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014972A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014972A
CN117014972A CN202210464880.2A CN202210464880A CN117014972A CN 117014972 A CN117014972 A CN 117014972A CN 202210464880 A CN202210464880 A CN 202210464880A CN 117014972 A CN117014972 A CN 117014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response
message
user plan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648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648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0149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6645 priority patent/WO2023207544A1/zh
Publication of CN117014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0149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用户面与控制面设计为分离式部署,比如将用户面保留在基站,而将控制面单独部署在云端,实现用户面与控制面的完全分离、二者彼此独立,基于上述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控制面的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从而保证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用户面可以跟随终端设备动态移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删减与更替,从而避免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终端的频繁切换,实现网络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5G网络架构中,5G基站(gNB)逻辑网元同时包含控制面以及用户面的处理实例,二者具有统一的信令和数据功能。
随着UE的实际位置发生变化,UE的信令连接会在不同gNB间(小区)进行切换操作(即删除/重建),同时,也会变换UE与网络的业务数据传输链路。而基于现有的5G网络架构,在上述过程中,gNB的控制面需要频繁地执行释放/重建操作,从而导致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此外,现有网络架构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例如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连续性问题,以及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控制面,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终端设备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更新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向所述UE发送连接更新消息,所述连接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业务响应;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UE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响应;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承载更新响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用户面,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UE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核心网,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控制面的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则确定所述UE存在所述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
在存在网络接入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面中的一个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并向所选择的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发送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用户面,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控制面,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核心网,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面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面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用户面与控制面设计为分离式部署,比如将用户面保留在基站,而将控制面单独部署在云端,实现用户面与控制面的完全分离、二者彼此独立,基于上述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控制面的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从而保证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用户面可以跟随终端设备动态移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删减与更替,从而避免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终端的频繁切换,实现网络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现有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通信过程中的信令建立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另一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现有的5G网络架构中,5G基站(gNB)逻辑网元同时包含控制面以及用户面的处理实例,二者具有统一的信令和数据功能。
图1为现有的5G网络架构示意图,以双连接的网络场景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5G网络架构包括5G核心网(5GC)以及5G无线接入网(NG-RAN),其中,5GC包括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以及用户面功能(Userplane function,UPF)等网元,NG-RAN包括5G基站(gNB)以及增强型4G基站(ng-eNB)。在图1所示的5G网络架构中,终端设备(UE)通过无线接口接入到gNB,然后由gNB进行控制面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连接的建立,以及用户面无线资源的分配等工作。
图2为现有通信过程中的信令建立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信令建立过程中,UE与5G基站、核心网的通信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流程:
(1)UE向gNB发送RRC建立请求;
(2)gNB向UE返回RRC建立响应;
(3)gNB向核心网中的AMF发起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
(4)AMF与UE执行鉴权/安全处理;
(5)AMF进行UE上下文建立处理;
(6)gNB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置请求;
(7)UE向gNB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响应;
(8)gNB向AMF发送UE上下文建立响应消息。
在上述终端接入网络的步骤流程中,通过步骤(1)~(2),gNB完成控制面连接的建立;通过步骤(3)~(5),gNB完成网络认证;通过步骤(6)~(7),gNB完成数据通道的建立。
随着UE的实际位置发生变化,UE的信令连接会在不同gNB间(小区)进行切换操作(即删除/重建),同时,也会变换UE与网络的业务数据传输链路。而基于现有的5G网络架构,在上述过程中,gNB的控制面需要频繁地执行释放/重建操作,从而导致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此外,现有网络架构也存在一些固有缺陷,例如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连续性问题,以及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本申请方案的主要构思为: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中,可以将用户面与控制面设计为分离式部署,比如将用户面保留在gNB,而将控制面单独部署在云端,实现用户面与控制面的完全分离、二者彼此独立,基于上述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控制面的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从而保证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用户面可以跟随UE动态移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删减与更替,从而避免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终端的频繁切换,实现网络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现在或者未来的通信系统网络架构,比如6G网络架构等,从而有助于6G网络架构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用户面、控制面以及核心网,其中,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具体的,控制面可以是设置在云端(简称控制面云端),即控制面独立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结构存在,控制面云端具体可以理解为由一个或者多个控制面实例或实体组成的功能平台,其中,实体可以是逻辑实体,实例可以是逻辑实例,控制面云端针对UE执行RRC相关的功能,该RRC功能至少包括无线资源配置,移动性控制管理等功能。
现有网络架构中控制面与用户面是同时设置在gNB中,而本申请通过将控制面与gNB独立设置,可以保证控制面的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在控制面持续在线的状态下,若存在通信需求,则可以省去控制面上线的操作时间,有助于减小通信时延。
参考图3,在无线接入网侧,用户面为由一个或者多个用户面实体或实例组成的用户面传输组,其中,实体可以是逻辑实体,实例可以是逻辑实例每个用户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分别执行相应的协议栈处理和数据传输等功能,具体比如针对UE的信令数据和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例如L1/2/3协议的处理,数据的调度/传输等。用户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分别与核心网的业务数据中心和/或无线接入网的控制面云端相连接。用户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具体例如可以是图3中的接入点TRP等。
在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中,控制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与用户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完全分离,彼此独立,两种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之间可以通过标准接口进行通信连接。
可选的,控制面云端(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与核心网的网元之间采用单独的标准接口连接,以支持相应的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信令传输。
可选的,用户面的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与核心网的数据中心或网关之间采用单独的标准接口连接,以支持相应的业务数据传输。
基于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设计,一方面,可以保证控制面的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从而保证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用户面可以跟随UE动态移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删减与更替,从而避免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终端的频繁切换,实现网络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图3所示的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部署的网络架构,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例如可以是应用于UE、用户面、控制面及核心网的信令连接建立过程中。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410、UE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UE选择某一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接入到无线网络时,UE向所选择的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相应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即UE请求接入到无线网络。
可选的,UE在存在网络接入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面中的一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并向所选择的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例如,当UE需要执行网络业务时,可以认为UE存在网络接入需求。
