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53328A -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53328A
CN117053328A CN202311310544.3A CN202311310544A CN117053328A CN 117053328 A CN117053328 A CN 117053328A CN 202311310544 A CN202311310544 A CN 202311310544A CN 117053328 A CN117053328 A CN 117053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roove
cavity
component
pre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3105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053328B (zh
Inventor
陆丽丽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Yin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Yin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Yin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Yine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3105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53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7053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3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053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53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0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in which the humidity of the air is exclusively affected by contact with the evaporator of a closed-circuit cooling system or heat pump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8Treatment of condensate, e.g. sterili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和废料箱,所述废料箱设置在机体的外侧,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器、冷凝机构、吸气组件和净化机构,本发明相比于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设置有能自动清洁的净化机构,通过滚轮驱动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内旋转,以此方便气泵清理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上净化空气的部位,最后本发明还设置有预热组件,通过预热组件能够在不增加动力机构和能量的情况下,提高从冷凝室内流出的空气温度,进而降低温湿器的耗能以及加热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空气质量,而空气净化装置也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通过空气净化装置不仅可以对被污染的空气进行除杂、净化,还能调节外界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市面上甚至还出现了利用冷凝技术捕捉空气中的水汽,以实现制造饮用水的空气净化装置。
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基本上都是利用活性炭吸附、静电捕捉等技术净化空气,然后通过冷凝装置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例如,专利“CN105396693A高效静电空气净化机(公开日:2016.03.16)”、“CN216744777U除尘除湿空气净化装置(公开日:2022.06.14)”等,但上述空气净化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通过静电等方式吸附灰尘时,每隔一段时间便需要用户清理一次集尘板,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净化效果,不仅增加了使用麻烦,而且频繁拆卸还容易损坏机体;第二,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在将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后,干燥的空气基本上都是直接排放到外界或者直接加热后排放到外界,但此时干燥的空气温度通常较低,若夏季对用户的影响不大,但在冬季用户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用以提高从冷凝装置内排出的干燥空气温度;第三: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单位时间内净化空气的量通常无法大幅度改变,进而不利于用户根据室内实际空间以及实际需求随时调整净化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和废料箱,所述废料箱设置在机体的外侧,所述机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气通道,所述机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器、冷凝机构、吸气组件和净化机构,所述温湿器、冷凝机构和净化机构依次设置在出气通道的上方,所述吸气组件水平设置在净化机构的一侧,所述吸气组件的排气端通过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分别与冷凝机构和净化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槽通过负压槽与进气通道相连接,通过所述净化机构净化空气,通过所述冷凝机构凝结水汽,通过所述温湿器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所述净化机构具有自洁功能。
