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61588A -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61588A
CN117061588A CN202311310002.6A CN202311310002A CN117061588A CN 117061588 A CN117061588 A CN 117061588A CN 202311310002 A CN202311310002 A CN 202311310002A CN 117061588 A CN117061588 A CN 117061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loud platform
gateway
targ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0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61588B (zh
Inventor
谭钢
甘伟旺
王胜强
刘刚
方钰敏
龙锦帆
程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gmee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00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61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61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61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8Multiprotocol handlers, e.g. single devices capable of handling multiple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云平台接收到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云平台上存储有产品模型以及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对目标设备的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指定主题的连接;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将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本申请能够在无需对设备进行二次编码的情况下支持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主要由物联网设备(智能设备)、网关以及物联网云平台三个部分组成,以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处理、展示以及控制。
现有技术中,物联网云平台通常采用集成开发的SDK(Software Development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的方式实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数据下发,即物联网云平台首先生成不同语言版本的SDK,设备生产商则根据物联网云平台提供的SDK对设备进行二次编码开发,以便将设备接入物联网云平台。
然而,上述方法需要对已有的设备进行重新编码开发,会耗费大量开发成本;同时重新编码后的设备还需要与物联网云平台进行联调测试,调试周期长,且接入效率较低,无法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云平台需要进行二次编码导致的接入成本高以及接入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包括: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其中,云平台上存储有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其中,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的步骤前,包括:在云平台上构建与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其中,产品模型具有多个属性参数,属性参数用于定义同一类别设备所支持的能力;其中,同一类别设备包括支持不同通信协议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建立每个通信协议与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基于每个通信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数据字段;根据每个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
其中,响应于通信协议为第一通信协议,建立每个通信协议与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第一通信协议中指定顺序处的多个字节序号建立至少一个第一映射关系;基于每个通信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的步骤,包括: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字段;其中,第一数据字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对应属性参数的ID,第一数据字段的剩余字节序号对应属性参数;根据每个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一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一接入文件。
其中,响应于通信协议为第二通信协议,建立每个通信协议与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第二通信协议中的指定寄存器起始地址与指定读取数量建立第二映射关系;基于每个通信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的步骤,包括: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字段;其中,第二数据字段的寄存器起始地址对应属性参数的ID,从寄存器起始地址往后对应读取数量的至少一个寄存器地址对应属性参数;根据每个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的步骤,包括:根据第二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二接入文件。
其中,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提取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符,对设备标识符进行鉴权处理;响应于鉴权通过,向网关发送与目标设备对应的设备密钥以及对应的产品模型的产品密钥,以使网关基于设备密钥与产品密钥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其中,设备密钥为云平台对目标设备进行定义时生成。
其中,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的步骤后,包括:响应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升级,基于升级后的通信协议在云平台上配置新的接入文件;响应于接收到通信协议升级的目标设备的请求,并在对请求的鉴权通过后,将新的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包括:网关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并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通过指定主题接收云平台发送的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的目标接入文件;对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字段;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包括:目标设备向网关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以使网关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将设备数据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基于接收到的目标接入文件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云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四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存储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五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在云平台上存储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与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且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能够在目标设备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无需对设备进行二次编码的情况下支持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设备接入系统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中设备接入系统一实施方式的信号流向图;
