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21455A -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21455A
CN117021455A CN202310903523.6A CN202310903523A CN117021455A CN 117021455 A CN117021455 A CN 117021455A CN 202310903523 A CN202310903523 A CN 202310903523A CN 117021455 A CN117021455 A CN 117021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groove
plate
rotating plat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035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9035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21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21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2145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12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44/18Filling preformed cav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34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4/3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本发明套装部即可使的内管和外管保持固定的间隙又可参于到内管和外管的套装过程,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内管和外管中心线偏离,同时最后套装部可以封堵填充空间的两端,便于后期保温材料的注入,通过套装部和限位部以及外管推送组件和内管推送组件的配合首先实现内管与限位部结合,然后利用限位部、套装部、外管推送组件和内管推送组件的配合实现内管在套装部内的移动以及内管与外管的套装作业以及两者中心线的重合。本发明提高了保温管的生产质量以及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管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通过人工将内管外绑上一圈泡沫,然后推动内管进入至外管内,这样外管和内管之间即可留有较为均匀的空隙,然后单独用法兰将两端进行封堵,然后在外管上打孔往空隙内注入保温泡沫等保温材料即可。这样生产较为粗放,不能保证外管和内管套装的精度,同时内管和外管间空隙大小也不一致,再者外邦的一圈泡沫最终留在间隙内无法最终取出,生产过程缺乏精准性,保温管的生产质量难以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包括:
套装部,为可转动结构;限位部,其数量为两个,限位部相对套装部位置可固定或移动;外管推送组件,位于套装部的右侧,外管a放置于外管推送组件内,外管推送组件用于将外管a送入至套装部内;内管推送组件,位于套装部的左侧,内管b放置于内管推送组件内;
其中内管推送组件用于将内管b送入至套装部内,限位部与套装部固定在一起,此时内管b穿过限位部,限位部套于内管b外部,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内管b的两端,此时外管推送组件推动外管a向右移动,内管b通过限位部进入至外管a内。
所述套装部包括:
旋转框,位于地面c上部;
驱动组件,位于旋转框右侧,驱动组件与旋转框连接,驱动组件带动旋转框进行间歇转动;
套装筒,位于旋转框内,套装筒主体横截面呈状,套装筒沿着旋转框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套装筒数量为若干个且围绕旋转框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旋转框内。
所述旋转框包括:
旋转板一,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一,缺口一呈状,缺口一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一上;
旋转板二,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二,缺口二呈状,缺口二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二上;
连接杆,位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连接杆一端与旋转板一中间位置,连接杆另一端与旋转板二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套装筒横向水平设置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套装筒一端与缺口一固定连接,套装筒另一端与缺口二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轨道,固定于旋转板二右侧外表面;