机体为本发明的安装基础,通过吸气组件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机体内,此时外界空气有两条流动路线,第一条流动路线为:沿着第二排气槽高速流动,然后进入到净化机构内,并依次经过冷凝机构、温湿器和出气通道;第二条流动路线为:沿着第一排气槽高速流动,然后进入到冷凝机构内,最后从冷凝机构排到外界环境,当外界空气沿着第一条路线流动时,根据伯努利原理,第二排气槽内的压力会小于外界气压,此时空气净化装置上方的空气会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第二排气槽内,通过该技术方案提高单位时间内空气净化的量,本发明通过净化机构净化空气,通过冷凝机构凝结水汽,通过温湿器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同时净化机构具有自洁功能,避免用户频繁的打开机体对净化机构进行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固定架、电场发生器、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弧形结构且上端孔径大于下端孔径,所述引流槽的上端与第二排气槽相连接,所述引流槽的下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冷凝机构相连接,所述吸附组件设置在引流槽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环形滤板设置在引流槽靠近第二排气槽的一端,所述电场发生器设置在环形滤板与吸附组件之间。
当外界空气沿着第二排气槽进入到引流槽内时,通过环形滤板能够截留外界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电场发生器能够产生一组高压电场,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流经电场发生器的气体分子会被电离,以至于外界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质带上负电荷,通过吸附组件能够将这部分带有负电荷的小颗粒物质吸走,以实现二次净化,本发明中的引流槽为上粗下细结构,因此外界空气进入到引流槽内后速度会减缓,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外界空气的电离效果以及小颗粒物质的吸收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机构还包括滚轮和气泵,所述滚轮设置在引流槽靠近第一连通管的一端,所述气泵设置在固定架的外侧,所述环形滤板与固定架之间通过滑槽相连接,所述吸附组件与固定架之间通过弧形槽相连接,所述滚轮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和传动带驱动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内旋转,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与废料箱相连接,所述气泵的吸气端通过三通槽与滑槽和弧形槽相连接。
外界空气在引流槽内流动时,空气的流速为先减速后加速,当空气流动到滚轮时,滚轮在空气的作用下开始旋转,通过滚轮驱动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内旋转,此时气泵开始工作,通过气泵产生一组吸力,当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净化空气的部位旋转到三通槽的附近时,通过气泵能够将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上的杂质吸走,并排入废料箱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清理净化机构的目的,避免用户频繁拆卸机体。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三通槽靠近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吸气孔,所述凸块位于两组吸气孔之间,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活动轮和正极板,所述正极板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正极板均匀分布在活动轮上,每组所述正极板均有独自的电源开关,每组所述正极板远离活动轮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压电片,通过所述压电片控制电源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附组件在弧形槽内旋转时,每组正极板均会间歇性的靠近凸块,未靠近凸块的正极板正常工作,并吸附弧形槽内带负电荷的小颗粒杂质,当正极板靠近凸块时,正极板上设置的弹性片会与凸块相接触并受到挤压发生变形,由于弹性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压电片,因此压电片也会同步变形,此时靠近凸块的正极板会停止工作,停止工作的时间为弹性片与凸块接触的时间,在该段时间内,气泵会通过三通槽和吸气孔清理靠近凸块的正极板,以避免长时间工作,正极板上吸附的小颗粒杂质过多,而影响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室,所述冷凝室的一侧设置有蓄水室,所述冷凝室的另一侧设置有预热组件,所述冷凝室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室通过引流板与蓄水室相连接,所述冷凝室靠近预热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通过所述预热组件预热冷凝室内排出的气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净化的空气在从净化机构内出来后会进入到冷凝室内,通过冷凝器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沿着引流板进入到蓄水室,以供后续使用,最后干燥的空气会通过预热槽流出冷凝室,然后通过温湿器排到外界环境,由于从冷凝室内排出的空气通常温度较低,因此本发明设置有预热组件,在冬天阴雨天气需要干燥空气时,开启预热组件,通过预热组件能够对从冷凝室排出的空气进行预热,降低温湿器的耗能,以及加热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组件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相连接,通过所述吸气组件排出的空气驱动预热组件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预热组件工作时,只需开启第一阀门,此时吸气组件吸入到机体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沿着第一排气槽流动,通过该部分空气能够驱动预热组件工作,进而提高从冷凝室内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温湿器的耗能与加热时间,当预热组件不需要工作时,只需关闭第一阀门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预热组件包括制热腔、制冷腔、传动腔和磁性元件,所述传动腔的内部设置有扇叶,所述传动腔的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相连接,所述传动腔的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环境相连接,所述制热腔和制冷腔水平设置在预热槽远离冷凝室的一侧,所述制热腔与预热槽之间通过导热板相连接,所述磁性元件的一端设置在制热腔内,所述磁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冷腔内,所述磁性元件通过转轴与扇叶相连接,所述制热腔的内部设置有永磁体。
