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44087A -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44087A
CN117044087A CN202280020607.9A CN202280020607A CN117044087A CN 117044087 A CN117044087 A CN 117044087A CN 202280020607 A CN202280020607 A CN 202280020607A CN 117044087 A CN117044087 A CN 117044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rotor shaft
rotor
coolant
exchanger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206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杰佛瑞·J·伦宁
保罗·J·瓦伦特
克里斯多佛·D·蓬普
弗雷德里克·E·津克
班加罗尔·灵格拉杰·雅士旺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merican Axle and Manufacturing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22/01625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91952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044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44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驱动单元包括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和热交换器的转子,所述热交换器被接纳在所述转子轴中。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轮辋构件和将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辋构件互连的盘形弹簧部分。每个盘形弹簧部分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所述热交换器板压配合到所述转子轴上,使得每个盘形弹簧部分从预安装状态偏转,并且每个轮辋构件接合到所述转子轴的内表面,同时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与相邻的轮辋构件间隔开。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所述板的所述轮毂。所述热交换器板中的所述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

Description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 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1年10月26日提交的第63/271,937号美国临时申请和2021年3月11日提交的第63/159,511号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如同在本文中全面详细阐述那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该热交换器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不一定为现有技术。
部分车辆制造商越来越有兴趣在车辆中安装电动机,用于提供推进动力的目的。为了使电动机的成本和尺寸最小化,经常需要用液体冷却剂流来冷却电动机的部件,诸如电动机的转子。一种已知的冷却电动机的转子的方法为在转子的中空轴内使用热交换器。液体冷却剂流在转子的第一端输入到热交换器以至第一通道,该第一通道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形成。在转子的相反的第二端离开第一通道的液体冷却剂流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围绕第一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通道返回到转子的第一端。
虽然此类配置适用于其预期目的,但发明人已注意到,已知配置可能相对昂贵和/或难以制造。在这方面,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必须在热交换器的整个长度上接触中空轴的内表面,以使中空轴和热交换器之间的潜在热传递最大化。结果,已知的设计具有在热交换器的外表面和中空轴的内表面之间要求严密公差的实际效果。这种方式的配置可能相对昂贵和/或相对难以制造。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本公开的总体概述,但不是其全部范围或所有其特征的全面公开。
在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电驱动单元,其包括电动机,该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和热交换器的转子,热交换器被接纳在转子轴中。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轮辋构件和将轮毂和轮辋构件互连的盘形弹簧部分。每个盘形弹簧部分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热交换器板压配合到转子轴,使得每个盘形弹簧部分从预安装状态偏转,并且每个轮辋构件接合到转子轴的内表面。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板的轮毂。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围绕第一冷却剂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热交换器板的轮辋构件沿着转子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
