵塞判断程序,以进一步判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并在堵塞发生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若检测到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的差异较小、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的差异较小,且第一水温较小,则冷却系统极有可能发生堵塞,可以确定为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利用水温数据判断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的方式,可以更为直观的反应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当前状况,利于提升堵塞判断的准确性。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判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堵塞的的流程示例图,如图5所示,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否堵塞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包括第一水温传感器7的第一水温、第二水温传感器8的第二水温、第三水温传感器9的第三水温,即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7的第一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8的第二温度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9的第三温度。
S502、第一水温<暖机第一阶段温度;若是,执行步骤S503;若否,执行步骤S513;
该实施例中,暖机第一阶段温度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温度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断第一水温是否小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
S503、控制热管理模块角度运行至R0;
该实施例中,若第一水温小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热管理模块3角度运行至R0,使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冷却液小循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均关断,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关断。
S504、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冷却液小循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均关断的情况下,重新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S505、第一水温≤暖机第一阶段温度;若是,执行步骤S503;若否,执行步骤S506;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冷却液小循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均关断的情况下重新读取的第一水温,判断其是否小于或等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S506、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仅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第一水温大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的情况下,重新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S507、第一水温-第二水温>第三温差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13;若否,执行步骤S508;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仅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第一水温大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的情况下,根据重新读取的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的差异确定是否发生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第三温差阈值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差异阈值。
S508、临时判定冷却系统水泵和缸体之间水路堵塞;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仅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且第一水温大于暖机第一阶段温度的情况下,若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温差阈值,临时判定冷却系统水泵1和缸体22之间水路堵塞。
S509、控制热管理模块角度R,使R1<R≤R2;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热管理模块3角度R,使R1<R≤R2,在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的情况下控制冷却液大循环导通,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冷却回路导通。
S510、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冷却液旁通回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均导通的情况下,重新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S511、第二水温-第三水温<第五温差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12;若否,执行步骤S507;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根据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的差异,确定冷却系统水泵1和缸体22之间水路是否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冷却器1与发动机本体2之间是否堵塞。其中,第五温差阈值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四预设差异阈值。
S512、判定冷却系统水泵和缸体之间水路堵塞;
该实施例中,若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的差异小于第五温差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定冷却系统水泵1和缸体22之间水路堵塞。
S513、第一水温<暖机第二阶段温度;若是,执行步骤S514;若否,执行步骤S518;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的差异大于第三温差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水温确定是否发生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温度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暖机第二阶段温度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温度阈值。
S514、控制热管理模块角度R,使R0<R<R1;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第一水温大于暖机第二阶段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热管理模块3角度R,使R0<R<R1,在冷却液旁通回路导通的情况下,使冷却液小循环也导通,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二冷却回路导通。
S515、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冷却液旁通回路以及冷却液小循环均导通的情况下,重新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S516、|第一水温-第二水温|<第四温差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18;若否,执行步骤S517;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断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之间的差异是否小于第四温差阈值,其中,第四温差阈值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五预设差异阈值。
S517、判定冷却系统缸体和热管理模块之间水路堵塞;
该实施例中,若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之间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温差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定冷却系统缸体22和热管理模块3之间水路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发动机本体2与流量控制阀3之间发生堵塞。
S518、控制热管理模块角度R,使R1<R≤R2;
该实施例中,若第一水温与第二水温之间的差异小于第四温差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控制热管理模块3角度R,使R1<R≤R2,在冷却液旁通回路、冷却液小循环已导通的情况下,导通冷却液大循环,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温度与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冷却回路导通。
S519、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在冷却液旁通回路、冷却液小循环以及冷却液大循环均导通的情况下,重新读取各水温传感器温度。
S520、第二水温-第三水温<第五温差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21;若否,执行步骤S522;
该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断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之间的差异是否小于第五温差阈值,其中,第五温差阈值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第六预设差异阈值。
S521、判定冷却系统无堵塞;
该实施例中,若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的差异小于第五温差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定冷却系统无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未堵塞。
S522、判定冷却系统热管理模块和散热器之间水路堵塞;
该实施例中,若第二水温与第三水温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温差阈值,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判定冷却系统热管理模块3和散热器4之间水路堵塞,即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回路、第二冷却回路以及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第二温度与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流量控制阀3与散热器4之间堵塞。
本公开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通过设置在、在各冷却回路中的水温传感器,获取各冷却回路中冷却液的水温数据并确定冷却系统是否堵塞。一方面,通过各温度传感器对不同冷却回路的温度进行监控,以便基于冷却系统中多个位置的水温数据进行堵塞判定,不会受限于单个位置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减少堵塞误判的情况,提高冷却系统堵塞判断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各冷却回路的监控到的水温数据,针对不同冷却回路的堵塞情况进行检测判定及定位,利于对冷却系统进行更为全面的堵塞检测,堵塞检测范围大、准确率高。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装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堵塞判断装置600包括: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