顶板,为圆柱状结构,其匹配设置于轨道内;
剪切臂,与顶板铰接;
电机,与剪切臂连接,电机带动剪切臂运动。
所述剪切臂包括:
剪切臂一,一端与顶板铰接;
剪切臂二,一端与剪切臂一另一端铰接,剪切臂二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铰接;
剪切臂三,一端与剪切臂一中间位置铰接,剪切臂三另一端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固定于地面c上。
所述套装筒上部设置卡箍,卡箍一端与套装管外侧铰接,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设置卡槽,卡箍另一端嵌入至卡槽内。
所述限位部包括:
滚轮板,为圆板状,其竖直设置,其中间位置贯通设置穿孔,滚轮板外边缘设置滚轮,滚轮为圆球状,滚轮嵌入至滚轮板内;
气囊槽,位于两个滚轮板之间,两个滚轮板之间通过气囊槽固定连接;
气囊,为中空囊状结构,其体积可变化,气囊固定于气囊槽内;
充气组件,位于两个滚轮板之间的区域内,充气组件与气囊连接。
所述气囊槽包括:
内槽,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内槽横截面呈“凵”状,内槽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内壁固定,内槽出口朝向内侧且该出口靠近穿孔;
外槽,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外槽横截面呈“凵”状,外槽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内壁固定,外槽出口朝向外侧且该出口远离穿孔。
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充气泵一,固定于滚轮板内侧;
充气管一,与充气泵一连通,充气管一一端穿过内槽并与一个内槽内的气囊连通,充气管一另一端穿过内槽并与另一个内槽内的气囊连通;
充气泵二,固定于滚轮板内侧;
充气管二,与充气泵二连通,充气管二一端穿过外槽并与一个外槽内的气囊连通,充气管二另一端穿过外槽并与另一个外槽内的气囊连通。
所述外管推送组件包括:
立柱,固定于地面c上;
斜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设置于立柱上部,斜板底部与立柱上部固定连接;
管槽,横截面呈状,其设置于斜板下部,斜板一端与管槽一端固定连接;
推杆,设置于管槽的一端,推杆的伸缩端朝向管槽;
推板,与管槽匹配,推板一端与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内管推送组件与外管推送组件主体结构一致,外管推送组件的管槽与外管a匹配,外管a位于外管推送组件的管槽内,
内管推送组件的管槽与内管b匹配,内管b位于内管推送组件的管槽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高了保温管的精确性和生产质量,套装部即可使的内管和外管保持固定的间隙又可参于到内管和外管的套装过程,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内管和外管中心线偏离,同时最后套装部可以封堵填充空间的两端,便于后期保温材料的注入,通过套装部和限位部以及外管推送组件和内管推送组件的配合首先实现内管与限位部结合,然后利用限位部、套装部、外管推送组件和内管推送组件的配合实现内管在套装部内的移动以及内管与外管的套装作业以及两者中心线的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中套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发明中套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图5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限位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中限位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中限位部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中内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气囊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外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外管推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内管推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内管和外管与限位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包括:
套装部100,为可转动结构,套装部100进行间歇式转动;
限位部200,为可移动结构,其数量为两个,可放置于套装部100内,限位部200相对套装部100位置可固定或移动;当限位部200相对套装部100位置固定时,限位部200分别位于套装部100的两端;内管b借助限位部200在外管a内移动,同时限位部200可实现内管b和外管a的安装定位。
外管推送组件300,位于套装部100的右侧,外管a放置于外管推送组件300内,外管推送组件300用于将外管a送入至套装部100内,限位部200可进入至外管a内;