预热组件工作时,吸气组件吸入到机体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沿着第一排气槽进入到传动腔内,并使得扇叶旋转,通过扇叶能够驱动磁性元件在制热腔和制冷腔内旋转,根据磁热效应可知,磁性元件会在制热腔内放热,在制冷腔内吸热,从冷凝室流出的空气在进入到预热槽内后,受到制热腔内温度的影响会有升温的现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动力机构和能量的情况下,通过减缓排入净化机构内的空气流速提高从冷凝室流出的空气温度,起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温湿器的内部设置有内空腔和外空腔,所述内空腔与外空腔之间通过排雾孔相连通,所述内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外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雾化组件,所述外空腔通过排水管与蓄水室相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第二阀门、雾化组件和加热组件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外界环境温度低需要加热空气时,开启加热组件,经过预热的空气会经过内空腔被加热组件二次加热,以满足用户需要的温度,当外界环境干燥时,开启第二阀门和雾化组件,此时蓄水室内储蓄的冷凝水会进入到外空腔,被雾化组件所雾化,最后雾化后的冷凝水经过排雾孔进入到内空腔中,从而流到外界环境湿润空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于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设置有能自动清洁的净化机构,净化机构由环形滤板、吸附组件和滚轮组成,通过环形滤板截留外界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吸附组件吸附外界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质,通过滚轮驱动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内旋转,以此方便气泵将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上净化空气部位的杂质吸入进废料箱内,通过该技术方案,避免用户频繁拆卸机体,造成机体损伤,同时也防止长时间工作后,环形滤板和吸附组件上存留的杂质过多,影响净化效果,另外本发明还设置有冷凝机构,通过冷凝机构能够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储存起来,当外界环境干燥时,通过开启第二阀门和雾化组件,能够使得蓄水室内储蓄的冷凝水雾化流入到外界环境中湿润空气,最后本发明还设置有预热组件,由于从冷凝室内排出的空气通常温度较低,因此用户如果想要空气净化装置排出的空气既干燥又有较高温度,那么加热组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本发明通过预热组件能够在不增加动力机构和能量的情况下,通过减缓排入净化机构内的空气流速便能提高从冷凝室流出的空气温度,进而起到节能的目的,降低温湿器的耗能以及加热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机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净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吸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图3中A-A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冷凝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冷凝机构内部气体和冷凝水流动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外界环境干燥时温湿器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出气通道、12-进气通道、13-温湿器、131-雾化组件、132-加热组件、14-冷凝机构、141-冷凝箱、1411-冷凝室、1412-蓄水室、1413-引流板、1414-预热组件、14141-制热腔、14142-制冷腔、14143-传动腔、14144-磁性元件、1415-预热槽、15-吸气组件、151-第一排气槽、152-第二排气槽、16-净化机构、161-固定架、1611-引流槽、1612-三通槽、1613-弧形槽、16131-凸块、162-电场发生器、163-环形滤板、164-气泵、165-滚轮、166-吸附组件、1661-活动轮、1662-正极板、2-废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和废料箱2,废料箱2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机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气通道12,机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气通道11,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器13、冷凝机构14、吸气组件15和净化机构16,温湿器13、冷凝机构14和净化机构16依次设置在出气通道11的上方,吸气组件15水平设置在净化机构16的一侧,吸气组件15的排气端通过第一排气槽151和第二排气槽152分别与冷凝机构14和净化机构16相连接,第二排气槽152通过负压槽与进气通道12相连接,净化机构16靠近冷凝机构14的一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冷凝机构14相连接,冷凝机构14靠近温湿器13的一端通过第二连通管与温湿器13相连接,温湿器13靠近出气通道11的一端通过第三连通管与出气通道11相连接。
机体1为本发明的安装基础,通过吸气组件15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机体1内,此时外界空气有两条流动路线,第一条流动路线为:沿着第二排气槽152高速流动,然后进入到净化机构16内,并依次经过冷凝机构14、温湿器13和出气通道11;第二条流动路线为:沿着第一排气槽151高速流动,然后进入到冷凝机构14内,最后从冷凝机构14排到外界环境,通过控制第二条流动路线的闭合能够实现外界空气在第一条流动路线流动的速度,当外界空气沿着第一条路线流动时,根据伯努利原理,第二排气槽152内的压力会小于外界气压,此时空气净化装置上方的空气会通过进气通道12进入到第二排气槽152内,通过该技术方案提高单位时间内空气净化的量,本发明通过净化机构16净化空气,通过冷凝机构14凝结水汽,通过温湿器13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同时净化机构16具有自洁功能,避免用户频繁的打开机体1对净化机构16进行清理。
如图2-图3所示,净化机构16包括固定架161、电场发生器162、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固定架16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槽1611,引流槽1611为弧形结构且上端孔径大于下端孔径,引流槽1611的上端与第二排气槽152相连接,引流槽1611的下端与第一连通管相连接,吸附组件166设置在引流槽1611的中间位置处,环形滤板163设置在引流槽1611靠近第二排气槽152的一端,电场发生器162设置在环形滤板163与吸附组件166之间。
