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33099A -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33099A
CN117033099A CN202310904684.7A CN202310904684A CN117033099A CN 117033099 A CN117033099 A CN 117033099A CN 202310904684 A CN202310904684 A CN 202310904684A CN 117033099 A CN117033099 A CN 117033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partition
hard disk
mount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46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笠
胥辂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046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330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33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330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9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configuration te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14Workload generation, e.g. scripts, playb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56External testing equipment for static stores, e.g.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Interfa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采集硬盘挂载分区;采集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根据设置的测试时长和每个分区可用容量计算各分区测试时长;根据各分区测试时长按顺序对各个分区进行压力测试;在测试结束后,生成日志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其中,对各个分区进行压力测试时,采用在对应分区iotest目录下循环生成固定/随机大小文件方式进行读写压力测试,直至时间完毕或分区容量使用完毕后结束测试。本发明通过对系统硬盘各分区创建文件并对进行文件读写测试,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有效减少了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服务器系统硬盘,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器上使用的硬盘。如果说服务器是网络数据的核心,那么服务器系统硬盘就是这个核心的数据仓库,所有的软件和用户数据都存储在这里。储存在服务器上的硬盘数据是最宝贵的,因此硬盘的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当前,随着硬盘和操作的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个别类型的硬盘及操作系统在兼容性、稳定性上和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客户端硬盘存在失效的隐患。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硬盘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安全,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硬盘进行压力测试。
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硬盘的压力测试。
1、在Linux系统下对非操作系统盘外的整盘进行压力测试。此种测试方案不能覆盖系统盘,无法实现全盘的压力测试。
2、如果当前设备只有单个硬盘,先对除系统外的扇区进行分区,再对该分区进行压力测试。此种测试方案只能对系统外扇区进行压力测试,仍然不能覆盖系统分区。
3、对分区中已有数据扇区进行读压力测试。此种测试方案只能对已有数据分区进行读的压力测试。
可见,如何实现在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系统硬盘各分区创建文件并对进行文件读写测试,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有效减少了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包括:
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进一步,所述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包括:
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
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进一步,所述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包括: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进一步,所述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包括:
设置总测试时长T;
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进一步,所述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包括:
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
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本次读写压力测试结束。
进一步,所述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包括: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
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
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进一步,所述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包括:在挂载目录下随机循环创建大小为10-200M的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系统,包括:
分区信息采集单元,配置用于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分区容量确认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配置用于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循环测试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记录单元,配置用于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进一步,所述分区信息采集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进一步,所述分区容量确认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进一步,所述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具体用于:设置总测试时长T;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进一步,所述循环测试单元具体用于: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本次读写压力测试结束。
进一步,所述记录单元具体用于: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任一项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步骤。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首先通过采集硬盘挂载分区、采集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然后根据设置的测试时长和每个分区可用容量计算各分区测试时长,从而根据各分区测试时长按顺序对各个分区进行压力测试,并在测试结束后生成日志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其中,对各个分区进行压力测试时,采用在对应分区iotest目录下循环生成固定/随机(10-200M)大小文件方式进行读写压力测试,直至时间完毕或分区容量使用完毕后结束测试。
本发明通过对各个挂载分区创建并读写文件的方法进行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该方法即达到了对硬盘测试的目的,又通过碎片化的方法防止因硬盘读写造成的系统崩溃问题,覆盖的硬盘空间更大,对测试区域划分更细,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从而有效的减少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另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区信息采集单元;2、分区容量确认单元;3、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4、循环测试单元;5、记录单元;101、处理器;102、存储器;103、输入接口;104、输出接口;105、通讯单元;106、键盘;107、显示器;108、鼠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相关技术中,采用的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种是对非操作系统盘外的整盘测试,此种方式无法实现全盘的压力测试;另一种是对单盘进行系统外扇区的压力测试,此种方式不能覆盖系统分区;还有一种是对分区中已有数据扇区进行读压力测试,此种方式只能对已有数据分区进行读的压力测试。
而本发明提供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首先,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并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然后,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此时,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由此可见,本发明通过对各个挂载分区创建并读写文件的方法进行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即达到了对硬盘测试的目的,又通过碎片化的方法防止因硬盘读写造成的系统崩溃问题,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面对本发明中出现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