内管推送组件400,位于套装部100的左侧,内管b放置于内管推送组件400内,内管推送组件400用于将内管b送入至套装部100内,限位部200与套装部100固定在一起,此时内管b穿过限位部200,限位部200套于内管b外部,限位部200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内管b的两端,此时外管推送组件300推动外管a向右移动,内管b通过限位部200进入至外管a内;
套装部100作为限位部200、内管b和外管a的安装场所,使用时先将限位部200放置并固定于套装部100内的两端,然后通过内管推送组件400将内管b向右推送至套装部100内,随着内管b的移动,内管b逐渐穿过限位部200,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两端,然后控制限位部200使得限位部200相对套装部100可移动,同时限位部200相对内管b位置固定,此时通过外管推送组件300将外管a向左推送至套装部100内,外管a进入至内管b内,外管a和内管b的中心线重合,外管a和内管b之间形成填充空间,限位部200位于填充空间的两端;
套装部100用于内管b与限位部200的安装,当内管b与限位部200完成安装后,在外管推送组件300的作用下,外管a进入至套装部100内,此时内管b与限位部200位置相对固定,而限位部200相对套装部100则可移动,随着外管a向着左侧移动,内管b与限位部200逐渐进入至外管a内,从而完成外管a与内管b的套装,内管b和外管a之间形成填充空间(图中未示),限位部200同时完成对填充空间两端开口的封堵,这样便于后期向填充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
取两个限位部200,将这两个限位部200分别放置于套装部100的左端和右端,然后将限位部200固定于套装部100的左端和右端,启动内管推送组件400将内管b推入至限位部200内,一个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左端,另一个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右端,然后通过外管推送组件300推动外管a进入至套装部100内,此时内管b和限位部200一起进入至外管a内。
请重点参阅图4、5,套装部100包括:
旋转框110,位于地面c上部,旋转框110相对地面c可转动;
驱动组件120,位于旋转框110右侧,驱动组件120与旋转框110连接,驱动组件120带动旋转框110进行间歇转动;
套装筒130,位于旋转框110内,套装筒130主体横截面呈状,套装筒130沿着旋转框110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套装筒130数量为若干个且围绕旋转框110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旋转框110内;
驱动组件120每驱动旋转框110转动一次,即可实现旋转框110转动固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另一个未使用的套装筒130移动至外管推送组件300和内管推送组件400之间进行后续作业。
驱动组件120带动旋转框110间歇转动,旋转框110带动套装筒130一起转动,驱动组件120使得套装筒130间歇转动,伴随着套装筒130的间歇移动,即可实现套装筒130与外管推送组件300内的外管a和内管推送组件400内的内管b中心线对齐,从而完成单次外管a和内管b的套装;
旋转框110包括:
旋转板一111,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一1111,缺口一1111呈状,缺口一111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一1111上;
旋转板二112,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二1121,缺口二1121呈状,缺口二1121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二112上;套装筒130位于缺口一1111和缺口二1121之间;缺口一1111、缺口二1121和套装筒130的中心线重合;
连接杆113,位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连接杆113一端与旋转板一111中间位置,连接杆113另一端与旋转板二112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套装筒130横向水平设置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套装筒130一端与缺口一1121固定连接,套装筒130另一端与缺口二1121固定连接;
随着旋转框110的转动,套装筒130的位置随之发生变化,即通过旋转框110的转动满足套装筒130、外管a和内管b中心线重合的目的。
驱动组件120包括:
轨道121,固定于旋转板二112右侧外表面,轨道121横截面呈“凵”状,轨道121呈“×”分布于旋转板二112上;
顶板122,为圆柱状结构,其匹配设置于轨道121内;
剪切臂123,与顶板122铰接;
电机124,与剪切臂123连接,电机124带动剪切臂123运动;每次启动电机124均能通过剪切臂123、顶板122和轨道121的配合实现旋转框110转动固定的角度,最终实现套装筒130、内管b和外管a中心线的重合。
轨道121用于对顶板122进行限位,使得顶板122在轨道121限定的范围内移动,通过电机124的转动,带动剪切臂123运动,通过剪切臂123带动顶板122在轨道121内进行运动,顶板122通过轨道121带动旋转板二112进行转动,且顶板122因为运动的轨迹较为固定,因此顶板122推动旋转板112单次的转动幅度一致,即旋转板112每次旋转的角度固定;
