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7579A -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7579A
CN117057579A CN202311119148.2A CN202311119148A CN117057579A CN 117057579 A CN117057579 A CN 117057579A CN 202311119148 A CN202311119148 A CN 202311119148A CN 117057579 A CN117057579 A CN 11705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node
power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dev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91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57579B (zh
Inventor
黄国尚
刘远远
陆洪波
聂新如
钱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she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she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she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sheng Zh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191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75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57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7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管理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构建配电网节点;交互并解析配电网的执行任务,确定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设置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确定节点标定数据;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配电网的数据;基于周期性监督数据和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基于关联验证结果和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配电网运行维护精确性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实现配电网精准高效运行维护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配电网构成和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对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配电网运行维护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亟需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运行维护精确性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本申请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交互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在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基于周期性监督数据和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通过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基于关联验证结果和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本申请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系统,该系统包括:电网节点构建模块,用于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调用标识配置模块,用于交互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节点标定数据模块,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监督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数据偏离验证模块,基于周期性监督数据和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关联验证结果模块,用于通过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运行维护信息模块,基于关联验证结果和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根据配电网的基本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构建配电网节点,实现节点精确定位;通过交互配电网执行任务,解析任务指令,根据解析结果调用配电网节点和线路,完成节点转换和线路配置;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为配电网节点和线路设置标定控制信息,并确定节点标定数据,实现节点和线路的精准控制;在配电网节点上配置监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采集节点运行数据,实现对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基于定期采集的监督数据和设置的节点标定数据,生成偏离验证结果,验证两类数据是否存在偏差,判断配电网是否存在潜在故障或运行异常;通过节点调用信息和数据偏差验证结果,生成关联验证结果,评估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关联性,判断故障影响范围和维护工作难易程度;根据数据偏差验证结果和上下游节点关联性评估结果,生成配电网运行维护信息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运行维护精确性和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达到实现配电网精准高效运行维护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中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中生成运行维护信息可能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系统可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电网节点构建模块11,调用标识配置模块12,节点标定数据模块13,监督数据采集模块14,数据偏离验证模块15,关联验证结果模块16,运行维护信息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配电网数字化模型,实现精确定位;采用监测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测;验证数据偏差,实现故障预测;评估上下游节点关联性,实现故障影响分析;生成综合性运行维护信息,实现精准高效进行配电网运维。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所述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
