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5331A - 内窥镜系统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5331A
CN117015331A CN202180091565.3A CN202180091565A CN117015331A CN 117015331 A CN117015331 A CN 117015331A CN 202180091565 A CN202180091565 A CN 202180091565A CN 117015331 A CN117015331 A CN 117015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ion
assembly
brake
housing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915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芬彻尔
M·A·格里芬
M·W·戈登博根
G·R·富尔尼什
N·肯菲尔德
G·R·鲍威尔斯
T·E·鲍威尔斯
S·E·亚当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Inc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US2021/0606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210948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7015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5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公开包括内窥镜系统的布置,该内窥镜系统具有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分离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单次使用的盒和控制台。公开具有通过摩擦配合来附接的铰接旋钮、多级旋转距离限制器和/或升降器的内窥镜组件。还提供其构件、包装系统和方法。

Description

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该公开内容大体上涉及内窥镜,包括在胃肠病学应用中使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用于各种医疗程序,以在诊断或治疗程序期间可视化人体内的腔体或潜在空间。
影响内窥镜设计和使用的一个因素是传染病传播。尽管传染病传播一直是可再使用内窥镜的风险,但随着耐抗生素细菌的出现,这种风险有所增加。一旦这些细菌在患者之间发生传播,耐抗生素就会使治疗这些感染变得困难。包括葡萄球菌在内的这些细菌中的许多能够形成通常称为生物膜的保护性外部屏障,其可在清洁程序期间保护传染性细菌。
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的另一最新发展是数量越来越多的诊断程序,其需要使用更小且更复杂的器械和更长的工作内腔以及与内窥镜远侧铰接轴相关联的远侧操纵器,例如升降器。难以治疗的传染病的日益流行以及更加复杂、难以清洁的内窥镜使得内窥镜的灭菌和再使用成为越来越有风险的活动。
减少或限制传染病传播的潜在可能是期望的。因此,期望新的内窥镜设计。
因此,该领域中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大体上涉及内窥镜。要理解,所公开的方面中的许多适用于其它技术领域,但尤其适用于其它医疗装置。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其包括可再使用的手持件(hand-piece)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本公开内容可包括内窥镜组件、盒和控制台(console)。更具体地,内窥镜组件可包括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拆卸。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选择性地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使得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与数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连续使用,同时包括盒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在单次使用之后丢弃和/或修复。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锁定到彼此的锁。用于促动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连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闩锁手柄(例如,杆)可定位在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上。可备选地或同时使用诸如磁体的附加锁定机构。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包括支承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手持件壳体;用于操作灯(诸如发光二极管)和/或冲水和/或抽吸流体路径的控制开关;用于控制与内窥镜组件通信的控制台的一个或多个导航开关;和/或用于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电联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电连接器。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插入管、连接到控制台的管路和电连接器、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例如,用于取得诸如活组织检查的样本)和/或用于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递送流体的进入端口,和/或用于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
有时称为“脐带缆”的管路和/或电连接器从内窥镜组件延伸到盒,该盒可连接到适用于与内窥镜组件一起使用的控制台。管路和/或电连接器可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和/或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延伸。通常,电连接器连同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延伸穿过管路。
控制台可向内窥镜组件提供电力、流体和/或流体压力、真空压力,和/或发送和/或接收电信号。控制台可包括监视器,以用于可视化从内窥镜组件接收的信号,诸如来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端处的相机的视频源。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可包括布置成接收铰接轴的端部的至少一个滑轮。优选地,与铰接轴相关联的铰接旋钮的旋转使至少一个滑轮旋转。优选地,至少一个滑轮和铰接轴的端部具有用于将滑轮和铰接轴旋转地联接到彼此的几何形状(例如,配合特征)。优选地,配合特征不仅仅依赖于铰接轴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优选地,配合特征包括铰接轴与滑轮之间的几何干涉。滑轮组件可包括圆形滑轮和/或非圆形滑轮(例如,凸轮)。
与至少一个滑轮相关联的是构造成在促动时弯曲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轴区段的铰接线或一对铰接拉线(例如,绕在滑轮上成环并且具有从滑轮的相对侧延伸的线段的两根单独的线或一根连续的线)。铰接线可固定(例如,通过锚定件(未示出)系紧或固定)到滑轮和/或围绕滑轮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例如,围绕滑轮成环)。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滑轮组件包括两个滑轮(每根铰接线一个)和铰接线(每个滑轮至少一根)。在所示示例中,每个滑轮包括用于铰接线的一个凹槽(总共两个)。备选地,每个滑轮可包括两个凹槽(总共四个),其中每个凹槽仅一根线,以减少线重叠的机会。优选地,铰接线构造成在正交平面中弯曲远侧轴区段。
一个或多个滑轮和相关联的一根或多根铰接线可包含在滑轮壳体内。滑轮壳体可由壳体部分构成,诸如盖件和内件。壳体部分可协作以至少部分地包围一个或多个滑轮。
滑轮壳体可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构造,其中一对盖件在外侧/端部上,且一对内件在一侧上各自联接到一个盖件并且在另一侧上联接到彼此。此壳体部分可协作以包围滑轮和相关联的铰接线。优选地,壳体部分阻止铰接线与滑轮分离。滑轮壳体可限定用于接收铰接控制组件的铰接轴和/或制动轴的开口。
优选地,壳体部分不沿着纯线性对接接头接触彼此。例如,内件和/或盖件可沿着直线构成的路径接触。在一些方面,内件和盖件构造有沿着两个件之间的接头处并且沿着件的长度向下的堞形结构,使得内件上的堞形结构与盖件上的堞形结构配合并且联接。有利地,避免纯线性对接接头可有助于防止线在滑轮组件的各部分之间逸出。在其它示例中,壳体部分之间的相交可为线性的、弯曲的、曲线的、直线构成的或一些其它期望的布置。
另外,滑轮组件可包括铰接线圈端接块,其接收围绕连接到滑轮的相应铰接拉线包裹的一个或多个铰接线圈。铰接线圈端接块可调整,以去除铰接拉线松弛。换言之,铰接线圈端接块可沿内窥镜组件的纵向轴线调整,以控制铰接拉线张紧。
本公开内容包括“两级铰接限制”。两级旋转止动组件允许铰接旋钮比单级止动件旋转得更远。两级旋转止动组件可完全包围在滑轮壳体内。两级旋转止动组件可包括两个滑轮和位于每个滑轮的一侧(诸如与具有用于铰接线锚定件的凹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两个旋转止动惰轮。一个滑轮用于上下铰接,且另一个用于左右铰接。每个旋转止动惰轮可包括围绕旋转止动惰轮的每侧的圆周的单独凹槽(总共两个)。凹槽终止于止动件(例如,突出部)处,以防止凹槽围绕旋转止动惰轮围成三百六十度。
每个滑轮包括在滑轮的一侧上的凸台,该凸台与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侧上的凹槽对接。在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旋转期间,滑轮上的凸台沿循惰轮的凹槽,直到其由旋转止动惰轮上的止动件阻挡。一旦滑轮上的凸台接触止动件,则滑轮的旋转力就会传递到惰轮,且可能使惰轮旋转。取决于旋转止动惰轮与壳体的接触,允许惰轮的旋转。
在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侧上,第二止动件与位于滑轮壳体上的凸台对接以限制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度数。例如,在惰轮相对于壳体旋转期间,壳体上的凸台沿循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侧上的凹槽,直到惰轮的第二止动部件接触壳体上的凸台,因此停止惰轮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因此,在防止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沿第一方向旋转之后,且在防止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旋转之后,还防止铰接旋钮和滑轮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的旋转。
为防止旋转止动惰轮摆动,旋转止动惰轮可在惰轮的两侧上包括连续的承载表面。连续的承载表面提供稳定的基础,以保持惰轮在滑轮壳体内并且抵靠滑轮壳体旋转时保持平衡。
有利地,当所需的铰接旋钮旋转超过可用单级止动件实现的旋转极限时,旋转止动惰轮能够限制内窥镜的铰接旋钮旋转。在旋转止动惰轮的一侧上,允许的滑轮相对于惰轮的角向旋转等于惰轮的凹槽的角向长度减去滑轮上的凸台的角向长度。在旋转止动惰轮的另一侧上,惰轮相对于壳体的允许的旋转等于惰轮的凹槽的角向长度减去滑轮壳体上的凸台的角向长度。当这两“级”和旋转度数加在一起时,提供滑轮(和/或铰接旋钮)可相对于壳体行进的总角向距离。仅出于说明目的,如果凸台各自具有四十五度的角向长度并且旋转止动惰轮的凹槽各自具有三百十五度的角向长度,则惰轮的每侧上的旋转度数将等于二百七十度,且两侧的总和将为滑轮相对于壳体的五百四十度的角向自由度。要理解,凸台、凹槽和/或止动部件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角向长度,且凸台、凹槽和/或止动部件可具有大于或小于四十五度的角向长度。
还可预期,凸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为单独的构件,且凹槽可沿循螺旋路径。因此,当凸台沿循凹槽的路径时,凸台可沿着滑轮和/或壳体的表面平移。有利地,此类布置可提供具有三百六十度或更大的角向长度的凹槽。
尽管凹槽和止动件已描述为由旋转止动惰轮限定,且凸台已描述为滑轮和/或壳体的,但本文公开的布置不限于此。将认识到,凹槽和止动件可由滑轮和/或壳体限定,且一个或多个凸台可为旋转止动惰轮的一部分。
有利地,旋转止动惰轮限制铰接以减少对观察镜(例如,插入管)的潜在损坏的可能性,和/或减少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例如,用于胆管镜的铰接可限制为不超过60至80度,以便减少插入管铰接至可能引起胆管损伤的程度的可能性。旋转止动惰轮可构造成用于特定类型的观察镜。因此,第一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具有构造成将铰接限制到第一角度的旋转止动惰轮,且第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具有构造成将铰接限制到不同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的旋转止动惰轮。然而,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与多种类型的观察镜一起使用,包括具有构造成将铰接限制到不同角度的旋转止动惰轮的观察镜。另外,要理解,旋转止动惰轮不限于多件式内窥镜。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可包括上下铰接旋钮、左右铰接旋钮、上下铰接制动器和左右铰接制动器。在操作期间,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上下铰接旋钮的铰接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部分在第一平面中铰接,且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促动在横向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促动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部分。优选地,第二平面正交于第一平面。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联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上下铰接制动杆的促动就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其阻止上下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诸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旋转。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促动就接合左右铰接制动器,这阻止左右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诸如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旋转。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优选地构造成与彼此配合。例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限定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的凹部,或者反之亦然。在许多示例中,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凹部将位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与具有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旋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中的一个可在两个或更多个相对侧上部分地和/或完全地围绕另一个的至少一部分。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可沿着平行于或横向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接收在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中,或者反之亦然。例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沿着正交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在许多情况下,当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连结到彼此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将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沿平行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旋转轴线的方向移动。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协作,以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节段进行铰接,和/或阻止一个或多个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旋转。例如,如本文别处更详细论述的,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铰接轴和/或制动轴可接合滑轮组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延伸穿过滑轮组件,且在滑轮组件的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相对的一侧上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
在许多示例中,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部分延伸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凹部中,该凹部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
关于通过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进行的上下铰接控制,上下铰接旋钮支承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上。定位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内的是铰接制动器内壳体、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铰接制动器弹簧、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和成角的铰接制动器摩擦盘。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可不垂直于旋转轴线。
