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5700A -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5700A
CN117035700A CN202310880003.8A CN202310880003A CN117035700A CN 117035700 A CN117035700 A CN 117035700A CN 202310880003 A CN202310880003 A CN 202310880003A CN 117035700 A CN117035700 A CN 117035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gn
bim
building
hydraulic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800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毛
冯敏
杜华冬
贾宁霄
黄博豪
谢明霞
岳克栋
梁运鸿
李娇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8800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57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57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1Collaborative creation, e.g. joint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2CA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g. collaborative CAD or distributed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generation 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0/04Architectural design, interior desig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BIM技术应用策划;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理清输入、输出关系;搭建项目BIM结构树;工作包分解与数据资源设置;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开展枢纽布置与比选工作;开展功能性设计;进行结构细部设计;调整参数以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同步更新数据资源;数据归档。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水利水电工程的BIM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它基于共享协同平台展开,能够显著提高多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减少设计变更或设计修改。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协同”与“集成”两大优势,有效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的实施,提升了BIM设计总体质效。

Description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具体而言是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系统性强,涉及测量、地质、水工、建筑、水机、电气、金结、安全监测、施工等十多个专业,工程设计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难以确切把握的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承受水的推力、浮力、渗透力、冲刷力等多种作用影响,工作边界条件复杂。在水利水电工程全阶段设计过程中,各专业需紧密结合,协同推进,在设计工程中存在频繁的资料互提和数据交互,专业与专业间交叉多,方案更新调整多。
采用传统勘察设计手段时,上下游专业间数据传递主要为串行作业模式,上游专业完成设计后,将成果和图纸传递至下游专业,这种作业方式存在分专业相互割裂、协同效率低、变更处理不及时,数据更新繁琐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成为了智慧水利建设的切入点,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逐步深入。通过构建BIM模型,可开展快速出图、工程量计量、碰撞检测、可视化展示等应用工作,但目前工作模式,仍以逆向建模为主。BIM逆向设计又称为“BIM翻模”,是指在二维设计图纸完成后,利用BIM相关软件将二维图纸信息转化为三维模型,再进行可视化展示、出图及计量等应用工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BIM逆向设计在设计阶段并未实现信息化与协同化作业,设计过程中仍以二维图纸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和最终的交付成果,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未发生明显变化,设计方式和效率效果也未能真正优化。BIM逆向设计模式与传统勘察设计模式相比,增加了BIM模型构建环节,BIM模型构建后,虽可用于检查设计中的“错误和遗漏”,但如发现有不一致的地方,还必须在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之间不断调整,无法实现多专业协同更新与修改,严重限制了BIM的协同应用成效。BIM仅仅只是作为数据资源,而未充分发挥其管理和应用资源作用,即BIM强大的专业协同能力和数据的集成管理能力价值在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过程中尚未完全凸显,导致设计效率难以提升,数据传递不畅。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采用本发明,有利于攻克制约水电水利工程多专业三维协同分析的关键技术,建立能够满足多专业需要的三维协同分析体系,形成标准化BIM正向设计流程,以提升水电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分析效率和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和降低设计成本,实现各专业间的交叉循环和协同分析,快速、准确、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分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以提升水电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分析效率和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和降低设计成本,实现各专业间的交叉循环和协同分析,快速、准确、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BIM技术应用策划;
在项目立项阶段,开展包括技术策划、协同策划和管理策划的项目BIM技术应用策划,并将策划成果作为后续步骤的执行准则;
S2.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S3.理清输入、输出关系;
根据各专业上、下序设计逻辑关系,结合业务流程,理清相应的输入、输出关系;
