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2130A -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2130A
CN117062130A CN202311197853.4A CN202311197853A CN117062130A CN 117062130 A CN117062130 A CN 117062130A CN 202311197853 A CN202311197853 A CN 202311197853A CN 117062130 A CN117062130 A CN 1170621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measured
measurement result
receiving antenna
measurement peri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978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围围
王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DA Micro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978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21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2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21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上报测量结果;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对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较大值作为上报测量结果。上述方案可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更佳,降低小区异常重选的概率。

Description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5G终端设备通常支持多天线接收,以提供更快更好的通信服务,相应地也会带来较高的功耗。因此,为了节省功耗,在5G连接态,终端设备使用多根天线接收信号;在5G空闲态,终端设备则尽可能使用单根或一组天线接收信号。
现有的小区测量方案中,在5G连接态通常使用多根接收天线进行小区测量,将多根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上报给无线资源控制层(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而当终端设备从连接态(也称为connected态)切换为空闲态(也称为idle态)时,终端设备在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固定不变的单根(通常为ANT0)或单组接收天线(通常为ANT0&ANT1)进行小区测量。
上述测量方法的缺点在于:如果空闲态测量所选用的固定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质量较差,会导致上报的测量结果可能无法反映当前服务小区的信号真实质量(即,测量结果比小区实际信号质量要差)。例如,可能出现当前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小于预设阈值,或者小于邻区测量结果,进而很大概率会引发异常的5G系统内小区重选或由5G小区重选到4G小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小区测量方法,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降低小区异常重选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数量等于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且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中的每个测量周期具有一一对应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可选的,预先分组得到的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
可选的,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至少包含两根接收天线。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的全部接收天线的数量为四根且被预先分组为两组,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两根接收天线的夹角为180°。
可选的,在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直接采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其中,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是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可选的,所述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包括:对于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采用空间分集或时间分集或隐分集技术接收信号;对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每根接收天线所接收的信号,采用最大比值合并方法进行信号校正,得到该根接收天线的矫正后信号,然后基于所述矫正后信号确定该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将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小区测量装置,包括:周期性测量模块,用于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天线分组及测量结果轮询比较方案,避免出现各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为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差测量结果,并可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具体而言,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第一个测量周期,将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该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将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由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空闲态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固定不变的接收天线进行测量,本实施方案在各个测量周期分别采用各自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可以解决因固定测量天线的选取不当(例如,选取的固定测量天线为全部天线中信号质量最差或较差的)而导致上报测量结果较差,进而导致小区的异常重选问题。进一步,本实施方案采用当前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并通过与历史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轮询比较选较大的方式,得到当前测量周期的最终上报测量结果。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还能实现上报测量结果逐周期增大,有机会在执行小区重选判断之前确定最佳接收天线组(即,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进一步,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其中,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是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经历前预设数量个周期的轮询测量及比较选最佳之后,可以获得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及其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即,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由于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的信号质量,相较于其他接收天线组通常是最佳的,因此,在后续的每个测量周期,可以直接采用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从而有助于在后续各个测量周期均能有效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与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相等,且设置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与预先分组得到的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一一对应,可以使得全部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前预设数量个周期均能被测量到。由此,有助于避免测量过程中遗漏掉信号质量很好的接收天线,导致各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普遍较差,从而可能无法反映当前服务小区的真实信号质量,进而导致异常的小区重选。
进一步,相较于预先划分得到的全部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接收天线完全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可以在场景发生变化(例如,接收天线与服务小区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对同一接收天线的多次测量。由此,有机会获得同一接收天线的最佳测量结果。进一步实现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增大,降低小区异常重选的概率。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适当设置所述预设阈值,并对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直接采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
实际应用中,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通常是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越小,意味着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越接近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适当设置所述预设阈值,并对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后续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由此,有助于保证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最佳的基础上,减少运算开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区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1中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进行测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小区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区测量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小区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具备信号收发功能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选自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等)、服务器、云平台等。
所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具体地,每个测量周期均具有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更具体而言,在每个测量周期,可以使用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接收信号进行测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方法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或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中;或者,该方法可以采用硬件或者软硬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下面结合图2对所述步骤S11中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进行测量并确定上报测量结果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2是图1中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进行测量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具体地,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可以采用下述步骤S21至步骤S22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步骤S21中,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具体地,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中的第一个测量周期,可以指确认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的时刻起的首个测量周期。
在步骤S22中,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在具体实施中,每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参数的参数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RSRQ)以及信号干扰噪声比/信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除了上述列举可以反映信号质量的参数,还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需要,采用其他适当的参数,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天线分组及测量结果轮询比较方案,避免出现各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为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差测量结果,并可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具体而言,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第一个测量周期,将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该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将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由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在空闲态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固定不变的接收天线进行测量,本实施方案在各个测量周期分别采用各自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可以解决因固定测量天线的选取不当(例如,选取的固定测量天线为全部天线中信号质量最差或较差的)而导致上报测量结果较差,进而导致小区的异常重选问题。进一步,本实施方案采用当前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并通过与历史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轮询比较选较大的方式,得到当前测量周期的最终上报测量结果。由此,不仅可以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还能实现上报测量结果逐周期增大,有机会在执行小区重选判断之前确定最佳接收天线组(即,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包括:对于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采用空间分集或时间分集或隐分集技术接收信号;对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每根接收天线所接收的信号,采用最大比值合并方法进行信号校正,得到该根接收天线的矫正后信号,然后基于所述矫正后信号确定该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将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