连接到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是上下铰接制动杆。上下铰接毂和上下铰接轴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杆。定位于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内的上下铰接毂支承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上下铰接毂的旋转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是固定的,这也继而又固定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的旋转。
当上下铰接制动杆相对于上下铰接毂旋转时,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旋转。当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从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朝向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延伸的销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成角表面,以使铰接制动器卡钳朝铰接制动器弹簧轴向移动,以压缩铰接制动器弹簧。当沿第二方向旋转时,销沿着成角表面移动,以允许铰接制动器弹簧迫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朝向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压缩铰接制动器摩擦盘。静止(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的这种接触导致由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支承的上下铰接旋钮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旋转的阻力。在其它示例中,铰接制动表面可垂直于旋转轴线。有利地,在相同施加的弹簧力下,与垂直制动表面相比,成角的制动表面可增加制动力。
由于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的旋转经由上下铰接制动毂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固定,故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壳体的旋转也使铰接制动器内壳体旋转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旋转。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可布置成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例如,棘爪可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经由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施加制动阻力,在第二位置中,在不施加制动阻力。制动器内壳体和/或棘爪可布置成用于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多个位置中的任何位置,以向铰接控制器(例如,铰接控制旋钮)提供可调整水平的旋转阻力。
上下铰接轴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毂的中心。上下铰接轴具有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一端。上下铰接轴的第二端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滑轮组件连通。例如,上下铰接轴的第二端可附接到上下铰接滑轮,使得上下铰接轴的旋转使上下铰接滑轮旋转。以此方式,上下铰接旋钮的旋转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该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使上下铰接轴旋转,该上下铰接轴使上下铰接滑轮旋转,该上下铰接滑轮促动上下铰接线。
关于左右铰接,除左右铰接制动毂的旋转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固定,且这种旋转经由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来固定之外,左右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结构和操作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相同。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类似,左右铰接旋钮由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支承,该壳体包含成角的铰接制动器摩擦盘、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铰接制动器弹簧、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铰接制动器内壳体。
左右铰接轴延伸穿过左右铰接制动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左右铰接轴具有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一端和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滑轮组件的第二端(例如,第二端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滑轮),使得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该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使左右铰接制动轴旋转,该左右铰接制动轴继而又使左右铰接滑轮旋转,该左右铰接滑轮继而又平移左右铰接线。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具有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毂的第一端和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二端。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操作类似,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朝向或远离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定位于其间的制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移动。左右铰接制动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使得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毂、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和左右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旋转。因此,当左右铰接制动器接合时,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和制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阻止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左右铰接旋钮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轴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旋转。
左右铰接制动轴的第二端可布置成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可滑动地接合,且相对于其旋转地固定左右铰接制动轴。左右铰接轴围绕左右铰接制动轴周向定位,其第二端布置成接合与左右铰接线协作的左右铰接滑轮。并且,上下铰接轴围绕左右铰接轴周向定位,其第二端布置成接合与上下铰接线相关联的上下铰接滑轮。
当组装时,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可包括位于各个构件之间的多个O形环。还示出设置在组件内以减少旋转期间产生的摩擦的滚珠轴承。
上下铰接制动杆可具有构造成与上下铰接内壳体的表面配合的表面,使得上下铰接制动杆的旋转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旋转。优选地,表面的几何形状在旋转期间与表面的几何形状干涉。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可限定一个或多个孔口,该一个或多个孔口布置成接收横向销,该横向销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成角表面。另外,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内表面可包括布置成接合棘爪弹簧的凹部或突出部。上下铰接制动杆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限定用于接收上下铰接毂的孔口。
上下铰接毂具有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部分。优选地,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或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具有固定上下铰接制动棘爪、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和/或上下铰接制动毂以免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横截面几何形状。
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可与上下铰接轴接合并且相对于上下铰接轴旋转地固定。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具有布置成将上下铰接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其上的部分(例如,经由布置成接收上下铰接旋钮的突出部的凹部,或者反之亦然)。
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内部可具有内摩擦表面,该内摩擦表面布置成当上下铰接制动器接合时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锥形表面。
当上下铰接制动杆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旋转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与上下铰接制动杆一起旋转,且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移动从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孔口延伸的销。销沿着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倾斜表面移动,以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弹簧协作沿着上下铰接毂平移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当将上下铰接制动器从脱离构造而构造成接合构造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迫使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抵靠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压缩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当将上下铰接制动器从接合构造而构造成脱离构造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移离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且压缩(例如,进一步压缩)上下铰接制动器弹簧。上下铰接制动器可处于脱离构造,在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内摩擦表面之间具有间隙。
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可具有棘爪凹部或突出部,以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或凹部。这种布置可提供上下铰接制动杆在一个或多个位置的固定,和/或提供上下铰接制动杆进入和/或离开一个或多个构造或位置的触觉和/或听觉指示。
除左右铰接制动毂通过居中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和上下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壳体可旋转地固定之外,左右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以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类似的方式工作。
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左右铰接轴公开为相对于彼此组装并且旋转地固定。
左右铰接制动轴具有接收在左右铰接制动毂内并且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毂的第一端。左右铰接制动轴的第二端布置成在附接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期间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且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旋转地固定左右铰接制动轴。因此,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左右铰接制动毂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旋转地固定。
上下铰接旋钮、左右铰接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旋钮可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其余部分拆卸(或“拆出”)。如上文所述,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具有布置成将上下铰接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其上的部分(例如,经由布置成接收上下铰接旋钮的突出部的凹部,或者反之亦然)。类似地,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布置成以相同的方式固定左右铰接旋钮。凹部和突出部布置允许上下铰接旋钮、左右铰接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旋钮容易地拆出或卡入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有利地,拆出特征允许旋钮去除,以便于在程序之间清洁可再使用的手持件。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包括保持夹。保持夹用于将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保持夹可与上下铰接毂联接以固定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在程序之间,为便于快速且容易地清洁,可将保持夹从铰接和制动组件去除,以将铰接和制动组件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分离。
插入管可包括在插入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内延伸的器械管。器械管限定工具通道,以允许各种器械通过插入管插入和延伸。器械管可通过共挤出工艺产生。内挤出件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构成以用于润滑。外挤出件可由聚氯乙烯(PVC)或聚乳酸(PLA)形成以便于结合。
插入管可包括光学传感器模块,以用于通过控制台提供可读信息和/或将图像投影在监视器上,诸如来自插入管的端部的视频源。该视频源可为红外光、热光或可见光。插入管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线,以用于向插入管的端部处的LED提供电力。
插入管可包括本文中论述的由管(诸如抽吸管、组织冲洗管、相机冲水管和/或吹气管)限定的流体路径。冲洗管允许用户在使用器械期间清除视野中的任何碎屑。通常,这涉及去除多余的血液,以便可看到感兴趣的地方。抽吸管路可从患者体内抽吸颗粒物质或各种分泌物。相机冲水管和吹气管可通过Y型接头组合在一起。申请人设想管路的各种组合,以最小化插入管中所需的管的数量。
进一步公开位于插入管的柔性铰接区段中的铰接接头组件的示例。铰接接头组件可包括近端和远端。多个连接的铰接连杆构造在近端与远端之间。每个连杆都有接触点,在该接触点处连杆连接到相邻连杆。相邻连杆布置成相对于彼此铰接。例如,相邻铰接连杆可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枢转一角度。例如,相邻连杆可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枢转2x的角度,其中角度(x)是在连杆平行于彼此时在每个相邻连杆的接触点之间测量的。铰接接头组件中的相邻铰接连杆可枢转至与铰接接头组件中的其它相邻铰接连杆不同的角度。优选地,相邻铰接连杆可形成为使得不同成对的铰接连杆之间的铰接角度不同。有利地,此布置可用于在铰接期间获得沿着柔性铰接区段的长度的可变半径。具有不同铰接角度的成对的相邻连杆可用于沿着柔性铰接区段的长度产生可变曲线。
进一步公开一种用于调整插入管的远端处的升降器高度的升降器控制组件。升降器控制组件可设置在滑轮壳体的两个内件之间。升降器控制组件包括升降器控制杆。升降器控制杆经由受曲线轨道约束的销围绕铰接轴进行铰接。升降器控制杆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器驱动齿条。升降器驱动齿条联接到升降器小齿轮。升降器小齿轮还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器从动齿条。升降器从动齿条联接到升降器铰接控制线。另外,升降器控制组件可包括升降器控制线圈端接块,其接收围绕连接到升降器从动齿条的相应升降器铰接控制线包裹的一个或多个升降器控制线圈。
升降器控制杆的铰接操作升降器驱动齿条,其继而又使升降器小齿轮旋转。当升降器小齿轮旋转时,其驱动升降器从动齿条铰接升降器铰接控制线,其中升降器控制线圈围绕线包裹。例如,沿一个方向促动升降器控制杆引起升降器高度增加,而沿相反方向的铰接引起升降器高度减小。
为在未提供用户输入时保持升降器控制杆的位置,升降器控制组件使用压缩的O形环。O形环围绕从壳体盖中的一个延伸的突出部固定。O形环压靠升降器控制小齿轮,使用O形环与升降器控制小齿轮之间产生的摩擦来维持控制杆的位置。在其它示例中,使用由弹簧元件产生的摩擦来维持杆的位置。
进一步公开一种插入管末端组件。插入管末端组件包括插入管、远侧升降器连杆、远侧帽和升降器组件。插入管包括远端。远端包括:包括远侧升降器连杆的远侧末端、远侧帽和升降器组件。
远侧帽包括在升降器组件上滑动的第一开口。远侧帽还包括第二开口,以允许器械穿过远侧帽退出并且在患者体内操作。远侧帽还包括位于远侧帽的顶部部分上的凹口。远侧帽可从升降器组件和/或插入管的远侧部分去除。在一些示例中,不包括远侧帽。
升降器组件包括用于将器械伸出器械管的开口。器械管可延伸穿过插入管的一部分。开口通向工作室。该室可由相对的侧壁、插入管的远侧表面和升降器限定。邻近插入管开口的是升降器。升降器可用于调整患者体内的器械的高度,以在程序期间到达体内的期望位置。升降器可包括近端和远端。升降器可通过枢轴销固定到升降器组件。在升降器的铰接期间,升降器围绕枢轴销旋转,以允许升降器的远端向上或向下偏转。升降器可包括在升降器的远端处与远侧帽的凹口相对的凹口。相对的凹口可用于限制穿过器械通道并且进入患者体内的器械的意外纵向或侧向移动。凹口可保持器械突出开口外,以增强对器械的控制。