S4.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按照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开展各专业数据结构组织设计,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S5.工作包分解与数据资源设置;
基于已创建的合作区和结构树,根据正向设计流程,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将项目BIM结构树叶子节点作为工作包的基本载体,开展工作包分解、人员权限绑定及相关数据资源设置;工作包分解完成后,将工作包数据修改、保存权限转移给相应设计负责人;
S6.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6.1.根据步骤S1.1拟定的工程场地范围,准备包括地形数据、地质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
S6.2.根据步骤S6.1所准备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7.开展枢纽布置与比选工作;
S7.1.基于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开展枢纽布置及空间占位设计,拟定建筑物定位信息,形成枢纽布置总骨架,所述枢纽布置总骨架包括挡泄水建筑物轴线及定位轴系、输水建筑物轴线和发电建筑物轴线与定位轴系;
S7.2.在协同数据空间内发布包括轴线、定位轴系和特征高程平面的定位元素;
S7.3.基于枢纽布置骨架,开展枢纽布置比选的设计;
S8.开展功能性设计;
S8.1.根据先总体规划、后细化设计的顺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分三层驱动,进行骨架设计;
S8.2.根据步骤S3理清的输入、输出关系,拟定建筑物结构、设备的特征参数,先利用基本特征进行参数化建模,其他特征与其产生依附或参考关系,通过对约束方式或约束值的修改,改变设计参数,以改变对象特征,实现参数化建模;
S9.进行结构细部设计;
完成各专业内功能设计工作后,依托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碰撞检测,对于几何占位冲突发生位置,进行方案调整,并同步更新数据,进行结构细部设计工作;
S10.调整参数以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
开展计算分析协同工作,验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结构部位,通过调整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0.1.结合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计算分析主要内容,以BIM模型为基础,将标准、规范中的结构计算公式与BIM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工程信息创建关联,实时进行水头损失、抗滑稳定、工程量统计等计算方法集成;
S10.2.对需要进行结构仿真的重点建筑物和部位,结合BIM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隐藏BIM模型中对工程结构影响较小的细部结构,利用通用格式进行轻量化转换,集成分区、分材质的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切割成型技术,构建精细网格,形成与BIM模型同源、同定位和同属性的有限元模型,实现工程有限元网格信息的解析、计算和展示;
S10.3.根据结构计算和有限元计算成果,对步骤S9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1.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三维校审工作,根据校审结果,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1.1.BIM模型校审;
从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一致性角度对BIM模型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2.BIM成果文件校审;
基于模型对成果文件的链接一致性和图模一致性对BIM成果文件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3.设计成果修改;
根据校审意见,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进行设计成果修改,并再次提交校审,直至满足校审要求;
S11.4.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2:数据归档;
对已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数据归档。
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技术策划包括明确BIM实施目标、工程区场地范围、推荐及比选方案、结构树搭建原则、BIM应用层级、模型精细度要求和软硬件资源配置要求;所述协同策划包括协同设计总体流程及接口、专业间协同流程和数据接口;所述管理策划包括设计管理过程、组织管理模式、WBS工作分解、人员组织和进度计划。
进一步地,步骤S5中,所述工作包分解时,首先整体考虑定位工作;根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结构功能分解和结构组成;工作包分解时,按先定位后造型、先整体后局部、先公共后专项、先功能后细节、先主体后附属、先下层后上层、先场点后路径、先成型后分缝、先结构后开挖、先土建后机电和先设备后管线的顺序,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
进一步地,步骤S8.1中,所述骨架设计包括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和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与地质协同方面,首先结合勘察数据,快速构建高精度地质模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布置模板定制、地质体一键开挖等技术,进行枢纽建筑物快速布置与比选,并发布枢纽布置定位骨架;基于总体定位骨架中的定位点元素,开展水工建筑物布置骨架设计;当地质条件变化或者枢纽布置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建筑物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定位元素的坐标信息,驱动建筑物布置骨架的修改,进而修改建筑物布置方案;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建筑物功能设计中,当枢纽布置方案调整后,调整建筑物间空间位置关系、占位及结构尺寸时,通过调整定位轴系、定位面、特征参数,快速完成建筑物布置修改;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包括在建筑结构与机电、金结等设备布置间的协同,通过引用建筑物定位轴系和结构外轮廓面,开展机电及金结设备布置,当建筑物结构位置、尺寸、高程等发生变化时,通过链接关系驱动设备布置调整。
进一步地,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配水利水电工程的BIM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它基于共享协同平台展开,能够显著提高多专业之间的协同效率,减少设计变更或设计修改。采用本发明,可以充分发挥了BIM技术“协同”与“集成”两大优势,有效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的实施,提升了BIM设计总体质效。