图3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云平台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网关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目标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设备接入系统。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设备接入系统一实施方式的原理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备接入系统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目标设备101、网关102以及云平台103。
本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101指的是在云平台103上注册并绑定的物联网设备,目标设备101用于将采集的设备数据上报至云平台103。
其中,目标设备101通常为某个行业下具备某种能力的智能设备,目标设备101应用该能力获取到的数据即为设备数据。其中,目标设备101的属性数据也属于设备数据。
其中,目标设备101可以为焊机、报警器、智能马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若目标设备101为焊机,则设备数据可以为焊机的电流、电压等属性数据。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若目标设备101为烟雾报警器,则设备数据可以为烟雾报警器采集的烟雾浓度,也可以为烟雾报警器的电池电量、接收信号强度等属性数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目标设备101可以通过不同的通信协议上报设备数据。
其中,通信协议包括Hex协议与Modbus协议,Hex协议指的是设备主动上报数据时采用的二进制协议,Modbus协议指的是设备被动上报数据时采用的协议。
其中,目标设备101可以仅支持其中一种通信协议,也可以同时支持两种通信协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仅支持Hex协议。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仅支持Modbus协议。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同时支持Hex协议与Modbus协议。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102指的是网间连接器或协议转换器。网关102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其中,网关102既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网关102作为连接目标设备101与云平台103的中间部分,向下一一对应连接目标设备101,收集目标设备101采集的设备数据,同时向上为云平台103提供目标设备101对应的设备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103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物联网平台。云平台103上存储有目标设备101对应的产品模型(或物模型)。其中,产品模型(Profile)由用户编写,用于描述目标设备101具备的能力和特性。在云平台103上构建对应于目标设备101的抽象模型,能够使云平台103理解该目标设备101支持的服务、属性、事件等信息(即目标设备101所支持的能力)。
其中,云平台103还存储有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网关102通过解析接收到的目标接入文件,可以获取到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具体地,每个产品模型的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Hex协议与Modbus协议。
本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101与网关102通过本地总线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与网关102可以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Network,CAN)接口进行连接。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与网关102可以通过以太网(EtherCAT,ETH)接口进行连接。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可以通过RS232(全双工单站)接口进行连接。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101可以通过RS485(两线半双工)接口进行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102与云平台103通过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Telemetry Transport,MQTT)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中设备接入系统一实施方式的信号流向图。本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101向网关102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以使网关102在上电后转发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至云平台103。云平台103接收到请求后,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101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102与云平台103中指定主题的连接。云平台103基于目标设备101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并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102,以使网关102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的数据字段。网关102接收目标设备101发送的设备数据或主动查询目标设备101采集的设备数据,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101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云平台103,以使云平台103对处理后的设备数据进行展示和存储。
具体地,MQTT是一个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消息发布/订阅传输协议,具有轻量、简单、开放和易于实现的特点。在通信过程中,MQTT协议中包括发布者(Publish)与订阅者(Subscribe),发布者可以同时是订阅者。主题(Topic)可以提供网关102从云平台103订阅和/或发布消息的通道,订阅主题是一种消息传递模式,这种模式下发布者将消息、事件或者数据发布到一个主题,而订阅者则订阅感兴趣的主题,并接收发布者发布的内容。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103中设置有至少一个主题,每个主题至少对应一个目标设备101,网关102可以通过目标设备101对应的指定主题将处理设备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103。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云平台,该方法包括:
S11: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其中,云平台上存储有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上设置有与目标设备对应的指定主题,当目标设备需要通过云平台中的指定主题上订阅和/或发布消息时,向云平台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网关在上电后,将该请求转发至云平台。
其中,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中包括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符(Mac)。
本实施方式中,产品模型中的产品指的是具有相同功能的同一类别设备的集合,且同一类别设备的多个设备可以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
其中,产品模型包括产品的多个属性参数,每个属性参数都有一个唯一标识符。每个产品模型对应有一个产品秘钥,作为产品模型在云平台上的唯一标识符。
本实施方式中,接入文件指的是终端通信约定(Terminal CommunicationConventions,TCC)规则,多个TCC规则分别用于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目标设备101上报数据。
具体地,TCC规则是将产品模型中每一个属性参数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的格式进行映射,得到多个数据字段,并将多个数据字段按照通信协议的格式进行封装,得到对应的TCC规则,其中,多个数据字段组成TCC规则的多个TCC参数。