请重点参阅图5,剪切臂123包括:
剪切臂一1231,一端与顶板122铰接;
剪切臂二1232,一端与剪切臂一1231另一端铰接,剪切臂二1232另一端与电机124的输出端铰接;
剪切臂三1233,一端与剪切臂一1231中间位置铰接,剪切臂三1233另一端与固定块1234铰接;固定块1234固定于地面c上;
请重点参阅图6,优选的套装筒130上部设置卡箍131,卡箍131一端与套装管130外侧铰接,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设置卡槽132,卡箍131另一端嵌入至卡槽132内;优选的卡槽132由两个平行的板子构成,板子固定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卡槽132可以对卡箍131另一端实现一定程度的固定,当外管a进入至套装筒130内时,合上卡箍131可以对套装筒130内的外管a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
请重点参阅图1、7、8、9,限位部200包括:
滚轮板210,为圆板状,其竖直设置,其中间位置贯通设置穿孔212,滚轮板210外边缘设置滚轮211,滚轮211为圆球状,滚轮211嵌入至滚轮板210内,滚轮211可转动,滚轮板210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滚轮板210直径略小于外管a的直径,穿孔212用于内管b的穿过,当内管b与滚轮板210两者位置相对固定时,随着滚轮板210在外管a内壁移动,内管b可跟随滚轮板210相对内管a进行移动;
气囊槽230,位于两个滚轮板210之间,两个滚轮板210之间通过气囊槽230固定连接;气囊槽230数量为若干个且间隔环绕穿孔212一周,气囊槽230的开口朝向滚轮板210的内侧或外侧;气囊槽230一方面用于气囊240(后面论述)的放置,另一方面气囊槽230用于连接两个滚轮板210;
气囊240,为中空囊状结构,其体积可变化,其选用弹性橡胶材料构成,气囊240固定于气囊槽230内;当气囊240体积增大时,在气囊槽230的限位作用下,气囊240可向内侧挤压内管b或者向外侧挤压外管a的内壁,从而实现内管b与滚轮板210的固定或套装筒130与滚轮板210的固定或外管a与滚轮板210的固定。
充气组件250,位于两个滚轮板210之间的区域内,充气组件250与气囊240连接,充气组件250用于对气囊240充气;
限位部200保证了内管b和外管a在安装时的准确性,在充气组件250的作用下,限位部200与套装部100可实现位置的相对固定,在充气组件250以及滚轮板210的配合下,限位部200又可相对套装部100进行移动,同时限位部200可跟随内管b在外管a内移动。
滚轮板210竖直放置于套装筒130内,此时穿孔212中心线与外管推送组件300上的外管a和内管推送组件400上的内管b的中心线重合,通过充气组件250控制限位部200(滚轮板210)与套装筒130的固定,然后通过内管b向右的移动完成内管b与限位部200的安装以及固定,然后再通过充气组件250体积的减小实现限位部200与套装筒130的相对可移动,通过外管a向左移动,限位部200相对外管a向右移动,实现外管a与内管b的套装,限位组件200即作为内管b的移动载体,又可在外管a内移动,且通过限位组件200可以在移动中实现外管a、内管b和限位组件200中心线的重合,提高了外管a和内管b安装时的准确性。
随着充气组件250对气囊240充气,气囊240体积膨胀,在气囊槽230的限位作用下,气囊240可向着滚轮板210的内侧或外侧膨胀,当气囊240向着滚轮板210外侧膨胀时,滚轮板210与套装筒130内壁固定,此时内管b从穿孔212插入至滚轮板210内,此时气囊240向着滚轮板210内侧膨胀时,滚轮板210与内管b实现固定;
降低气囊240向着滚轮板210外侧的膨胀量,此时滚轮板210相对套装筒130内壁可移动,此时在内管推送组件400的作用下,滚轮板210和内管b同时向着套装筒130右侧移动,而在外管推送组件300的作用下,外管a向着套装筒130左侧移动,即此时内管b和外管a相向移动,滚轮板210和内管b进入至外管a内且滚轮板210完成对填充空间两端的封堵。本发明利用气囊240体积的变化配合气囊槽230的限位作用实现气囊240外表面与内管b或套装筒130或内管a外壁的接触,从而实现滚轮板210与内管b或套装筒130或内管a的相对固定,并且当滚轮板210与套装筒130位置相对固定时,此时移动内管b向右移动即可实现内管b与滚轮板210的穿插连接,然后再通过气囊240体积膨胀完成滚轮板210与内管b的固定,注意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两端,之后缩小气囊240的体积,实现滚轮板210与套装筒130的可相对移动,此时通过外管推送组件300推动外管a向左移动至套装筒130内,当然此时也可继续推动内管b以及滚轮板210共同向右移动,即内管b以及滚轮板210与外管a相向移动,直至内管b进入至外管a内并且限位部200封堵于填充空间的两端,最后重新控制气囊240使得气囊240向外膨胀,实现气囊240与外管a内壁固定,即可实现限位部200对填充空间两端的固定和封堵。本发明利用气囊240体积的变化实现内管b和限位部200以及外管a的相对固定,因为限位部200是可移动结构,借助限位部200即可在移动中确保外管a、内管b和限位部200中心的重合,又利用限位部200实现对内管b的固定和对内管b在外管a内的平稳套装移动,同时实现内管b和外管a套装后相对位置的稳定利于后期在内管b和外管a之间喷入保温材料。
气囊槽230包括:
内槽231,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内槽231横截面呈“凵”状,内槽231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内壁固定,内槽231出口朝向内侧且该出口靠近穿孔212,气囊240位于内槽231内,气囊240体积膨胀后,气囊240膨胀方向朝向内侧;内槽231起到对气囊240的限位作用,使得气囊240的膨胀方向朝向内槽231的出口方向;气囊240膨胀方向向内因此当内管b插入至穿孔212后可以实现气囊240、内槽231与内管b外壁的固定;
外槽232,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之间,外槽232横截面呈“凵”状,外槽232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内壁固定,外槽232出口朝向外侧且该出口远离穿孔212,气囊240位于外槽232内,气囊240体积膨胀后,气囊240膨胀方向朝向外侧;外槽232起到对气囊240的限位作用,使得气囊240的膨胀方向朝向外槽232的出口方向;气囊240的膨胀方向向外可实现气囊240、内槽231与套装筒130内壁的固定或气囊240、内槽231与外管a内壁的固定。
充气组件250包括:
充气泵一251,固定于滚轮板210内侧;
充气管一252,与充气泵一251连通,充气管一252一端穿过内槽231并与一个内槽231内的气囊240连通,充气管一252另一端穿过内槽231并与另一个内槽231内的气囊240连通;充气管一252内设置气阀(图中未示),气阀与控制器(图中未示)连接;充气泵一251通过充气管一252往气囊240内通入气体。
充气泵二253,固定于滚轮板210内侧;
充气管二254,与充气泵二253连通,充气管二254一端穿过外槽232并与一个外槽232内的气囊240连通,充气管二254另一端穿过外槽232并与另一个外槽232内的气囊240连通;充气管二254内设置气阀(图中未示),气阀与控制器(图中未示)连接;充气泵二253通过充气管二254往气囊240内通入气体。
外管推送组件300包括:
立柱310,固定于地面c上;
斜板320,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设置于立柱310上部,斜板320底部与立柱310上部固定连接,
管槽330,横截面呈“︶”状,其设置于斜板320下部,斜板320一端与管槽330一端固定连接;
推杆340,设置于管槽330的一端,推杆340的伸缩端朝向管槽330;
推板350,与管槽330匹配,推板350一端与推杆34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内管推送组件400与外管推送组件300主体结构一致,外管推送组件300的管槽330与外管a匹配,外管a位于外管推送组件300的管槽330内,
内管推送组件400的管槽330与内管b匹配,内管b位于内管推送组件400的管槽330内;
使用时启动电机124带动顶板122在轨道121内移动,使得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同时转动,注意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处于运动和静止的间隙状态,当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此时缺口一1111的中心线与内管推送组件400的管槽330的中心线重合,缺口二1121的中心线与外管推送组件300的管槽330的中心线重合,而套装筒130的中心线与缺口一1111的中心线以及缺口二1121的中心线重合,此时关闭电机124;
将内管b放入至内管推送组件400的管槽330内,同时取两个限位部200放置于套装筒130内,其中一个限位部200位于靠近套装筒130左端的位置处,另一个限位部200位于靠近套装筒130右端的位置处;
通过充气泵二253往外槽232内的气囊240内充气,随着所述气囊240向外膨胀,限位部200逐渐与套装筒130固定,此时限位部200主体的中心线与套装筒130的中心线重合;
启动内管推送组件400内的推杆340推动内管b向右移动,内管b逐渐穿过两个限位部200的穿孔212,此时靠近套装筒130左端的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左端,靠近套装管130右端的限位部200位于内管b的右端;
通过充气泵一251往内槽231内的气囊240内充气,随着所述气囊240的向内膨胀,限位部200逐渐与内管b固定,同时通过气阀减少外槽232内的气囊240的气体量,所述气囊240体积减少,此时限位部200可相对套装筒130进行移动;
将外管a放入至外管推送组件300的管槽330内,外管a的长度小于内管b的长度,启动外管推送组件300内的推杆340推动外管a向左移动,随着外管a向左移动,位于内管b右端的限位部200首先进入至外管a内,并且限位部200依靠滚轮板210上的滚轮211在外管a内移动,最终内管b右端的限位部200位于外管a的右端,内管b左端的限位部200位于外管a的左端;优选的当外管a向左移动时,内管推送组件400可推动内管b向右移动;
此时启动充气泵二253往外槽232内的气囊240内充气,随着所述气囊240向外膨胀,限位部200逐渐与外管a的内壁固定,限位部200固定于外管a的两端;即限位部200的滚轮板210封堵于填充空间两端,这样便于后期直接对填充空间内充入保温材料。
闭合卡箍131将外管a和内管b固定于套装筒130内;
