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5045A -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5045A
CN117015045A CN202310868963.2A CN202310868963A CN117015045A CN 117015045 A CN117015045 A CN 117015045A CN 202310868963 A CN202310868963 A CN 202310868963A CN 117015045 A CN117015045 A CN 117015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adjustment request
user terminal
uplink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868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皛
张志荣
赵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8689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5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5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5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涉及通信技术技术领域。本公开通过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并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本公开实现了用户终端主动调整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满足了用户的实时传输需求,降低了时延,有利于提高上行数据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中,预调度、上行免授权调度type1、上行免授权调度type2等上行数据传输方式只支持网络侧设备主动配置上行传输配置类型的方式,均无法监控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的需求,无法按照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需求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目前基于用户终端授权的上行调度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又不能保障低传输时延的需求。
因此现有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不能同时满足用户终端主动调控上行传输配置需求和低时延业务需求,如何提供一种用户终端主动请求网络侧设备调整上行传输配置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使用户终端传输上行数据时,既可以主动调整上行数据传输类型又可以满足低时延业务需求,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网络侧设备、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用户终端不能主动调控上行传输配置需求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下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在上行免调度周期内,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和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不同类型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上行传输配置的类型指示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另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包括: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模块,用于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模块,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下发模块,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其中,用户终端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其中,用户终端还用于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通过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并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高了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传输质量和效率,减少数据传输的错误率和传输时延,提高用户终端的传输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用户终端主动即时调整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满足了用户的实时传输需求,降低了传输时延,提高了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有助于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数据上传系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又中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又中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终端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侧设备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正如前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目前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中,预调度、上行免授权调度type1、上行免授权调度type2等上行数据传输方式只支持网络侧设备如基站主动配置上行传输配置类型,均无法监控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的需求,无法按照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需求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目前基于用户终端授权的上行调度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又不能保障时延需求。
具体地,需要说明的是,上行调度是5G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指基站对于用户终端UE上传数据请求的调度,是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式,在系统上行链路中进行。上行调度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同时,有效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更好的业务性能和服务质量保证。上行调度主要包括资源分配、功率控制、调度顺序等内容。
其中现有的调度方式中,预调度的上行传输数据方法需要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预调度信息,网络需要采用复杂的算法来预测和预调度每个用户的资源需求。而这种方法可能会因为预测错误而导致资源浪费,并影响用户体验。
免授权type1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需要网络去了解用户终端的数据上传需求,因此需要在网络中增加相关的算法,并且能够预处理部分信息,对于新用户、移动用户等情况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会增加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
免授权type2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需要满足一定的技术条件才能顺利实现,同时在资源调度方面需要更加精确的预调度算法,增加了调度管理的难度,对于带来的收益也需要进行权衡和优化。
以上方法均不能按照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需求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目前基于用户终端授权的上行调度方式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又不能保障时延需求。如何提供一种用户终端主动请求网络侧设备调整上行传输配置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使用户终端传输上行数据时,既可以主动调整上行数据传输类型又可以满足低时延业务需求,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的示例性应用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用户终端101、网络102及网络侧设备103。
其中,用户终端101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网络侧设备103,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终端101还用于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网络102用以在用户终端101和网络侧设备103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可选地,上述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等的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Protocol 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用户终端也可以称作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终端设备等,在具体实现时,用户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或车载设备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用户终端的具体类型。
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中继或接入点等。基站可以是5G及以后版本的基站(例如:5G NR NB),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例如:eNB基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网络侧设备的具体类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晓,图1中的终端、网络和网络侧设备的数量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网络和络侧设备。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系统架构下,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上述系统架构的用户终端执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上述系统架构中的服务器执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可以由上述系统架构中的用户终端和服务器通过交互的方式来实现。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2,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待传输上行数据是指用户终端需要向网络侧设备传输但目前尚未传输的上行数据。在基于上行传输的通信中,用户终端需要将要传输的数据通过上行链路上传至网络侧设备,再由网络侧设备进行处理和转发。