S420、用户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选择某一个符合通信要求的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并通过用户面与控制面之间的标准接口向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相应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即用户面向控制面发起信令连接建立请求过程。
S430、控制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通过用户面与控制面之间的标准接口,向该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相应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首先建立针对UE的上下文信息,并分配唯一的信令标识信息,再向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返回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S440、用户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相应地,UE接收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后,向UE发送相应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UE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以完成RRC信令连接建立过程。
S450、控制面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向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后,选择符合通信要求的核心网网元,并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业务请求,即控制面向核心网发起到非接入网的业务连接建立请求流程,例如登记,业务建立等过程。
S460、核心网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核心网在接收到来自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首先与UE之间进行鉴权/安全认证等相关的信令过程。在鉴权/安全认证完成后,核心网向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返回非接入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业务响应。
S470、控制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后,向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相应的连接管理消息。
可选的,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响应于接收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首先更新并保存针对UE的UE上下文信息,然后向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S480、用户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连接管理消息后,针对UE发起信令管理过程,以执行配置变更等操作。
S490、UE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UE在接收到来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后,执行接入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的更新操作处理,或者,执行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或者,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以及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以上为UE、用户面、控制面及核心网进行信令连接建立过程的主要步骤流程,基于上述处理流程,对于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部署的网络架构,使得UE可以顺利完成网络接入操作。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由于控制面完全独立,并持续维持在线状态,可以避免频繁的释放/重建操作,从而保证控制面信令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在UE与网络设备保持信令连接后,若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比如由于UE发生位置变化而导致需要变更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等情况,则UE可以执行信令连接更换过程,下面对信令连接更换过程的处理流程进行解释说明。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另一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510、UE在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在信令连接更换过程中,UE之前接入的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为源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UE期望更换的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为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UE可以通过某一个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发起到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例如,UE首先将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发送至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由该用户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将该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转发至相应的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请求。
可选的,若UE发生位置变化,则确定所述UE存在所述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也就是说,当UE发生位置变化时,都可以认为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可选的,若UE发生位置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可以理解,当UE发生位置变化时,可以将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以确定UE是否存在较大的位置变化。若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UE的位置变化较小,UE不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若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UE的位置变化较大,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因此,通过将UE的位置变化与预设阈值进行比对,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面连接更新过程,从而减少网络信令开销。
S520、目标控制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核心网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后,向核心网发送相应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可选的,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后,首先建立针对该UE的新的UE上下文信息,并分配新的位移信令标识信息,然后选择符合通信要求的核心网网元并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即目标控制面向核心网发起到非接入网的更新请求流程,例如登记或业务更新等过程。
S530、核心网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核心网在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后,向该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返回非接入网的更新相应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承载更新响应。
S540、目标控制面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相应地,UE接收目标控制面发送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后,向UE发送相应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可选的,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接收到来自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后,首先更新并保存针对UE的新的UE上下文信息,然后向UE返回相应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UE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响应。
S550、目标控制面向UE发送连接更新消息。
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在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后,针对该UE发起信令管理过程,即通过发送连接更新消息以执行配置变更等处理。
S560、UE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UE在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逻辑实体或逻辑实例的连接更新消息后,根据该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的变更操作。例如,执行TRP的更新操作处理,或者,执行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或者,执行TRP更新处理以及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以上为UE、用户面、控制面及核心网进行信令连接更换过程的主要步骤流程,基于上述处理流程,对于用户面与控制面分离部署的网络架构,使得UE可以顺利执行信令连接更换过程。在上述处理过程中,由于用户面可以跟随UE动态移动,并按照用户需求进行动态的删减与更替,从而避免大量的控制信令开销和终端的频繁切换,实现网络服务能力与用户需求的实时匹配,从而保证用户面数据传输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用户面,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61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62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63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UE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控制面,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1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720,用于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73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终端设备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更新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送模块720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向所述UE发送连接更新消息,所述连接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业务响应;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UE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响应;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承载更新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核心网。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81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送模块810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910,用于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模块920,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处理模块930,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910还用于:在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接收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控制面的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则确定所述UE存在所述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