启动电机124带动顶板122在轨道121内移动,使得旋转板一111和旋转板二112同时转动,使得另一个套装筒130的中心线与内管推送组件400的管槽330的中心线和外管推送组件300的管槽330中心线重合;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新一轮的内管b和外管a的套装;最终在套装部100内的套装筒130上均完成外管a和内管b的套装作业,套装筒130内即形成套装组件,然后即可对位于套装筒130内的套装组件进行填充保温材料的作业,具体的对外管a钻孔形成注料孔,从该注料孔内打入保温材料,直至保温材料完全填充于填充空间内,然后启动电机124带动套装部100主体继续旋转从而完成下组套装组件的保温材料注射作业即可。

Claims (10)

1.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包括:
套装部,为可转动结构;限位部,其数量为两个,限位部相对套装部位置可固定或移动;外管推送组件,位于套装部的右侧,外管a放置于外管推送组件内,外管推送组件用于将外管a送入至套装部内;内管推送组件,位于套装部的左侧,内管b放置于内管推送组件内;
其中内管推送组件用于将内管b送入至套装部内,限位部与套装部固定在一起,此时内管b穿过限位部,限位部套于内管b外部,限位部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内管b的两端,此时外管推送组件推动外管a向右移动,内管b通过限位部进入至外管a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部包括:
旋转框,位于地面c上部;
驱动组件,位于旋转框右侧,驱动组件与旋转框连接,驱动组件带动旋转框进行间歇转动;
套装筒,位于旋转框内,套装筒主体横截面呈状,套装筒沿着旋转框长度方向水平设置,套装筒数量为若干个且围绕旋转框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于旋转框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框包括:
旋转板一,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一,缺口一呈状,缺口一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一上;
旋转板二,主体为圆板状结构,其上开设缺口二,缺口二呈状,缺口二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开设于旋转板二上;
连接杆,位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连接杆一端与旋转板一中间位置,连接杆另一端与旋转板二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套装筒横向水平设置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套装筒一端与缺口一固定连接,套装筒另一端与缺口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轨道,固定于旋转板二右侧外表面;
顶板,为圆柱状结构,其匹配设置于轨道内;
剪切臂,与顶板铰接;
电机,与剪切臂连接,电机带动剪切臂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臂包括:
剪切臂一,一端与顶板铰接;
剪切臂二,一端与剪切臂一另一端铰接,剪切臂二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铰接;
剪切臂三,一端与剪切臂一中间位置铰接,剪切臂三另一端与固定块铰接;固定块固定于地面c上。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装筒上部设置卡箍,卡箍一端与套装管外侧铰接,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设置卡槽,卡箍另一端嵌入至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
滚轮板,为圆板状,其竖直设置,其中间位置贯通设置穿孔,滚轮板外边缘设置滚轮,滚轮为圆球状,滚轮嵌入至滚轮板内;
气囊槽,位于两个滚轮板之间,两个滚轮板之间通过气囊槽固定连接;
气囊,为中空囊状结构,其体积可变化,气囊固定于气囊槽内;
充气组件,位于两个滚轮板之间的区域内,充气组件与气囊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槽包括:
内槽,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内槽横截面呈“凵”状,内槽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内壁固定,内槽出口朝向内侧且该出口靠近穿孔;
外槽,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固定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之间,外槽横截面呈“凵”状,外槽的两侧分别与旋转板一和旋转板二内壁固定,外槽出口朝向外侧且该出口远离穿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
充气泵一,固定于滚轮板内侧;
充气管一,与充气泵一连通,充气管一一端穿过内槽并与一个内槽内的气囊连通,充气管一另一端穿过内槽并与另一个内槽内的气囊连通;
充气泵二,固定于滚轮板内侧;
充气管二,与充气泵二连通,充气管二一端穿过外槽并与一个外槽内的气囊连通,充气管二另一端穿过外槽并与另一个外槽内的气囊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推送组件包括:
立柱,固定于地面c上;
斜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设置于立柱上部,斜板底部与立柱上部固定连接;