升降器组件还包括升降器控制线。升降器控制线可为用于升降器的铰接的单股预成型线。升降器线可在静止弯曲斜坡上平移,以在升降器上产生旋转转矩。升降器线由升降器控制组件操纵以控制升降器的高度。
升降器组件可进一步限定光窗,诸如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可通过该光窗进入。这种布置允许用户在程序期间照亮患者的身体。升降器组件可进一步限定成像窗以将图像提供回内窥镜医师。
本公开内容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内窥镜组件、盒和控制台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插入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中的盒。盒可由脐带缆连接到内窥镜。例如,盒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流体管和/或电导体连接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盒可连接到支持设备。支持设备可包括冲洗泵、吹入器和/或真空泵(例如,独立的或中央的)。盒可定位在内窥镜与支持设备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台可包括允许用户改变内窥镜系统的各种变量的用户界面。在一个示例中,用户界面可为集成到电子视觉显示器中的触摸屏。在另一个示例中,用户界面可包括键盘、鼠标、轨迹球和/或触敏指示装置等。
控制台可包括用于接收盒并且促动盒的控制阀组件。控制台可向内窥镜组件提供电力、流体和/或流体压力、真空压力,和/或发送和/或接收电信号。控制台可包括监视器,以用于可视化从内窥镜组件接收的信号,诸如来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端处的相机的视频源。
控制阀组件可用于选择性地促动盒的流体路径的可促动部分。控制阀组件可包括促动器和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促动器可为线性促动器或旋转促动器。促动器可为螺线管。尽管只有一个促动器由申请人评述,但在优选示例中,控制阀组件包括四个促动器。促动器布置成促动盒中的流体路径的阀部分,以选择性地打开和/或关闭流体路径。
流体路径的阀部分可包括任何可接受的阀。例如,阀部分可包括旋塞。阀部分还可包括布置成用于在门的第一表面上的砧座与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例如螺线管)之间压缩(例如夹紧阀)的管路的一部分。阀部分可用作用于内窥镜的任何数量的流体功能的阀,诸如与促动器相关联的吸入阀、与促动器相关联的相机冲水阀、与促动器相关联的吹气阀和/或与促动器相关联的吹气排气阀。
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将由控制台接收并且将促动器电连接到控制台。当连接到控制台时,控制台可向促动器提供电力和用户输入的命令以打开和/或关闭盒的流体路径。
盒可包括可由控制阀组件读取和/或写入的标识符。标识符可包括关于盒的类型的信息和/或使用信息(例如,盒之前是否已使用过)。优选地,控制阀组件配置成读取并且处理盒的标识符(例如,以确定盒的类型和/或盒先前是否已使用过)。标识符可通过盒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和/或通过其它手段(例如,RFID、光学和/或机械接触)可读和/或可写。
支承结构的第一表面可包括用于形成与盒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与盒之间的电连接可允许控制台接收从内窥镜通过盒传送到控制台的图像和控制数据(阀/促动器和/或图像数据)。电连接可允许控制台向内窥镜组件的发光二极管(LED)供电。
盒可为单次使用的盒。单次使用的盒可不需要使用包含在可再使用的内窥镜和/或控制台内的永久阀体。这有利地消除每次使用后对可再使用的阀进行消毒的需要。
盒具有壳体。壳体可包括第一侧和第二侧。壳体还包括允许流体流入和流出盒壳体的第一流体侧和第二流体侧。壳体可限定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流体连接器和/或电连接器。例如,盒壳体可包括与内窥镜的电导体电连通的电连接器,且可选地包括包含光学传感器校准数据或用于内窥镜的唯一标识符的光学传感器模块。壳体可限定窗口。在一个示例中,壳体包括四个窗口。窗口可由壳体的内表面限定。内表面可在壳体中产生大体上圆形的开口。一个窗口的圆周可大于其它窗口,以接收较大的流体路径横截面。
窗口可构造成将促动器从控制台接收到由内表面限定的室中。如上所述,促动器可穿过窗口和/或接触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的门上的砧座以与门形成夹紧阀。当盒定位在控制阀组件上并且门关闭时,窗口与门上的砧座和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对准。窗口可布置成限定几何形状。例如,如图所示,窗口可限定菱形。
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促动器可为螺线管,其构造成为延伸到盒壳体的窗口中和/或接触控制阀组件的门上的砧座,以在关闭时形成夹紧阀。
壳体还可包括用于连接到控制阀组件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盒的电连接器可为弹簧指电触头,其构造成接触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上的对应数量的平垫电触头,或者反之亦然。盒壳体的电连接器可将由内窥镜提供的图像和控制数据传递到控制台。壳体的电连接器可将电力从控制台传递至患者体内的内窥镜所使用的LED。
盒可插入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中。盒插入控制阀组件的支承结构的第一表面之间。盒的第一流体侧可包括延续到脐带缆并且延伸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松管路。
盒的第二流体侧可连接到支持设备。支持设备可包括冲洗泵、吹入器和/或真空泵(独立的或中央的)。盒可提供内窥镜与支持设备之间的流体连通。
控制阀组件可包括台肩表面和闩锁。盒可包括台肩表面和闩锁接收部分。在备选示例中,控制阀组件可包括闩锁接收部分并且盒可包括闩锁。当盒由控制阀组件接收时,闩锁接触闩锁接收部分以将盒的第一端固定到控制阀组件。单独地,且与闩锁和闩锁接收部分相对,盒的台肩表面和控制阀组件的台肩表面接触彼此,以将盒的第二端固定到控制阀组件。
在一些示例中,盒可包括位于盒的第一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磁体。在一些示例中,一个磁体可位于盒的第一侧的底部处,且第二磁体可位于盒的第一侧的顶部处。控制阀组件的第一表面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磁性传感器(霍尔或簧片),以映射磁体在盒上的定位。例如,一个位于第一表面的底部处,而另一个位于第一表面的顶部处。盒上的底部磁体与控制阀组件上的底部磁性传感器对接,以触发促动器(例如,螺线管)阀缩回,以减小将盒倾斜到控制阀组件中所需的力。顶部磁体与控制阀组件上的顶部磁性传感器对接,以确认控制台上是否存在盒,以触发控制台来释放适当的促动器并且启动内窥镜检查的促动器操作模式。
控制台可与第一盒、第二盒联接。第一盒可连接到第一内窥镜,且第二盒可连接到第二内窥镜。第一盒和第二盒可分别牢固地插入控制台的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中。尽管控制台示为具有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但是控制台可具有各自能够接收独立的盒的任何数量的控制阀组件。第一控制阀组件可接收第一盒,且第二控制阀组件可接收第二盒。在每个医疗程序期间,没有必要每个控制阀组件都接收盒。
如图所示,每个盒可连接到一组单独的支持设备和独立的医疗装置,诸如内窥镜。
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构造成独立地操作和/或以主/次级通信构造操作。第一内窥镜或母内窥镜可为主控制器,且第二内窥镜或子内窥镜可为次级控制器。在该布置中,主内窥镜的控制器可控制一个或多个次级内窥镜的流体功能(例如,图像控制器和/或LED)。主内窥镜可通过向第二控制阀组件提供电信号以选择性地促动本文中所述的促动器(例如,通过连接到控制台的一个或多个盒)来控制次级内窥镜的流体路径的功能。第一内窥镜可进一步通过提供来自第一内窥镜的电信号以改变第二控制阀组件的状况(例如,改变由第二控制阀组件提供给第二内窥镜的盒的电信号)来控制第二内窥镜的功能(例如,LED和/或相机的操作)。例如,控制阀组件可基于从第一内窥镜接收的信号向第二内窥镜的LED和/或相机提供电信号。这种布置进一步允许在程序中同时设置和使用多个内窥镜,以消除或减少通常用于将一个内窥镜更换为另一内窥镜的大量设置时间和/或消除或减少对附加设备(诸如多重控制的控制台)的需要。
控制台示为具有触摸屏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为任何合适的输入/输出装置。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插入管、连接到盒并且因此连接到控制台的脐带缆、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例如,用于取得诸如活组织检查的样本)和/或用于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递送流体的进入端口,和/或用于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
脐带缆可从盒延伸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若干流体路径和/或电线在脐带缆内延伸到插入管的远侧末端。流体路径可包括用于抽吸、组织冲洗、相机冲水和/或吹气的路径。从内窥镜的远侧末端到脐带缆的端部的流体路径可没有阀。流体路径可包括仅在盒的边界内的阀。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由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延伸到盒的整体管路限定。更优选地,整体管路延伸穿过盒并且延伸出盒的第二流体侧。
相机冲水流体路径和吹气流体路径可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中的T形配件组合成组合的相机冲水和吹气流体路径。这允许使用来自吹气的压力将水从水源推过相机冲水流体路径,且从远端流出,以清洁在程序期间收集的相机镜头上的碎屑。
脐带缆还可包括图像数据导体、控制数据导体和/或LED电力导体。图像数据导体和/或LED电力导体可穿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延伸至插入管的远侧末端。图像数据导体可允许将从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传输回控制台。LED电力导体可从控制台向插入管的远侧末端处的LED提供电力,因此为程序提供照明。控制数据导体允许将控制数据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控制器传送至盒,而盒继而又允许与控制台进行通信。
进一步公开一种用于保持医疗产品(诸如内窥镜组件或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的无菌性的包装系统和方法。尽管所公开的包装系统可用于多种医疗产品,但是本公开内容将医疗产品称为内窥镜组件。在一个示例中,包装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长形托盘。托盘限定用于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凹部。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通过热成型来制造,且可由允许托盘在使用后回收的可回收材料制成。
托盘可形成为使得医疗产品只可以一种构造放置在托盘内。托盘可为热成型的。优选地,托盘限定凹部。优选地,凹部限定多个隔室以容纳内窥镜组件的各种构件。凹部可包括插入管隔室、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脐带缆隔室和盒隔室。如果附加的构件储存在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附加的隔室。如果较少构件储存在同一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较少的隔室。例如,盒可单独出售或者在包装系统内的单独容器中出售,因此,在托盘内不需要盒隔室。
托盘可包括在托盘的第一端处的吊架槽,例如一对吊架槽。吊架槽可作为单独件附接或者由形成托盘的材料形成。吊架槽允许将长形包装悬挂在支承臂上。支承臂可附接到手术室的墙壁或天花板。在一些示例中,支承臂可附接到推车。当以竖直定向附接到支承臂时,托盘的一部分或全部悬挂在地板上方。
包装系统还可包括盖(例如,无菌屏障),其在托盘的凹部部分上延伸并且密封,以免受外部污染物影响,且将内窥镜组件保持在无菌密封状态。该盖可为可剥离的盖,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取用内窥镜组件。盖可由诸如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
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容纳两件式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在所示示例中,仅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包括在包装系统中。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在内窥镜的患者端处的插入管。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还可包括延伸到盒并且连接到盒的脐带缆。托盘内的构件的任何组合可设置成与其它构件连接和/或完全组装。
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一盖,在一些示例中,包装系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盖。在所示示例中,第一盖用于将盒保持在托盘内(例如,盒隔室)。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二盖,以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保持在托盘内(例如,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
在准备程序期间,用户可剥掉盖以允许取用内窥镜组件。如本文中所用,用户可指内窥镜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医生或在程序之前或期间可能在场的任何其他个人。在一些示例中,在设置期间,盖可一次剥离一部分。通过仅部分地剥离盖(例如,无菌屏障),用户可设置用于程序的内窥镜,同时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其余部分无菌和/或降低污染的风险。可拉开第一盖以露出盒。可去除盒和脐带缆以便将盒附接到控制台。
有利地,通过仅剥去一部分盖(例如,无菌屏障)和/或少于全部盖,仍然保护手柄和插入管免受各种污染物的影响。通常,包装系统悬挂在支承臂上。当包装打开时,插入管可能在设置/准备期间摆动,引起插入管在其在房间各处移动时撞到推车、推车车轮或个人。通过保持插入管由盖(例如,无菌屏障)覆盖,尽管无菌密封可能已破坏,但是盖仍然保护插入管免于通过接触环境内的任何东西而沾上各种污染物。
接下来,可拉回第二盖以接近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中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第二盖(例如,无菌屏障)可进一步剥离以便完成该步骤,这取决于用户是一次剥离一部分盖还是一次剥离全部盖。在一些示例中,必须在可拉开第二盖之前拉开第一盖,这要求用户沿循相同的设置程序。在其它示例中,第二盖独立于第一盖,以允许分别接近两个盖。一旦拉开第二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就可去除以进行设置。为便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和插入管的容易去除,盖可构造成沿着托盘的侧部竖直地滑动,以便暴露更多的插入管。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由支承臂保持。一旦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已从包装系统中去除,则用户就可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
第二示例可包括弯曲的柔性内窥镜包装。包装组件包括托盘。托盘限定用于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凹部。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通过热成型来制造,且可由允许托盘在使用后回收的可回收材料制成。
托盘可形成为使得医疗产品只可以一种构造放置在托盘内。托盘可为热成型的。优选地,托盘限定凹部。优选地,凹部限定多个隔室/轨道以容纳内窥镜组件的各种构件。凹部可包括插入管轨道、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脐带缆轨道和盒隔室。弯曲包装系统还可包括抽吸管隔室以保持抽吸管。与长形托盘不同,用于插入管和脐带缆的隔室环绕托盘的中心。脐带缆和插入管围绕包装的中心包裹。脐带缆轨道和插入管轨道可能重叠。当轨道重叠时,脐带缆可定位在插入管的顶部上。如果附加的构件储存在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附加的隔室。如果较少构件储存在同一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较少的隔室。例如,盒可单独出售或者在包装系统内的单独容器中出售,因此,在托盘内不需要盒隔室。
托盘可包括在托盘的顶端处的吊架槽,例如一对吊架槽。吊架槽可作为单独件附接和/或由形成托盘的材料限定。吊架槽允许将长形包装悬挂在支承臂上。支承臂可附接到手术室的墙壁或天花板。在一些示例中,支承臂可附接到推车。当附接到支承臂时,整个托盘悬挂在地板上方。归因于弯曲包装系统的紧凑构造,故如果期望,则托盘可放置在推车上而不是悬挂在支承臂上。
包装系统还可包括盖(例如,无菌屏障),其在托盘的凹部部分上延伸并且/或者密封,以免受外部污染物影响,且将内窥镜组件保持在无菌密封状态。该盖可为可剥离的盖,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取用内窥镜组件。盖可由诸如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
与长形包装系统类似,弯曲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一盖,在一些示例中,包装系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盖。在所示示例中,第一盖用于将盒保持在托盘/盒隔室内。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二盖,以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保持在托盘/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内。
与长形包装系统类似,弯曲包装系统可设计成鼓励用户以期望的顺序去除内窥镜组件。在设置期间,盖(例如,无菌屏障)可部分地和/或完全地去除(例如,剥离)以取用整个内窥镜组件。归因于包装系统的构造,故减少长形包装系统中存在的污染危险。
首先,可移动保持盒的第一盖以接近盒。可去除盒和脐带缆并且可将盒附接到控制台。接下来,可移动第二盖以接近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从托盘去除并且附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最后,插入管可去除并且插入患者体内或放置在无菌表面上直到程序开始。
有利地,包装系统允许一个人或多个人按顺序拆开医疗装置的包装以备用于程序,以保护仍在包装中的构件在设置期间免受周围环境污染。