其中,Hex协议对应的TCC规则与Modbus协议对应的TCC规则具有不同的映射方式,所包括的TCC参数也不同。
S12: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提取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符(Mac地址),对设备标识符进行鉴权处理。响应于鉴权通过,向网关发送与目标设备对应的设备密钥以及对应的产品模型的产品密钥,以使网关基于设备密钥与产品密钥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其中,设备密钥为云平台对目标设备进行定义时生成。
其中,鉴权处理指的是云平台验证目标设备是否为在云平台上完成过注册的设备。
本实施方式中,鉴权处理指的是云平台验证目标设备是否为在云平台上完成过注册的合法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目标设备在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之前,首先需要在云平台上进行注册。具体地,基于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在云平台定义该目标设备,并关联与其对应的产品模型,此时设备在云平台上是未激活状态。定义目标设备后,云平台自动生成目标设备的设备秘钥(deviceKey)。目标设备使用账号(设备标识符)与密码(用户自定义)登录云平台,以使云平台验证账号、密码的合法性。认证通过后目标设备的状态由未激活变为在线,完成注册过程。
其中,设备秘钥是云平台根据目标设备的Mac地址自动生成的字符串,用于目标设备发布和订阅主题。
以主题:/megmeetiot/model/tcc/N51fjZ5LfN/${deviceKey}/set 为例,其中的deviceKey就是设备秘钥,目标设备通过订阅该主题接收云平台下发的TCC规则。
S13: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通过配置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指令,并根据用户指令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其中,配置界面为云平台提供的可视化界面,配置界面为用户提供云平台中存储的与目标设备关联的产品模型所对应的多个TCC规则,以供用户从中选择出与目标设备的通信协议对应的TCC规则。
本实施方式中,TCC规则分别包括两大类别,分别对应Hex协议与Modbus协议,即类别对应的是TCC规则的编码规则。每种类别下TCC规则又可分为四个维度(RS232、RS485、CAN与以太网),每个维度代表目标设备与网关的一个端口类型。
本实施方式中,用户首先基于目标设备的产品类型确定其对应的产品模型,进而根据目标设备所支持的通信协议类型(Hex协议与Modbus协议)选择出对应类别的TCC规则,再基于目标设备连接网关的端口类型从该类别的多个TCC规则中选择出对应端口类型的目标TCC规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为焊机,支持的通信协议为Hex协议,连接网关的端口类型为CAN,则先确定与焊机对应的产品模型,并通过配置界面提供关于该产品模型的多个TCC规则,进而确定对应Hex协议所对应的多个TCC规则,并从该类别的多个TCC规则中选择与CAN对应的TCC规则。
S14: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目标设备对应的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对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并得到产品模型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网关保存上述数据字段,并在获取到设备数据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数据字段包括产品模型的ID(Identification,身份)以及产品模型中每个属性、服务、事件所对应的属性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获取到目标TCC规则后,对目标TCC规则进行解析,得到多个TCC参数,而每个TCC参数均对应一个数据字段,这些数据字段分别对应产品模型的ID以及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网关根据每个数据字段在对应的通信协议中的编码规则与映射关系,对应获取设备数据中的指定位置的字段,以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其中,处理后的设备数据的文件格式可以是JSON、XML或二进制等等,只要云平台可以识别出其中的字段以及对应的值即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15: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通过目标设备对应的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其中,云平台可以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展示,还可以存储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可以理解地,通过云平台下发目标TCC规则给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TCC规则并根据解析获取的数据字段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能够避免开发人员根据不同设备的开发环境进行重新编码,降低了设备的开发成本,从而降低了设备接入云平台的接入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升级,基于升级后的通信协议在云平台上配置新的接入文件。响应于接收到通信协议升级的目标设备的请求,并在对请求的鉴权通过后,将新的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基于新的接入文件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目标设备原本仅支持Hex协议,后续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升级,使其仅支持Modbus协议,则在云平台上配置与Modbus协议对应的TCC规则。响应于接收到通信协议升级的目标设备的请求,并在对请求的鉴权通过后,将新增的与Modbus协议对应的TCC规则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基于新的TCC规则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云平台上新增TCC规则,能够通过下发新的TCC规则实现对设备数据的处理与上传,而无需对设备进行重新编码,从而提高了目标设备的接入效率。
进一步地,由于每个产品模型所对应的多个TCC规则可以适用于该产品模型所兼容的同一类别设备中的所有设备,因而仅需要在云平台上配置一次TCC规则,就能在设备未升级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的TCC规则将同一类别设备中的所有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极大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接入。
区别于现有技术,通过在云平台上存储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与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且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能够在目标设备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无需对设备进行二次编码的情况下支持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云平台,该方法包括:
S21:在云平台上构建与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其中,产品模型具有多个属性参数,属性参数用于定义同一类别设备所支持的能力;其中,同一类别设备包括支持不同通信协议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
本实施方式中,在构建产品模型时,会生成产品模型的产品ID、产品秘钥以及产品模型中每个属性、服务、事件所对应的属性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产品模型可以为JSON格式的文件,例如服务类型(Service Type)、服务标识(Service ID)等。其中,产品模型还可以为XML或二进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以烟雾报警器开发的产品模型为例,其具有电池电量、接收信号强度以及烟雾检测状态等属性,同时具有烟雾浓度报警、故障上报、防撬报警等事件,将上述属性以及事件转换为属性参数,并以JSON格式存储在一个产品模型中,即可使云平台理解烟雾报警器所支持的能力,之后烟雾报警器上报数据时,若数据中包括对应某些属性或事件的属性参数,则云平台可以根据预存的产品模型识别出设备电量低或设备具备报警的能力。
本实施方式中,同一类别设备可以为一组具有烟雾报警功能的多个烟雾报警器,或者是一组具有焊接功能的多个焊机,且同一类别设备中对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可以为3个、5个或更多个。