在另一种形式中,本公开提供一种组装电动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中空转子轴;提供热交换器板的堆叠体,每个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轮辋构件和将轮毂和轮辋构件互连的盘形弹簧部分,每个盘形弹簧部分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以及将热交换器板的堆叠体压配合到中空转子轴中,使得每个热交换器板的轮辋构件接合到转子轴的内表面,其中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板的轮毂,并且其中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围绕第一冷却剂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
从在本文中提供的描述,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本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示例仅旨在例示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本文中所述的附图仅用于选定的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例示目的,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示例性电驱动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图1的电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更详细地例示电动机的转子;
图3为图1的电驱动模块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该视图更详细地例示转子的转子轴和热交换器;
图4为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前透视图,更详细地例示热交换器板;
图5为图4的热交换器板的侧向剖视图;
图6为图4的热交换器板的主视图;
图7为替代构造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第二种替代构造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第三种替代构造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9A为类似于图9的纵向剖视图,但描绘与重定向构件邻接的塞构件;
图10为图9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更详细地例示塞构件;
图11为图10的塞构件的主视图;
图12为第四种替代构造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并且
图13为第五种替代构造的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遍及附图的若干视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中的图1,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示例性电驱动模块总体由附图标记10指示。除了在本文中详述的之外,电驱动模块10可以类似于公开号为WO2020/219955的国际专利申请中公开的电驱动模块的方式配置。简言之,电驱动模块10包括壳体组件12、电动机14、变速器18、差速器组件20、一对输出轴22a和22b以及冷却剂泵24。
壳体组件12可容纳电动机14、变速器和差速器组件20。
参考图1和图2,电动机14可为任何类型的电动机,并且可具有定子32和安装在定子32中以围绕旋转轴线36旋转的转子34。定子32可包括多个励磁绕组。转子34可具有由多个转子叠片40形成的转子主体38、可安装到转子主体38的一组绕组42、转子轴44和热交换器46。转子轴44可为中空的和/或可限定热交换器孔48,热交换器46接纳在热交换器孔48中。
变速器18可包括行星减速器52、轴54和变速器输出齿轮56。行星减速器可具有太阳齿轮、齿圈、行星架和多个行星齿轮,太阳齿轮可与转子轴44整体地且一体地形成以保持节线速度尽可能低,齿圈可接地或被不可旋转地联接到壳体组件12,多个行星齿轮可由行星架轴颈地支撑并且可与太阳齿轮和齿圈两者啮合。太阳齿轮、齿圈和行星齿轮可为斜齿轮。轴54可安装到一组轴承60,该一组轴承60支撑轴围绕旋转轴线36相对于壳体组件12旋转。变速器输出齿轮56可联接到轴54(例如,与轴54整体地且一体地形成)以随轴54围绕旋转轴线36旋转。
差速器组件20可包括最终传动部或差速器输入齿轮70和差速器。差动输入齿轮70能围绕输出轴线80旋转,并且可啮合到变速器输出齿轮56。在提供的示例中,变速器输出齿轮56和差速器输入齿轮70为斜齿轮。差速器可为能够向输出轴22a和22b提供旋转动力同时(至少在一种操作模式下)允许输出轴22a和22b之间的速度差的任何类型的差速机构。在提供的示例中,差速器包括联接到差速器输入齿轮70以随其旋转的差速器壳以及具有多个差速器小齿轮和一对侧齿轮的差速器齿轮组,该多个差速器小齿轮联接到差速器壳并且能围绕一个或多个垂直于第二旋转轴线80的小齿轮轴线(相对于差速器壳)旋转,该一对侧齿轮与差速器小齿轮啮合并能围绕第二旋转轴线80旋转。输出轴22a和22b中的每一个都可联接到相关联的一个侧齿轮以随其旋转。在提供的示例中,输出轴22b形成为两个独立的部件:短轴90和半轴92。短轴90驱动地联接到相关联的一个侧齿轮,并且在相关联的齿轮和半轴92之间延伸并且由壳体组件12中的轴承94支撑以围绕第二旋转轴线80旋转。输出轴22a和半轴9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带有带花键的公杆的等速万向节100。输出轴22a上的等速万向节的带花键的公杆接纳在相关联的一个侧齿轮中并且被不可旋转地联接到该相关联的一个侧齿轮。半轴92上的等速万向节的带花键的公杆接纳短轴90中并且被不可旋转地联接到短轴90。
泵24可安装到壳体组件12,并且可使诸如自动变速器流体的适当的流体围绕电驱动模块10循环,以润滑和/或冷却各种部件。在提供的示例中,从泵24排出的流体通过供给管120供给到转子轴44中的热交换器46中。热交换器46沿着其旋转轴线36接收介电流体的流(入流),然后在转子34的相反端处使该流转向,从而介电流体的流同心地围绕入流流向转子34的接收介电流体的入流的端部。