具体而言,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包括设备信息,线路信息、拓扑结构信息、控制设置信息等,其中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安装位置(经纬度坐标)、电气参数(电压等级、容量、连接方式等)等,为配电网各节点的基本属性;线路信息包括线路起始节点、终止节点、线路长度、线材类型等信息,为节点间的电力输送通道;拓扑结构信息指配电网的连接拓扑,包括节点间的上下游关系、归属区域等,构成了配电网的基本框架;控制设置信息包括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节点运维控制方式等信息。配电网节点是指配电网的基本单元,按连接关系可分为父节点和子节点,父节点作为上级节点,子节点作为下级节点,二者通过节点间的连接线实现电力传输。节点间标识是指节点的唯一识别码,用于标识节点在配电网中的精确位置,用于节点的精准定位。
通过收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如配电网的设计图、运行数据等信息,提取各设备的名称、安装位置、电气参数等基础设置信息,将各设备作为节点进行存储,在GIS平台构建配电网的数字化模型,建立各节点的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数据库。节点间的连接关系根据设计图确定,形成父节点和子节点的映射关系,并为每个节点指定唯一的标识编号。
通过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实现了配电网结构的数字化表达和节点的精确定位,为后续的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故障影响评估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步骤S200:交互所述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所述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所述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
具体而言,配电网的执行任务是指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完成的控制操作和管理工作,如保护动作的触发与解除、节点切换、负荷调度等。解析所述执行任务是指对配电网执行任务进行分析,提取完成任务的具体节点及线路。节点调用信息指在完成某项执行任务时,需要调用的节点、调度的节点间连接关系以及线路信息等。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是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根据任务要求切换上下级节点的连接或重新建立节点间的连通关系。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是指为配电线路指定参与执行任务的识别码,当某线路参与节点转换或电力重新配送时,可通过调用标识快速锁定相应的线路实现控制。
通过图像化交互、任务下达等方式获取配电网的执行任务,然后通过专家系统等方式解析执行任务,根据任务内容与配电网运行规则,分析任务完成所需的节点操作和线路控制,输出参与任务的节点及线路信息,其次,从解析结果中提取完成任务所调用的节点,查阅节点属性,确定节点名称、位置、电气参数等信息;再次,根据任务要求,为每个参与节点设置相应的操作方式,如“切换上下游节点连接”“隔离节点”“并入母线”等操作方式。接着,根据节点操作方式,考虑电气距离和拓扑结构,制定节点间调度方案,包括上下游节点变更的连接顺序等;然后,将解析出的参与节点、设置的操作方式和调度方案等信息汇总导出,形成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其中,根据节点调用信息中操作方式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如将某个父节点的上游节点修改为其的下游节点;根据节点调用信息配置相应的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以快速对配电网各设备和各线路进行定位。
通过解析配电网执行任务,提取参与任务的节点和线路信息,配置节点调用信息和线路调用标识,实现节点与线路参与任务执行的初始化,为配电网的精准运行维护奠定基础,从而有效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步骤S300: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所述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
具体而言,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是指在节点实现控制操作后,相应节点或线路参数预期应该发生的变化,如电压变化范围等,以此作为控制信息的评判标准。节点标定数据是指按照控制信息节点完成转换后的预期达到节点状态,如节点的上下游关系等,为实施控制后配电网应该达到的标准节点数据,为判断节点是否发生实际变位提供依据。根据任务解析结果预判可能执行的控制操作信息,根据控制信息分析各节点及线路在该操作下电气参数的变化规律等,设置各参数的变化范围作为标定控制信息。
根据标定控制信息和配置的调用标识,预测配电网的新运行状态,即若按照该标定控制信息和调用标识对节点实施控制后,在完成节点转换执行任务后各节点的标准数据,为节点标定数据,用于判断实际控制后节点在空间结构或电气特性上是否发生超出预期的变化,从而确定节点转换是否准确完成。
通过设置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为配电网的动态运行控制生成参考参数,以判断各节点及线路在执行控制操作后的实际运行状态是否符合预期,实现配电网的精准运行维护,从而实现对实际节点数据偏差的精准定位。
步骤S400:在所述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
具体而言,在配电网数字化模型中标识的各节点上安装监测设备,如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监视摄像头等,采集节点的电气参数数据和图像信息以监测节点的运行状态。通过已安装的监测设备,按一定频次自动采集各节点的运行参数,如电流、电压、温度等数据和视频图像,形成节点运行状态的监督数据集。周期性监督指以固定时间间隔重复采集,以能够基于变化趋势判断异常,其中,电气关键参数推荐10~30秒,一般参数1~5分钟,图像信息15~30分钟。
通过在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实现对配电网各节点动态运行参数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为配电网的状态判断和异常诊断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步骤S500:基于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