在存在网络接入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面中的一个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并向所选择的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发送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关于通信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通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通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户面设备。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用户面设备包括:存储器101,通信模块102,处理器103。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UE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面设备。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控制面设备包括:存储器111,通信模块112,处理器113。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终端设备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更新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向所述UE发送连接更新消息,所述连接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业务响应;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UE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响应;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承载更新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核心网设备。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核心网设备包括:存储器121,通信模块122,处理器123。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131,通信模块132,处理器133。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在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控制面的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则确定所述UE存在所述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UE发生位置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
在存在网络接入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面中的一个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并向所选择的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发送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在上述设备中,存储器和处理器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一条或者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实现电性连接,如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存储器中存储有实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程序。进一步地,上述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还可包括操作系统,其可包括各种用于管理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的软件组件和/或驱动,并可与各种硬件或软件组件相互通信,从而提供其他软件组件的运行环境。
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NP)等。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建立终端设备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更新UE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向UE发送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向所述UE发送连接更新消息,所述连接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的业务响应;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UE发送的信令连接更新响应;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控制面向所述核心网发送的承载更新请求;
所述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承载更新响应。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面,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UE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的业务建立请求;
所述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用户面向所述UE发送的连接建立响应。
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目标控制面的第二连接更新请求消息,向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所述方法包括:
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的情况下,向更新后的目标控制面发送第一连接更新请求消息;
接收所述目标控制面发送的第一连接更新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目标控制面的连接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UE发生位置变化,则确定所述UE存在所述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UE发生位置变化,且变化后的位置与变化前的位置的距离达到预设阈值,则确定UE存在控制面连接更新需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包括:
在存在网络接入需求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用户面中的一个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并向所选择的用户面实体或实例发送所述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面,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1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面,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核心网,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19.一种用户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UE的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控制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终端设备UE发送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控制面的连接管理消息,向所述UE发送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所述连接配置更新消息用于指示所述UE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20.一种控制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用户面的第二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第二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向核心网发送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核心网的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向所述用户面发送连接管理消息。
21.一种核心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控制面的第三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向所述控制面发送第三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控制面与用户面为分离式部署。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通信模块,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向用户面发送第一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所述用户面与控制面为分离式部署;
接收所述用户面发送的第一连接建立响应消息;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用户面的连接配置更新消息,执行接入点TRP更新处理和/或无线参数的配置更新处理。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210464880.2A 2022-04-29 2022-04-2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7014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4880.2A CN117014972A (zh) 2022-04-29 2022-04-2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086645 WO2023207544A1 (zh) 2022-04-29 2023-04-06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64880.2A CN117014972A (zh) 2022-04-29 2022-04-2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014972A true CN117014972A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1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64880.2A Pending CN117014972A (zh) 2022-04-29 2022-04-29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014972A (zh)
WO (1) WO20232075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106B (zh) * 2016-06-20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网络架构
EP3482602B1 (en) * 2016-07-05 2023-10-18 Apple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8512878B (zh) * 2017-02-28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7544A1 (zh)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2818B (zh) 网络实体、用户设备和网络切片的控制和使用方法
CN108738086B (zh) 一种用户面重选的方法及装置
EP3606120B1 (en) Allocating eps bearer identification
KR102394891B1 (ko)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031586A (zh) 通信基站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005565B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和装置
EP35921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CN113411860B (zh) 一种通信路径变更方法及设备
CN105657780B (zh) 网络节点的选择、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10831213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022223B (zh) 一种网络切片配置方法、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
EP4213535A1 (en) Qos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and processo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757292A (zh) 一种双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CN109246767B (zh) 一种数据中转方法、装置、网络功能实体及smf实体
CN117014972A (zh)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119247B1 (ko)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2 단계 탐색 절차
CN108200571B (zh) 一种跟踪区更新方法、装置及移动管理实体
CN109151804B (zh) 一种双模制式的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KR102452107B1 (ko) 단말 정책의 구성 방법, 장치, 단말, 기지국 및 저장 매체
CN11440150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5807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312435B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数据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4945203B (zh) 多终端网络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23230896A1 (zh) 参数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962A (zh) 语音呼叫过程的优化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介质及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