参考图2和图3,热交换器46包括多个热交换器板150,并且可以可选地包括输入构件152、重定向构件154和塞构件156。热交换器46限定第一冷却剂通道160和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162,第一冷却剂通道160具有与转子轴44的旋转轴线36重合的纵向轴线,该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162围绕第一冷却剂通道160同心设置。
参考图4至图6,热交换器板150中的每一个可具有轮毂170、轮辋构件172和盘形弹簧部分174。轮毂170可以期望的方式成形,诸如具有由第一锥角176限定的截头圆锥形。轮辋构件172限定热交换器板150的外周。盘形弹簧部分174将轮毂170和轮辋构件172互连,并且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180。在提供的示例中,冷却剂孔口180中的每一个具有椭圆形或泪珠形,但是将理解,冷却剂孔口180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定尺寸、成形和定位。盘形弹簧部分174以类似于贝氏弹簧垫圈的方式构造,并且如此,可以期望的方式形成外形以提供期望的弹簧刚度。在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盘形弹簧部分174具有截头圆锥形状,该截头圆锥形状由数量上大于第一锥角176的第二锥角182限定。可选地,热交换器板150的一个或两个轴向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可形成为提供额外的表面积。在提供的示例中,盘形弹簧部分174形成有同心肋186,同心肋186为盘形弹簧部分174的相反轴向表面提供起伏的或波浪状表面,与盘形弹簧部分174形成为“平的”或“光滑的”(即,没有示出的同心肋186)的构造相比,起伏的或波浪状表面提供大约多出百分之十二的表面积。
参考图3和图4,热交换器板150可彼此堆叠体,以构成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在提供的示例中,热交换器板150的轮毂170彼此邻接,而热交换器板150的轮辋构件172彼此间隔开。可选地,轮毂170可彼此结合,例如经由设置在每对邻接的轮毂170之间的密封剂和/或粘合剂,或者经由焊接(例如,电阻焊接)或铜焊。如所示出的,热交换器板150的轮毂170配合以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160,而盘形弹簧部分174中的冷却剂孔口180形成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162。明显地,冷却剂孔口180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定向。优选地,相邻热交换器板150的冷却剂孔口180旋转成彼此不对齐,使得穿过一个热交换器板150的流体冷却剂在穿过相邻的热交换器板150的冷却剂孔口180中的一个之前必须围绕旋转轴线36旋转。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被插入(例如,压配合)到转子轴44中,使得轮辋构件172接合中空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优选地,轮辋构件172定向为垂直于中空转子轴44的旋转轴线36,从而使中空转子轴44和热交换器板150之间的传导热传递最大化。由于其柔性,盘形弹簧部分174可在安装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期间弯曲,以确保轮辋构件172中的每一个与中空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的接合,尽管转子轴44中的热交换器孔48的直径存在变化。尽管盘形弹簧部分174具有柔性,但是当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被接纳在转子轴44中时,热交换器板46的轮辋构件172沿着转子轴44的旋转轴线36彼此间隔开。可选地,热交换器板150可由与形成转子轴44的材料具有不同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例如,热交换器板150可由铝形成,而转子轴44可由钢形成。这种方式的配置允许热交换器板150由于温度的增加(例如,从环境空气温度到与电驱动模块10(图1)在环境空气温度下的连续和稳定运行相关的温度)而增大尺寸,这对于电驱动模块10(图1)的制造可能是有利的。在这方面,由于在电驱动单元10(图1)的连续稳定运行期间各个热交换板150随着电驱动单元10(图1)的温度从环境空气温度增加而增长为与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接触的能力,热交换板150的外径、热交换器孔48的内径和热交换器孔48的圆柱度的公差可增加。此外,热交换器板150响应于从环境空气温度加热到电驱动单元10(图1)的操作温度而独立增长和移动的能力允许如下设计:其中没有或只有几个或全部轮辋构件172在诸如-20摄氏度的第一预定温度与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轻微接合,而所有热交换器板150的轮辋构件172在诸如90摄氏度的第二预定温度接合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为了将热交换器46安装到转子轴44,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可被冷却到第一预定温度(同时转子轴44保持在室温)。第二预定温度可为低于目标运行温度的温度,在电动机14(图1)的稳定和连续运行期间,冷却剂在该目标运行温度主动循环通过热交换器46以冷却转子34(图1)。热交换器板150以大于转子轴44的膨胀速率的速率进行热膨胀的能力可用于确保热交换器板44的轮辋构件172中的每一个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例如,用于遍及转子轴44和轮辋构件172之间的界面的稳健热传递),而不管转子轴44中的热交换器孔48的直径和/或圆柱度的适度变化。