具体而言,周期性监督数据为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数据,节点标定数据为配电网的标准运行数据。获得配电网节点的周期性监督数据集和标定数据后,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判断节点运行状态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数据偏离验证是指将节点的周期性监督数据集与标定数据进行比对,判断监督数据的各参数是否超出标定数据设置的范围,若是,则表明节点存在异常状况,否则节点正常。通过数据偏离验证的分析,得出各节点是否存在异常的参数偏离情况,若周期性监督数据的某参数超过节点标定数据的范围,则判定该节点出现偏离,并记录偏离参数;若全部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则判定该节点正常,从而生成偏离验证结果。
通过运行状态监督数据与标定数据的对比,实现对配电网节点运行状态的自动判断,并精确定位异常节点及其参数偏离情况,实现对状态监测的智能化判断,减少对人工判断的依赖,提高工作效率。
步骤S600:通过所述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
具体而言,在获得数据偏离验证的结果基础上,对参与配电网执行任务的节点进行关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关联异常,实现异常关联定位。
首先,根据节点在执行任务时的关联关系,如上下游节点的连接,找到参与任务的节点之间的关联对象,建立节点间的关联矩阵。其次,分析上下游节点的数据偏离结果,判断是否同时或先后出现异常,是否同时存在异常参数或趋势相似,是否异常程度呈正相关,以判断两节点是否存在关联故障。然后,通过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得出节点间是否存在关联故障的判断结果。若存在,则记录关联节点及其异常参数,生成关联验证结果,为故障诊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通过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可以在配电网出现与调度标准有偏差的情况下,根据节点间的关联关系和异常监测结果,判断配电网中存在的异常是否存在关联或互相影响,实现精确定位,提高诊断效率。
步骤S700:基于所述关联验证结果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具体而言,运行维护信息指根据验证结果生成的配电网运行状态报告、故障警报信息、运维处理建议等信息,包括网络当前状态、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首先,提取各节点的数据偏离验证结果和关联验证结果,包括异常节点名称、异常参数名称、异常程度等信息。根据数据偏离验证结果判断出的节点异常信息,以及根据关联验证结果判断节点关联故障信息。其次,根据节点异常信息和节点关联故障信息通过专家系统推测导致该节点出现异常的参数最可能的原因,如设备超载、绝缘老化、母线短路等;并分析该异常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如上下游节点、区域网络等。接着,根据异常原因和影响范围,提出修复故障的建议措施,如更换设备、隔离故障区段、暂时替代供应等。最后,将异常诊断、影响范围、修复措施等内容汇总成运行维护信息报告,并据以更新网络运行状态,为运维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关联验证结果和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是将验证结果转化为可理解的诊断信息和处理建议,提供给配电网运行维护人员,实现了对故障诊断与决策的智能化,大大减少了人工分析的工作量,提高运维效率。生成的运行维护信息能够准确描述网络当前状态及存在问题,达到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精确性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610:当执行任一节点验证时,基于所述调用标识、所述调用父子节点进行节点关联分析,确定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
步骤S620:通过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当前节点的节点偏离值;
步骤S630:基于所述上游节点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上游节点偏离值;
步骤S640:根据所述节点偏离值和所述上游节点偏离值生成节点偏离真值;
步骤S650:基于所述节点偏离真值生成所述关联验证结果。
具体而言,在对某节点进行数据偏离验证后,根据该节点在执行任务时与其他节点的关联关系,如物理连接或参数依赖关系等,根据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信息和节点运行机理,通过调用标识确定当前节点的上下游关系,然后根据调用父子节点对上游节点和当前节点间的关联分析,判断对当前节点存在异常影响的节点,作为上游节点。上游节点是指其异常可对当前节点产生影响的节点,可能仅存在一个上游节点,也可能是多个上游节点。
根据当前节点的数据偏离验证结果,判断出节点存在的参数异常程度,如电压超差百分比等,表示为节点偏离值,反映节点自身运行状态的异常程度。然后,根据上游节点的数据偏离验证结果判断其参数异常程度,表示为上游节点偏离值,反映上游节点的异常程度对当前节点的影响大小。上游节点的异常程度越高,对当前节点的影响也越大。然后,综合考虑当前节点自身出现的异常情况(节点偏离值)与上游节点异常造成的影响(上游节点偏离值),计算出当前节点的实际偏离程度,表示为节点偏离真值,比单独考虑节点偏离值或上游节点偏离值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节点的运行状态。接着,将所有节点的节点偏离真值整合后作为关联验证结果,实现对节点异常原因的智能诊断,为配电网运维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指引。
通过确定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并结合基于上游节点的上游节点偏离值和当前节点的节点偏离值确定当前节点的节点偏离真值,进而生成关联验证结果,实现了配电网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提供准确、及时的诊断依据,为维修工作的开展和供电恢复缩短时间,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10:设置数据提取窗口,通过所述数据提取窗口对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进行随机窗口提取,生成N个窗口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步骤S520:对所述N个窗口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并提取汇总结果的数据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均衡值为模糊众数;
步骤S530:基于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设置上下宽容阈值,根据所述数据均衡值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生成第一偏离参考数据;