硬盘SMART信息:S.M.A.R.T.,全称为“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是一种自动的硬盘状态检测与预警系统和规范。通过在硬盘硬件内的检测指令对硬盘的硬件如磁头、盘片、马达、电路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记录并与厂商所设定的预设安全值进行比较,若监控情况将或已超出预设安全值的安全范围,就可以通过主机的监控硬件或软件自动向用户作出警告并进行轻微的自动修复,以提前保障硬盘数据的安全。除一些出厂时间极早的硬盘外,现在大部分硬盘均配备该项技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本步骤的目的在于采集系统分区列表和挂载目录对应关系,具体来说,首先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partition_list;然后根据挂载分区列表partition_list中的挂载分区名称partition_name,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S102: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本步骤的目的在于确定系统分区列表和挂载分区可使用空间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首先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partition_free_size;然后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求和,即可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S103: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设置总测试时长T;然后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最后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S104: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首先,为了防止出现因为挂载分区过小而无法启动测试的情况,设置一个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然后,通过遍历挂载分区列表partition_list的方式对每个挂载分区进行测试。测试时,先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其中,测试文件为随机生成的大小为10-200M的测试文件。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该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结束。另外,如果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小于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则将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作为该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可参考挂载分区的空间大小进行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低于于50次读写操作的总时长。
S105: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同时,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此时,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硬盘Smart信息);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硬盘Smart信息)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通过对系统硬盘各分区创建文件并对进行文件读写测试,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有效减少了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设定初始参数。
本步骤包括:
1、解析输入参数。支持的参数包括-t run_time,-m min_time,-sfile_size,-aauto。作为示例的,可根据需求这是测试总时长run_time。
2、初始化变量。具体包括设置测试文件的大小和分区测试的最小运行时长。
S202:采集系统分区列表和挂载目录对应关系。
首先,获取系统挂载分区列表partition_list,然后根据partition_list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S203:采集系统分区列表和分区可使用空间对应关系。
具体的,根据挂载分区列表partition_list中的分区名称partition_name,通过命令partitionSizeDict{partition_name,partition_free_size}获取每个挂载分区可用容量。
S204:计算并设定各分区运行时间。
首先,对每个挂载分区可用容量进行累加,计算出硬盘的总可用容量。然后根据硬盘的总可用容量÷测试总时长run_time计算出单位时间分配容量。最后,依次用每个挂载分区可用容量÷单位时间分配容量,即可计算出每个分区分配的测试时长。计算完成后,利用命令partRunTimeDict:{partition_name,jobtime},为每个挂载分区分配测试时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防止因为硬盘过大而造成小分区得不到测试的情况,需要在步骤S201中合理的设置分区测试的最小运行时长。
S205:通过在运行时间范围内或可用空间范围内循环创建固定或随机大小文件的方式,对每个分区进行读写压力测试。
测试时,可通过循环遍历partition_list各挂载分区的方式启动每个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
运行压力测试时,如果指定了测试文件的file_size值就在对应分区挂载目录/iotest下循环创建file_size大小的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直至到达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分区可用空间小于file_size。如果没有指定测试文件的file_size值,就在对应分区挂载目录/iotest下循环创建10-200M大小的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直至到达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分区可用空间小于file_size。其中,将分区可用空间小于file_size作为终止测试的判断依据,能够有效的防止因为测试时间设置太长,硬盘写满后导致系统崩溃。
S206:检查系统日志及硬盘Smart日志是否异常。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Smart日志;当硬盘Smart日志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记录相应的异常信息。
S207:删除测试文件还原分区可用容量,生成测试日志。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从而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同时,根据记录的异常信息生成测试日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通过对各个挂载分区创建并读写文件的方法进行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该方法即达到了对硬盘测试的目的,又通过碎片化的方法防止因硬盘读写造成的系统崩溃问题,覆盖的硬盘空间更大,对测试区域划分更细,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从而有效的减少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系统,包括:分区信息采集单元1、分区容量确认单元2、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3、循环测试单元4和记录单元5。
分区信息采集单元1,配置用于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区信息采集单元1具体用于: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分区容量确认单元2,配置用于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区容量确认单元2具体用于: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3,配置用于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3具体用于:设置总测试时长T;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循环测试单元4,配置用于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循环测试单元4具体用于: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本次读写压力测试结束。
记录单元5,配置用于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记录单元5具体用于: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系统,通过对系统硬盘各分区创建文件并对进行文件读写测试,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有效减少了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参见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包括处理器101和存储器102;其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中保存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2、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3、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4、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5、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
其中,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1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可以在集成有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还可以包括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1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02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01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102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中涉及的数据等。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具体实现以下步骤: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具体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具体实现以下步骤:设置总测试时长T;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具体实现以下步骤: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本次读写压力测试结束。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执行所述存储器102中保存的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具体实现以下步骤: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