输入构件152被配置以将冷却剂流体从供给管120(图1)输送至第一冷却剂通道160,并且如此,可以任何期望的方式配置。在提供的示例中,输入构件152以类似于热交换器板150之一的方式(即,具有轮毂170a、轮辋构件172a和盘形弹簧部分174a)配置。然而,输入构件152由相对较厚的材料形成并且包括喷嘴210,该喷嘴210沿远离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的方向从轮毂170a延伸。如果需要,定心元件212可安装到输入构件152的喷嘴210,并且可接合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在提供的示例中,定心元件212包括接合喷嘴210的多个内瓣,以及设置在相邻的内瓣之间并且接合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的多个外瓣。输入构件152的相对较厚的材料允许轮辋构件172a接合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到如下程度:即尽管热交换器板150的盘形弹簧部分174在热交换器46被组装到中空转子轴44时从它们的预安装状态偏转,输入构件152可用于将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沿着旋转轴线36的位置保持在期望的位置。在示出的示例中,热交换器板150中的一个的轮毂170邻接输入构件152的轮毂170a。相应地,将理解,输入构件152的轮毂170a和相邻的热交换器板150的轮毂170可被密封和/或彼此结合。
重定向构件154可为环形截头圆锥形的结构,具有环形内安装部220和外安装部222,环形内安装部220面对面向重定向构件154的热交换器板150的轮毂170,并且外安装部222被压配合成与中空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接合。可替代地,外安装部222可配置为滑动配合到转子轴44中的热交换器孔48中。多个重定向孔口224在内安装部220和外安装部222之间围绕重定向构件154的周边形成。
可使用塞构件156封闭中空转子轴44的开口端,输入构件152、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和重定向构件154被接纳在该开口端中。在提供的示例中,塞构件156包括塞部分230、端部止挡232和轴安装部234。塞部分230的直径被定尺寸为以压配合方式接合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并密封地接合内周表面200。塞部分230在轴向长度上被定尺寸为使得其将重定向构件154的位置并且由此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和输入构件152的位置定位和/或保持在沿着中空转子轴44的轴向长度的期望位置处。可替代地,诸如波形弹簧的弹性元件(未示出)可设置在塞部分230和重定向构件154之间。这种方式的配置可有助于在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上保持期望的轴向载荷,这可帮助防止热交换器板150彼此轴向分离,以抑制热交换器板150之间的轮毂-轮毂界面中的泄漏。轴安装部234可沿远离塞部分230的方向从端部止挡232延伸,并且可限定轴承表面236,该轴承表面236被配置以在其上接纳轴承(未示出),该轴承支撑转子34(图1)以相对于壳体组件12(图1)旋转。
离开第一冷却剂通道160的流体冷却剂流过重定向构件154的环形内安装部220,并且可经由塞构件156的一端的成形凹部240转向,以径向向外流动并且返回重定向构件154,在此处,该流穿过重定向孔口224并进入第二冷却剂通道162中。
虽然热交换器46被描述为具有热交换器板150的堆叠体190,热交换器板150的环形轮毂170配合以形成第一冷却剂通道160,但是将理解,热交换器46可稍微不同地形成。参考图7,除了管250插入穿过轮毂170并且该管限定第一冷却剂通道160之外,热交换器46’大体类似于图3的热交换器。在提供的示例中,管250压配合到轮毂170,但是将理解,管250可焊接(例如,电阻焊)或铜焊到热交换器板150。
虽然重定向构件154被描述为具有外安装部222,该外安装部222被压配合成与中空转子轴44的内周表面200接合,但是将理解,外安装部222可稍微不同地配置。例如,外安装部222可配置为被接纳到成形凹部240中并且接合到塞构件156。
在图8中,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另一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热交换器46”大体类似于图7的热交换器46’,除了管250”延伸到比图7的示例相对更靠近塞构件156的点。在提供的特定示例中,管250”延伸超过外安装部222和塞部分230彼此邻接或接触的点并且进入凹部240中。管250”的轴向端300可靠近塞部分230上的轴向端面302设置,使得流过管250”的流体冲击或撞击轴向端面302。这种方式的配置可改善从塞构件156到循环通过热交换器46”的流体的热传递,尤其是在空气被夹带到循环通过热交换器46”的流体中的情况下。在这方面,管250”的轴向端300在凹部240中和/或靠近塞部分230上的轴向端面302的放置可减少或消除空气聚集在塞构件156中或附近的风险,空气聚集在塞构件156中或附近可潜在地减少从塞构件156到循环通过热交换器46”的流体的热传递。
在图9中,例示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又一转子和热交换器的一部分。热交换器46”’可以类似于图3的热交换器46或图7的热交换器46’的方式配置。另外参考图10和图11,塞构件156”’被配置具有围绕转子的旋转轴线36同心形成的中央供应孔口400,以及围绕中央供应孔口400周向设置的多个返回孔口402。中央供应孔口400延伸穿过塞部分230”’和轴安装部234’的形成有轴承表面236的部分。返回孔口402中的每一个可与旋转轴线36成角度形成,并且可在中央供应孔口400的远端或盲端410附近与中央供应孔口400相交。在提供的示例中,返回孔口402中的每一个具有纵向轴线416,并且返回孔口402的纵向轴线416以圆锥设置。塞部分230”’的轴向端面420可以期望的方式相对于热交换器46”’的重定向构件154定位。在示出的示例中,塞部分230’的轴向端面420包括截头圆锥形部分,返回孔口402延伸穿过该截头圆锥形部分。截头圆锥形部分的外表面垂直于返回孔口402的纵向轴线。可选地,截头圆锥形部分的外表面可配置为匹配重定向构件154的截头圆锥角。
在运行中,通过第一冷却剂通道160排出的流体可被引导到中央供应孔口400中,然后进入返回孔口402中以将流体流重定向朝向形成于重定向构件154中的重定向孔口224。相应地,来自安装在轴承表面236上并且支撑转子以围绕旋转轴线36旋转的轴承(图1)的热量可通过塞构件156”’(即,轴安装部234”’)传导,并且被排出到循环通过转子和塞构件156”’的冷却流体。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希望返回孔口402在越过或靠近塞构件156’”的其上安装有轴承的部分的端部的位置处与中央供应孔口400相交。传出中央供应孔口400的流体上的离心力产生一种泵送作用,该泵送作用迫使流体尽早进入返回孔口402中。相应地,将返回孔口402与中央供应孔口400相交的点放置为越过轴承(或者靠近轴承的背对转子的端部)可提供以更快和/或更有效的方式从轴承排出热量的配置。