步骤S540: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所述数据均衡值和N个窗口数据的数据分布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步骤S550: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参考数据、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生成所述偏离验证结果。
具体而言,为了更准确地对节点数据进行验证,设置数据提取窗口,通过数据提取窗口可以随机提取N个窗口的周期性监督数据,N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设置2到10个窗口数据进行随机提取。首先,根据监督数据的采集频率和时间跨度确定可能的窗口区间,例如周期性监督数据1分钟采集一次数据,那么可以设置5分钟、10分钟或30分钟为一个窗口区间;在设置的窗口区间内随机选择N个窗口,这N个窗口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确定N个窗口数据。
对N个窗口数据进行数据汇总,例如,统计每个窗口内各个监督数据的参数,如平均值、中值、众数、最大值、最小值等;统计每个窗口内监督数据的分布,如数据出现的次数及各数据之间的差值等;根据各窗口的数据参数和数据分布,计算整体的平均参数和模糊数据分布。然后,采用模糊众数的方法提取汇总结果的数据均衡值,先统计各个窗口的数据中心,也即各窗口内出现次数最多的监督数据;再确定这些数据中心出现的频率,频率最高的数据中心作为模糊众数,如果多个数据中心出现频率相同,取这些数据中心的中间值作为模糊众数。
根据节点标定数据设定上下容差阈值,该容差阈值是允许数据偏差的最大范围,超出该范围需要进行预警。具体的设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可以根据节点的数据采集精度和变化的可能范围预先设置上下宽容范围;如可根据节点历史数据确定数据变化的最大幅度或标准差,上下宽容范围可以设置为最大幅度或标准差的1-3倍;又如可根据节点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数据变化确定不同的上下宽容范围,比如在节点正常工作时宽容范围可以设置较大,而故障工作时设置较小的宽容范围。
根据数据均衡值和节点标定数据生成第一偏离参考数据,节点标定数据是设备正常工作数据,代表节点数据的理想状态;数据均衡值代表当前节点多窗口数据的实际状态,综合节点在多个时刻的数据变化情况。根据节点标定数据和数据均衡值的差值可以确定第一偏离参考数据,表示理想状态节点数据与实际状态节点数据的偏差程度。根据上下宽容阈值、数据均衡值和N个窗口数据的数据分布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通过上下宽容阈值对N个窗口数据进行分类,找出更能代表节点特征的数据,计算超出阈值范围的数据与数据均衡值的距离,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全面地反映节点数据的偏差情况。
最后,根据第一偏差参考数据和第二偏差参考数据的结合可以生成更精确的偏差验证结果,为节点的运行维护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减少误判的概率,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21:设置数据的模糊兼容值;
步骤S522:基于所述模糊兼容值对所述汇总结果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模糊扩充,基于模糊扩充结果提取所述数据均衡值。
具体而言,模糊兼容值是考虑节点数据变化范围和采集精度后合理设置的容差范围,可以避免由于数据变化在允许范围内但超出某一具体数值导致误报警现象的发生。对各个数据值进行上下浮动,浮动范围为模糊兼容值,即对汇总结果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模糊扩充,例如,某一数据x为110,模糊兼容值为5,那么该数据的模糊扩充结果为105-115。模糊扩充结果包含了各个数据变化及容差范围内的所有可能值,能更全面地描述节点数据的变化特征。
数据均衡值可以采用模糊扩充结果的中位数、加权平均值或概率分布中心等。以概率分布中心为例,找到概率分布中心所对应的模糊扩充数据区间,该区间的中心值作为数据均衡值。比直接采用某一数据的方式更加准确可靠。
通过设置数据模糊兼容值并基于模糊兼容值对汇总数据进行模糊扩充,提取数据均衡值,可以准确全面地刻画节点数据的变化态势,为节点数据的验证及判断奠定基础,实现对节点运行状态的精确评估。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41: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和所述数据均衡值确定第一数据区间和第二数据区间,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间为所述上下宽容阈值确定的数据区间,所述第二数据区间为除去所述第一数据区间的其他区间;
步骤S542: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和所述第二数据区间的数据量分布确定分布数量关联数据;
步骤S543: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一距离关联数据;
步骤S544:根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具体而言,通过设置的上下宽容阈值将获取的N个窗口数据划分为两种数据区间,第一数据区间内的数据在容差范围内,第二数据区间内的数据超出容差范围,有效区分节点数据变化幅度,为判断节点数据的正常与异常提供依据。统计第一数据区间和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的数量,数量较多的区间的数据更能代表节点的数据分布特征,生成分布数量关联数据,初步判断节点数据变化的趋势。数据均衡值代表了节点数据的中心变化,计算第二数据区间内各数据与数据均衡值的距离之和,距离之和越大表示数据分布越散,作为第一距离关联数据,衡量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变化偏离中心的程度。
根据不同情况综合第一距离关联数据和分布数量关联数据,生成不同的第二偏离参考数据,如果分布数量关联数据指向第二数据区间分布数量较多,而第一距离关联数据也较大,则表明节点数据分布较散且偏离数据均衡值较远,表明节点数据可能偏离正常,反之表明节点数据正常准确全面地判断了节点数据的变化状况。
通过基于上下宽容阈值划分两类数据区间,并根据这两类区间的数据分布和中心距离生成相关指标,最终确定第二偏离参考数据,利用多指标生成参考数据,可以相互验证和补充,减少单一数据导致的误判,提高节点数据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545: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二距离关联数据;