用户终端指使用通信服务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用户终端通过通信网络与其他终端进行通信,并通过网络连接访问各种应用和服务。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通常需要通过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或有线网络来实现与网络侧设备的连接。网络侧设备通常是指提供通信服务的网络设备,包括运营商的网关设备如基站、核心路由器、服务器等。网络侧设备通过网络连接与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协调各种服务的提供、管理和控制等功能。网络侧设备通常需要支持高并发、高可靠、低时延的服务,具有较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并需要支持一系列通信协议和安全策略。
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在通信应用中是相对应的两个角色。用户终端被视为数据发送方,而网络侧设备则扮演数据接收和处理的角色。两者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提供各种通信服务。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以基站为例。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指的是用于描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的相关参数和配置,例如,传输速率、传输时延、传输路径等。这些配置信息需要根据具体的通信需求、网络状态等因素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保证数据的高效传输和传输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用户终端需要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但上传速率不够快、上传耗时较长或者数据传输质量较差等问题出现,此时就需要对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增加上传速率、延长上传时间、改变上传路径、对上传数据进行压缩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调整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要考虑系统的可行性和成本因素。同时,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上传速率慢、上传耗时长等问题,系统也应当具备实时监测、统计和报警等功能。
S204,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是指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一种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对当前用户终端上行传输的相关参数和配置进行调整。该请求消息中包含了需要调整的参数和配置信息,例如,传输时间、传输速率、传输路径等,在本公开一些实施例中,该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需要上传的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信息。
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通常需要在用户终端上传数据之前先发送到网络侧设备,以便请求网络侧设备根据当前的网络状态和用户终端的传输需求来优化和调整上行传输的相关配置信息。通过调整配置信息,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减少传输时延、增加传输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需要与网络侧设备协议约定和规范,以确保消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同时,网络侧设备需要对收到的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和处理,并及时回复响应消息,以便用户终端获取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还需要注意的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需要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发送,即要满足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进行调整以及当前用户终端没有正在传输的上行数据的条件。
S206,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终端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后,用户终端并不会立即以调整后的配置上传数据,而是等待网络侧设备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并从中获取到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后,才会开始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对于用户终端而言,需在收到网络侧设备反馈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后,根据新的配置信息重新调整自身的上行传输相关参数和配置,以确保上传数据的高效性和正确性。
需要理解的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是指网络侧设备在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后,经过解析和处理后向用户终端返回的一种确认消息。该消息通常包含了对于用户终端请求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所需要的确认信息,例如,已经开始调整对应的传输参数、预计完成调整的时间、调整后的传输配置参数等。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后,根据系统协议的规定,网络侧设备需要及时地对请求进行响应,并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这样,用户终端才能及时获取到最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并在后续的数据上传过程中配置新的传输参数。需要注意的是,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需要与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一同进行协议的定义。网络侧设备需要对收到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进行解析和处理,并及时回复相应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便用户终端及时地获取到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上传数据传输等操作。
S208,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指网络侧设备在收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并进行处理后,返回给用户终端的一种包含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的消息。该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传输时间、传输速率、传输路径等参数和配置信息。
在用户终端收到网络侧设备返回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后,会根据消息中包含的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来重新设置自身的传输参数和传输配置,以便在数据上传时使用。同时,在获取到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开始上传待传输上行数据。
需要理解的是,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的调整是一种动态过程,通常需要根据实时的网络情况和传输需求来进行优化调整。因此,用户终端在上传数据过程中可能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以便获得最佳的传输效果和传输质量。
根据本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提高了上行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减少数据传输的错误率和传输时延,提高用户终端的传输性能和用户体验。同时,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现即时调整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满足用户的实时传输需求,有利于提高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有助于实现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的数据上传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本公开实施例中获取的个人、客户和人群等相关的个人身份数据、操作数据、行为数据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均已获得授权。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S302,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下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进行资源分配和无线连接控制的一类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通常由网络侧设备(如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告知用户终端分配的资源信息和无线连接的控制信息。在具体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的内容和格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包括以下一些关键信息:
频率和信道信息:用于告知用户终端所分配的无线信道频率和信道编号等信息,以便用户终端可以进行与网络设备的无线连接。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告知用户终端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例如传输速率、传输时长等参数,以便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其所能提供的传输能力和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上行数据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用于告知用户终端下行链路的控制信息,例如调整传输速率、调整时隙资源分配等。这些信息包括基站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协议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了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除了包含下发的数据外,还会包含有关网络侧到用户终端的传输基本参数、如传输速率、传输时隙资源分配,这些参数的设置取决于正在传输的下行数据的具体情况。而这些参数的调整会影响到用户终端上传数据的时隙、传输速率等参数的设置。因此,用户终端需要在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同时解析其中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以确保其可以按照正确的传输配置进行上行数据上传,并保证数据的正常传输和交互。