其中,对于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每个测量周期,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当前测量周期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数量等于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且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中的每个测量周期具有一一对应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对所述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天线预先划分为2组,得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2),可以预先对前2个测量周期配置对应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体地,前2个测量周期与2个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如下:第1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第2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2)。
关于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与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一一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预设数量与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相等,且设置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与预先分组得到的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一一对应,可以使得全部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在前预设数量个周期均能被测量到。由此,有助于避免测量过程中遗漏掉信号质量很好的接收天线,导致各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普遍较差,从而可能无法反映当前服务小区的真实信号质量,进而导致异常的小区重选。
进一步地,预先分组得到的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可以是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总组数的第一预设比例。所述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的天线数量,可以是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的天线总数量的第二预设比例。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预设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设置。非限制性地,所述第一预设比例、第二预设比例均可以在区间[1/2,1]中选取适当数值。
例如,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划分为4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分别为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4),其中,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均包含2根接收天线。则可以设置其中的2组(或3组或4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例如,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3))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且各组间具有的相同的接收天线的天线数量可以设置为1或2根。
其中,所述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每两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间的相同接收天线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例如,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0、ANT1,待测量接收天线组(2)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0、ANT2,待测量接收天线组(3)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2、ANT3。
又如,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0、ANT1,待测量接收天线组(2)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1、ANT2,待测量接收天线组(3)包含的接收天线分别为ANT0、ANT3。
需要指出的是,在终端设备移动或位置发生较大变化的场景下,对同一根接收天线而言,由于其与服务小区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因此,相较于预先划分得到的全部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接收天线完全不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可以在场景发生变化(例如,接收天线与服务小区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对同一接收天线的多次测量。由此,有机会获得同一接收天线的最佳测量结果。进一步实现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增大,降低小区异常重选的概率。
进一步地,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至少包含两根接收天线。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某一组或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仅包含单根接收天线,而单根接收天线可能是接收信号质量比较差的那根天线,因此很容易导致使用该单根接收天线的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较差。尤其是在前一两个测量周期使用单根接收天线进行测量的情形,会导致前一两个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较差,进而大概率出现异常小区重选问题。
相较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至少包含两根接收天线,且每个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采用的是:该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该最大值必然不会是信号质量最差的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如此,有助于实现各个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上报测量结果较佳,有效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
但需要说明的是,在设置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至少包含两根接收天线的基础上,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接收天线的总数量也不宜太多,否则,会导致测量周期内的资源开销增大。
进一步地,预先分组得到的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至少包含两根夹角大于90°的接收天线。
可以理解的是,两根接收天线的夹角越大,其接收信号的质量差异往往越大,相应地,这两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也越大,这两根接收天线其中之一的测量结果越有可能较大。基于此原理,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至少包含两根夹角大于90°的接收天线,有助于实现每个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即,该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及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更佳,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
在一种典型应用场景中,所述终端设备的全部接收天线的数量为四根且被预先分组为两组,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两根接收天线的夹角为180°。
由于实际应用中,两根接收天线的夹角最大为180°,这种情形下这两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的差值往往也是最大的,因此,有助于使得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接近最佳或实际为最佳,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
进一步地,在第一个测量周期,在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之后,以及在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之前,还可以包括:计算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并确认所述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在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之后,以及在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之前,还可以包括:计算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并确认所述差值大于等于预设阈值。
其中,所述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采用现有技术中在连接态的测量及上报方案获得。例如,在连接态,采用所述终端设备的全部接收天线作为待测量接收天线并进行测量,然后选取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作为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
更进一步地,如果确认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可以采用另一种测量方案。以下结合图3对所述另一种测量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小区测量方法的流程图。所述另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S31至步骤S32。
在步骤S31中,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的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然后计算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直接采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其中,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可以是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在步骤S32中,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
其中,所述当前测量周期,即为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测量周期。
需要指出的是,在所述步骤S32中,在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周期之后的且属于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的其余测量周期,也采用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测量周期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而并非采用其余测量周期各自具有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
下面以一个非限制性示例对图3所示测量方案进行说明。
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划分为4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分别为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4),前4个测量周期与4个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之间预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第1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1),第2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2),第3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3),第4个测量周期对应待测量接收天线组(4)。
通过执行所述步骤S31,确认第2个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直接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2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在第2个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包括第3、4及后续测量周期),均采用第2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即,待测量接收天线组(2))进行小区测量。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适当设置。非限制性地,以至少采用RSRP作为测量结果为例,所述预设阈值可以在区间[4dBm,6dBm]选取适当数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实际应用中,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通常是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因此,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越小,意味着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即,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越接近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相反地,所述差值越大,意味着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全部接收天线中的最佳测量结果相差越大。