进一步公开一种具有结合有T形配件的抽吸管延伸部的盒。该构造可与柔性单次使用的观察内窥镜一起使用,该内窥镜结合带有内联T形配件的抽吸管。T形接头可包括可去除的盖。当T形配件未使用时,可去除的盖保护T形配件的侧端口免遭污染物进入,且当期望使用时,可去除的盖可去除。T形配件的侧端口可与胆管镜抽吸管上的连接器配合。
进一步公开一种在内窥镜程序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内窥镜的成像装置之间进行选择以显示在监视器上的方法。通常,在内窥镜程序期间,使用多个内窥镜来执行程序。该方法旨在识别要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内窥镜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多个监视器。在其它实施例中,单个监视器可用于在一个监视器上显示所有内窥镜的图像。当使用一个监视器时,所使用的内窥镜可识别为并且显示为在同一屏幕/监视器上较之其它较小图像的显示的最主要或最大的图像。
该方法可包括识别在程序期间的某个点处正在使用内窥镜。可使用开关来识别内窥镜,例如机械开关、感应开关或电容开关(例如,触摸开关)。开关可为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是触摸开关,使得当内窥镜医师拿起内窥镜时,开关激活以便识别当前在程序中使用内窥镜。当开关激活时,信号从开关中继到控制器,以便识别正在使用哪个内窥镜。控制器将信号/图像从相关联的内窥镜中继到监视器。当内窥镜仍在使用时,所识别的图像是屏幕上的主要图像。在一些示例中,可同时使用多个内窥镜。当同时使用多个内窥镜时,来自使用中的内窥镜的图像可能以相同的尺寸显示在监视器上。在其它示例中,可识别主导内窥镜。当主导内窥镜与另一个内窥镜同时使用时,从主导内窥镜中继的图像可能是监视器上最大的图像。
进一步公开用于各种类型的内窥镜(例如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或胆管镜)中的图像传感器组件的三个实施例。广义上,相机和LED板可布置在插入管的远端处,且具有电连接器的线缆可从插入管的远端延伸到插入管的近端,且延伸到盒中的电连接器/电路板。如上所述,盒的电连接器与控制台对接,且在盒与控制台之间传递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盒的电连接器可包括弹簧指电连接器以与控制台上的弹簧指接触。
图像传感器组件包括相机和LED板。相机和LED板的一侧用线缆结合。可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将线缆结合至板,例如用粘合剂。多根线(未示出)从线缆的远端延伸并且焊接到板。这些线焊接到板,以在盒与相机和LED之间传输信号。相同线的另一端从线缆的近侧部分延伸并且焊接在柔性电路的表面上。线可跨过柔性电路的表面适当地间隔开。
柔性电路可以可操作地附接到微型连接器。微型连接器可为公部分或母部分,其中相对的部分位于盒的电连接器上。公部分和母部分连接以完成相机和/或LED与盒之间的电气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连接器可为夹层连接器。
在组装期间,包括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的线的近端穿入插入管的远端中,且朝向插入管的近端穿过插入管的长度。然后,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可穿过内窥镜并且穿过脐带缆而到在脐带缆的端部处可操作地连接的盒。然后,位于柔性电路上的微型连接器的公部分或母部分与位于盒的电连接器上的微型连接器的对应部分连接。有利地,这种制造方法避免在将相机和LED板连接到线缆之前使线缆穿过插入管,这可能是具有挑战性且耗时的。此外,该方法避免使相机穿过插入管,这可能损坏相机和/或需要较大的插入管来容纳相机。
优选地,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具有小于1mm的组合高度。更优选地,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的组合高度小于0.8mm。此布置可具有在0.6mm至0.8mm范围内的组合高度。柔性电路本身可具有大约0.2mm的高度。
电路板还可包括用于储存来自相机的成像数据的储存装置。
图像传感器组件还可包括盒电连接器上的第二微型连接器。与上述的布置类似,第二微型连接器也附接到柔性电路。柔性电路包括从盒电路板上的柔性电路延伸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的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可连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以在两个内窥镜件之间传递电信号/命令。
本文中论述的发明方面和示例中的任何可独立使用或彼此组合使用。单个医疗装置可包括本文中公开的任何和/或所有方面。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本公开内容的其它形式、目的、特征、方面、益处、优点和示例将从本文提供的详细描述和附图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内窥镜组件、盒和控制台。
图2和图3示出图1的内窥镜组件。
图4示出图1的内窥镜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5示出内窥镜组件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图6示出滑轮组件壳体的透视图。
图7A示出滑轮组件的透视图。
图7B示出壳体盖去除的滑轮组件的透视图。
图8示出图6的滑轮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9示出图6的滑轮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0示出与滑轮壳体盖对接的旋转止动惰轮的放大视图。
图11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截面视图。
图12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透视图。
图13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侧视图。
图14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5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器部分的截面视图。
图16示出上下铰接制动杆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透视分解视图。
图17示出上下铰接毂、上下铰接制动器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分解视图。
图18示出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上下铰接轴的透视图。
图19示出图18的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透视图。
图20示出没有铰接旋钮、外壳体、上下铰接制动杆并且没有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侧立面视图。
图21示出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左右铰接轴的透视图。
图22示出左右铰接制动轴和左右铰接制动毂的透视图。
图23示出图22的左右铰接制动轴和左右铰接制动毂的透视图。
图24示出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部分分解视图,其中上下铰接旋钮、左右铰接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旋钮从组件分解开。
图25示出内窥镜组件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透视图。
图26示出图25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27示出插入管组件的透视图。
图28示出图27的插入管组件的截面视图。
图29示出铰接连杆组件的侧视图。
图30示出内窥镜组件和插入管。
图31示出内窥镜组件和插入管。
图32示出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33示出暴露升降器控制组件的滑轮组件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34示出插入管末端组件的透视图。
图35示出图34的插入管末端组件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36示出图34的插入管末端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去除远侧帽。
图37示出升降器组件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38示出包括控制阀组件的盒和控制台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39示出图38的控制阀组件的透视图。
图40示出医疗包装设计的环境视图。
图41示出盖去除的医疗包装设计的环境视图。
图42示出多个盖去除的医疗包装设计的环境视图。
图43示出医疗包装设计的环境视图,其中盒去除并且固定到控制台。
图44示出医疗包装设计的环境视图,其中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手柄去除并且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
图45示出用于医疗产品的包装系统的透视图。
图46示出图45的包装系统的顶视图。
图47示出图45的包装系统的分解视图。
图48示出盖去除的图45的包装系统的透视图。
图49示出图45的包装系统的透视图,其中第一盖和第二盖去除。
图50示出用于医疗产品的包装系统的另一个示例的透视图。
图51示出图50的包装系统的顶视图。
图52示出图50的包装系统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53示出具有带有T形配件的抽吸管的盒。
图54示出在一个或多个内窥镜的成像装置之间进行选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5A-D示出图像传感器组件的一个实施例。
图56A-D示出图55A-D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的各种放大视图。
图57A-E示出图55A-D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盒的电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58A-D示出图55A-D中所示实施例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59A-D示出图55A-D中所示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以及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
图60A-D示出图像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61A-D示出图60A-D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的各种放大视图。
图62A-E示出图60A-D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盒的电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63A-D示出图60A-D中所示实施例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64A-D示出图60A-D中所示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以及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
图65A-C示出图像传感器组件的第三实施例。
图66A-F示出图65A-C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的各种放大视图。
图67A-E示出图65A-C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盒的电连接器的各种视图。
图68A-B示出图65A-C中所示的实施例的相机和LED板柔性电路以及微型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促进对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理解,现在将参考附图中示出的示例,且将使用特定语言对其进行描述。然而,将理解,不期望由此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所描述的示例中的任何改变和进一步的修改,以及本文所描述的本公开内容的原理的任何进一步的应用都设想为本公开内容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会想到的。更详细地示出本公开内容的示例性示例,但是对于相关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为清楚起见,可能未示出与本公开内容不相关的一些特征。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内窥镜组件,其包括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图1-4示出内窥镜组件。图1示出内窥镜组件100、盒500和控制台1000。更具体地,图1-4示出具有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400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200的内窥镜组件。图4示出内窥镜组件,其中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拆卸。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选择性地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使得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与数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连续使用,同时包括盒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在单次使用之后丢弃和/或修复。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锁定到彼此的锁。用于促动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连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闩锁机构的闩锁手柄600(例如,杆)可定位在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上。可备选地或同时使用诸如磁体的附加锁定机构。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包括支承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300的手持件壳体210;用于操作灯(诸如发光二极管)和/或冲水和/或抽吸流体路径的控制开关202;用于控制与内窥镜组件通信的控制台的一个或多个导航开关204;和/或用于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电联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电连接器205(见图25)。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插入管401、连接到控制台的管路和电连接器402、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例如,用于取得诸如活组织检查的样本)和/或用于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递送流体的进入端口403,和/或用于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404。
有时称为“脐带缆”的管路和/或电连接器402从内窥镜组件延伸到盒,该盒可连接到适用于与内窥镜组件一起使用的控制台。管路和/或电连接器可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和/或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延伸。在一些实施例中,脐带缆可直接连接到控制台,以消除盒的连接。
控制台可向内窥镜组件提供电力、流体和/或流体压力、真空压力,和/或发送和/或接收电信号。控制台可包括监视器(未示出),以用于可视化从内窥镜组件接收的信号,诸如来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端处的相机的视频源。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组件700,诸如图5-7B中所示的那些。滑轮组件可包括布置成接收铰接轴的端部的至少一个滑轮750。优选地,与铰接轴相关联的铰接旋钮的旋转使至少一个滑轮旋转。优选地,至少一个滑轮和铰接轴的端部具有用于将滑轮和铰接轴旋转地联接到彼此的几何形状(例如,配合特征)。优选地,配合特征不仅仅依赖于铰接轴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优选地,配合特征包括铰接轴与滑轮之间的几何干涉。
与至少一个滑轮相关联的是构造成在促动时弯曲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轴区段的铰接线753或一对铰接拉线(例如,绕在滑轮上成环并且具有从滑轮的相对侧延伸的线段的两根单独的线或一根连续的线)。铰接线可固定(例如,通过锚定件(未示出)系紧或固定)至滑轮和/或围绕滑轮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例如,围绕滑轮成环)。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滑轮组件包括两个滑轮(每根铰接线一个)和铰接线(每个滑轮至少一根)。在所示示例中,每个滑轮包括用于铰接线的一个凹槽(总共两个)。备选地,每个滑轮可包括两个凹槽(总共四个),其中每个凹槽仅一根线,以减少线重叠的机会以及来自重叠的摩擦影响性能。优选地,铰接线构造成在正交平面中弯曲远侧轴区段。
一个或多个滑轮和相关联的一根或多根铰接线可包含在滑轮壳体460内。滑轮壳体可由壳体部分构成,诸如盖件462和内件464。壳体部分可协作以至少部分地包围一个或多个滑轮。
滑轮壳体可以类似三明治的方式构造,其中一对盖件在外侧/端部上,且一对内件在一侧上各自联接到一个盖件并且在另一侧上联接到彼此。在该实施例中,滑轮壳体构造成容纳至少两个滑轮。此壳体部分可协作以包围滑轮和相关联的铰接线。优选地,壳体部分阻止铰接线与滑轮分离。滑轮壳体可限定用于接收铰接控制组件的铰接轴和/或制动轴的开口。
优选地,壳体部分不沿着纯线性对接接头接触彼此。例如,内件和/或盖件可沿着直线构成的路径接触。在一些方面,内件和盖件构造有沿着两个件之间的接头处并且沿着件的长度向下的堞形结构466,使得内件上的堞形结构与盖件上的堞形结构配合并且联接。有利地,避免纯线性对接接头可有助于防止线在滑轮组件的各部分之间逸出。在其它示例中,壳体部分之间的相交可为线性的、弯曲的、曲线的、直线构成的或一些其它期望的布置。
另外,滑轮组件可包括铰接线圈端接块505,其接收围绕连接到滑轮的相应铰接拉线包裹的一个或多个铰接线圈756。铰接线圈端接块可调整,以去除铰接拉线松弛。换言之,铰接线圈端接块可沿内窥镜组件的纵向轴线调整,以控制铰接拉线张紧。
图8-10中示出“两级铰接限制”。两级旋转止动组件760允许铰接旋钮比单级止动件旋转得更远。两级旋转止动组件可完全包围在滑轮壳体内。两级旋转止动组件可包括两个滑轮和位于每个滑轮的一侧(诸如与具有用于铰接线锚定件的凹部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两个旋转止动惰轮762。一个滑轮用于上下铰接,且另一个用于左右铰接。每个旋转止动惰轮可包括围绕旋转止动惰轮的每侧的圆周的单独凹槽764(总共两个)。凹槽终止于止动件766a(例如,突出部)处,以防止凹槽围绕旋转止动惰轮围成三百六十度。