其中,同一类别设备中的多个设备可以分别支持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具有相同烟雾报警功能的A报警器与B报警器,A报警器可以支持Hex协议,B报警器可以支持Modbus协议等。
S22:建立每个通信协议与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同一类别设备中支持不同通信协议的目标设备,需要根据两种通信协议分别对应的编码方式对产品模型中的属性参数以及属性ID进行映射。
其中,通信协议包括Hex协议与Modbus协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Hex协议通过下标的(起始字节序号+预设字节序号+结束字节序号)表示一个Hex参数,基于Hex协议对产品模型中的属性参数进行映射时,需要将每个属性参数与Hex协议中定义的具有特定字节顺序的Hex参数进行关联。
本实施方式中,Modbus协议通过(寄存器地址+功能码+读取寄存器个数)表示一个Modbus参数,基于Modbus协议对产品模型中的属性参数进行映射时,需要将每个属性参数与Modbus协议中定义的具有特定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特定读取数量的Modbus参数进行关联。
S23:基于每个通信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数据字段。
本实施方式中,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产品模型中的多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并生成对应的数据字段,每个数据字段即为TCC规则中的一个TCC参数。
其中,Hex协议的参数类型有字符、整型以及位值,每种类型的参数对应不同的编码方式。
具体地,字符类型的Hex参数的编码方式为:起始字节序号+预设字节序号+结束字节序号,通过预设字节序号表示一个属性参数。整型类型的Hex参数的编码方式为:起始字节序号+预设字节序号+结束字节序号,通过预设字节序号表示一个属性参数。位值类型的Hex参数的编码方式为:起始字节序号+预设字节序号+结束字节序号+起始bit位序号+结束bit位序号,通过预设字节序号的起始bit位序号与结束bit位序号表示一个属性参数。
本实施方式中,Modbus协议通过(寄存器地址+功能码+读取寄存器个数)表示一个Modbus参数,基于Modbus协议对产品模型中的属性参数进行映射时,需要将每个属性参数与Modbus协议中定义的具有特定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特定读取数量的Modbus参数进行关联。
其中,Modbus协议的参数类型有字符、整型以及位值,每种类型的参数对应不同的编码方式。
具体地,字符类型的Modbus参数的编码方式为:功能码+起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数量,从起始寄存器地址开始连续数量的至少一个寄存器地址表示一个属性参数。整型类型的Modbus参数的编码方式为:功能码+起始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数量,从起始寄存器地址开始连续数量的至少一个寄存器地址表示一个属性参数。位值类型的Modbus参数的编码方式为:功能码+起始寄存器地址+起始bit位序号+结束bit位序号,通过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起始寄存器地址的起始bit位序号与结束bit位序号表示一个属性参数。
S24:根据每个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的预设格式对产品模型的ID以及多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多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
其中,完整封装后的一个TCC规则包括:帧头+帧长度+多个TCC参数+CRC校验+帧尾。
S25: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其中,云平台上存储有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具体过程请参见S1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6: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具体过程请参见S1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7: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具体过程请参见S1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8: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具体过程请参见S14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9: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具体过程请参见S15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产品模型中的多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并生成对应的数据字段,以及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的预设格式对产品模型的ID以及多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多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并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能够在目标设备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三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云平台,该方法包括:
S301:在云平台上构建与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其中,产品模型具有多个属性参数,属性参数用于定义同一类别设备所支持的能力;其中,同一类别设备包括支持不同通信协议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
具体过程请参见S2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2:响应于通信协议为第一通信协议,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第一通信协议中指定顺序处的多个字节序号建立至少一个第一映射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协议为Hex协议。
本实施方式中,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Hex协议的下标关联,以与指定顺序处中的多个字节序号对应的参数建立第一映射关系。
其中,产品模型中的多个属性参数可以仅配置Hex协议中的部分参数,不用完全关联Hex协议的全部参数,后续下发给网关时,网关可以仅解析与属性参数进行了关联的Hex参数。
其中,根据Hex协议的参数类型,对属性参数进行映射的方式不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Hex参数的类型为字符,则可以通过Hex协议中字节序号为2~4的内容映射产品模型中电压的序列号。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Hex参数的类型为整型,则可以通过Hex协议中字节序号为2~3的内容映射产品模型中的电压,且电压值可以根据字节序号为2~3的内容对应的进制进行计算。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Hex参数的类型为位值,则可以通过Hex协议中字节序号为2~3的内容的起始bit位序号与结束bit位序号映射产品模型中的电压。
S303:基于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一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字段;其中,第一数据字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对应属性参数的ID,第一数据字段的剩余字节序号对应属性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1,Hex参数的类型为字符,且Hex协议=[FF FF 01 02 03],从0~4对下标进行编号,其中,序号0~1对应的“FF FF”为帧头,序号2~4对应的“01 02 03”则表示电压的序列号,即电压序列号=010203,其中,“01”为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203”为Hex协议中表示电压的字节序号。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电压序列号010203即为第一数据字段。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1,Hex参数的类型为整型,且Hex协议=[FF FF 01 02],从0~3对下标进行编号,其中,序号0~1对应的“FF FF”为帧头,序号2~3对应的“01 02 ”则表示电压的序列号,且电压值=0x0102(高位在前)=258(10进制),即0x0102=0*16^3+1*16^2+0*16^1+2*16^0=258。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电压序列号0x0102即为第一数据字段。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1,Hex参数的类型为位值,且Hex协议=[FF FF 01 02],从0~3对下标进行编号,其中,序号0~1对应的“FF FF”为帧头,序号2~3对应的bit0~bit3表示电压,“01 02 ”用二进制表示0000 00010000 0010,比特位从左到右为:bit15~bit0(高位在前)。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电压序列号bit15~bit0即为第一数据字段。