采用本发明,有利于攻克制约水电水利工程多专业三维协同分析的关键技术,建立能够满足多专业需要的三维协同分析体系,形成标准化BIM正向设计流程,以提升水电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分析效率和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和降低设计成本,实现各专业间的交叉循环和协同分析,快速、准确、合理、有效地进行各种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分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业务流程梳理示意图;
图3为3DE平台结构树搭建基本流程图;
图4为水利水电工程通用结构树示例;
图5为工程地形地质模型创建流程图;
图6为水利水电工程骨架搭建与引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BIM技术应用策划;
在项目立项阶段,开展包括技术策划、协同策划和管理策划的项目BIM技术应用策划,并将策划成果作为后续步骤的执行准则;
S2.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S3.理清输入、输出关系;
根据各专业上、下序设计逻辑关系,结合业务流程,理清相应的输入、输出关系;
S4.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按照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开展各专业数据结构组织设计,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S5.工作包分解与数据资源设置;
基于已创建的合作区和结构树,根据正向设计流程,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将项目BIM结构树叶子节点作为工作包的基本载体,开展工作包分解、人员权限绑定及相关数据资源设置;工作包分解完成后,将工作包数据修改、保存权限转移给相应设计负责人;
S6.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6.1.根据步骤S1.1拟定的工程场地范围,准备包括地形数据、地质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
S6.2.根据步骤S6.1所准备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7.开展枢纽布置与比选工作;
S7.1.基于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开展枢纽布置及空间占位设计,拟定建筑物定位信息,形成枢纽布置总骨架,所述枢纽布置总骨架包括挡泄水建筑物轴线及定位轴系、输水建筑物轴线和发电建筑物轴线与定位轴系;
S7.2.在协同数据空间内发布包括轴线、定位轴系和特征高程平面的定位元素;
S7.3.基于枢纽布置骨架,开展枢纽布置比选的设计;
S8.开展功能性设计;
S8.1.根据先总体规划、后细化设计的顺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分三层驱动,进行骨架设计;
S8.2.根据步骤S3理清的输入、输出关系,拟定建筑物结构、设备的特征参数,先利用基本特征进行参数化建模,其他特征与其产生依附或参考关系,通过对约束方式或约束值的修改,改变设计参数,以改变对象特征,实现参数化建模;
S9.进行结构细部设计;
完成各专业内功能设计工作后,依托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碰撞检测,对于几何占位冲突发生位置,进行方案调整,并同步更新数据,进行结构细部设计工作;
S10.调整参数以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
开展计算分析协同工作,验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结构部位,通过调整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0.1.结合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计算分析主要内容,以BIM模型为基础,将标准、规范中的结构计算公式与BIM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工程信息创建关联,实时进行水头损失、抗滑稳定、工程量统计等计算方法集成;
S10.2.对需要进行结构仿真的重点建筑物和部位,结合BIM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隐藏BIM模型中对工程结构影响较小的细部结构,利用通用格式进行轻量化转换,集成分区、分材质的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切割成型技术,构建精细网格,形成与BIM模型同源、同定位和同属性的有限元模型,实现工程有限元网格信息的解析、计算和展示;
S10.3.根据结构计算和有限元计算成果,对步骤S9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1.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三维校审工作,根据校审结果,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1.1.BIM模型校审;
从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一致性角度对BIM模型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2.BIM成果文件校审;
基于模型对成果文件的链接一致性和图模一致性对BIM成果文件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3.设计成果修改;
根据校审意见,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进行设计成果修改,并再次提交校审,直至满足校审要求;
S11.4.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2:数据归档;
对已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数据归档。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的步骤S1中,所述技术策划包括明确BIM实施目标、工程区场地范围、推荐及比选方案、结构树搭建原则、BIM应用层级、模型精细度要求和软硬件资源配置要求;所述协同策划包括协同设计总体流程及接口、专业间协同流程和数据接口;所述管理策划包括设计管理过程、组织管理模式、WBS工作分解、人员组织和进度计划。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的步骤S5中,所述工作包分解时,首先整体考虑定位工作;根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结构功能分解和结构组成;工作包分解时,按先定位后造型、先整体后局部、先公共后专项、先功能后细节、先主体后附属、先下层后上层、先场点后路径、先成型后分缝、先结构后开挖、先土建后机电和先设备后管线的顺序,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的步骤S8.1中,所述骨架设计包括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和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与地质协同方面,首先结合勘察数据,快速构建高精度地质模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布置模板定制、地质体一键开挖等技术,进行枢纽建筑物快速布置与比选,并发布枢纽布置定位骨架;基于总体定位骨架中的定位点元素,开展水工建筑物布置骨架设计;当地质条件变化或者枢纽布置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建筑物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定位元素的坐标信息,驱动建筑物布置骨架的修改,进而修改建筑物布置方案;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建筑物功能设计中,当枢纽布置方案调整后,调整建筑物间空间位置关系、占位及结构尺寸时,通过调整定位轴系、定位面、特征参数,快速完成建筑物布置修改;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包括在建筑结构与机电、金结等设备布置间的协同,通过引用建筑物定位轴系和结构外轮廓面,开展机电及金结设备布置,当建筑物结构位置、尺寸、高程等发生变化时,通过链接关系驱动设备布置调整。