步骤S546: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所述第二距离关联数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具体而言,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偏离参考数据的准确性,基于第一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二距离关联数据。然后,根据第一距离关联数据、第二距离关联数据、分布数量关联数据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第一距离关联数据指示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与中心数据的偏离程度,第二距离关联数据可以指示第一数据区间内数据与中心数据的接近程度。两者结合可以全面准确地刻画节点数据与中心数据的相关位置关系,为第二偏离参考数据的生成提供更加可靠的判断依据。例如,如果分布数量关联数据指向第二数据区间,第一距离关联数据较大而第二距离关联数据较小,则表明虽然大部分数据超出容差范围且偏离中心较远,但部分数据仍较为集中且靠近中心,此时节点数据变化可能受某些偶然因素影响发生偏离;如果分布数量关联数据指向第一数据区间,而第一距离关联数据和第二距离关联数据均较小,则表明节点数据主要集中分布在容差范围内且较为接近中心,节点数据正常。
根据多个相关指标综合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某一单一指标的影响,避免误判,实现对节点数据的准确判断,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维护的精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步骤S710:判断所述偏离验证结果是否触发预警调整;
步骤S720:当触发预警调整时,进行电流保护的触发验证,其中,所述触发验证包括触发准确性验证、触发灵敏度验证;
步骤S730:基于触发验证结果生成所述运行维护信息。
具体而言,为了根据节点数据验证结果及时发出运行维护信息,在获得偏离验证结果后首先判断其是否触发预警调整。预警是根据监测数据检测到的预警信号,比如数据偏离超过正常范围,而进行的提前调整或修正,以避免潜在的故障发生或者减轻故障程度。如果偏离验证结果显示数据偏离程度超过预设阈值,但未进行预警,则表明需要触发预警调整。
当触发预警调整,会进一步进行电流保护的触发验证,以判断配电网的电流保护装置是否正常工作。所述触发验证具体包括触发准确性验证和触发灵敏度验证。触发准确性验证是指判断保护装置的触发方式或参数是否准确,可以在节点数据出现异常时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发出预警。触发灵敏度验证是判断保护装置的触发方式或参数是否过于灵敏,会在微小变化时误报警。根据触发验证的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例如,如果触发准确性验证未通过,运行维护信息可以建议降低电流保护装置的触发时间;如果触发灵敏度验证未通过,运行维护信息可以建议提高电流保护装置的触发灵敏度,以确保其正常动作。
通过偏离验证和触发验证对节点数据变化和保护装置动作进行双重验证,避免单一步骤的误判导致运行维护信息错误。使用双重验证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警概率,提高运行维护信息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实现节点标识和精确定位;交互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为配电网运行提供指令与控制;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为调用的节点和线路设置空间位置等标定控制信息,实现节点和线路的精确控制;在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实时监测配电网运行状态;基于周期性监督数据和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判断配电网是否存在潜在故障或运行异常;通过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评估上下游节点关联性,判断故障影响范围和维护难易程度;基于关联验证结果和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达到了实现配电网精准高效运行维护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系统,该系统包括:
电网节点构建模块11,用于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所述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
调用标识配置模块12,用于交互所述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所述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所述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
节点标定数据模块13,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所述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
监督数据采集模块14,用于在所述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
数据偏离验证模块15,基于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
关联验证结果模块16,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
运行维护信息模块17,基于所述关联验证结果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上游节点确定模块,用于当执行任一节点验证时,基于所述调用标识、所述调用父子节点进行节点关联分析,确定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
节点偏离值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当前节点的节点偏离值;
上游节点偏离模块,基于所述上游节点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上游节点偏离值;
节点偏离真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偏离值和所述上游节点偏离值生成节点偏离真值;
关联验证生成模块,基于所述节点偏离真值生成所述关联验证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随机窗口提取模块,用于设置数据提取窗口,通过所述数据提取窗口对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进行随机窗口提取,生成N个窗口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据均衡值模块,用于对所述N个窗口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并提取汇总结果的数据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均衡值为模糊众数;
第一偏离参考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设置上下宽容阈值,根据所述数据均衡值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生成第一偏离参考数据;