每个滑轮包括在滑轮的一侧上的凸台752,该凸台与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侧768上的凹槽对接。在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旋转期间,滑轮上的凸台沿循惰轮的凹槽,直到其由旋转止动惰轮上的止动件阻挡。一旦滑轮上的凸台接触止动件,则滑轮的旋转力就会传递到惰轮,且可能使惰轮旋转。取决于旋转止动惰轮与壳体的接触,允许惰轮的旋转。
在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侧769上,第二止动件766b与位于滑轮壳体上的凸台754对接以限制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度数。例如,在惰轮相对于壳体旋转期间,壳体上的凸台沿循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侧上的凹槽766,直到惰轮的第二止动部件接触壳体上的凸台,因此停止惰轮相对于壳体的旋转。因此,在防止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沿第一方向旋转之后,且在防止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旋转之后,还防止铰接旋钮和滑轮相对于壳体沿第一方向的旋转。滑轮可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对第一方向上的旋转的阐释适用于第二方向。
为防止旋转止动惰轮摆动,旋转止动惰轮可在惰轮的两侧上包括连续的承载表面770。连续的承载表面提供稳定的基础,以保持惰轮在滑轮壳体内并且抵靠滑轮壳体旋转时保持平衡。
有利地,当所需的铰接旋钮旋转超过可用单级止动件实现的旋转极限时,该示例能够限制内窥镜的铰接旋钮旋转。在旋转止动惰轮的一侧上,允许的滑轮相对于惰轮的角向旋转等于惰轮的凹槽的角向长度减去滑轮上的凸台的角向长度。在旋转止动惰轮的另一侧上,惰轮相对于壳体的允许的旋转等于惰轮的凹槽的角向长度减去滑轮壳体上的凸台的角向长度。当这两“级”和旋转度数加在一起时,提供滑轮(和/或铰接旋钮)可相对于壳体行进的总角向距离。仅出于说明目的,如果凸台各自具有四十五度的角向长度并且旋转止动惰轮的凹槽各自具有三百十五度的角向长度,则惰轮的每侧上的旋转度数将等于二百七十度,且两侧的总和将为滑轮相对于壳体的五百四十度的角向自由度。要理解,凸台、凹槽和/或止动部件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角向长度,且凸台、凹槽和/或止动部件可具有大于或小于四十五度的角向长度。
还可预期,凸台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为单独的构件,且凹槽可沿循螺旋路径。因此,当凸台沿循凹槽的路径时,凸台可沿着滑轮和/或壳体的表面平移。有利地,此类布置可提供具有三百六十度或更大的角向长度的凹槽。
尽管凹槽和止动件已描述为由旋转止动惰轮限定,且凸台已描述为滑轮和/或壳体的,但本文公开的布置不限于此。将认识到,凹槽和止动件可由滑轮和/或壳体限定,且一个或多个凸台可为旋转止动惰轮的一部分。
现在示例性地参照图11-23,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可包括上下铰接旋钮313、左右铰接旋钮314、上下铰接制动器330和左右铰接制动器340。在操作期间,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上下铰接旋钮的铰接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部分在第一平面中铰接,且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促动在横向于第一平面的第二平面中促动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部分。优选地,第二平面正交于第一平面。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联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上下铰接制动杆的促动就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这阻止上下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诸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旋转。左右铰接制动旋钮319的促动就接合左右铰接制动器,这阻止左右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诸如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440)旋转。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优选地构造成与彼此配合。例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限定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的凹部220,或者反之亦然。在许多示例中,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凹部将位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与具有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旋钮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中的一个可在两个或更多个相对侧上部分地和/或完全地围绕另一个的至少一部分。在其它实施例中,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中的一个可包围另一个。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可沿着平行于或横向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纵向轴线的方向接收在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中,或者反之亦然。例如,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沿着正交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纵向轴线250的方向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在许多情况下,当将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连结到彼此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将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沿平行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旋转轴线350的方向移动。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协作,以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侧节段进行铰接,和/或阻止一个或多个铰接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旋转。例如,如本文别处更详细论述的,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铰接轴302,303和/或制动轴301可接合滑轮组件和/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轴延伸穿过滑轮组件,且在滑轮组件的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相对的一侧上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
在许多示例中,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一部分延伸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凹部中,该凹部布置成接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一部分。
关于通过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进行的上下铰接控制,上下铰接旋钮支承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312上。定位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内的是铰接制动器内壳体307、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308、铰接制动器弹簧309、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310和成角的铰接制动器摩擦盘311。铰接制动器摩擦盘351的成角表面可不垂直于旋转轴线。
连接到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是上下铰接制动杆。上下铰接毂304和上下铰接轴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杆。定位于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内的上下铰接毂支承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上下铰接毂的旋转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是固定的,这也继而又固定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的旋转。
当上下铰接制动杆相对于上下铰接毂旋转时,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旋转。当沿第一方向旋转时,从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朝向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延伸的销318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成角表面360,以使铰接制动器卡钳朝铰接制动器弹簧轴向移动,以压缩铰接制动器弹簧。当沿第二方向旋转时,销沿着成角表面移动,以允许铰接制动器弹簧迫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朝向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压缩铰接制动器摩擦盘。静止(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的这种接触导致由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支承的上下铰接旋钮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旋转的阻力。在其它示例中,铰接制动表面可垂直于旋转轴线。有利地,在相同施加的弹簧力下,与垂直制动表面相比,成角的制动表面可增加制动力。
由于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的旋转经由上下铰接制动毂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固定,故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壳体的旋转也使铰接制动器内壳体旋转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旋转。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可布置成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一个或多个位置。例如,棘爪可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第一位置和/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中,经由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在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施加制动阻力,在第二位置中,在不施加制动阻力。制动器内壳体和/或棘爪可布置成将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保持在多个位置中的任何位置,以向铰接控制器(例如,铰接控制旋钮)提供可调整水平的旋转阻力。
上下铰接轴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毂的中心。上下铰接轴具有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一端370。上下铰接轴的第二端372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滑轮组件连通。例如,上下铰接轴的第二端可附接到上下铰接滑轮,使得上下铰接轴的旋转使上下铰接滑轮旋转。以此方式,上下铰接旋钮的旋转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该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使上下铰接轴旋转,该上下铰接轴使上下铰接滑轮旋转,该上下铰接滑轮促动上下铰接线。
关于左右铰接,除左右铰接制动毂317的旋转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固定,且这种旋转经由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来固定之外,左右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结构和操作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相同。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类似,左右铰接旋钮由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315支承,该壳体包含成角的铰接制动器摩擦盘311、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316、铰接制动器弹簧、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铰接制动器内壳体。
左右铰接轴延伸穿过左右铰接制动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左右铰接轴具有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一端380和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滑轮组件的第二端382(例如,第二端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滑轮),使得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旋转,该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使左右铰接制动轴旋转,该左右铰接制动轴继而又使左右铰接滑轮旋转,该左右铰接滑轮继而又平移左右铰接线。
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具有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毂的第一端390和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旋转地固定的第二端392。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操作类似,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朝向或远离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定位于其间的制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移动。左右铰接制动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使得左右铰接制动旋钮的旋转使左右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毂、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和左右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旋转。因此,当左右铰接制动器接合时,左右铰接制动器卡钳和制动摩擦盘的成角表面阻止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左右铰接旋钮相对于左右铰接制动轴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旋转。
左右铰接制动轴的第二端可布置成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可滑动地接合,且相对于其旋转地固定左右铰接制动轴。左右铰接轴围绕左右铰接制动轴周向定位,其第二端布置成接合与左右铰接线协作的左右铰接滑轮。并且,上下铰接轴围绕左右铰接轴周向定位,其第二端布置成接合与上下铰接线相关联的上下铰接滑轮。
如图14中所示,当组装时,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可包括位于各个构件之间的多个O形环。还示出设置在组件内以减少旋转期间产生的摩擦的滚珠轴承。
现在参看图16,上下铰接制动杆可具有构造成与上下铰接内壳体的表面902配合的表面900,使得上下铰接制动杆的旋转使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旋转。优选地,表面的几何形状在旋转期间与表面902的几何形状干涉。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可限定一个或多个孔口906,该一个或多个孔口布置成接收横向销,该横向销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成角表面。另外,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内表面910可包括布置成接合棘爪弹簧(未示出)的凹部或突出部。上下铰接制动杆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限定用于接收上下铰接毂的孔口920。
现在转向图17,上下铰接毂具有延伸穿过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部分930。优选地,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和/或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具有固定上下铰接制动棘爪、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和/或上下铰接制动毂以免相对于彼此旋转的横截面几何形状。
现在转向图18,示出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与上下铰接轴接合并且相对于上下铰接轴旋转地固定。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具有布置成将上下铰接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其上的部分940(例如,经由布置成接收上下铰接旋钮的突出部的凹部,或者反之亦然)。
现在转向图19,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内部示为具有内摩擦表面950,该内摩擦表面布置成当上下铰接制动器接合时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的成角/锥形表面。