优选的实施例是:在上述方案的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9)

1.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BIM技术应用策划;
在项目立项阶段,开展包括技术策划、协同策划和管理策划的项目BIM技术应用策划,并将策划成果作为后续步骤的执行准则;
S2.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创建项目级协作空间;
S3.理清输入、输出关系;
根据各专业上、下序设计逻辑关系,结合业务流程,理清相应的输入、输出关系;
S4.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按照高内聚、低耦合原则,开展各专业数据结构组织设计,搭建项目BIM结构树;
S5.工作包分解与数据资源设置;
基于已创建的合作区和结构树,根据正向设计流程,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将项目BIM结构树叶子节点作为工作包的基本载体,开展工作包分解、人员权限绑定及相关数据资源设置;工作包分解完成后,将工作包数据修改、保存权限转移给相应设计负责人;
S6.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6.1.根据步骤S1.1拟定的工程场地范围,准备包括地形数据、地质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
S6.2.根据步骤S6.1所准备的地形地质数据资源,创建地形地质三维模型;
S7.开展枢纽布置与比选设计工作;
S7.1.基于地形地质三维模型,开展枢纽布置及空间占位设计,拟定建筑物定位信息,形成枢纽布置总骨架,所述枢纽布置总骨架包括挡泄水建筑物轴线及定位轴系、输水建筑物轴线和发电建筑物轴线与定位轴系等;
S7.2.在协同数据空间内发布包括轴线、定位轴系和特征高程平面等定位元素;
S7.3.基于枢纽布置骨架,开展枢纽布置比选的设计;
S8.开展功能性设计;
S8.1.根据先总体规划、后细化设计的顺序,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分三层驱动,进行骨架设计;
S8.2.根据步骤S3理清的输入、输出关系,拟定建筑物结构、设备的特征参数,先利用基本特征进行参数化建模,其他特征与其产生依附或参考关系,通过对约束方式或约束值的修改,改变设计参数,以改变对象特征,实现参数化建模;
S9.进行结构细部设计;
完成各专业内功能设计工作后,依托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碰撞检测,对于几何占位冲突发生位置,进行方案调整,并同步更新数据,进行结构细部设计工作;
S10.调整参数以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
开展计算分析协同工作,验证设计方案的准确性,根据计算分析结果,对不满足要求的结构部位,通过调整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0.1.结合相关设计规范,明确计算分析主要内容,以BIM模型为基础,将标准、规范中的结构计算公式与BIM模型中的几何参数、工程信息创建关联,实时进行水头损失、抗滑稳定、工程量统计等计算方法集成;
S10.2.对需要进行结构仿真的重点建筑物和部位,结合BIM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通过隐藏BIM模型中对工程结构影响较小的细部结构,利用通用格式进行轻量化转换,集成分区、分材质的四面体或六面体网格切割成型技术,构建精细网格,形成与BIM模型同源、同定位和同属性的有限元模型,实现工程有限元网格信息的解析、计算和展示;
S10.3.根据结构计算和有限元计算成果,对步骤S9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以参数驱动BIM模型动态更新,实现设计与计算分析一体化协同;
S11.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开展三维校审工作,根据校审结果,对各专业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并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1.1.BIM模型校审;
从模型的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和一致性角度对BIM模型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2.BIM成果文件校审;
基于模型对成果文件的链接一致性和图模一致性对BIM成果文件进行校审,提出校审意见;
S11.3.设计成果修改;
根据校审意见,基于达索3DEXPERIENCE平台,进行设计成果修改,并再次提交校审,直至满足校审要求;
S11.4.同步更新数据资源;
S12:数据归档;
对已完成的设计成果,进行数据归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技术策划包括明确BIM实施目标、工程区场地范围、推荐及比选方案、结构树搭建原则、BIM应用层级、模型精细度要求和软硬件资源配置要求;所述协同策划包括协同设计总体流程及接口、专业间协同流程和数据接口;所述管理策划包括设计管理过程、组织管理模式、WBS工作分解、人员组织和进度计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工作包分解时,首先整体考虑定位工作;根据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结构功能分解和结构组成;工作包分解时,按先定位后造型、先整体后局部、先公共后专项、先功能后细节、先主体后附属、先下层后上层、先场点后路径、先成型后分缝、先结构后开挖、先土建后机电和先设备后管线的顺序,确定各工作包的组成、层次、顺序和包含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1中,所述骨架设计包括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和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与地质协同方面,首先结合勘察数据,快速构建高精度地质模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布置模板定制、地质体一键开挖等技术,进行枢纽建筑物快速布置与比选,并发布枢纽布置定位骨架;基于总体定位骨架中的定位点元素,开展水工建筑物布置骨架设计;当地质条件变化或者枢纽布置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建筑物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定位元素的坐标信息,驱动建筑物布置骨架的修改,进而修改建筑物布置方案;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建筑物功能设计中,当枢纽布置方案调整后,调整建筑物间空间位置关系、占位及结构尺寸时,通过调整定位轴系、定位面、特征参数,快速完