S304:根据第一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一接入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Hex协议的预设格式对多个第一数据字段进行封装,得到第一接入文件。
其中,第一接入文件包括:帧头+帧长度+多个第一数据字段+CRC校验+帧尾。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1,电压对应的Hex协议的字节序号为2~3,且Hex参数的类型为整型,则第一接入文件的内容为:FF FF 0001 00 0d 00 00 08 01 01 01 02 03 0a 04 Fe Fe。其中,“FF FF”表示帧头,第一个“00”表示TCC类型为0-Hex,第一个“01”表示是大小端类型中的大端(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第二个“00”与“0d”表示帧长度,第三个“00”表示属性类型,第四个“00”与“08”表示属性类型数据长度(包括属性+CRC+帧尾),第二个“01”表示Hex参数的类型为整型(int),第三个“01”表示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02”表示Hex协议中电压起始字节序号,“03”表示Hex协议中电压结束字节序号,“0a”与“04”表示CRC校验,“ Fe Fe”表示帧尾。
S305:响应于通信协议为第二通信协议,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第二通信协议中的指定寄存器起始地址与指定读取数量建立第二映射关系。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协议为Modbus协议。
本实施方式中,将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属性参数与Modbus协议中的指定寄存器起始地址与指定读取数量建立第二映射关系。
其中,产品模型中的多个属性参数可以仅配置Modbus协议中的部分参数,不用完全关联Modbus协议的全部参数,后续下发给网关时,网关可以仅解析与属性参数进行了关联的Modbus参数。
其中,根据Modbus协议的参数类型,对属性参数进行映射的方式不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Modbus参数的类型为字符,则可以将Modbus协议中的某个寄存器地址作为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并将该寄存器地址作为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将从该起始寄存器地址开始的连续指定读取数量的寄存器地址表示电压的序列号。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Modbus参数的类型为整型,则可以将Modbus协议中的某个寄存器地址作为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并将该寄存器地址作为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将从该起始寄存器地址开始的连续指定读取数量的寄存器地址表示电压的序列号。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Modbus参数的类型为位值,则可以以将Modbus协议中的某个寄存器地址作为产品模型中开关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并将该寄存器地址作为起始寄存器地址,以及将起始寄存器地址的起始bit位序号与结束bit位序号表示开关。
S306:基于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字段;其中,第二数据字段的寄存器起始地址对应属性参数的ID,从寄存器起始地址往后对应读取数量的至少一个寄存器地址对应属性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流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为06,Modbus参数的类型为字符,Modbus协议中的寄存器地址1000与属性参数的ID关联,从1000开始连续3个地址表示电流的序列号,则可用“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0)+读取数量(3)表示电流。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0)+读取数量(3)”即为第二数据字段。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电压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为01,Modbus参数的类型为整型,Modbus协议中的寄存器地址1003与属性参数的ID关联,从1004开始1个地址表示电流的序列号,则可用“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3)+读取数量(1)”即表示对应电压。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3)+读取数量(1)”即为第二数据字段。
在又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产品模型中开关对应的属性参数的ID为07,Modbus参数的类型为位值,Modbus协议中的寄存器地址1004与属性参数的ID关联,从1004开始1个地址表示电流的序列号,寄存器地址1004的比特位bit3表示开关状态,则可用“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4)+起始bit位序号(03)+结束bit位序号(03)”表示开关。其中,一个寄存器地址的值是两个字节共16位,即bit15~bit0。其中,基于编码规则生成的“功能码(03)+寄存器地址(1004)+起始bit位序号(03)+结束bit位序号(03)”即为第二数据字段。
S307:根据第二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二接入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根据Modbus协议的预设格式对多个第二数据字段进行封装,得到第二接入文件。
其中,第二接入文件包括:帧头+帧长度+多个第二数据字段+CRC校验+帧尾。
S308: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其中,云平台上存储有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具体过程请参见S11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9: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具体过程请参见S1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10: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具体过程请参见S13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11: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具体过程请参见S14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12: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具体过程请参见S15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通过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对应的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产品模型中的多个属性参数进行编码,并生成对应的第一数据字段与第二数据字段,以及分别根据Hex协议与Modbus协议的预设格式对产品模型的ID以及多个属性参数对应的多个数据字段进行封装,并生成对应多个通信协议的多个第一接入文件与第二接入文件,能够在目标设备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四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网关,该方法包括:
S41:网关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并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并在上电后,将该请求转发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提取请求中携带的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符,对设备标识符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接收云平台下发的与目标设备对应的设备密钥以及对应的产品模型的产品密钥,以基于设备密钥与产品密钥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S42:通过指定主题接收云平台发送的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的目标接入文件。