管槽,横截面呈“︶”状,其设置于斜板下部,斜板一端与管槽一端固定连接;
推杆,设置于管槽的一端,推杆的伸缩端朝向管槽;
推板,与管槽匹配,推板一端与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内管推送组件与外管推送组件主体结构一致,外管推送组件的管槽与外管a匹配,外管a位于外管推送组件的管槽内,
内管推送组件的管槽与内管b匹配,内管b位于内管推送组件的管槽内。
CN202310903523.6A 2023-07-22 2023-07-22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Withdrawn CN117021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3523.6A CN117021455A (zh) 2023-07-22 2023-07-22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03523.6A CN117021455A (zh) 2023-07-22 2023-07-22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21455A true CN117021455A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5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03523.6A Withdrawn CN117021455A (zh) 2023-07-22 2023-07-22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214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636118B2 (en) Improvement 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 replacement pipe in an existing underground conduit
US5244624A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new pipe inside an existing conduit by progressive rounding
CN113305141B (zh) 一种高压旋喷注射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17021455A (zh) 一种精准化保温管生产机构
US5368809A (en) Method of installing a new pipe inside an existing conduit by progressive rounding
EP1652656A2 (en) Weather stri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0229398B1 (ko) 이중관의 추진공법에 대한 활재 또는 이입재주입방법 및 주입장치
CN113288365B (zh) 一种椎体单向穿刺用定向扩张球囊系统
CN114458075B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隔离板及其安装机构
ES2356391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conducto con componentes montados.
CN106881642A (zh) 一种变形圆管的倒角机
US372055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walled structures and walled structure
KR20190104673A (ko) 터널 보강용 그라우팅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그라우팅 공법
KR102687040B1 (ko) 이중 종이컵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KR200490157Y1 (ko) 타이어 펑크 봉합장치
CN113089801B (zh)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管网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0171151A (zh) 一种自动包布机
CN220143872U (zh) 一种锚固剂注入装置
US3960998A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large rigid foam panels
CN220814971U (zh) 一种保温钢板岩棉填充机构
CN219993722U (zh) 一种树脂锚固剂填充装置
CN117005669B (zh) 一种钢模板装配辅助装置
US20170080612A1 (en) Compression apparatus
CN221394361U (zh) 一种过磷酸钙包装设备
CN219673665U (zh) 一种管道修复用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11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