现在转到图20,当上下铰接制动杆相对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旋转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与上下铰接制动杆一起旋转,且相对于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移动从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的孔口延伸的销。销沿着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的倾斜表面移动,以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弹簧协作沿着上下铰接毂平移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当将上下铰接制动器从脱离构造而构造成接合构造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迫使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抵靠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压缩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当将上下铰接制动器从接合构造而构造成脱离构造时,上下铰接制动器卡钳移离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且压缩(例如,进一步压缩)上下铰接制动器弹簧。图11示出处于脱离构造的上下铰接制动器,在上下铰接制动器摩擦盘与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的内摩擦表面950之间具有间隙394。
上下铰接制动器内壳体可具有棘爪凹部或突出部,以接合上下铰接制动器位置棘爪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或凹部。这种布置可提供上下铰接制动杆在一个或多个位置的固定,和/或提供上下铰接制动杆进入和/或离开一个或多个构造或位置的触觉和/或听觉指示。
除左右铰接制动毂通过居中延伸穿过左右铰接轴和上下铰接轴的左右铰接制动轴相对于内窥镜组件的壳体可旋转地固定之外,左右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以与上下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类似的方式工作。
参看图21,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和左右铰接轴示为组装在一起并且相对于彼此旋转地固定。
图22和图23示出左右铰接制动毂中的左右铰接制动轴。沿着左右铰接制动轴可看出,该轴具有接收在左右铰接制动毂内并且旋转地固定到左右铰接制动毂的第一端。左右铰接制动轴的第二端布置成在附接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期间接合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且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旋转地固定左右铰接制动轴。因此,当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时,左右铰接制动毂相对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壳体旋转地固定。
转到图24-26,上下铰接旋钮313、左右铰接旋钮314和左右铰接制动旋钮319可从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的其余部分拆卸(或“拆出”)。如上文所述,上下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具有布置成将上下铰接旋钮旋转地固定到其上的部分(例如,经由布置成接收上下铰接旋钮的突出部的凹部,或者反之亦然)。类似地,左右铰接制动器外壳体布置成以相同的方式固定左右铰接旋钮。凹部和突出部布置允许上下铰接旋钮、左右铰接旋钮和左右铰接制动旋钮容易地拆出或卡入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有利地,拆出特征允许旋钮去除,以便于在程序之间清洁可再使用的手持件。
如图25和26中所示,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包括保持夹320。保持夹用于将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保持夹可与上下铰接毂联接以固定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在程序之间,如果需要便于清洁,可将保持夹从铰接和制动组件去除,以将铰接和制动组件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壳体分离。一旦清洁完成,则可使用保持夹将铰接和制动组件再附接到壳体。
转向图27和图28,插入管可包括在插入管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内延伸的器械管437。器械管限定工具通道430,以允许各种器械通过插入管插入和延伸。器械管可通过共挤出工艺产生。内挤出件432可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构成以用于润滑。外挤出件434可由聚氯乙烯(PVC)或聚乳酸(PLA)形成以便于结合。
插入管可包括光学传感器模块,以用于通过控制台提供可读信息和/或将图像投影在监视器上,诸如来自插入管的端部的视频源。该视频源可为红外光、热光或可见光。插入管401可包括发光二极管(LED)线,以用于向插入管的端部处的LED提供电力。
插入管可包括本文中论述的由管(诸如抽吸管、组织冲洗管、相机冲水管和/或吹气管)限定的流体路径。冲洗管允许用户在使用器械期间清除视野中的任何碎屑。通常,这涉及去除多余的血液,以便可看到感兴趣的地方。抽吸管路可从患者体内抽吸颗粒物质或各种分泌物。相机冲水管和吹气管可通过Y型接头组合在一起。申请人设想管路的各种组合,以最小化插入管中所需的管的数量。
图29描绘位于插入管的柔性铰接区段802中的铰接接头组件800的示例。铰接接头组件可包括近端和远端。多个连接的铰接连杆801构造在近端与远端之间。每个连杆都有接触点803,在该接触点处连杆连接到相邻连杆。相邻连杆布置成相对于彼此铰接。例如,相邻铰接连杆可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枢转一角度。例如,相邻连杆可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枢转2x的角度,其中角度(x)是在连杆平行于彼此时在每个相邻连杆的接触点之间测量的。铰接接头组件中的相邻铰接连杆可枢转至与铰接接头组件中的其它相邻铰接连杆不同的角度。优选地,相邻铰接连杆可形成为使得不同成对的铰接连杆之间的铰接角度不同。有利地,此布置可用于在铰接期间获得沿着柔性铰接区段的长度的可变半径。具有不同铰接角度的成对的相邻连杆可用于沿着柔性铰接区段的长度产生可变曲线。
关于图30-33,示出用于调整在插入管的远端407处的升降器680的高度的升降器控制组件650。升降器控制组件可设置在滑轮壳体的两个内件之间。升降器控制组件包括升降器控制杆652。升降器控制杆经由受曲线轨道约束的销围绕铰接轴进行铰接。升降器控制杆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器驱动齿条654。升降器驱动齿条联接到升降器小齿轮656。升降器小齿轮还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器从动齿条658。升降器从动齿条联接到升降器铰接控制线660。另外,升降器控制组件可包括升降器控制线圈端接块662,其接收围绕连接到升降器从动齿条的相应升降器铰接控制线包裹的一个或多个升降器控制线圈664。
升降器控制杆的铰接操作升降器驱动齿条,其继而又使升降器小齿轮旋转。当升降器小齿轮旋转时,其驱动升降器从动齿条铰接升降器铰接控制线,其中升降器控制线圈围绕线包裹。例如,沿一个方向促动升降器控制杆引起升降器高度增加,而沿相反方向的铰接引起升降器高度减小。
为在未提供用户输入时保持升降器控制杆的位置,升降器控制组件使用压缩的O形环668。O形环围绕从壳体盖中的一个延伸的突出部670固定。O形环压靠升降器控制小齿轮,使用O形环与升降器控制小齿轮之间产生的摩擦来维持控制杆的位置。在其它示例中,使用由弹簧元件产生的摩擦来维持杆的位置。
图34-37中示出插入管末端组件850。插入管末端组件包括插入管、远侧升降器连杆852、远侧帽854和升降器组件681。插入管包括远端407。远端包括:包括远侧升降器连杆的远侧末端856、远侧帽和升降器组件。
远侧帽包括允许帽在升降器组件上滑动的第一开口858。远侧帽还包括第二开口860,以允许器械延伸穿过并且退出远侧帽并且在患者体内操作。远侧帽还包括位于远侧帽的顶部部分864上的凹口862。远侧帽可从升降器组件和/或插入管的远侧部分去除。在一些示例中,不包括远侧帽。
升降器组件包括器械管开口866以将器械延伸出器械管。器械管437可延伸穿过插入管的一部分。该开口通向工作室868。该室可由相对的侧壁869、插入管的远侧表面和升降器限定。邻近插入管开口的是升降器680。升降器可用于调整患者体内的器械的高度,以在程序期间到达体内的期望位置。升降器可包括近端682和远端684。升降器可通过枢轴销686固定到升降器组件。在升降器的铰接期间,升降器围绕枢轴销旋转,以允许升降器的远端向上或向下偏转。偏转升降器允许用户同时偏转器械。升降器可包括在升降器的远端处与远侧帽的凹口相对的凹口688。相对的凹口可用于限制穿过器械通道并且进入患者体内的器械的意外纵向或侧向移动。凹口688可保持器械突出开口外,以增强对器械的控制。
升降器组件还包括升降器控制线870。升降器控制线可为用于升降器的铰接的单股预成型线。升降器线可在静止弯曲斜坡上平移,以在升降器上产生旋转转矩。升降器线由升降器控制组件操纵以控制升降器的高度。
升降器组件可进一步限定光窗872,诸如来自发光二极管的光可通过该光窗进入。这种布置允许用户在程序期间照亮患者的身体。升降器组件可进一步限定成像窗874以将图像提供回内窥镜医师。
本公开内容进一步提供一种包括内窥镜组件、盒和控制台的系统。图38大体示出可操作地连接以供优选地由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的系统。该系统可包括插入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1100中的盒。盒可由脐带缆连接到内窥镜。例如,盒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流体管和/或电导体连接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盒可连接到支持设备。支持设备可包括冲洗泵、吹入器和/或真空泵(例如,独立的或中央的)。盒可定位在内窥镜与支持设备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台可包括允许用户改变内窥镜系统的各种变量的用户界面(未示出)。在一个示例中,用户界面可为集成到电子视觉显示器中的触摸屏。在另一个示例中,用户界面可包括键盘、鼠标、轨迹球和/或触敏指示装置等。
控制台可包括用于接收盒并且促动盒的控制阀组件。控制台可向内窥镜组件提供电力、流体和/或流体压力、真空压力,和/或发送和/或接收电信号。控制台可包括监视器(未示出),以用于可视化从内窥镜组件接收的信号,诸如来自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远端处的相机的视频源。
参看图39,更详细地示出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可用于选择性地促动盒的流体路径的可促动部分。控制阀组件可包括促动器1130和支承结构1150,该支承结构包括第一表面1152和第二表面1154。
促动器可为线性促动器或旋转促动器。促动器可为螺线管。尽管只有一个促动器由申请人评述,但在优选示例中,控制阀组件包括四个促动器。促动器布置成促动盒中的流体路径的阀部分,以选择性地打开和/或关闭流体路径。
流体路径的阀部分可包括任何可接受的阀。例如,阀部分可包括旋塞。阀部分还可包括布置成用于在门的第一表面上的砧座与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例如螺线管)之间压缩(例如夹紧阀)的管路的一部分。阀部分可用作用于内窥镜的任何数量的流体功能的阀,诸如与促动器1132相关联的吸入阀、与促动器1134相关联的相机冲水阀、与促动器1136相关联的吹气阀和/或与促动器1138相关联的吹气排气阀。
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包括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将由控制台接收并且将促动器电连接到控制台。当连接到控制台时,控制台可向促动器提供电力和用户输入的命令以打开和/或关闭盒的流体路径。
盒可包括可由控制阀组件读取和/或写入的标识符。标识符可包括关于盒的类型的信息和/或使用信息(例如,盒之前是否已使用过)。优选地,控制阀组件配置成读取并且处理盒的标识符(例如,以确定盒的类型和/或盒先前是否已使用过)。标识符可通过盒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和/或通过其它手段(例如,RFID、光学和/或机械接触)可读和/或可写。
支承结构的第一表面可包括用于形成与盒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的电连接器。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与盒之间的电连接可允许控制台接收从内窥镜通过盒传送到控制台的图像和控制数据(阀/促动器和/或图像数据)。电连接可允许控制台向内窥镜组件的发光二极管(LED)供电。
盒可为单次使用的盒。单次使用的盒可不需要使用包含在可再使用的内窥镜和/或控制台内的永久阀体。这有利地消除每次使用后对可再使用的阀进行消毒的需要。
盒具有壳体1210。壳体可包括第一侧1212和第二侧1214。壳体还包括允许流体流入和流出盒壳体的第一流体侧1220和第二流体侧1224。壳体可限定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流体连接器和/或电连接器。例如,盒壳体可包括与内窥镜的电导体电连通的电连接器1244,且可选地包括包含光学传感器校准数据或用于内窥镜的唯一标识符的光学传感器模块。壳体可限定窗口1270a-d。在一个示例中,壳体包括四个窗口。窗口可由壳体的内表面限定。内表面可在壳体中产生大体上圆形的开口。一个窗口的圆周可大于其它窗口,以接收较大的流体路径横截面。
窗口可构造成将促动器从控制台接收到由内表面限定的室1272中。如上所述,促动器可穿过窗口和/或接触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的门上的砧座以与门形成夹紧阀。当盒定位在控制阀组件上并且门关闭时,窗口与门上的砧座和控制阀组件的促动器对准。窗口可布置成限定几何形状。例如,如图所示,窗口可限定菱形。
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促动器可为螺线管,其构造成为延伸到盒壳体的窗口中和/或接触控制阀组件的门上的砧座,以在关闭时形成夹紧阀。
壳体还可包括用于连接到控制阀组件的电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盒的电连接器可为弹簧指电触头,其构造成接触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上的对应数量的平垫电触头,或者反之亦然。盒壳体的电连接器可将由内窥镜提供的图像和控制数据传递到控制台。壳体的电连接器可将电力从控制台传递至患者体内的内窥镜所使用的LED。
参见图38,示出插入控制台的控制阀组件中的盒的视图。如可看出,盒插入控制阀组件的支承结构的第一表面之间。盒的第一流体侧可包括延续到脐带缆并且延伸到内窥镜(未示出)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松管路。
盒的第二流体侧可连接到支持设备。支持设备可包括冲洗泵、吹入器和/或真空泵(独立的或中央的)。盒可提供内窥镜与支持设备之间的流体连通。
控制阀组件可包括台肩表面1110和闩锁1120。盒可包括台肩表面和闩锁接收部分。在备选示例中,控制阀组件可包括闩锁接收部分并且盒可包括闩锁。当盒由控制阀组件接收时,闩锁接触闩锁接收部分以将盒的第一端固定到控制阀组件。单独地,且与闩锁和闩锁接收部分相对,盒的台肩表面和控制阀组件的台肩表面接触彼此,以将盒的第二端固定到控制阀组件。
在一些示例中,盒可包括位于盒的第一侧上的两个或更多个磁体1250。在一些示例中,一个磁体可位于盒的第一侧的底部处,且第二磁体可位于盒的第一侧的顶部处。控制阀组件的第一表面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磁性传感器1180(霍尔或簧片),以映射磁体在盒上的定位。例如,一个位于第一表面的底部处,而另一个位于第一表面的顶部处。盒上的底部磁体与控制阀组件上的底部磁性传感器对接,以触发促动器(例如,螺线管)阀缩回,以减小将盒倾斜到控制阀组件中所需的力。顶部磁体与控制阀组件上的顶部磁性传感器对接,以确认控制台上是否存在盒,以触发控制台来释放适当的促动器并且启动内窥镜检查的促动器操作模式。
图38示出具有第一盒500a、第二盒500b的控制台。第一盒可连接到第一内窥镜(未示出),且第二盒可连接到第二内窥镜(未示出)。第一盒和第二盒可分别牢固地插入控制台的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中。尽管控制台示为具有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但是控制台可具有各自能够接收独立的盒的任何数量的控制阀组件。第一控制阀组件可接收第一盒,且第二控制阀组件可接收第二盒。在每个医疗程序期间,没有必要每个控制阀组件都接收盒。
如图所示,每个盒可连接到一组单独的支持设备和独立的医疗装置,诸如内窥镜。
第一控制阀组件和第二控制阀组件构造成单独操作和/或以主/次级通信构造操作。第一内窥镜或母内窥镜可为主控制器,且第二内窥镜或子内窥镜可为次级控制器。在该布置中,主内窥镜的控制器可控制一个或多个次级内窥镜的流体功能(例如,图像控制器和/或LED)。主内窥镜可通过向第二控制阀组件提供电信号以选择性地促动本文中所述的促动器(例如,通过连接到控制台的一个或多个盒)来控制次级内窥镜的流体路径的功能。第一内窥镜可进一步通过提供来自第一内窥镜的电信号以改变第二控制阀组件的状况(例如,改变由第二控制阀组件提供给第二内窥镜的盒的电信号)来控制第二内窥镜的功能(例如,LED和/或相机的操作)。例如,控制阀组件可基于从第一内窥镜接收的信号向第二内窥镜的LED和/或相机提供电信号。这种布置进一步允许在程序中同时设置和使用多个内窥镜,以消除或减少通常用于将一个内窥镜更换为另一内窥镜的大量设置时间和/或消除或减少对附加设备(诸如多重控制的控制台)的需要。
控制台示为具有触摸屏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可为任何合适的输入/输出装置。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插入管、连接到盒并且因此连接到控制台的脐带缆、用于选择性地进入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例如,用于取得诸如活组织检查的样本)和/或用于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内腔递送流体的进入端口,和/或用于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
脐带缆可从盒延伸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若干流体路径和/或电线在脐带缆内延伸到插入管的远侧末端。流体路径可包括用于抽吸、组织冲洗、相机冲水和/或吹气的路径。从内窥镜的远侧末端到脐带缆的端部的流体路径可没有阀。流体路径可包括仅在盒的边界内的阀。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由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延伸到盒的整体管路限定。更优选地,整体管路延伸穿过盒并且延伸出盒的第二流体侧。
相机冲水流体路径和吹气流体路径可通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中的T形配件组合成组合的相机冲水和吹气流体路径。这允许使用来自吹气的压力将水从水源推过相机冲水流体路径,且从远端流出,以清洁在程序期间收集的相机镜头上的碎屑。
脐带缆还可包括图像数据导体、控制数据导体和/或LED电力导体。图像数据导体和/或LED电力导体可穿过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延伸至插入管的远侧末端。图像数据导体可允许将从相机获取的图像数据传输回控制台。LED电力导体可从控制台向插入管的远侧末端处的LED提供电力,因此为程序提供照明。控制数据导体允许将控制数据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控制器传送至盒,而盒继而又允许与控制台进行通信。