本实施方式中,接收云平台根据用户指令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并发送的目标接入文件。
S43:对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字段。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对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并得到产品模型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字段,网关保存上述数据字段,并在获取到设备数据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数据字段包括产品模型的ID(Identification,身份)以及产品模型中每个属性、服务、事件所对应的属性参数。
S44: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网关获取到目标TCC规则后,对目标TCC规则进行解析,得到多个TCC参数,而每个TCC参数均对应一个数据字段,这些数据字段分别对应产品模型的ID以及至少一个属性参数,网关根据每个数据字段在对应的通信协议中的编码规则与映射关系,对应获取设备数据中的指定位置的字段,以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S45:通过指定主题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方式通过云平台下发目标TCC规则给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TCC规则并根据解析获取的数据字段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能够避免开发人员根据不同设备的开发环境进行重新编码,降低了设备的开发成本,从而降低了设备接入云平台的接入成本。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设备接入方法第五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目标设备,该方法包括:
S51:目标设备向网关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以使网关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向网关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前,需要在云平台上进行注册。具体地,基于目标设备的Mac地址在云平台定义该目标设备,并关联与其对应的产品模型,此时设备在云平台上是未激活状态。定义目标设备后,云平台自动生成目标设备的设备秘钥(deviceKey)。目标设备使用账号(设备标识符)与密码(用户自定义)登录云平台,以使云平台验证账号、密码的合法性。认证通过后目标设备的状态由未激活变为在线,完成注册过程。
可以理解地,目标设备只有在鉴权通过后才能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能够避免未在云平台上注册的设备接入云平台。
S52:将设备数据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基于接收到的目标接入文件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云平台。
可以理解地,通过云平台下发目标接入文件给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并根据解析获取的数据字段对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能够避免开发人员根据不同设备的开发环境进行重新编码,降低了设备的开发成本,从而降低了设备接入云平台的接入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每个产品模型所对应的多个接入文件可以适用于该产品模型所兼容的同一类别设备中的所有设备,因而仅需要在云平台上配置一次接入文件,就能在设备未升级的情况下,通过配置的TCC规则将同一类别设备中的所有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极大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多个设备的快速接入。
对应地,本申请提供设备接入方法的相关装置。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云平台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云平台800包括第一存储模块801、第一接收模块802、鉴权模块803、接入文件选择模块804、接入文件发送模块805、数据接收模块806。
第一存储模块801,用于存储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
鉴权模块803,用于基于请求对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接入文件选择模块804,用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接入文件发送模块805,用于将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806,用于通过指定主题接收网关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其中,具体过程请参阅S11~S15、S21~S29以及S301~S312中的相关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网关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网关900包括连接模块901、接入文件接收模块902、解析模块903、数据处理模块904以及数据发送模块905。
连接模块901,用于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并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以使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接入文件接收模块902,用于通过指定主题接收云平台发送的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的目标接入文件。
解析模块903,用于对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字段。
数据处理模块904,用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数据发送模块905,用于通过指定主题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平台。
其中,具体过程请参阅S11~S15以及S41~S45中的相关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目标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目标设备1000包括请求发送模块1001与设备数据发送模块1002。
请求发送模块1001,用于向网关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以使网关将请求发送至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对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鉴权通过后,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
设备数据发送模块1002,用于将设备数据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基于接收到的目标接入文件对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将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指定主题发送至云平台。
其中,具体过程请参阅S11~S15以及S51~S52中的相关文字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在云平台800上存储目标设备1000对应的产品模型与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且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能够在目标设备1000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900与云平台800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1000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900,以使网关900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1000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1000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900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800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无需对目标设备1000进行二次编码的情况下支持设备接入云平台800,从而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目标设备1000的快速接入。