第二偏离参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所述数据均衡值和N个窗口数据的数据分布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偏离验证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参考数据、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生成所述偏离验证结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模糊兼容值模块,用于设置数据的模糊兼容值;
均衡值提取模块,基于所述模糊兼容值对所述汇总结果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模糊扩充,基于模糊扩充结果提取所述数据均衡值。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数据区间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和所述数据均衡值确定第一数据区间和第二数据区间,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间为所述上下宽容阈值确定的数据区间,所述第二数据区间为除去所述第一数据区间的其他区间;
关联数据确定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和所述第二数据区间的数据量分布确定分布数量关联数据;
第一距离关联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一距离关联数据;
偏离参考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第二距离关联数据模块,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二距离关联数据;
参考数据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所述第二距离关联数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触发预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偏离验证结果是否触发预警调整;
触发验证模块,用于当触发预警调整时,进行电流保护的触发验证,其中,所述触发验证包括触发准确性验证、触发灵敏度验证;
维护信息生成模块,基于触发验证结果生成所述运行维护信息。
综上所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都可作为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存储在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存储器中,并可以被不设限制的计算机处理器调用识别用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在此不做多余限制。
进一步的,综上所述的第一或第二可能不止代表次序关系,也可能代表某项特指概念,和/或指的是多个元素之间可单独或全部选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所述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
交互所述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所述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所述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
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所述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
在所述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
基于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
通过所述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
基于所述关联验证结果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执行任一节点验证时,基于所述调用标识、所述调用父子节点进行节点关联分析,确定当前节点的上游节点;
通过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当前节点的节点偏离值;
基于所述上游节点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确定上游节点偏离值;
根据所述节点偏离值和所述上游节点偏离值生成节点偏离真值;
基于所述节点偏离真值生成所述关联验证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数据提取窗口,通过所述数据提取窗口对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进行随机窗口提取,生成N个窗口数据,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对所述N个窗口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并提取汇总结果的数据均衡值,其中,所述数据均衡值为模糊众数;
基于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设置上下宽容阈值,根据所述数据均衡值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生成第一偏离参考数据;
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所述数据均衡值和N个窗口数据的数据分布生成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偏离参考数据、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生成所述偏离验证结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置数据的模糊兼容值;
基于所述模糊兼容值对所述汇总结果中的各个数据进行模糊扩充,基于模糊扩充结果提取所述数据均衡值。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上下宽容阈值和所述数据均衡值确定第一数据区间和第二数据区间,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区间为所述上下宽容阈值确定的数据区间,所述第二数据区间为除去所述第一数据区间的其他区间;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和所述第二数据区间的数据量分布确定分布数量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一距离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区间内数据与所述数据均衡值的总距离生成第二距离关联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关联数据、所述第二距离关联数据、所述分布数量关联数据生成所述第二偏离参考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偏离验证结果是否触发预警调整;
当触发预警调整时,进行电流保护的触发验证,其中,所述触发验证包括触发准确性验证、触发灵敏度验证;
基于触发验证结果生成所述运行维护信息。
8.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电网节点构建模块,所述电网节点构建模块用于采集配电网的基础设置信息,并基于所述基础设置信息构建配电网节点,其中,所述配电网节点包括父节点和子节点,且所述配电网节点具有节点间标识;