成建筑物布置修改;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包括在建筑结构与机电、金结等设备布置间的协同,通过引用建筑物定位轴系和结构外轮廓面,开展机电及金结设备布置,当建筑物结构位置、尺寸、高程等发生变化时,通过链接关系驱动设备布置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1中,所述骨架设计包括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和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枢纽布置总骨架驱动专业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与地质协同方面,首先结合勘察数据,快速构建高精度地质模型,根据地形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布置模板定制、地质体一键开挖等技术,进行枢纽建筑物快速布置与比选,并发布枢纽布置定位骨架;基于总体定位骨架中的定位点元素,开展水工建筑物布置骨架设计;当地质条件变化或者枢纽布置发生重大变化,引起建筑物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定位元素的坐标信息,驱动建筑物布置骨架的修改,进而修改建筑物布置方案;专业骨架驱动建筑物或建筑物子骨架修改包括在水工建筑物功能设计中,当枢纽布置方案调整后,调整建筑物间空间位置关系、占位及结构尺寸时,通过调整定位轴系、定位面、特征参数,快速完成建筑物布置修改;专业骨架驱动设备布置修改包括在建筑结构与机电、金结等设备布置间的协同,通过引用建筑物定位轴系和结构外轮廓面,开展机电及金结设备布置,当建筑物结构位置、尺寸、高程等发生变化时,通过链接关系驱动设备布置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重点对地质与水工、水工与机电设备、水工与金属结构设备进行专业间碰撞检测。
CN202310880003.8A 2023-07-18 2023-07-18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70357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0003.8A CN117035700A (zh) 2023-07-18 2023-07-18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80003.8A CN117035700A (zh) 2023-07-18 2023-07-18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5700A true CN117035700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80003.8A Pending CN117035700A (zh) 2023-07-18 2023-07-18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570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415A (zh) * 2024-03-18 2024-04-1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月牙肋岔管参数化设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92415A (zh) * 2024-03-18 2024-04-16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电站月牙肋岔管参数化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9478B (zh) 基于航天器装配仿真技术的虚拟装配系统和虚拟装配方法
CN109800536A (zh) 一种基于Revit与Dynamo参数化隧道模型快速建模方法
CN106384191A (zh) 基于3dgis和工程三维模型的铁路隧道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
CN104778753B (zh) 桥梁钢筋的三维建模实现方法
CN108842782A (zh) 基于bim技术深基坑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
CN102117367A (zh) 飞机装配现场可视化仿真系统
CN109102564A (zh) 一种复杂地质体数值模型的耦合建模方法
CN117035700A (zh) 基于bim的水利水电工程正向协同设计方法
CN114580056A (zh) 一种基于bim的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13536421A (zh) 一种基于bim的港口规划协同分析方法与系统
CN111859497B (zh) 一种地质块体对象化建模分析方法
CN108460838A (zh) 三维可视化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融合的实现方法与系统
Qiaolan et al.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Zhang et al.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of Highway Super‐Large Bridge Based on BIM Technology
Xiao et al. Study o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ased on BI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ig data
CN113221224A (zh) 一种基于信息模型技术的基坑支护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
Cao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in landscape design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Ye Research on BIM Design System of Railway Tunnel Based on Microstation
CN110704916A (zh)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复杂三维地质模型网格粗化方法
Yan et al. Application of CAD/CAE integrating technology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of hydropower industry
KR102668849B1 (ko) Bim 기반 철도시설물의 물량과 공사비 자동산출 시스템
Han et al. Analysis on the BIM application in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UBSOMBOON et al. THE 4DCAD IN PROJECT PLANNING AND BUDGETING OF THE NEW URBAN INFRASTRUCTURE FOR THE PHITSANULOK CENTRAL PARK, THAILAND.
Wu et al.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Projects
Cen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 the design of marine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