对应地,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100包括存储器1101以及处理器1102。
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101用于存储程序数据,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处理器1102用于执行存存储器1101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具体而言,处理器1102用于控制其自身以及存存储器1101以实现如上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处理器1102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02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 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另外,处理器1102可以由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共同实现。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通过处理器1102在云平台上存储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与基于产品模型配置的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的多个接入文件,且接入文件中包括与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能够在目标设备鉴权通过并建立网关与云平台中指定主题的连接后,基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接入文件发送至网关,以使网关解析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数据字段后,基于数据字段与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并接收网关通过指定主题发送的处理后的设备数据,从而实现云平台对设备数据的采集与存储。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在无需对设备进行二次编码的情况下支持设备接入云平台,从而降低接入成本以及提高接入效率,继而实现设备的快速接入。
对应地,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0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0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1201,计算机程序1201被上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0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0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20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其中,所述云平台上存储有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以及基于所述产品模型配置的多个接入文件,多个所述接入文件分别对应多个类型的通信协议;其中,所述接入文件中包括与所述产品模型对应的数据字段;
基于所述请求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所述鉴权通过后,建立所述网关与所述云平台中所述指定主题的连接;
基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所述接入文件中选择目标接入文件;
将所述目标接入文件通过所述指定主题发送至所述网关,以使所述网关解析所述目标接入文件得到所述数据字段后,基于所述数据字段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通过所述指定主题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所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平台接收到网关发送的目标设备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的步骤前,包括:
在所述云平台上构建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产品模型;其中,所述产品模型具有多个属性参数,所述属性参数用于定义同一类别设备所支持的能力;其中,所述同一类别设备包括支持不同通信协议且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
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
基于每个所述通信协议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
根据每个所述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所述通信协议的多个所述接入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所述通信协议为第一通信协议,所述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中指定顺序处的多个字节序号建立至少一个第一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通信协议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一数据字段;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字段的第一个字节序号对应所述属性参数的ID,所述第一数据字段的剩余字节序号对应所述属性参数;
所述根据每个所述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所述通信协议的多个所述接入文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一接入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于所述通信协议为第二通信协议,所述建立每个所述通信协议与所述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的映射关系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产品模型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中的指定寄存器起始地址与指定读取数量建立第二映射关系;
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通信协议对应的所述映射关系与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对应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与所述数据编码规则对至少一个所述属性参数进行编码,生成至少一个第二数据字段;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字段的寄存器起始地址对应所述属性参数的ID,从所述寄存器起始地址往后对应所述读取数量的至少一个寄存器地址对应所述属性参数;
所述根据每个所述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所述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对应多个所述通信协议的多个所述接入文件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通信协议的预设格式对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数据字段进行封装,以生成第二接入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请求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鉴权处理,并在所述鉴权通过后,建立所述网关与所述云平台中所述指定主题的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提取所述请求中携带的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标识符,对所述设备标识符进行所述鉴权处理;
响应于所述鉴权通过,向所述网关发送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设备密钥以及对应的所述产品模型的产品密钥,以使所述网关基于所述设备密钥与所述产品密钥建立与所述云平台中所述指定主题的连接;其中,所述设备密钥为所述云平台对所述目标设备进行定义时生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过所述指定主题接收所述网关发送的所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的步骤后,包括:
响应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升级,基于升级后的通信协议在所述云平台上配置新的接入文件;
响应于接收到通信协议升级的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请求,并在对所述请求的鉴权通过后,将所述新的接入文件通过所述指定主题发送至所述网关。