调用标识配置模块,所述调用标识配置模块用于交互所述配电网的执行任务,解析所述执行任务,并基于解析结果确定所述配电网节点的调用信息,执行父子节点的节点转换,并配置配电线路的调用标识;
节点标定数据模块,所述节点标定数据模块用于根据解析结果和控制信息设置所述配电网的标定控制信息,并基于所述标定控制信息、调用标识确定节点转换完成的父子节点位置的节点标定数据;
监督数据采集模块,所述监督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电网节点配置监测传感器,并通过所述监测传感器采集周期性监督数据;
数据偏离验证模块,所述数据偏离验证模块基于所述周期性监督数据和所述节点标定数据进行数据偏离验证,生成偏离验证结果;
关联验证结果模块,所述关联验证结果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调用标识、调用父子节点和数据偏离验证结果进行上下游节点的关联异常评价,生成关联验证结果;
运行维护信息模块,所述运行维护信息模块基于所述关联验证结果和所述偏离验证结果生成运行维护信息。
CN202311119148.2A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7057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9148.2A CN117057579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9148.2A CN117057579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7579A true CN117057579A (zh) 2023-11-14
CN117057579B CN117057579B (zh) 2024-04-02

Family

ID=88667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9148.2A Active CN117057579B (zh) 2023-08-31 2023-08-31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7579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7537A1 (en) * 2007-10-10 2009-04-16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implified algorithm for abnormal situation prevention in load follow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lugged line diagnostics in a dynamic process
CN109407129A (zh) * 2018-10-18 2019-03-0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线路杆塔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200309827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S&C Electric Company Topology detection
EP3836047A1 (fr) * 2019-12-12 2021-06-16 Enedis Diagnostique assisté de réseau électrique
WO2022208184A1 (en) * 2021-03-31 2022-10-06 Depsys S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localizing faults in a medium and low voltage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grid using measurements from low voltage parts of the grid
CN115331403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线路的故障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5425652A (zh) * 2022-11-07 2022-1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基于父子节点信息阵的配电网关键主路径辨识方法和系统
CN115423127A (zh) * 2022-08-30 2022-12-02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备现场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15936448A (zh) * 2023-02-13 2023-04-07 南京深科博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配电网电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US20230156848A1 (en) * 2020-07-23 2023-05-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ed to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6187593A (zh) * 2023-04-27 2023-05-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网故障预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6248489A (zh) * 2022-11-25 2023-06-09 大唐珲春发电厂 一种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6399630A (zh) * 2023-06-06 2023-07-07 苏州卓晟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工况的运行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7537A1 (en) * 2007-10-10 2009-04-16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implified algorithm for abnormal situation prevention in load following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lugged line diagnostics in a dynamic process
CN109407129A (zh) * 2018-10-18 2019-03-01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线路杆塔位移监测系统及方法
US20200309827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S&C Electric Company Topology detection
EP3836047A1 (fr) * 2019-12-12 2021-06-16 Enedis Diagnostique assisté de réseau électrique