图40-52示出用于保持医疗产品(诸如内窥镜组件或内窥镜组件的一部分)的无菌性的包装系统和方法。尽管要理解,所公开的包装系统可用于多种医疗产品,但是本公开内容将仅出于说明性目的将医疗产品称为内窥镜组件。在一个示例中,包装组件2000包括具有第一端2204和第二端2206的长形托盘2202。托盘限定用于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凹部2208。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通过热成型来制造,且可由允许托盘在使用后回收的可回收材料制成。
托盘可形成为使得医疗产品只可以一种构造放置在托盘内。托盘可由单件材料或多件材料热成型。优选地,托盘限定凹部2208。凹部优选地在凹部内限定多个隔室以用托盘容纳内窥镜组件的各种构件。该凹部可包括插入管隔室2210、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2212、脐带缆隔室2214和盒隔室2216。如果附加的构件储存在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附加的隔室。如果较少构件储存在同一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较少的隔室。例如,盒可单独出售或者在包装系统内的单独容器中出售,因此,在托盘内不需要盒隔室。
托盘可包括在托盘的第一端处的吊架槽2218,例如一对吊架槽。吊架槽可作为单独件附接或者由形成托盘的材料形成。吊架槽允许将长形包装悬挂在支承臂2220上。支承臂可附接到手术室的墙壁或天花板。在一些示例中,支承臂可附接到推车2222。当以竖直定向附接到支承臂时,托盘的一部分或全部悬挂在地板上方。有利地,此布置可避免污染物进入托盘和/或改进医疗专业人员的使用便利性。
包装系统还可包括盖2224(例如,无菌屏障),其在托盘的凹部部分上延伸并且密封,以免受外部污染物影响,且将内窥镜组件保持在无菌密封状态(图47中分解示出)。该盖可为可剥离的盖,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取用内窥镜组件。盖可由诸如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
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容纳两件式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在所示示例中,仅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包括在包装系统中。要理解,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包括在包装系统中。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包括在内窥镜的患者端处的插入管。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还可包括延伸到盒并且连接到盒的脐带缆。托盘内的构件的任何组合可设置成与其它构件连接和/或完全组装。
如图45-49中所示,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一盖2226,在一些示例中,包装系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盖。在所示示例中,第一盖用于将盒保持在托盘内(例如,盒隔室)。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二盖2228,以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保持在托盘内(例如,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
在准备程序期间,用户可剥掉盖(例如,无菌屏障)以允许取用内窥镜组件。如本文中所用,用户可指内窥镜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医生或在程序之前或期间可能在场的任何其他个人。在一些示例中,在设置期间,盖可一次剥离一部分。通过仅部分地剥离盖(例如,无菌屏障),用户可设置用于程序的内窥镜,同时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其余部分无菌和/或降低污染的风险。在图41、42和48中,可拉开第一盖以露出盒。在为程序准备内窥镜组件的其余部分之前或同时,可去除盒和脐带缆,以便将盒附接到控制台(如图39中所示)。
有利地,通过仅剥去一部分盖(例如,无菌屏障)和/或少于全部盖,仍然保护手柄和插入管免受各种污染物的影响。通常,如图40中所示,包装系统悬挂在支承臂上。当包装打开时,插入管可能在设置/准备期间摆动,引起插入管在其在房间各处移动时撞到推车、推车车轮、地板或个人。通过保持插入管由盖(例如,无菌屏障)覆盖,尽管无菌密封可能已破坏,但是盖仍然通过防止与环境内的任何东西接触而保护插入管免于沾上各种污染物。
接下来,可拉回第二盖以接近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中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第二盖(例如,无菌屏障)可进一步剥离以便完成该步骤,这取决于用户是一次剥离一部分盖还是一次剥离全部盖。在一些示例中,必须在可拉开第二盖之前拉开第一盖,这要求用户沿循相同的设置程序。在其它示例中,第二盖独立于第一盖,以允许分别接近两个盖。一旦拉开第二盖,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就可去除以进行设置。为便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和插入管的容易去除,盖可构造成沿着托盘的侧部竖直地滑动,以便暴露更多的插入管(如图49中所见)。
如图40-44中所示,可再使用的手持件可由支承臂保持。一旦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已从包装系统中去除,则用户就可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联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
包装系统的第二示例在图40、50、51和52中示出。该示例是弯曲柔性内窥镜包装2300。包装组件包括托盘2302。托盘限定用于保持内窥镜组件的凹部2304。在一些示例中,托盘可通过热成型来制造,且可由允许托盘在使用后回收的可回收材料制成。
托盘可形成为使得医疗产品只可以一种构造放置在托盘内。托盘可为热成型的。优选地,托盘限定凹部。优选地,凹部限定多个隔室/轨道以容纳内窥镜组件的各种构件。凹部可包括插入管轨道2306、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2308、脐带缆轨道2310和盒隔室2312。弯曲包装系统还可包括抽吸管隔室2314以保持抽吸管。与长形托盘不同,用于插入管和脐带缆的隔室环绕托盘的中心。脐带缆和插入管围绕包装的中心包裹。脐带缆轨道和插入管轨道可能重叠。当轨道重叠时,脐带缆可定位在插入管的顶部上。如果附加的构件储存在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附加的隔室。如果较少构件储存在同一托盘内,则凹部可包括较少的隔室。例如,盒可单独出售或者在包装系统内的单独容器中出售,因此,在托盘内不需要盒隔室。
托盘可包括在托盘的顶端处的吊架槽2316,例如一对吊架槽。吊架槽可作为单独件附接和/或由形成托盘的材料限定。吊架槽允许将长形包装悬挂在支承臂2220上。支承臂可附接到手术室的墙壁或天花板。在一些示例中,支承臂可附接到推车。当附接到支承臂时,整个托盘悬挂在地板上方。归因于弯曲包装系统的紧凑构造,故如果期望,则托盘可放置在推车上而不是悬挂在支承臂上。
包装系统还可包括盖(例如,无菌屏障),其在托盘的凹部部分上延伸并且/或者密封,以免受外部污染物影响,且将内窥镜组件保持在无菌密封状态。该盖可为可剥离的盖,以允许用户容易地取用内窥镜组件。盖可由诸如的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制成。
与长形包装系统类似,弯曲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一盖2340(图52中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包装系统可包含一个以上的盖。在所示示例中,第一盖用于将盒保持在托盘/盒隔室内。包装系统可包括第二盖2342,以将单次使用的轴组件保持在托盘/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隔室内。
与长形包装系统类似,弯曲包装系统可设计成鼓励用户以期望的顺序去除内窥镜组件。在设置期间,盖(例如,无菌屏障)可部分地和/或完全地去除(例如,剥离)以取用整个内窥镜组件。归因于包装系统的构造,故减少长形包装系统中存在的污染危险。
首先,可移动保持盒的第一盖以接近盒。可去除盒和脐带缆并且可将盒附接到控制台。接下来,可移动第二盖以接近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从托盘去除并且附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最后,插入管可去除并且插入患者体内或放置在无菌表面上直到程序开始。
图53示出具有抽吸管5300延伸部的盒500,该抽吸管5300延伸部结合有连接器,例如T形配件5302。该构造可与柔性单次使用的观察内窥镜一起使用,该内窥镜结合带有内联T形配件的抽吸管。T形配件可包括可去除的帽5304。当T形配件未使用时,可去除的盖保护T形配件的侧端口5306免遭污染物进入,且当期望使用时,可去除的盖可去除。T形配件的侧端口可与胆管镜抽吸管上的连接器配合。
图54示出在内窥镜程序期间在一个或多个内窥镜的成像装置之间进行选择以显示在监视器上的方法。通常,在内窥镜程序期间,使用多个内窥镜来执行该程序。该方法旨在识别要在监视器上显示的内窥镜图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多个监视器。在其它实施例中,单个监视器可用于在一个监视器上显示所有内窥镜的图像。当使用一个监视器时,所使用的内窥镜可识别为并且显示为在同一屏幕/监视器上较之其它较小图像的显示的最主要或最大的图像。
该方法可包括识别在程序期间的某个点处正在使用内窥镜。5400可使用开关来识别内窥镜,例如机械开关、感应开关或电容开关(例如,触摸开关)。开关可为传感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是触摸开关,使得当内窥镜医师拿起内窥镜时,开关激活以便识别当前在程序中使用内窥镜。当开关激活时,信号从开关中继到控制器,以便识别正在使用哪个内窥镜5402。控制器将信号/图像从相关联的内窥镜中继到监视器5404。当内窥镜仍在使用时,所识别的图像是屏幕上的主要图像。在一些示例中,可同时使用多个内窥镜。当同时使用多个内窥镜时,来自使用中的内窥镜的图像可能以相同的尺寸显示在监视器上。在其它示例中,可识别主导内窥镜。当主导内窥镜与另一个内窥镜同时使用时,从主导内窥镜中继的图像可能是监视器上最大的图像。
图55-68示出用于各种类型的内窥镜(例如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或胆管镜)中的图像传感器组件5500的三个实施例。广义上,相机和LED板5502可布置在插入管的远端处,且具有电连接器的线缆5504可从插入管的远端延伸到插入管的近端,且延伸到盒中的电连接器/电路板1244。如上所述,盒的电连接器与控制台对接,且在盒与控制台之间传递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盒的电连接器可包括弹簧指电连接器5506以与控制台上的弹簧指接触。
图像传感器组件包括相机和LED板。相机和LED板的一侧用线缆结合。可用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方法将线缆结合至板,例如用粘合剂。多根线(未示出)从线缆的远端延伸并且焊接到板。这些线焊接到板,以在盒与相机5508和LED5510之间传输信号。相同线的另一端从线缆的近侧部分延伸并且焊接在柔性电路5512的表面上。线可跨过柔性电路的表面适当地间隔开。
柔性电路可以可操作地附接到微型连接器5514。微型连接器可为公部分或母部分5516,其中相对的部分5518位于盒的电连接器上。公部分和母部分连接以完成相机和/或LED与盒之间的电气路径。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连接器可为夹层连接器。
优选地,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具有小于1mm的组合高度。更优选地,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的组合高度小于0.8mm。此布置可具有在0.6mm至0.8mm范围内的组合高度。柔性电路本身可具有大约0.2mm的高度。
在组装期间,包括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的线的近端穿入插入管的远端中,且朝向插入管的近端穿过插入管的长度。然后,柔性电路和微型连接器可穿过内窥镜并且穿过脐带缆而到在脐带缆的端部处可操作地连接的盒。然后,位于柔性电路上的微型连接器的公部分或母部分与位于盒的电连接器上的微型连接器的对应部分连接。有利地,这种制造方法避免在将相机和LED板连接到线缆之前使线缆穿过插入管,这可能是具有挑战性且耗时的。此外,该方法避免使相机穿过插入管,这可能损坏相机和/或需要较大的插入管来容纳相机。
电路板还可包括用于储存来自相机的成像数据的储存装置5520。
图像传感器组件还可包括盒电连接器上的第二微型连接器5522,其可连接到盒中的电连接器/电路板1244的第二连接器5523。与上述的布置类似,第二微型连接器5524也附接到柔性电路。柔性电路包括从盒电路板上的柔性电路延伸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5526的线。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电连接器可连接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的电连接器,以在两个内窥镜件之间传递电信号/命令。
关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应注意,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该”等包括复数指示物。作为说明,提到的“装置”或“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此类装置和其等同物。还应注意,本文中使用诸如“上”、“下”、“顶”、“底”、“左”、“右”等方向性术语仅是为方便读者,以便帮助读者理解所示示例,且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使用这些方向性术语将所描述的、所示出的和/或要求保护的特征限制于特定方向和/或定向。
除下面明确定义的术语之外,权利要求和书面描述中使用的语言仅具有其简单和普通的含义。这种简单且普通的含义在此定义为包括来自最近出版的(在本文件的提交日期)通用Merriam-Webster词典的所有一致的词典定义。
如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以下术语具有以下定义的含义:
如本文中所用的术语“摩擦配合”是指在将部分推到一起之后通过摩擦保持在一起。该术语并非指使用紧固件(例如螺钉、螺栓)或粘合剂进行固定。
尽管已经在附图和前面的描述中详细示出和描述本公开内容,但是其在性质上应认为是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要理解,仅示出和描述优选示例,且期望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公开内容的精神之内的所有改变、等同物以及修改受到保护。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均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如同每个单独的出版物、专利或专利申请具体且单独地指示以通过引用并入并且在本文中全文阐述一样。
以下编号的条款列出可能有助于理解本公开内容的具体示例:
1.一种用于具有多个构件的医疗产品的包装系统,包括:
托盘,该托盘限定用于将医疗产品的多个构件保持在无菌环境中的凹部;
第一盖,该第一盖联接到托盘,其中,第一盖将多个构件中的第一构件保持在凹部的第一部分内;
第二盖,该第二盖联接到托盘,其中,第二盖不可从托盘去除,直到第一盖至少部分地去除为止,且其中第二盖将多个构件中的第二构件保持在凹部的第二部分内;以及
第三盖,该第三盖覆盖第一盖和第二盖并且在托盘的凹部上方提供无菌屏障。
2.条款1的包装系统,还包括:
医疗产品盒,其中,托盘以及第一盖、第二盖和第三盖设置在所述医疗产品盒内。
3.任一前述条款的包装系统,还包括:
槽,该槽在托盘的第一端处并且构造成接收用于以竖直定向悬挂托盘的支承结构。
4.任一前述条款的包装系统,其中,当托盘竖直悬挂时,第一盖将医疗产品的第一构件保持在凹部的第一部分内。
5.任一前述条款的包装系统,其中,第二构件是单次使用的轴组件,该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选择性地可附接到内窥镜系统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
6.任一前述条款的包装系统,其中,第一构件是可附接到泵的盒。
7.任一前述条款的包装系统,还包括:
第四盖,该第四盖联接到托盘,其中,第四盖将抽吸管保持在托盘的凹部内。
8.条款7的包装系统,其中,第四盖定位在第三盖下方。
9.一种方法,包括:
去除医疗包装的第一盖的至少一部分以暴露医疗包装的凹部的第一部分并且暴露医疗包装的第二盖;
从第一部分去除构造成附接到流体泵的盒;
在去除第一盖之后,去除医疗包装的第二盖的至少一部分以暴露医疗包装的凹部的第二部分;以及
从凹部的第二部分去除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手柄部分。
10.条款9的方法,还包括在去除所述手柄部分之后从凹部的第二部分去除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插入部分。
11.条款10的方法,其中,所述去除医疗包装的插入部分包括去除第一盖以暴露插入部分。
12.条款9-11中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去除在第一盖和第二盖上方形成无菌屏障的第三盖。
13.条款12的方法,其中:
所述去除第三盖发生在去除所述第一盖和第二盖之前。
14.一种包装医疗装置的方法,包括:
将医疗装置的第二构件定位在由托盘限定的凹部的第二部分内;
用第二盖覆盖第二构件;
将医疗装置的第一构件定位在由托盘限定的凹部的第一部分内;
用第一盖覆盖第一构件和第二盖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用第三盖至少覆盖第一盖和第二盖以在凹部内限定无菌环境。
15.条款14的包装医疗装置的方法,还包括:
将医疗装置的第三构件定位在凹部的第三部分内。
16.一种内窥镜,包括:
插入管,该插入管具有远端,其中,插入管的远端包括远侧末端;
在远侧末端的表面中的开口,其中,穿过在插入管内延伸的器械管插入的器械延伸出开口;以及
升降器组件,该升降器组件包括:
升降器,该升降器具有近端和远端;
远侧帽,该远侧帽在升降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方;以及
一对相对的凹口,其限制延伸出开口的器械的移动;
其中,该对相对的凹口中的第一凹口由升降器的远端限定;且
其中,该对相对的凹口中的第二凹口由远侧帽限定。
17.条款16的设备,其中,升降器组件还包括:
升降器控制线,该升降器控制线可操作地联接到升降器,其中,施加在升降器控制线上的力调整升降器的高度。
18.条款17的设备,其中,所述升降器控制线是单股预成型线。
19.条款16或条款17的设备,其中,升降器控制线在静止弯曲斜坡上平移,导致升降器上的旋转转矩。
20.条款16-19中任一项的设备,其中,远侧帽可从升降器组件去除。
21.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选择性地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
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包括壳体和插入管;且
其中,壳体包含升降器控制组件,以用于控制位于插入管的远端处的升降器的操作;
其中,升降器控制组件具有延伸出壳体的可促动杆,其中所述杆可操作地联接以促动升降器驱动齿条,其中所述升降器驱动齿条可操作地联接以促动小齿轮,其中所述小齿轮可操作地联接以促动升降器从动齿条,其中所述升降器从动齿条可操作地联接以促动升降器控制线,且其中施加在升降器控制线上的力调整升降器的高度。