在第一冷却剂通道160部分或全部由管250”’形成的情况下,将理解,管250”’可选地对其直径和长度定尺寸,以装配在中央供应孔口400内期望距离处,如图12中示出的。这种方式的配置有助于隔离进入和离开塞构件156”’的流体流。在示出的特定示例中,管250”’在其离开或延伸超过重定向构件154之后在直径上径缩。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塞部分230”’的轴向端面420可直接抵靠重定向构件154的外安装部222,如图9A中示出的。同样可选地,返回孔口402可与重定向构件154中的重定向孔口224对准。
虽然图9和图12的实施例已被例示为具有整体地且一体地的塞构件156”’,但将理解,塞构件156”’可制成为彼此组装并固定连接的若干分立部件。附加地或可替代地,重定向构件154可与塞构件156”结合。在图13的示例中,重定向构件154”的环形内安装部220””可固定地联接到塞部分230”’,并且塞构件156”’中的重定向孔口402也可为重定向孔口224。在示出的示例中,管250不是颈缩的,而为以期望的方式(例如,滑动配合、压配合)被接纳到中央供应孔口400””的扩大的或埋头孔部分500。将理解,中央供应孔口400”可形成为均匀的直径(即,使得中央供应孔口400””不为阶梯状的)。
出于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提供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不旨在穷举或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通常不限于该特定实施例,但是在适用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它们也为可互换的并且可用于选定的实施例中。其也可以多种方式变化。这种变化不被视为脱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种修改都旨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9)

1.一种电驱动单元,包括:
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和热交换器的转子,所述热交换器被接纳在所述转子轴中,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轮辋构件和将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辋构件互连的盘形弹簧部分,每个盘形弹簧部分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所述热交换器板压配合到所述转子轴,使得每个盘形弹簧部分从预安装状态偏转,并且每个轮辋构件接合到所述转子轴的内表面,其中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所述板的所述轮毂,并且其中所述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
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辋构件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彼此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彼此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轮毂是截头圆锥形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轮毂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管被设置穿过所述热交换器板,所述管与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热耦合,所述管限定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管压配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转子进一步包括塞构件,所述塞构件联接到所述转子轴以随其旋转,所述塞构件限定轴承表面、塞部分,所述轴承表面被配置以在其上接纳轴承,所述塞部分邻接所述热交换器,其中凹部形成在所述塞部分中,并且其中所述管延伸到所述塞部分中的所述凹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盘形弹簧部分是截头圆锥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辋构件被定向为垂直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进一步包括:
变速器,具有由所述转子驱动的变速器输出部,和变速器输出部;以及
差速器,具有差速器输入部和一对差速器输出构件,所述差速器输入部由所述变速器输出部驱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多个同心环在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盘形弹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在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所述转子进一步包括塞构件,所述塞构件联接到所述转子轴随其旋转,所述塞构件限定轴承表面、中央供应孔口和多个返回孔口,所述轴承表面被配置以在其上接纳轴承,所述中央供应孔口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设置,所述多个返回孔口围绕所述塞部分周向地设置,所述中央供应孔口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塞构件的形成有所述轴承表面的部分,每个所述返回孔口与所述中央供应孔口流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返回孔口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其中所述返回孔口的所述纵向轴线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成角度设置,使得所述返回孔口的所述纵向轴线以圆锥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管被设置穿过所述热交换器板,所述管热耦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所述管限定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并且其中所述管延伸到所述塞构件的所述中央供应孔口中。