当外界空气沿着第二排气槽152进入到引流槽1611内时,通过环形滤板163能够截留外界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通过电场发生器162能够产生一组高压电场,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流经电场发生器162的气体分子会被电离,以至于外界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质带上负电荷,通过吸附组件166能够将这部分带有负电荷的小颗粒物质吸走,以实现二次净化,本发明中的引流槽1611为上粗下细结构,因此外界空气进入到引流槽1611内后速度会减缓,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外界空气的电离效果以及小颗粒物质的吸收效果。
如图2-图5所示,净化机构16还包括滚轮165和气泵164,滚轮165设置在引流槽1611靠近第一连通管的一端,气泵164设置在固定架161的外侧,滚轮165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和传动带与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相连接,环形滤板163与固定架161之间通过滑槽相连接,吸附组件166与固定架161之间通过弧形槽1613相连接,气泵164的出气端与废料箱2相连接,气泵164的吸气端通过三通槽1612与滑槽和弧形槽1613相连接。
外界空气在引流槽1611内流动时,空气的流速为先减速后加速,当空气流动到滚轮165时,滚轮165在空气的作用下开始旋转,通过滚轮165驱动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1613内旋转,此时气泵164开始工作,通过气泵164产生一组吸力,当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净化空气的部位旋转到三通槽1612的附近时,通过气泵164能够将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上的杂质吸走,并排入废料箱2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清理净化机构16的目的,避免用户频繁拆卸机体1。
如图3-图4所示,弧形槽161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16131,三通槽1612靠近弧形槽1613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吸气孔,凸块16131位于两组吸气孔之间,吸附组件166包括活动轮1661和正极板1662,活动轮1661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和传动带与滚轮165相连接,正极板1662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正极板1662均匀分布在活动轮1661上,每组正极板1662均有独自的电源开关,每组正极板1662远离活动轮1661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片,弹性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压电片,通过压电片控制电源开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附组件166在弧形槽1613内旋转时,每组正极板1662均会间歇性的靠近凸块16131,未靠近凸块16131的正极板1662正常工作,并吸附弧形槽1613内带负电荷的小颗粒杂质,当正极板1662靠近凸块16131时,正极板1662上设置的弹性片会与凸块16131相接触并受到挤压发生变形,由于弹性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压电片,因此压电片也会同步变形,此时靠近凸块16131的正极板1662会停止工作,停止工作的时间为弹性片与凸块16131接触的时间,在该段时间内,气泵164会通过三通槽1612和吸气孔清理靠近凸块16131的正极板1662,以避免长时间工作,正极板1662上吸附的小颗粒杂质过多,而影响净化效果。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冷凝机构14包括冷凝箱141,冷凝箱141的内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冷凝室1411,冷凝室1411的一侧设置有蓄水室1412,冷凝室1411的另一侧设置有预热组件1414,冷凝室141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冷凝室1411通过引流板1413与蓄水室1412相连接,冷凝室1411靠近预热组件1414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1415,通过预热组件1414预热冷凝室1411内排出的气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净化的空气在从净化机构16内出来后会进入到冷凝室1411内,通过冷凝器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并沿着引流板1413进入到蓄水室1412,以供后续使用,最后干燥的空气会通过预热槽1415流出冷凝室1411,然后通过温湿器13排到外界环境,由于从冷凝室1411内排出的空气通常温度较低,因此本发明设置有预热组件1414,在冬天阴雨天气需要干燥空气时,开启预热组件1414,通过预热组件1414能够对从冷凝室1411排出的空气进行预热,降低温湿器13的耗能,以及加热时间。
如图2和图6所示,预热组件1414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151相连接,通过吸气组件15排出的空气驱动预热组件1414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预热组件1414工作时,只需开启第一阀门,此时吸气组件15吸入到机体1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沿着第一排气槽151流动,通过该部分空气能够驱动预热组件1414工作,进而提高从冷凝室1411内排出的空气温度,降低温湿器13的耗能与加热时间,当预热组件1414不需要工作时,只需关闭第一阀门即可。
如图2和图6所示,预热组件1414包括制热腔14141、制冷腔14142、传动腔14143和磁性元件14144,传动腔14143的内部设置有扇叶,传动腔14143的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151相连接,传动腔14143的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环境相连接,制热腔14141和制冷腔14142水平设置在预热槽1415远离冷凝室1411的一侧,制热腔14141与预热槽1415之间通过导热板相连接,磁性元件14144的一端设置在制热腔14141内,磁性元件14144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冷腔14142内,磁性元件14144通过转轴与扇叶相连接,制热腔14141的内部设置有永磁体。