基于上述原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适当设置所述预设阈值,并对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与所述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在所述差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采用图2所示实施例的轮询测量及比较选最佳的测量方案,有助于使得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尽可能较佳,降低异常重选概率;在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采用图3所示实施例的测量方案,有助于保证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最佳的基础上,减少运算开销。
进一步地,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可以均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其中,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是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其中,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也即,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的最后一个上报测量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经历前预设数量个周期的轮询测量及比较选最佳之后,可以获得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该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即,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的信号质量,相较于其他接收天线组是最佳的。因此,在后续的每个测量周期,可以直接采用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从而有助于在后续各个测量周期均能有效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包括: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进行测量,并选取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用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直接采用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的最大值,作为上报测量结果,而无需与之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执行轮询比较操作。由此,可以有效降低小区异常重选概率的同时,节省资源开销。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包括: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进行测量,并选取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采用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执行轮询比较操作,也即,对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上报测量结果。由此,有助于避免因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的信号中断或与服务小区相对位置发生较大变化等情况引发的上报测量结果较差问题,有助于进一步避免小区异常重选。
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小区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小区测量装置可以包括:
周期性测量模块41,用于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在具体实施中,上述小区测量装置可以对应于具备小区测量功能的芯片;或者对应于终端中具有小区测量功能的芯片模组,或者对应于终端。
关于该小区测量装置的原理、具体实现和有益效果请参照前文及图1至图3示出的关于小区测量方法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3示出的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非挥发性存储器(non-volatile)或者非瞬态(non-transitory)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光盘、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等。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图1至图3示出的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例如,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芯片模组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芯片模组的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芯片模组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对于应用于或集成于终端的各个装置、产品,其包含的各个模块/单元可以都采用电路等硬件的方式实现,不同的模块/单元可以位于终端内同一组件(例如,芯片、电路模块等)或者不同组件中,或者,至少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软件程序的方式实现,该软件程序运行于终端内部集成的处理器,剩余的(如果有)部分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电路等硬件方式实现。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作示意与区分描述对象之用,没有次序之分,也不表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设备个数的特别限定,不能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个步骤的序号并不代表对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的限定。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小区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等于预先分组得到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组数量,且所述前预设数量个周期中的每个测量周期具有一一对应的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分组得到的多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中,至少一部分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具有相同的接收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至少包含两根接收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全部接收天线的数量为四根且被预先分组为两组,每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包含的两根接收天线的夹角为1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与连接态的上报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如果所述差值小于预设阈值,则直接采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实际测量结果,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
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所述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之后的每个测量周期,均采用最佳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
其中,所述最佳接收天线组是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中的最大实际测量结果所属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包括:
对于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采用空间分集或时间分集或隐分集技术接收信号;
对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每根接收天线所接收的信号,采用最大比值合并方法进行信号校正,得到该根接收天线的矫正后信号,然后基于所述矫正后信号确定该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
将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作为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
9.一种小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周期性测量模块,用于响应于从连接态切换为空闲态或者重选到新小区,在每个测量周期,使用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进行小区测量,以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并上报,其中,所述待测量接收天线组是对终端设备的多根接收天线预先分组得到的,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具有预配置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
其中,在所述前预设数量个测量周期,采用下述方式确定每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在第一个测量周期,确定其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将该实际测量结果作为第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自第二个测量周期起,确定当前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并对该实际测量结果与上一个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选取两者中的较大值,作为当前测量周期的上报测量结果;
其中,每个测量周期的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实际测量结果,是该待测量接收天线组的各根接收天线的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小区测量方法的步骤。
CN202311197853.4A 2023-09-15 2023-09-15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Pending CN1170621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7853.4A CN117062130A (zh) 2023-09-15 2023-09-15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97853.4A CN117062130A (zh) 2023-09-15 2023-09-15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2130A true CN117062130A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62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97853.4A Pending CN117062130A (zh) 2023-09-15 2023-09-15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213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3403B2 (en) Mobility measurements
JP6913171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ビームを選択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装置
JP7228634B2 (ja) ビーム測定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US10708790B2 (en) Adaptive beamforming scanning
CN110034832B (zh) 监控信道质量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EP4333493A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
JP2022104925A (ja) サービング周波数測定のためのビーム報告設定
CN111385890B (zh) 一种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装置
US10673587B2 (en) Beam management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EP3955640B1 (en) Frequency band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741564A (zh) 多波束系统中的小区排名
US11399325B2 (en) High-gain beam handover
US20220210780A1 (en) Beam Correspondence Capability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841683A1 (en) Beam training performed by a terminal device
US11523430B2 (en) Method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 and network device
US11909487B2 (en) Beamforming for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CN117062130A (zh) 小区测量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US2024008079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terminal
CN111867093B (zh) 一种波束互易性能力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09413717B (zh) 一种lte终端测量小区选择方法
US2022002211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24001486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ell Measurement in a Cellular Network
US20220104086A1 (en) Cell ranking in multi beam system
US11445436B2 (en) Cell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thresholds
US20220149928A1 (en) Virtual beam sweeping for a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new radio and long term evolution active antenna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