输入接口103,用于获取外界导入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并将获取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保存至所述存储器102中,还可以用于获取外界终端设备传输的各种指令和参数,并传输至处理器101中,以便处理器101利用上述各种指令和参数展开相应的处理。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入接口103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语音输入接口、指纹输入接口、硬盘读取接口等。
输出接口104,用于将处理器101产生的各种数据输出至与其相连的终端设备,以便于与输出接口相连的其他终端设备能够获取到处理器101产生的各种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104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SB接口、串行接口等。
通讯单元105,用于在服务器运行业务优化配置装置和外部服务器之间建立远程通讯连接,以便于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能够将镜像文件挂载到外部服务器中。本实施例中,通讯单元105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无线通讯技术或有线通讯技术的远程通讯单元。
键盘106,用于获取用户通过实时敲击键帽而输入的各种参数数据或指令。
显示器107,用于对运行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过程的相关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鼠标108,可以用于协助用户输入数据并简化用户的操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这里所说的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硬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2、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3、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4、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5、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覆盖系统分区的硬盘压力测试,能够把硬盘早期失效问题通过压力测试暴露出来,有效减少了客户端的质量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同理,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处理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处理单元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包括:
获取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列表;
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挂载目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包括:
根据挂载分区列表中的挂载分区名称,确定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包括:设置总测试时长T;
根据公式S=S0/T,计算出单位时间的分配容量S;其中,S0为系统硬盘的总可用容量;
根据公式Tn=Rn/S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其中,Tn为第n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Rn是第n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包括:设置读写压力测试的最小时间;
启动读写压力测试工具,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
当本次测试时长达到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或当前测试的挂载分区可用空间小于测试文件的大小时,本次读写压力测试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包括:
当所有挂载分区的读写压力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日志;
删除所有的测试文件,以还原所有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
检查系统日志和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
当硬盘的自我监测分析与技术报告中存在警告、错误或故障状态信息时,记录相应的ID属性项,并生成测试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挂载目录下循环创建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包括:
在挂载目录下随机循环创建大小为10-200M的测试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
8.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区信息采集单元,配置用于采集系统硬盘的挂载分区信息;
分区容量确认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挂载分区信息获取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分区测试时长计算单元,配置用于设置总测试时长,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可用容量计算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
循环测试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每个挂载分区的测试时长,在每个挂载分区中执行读写压力测试;
记录单元,配置用于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并清除测试所产生的文件。
9.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所述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310904684.7A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330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4684.7A CN11703309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4684.7A CN11703309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33099A true CN117033099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38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4684.7A Pending CN117033099A (zh) 2023-07-21 2023-07-21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3309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6575B (zh) 存储服务器的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388622B (zh) 一种日志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22703A (zh) 监控访问请求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662214B (zh) 基于fio的硬盘垃圾回收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CN112035314A (zh) 内存泄漏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723020A (zh) 一种电能表测试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11309734A (zh) 自动生成表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5662489A (zh) 硬盘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90375A (zh) 应用程序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2743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97704A (zh) 应用程序的压力测试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2133357B (zh) 一种eMMC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990207B (zh) 基于Whitley平台的BPS内存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696618A (zh) 一种ssd硬盘上下电稳定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7033099A (zh) 一种系统硬盘的压力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95304A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性能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06981B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06195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231232A (zh) 确定测试数据模型及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437903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07885640B (zh) 一种硬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60696A (zh) 一种程序问题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92382B (zh) 核电仿真模型开发数据的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4116291B (zh) 日志检测方法、日志检测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12174B (zh) 一种程序错误路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