在具体的通信系统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具体格式和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进行下行链路资源的分配和控制,以满足用户终端的数据接收需求,并优化系统的整体性能。
S304,在上行免调度周期内,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行免调度周期是指在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无需依赖于网络侧设备的调度,即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时间周期。在该周期内,用户终端可以根据其预设的传输参数和配置,自主地对上行数据进行传输,而无需再像上行调度周期中那样依赖于网络侧设备的资源调度和指令控制。
在某些无线通信标准中,例如LTE(Long-Term Evolution)中,上行免调度周期通常为1ms。表示用户终端每1ms可以自主地发送一次上行数据传输请求,而无需依赖于网络侧设备的干预和调度。上行免调度周期的存在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避免了用户终端与网络侧设备之间的频繁通信,同时也改善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为了确保传输效率和通信质量,用户终端也需要按照其所预设的传输参数和配置进行数据传输,即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上行数据,以避免频繁的重传和协议冲突等问题。此处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可以与前述方法中出现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和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不同类型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其中的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用于表示用户终端接入网络侧设备,以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的配置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和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不同类型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和第二用于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具体的,在一些公开实施例中,以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RLC(Ultra 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终端为例,在URRLC终端接入网络时,网络侧设备如基站会按照上行免调度参数集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进行配置,基站下发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这里以配置初始上行数据传输类型0为例,需要解释的是类型0是一种5G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数据传输类型,它的特点是具有非常低的时延和高可靠性,通常用于一些对数据传输时延要求非常高的应用场景中,例如紧急呼叫、地震监测、心电信号监测等。
在5G无线通信系统中,类型0上行数据传输与其他类型上行传输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时延的要求。类型0上行传输的数据时延通常比其他类型更短,同时也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保障。基站通过DCI消息向用户终端发送类型0数据传输的参数配置,然后用户终端根据类型0的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以满足紧急需求。
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即可以理解为由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转变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以配置类型0转变为类型1为例,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类型1;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类型1;根据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类型1的配置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中包含:第二上行传输配置的类型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信系统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用户终端需要对上行传输参数进行修改的请求。该消息一般包含多个字段,其中包括第二上行传输配置的类型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在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中,第二上行传输配置是指终端设备希望改变其当前使用的上行传输配置参数,比如希望更改传输速率、过渡带宽或调制方式等。第二上行传输配置的类型指示信息是指在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中说明所请求的第二上行参数的类型和取值范围,以便基站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参数的调整和修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又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2,接收用户终端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为基于网络侧设备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与基于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相对应。具体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对应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S404,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同理,网络侧设备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和确认消息的使用,可以优化上行资源的利用效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上行传输配置,基站也可以根据网络负载等因素进行动态分配和调度,从而最大化地利用上行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调整上行传输配置可以提高网络质量。通过精准地调整传输参数等上行传输配置,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减少网络延迟等问题,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和确认消息等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上行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快速和高效的无线通信服务。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可以在一些用户终端处进行,也可以在网络侧设备进行,还可以使用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是一种用于实时监控并调整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类型的设备或模块。在以往的固定网络或移动网络中,用户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类型只能在初始化时被固定配置,无法灵活调整。而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情况,使得监控到用户终端在不同时间和场景下调整上行数据传输类型的动向,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包括核心模块:监控模块。监控模块负责实时监测所有连接用户终端的状态及其上传数据的类型,以便及时监测用户终端类型调整的请求。在移动通信领域,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可以提高上行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时延性和可用性。在物联网、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广义终端数据上传类型监控器也能够为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无缝通信、资源共享、数据协同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SR_C消息,它是一种上行信令,代表的是“scheduling request change”(调度请求改变)。它用于在5G系统中通知基站需要改变调度请求的配置,例如调整传输的时隙或周期等。
具体地说,SR_C是由用户终端发起的上行信令,在用户终端需要通过上行信道请求上行资源的时候,如果请求时需要改变相应的配置,就会发送SR_C信令。SR_C信令可能会包括请求的传输资源的时隙、周期以及需要改变的类型等信息。在5G系统中,SR_C信令和网络侧设备通过下行信道返回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信令一起构成了一种动态资源分配系统。用户终端通过SR_C信令告知基站需要分配上行资源,而基站则通过下行信道返回DCI信令告知用户终端应该如何分配相应的资源,并实时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为SG_C消息,它是一种下行信令,代表的是“scheduling grant change”(调度确认改变)。它用于在用户终端请求改变调度请求的配置之后,网络侧设备通过下行信道向用户终端返回确认信号,以确认用户终端请求的配置生效。
具体来说,当用户终端需要请求改变调度请求的配置时(例如上行数据传输类型的调整),会通过上行信道发送一个SR_C信令到网络侧设备。基站接收到SR_C信令后,会使用下行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SG_C信令,确认用户终端请求的配置成功改变并生效。SG_C信令通常会包括网络侧设备对请求的确认以及新的调度配置的具体内容等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户终端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用户终端50包括:
监测模块501,用于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
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模块502,用于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接收模块503,用于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传输模块504,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网络侧设备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网络侧设备60包括:
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下发模块602,用于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与对应的步骤所实现的示例和应用场景相同,但不限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作为用户终端的一部分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7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7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7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7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7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7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720和处理单元710)的总线7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7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7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在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网络侧设备下发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接收网络侧设备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用户终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根据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待传输上行数据。
存储单元7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7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7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7203。
存储单元7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7205的程序/实用工具7204,这样的程序模块7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7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7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7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7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7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7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75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750通过总线730与电子设备7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7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用户终端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用户终端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公开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
在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下发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侧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下发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其中,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传输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在上行免调度周期内,根据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向所述网络侧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所述第一上行传输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为不同类型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第二上行传输配置的类型指示信息。
5.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6.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是否需要调整,其中,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为用户终端向网络侧设备待传输的数据;
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模块,用于在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需要调整且所述用户终端当前无上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网络侧设备下发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返回的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
7.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终端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下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待传输上行数据的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其中,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为所述用户终端在待传输上行数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发送的请求消息;
所述网络侧设备,用于根据所述上行传输配置调整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终端返回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其中,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所述用户终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所需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上行配置调整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的上行传输配置信息传输所述待传输上行数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行数据传输方法。
CN202310868963.2A 2023-07-14 2023-07-14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7015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8963.2A CN1170150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868963.2A CN1170150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5045A true CN117015045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62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868963.2A Pending CN117015045A (zh) 2023-07-14 2023-07-14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50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5684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обменом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по обрат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US20220312241A1 (e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703443B1 (en) Resource determinination
CN114302426B (zh) 在异质网络控制服务质量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WO2021228129A1 (zh) 非顺序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7015045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0972196B (zh)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及网元设备
JP7166356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90865A (zh) 信号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CN114124331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5529648A (zh) 中继节点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1283B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21184223A1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90834B (zh) MEC系统与DPoH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038127B (zh) 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3208209A1 (zh) 资源调度方法、系统以及网络设备和终端
WO202328376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CN113630891B (zh) Mac层优先级排序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5884344A (zh) 功率调整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24037569A1 (zh) 下行资源复用增强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EP3689102B1 (en) Enabling concurrent use of multiple cellular network technologies
CN118158808A (zh) 多小区联合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59895A (zh) 资源抢占指示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7375789A (zh) Harq信息反馈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CN115664620A (zh) 子带cqi信息上报方法、基站、终端、系统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