22.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第一滑轮,该第一滑轮与医疗装置的第一铰接线相关联,以用于在第一滑轮旋转时使医疗装置的远端在第一平面中偏转;
其中,第一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可旋转不超过第一旋转距离;且
其中,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二旋转距离;且
其中,第一滑轮相对于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一旋转距离与第二旋转距离之和。
23.条款22的医疗装置,其中,旋转止动惰轮具有接触第一滑轮的第一侧和接触壳体的第二侧。
24.条款23的医疗装置,其中,第一侧包括第一凹槽,且第二侧包括第二凹槽;
其中,第一滑轮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凹槽内;且
其中,壳体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凹槽内。
25.条款22-24中任一项的医疗装置,包括:
第二滑轮,该第二滑轮与医疗装置的第二铰接线相关联,以用于在第二滑轮旋转时使医疗装置的远端在第二平面中偏转;
其中,第二滑轮相对于第二旋转止动惰轮可旋转不超过第三旋转距离;
其中,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四旋转距离;且
其中,第二滑轮相对于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三旋转距离与第四旋转距离之和。
26.条款25的医疗装置,其中,第二平面正交于第一平面。
27.条款25或条款26的医疗装置,其中,第二旋转止动惰轮具有接触第二滑轮的第一侧和接触壳体的第二侧。
28.条款27的医疗装置,其中,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侧包括第一凹槽,且第二侧包括第二凹槽;
其中,第二滑轮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凹槽内;且
其中,壳体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凹槽内。
29.条款22-28中任一项的医疗装置,其中,壳体是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部分;且
其中,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选择性地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和拆卸,该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具有控制旋钮和用于旋转第一滑轮的轴。
30.条款22-30中任一项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医疗装置是内窥镜。
31.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选择性地与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且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包括壳体以及铰接和制动组件,其中,铰接和制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第一铰接制动旋钮;且
其中,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或第一铰接制动旋钮可选择性地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和拆卸。
32.条款31的医疗装置,其中,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或第一铰接制动旋钮仅通过摩擦配合来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
33.条款31或条款32的医疗装置,其中,铰接和制动组件由保持夹来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
34.条款33的医疗装置,其中,保持夹联接到上下铰接毂,以将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固定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
35.一种内窥镜,包括:
第一铰接制动器,该第一铰接制动器可构造成从脱离位置到接合位置,该脱离位置允许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旋转,该接合位置阻止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壳体旋转;
其中,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壳体的旋转使第一铰接控制轴围绕第一轴线旋转;
其中,铰接制动器包括相对于第一轴线成非正交角度的制动表面;
其中,当第一铰接制动器构造成处于接合构造时,用具有第一量值的法向力来迫使制动表面朝向彼此;且
其中,当第一铰接制动器构造在脱离位置中时,用具有比所述第一量值小的量值的法向力来使制动表面彼此分离或接触。
36.条款35的内窥镜,其中,壳体是可选择性地与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部分。
37.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滑轮;
铰接线,该铰接线与滑轮联接并且沿远离滑轮的方向延伸;以及
滑轮壳体,该滑轮壳体包围滑轮和铰接线,该滑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
其中,第一壳体部分具有第一边缘,且第二壳体部分具有第二边缘,该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一边缘配合并且限定沿铰接线的方向延伸的非线性路径。
38.条款37的医疗装置,其中,当投影到包括铰接线并且平行于滑轮的旋转轴线的平面上时,非线性路径是非线性的。
39.条款37的医疗装置,其中,非线性路径是直线构成的。
40.条款39的医疗装置,其中,非线性路径限定堞形结构。
41.一种内窥镜,包括:
插入管;以及
器械管,该器械管定位于插入管内;
其中,器械管包括具有包含高密度聚乙烯的第一成分的第一部分和具有包括选自由聚氯乙烯或聚乳酸构成的组的材料的第二成分的第二部分;
其中,第一成分限定器械管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工具通道;且
其中,第二成分限定器械管的外表面。
42.条款41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器械管通过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的共挤出来形成。
43.一种内窥镜,包括:
插入管,该插入管用于插入患者体内;
铰接接头组件,该铰接接头组件在插入管内,该铰接接头组件具有从近端延伸到远端的长度;
其中,铰接接头组件包括多个铰接连杆;
其中,每个铰接连杆在接触点处连接到相邻连杆并且可相对于相邻连杆枢转一定枢转角度;
其中,铰接接头组件的第一对铰接连杆之间的枢转角度与铰接接头组件的第二对铰接连杆之间的枢转角度不同。
44.条款43的内窥镜,其中,靠近铰接接头组件的远端的一对铰接连杆之间的枢转角度大于位于靠近远端的该对铰接连杆的近侧的一对铰接连杆之间的角度。
45.条款43的内窥镜,其中,靠近铰接接头组件的远端的一对铰接连杆之间的枢转角度小于位于靠近远端的该对铰接连杆的近侧的一对铰接连杆之间的角度。
46.条款43的内窥镜,其中,枢转角度沿着至少四个铰接连杆的长度连续地增加。
47.一种控制台,包括:
控制阀组件,该控制阀组件构造成接收盒;
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用于促动盒的流体路径的多个促动器;
其中,盒包括磁体;
其中,控制阀组件包括磁性传感器,该磁性传感器布置成当盒连接到控制台时感测盒上的磁体;且
其中,控制台的多个促动器的延伸和/或缩回是基于来自磁性传感器的信号来确定的。
48.一种控制台,包括:
控制阀组件,该控制阀组件构造成接收盒;
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用于促动盒的流体路径的多个促动器;
所述多个促动器可从缩回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
其中,盒包括至少两个磁体;
其中,控制阀组件包括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布置成当盒连接到控制台时感测盒上的至少两个磁体;
其中,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感测到少于至少两个磁体的存在时,控制台的促动器阀缩回;且
其中,当第一磁性传感器和第二磁性传感器感测到至少两个磁体时,控制台的促动器阀延伸。
49.一种盒,包括:
壳体和延伸穿过壳体的第一管路,第一管路限定第一流体路径;以及
与第一管路内联结合的连接器;
其中,连接器与限定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二管路连接,使得第二流体路径与第一流体路径合并。
50.条款49的盒,其中,连接器是T形配件。
51.条款49的盒,其中,连接器包括可去除的帽。
52.一种方法,包括:
检测医疗专业人员在使用第一医疗装置和第二医疗装置的程序期间对第一医疗装置的操纵,其中,第一医疗装置的操纵由第一开关检测;
根据来自第一开关的信号识别第一医疗装置正在受操纵;以及
配置图像显示装置以显示从第一医疗装置生成的图像。
53.条款52的方法,其中,第一开关是机械开关。
54.条款53的方法,其中,第一开关是触摸开关。
55.条款52的方法,其中,当拿起医疗装置时,第一开关激活。
56.条款52的方法,其中,所生成的图像是来自所识别的医疗装置的远端的相机的图像。
57.条款52的方法,包括检测在程序期间医疗专业人员对第二医疗装置的操纵,其中,第二医疗装置的操纵由第二开关检测;
根据来自第二开关的信号识别第二医疗装置正在受操纵;以及
配置图像显示装置以显示从第二医疗装置生成的图像。
58.条款57的方法,其中,图像显示装置同时显示来自第一医疗装置和第二医疗装置两者的图像,但是来自识别为正在使用的医疗装置的图像在图像显示装置上更大。
59.条款52的方法,其中,每次仅将来自第一医疗装置或第二医疗装置的一个图像显示在图像显示装置上。
60.一种内窥镜插入管组件,包括:
插入管;
电缆,该电缆具有多根线,该电缆具有远端和近端;
其中,远端连接到带有相机的相机板,且电缆向近侧延伸穿过插入管;
其中,在电缆的远端处的多根线焊接到相机板;
其中,在近端处的多根线焊接到具有微连接器的柔性电路。
61.一种组装条款60的插入管组件的方法,包括:
使微连接器沿着从插入管的远端延伸到插入管的近端的方向穿过插入管的内腔。
62.条款61的方法,包括将微连接器连接到内窥镜的手柄中的电连接器。

Claims (15)

1.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医疗装置的第一铰接线相关联,以用于在所述第一滑轮旋转时使所述医疗装置的远端在第一平面中偏转;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相对于旋转止动惰轮可旋转不超过第一旋转距离;且
其中,所述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内窥镜的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二旋转距离;且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不超过所述第一旋转距离与所述第二旋转距离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止动惰轮具有接触所述第一滑轮的第一侧和接触所述壳体的第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侧包括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侧包括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滑轮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凹槽内;且
其中,所述壳体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包括:
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医疗装置的第二铰接线相关联,以用于在所述第二滑轮旋转时使所述医疗装置的远端在第二平面中偏转;
其中,所述第二滑轮相对于第二旋转止动惰轮可旋转不超过第三旋转距离;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相对于所述内窥镜的壳体可旋转不超过第四旋转距离;且
其中,所述第二滑轮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旋转不超过所述第三旋转距离与所述第四旋转距离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平面正交于所述第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止动惰轮具有接触所述第二滑轮的第一侧和接触所述壳体的第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侧包括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二侧包括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二滑轮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一凹槽内;且
其中,所述壳体上的凸台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二旋转止动惰轮的第二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壳体是单次使用的轴组件的部分;且
其中,所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可选择性地与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和拆卸,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具有控制旋钮和用于旋转所述第一滑轮的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医疗装置是内窥镜。
10.一种医疗装置,包括:
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和单次使用的轴组件;
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且
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包括壳体以及铰接和制动组件,其中,所述铰接和制动组件包括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第一铰接制动旋钮;且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控制旋钮、所述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或所述第一铰接制动旋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附接和拆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铰接控制旋钮、所述第二铰接控制旋钮和/或所述第一铰接制动旋钮仅通过摩擦配合来固定到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铰接和制动组件由保持夹来固定到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医疗装置,其中,所述保持夹联接到上下铰接毂,以将所述铰接旋钮和制动组件固定到所述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壳体。
14.一种内窥镜,包括:
第一铰接制动器,所述第一铰接制动器可构造成从脱离位置到接合位置,所述脱离位置允许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所述内窥镜的壳体旋转,所述接合位置阻止所述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控制旋钮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旋转使第一铰接控制轴围绕第一轴线旋转;
其中,所述铰接制动器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轴线成非正交角度的制动表面;
其中,当所述第一铰接制动器构造成处于接合构造时,用具有第一量值的法向力来迫使所述制动表面朝向彼此;且
其中,当所述第一铰接制动器构造在所述脱离位置中时,用具有比所述第一量值小的量值的法向力来使所述制动表面彼此分离或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壳体是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内窥镜的单次使用的轴组件附接和拆卸的可再使用的手持件组件的部分。
CN202180091565.3A 2020-11-23 2021-11-23 内窥镜系统 Pending CN1170153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117003 2020-11-23
US63/119759 2020-12-01
US63/122167 2020-12-07
US63/122171 2020-12-07
US63/146526 2021-02-05
US202163185734P 2021-05-07 2021-05-07
US63/185734 2021-05-07
PCT/US2021/060615 WO2022109488A1 (en) 2020-11-23 2021-11-23 Endoscope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5331A true CN117015331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3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91565.3A Pending CN117015331A (zh) 2020-11-23 2021-11-23 内窥镜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533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94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strument based insertion architectures
JP2022543647A (ja) 内視鏡アセンブリ及びシステム
CN108348133B (zh) 用于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器械装置操纵器
US10398287B1 (en) Camera position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images during a medical procedure
CN216454905U (zh) 具有可转向插管的便携式内窥镜
US11633243B2 (en) Instrument insertio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procedures
US1175196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apturing images during a medical procedure
CN117015331A (zh) 内窥镜系统
US10624532B1 (en) Camera positioning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turing images during a medical procedure
US20230309796A1 (en) Endoscope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