US20230156848A1 (en) * 2020-07-23 2023-05-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lied to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2208184A1 (en) * 2021-03-31 2022-10-06 Depsys Sa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localizing faults in a medium and low voltage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grid using measurements from low voltage parts of the grid
CN115423127A (zh) * 2022-08-30 2022-12-02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西部检修试验分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设备现场运维方法及系统
CN115331403A (zh) * 2022-10-14 2022-11-11 浙江万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线路的故障数据可视化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5425652A (zh) * 2022-11-07 2022-12-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基于父子节点信息阵的配电网关键主路径辨识方法和系统
CN116248489A (zh) * 2022-11-25 2023-06-09 大唐珲春发电厂 一种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5936448A (zh) * 2023-02-13 2023-04-07 南京深科博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配电网电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6187593A (zh) * 2023-04-27 2023-05-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市沾化区供电公司 一种配电网故障预测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6399630A (zh) * 2023-06-06 2023-07-07 苏州卓晟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备工况的运行监测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NGMENG XIAO: "Topology detection in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ing kernel-node-map deep networks",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vol. 14, 22 July 2020 (2020-07-22) *
赵一男: "未来配电网的分布式形态规划方法", 中国电力, vol. 55, no. 4, 4 January 2022 (2022-01-0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7579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46093B (zh) 一种基于学习的电力设备现场勘查方法
EP3902992B1 (en) Scalable system and engine for forecasting wind turbine failure
CN107369303B (zh) 工厂智能诊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1214765B1 (ko) 전력설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5325023A (zh) 用于小区异常检测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13708493B (zh) 基于云边协同的配电终端运维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1353911A (zh) 电力设备运维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85050B (zh) 一种电能表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5642706A (zh) 一种电网内配电负荷监控系统
CN117354171B (zh) 基于物联网平台的平台健康状况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057579B (zh) 一种分布式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9687584B (zh) 一种输电物联通信网络接入优化方法
CN111614504A (zh) 基于时间序列和故障树分析的电网调控数据中心业务特性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5936663A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11382946B (zh) 设备健康状态的自主评估方法、系统及工业互联网设备
Trstenjak et al.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the Prediction of Wastewater Pumping Station Failures Based on CBR Continuous Learning Model.
KR102573254B1 (ko) 연합 학습을 이용한 기계설비 고장 예지 분석 시스템
CN117560300B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流量预测与优化系统
CN117040137B (zh) 基于多源数据的环网柜温升预警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JP7356781B2 (ja) 欠測を生じ得る観測値から観測確率を推定するプログラム、装置及び推定方法
CN114236484A (zh) 二次雷达及防撞系统健康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8157330A (zh) 基于图计算的配电网全景动态拓扑监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465185B (zh) 一种基于二次系统运行方式的变电站智能运维系统
CN117978628A (zh) 一种基于智慧园区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Bai Network Equipment Fault Maintenance Decision System Based on Bayesian Decision Algorith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