15.一种用于组装电动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中空转子轴;
提供热交换器板的堆叠体,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轮辋构件和将所述轮毂和所述轮辋构件互连的盘形弹簧部分,每个盘形弹簧部分限定多个冷却剂孔口;以及
将所述热交换器板的堆叠体压配合到所述中空转子轴中,使得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辋构件接合到所述转子轴的内表面,其中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所述板的所述轮毂,并且其中所述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热交换器板的堆叠体包括使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彼此邻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轮毂是截头圆锥形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轮毂配合以限定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提供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堆叠体包括将管插入穿过所述热交换器板,使得所述管热耦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并且限定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管压配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盘形弹簧部分是截头圆锥形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辋被定向为垂直于所述转子的所述旋转轴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多个同心环在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盘形弹簧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形成在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上。
24.一种电驱动单元,包括:
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和热交换器的转子,所述热交换器被接纳在所述转子轴中,所述热交换器具有沿着所述转子轴的旋转轴线轴向设置的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限定第一冷却剂孔口、围绕所述第一冷却剂孔口设置的外周表面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冷却剂孔口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孔口,其中第一冷却剂通道被设置穿过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第一冷却剂孔口,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冷却剂孔口配合以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冷却剂通道同心设置的多个第二冷却剂通道;
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板至少部分地由具有第一线性热膨胀系数的第一材料形成,其中所述转子轴由具有第二线性热膨胀系数的材料形成,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线性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第二线性热膨胀系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一个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外周表面能独立于每一个相邻的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外周表面在径向方向上移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具有轮毂,所述第一冷却剂孔口被形成为穿过所述轮毂,并且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板的所述轮毂彼此邻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驱动单元,其中每个热交换器板的在径向上位于所述轮毂和所述外周表面之间的部分被配置为盘形弹簧。
28.一种电驱动单元,包括:
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热交换器和塞构件的转子,所述热交换器被接纳在所述转子轴中并具有管和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限定中央供应孔口和围绕所述中央供应孔口设置的多个冷却剂孔口,所述管被设置穿过所述中央供应孔口并热耦合到所述热交换器板,所述塞构件设置在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并联接到所述转子轴以随其旋转,所述塞构件限定轴承表面和塞部分,所述轴承表面被配置以在其上接纳轴承,其中凹部形成在所述塞部分中,并且其中所述管延伸到所述塞部分中的所述凹部中。
29.一种电驱动单元,包括:
电动机,具有带转子轴、热交换器和塞构件的转子,所述热交换器被接纳在所述转子轴中并具有多个热交换器板,每个所述热交换器板限定围绕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设置的多个冷却剂孔口,冷却剂通道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穿过所述热交换器形成,所述塞构件设置在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并联接到所述转子轴以随其旋转,所述塞构件限定轴承表面、中央供应孔口和多个返回孔口,所述轴承表面被配置以在其上接纳轴承,所述中央供应孔口沿着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设置,所述多个返回孔口围绕所述塞部分周向地设置,所述中央供应孔口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塞构件的形成有所述轴承表面的部分,每个所述返回孔口与所述中央孔口流体连通。
CN202280020607.9A 2021-03-11 2022-02-14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Pending CN11704408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159,511 2021-03-11
US202163271937P 2021-10-26 2021-10-26
US63/271,937 2021-10-26
PCT/US2022/016251 WO2022191952A1 (en) 2021-03-11 2022-02-14 Electric drive unit with a exchanger that is formed by disks having a disk spring portion and which are received into a bore in a rotor shaft of an electric moto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44087A true CN117044087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20607.9A Pending CN117044087A (zh) 2021-03-11 2022-02-14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440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5488B2 (en) Lubricating oil supply structure
US7339300B2 (en) Structural support member for stator retention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EP0811521B1 (en) Drive device for electric motorcars
JP5009586B2 (ja) ギヤボックス及びギヤボックスを備えるガスタービンエンジン組立体
EP2954185B1 (en) Multi-circuit lubrication system for a turbine engine
US20080113842A1 (en) Torque distributing apparatus
US5830098A (en) Planetary gear arrangement with a lubrication control structure
EP3879135A2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lubricant distribution features
CN115875425B (zh) 一种内齿圈轴、输入轴总成、混合动力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US20200032893A1 (en) Reduction- or differential-type device for a turbine engine of an aircraft
EP3869070B1 (en) Gear system
US20070253823A1 (en) Turbine blade tab attachment means for a torque converter dampening spring retaine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id attachment means
US7918645B2 (en) Torque converter with brazed turbine
CN117044087A (zh) 具有由具有盘形弹簧部分且接纳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孔中的盘形成的热交换器的电驱动单元
US11326687B1 (en) Axle assembly having lubricant distribution features
GB2062777A (en) Power transmission for motor vehicles
US20230105191A1 (en) Liquid-Cooled Rotor for an Electromechanical Energy Converter
US7748499B2 (en) Lubrication flow control mechanism and method
CN111656080A (zh) 双功能车桥热管理系统
US11750060B1 (en) Electric drive unit with a heat exchanger that is formed by disks having a disk spring portion and which are received into a bore in a rotor shaft of an electric motor
US10119597B2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US20080173511A1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a one-way clutch
US6360533B1 (en) Hydrodynamic converter with channel inserts
US11703103B2 (en) Torque converter damper assembly
US11965585B2 (en) Electric vehicle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with integrated fixed reducer gear s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