预热组件1414工作时,吸气组件15吸入到机体1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沿着第一排气槽151进入到传动腔14143内,并使得扇叶旋转,通过扇叶能够驱动磁性元件14144在制热腔14141和制冷腔14142内旋转,根据磁热效应可知,磁性元件14144会在制热腔14141内放热,在制冷腔14142内吸热,从冷凝室1411流出的空气在进入到预热槽1415内后,受到制热腔14141内温度的影响会有升温的现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动力机构和能量的情况下,通过减缓排入净化机构16内的空气流速提高从冷凝室1411流出的空气温度,起到节能的目的。
如图2、图6-图8所示,温湿器13的内部设置有内空腔和外空腔,内空腔与外空腔之间通过排雾孔相连通,内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132,外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雾化组件131,外空腔通过排水管与蓄水室1412相连接,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正常情况下,第二阀门、雾化组件131和加热组件132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外界环境温度低需要加热空气时,开启加热组件132,经过预热的空气会经过内空腔被加热组件132二次加热,以满足用户需要的温度,当外界环境干燥时,开启第二阀门和雾化组件131,此时蓄水室1412内储蓄的冷凝水会进入到外空腔,被雾化组件131所雾化,最后雾化后的冷凝水经过排雾孔进入到内空腔中,从而流到外界环境湿润空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用户需要净化和干燥室内空气时,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雾化组件131和加热组件132,然后开启吸气组件15,通过吸气组件15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到机体1内,此时外界空气会沿着第二排气槽152高速流动,然后进入到净化机构16内,并依次经过冷凝机构14、温湿器13和出气通道11,通过净化机构16净化空气,通过冷凝机构14干燥空气,净化机构16在净化空气时,通过滚轮165能够驱动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1613内旋转,同时气泵164处于工作状态,通过气泵164能够将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上净化空气部位的杂质吸走,当外界环境温度低需要加热空气时,开启加热组件132和第一阀门,此时吸气组件15吸入到机体1内的空气有一部分会沿着第一排气槽151流动,通过该部分空气能够驱动预热组件1414工作,进而对从冷凝室1411排出的空气进行预热,然后通过加热组件132进行二次增温,当外界环境干燥时,开启第二阀门和雾化组件131,并关闭冷凝器,此时蓄水室1412内储蓄的冷凝水会进入到外空腔,被雾化组件131所雾化,最后雾化后的冷凝水经过排雾孔进入到内空腔中,从而流到外界环境提高外界环境的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机体(1)和废料箱(2),所述废料箱(2)设置在机体(1)的外侧,所述机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气通道(12),所述机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气通道(11),所述机体(1)的内部设置有温湿器(13)、冷凝机构(14)、吸气组件(15)和净化机构(16),所述温湿器(13)、冷凝机构(14)和净化机构(16)依次设置在出气通道(11)的上方,所述吸气组件(15)水平设置在净化机构(16)的一侧,所述吸气组件(15)的排气端通过第一排气槽(151)和第二排气槽(152)分别与冷凝机构(14)和净化机构(16)相连接,所述第二排气槽(152)通过负压槽与进气通道(12)相连接,通过所述净化机构(16)净化空气,通过所述冷凝机构(14)凝结水汽,通过所述温湿器(13)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所述净化机构(16)具有自洁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6)包括固定架(161)、电场发生器(162)、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所述固定架(161)的内部设置有引流槽(1611),所述引流槽(1611)为弧形结构且上端孔径大于下端孔径,所述引流槽(1611)的上端与第二排气槽(152)相连接,所述引流槽(1611)的下端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冷凝机构(14)相连接,所述吸附组件(166)设置在引流槽(161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环形滤板(163)设置在引流槽(1611)靠近第二排气槽(152)的一端,所述电场发生器(162)设置在环形滤板(163)与吸附组件(16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16)还包括滚轮(165)和气泵(164),所述滚轮(165)设置在引流槽(1611)靠近第一连通管的一端,所述气泵(164)设置在固定架(161)的外侧,所述环形滤板(163)与固定架(161)之间通过滑槽相连接,所述吸附组件(166)与固定架(161)之间通过弧形槽(1613)相连接,所述滚轮(165)通过锥齿轮传动组件和传动带驱动环形滤板(163)和吸附组件(166)分别在滑槽和弧形槽(1613)内旋转,所述气泵(164)的出气端与废料箱(2)相连接,所述气泵(164)的吸气端通过三通槽(1612)与滑槽和弧形槽(161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161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块(16131),所述三通槽(1612)靠近弧形槽(1613)的一端设置有两组吸气孔,所述凸块(16131)位于两组吸气孔之间,所述吸附组件(166)包括活动轮(1661)和正极板(1662),所述正极板(1662)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正极板(1662)均匀分布在活动轮(1661)上,每组所述正极板(1662)均有独自的电源开关,每组所述正极板(1662)远离活动轮(1661)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内壁上设置有压电片,通过所述压电片控制电源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14)包括冷凝箱(141),所述冷凝箱(14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室(1411),所述冷凝室(1411)的一侧设置有蓄水室(1412),所述冷凝室(1411)的另一侧设置有预热组件(1414),所述冷凝室(1411)的内部设置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室(1411)通过引流板(1413)与蓄水室(1412)相连接,所述冷凝室(1411