7.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关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并将所述请求发送至云平台,以使所述云平台对所述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所述鉴权通过后,建立与所述云平台中所述指定主题的连接;
通过所述指定主题接收所述云平台发送的基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从多个接入文件中选择的目标接入文件;
对所述目标接入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数据字段;
基于所述数据字段与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通信协议对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
通过所述指定主题将所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8.一种设备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设备向网关发送订阅和/或发布指定主题的请求,以使所述网关将所述请求发送至云平台,通过所述云平台对所述请求进行鉴权处理,并在所述鉴权通过后,建立所述网关与所述云平台中所述指定主题的连接;
将设备数据发送至所述网关,以使所述网关基于接收到的目标接入文件对所述设备数据进行解析,并将所述处理后的设备数据通过所述指定主题发送至所述云平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数据,所述存储程序数据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接入方法中的步骤。
CN202311310002.6A 2023-10-11 2023-10-11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061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002.6A CN117061588B (zh) 2023-10-11 2023-10-11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002.6A CN117061588B (zh) 2023-10-11 2023-10-11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1588A true CN117061588A (zh) 2023-11-14
CN117061588B CN117061588B (zh) 2024-03-12

Family

ID=8866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0002.6A Active CN117061588B (zh) 2023-10-11 2023-10-11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6158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7476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Sap Se Meta broker for publish-subscribe-based messaging
CN109474916A (zh) * 2018-11-19 2019-03-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鉴权方法、装置以及机器可读介质
CN109889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树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方法
CN111970353A (zh) * 2020-08-12 2020-11-20 北京轻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中异构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643316A (zh) * 2022-10-26 2023-01-24 杭州昊美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网关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41716A (zh) * 2022-09-13 2023-04-07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167476A1 (en) * 2016-12-12 2018-06-14 Sap Se Meta broker for publish-subscribe-based messaging
CN109474916A (zh) * 2018-11-19 2019-03-15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鉴权方法、装置以及机器可读介质
CN109889551A (zh) * 2019-04-16 2019-06-14 湖南树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硬件接入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方法
CN111970353A (zh) * 2020-08-12 2020-11-20 北京轻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中异构设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941716A (zh) * 2022-09-13 2023-04-07 杭州华橙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43316A (zh) * 2022-10-26 2023-01-24 杭州昊美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网关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网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媛;赵江河;盛万兴;徐丙垠;: "配电自动化终端自适应技术基础分析与研究应用", 供用电, no. 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61588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4512B (zh) 北斗短报文的封装解析方法及装置
CN101854371A (zh) JavaScript对象的调用及处理的方法、装置
CN110287109A (zh) 协议接口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169482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60301B (zh) 一种消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9388417A (zh) 一种通信协议的更新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8995614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信息传输装置
JP2001292270A (ja) 通信端末装置
CN114500614A (zh) 卫星遥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502538A (zh) 画像标签生成逻辑映射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61588B (zh) 设备接入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44779B (zh) 一种wap业务性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173957B (zh) 一种Http接口快速配置联调平台
CN104077216B (zh) 软件测试方法及测试装置
CN113630404B (zh) 一种协议报文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746850A (zh) 一种物联网多通道数据采集方法
CN114285774A (zh) 流量录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6075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2433752A (zh) 页面解析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EP3038390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tracing
CN111711643A (zh) 一种物联网软件网关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141366B (zh) 报文报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513384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53871B (zh) 向车载应用推送消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7465B (zh) 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节点配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