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在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是否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发生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所述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602,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车辆的一种硬件实体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车辆800的硬件实体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其中:处理器801通常控制车辆800的总体操作。通信接口802可以使车辆通过网络与其他终端或服务器通信。
存储器803配置为存储由处理器801可执行的指令和应用,还可以缓存待处理器801以及车辆800中各模块待处理或已经处理的数据(例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语音通信数据和视频通信数据),可以通过闪存(FLASH)或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实现。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804进行数据传输。其中,处理器801用于执行上述堵塞判断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对应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堵塞判断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公开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别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公开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器、发动机本体、流量控制阀、散热器、暖风换热器、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进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一端,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一端;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暖风换热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暖风换热器的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
所述流量控制阀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一端,
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冷却液出口与所述冷却器的冷却液进口连接;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电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暖风换热器形成第一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流量控制阀形成第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器、所述发动机本体、所述流量控制阀、所述散热器形成第三冷却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和/或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并控制导通的冷却回路上冷却液的比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本体包括缸盖水套和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与所述缸盖水套之间通过承孔连接;
所述发动机本体的冷却液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冷却液进口,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一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盖水套的冷却液出口,所述发动机本体的第二冷却液出口设置于所述缸体水套的冷却液出口。
4.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堵塞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
在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是否满足堵塞判断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一预设差异阈值、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小于第二预设差异阈值,且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确定满足所述堵塞判断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关断的状态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器与所述发动机本体之间是否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四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均导通且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关断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发动机本体与所述流量控制阀之间发生堵塞;
在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的差异小于所述第五预设差异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导通,并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是否堵塞,包括:
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以及所述第三冷却回路均导通的状态下,若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的差异大于或等于第六预设差异阈值,确定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堵塞。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控制所述冷却系统的冷却回路的导通状态,并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温度是否大于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温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阈值。
14.一种堵塞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第二温度以及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第三温度;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温度、所述第二温度和所述第三温度,确定所述冷却系统是否发生堵塞,并在所述冷却系统发生堵塞的情况下定位堵塞位置。
15.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4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4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1121269.0A 2023-08-30 2023-08-30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Pending CN1170723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1269.0A CN117072301A (zh) 2023-08-30 2023-08-30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21269.0A CN117072301A (zh) 2023-08-30 2023-08-30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72301A true CN117072301A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0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21269.0A Pending CN117072301A (zh) 2023-08-30 2023-08-30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723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7940B (zh) 汽车水泵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控制器
US10125662B2 (en) Engine cooling device for vehicle
US11091008B2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US10018103B2 (en) Cooling water control apparatus
US9874134B2 (en) Cooling water control apparatus
CN109026335B (zh)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847136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00109657A1 (en) Vehicular coolant flow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17072301A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堵塞判断方法、装置、车辆、介质
US20150330287A1 (en) Engine cooling fan control strategy
CN107735744A (zh) 阀故障预测
JP2012215141A (ja) エンジン冷却装置
CN217207674U (zh) 一种发动机与变速箱协同热管理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295155B2 (ja) 電池冷却システム
CN115111349A (zh) 基于自动变速器的温控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738102B (zh) 一种发动机电子水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439111B (zh)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5217939B (zh) 变速器的温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5408842U (zh) 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及车辆
KR101562194B1 (ko) 수온조절기의 고장진단 방법
KR102371612B1 (ko) 차량의 엔진 냉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810326B (zh) 发动机热管理回路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7128079A (zh) 车辆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JP5206696B2 (ja) 内燃機関冷却装置システム
CN204299671U (zh) 防止汽车发动机过热的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