)靠近预热组件(1414)的一侧设置有预热槽(1415),通过所述预热组件(1414)预热冷凝室(1411)内排出的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1414)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151)相连接,通过所述吸气组件(15)排出的空气驱动预热组件(1414)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1414)包括制热腔(14141)、制冷腔(14142)、传动腔(14143)和磁性元件(14144),所述传动腔(14143)的内部设置有扇叶,所述传动腔(14143)的一端通过第一阀门与第一排气槽(151)相连接,所述传动腔(14143)的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外界环境相连接,所述制热腔(14141)和制冷腔(14142)水平设置在预热槽(1415)远离冷凝室(1411)的一侧,所述制热腔(14141)与预热槽(1415)之间通过导热板相连接,所述磁性元件(14144)的一端设置在制热腔(14141)内,所述磁性元件(14144)的另一端设置在制冷腔(14142)内,所述磁性元件(14144)通过转轴与扇叶相连接,所述制热腔(14141)的内部设置有永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湿器(13)的内部设置有内空腔和外空腔,所述内空腔与外空腔之间通过排雾孔相连通,所述内空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132),所述外空腔的内部设置有雾化组件(131),所述外空腔通过排水管与蓄水室(1412)相连接,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CN202311310544.3A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117053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544.3A CN117053328B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310544.3A CN117053328B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3328A true CN117053328A (zh) 2023-11-14
CN117053328B CN117053328B (zh) 2023-12-22

Family

ID=8866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310544.3A Active CN117053328B (zh) 2023-10-11 2023-10-11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5332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5155A (zh) * 2017-07-28 2017-12-29 贵州眯果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次级净化支架的空气净化设备
TWM561765U (zh) * 2017-08-15 2018-06-1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可攜式氣體清淨裝置
CN110454876A (zh) * 2019-07-16 2019-11-15 北京科技大学 采用磁热效应的内热型空气除湿转轮
CN113063193A (zh) * 2021-03-26 2021-07-02 邱世新 一种新型建筑用通风机进风机构
CN216976964U (zh) * 2021-12-28 2022-07-1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25155A (zh) * 2017-07-28 2017-12-29 贵州眯果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次级净化支架的空气净化设备
TWM561765U (zh) * 2017-08-15 2018-06-1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可攜式氣體清淨裝置
CN110454876A (zh) * 2019-07-16 2019-11-15 北京科技大学 采用磁热效应的内热型空气除湿转轮
CN113063193A (zh) * 2021-03-26 2021-07-02 邱世新 一种新型建筑用通风机进风机构
CN216976964U (zh) * 2021-12-28 2022-07-15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53328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92375U (zh) 一种热交换静电除尘净化加湿新风机
CN104180449A (zh) 纳米水离子净化空调机
KR101568103B1 (ko) 습도조절 및 살균 기능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106288010A (zh) 空调一体机
KR100343036B1 (ko) 전기집진기를 포함한 전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KR101036549B1 (ko) 에너지 절감을 위한 항온, 항습 시스템
CN117053328B (zh) 一种附带水汽凝结再利用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CN105157411B (zh) 新型升温箱
CN110285494A (zh) 一种用于空调加湿和净化的辅助装置
CN106871281A (zh) 一种辐射空调专用室内循环一体化风机组
CN110107969B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5481446U (zh) 一种带转轮除湿功能的双管壁挂新风净化机
CN110118400A (zh) 基于低温冷凝的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06890761U (zh) 一种浴室排风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819091Y (zh) 室内空气调节装置
CN209068631U (zh) 一种除湿机
JP2003083568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220065U (zh) 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
CN107477764A (zh) 一种全热交换净化新风机
CN108826483A (zh) 显热除湿净化机
CN202885124U (zh) 一种热交换静电除尘净化新风机
CN216048147U (zh) 一种加湿除湿一体化的新风机
CN207350569U (zh) 一种辐射空调专用室内循环一体化风机组
CN201021829Y (zh) 节能保湿空调器
CN218627164U (zh) 一种具有自洁结构的新风换气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